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课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25玲玲的画教案

25 玲玲的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25 玲玲的画》。
本文讲述的是玲玲在画画过程中,虽然不小心将画弄脏,但巧妙地将污渍变成小狗,得到了评委的认可,获得了一等奖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幸”中的“万幸”,教育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发挥想象,化缺点为优点。
二、教学目标1. 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精心、损坏、滋润、避免、欣赏、弄脏、普通、甚至、灵机一动、化缺点为优点”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不幸”中的“万幸”的教育意义。
3.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发挥想象,化缺点为优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生字词,能正确读写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发挥想象,化缺点为优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
2.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册、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播放课件,展示一幅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幅画有什么特点?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然后集体交流学习生字词。
3. 课文内容学习(15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共同探讨课文中的教育意义。
4. 想象训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事物,发挥想象,化缺点为优点。
提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处理画上的污渍?5. 随堂练习(5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生字词精心、损坏、滋润、避免、欣赏、弄脏、普通、甚至、灵机一动、化缺点为优点2. 课文内容玲玲的画获奖过程“不幸”中的“万幸”七、作业设计1. 回家后,把课文内容讲给家长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十五课玲玲的画教学设计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十五课《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很多事情,有时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
看,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已经没有时间重画一张,玲玲着急地哭了。
但是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生活就是这样,只要善于思考,劣势也可能转化为优势。
【学习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体会、感悟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涵的深刻道理。
【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喜欢画画吗?这位叫玲玲的小女孩画得也十分棒,她就要参加评奖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请同学们自己先读读课文,要求: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边读边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情况:个别读文,注意读准生字。
3、课件出示生字新词,玩游戏“过关夺旗”。
第一关:读词。
第二关:扩词。
第三关:说话。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1、自己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
2、小组合作,交流自读成果。
3、了解学生自读情况,鼓励质疑:⑴读了课文之后,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⑵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四、精读课文,突破难点课件出示爸爸说的一段话:“好多事情并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1、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次体会感悟。
五、指导写字六、扩展活动1、把你喜欢的字、词、句积累起来吧!2、找一些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开一个交流会。
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二十五课《玲玲的画》教学设计2【课前透视】《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
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
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
玲玲的画优秀公开课教案8篇

玲玲的画优秀公开课教案8篇【玲玲的画教案】《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认识“玲、祥”等8个生字,会写“叭、玲”等9个字以及“楼梯”和“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了解课文内容后,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谈话导入⒈谈话激趣⑴今天,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来看看,她是怎么处理的呢?请同学门打开课本116页,教师(板书课题:25《玲玲的画》)⑵齐读课题,学习生字“玲”。
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玲”。
二、尝试学习、读文识字⒈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再标一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⒉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⒊合作学习(1)桌合作学习文下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
(2)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主持学习生字。
