短跑教学要领
短跑专门练习的动作要领与教法要点

短跑专门练习的动作要领与教法要点(一)小步跑动作要领:1.上体正直肩放松,两臂前后自然摆动。
2.髋、膝、踝关节放松,迈步时膝向前摆出,髋稍有转动。
3.当摆腿的膝向前摆动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扒地式着地,着地时膝关节伸直,足跟提起,踝关节有弹性。
主要作用:1.体会足前掌着地。
2.体会踝关节放松和交替用力。
3.体会肩臂放松及摆臂技术。
4.体会髋、膝、踝放松及摆腿技术。
5.发展速率。
教法要点;1.做小步跑时,要求前后摆臂,幅度从小到大、节奏从慢到快。
2.摆腿时膝向前,摆到半高抬腿的程度。
3.练习原地摆臂技术可与小步跑结合起来。
“小步跑大摆臂”,不仅发展全身协调能力,并可发展速率。
二、高抬腿跑动作要领: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前后摆动。
2.大腿积极向前上摆到水平,并稍稍带动同侧髋向前,大小腿尽量折叠,脚跟接近臀部。
3.在抬腿的同时,另一腿的大腿积极下压,直腿足前掌着地,重心要提起,用踝关节缓冲。
主要作用:1.发展高抬大腿的能力。
2.发展上下肢协调配合能力。
3.发展腰髋肌群的力量和腿部力量。
4.提高踝关节的力量及缓冲技巧。
5.低支撑的高抬腿跑、发展髋、踝关节的柔韧性及力量,是踝踞式起跑的辅助练习。
教法要点:1.先学会小步跑,逐渐加大摆腿幅度,然后过渡到高抬腿跑。
2.先学会高抬腿跑、逐渐加大向前摆动幅度及跑速,转化为“前进式高抬腿跑”。
由于加大了向前的摆幅和速度,躯干适度扭转使髋向前,增大步长,增大两大腿的夹角,着地腿的膝关节可稍有弯屈接近于平跑技术。
三、后蹬跑动作要领:1.上体正直或稍前倾,两臂自然摆动。
2.摆动腿积极向前上方摆出,由干躯干扭转,同侧髋带动大腿充分前送。
3.在摆腿的同时,另一腿大腿积极下压,足前掌着地,膝、踝关节缓冲,迅速转入后蹬。
4.后蹬时摆腿送髋动作在先,膝踝蹬伸在后,腾空阶段重心向前性好,腾空时要放松,两腿交替频率要快。
主要作用:1.体会积极着地技术与后蹬、摆腿、送髋技术。
100米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

100米动作要领及训练方法100米是短跑项目中的一项经典赛事,需要运动员具备一定的爆发力、速度和耐力。
本文将介绍100米短跑的动作要领和训练方法,帮助运动员提高自己的短跑水平。
一、动作要领1. 准备起跑姿势:站立起跑姿势是100米短跑的起点,运动员需要站立直立,双脚并拢放在起跑线上,身体稍微前倾,双手放在臀部或前胸前方,头部保持正直注视前方。
2. 爆发起跑动作:起跑时,运动员需要迅速用力将两脚蹬地,同时将身体向前倾斜并用力向前推进。
重点是腿部的爆发力和腰部的力量传递,通过迅速的腿部蹬地动作和臀部的用力推进,使身体迅速向前冲刺。
3. 腿部动作:在冲刺过程中,腿部的动作非常重要。
运动员需要保持膝盖高抬,大腿快速向前迈出,小腿快速向后蹬,以增加冲刺的速度和力量。
4. 手臂摆动:手臂的协调摆动可以帮助提高速度和平衡。
运动员需要将手臂自然下垂,弯曲手肘,手臂以大臂为轴向前后摆动,与腿部的动作相协调,提高冲刺的效果。
5. 身体姿势:在冲刺过程中,保持良好的身体姿势对提高速度和减少阻力非常重要。
运动员需要保持身体挺直,胸部前伸,肩部放松,保持颈部和头部的稳定,注视目标点。
二、训练方法1. 爆发力训练:短跑需要快速爆发的力量,可以进行爆发力训练来提高。
例如,可以进行跳跃训练,如深蹲跳和单腿跳跃等,以提高腿部的爆发力。
同时,可以进行爆发力训练器械的使用,如起跑器等,通过模拟起跑动作进行训练。
2. 速度训练:100米短跑需要高速度的冲刺,可以进行速度训练来提高。
例如,可以进行间歇性短跑训练,如30米冲刺、60米冲刺等,以提高速度和爆发力。
同时,可以进行倾斜跑训练,通过倾斜跑道的利用,提高冲刺的效果。
3. 技术训练:短跑需要良好的技术动作,可以进行技术训练来提高。
例如,可以进行起跑姿势训练,通过反复练习起跑动作,矫正不良动作习惯。
同时,可以进行腿部动作训练,如腿部力量训练和腿部灵活性训练,以提高腿部动作的协调性和效果。
短跑动作要领

