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免疫应答 (3)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适应性免疫应答》课件

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
自然杀伤细胞具有广谱的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是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的分类
根据来源和功能,树突状细胞可 分为传统树突状细胞、浆细胞样 树突状细胞等亚型。其中,浆细 胞样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抗原
提呈能力。
树突状细胞的激活
树突状细胞在受到感染或肿瘤细 胞的刺激时被激活,通过吞噬、 处理抗原并呈递给淋巴细胞,启
正向调节机制能够刺激免疫细胞分泌更多的细胞因子,这些 细胞因子能够进一步激活和招募更多的免疫细胞,增强免疫 应答。
负向调节机制
抑制免疫应答
负向调节机制通过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抑制过度或过强的免疫应答,以避免对机体的自身组 织造成损伤。
抑制细胞因子分泌
负向调节机制能够抑制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从而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招募,抑制免疫应答。
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树突状细胞的功能
树突状细胞是抗原提呈的重要承 担者,在启动和调控适应性免疫
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
03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过程
抗原识别阶段
抗原识别
抗原呈递细胞(APC)将抗原信息呈递给T细胞,T细胞通过T细胞受体(TCR )识别抗原。
淋巴细胞激活
T细胞与APC相互作用,产生信号分子,激活淋巴细胞。
细胞主要辅助体液免疫应答,而CD8+T细胞则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应答
。
02
T细胞激活
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被激活,通过克隆扩增和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和记
忆T细胞。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伤被感染的细胞或诱导炎症反应,而记忆
T细胞则能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快速反应。
03
T细胞功能
T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表达共刺激分子等方式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自然杀伤细胞具有广谱的抗肿瘤和抗病毒作用,是机体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
树突状细胞
树突状细胞的分类
根据来源和功能,树突状细胞可 分为传统树突状细胞、浆细胞样 树突状细胞等亚型。其中,浆细 胞样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抗原
提呈能力。
树突状细胞的激活
树突状细胞在受到感染或肿瘤细 胞的刺激时被激活,通过吞噬、 处理抗原并呈递给淋巴细胞,启
正向调节机制能够刺激免疫细胞分泌更多的细胞因子,这些 细胞因子能够进一步激活和招募更多的免疫细胞,增强免疫 应答。
负向调节机制
抑制免疫应答
负向调节机制通过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抑制过度或过强的免疫应答,以避免对机体的自身组 织造成损伤。
抑制细胞因子分泌
负向调节机制能够抑制免疫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从而降低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招募,抑制免疫应答。
动适应性免疫应答。
树突状细胞的功能
树突状细胞是抗原提呈的重要承 担者,在启动和调控适应性免疫
应答中发挥关键作用。
03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过程
抗原识别阶段
抗原识别
抗原呈递细胞(APC)将抗原信息呈递给T细胞,T细胞通过T细胞受体(TCR )识别抗原。
淋巴细胞激活
T细胞与APC相互作用,产生信号分子,激活淋巴细胞。
细胞主要辅助体液免疫应答,而CD8+T细胞则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应答
。
02
T细胞激活
T细胞在抗原刺激下被激活,通过克隆扩增和分化,产生效应T细胞和记
忆T细胞。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伤被感染的细胞或诱导炎症反应,而记忆
T细胞则能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快速反应。
03
T细胞功能
T细胞通过释放细胞因子、表达共刺激分子等方式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第14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PPT幻灯片