◎教师引导:平时我们都用哪些游戏识字的?你来当一回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
◎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就让该学生当老师主持这游戏。
(3)四人小组讨论识记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三、整体感知、初步了解。
1、小组内读课文,互评互纠正,推荐一位组员。
读后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推荐的组员再次读课文,纠正读音。
3、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4、教师引导事情的三要素:起因;经过;结果。
全班同学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
(坏事)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
(好事)5、设疑:一件坏事怎么变成了好事,其中有什么奥妙吗?我们下堂课学习。
四、指导观察、练习写字。
⒈让学生先自己观察文后每个字在小楷格中的位置,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
⒉教师重点指导并范写“糟、楼梯、脑筋”这几个字、词,要注意指导学生把他们的各部分写紧凑些。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玲玲的画教学案例9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玲玲的画教学案例9篇玲玲的画教学案例 1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要求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有关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会认生字,写生字。
教学难点:明白“坏事变好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字卡教学过程一、猜谜引课题1、老师知道大家特别聪明,我想考考大家,能不能接受老师的挑战!在古时候,有一个小男孩,他动脑筋想办法,从水缸里救出了自己的小伙伴,还记得他的谁吗?(司马光)还有一种鸟,它想办法喝到瓶子里的水,它是什么?(乌鸦)师:这节课,老师再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很可爱,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你们想认识她吗?(出示头像)她的名字叫玲玲,我们一起和玲玲打个招呼吧!一起喊喊玲玲的名字。
(出示“玲”)这个字就读“líng”,也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第一个字,跟老师一起读。
(指名读)“玲”多用于人名,第二个音读轻声,来和老师一起读。
玲玲!你是怎么记住它的?(左面一个王字旁,右边一个令。
)它还有很多的兄弟呢?你能说说都是谁吗?(领、零、岭、龄……) 同学们的记忆力可真是不错,帮助玲玲找了这么多的兄弟们。
(学写“玲”)现在我们把玲玲的名字写在田字格里,就起手来和老师一起写。
(师边写边说笔画)。
同学们会写了吗?我们在本子上写上玲玲的名字。
(生写,师巡视)看谁写得既美观又漂亮。
写完后,同桌互相检查,看看他写的是不是好看,如果他写得漂亮,就在那个字的旁边画上一颗小星星。
(相互检查)2、大家写得真好看,如果你在坐的精神点,老师就更喜欢你了!玲玲不仅聪明还画了一手的好画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滴25课《玲玲的画》。
(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和老师一起读一遍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学字词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玲玲的画中藏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让我们打开书,先听老师读一遍课文,大家要认真听呦!2、引导学生自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会的生字词,并标出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5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5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5玲玲的画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读出爸爸与玲玲的对话,读出爸爸关切的语气,玲玲的画被弄脏后伤心着急的语气。
2、了解课文内容,弄清玲玲情感变化的原因,明白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同上2教学难点:同上2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展示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画什么?(评价如:你的画一定很美!你将来一定能成小画家!)2、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也喜欢画画,想认识她吗?瞧!(板书:玲玲)快来和她打声招呼吧!(评价如:真热情,玲玲一定会喜欢你的!你知道第二个玲要读轻声,读准了,真不错!)想看看玲玲的画吗?那咱们今天就走进第25课《玲玲的画》去欣赏一下吧。
(出示幻灯片1,补充板书:的画,齐读课题)3、不过呀,玲玲说只有上课坐得端端正正,认认真真思考,积极发言的乖孩子才能欣赏她的画。
现在老师就来帮她考考你们。
(出示生字和词语卡片,评价如真是咱班的金嗓子!)4、(多媒体出示幻灯片2)瞧,这就是玲玲,你发现了什么?、(高兴-难过-高兴)这是怎么回事呢?快快打开书第25课,快去读读这篇课文吧。
二、感知课文内容,解惑。
1、孩子们,读了课文,你们心中的这个问号解开了吗?2、(出示幻灯片3)看,这就是玲玲的画《我家的一角》,明天她就要拿这幅画去学校评奖了,你觉得这画能得几等奖?玲玲自己是怎么想的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评价如:你们真会读书!)3、(解端详意),能把端详和别的词语换换吗?为什么?(评价如:你真会思考。
)看得出来,玲玲特别喜欢这幅画,(幻灯片4)咱们就带着喜欢的感情来读读这段话吧!4、玲玲正高兴地收拾画笔准备睡觉呢,忽然,叭的一声,发生什么事了?(出示幻灯片5)5、这可怎么办呀?这么美的画被弄脏了,假如你是玲玲,心情会怎样?从哪个词语体会玲玲很着急?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幻灯片6)6、是啊,孩子们,玲玲多难过,多着急呀,美丽的画儿被自己弄脏了,正在她着急难过的时候,救星爸爸来了!爸爸的主意是什么?爸爸为什么不直接告诉玲玲画什么呢?(指导朗读爸爸的话,出示幻灯片7)你觉得爸爸这个人怎么样?7、在爸爸的指导下,玲玲是怎么做的呀?用你喜欢的线勾画出来吧!(鼓励:都在认真的思考问题,玲玲决定把自己的这幅画给大家欣赏,出示幻灯片8)结果怎样呢?(板书令人满意的事)8、这时,你们想对新朋友玲玲说点什么?(板书:肯动脑筋)9、(出示幻灯片9)这话是谁说的?刚才孩子们读得那么带劲,我也想来读读。
2024年《25.玲玲的画》教案精选