跑动作要领1、耐力训练每天慢跑20-30分钟,中间不可停,注意呼吸均匀、步伐均匀,即稳住你的速度~ 慢跑可以很轻松地进行,微微掂起脚,身体微微向前倾,倾到一定程度就会自动跨出步子开始跑步,之后只要保持重心略微前倾,就可一直比较松地跑步~(需要几次就可以掌握)2、力量训练(1)蛙跳、摸高跳、蹲起跳,15-30个/组(刚刚开始可以10个/组),3-5组(2)跳绳,40秒-1分钟/组,尽量快地跳,1-3组[力量训练要注意初期不可上大量,否则你的肌肉吃不消,会造成酸胀肿痛甚至出现疲劳伤,会阻碍你的训练,欲速则不达~]3、专项(我的建议是以质带量)(1)100米,全力冲2-4个,记时多压压韧带,现在不给你讲技巧,现在去琢磨技巧还不如多跑来的有效果~因为技巧短期不易掌握,如果把时间耗在技巧上,你会吃亏的~(2)400米,全力(或至少80%力)冲1-2个,记时前三百米不要速度太快,最后50米冲刺~我一般在三百米的时候力气会耗的比较厉害,撑大概二三十米会慢慢缓过来一些,你的情况可能与我不同,但记住,最难受的时候撑一下就好~[记时,因为每天有一定的训练,所以可能有时候成绩会下降,上下波动不超过10秒就无需太过担心~]起跑要领运动员能否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是今后能否达到高水平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因为短跑是一项周期性的运动,全程要反复跑几十步。
一点微小的错误,反复出现,就变成了大问题。
假如每一步的步幅能够加长5厘米,那么,50步就可以赢得2.5米的优势。
因此,应花大力气去改进技术。
技术动作的规范合理主要表现在跑的动作结构上要更加符合运动生物力学的原理,使跑的技术更好地表现出节省化和效率化。
具体在跑的技术形式上的表现是:跑的动作平衡、重心上下起伏较小;上下肢动作配合协调,上肢摆臂积极有力,下肢蹬摆结合、以摆促蹬;跑的向前性和直线性好,并且全程有良好的节奏感等。
总之,能够使运动员掌握好合理、正确的技术要领,我们在训练中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短跑教案(3则完美版

短跑教案(3则完美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体育教材中关于短跑的部分,具体涉及第二章“田径运动”的第三节“短跑”。
教学内容包括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等环节。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形成正确的短跑动作。
2. 培养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短跑动作的协调性和节奏感。
重点:短跑技术的正确掌握,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的动作要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短跑起跑器、计时器、口哨、示范用短跑动作图解。
学具:运动鞋、运动服、毛巾、水杯。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一场小型的短跑比赛,让学生亲身体验短跑的各个环节,引发学生对短跑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0分钟)结合教材和示范动作图解,讲解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的动作要领。
3. 例题讲解(5分钟)以实际短跑运动员的案例为例,分析其短跑技术动作,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短跑技术的要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短跑的起跑、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教师进行指导和纠正。
5. 小组讨论(5分钟)学生就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分享经验,互相学习。
6. 短跑比赛(15分钟)组织学生进行短跑比赛,检验学习成果。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短跑基本技术要领2. 起跑、加速跑、途中跑、终点冲刺动作要领3. 短跑运动员案例解析七、作业设计答案:略。
2. 作业题目:分析自己在短跑比赛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理论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小组讨论、比赛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短跑的基本技术要领,培养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团队精神。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标体育教案短跑

新课标体育教案短跑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短跑的基本动作要领,包括起跑、加速、终点冲刺等技能,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短跑的基本规则和比赛要求。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短跑运动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3. 身体素质,通过短跑训练,提高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和耐力,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短跑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技能,包括起跑、加速、终点冲刺等动作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学生在短跑动作中的细节处理和技术要求,如起跑时的出发动作、加速阶段的步频和步幅控制、终点冲刺时的姿势和呼吸节奏等。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通过跑步、拉伸等热身活动,预热学生的身体,准备进行短跑训练。
2. 技术训练(3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短跑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技能,包括起跑、加速、终点冲刺等动作的正确姿势和技巧。
然后,安排学生进行起跑姿势的练习,重点讲解出发动作和起跑姿势的正确性。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加速阶段的练习,重点讲解步频和步幅的控制技巧。
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终点冲刺的训练,重点讲解姿势和呼吸节奏的控制。
3. 比赛训练(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短跑比赛训练,让学生在实际比赛中运用所学的技能和动作要领,体验比赛的紧张和刺激,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游戏活动(1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短跑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放松身心,巩固所学的技能和动作要领,增强学生对短跑运动的兴趣和热爱。
5. 收尾活动(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坚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短跑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技能展开,通过系统的技术训练和比赛训练,让学生掌握短跑的基本规则和比赛要求,培养学生对短跑运动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和耐力,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