2024年《25.玲玲的画》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5.玲玲的画》。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学习生字、新词,掌握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学习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2. 学习生字、新词,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生字卡片、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的美。
同时,提出问题:“玲玲的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找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做好笔记。
3. 课堂讲解:a. 生字、新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理解新词。
b. 课文内容理解:教师带领学生分析课文,讲解修辞手法,体会作者情感。
a. 课文中哪些词语和句子让你印象深刻?b. 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的?c. 你觉得玲玲的画有什么特别之处?6. 随堂练习:让学生仿写一段话,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25.玲玲的画2. 生字、新词3. 课文分析框架4. 修辞手法5. 小组合作问题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写一篇作文《我的心情》。
2. 答案: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确保学生掌握重点内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其他关于绘画的作品,了解不同作者的情感表达,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5篇

《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5篇《玲玲的画》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第25课《玲玲的画》内容简单,意蕴深刻。
故事描述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平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学习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玲玲情感的变化;品味爸爸简短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肯,脑,筋”等字,理解“满意、端详、脑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随文识字、写字,以小组合作、比赛的学习方式,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寓教于乐;2、利用绘本阅读,加强朗读指导,巧妙引导补白,激发学生阅读期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难点:重点:识记、书写生字,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读出人物对话的语气和表情。
难点:品味爸爸的话语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cai课件,词卡,田字格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认识玲玲。
2、随文识、写“玲”字。
3、导出课题。
二、比赛检测1、比认。
比赛开火车认读生字,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引导顺口溜识字“叭,趴”。
2、比写。
扣住有同样部件的“肯,脑,筋”,指导观察特点,比赛写字。
3、比讲。
自由读文,比赛讲讲这个故事。
三、绘本阅读1、由画想画,比读显满意。
1夸画入情境。
夸一夸玲玲的画,引导学生走入玲玲的情感世界,走进文本。
2随文识词,理解“端详”。
抓住“满意”,“端详”等词,想象玲玲对自己画的画爱不释手的样子,做到随文识词。
3指导朗读,读出“满意”之情。
指导学生赛读,入情、入境地读出玲玲对画的满意之情,为学习后文做好铺垫。
2、合作补白,比读知着急。
1看图悟情感。
25《玲玲的画》教案

25《玲玲的画》教案一、教学内容《玲玲的画》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四册第四单元,详细内容涉及描述玲玲在绘画过程中的观察、想象和创造。
章节重点在于通过故事引导学生感受艺术创作的过程,理解通过观察和想象可以创作出富有生命力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生词和成语,并能够运用到日常会话中。
2.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想象,学生能够创作出自己的绘画作品,提升表达和创造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艺术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故事中抽象概念的理解,如“观察”、“想象”等。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学习绘画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以及如何将想象和观察结合进行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玲玲的画》故事课件,绘画材料。
学具:彩色笔、画纸,以及用于观察的简单物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孩子的画作,引发学生对绘画的思考,进而引入课题。
2. 新课内容学习:a. 朗读故事,让学生边听边思考玲玲是如何画画的。
b. 讲解故事中出现的生词和成语,确保学生理解其意义。
c. 分析故事中玲玲绘画的过程,讨论观察和想象在绘画中的作用。
3. 实践活动:a. 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或物品,闭上眼睛想象并描述。
b. 学生根据观察和想象,动手绘制自己的画。
4. 例题讲解:展示优秀学生作品,讲解其观察和想象的应用。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讲解,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画作。
六、板书设计1. 《玲玲的画》2. 关键词:观察、想象、创造、绘画3. 玲玲绘画步骤图解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观察和想象的方法,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要求:作品需体现观察细节和创意想象,颜色搭配合理,构图均衡。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回顾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评估学生对绘画方法的掌握。
2. 拓展延伸:a. 邀请美术老师进行跨学科教学,深入讲解绘画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满意坏事
玲玲的心情变化伤心动脑筋
战胜困难后的喜悦好事
七、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1.出示小女孩的画像,猜猜她是谁?