100米短跑的动作要领及技巧

100米短跑的动作要领及技巧100米短跑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常见项目,要在短时间内迅速跑完100米的距离,需要掌握一定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本文将从起跑姿势、加速阶段、终点冲刺等方面介绍100米短跑的动作要领及技巧。
一、起跑姿势起跑姿势是100米短跑的关键,决定着跑者能否快速起跑并保持平衡。
首先,跑者应站在起跑线上,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重心略向前倾。
双手放在起跑线上,与肩同宽,手指与肩膀保持一条直线。
头部保持自然放松,目光注视前方。
二、加速阶段起跑后的加速阶段是100米短跑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
跑者应迅速用力推开起跑线,并快速进入加速状态。
在加速过程中,跑者应保持身体前倾,双臂频繁摆动,利用臂力推动身体向前。
同时,膝盖高度要保持一定,迈步时脚掌用力踏地,将脚后跟迅速离地。
三、终点冲刺进入终点冲刺阶段时,跑者需要发挥出最后的能量。
此时,跑者应尽量保持身体的稳定,双臂摆动要力度更大,提高频率。
步幅要逐渐放大,膝盖高度要保持一定,脚掌用力踏地。
同时,呼吸要均匀,保持良好的节奏感。
四、其他技巧除了上述的动作要领外,还有一些其他的技巧可以帮助跑者提高100米短跑的速度。
首先是呼吸控制,跑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呼吸节奏,避免呼吸过急或过慢。
其次是节奏感的掌握,跑者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感觉来调整节奏,避免过早疲劳或过度耗能。
此外,跑者还可以通过有效的力量训练和灵活性训练来提高跑步的效果。
总结起来,100米短跑的动作要领及技巧主要包括起跑姿势、加速阶段、终点冲刺等方面的掌握。
跑者需要注意身体姿势的稳定和推力的发力,同时保持良好的节奏感和呼吸控制。
通过合理的训练和技巧的运用,跑者可以提高100米短跑的速度和效果。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读者在100米短跑的训练和比赛中有所帮助。
短跑的技术要领3篇

短跑的技术要领短跑的技术要领短跑是田径运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体育比赛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短跑的技术要领有很多,包括起跑、加速、维持速度和冲刺等方面。
在短跑中,掌握一些基本功和技巧,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下面是我对短跑技术要领的一些介绍。
一、起跑起跑是短跑的第一个关键环节。
起跑技术要领包括站姿、起步动作和起跑反应。
在进行起跑前,运动员应该采取合适的站姿,身体重心放在前脚掌上,膝盖稍微弯曲。
起步动作包括向前一小步、向后弯曲、双手放在起跑线上方以及头部稍微向下俯,以便在起跑反应时发挥更好的效果。
起跑反应包括听哨声、爆发力和步伐调整等要素,这对于取得短跑优异的结果非常重要。
二、加速加速是短跑的第二个关键环节,它决定了短跑的前期成绩。
加速技术要领包括步频、步幅、手臂运动和重心调节。
在加速过程中,运动员应该以高频率迅速地迈步,并且通过合理的手臂运动和重心调节来稳定自己的身体。
而步幅取决于每步之间的间隔时间和腿部力量的消耗,需要灵活运用。
三、维持速度维持速度是短跑的第三个关键环节,它的目标是稳定地保持高速度跑步。
维持速度技术要领包括保持身体的平衡、掌握节奏以及正确的呼吸方式。
在维持速度的过程中,运动员需要保持头部直立、臂部放松和脚步平稳,以消除不必要的摆动,并尽量减少能量的浪费。
四、冲刺冲刺是短跑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
在冲刺技术要领中,首要的是保持高频率和大步幅,同时集中精力用力爆发,并尽量放松肌肉,这样才能达到最充分的爆发力。
当到达冲刺过程的末端,运动员应该逐渐减缓速度、以及保持头部、手臂的姿势,并在过终点线的那一刻尽全力!总之,短跑运动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技术要领的掌握如何起步、如何加速、如何维持速度以及如何冲刺等细节都能发挥作用。
希望运动员能够在掌握这些技术要领后,通过实践不断提升自己。
短跑的技术要领

短跑的技术要领短跑是田径项目中最短的赛跑项目之一,通常包括60米、100米、200米和400米四个距离。
在短跑中,技术要领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技术要领,才能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短跑的技术要领。
一、起跑姿势短跑起跑是短跑比赛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好的起跑姿势可以为跑步提供良好的动力和加速度。
正确的起跑姿势包括下列几个要点:1. 初始姿势——趴在起跑器上,双手放在器前方,双脚放在起跑器后方,与肩同宽,手掌与肩同高,身体重心在臀部和肩膀之间。
2. 起跑动作——腿部开始发力,向前迅速推进,同时上半身也跟随向前俯冲,手臂向前插入,握地后立即向后推出,形成加速的力量。
3. 膝盖角度——做贴地膝的动作,即双腿开展,膝盖下压,与肩同高。
4. 视线和呼吸——头部始终向前,注视着你即将要跑的路线,呼吸平稳自然,保持放松。
二、加速状态加速状态是短跑比赛的关键环节,也是能否赢得比赛的关键所在。
在加速状态下,跑步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身体姿势——在加速的过程中,膝盖应该高抬,身体前倾,头部稍向上抬。
2. 动作节奏——到达加速环节,跑步者需要不断加快步伐,腾空时间缩短,踏击地面的频率和力量也要加强。
3. 动作力量——腿部应该保持强有力的挑战,大腿前侧的肌肉要通过踢地的动作提供动力,腿部运动的快慢和力量大小应该具有灵敏的感知和调节能力。
三、终点冲刺终点冲刺是短跑最终的决胜点,跑步者在终点冲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 身体姿势——在终点冲刺时,需要保持身体前倾,并保持小跑的速度。
2. 动作频率——做快速的半步跑动作,一次踢地后再次加速拉长步子,加速跑过终点。
3. 动作强度——在终点冲刺时需要爆发腾空的动力,最大限度地利用前置脚踝能量,将这股能量转化为加速。
总之,短跑技术要领的掌握可以给跑步者带来良好的效果。
跑步者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反复的实践来逐渐提高,并不断地调整姿势和技术,以更好地应对短跑比赛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短跑教学要领提高爆发力:①发展上肢力量练习A、哑铃上举(快速)20次*2组B、哑铃弯举20次*2组C、手握哑铃摆臂30次*2组要求:从慢到快②发展腰背腹肌力量练习A、负重仰卧起坐:手握哑铃置于脑后20次(30秒内完成)*2组B、负重俯卧起:手握哑铃置于脑后20次(30秒内完成)*2组要求:尽量抬高上体③发展腿部力量练习A、后蹬跑(在专门练习中进行)20米*3次要求:体会前摆送髋和后蹬的技术动作。
B、立定跳远10次;立定三级蛙跳5次。
C、斜坡跑(上坡跑在加速跑后进行)5次。
要求:抬腿送髋、后蹬。
D、橡皮带练习:a、俯卧垫上,脚系橡皮带做屈伸小腿动作。
要求:屈快伸慢,20次*3组b、手扶助木,斜支撑,一脚系橡皮带做下压后摆练习。
要求:抬腿送髋,支撑腿充分蹬地。
30秒*3组E、原地蹲起(深蹲)25次*3组要求:蹲慢起快还有:短跑是一项强度较大且又有趣的体育运动,它是人体运动系统和内脏器官在缺氧条件下,用最短时间跑完较短距离的一项快速运动;它能有效地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能提高自己快速跑的能力;能培养自己刻苦耐劳,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还能从奔跑中享受到无限乐趣。
下面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1、教学方面1.1.短跑的完整技术分成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跑四个部分。