2、她是怎么解决掉画上的墨迹呢?
1.读爸爸说的一段话:“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1.读了课文,你感悟到什么?
1.读课文,勾出你喜欢的新词。
2.把喜欢的新词抄写在自己的“日积月累”本上。
3.把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的句子抄
表格式教学设计模式
课题
玲玲的画
课时
二课时
班级
编写者
一、教材内容分析
我今天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25课《玲玲的画》。本单元教材围绕着“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这个专题选择了几篇不同体裁的课文,内容丰富。《玲玲的画》讲的是玲玲收拾画笔时不小心把第二天参评的画弄脏了。在爸爸的启发下,她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巧妙地掩盖了污渍。第二天她的画在评奖会上得了一等奖的事。从而反映出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可能变成好事。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会认8年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以自学为主,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等方法学习生字。读课文要求读音准确、有感情、流利。了解课文内容明白道理是本课的难点。特别是在实际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应该怎么办呢?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启发他们的创造想象力,将自己的感受口述出来,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进行了思维的训练,即达到了突破难点的目
1.根据课后“泡泡”里的提示,让学生说说自己遇到的类似事情,以强化感受。
2.回到家里,可叫爸爸妈妈讲一个类似的故事,或自己通过阅读书刊再找一个开动脑筋、变坏事为好事的小故事,然后抽时间讲给班上的同学听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2)学生在自由读课文中圈出生字,画出生字所带的词语,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自主想办法认记生字。
2.课件:将书上的插图、爸爸说的话及有些重点的句子、重点指导的字做成相关的课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导入
二、识字
三、写字指导。
一、导入:
二、自读自悟
三朗读感悟
四积累运用
五实践活动
生活中有些事真是有意思!一块弄脏画面的墨渍,眨眼间能变成可爱的小狗;蜜蜂竟然当向导引领着列宁顺利地找到了养蜂人;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天底下还真有这样的人!丑小鸭经受那么多的磨难,为什么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没有放弃?那些因为它长得丑而欺负、讥笑它的人看到它就成了美丽的白天鹅又会怎么想,怎么说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第一个故事玲玲的画
(3)同桌互相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3)将学生书写不够美的作品放到实物投
影下,讲解。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4.小组合作,交流自读成果。
2.小组分角色,按自己的体会读课文。
3.选伙伴表演课文。
以新鲜、活泼的方式直接带学生进入课文,也能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理解课文。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依据教材的内容,确定本课的设计理念为:1、以学生自主读书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2、使学生在质疑解读中理解文章的蕴意;3、帮助学生在想、述、读、演、议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投影仪
1.生字词卡片。w W w .X k b 1.c O m
(1)写正确。“玲”字右边是“令”,不是“今”。“糟”字右边的“曹”字学生没写过
(2)写美观。借助两个带木字旁的字(楼、梯)的书写指导,可以复习巩固木字旁的书写方法。“楼”字右半部,“女”的横画要长。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同样是“米”,在“糟”字中捺变成了点,在“楼”字中捺却没变。同样是“月”,在“脑”字中瘦而长,在“筋”字中要写得瘦而短,在“肯”字中又把撇变成了竖。反犬旁的第二笔不容易写好,指导写“狗”字时要注意示范。
1.识字指导。
(1)出示课题,认读“玲”字,注意是后鼻音。
如“详”可以放在“端详”这一词语中,通过模拟“端详”(认真仔细看)的动作来感悟。“奖、叭、催、脏”等,可以运用生活经验,在组词和说话中认记。“玲、详、叭、脏、幅”等字,可以用熟字加偏旁、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4)检查生字认记情况。可以在给偏旁或生字“找朋友”的游戏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