除起跑姿势以外,其余三个部分是一个不明显逐渐变化的动作过程,其中途中跑是最重要的部分。
1.2.起跑。
采用蹲踞式起跑方法,起跑的“预备”姿势时,将重心稍前移,以肩关节投影到或稍超过起跑线为佳。
听到“预备”口令时,要集中注意力听“跑”或“枪声;听到“跑”或“枪声后,后、前两脚依次用力蹬地,同时手也用力推地,要注意用力方向。
根据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蹬推地作用力越大,提供由静止状态变运动状态的反作用力就越大。
保持身体重心逐渐升高,避免产生停顿,有效地发挥蹲踞式起跑所创造的运动惯性。
在起跑教学中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①让学生体会后蹬力量。
方法:采用对抗性练习。
②如何集中注意力。
方法: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
③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达到的,要保持长期性的练习,可在每节课的准备或结束部分进行。
④“预备”时的重心位置。
过高,过低,过前或过后都不好,这个尺度应根据学生的身高和运动水平而定,老师该在实践中观察、揣摸。
1.3.起跑后的加速跑。
起跑后就转上加速跑,前几步要小步,保持身体向前倾斜,让身体重心慢慢地升高,千万不要一下子抬起身体重心。
在加速跑教学中要注意:①掌握好第一步的落地点。
②掌握好步幅,逐渐加大。
③掌握好重心高低和上体的抬起速度。
④掌握好步长与步频,随跑速增大而增大。
⑤注意后蹬角度和前摆高度。
后蹬角度小,蹬地动作幅度大,则加速快。
前摆稍低,加快动作周期的速度。
1.4.途中跑。
加速跑后就进入途中跑,这是短跑的重要的部分。
要注意:1.4.1.眼看前方,不要昂头或低头。
昂头,看不见前方路易出现抢道、造成碰撞摔倒和自己失重跌倒危险;低头,没有方向感。
无论昂头和低头都不利维持身体平衡,易产生分力阻碍向前运动。
要看准目标,保持斗志,一鼓作气,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要半途而废,或减速跑,特别最后10米左右,最易减速。
1.4.2.正确的摆臂能为向前运动提供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
若左右或其它摆臂都会产生分力,阻碍向前跑进。
摆臂应以肩关节为轴,两手半握拳头,快速有力做前后摆动,前摆时手一般不超过身体中线和下颌水平位置,后摆时肘稍向外。
1.4.3.前脚掌先着地后屈膝缓冲,然后迅速用力后蹬。
不要整个脚掌同时着地,没有缓冲,蹬伸也不充分,又易震伤脚和内脏器官。
用前脚掌先着地,重力作用下,把鞋钉充分压进地面,后蹬时反作用力也大。
1.4.4.跑自己的跑道,以免因抢道而发生危险事故。
1.4.5.不要说话、发笑、东张西望,这样易分散注意力。
1.4.6.心理不断暗示自己。
努力,追上去!我是“行的”;后面有危险,老虎追来,快跑。
1.4.7.在途中跑教学中要注意:(1)观察学生肌肉的紧张程度,善于放松对抗肌和不参加工作的肌肉群,使动作协调和节省能量的消耗。
(2)注意不要后仰,保持躯干稍前倾斜,利用人体重力惯性作用。
(3)要注意身体重心的垂直位置。
超前会造成摆动腿前摆不足;滞后会造成“坐着跑”,后蹬不充分。
(4)减少身体重心的上下、左右波动差。
(5)根据学生的个体特征,指导学生调整步长与步频的比例关系。
1.5.终点冲刺跑。
1.5.1.终点冲刺跑方式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采用冲刺技术,在接近终点线的几步,身体逐渐前倾,最后一步加大前倾,用胸部或肩部加速鞭打终点线做冲刺动作; 太远或太近冲刺都不好。
恰到好处时会有意外收获,那就是容易引起裁判紧张而按表动作加速,有利提高成绩。
第二种方法是直接跑过去。
把终点定远5-7米,保持高速跑过终点,避免减速冲刺。
1.5.2.此外:终点冲刺跑还要注意安全,那就是冲刺后要在自己的跑道上继续跑,等到同组队员都慢下来了,才横过跑道去听成绩,这样做可避免同组队员迟冲刺出现碰撞现象,特别穿上钉鞋时,更要注意。
1.5.3.在终点冲刺跑教学中要注意:①意志的培养。
②减速现象。
③冲线后的缓冲。
2.平时训练方面2.1.激发兴趣方面。
2.1.1、在每节课中,对能达到老师要求的学生,完成任务后就让他们去做自己有兴趣的活动,例如:打篮球、踢足球等。
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
2.1.2.男追女法。
男女学生相隔一定距离打赌斗快。
例如:先让女生跑出一段距离或者一定时间,然后让男生追,如果女生被男生追上的话,该女生就要表演节目,男生没有追上也要表演,具体情形具体调控。
这也符合学生争强好胜心理。
2.2.心理素质方面。
2.2.1. 让学生领做准备运动,锻炼他们的胆量,避免在考场上出现怯场的现象。
2.2.2. 采用各种测试方法。
举行各种测试和模拟试,使他们适应考场环境,消除心理压力,培养越考越勇、越考越想考的品质。
2.2.3. 教育学生:如果起跑慢了,就要马上平衡自己的心理,暗示自己:“加油!我是行的,努力跑下去。
”2.2.4. 同学之间要互相鼓励,使个个充满信心,斗志昂扬。
当一组做“各就位”时,全场安静,让应考者排除干扰,集中精神听裁判发令。
当起跑后同学们喊“好”,鼓掌,喊“某某加油”等,鼓励运动员增强信心,勇创佳绩。
2.2.5. 努力争分。
把评分标准告诉学生,并且经常测试,让学生知道自己的成绩,努力进取;在练习中,要找出不足之处,不断努力改进。
不要轻易放弃每一分(中考差一分上线时,一分往往就值一万多元)。
力争考多一分,为自己为班为校争光。
2.3. 器械辅助:①拿哑铃或小杠铃片摆臂,提高摆臂的力量。
②肩负杠铃做半蹲、深蹲跳,发展下肢力量。
2.4. 专门性练习:⑴小步跑。
作用:体会脚趾的“扒地”感觉。
(后蹬模式)⑵高抬腿。
作用:提高动作频率和增大步幅。
⑶后蹬跑。
作用:提高后蹬力量。
⑷定点跑。
作用:培养理想的跑的方式。
(步幅与步频的搭配关系)⑸拉车跑。
作用:增加负荷进行超强练习。
⑹变速跑。
作用:发展速度耐力。
⑺变向跑。
作用:提高反应速度。
⑻10米距离的起跑与加速跑结合练习。
作用:提高起跑加速能力。
⑼30米距离的加速跑。
作用:提高加速能力,改善ATP——CP供能能力。
⑽扶墙后蹬练习。
作用:提高步频。
它是提高步频最有效的方法,提高短跑成绩最有效的练习方法之一。
⑾斜坡跑。
跑20-30米,提高快速跑的能力。
距离太长,消耗体能大,不利于提高50米跑的成绩。
⑿摆臂练习。
徒手与负重相结合。
⒀反应练习。
⒁冲线练习。
⒂行进间加速跑。
⒃单足跳。
⒄跨步走等等。
3.比赛前的准备工作3.1 排除一切干扰。
3.1.1. 服装。
最好穿红色紧身的运动短衫短裤。
因为红色能使人精神振作,象征胜利;紧身可减少空气阻力和防脱裤,运动短衫短裤是适合运动用的衫裤。
减少跑步时衣服与人体产生的牵拉阻力。
3.1.2. 鞋。
最好穿合适的钉鞋或赤脚,不要穿重的和鞋底滑的鞋,还要系紧鞋带,减少缓冲,增大反作用力的效果。
3.1.3 装饰物。
减轻身上的负担,如除掉耳环、项链等装饰物。
3.1.4. 头发。
男的尽量剪短发,女的长发要捆成一团,扎实,减少“阻坠”,特别额前头发不要阻挡视线,使人精神些。
3.2. 选择跑道、起跑器及同跑队员。
选择平整、干净和冲刺时没有障碍物的跑道,根据自己的身高和运动水平安装起跑器。
考试时选择成绩比自己好一点的同学同组跑,面对挑战,激发争先的斗志,有利于提高成绩。
3.3. 充分做好准备运动。
凡练习前,都要求学生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运动。
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要达到兴奋,保持最佳状态,激发斗志,才可能获得超水平的成绩。
一般提前5-10分钟做好准备运动。
(1)时间过早,不但兴奋性消退,而且会消耗大量体能,会造成跑时冷漠和途中跑后劲不足(2)时间过迟,还未兴奋,难以发挥水平。
(3)如果热身后还未轮到跑时,一定要注意保暖,减少能量消耗,断续地做一些小运动,保持兴奋。
(4)做好准备运动的判断标准:每分钟心率达120次左右;或微出汗;满身热乎乎时精神才抖擞。
(5)充分做好准备运动还可预防运动创伤产生。
3.4. 考试前饮食卫生方面。
不要吃不卫生的东西,以免患病,影响考试;不要吃得太饱;不要吃面类和粉类的食物,因为它会使人精神不振;可以口含参片或喝提神饮料;中途觉得饿时,要及时补充,喝些营养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