第十四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细胞免疫应答 第三节 体液免疫应答
学习目标
❖ 掌握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抗体产生的一 般规律
❖ 熟悉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细胞免疫 和体液免疫的效应
❖ 了解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发生过 程
第一节 概述
❖ 概念:是指机体的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接受 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进而 产生免疫效应的全过程。
❖ 再次应答与初次应答比较,速度加快,作用 更强更持久。
❖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区别 ★ ❖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的意义
生物学效应
❖ 中和作用:外毒素、病毒感染、细菌吸附 ❖ 调理作用:增强吞噬作用 ❖ ADCC作用:杀伤抗原细胞 ❖ 激活补体:溶解抗原细胞 ❖ 抑制黏附:局部抗感染 ❖ 免疫损伤:引起病理损伤
小结
❖ 适应性免疫应答可分为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 免疫应答。
❖ 类型:体础》(病原部分)
❖ 授课班级:2012级护理班+助产班 ❖ 授课时间:2013.3.22/21 ❖ 授课教师:李薄冰
第三节 体液免疫应答
❖ 主要针对体液中(细胞外)的抗原物质或直 接针对抗原细胞。
❖ 体液成分包括血清(血液)、组织液、淋巴 液、外分泌液(唾液、乳汁)等。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细胞免疫应答 第三节 体液免疫应答
学习目标
❖ 掌握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抗体产生的一 般规律
❖ 熟悉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细胞免疫 和体液免疫的效应
❖ 了解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的发生过 程
第一节 概述
❖ 概念:是指机体的抗原特异性淋巴细胞接受 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进而 产生免疫效应的全过程。
❖ 再次应答与初次应答比较,速度加快,作用 更强更持久。
❖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区别 ★ ❖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的意义
生物学效应
❖ 中和作用:外毒素、病毒感染、细菌吸附 ❖ 调理作用:增强吞噬作用 ❖ ADCC作用:杀伤抗原细胞 ❖ 激活补体:溶解抗原细胞 ❖ 抑制黏附:局部抗感染 ❖ 免疫损伤:引起病理损伤
小结
❖ 适应性免疫应答可分为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 免疫应答。
❖ 类型:体础》(病原部分)
❖ 授课班级:2012级护理班+助产班 ❖ 授课时间:2013.3.22/21 ❖ 授课教师:李薄冰
第三节 体液免疫应答
❖ 主要针对体液中(细胞外)的抗原物质或直 接针对抗原细胞。
❖ 体液成分包括血清(血液)、组织液、淋巴 液、外分泌液(唾液、乳汁)等。
《医学免疫学 》教学课件:第十二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识别活化、增殖分化和效应)
1. 初始T细胞活化和Th2细胞的形成
TD
2.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提呈及其与Th2细胞
的相互作用
BCR识别抗原特点: 1.可识别蛋白、多肽、核酸、多糖、脂类等 2.特异性识别完整抗原的天然构象 3.抗原无需APC加工处理,无MHC限制性。
抗原特异性B细胞与Th细胞识别的抗原表位是不同 的,但两者必须识别同一抗原分子的不同表位,才 能相互作用。
髓样DC、某些非专职APC 、初始T细胞、CD4+Th1细 胞、CD4+ Th17细胞和 CD8+CTL。
一、 CD4+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 CD4+初始T细胞活化和分化形成CD4+Th1细胞
TCR识别抗原特点: 1.形成免疫突触 2.识别特异性 3.识别的自身MHC限制性
CD40-CD40L: 通过活化APC促进B7表达 和IL-12的产生。进而促 进T细胞的分化和活化
双信号: 故障-安全 机制
2. CD4+Th1细胞活化、增殖和效应Th1细胞形成
IL-2是始动和促进T细胞 增殖的关键因素
3. CD4+效应Th1细胞产生的细胞免疫效应和免疫调 节作用
效应Th1细胞通过释放IL-2、IFN-γ、TNF-α/β
等细胞因子介导产生细胞免疫效应、炎症反应和免疫调 节作用
1. Th1细胞非依赖性CD8+初始CTL的活化
高表达B7等共刺激分子的髓样DC(如病毒感染的mDC) 活化初始CTL,无需Th1细胞辅助。
2. Th1细胞依赖性CD8+初始CTL的活化
Th1细胞依赖性专职APC对CD8+初始CTL的激活作用 Th1细胞依赖性非专职APC对CD8+初始CTL的激活作用
1. 初始T细胞活化和Th2细胞的形成
TD
2. B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提呈及其与Th2细胞
的相互作用
BCR识别抗原特点: 1.可识别蛋白、多肽、核酸、多糖、脂类等 2.特异性识别完整抗原的天然构象 3.抗原无需APC加工处理,无MHC限制性。
抗原特异性B细胞与Th细胞识别的抗原表位是不同 的,但两者必须识别同一抗原分子的不同表位,才 能相互作用。
髓样DC、某些非专职APC 、初始T细胞、CD4+Th1细 胞、CD4+ Th17细胞和 CD8+CTL。
一、 CD4+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1. CD4+初始T细胞活化和分化形成CD4+Th1细胞
TCR识别抗原特点: 1.形成免疫突触 2.识别特异性 3.识别的自身MHC限制性
CD40-CD40L: 通过活化APC促进B7表达 和IL-12的产生。进而促 进T细胞的分化和活化
双信号: 故障-安全 机制
2. CD4+Th1细胞活化、增殖和效应Th1细胞形成
IL-2是始动和促进T细胞 增殖的关键因素
3. CD4+效应Th1细胞产生的细胞免疫效应和免疫调 节作用
效应Th1细胞通过释放IL-2、IFN-γ、TNF-α/β
等细胞因子介导产生细胞免疫效应、炎症反应和免疫调 节作用
1. Th1细胞非依赖性CD8+初始CTL的活化
高表达B7等共刺激分子的髓样DC(如病毒感染的mDC) 活化初始CTL,无需Th1细胞辅助。
2. Th1细胞依赖性CD8+初始CTL的活化
Th1细胞依赖性专职APC对CD8+初始CTL的激活作用 Th1细胞依赖性非专职APC对CD8+初始CTL的激活作用
医学免疫学全套课件 第10章--适应性免疫应答

3. 免疫应答的类型:
移植排斥反应
正免疫应答 超敏反应(免疫应答过强而导致组织损伤) 免疫应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抗感染、 抗肿瘤) 自身免疫(针对自身成分或改变的自身成分)
负免疫应答 (免疫无反应性)
免疫耐受(对某一Ag, 如自身抗原)
免疫缺陷(对所有Ag)
外来Ag进入体内可能产生四种不同的结果
外源性抗原的摄取方式:
BCR识别捕获抗原:
吞噬、吞饮:
被动吸附: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等。
二、APC对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
外源性Ag:抗原肽-MHCII类分子复合物
供T细胞识别 内源性Ag:抗原肽-MHCI类分子复合物
(一)MHC-Ⅱ类分子途径
恒定链/ MHCII类分子复合体,在Ii胞浆端信号
肽引导下进入晚期溶酶体, Ii降解,但CLIP(Ⅱ类
第十章 适应性免 疫应答
(Adaptive /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第一节 概述
1.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
是指体内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 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 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2. 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
识别异己 特异性 记忆性 自我调节
相关恒定链短肽)仍封闭MHC- Ⅱ类分子肽结合槽,
在HLA-DM分子作用下CLIP与MHC - Ⅱ类分子解离,
使抗原肽与空载MHC -Ⅱ类分子结合成抗原肽/MHC - Ⅱ类分子复合物表达于APC表面,供相应CD4+T细
胞识别。
(二)MHC-Ⅰ类途径
病毒蛋白、肿瘤细胞蛋白,在蛋白酶体 中(主要LMP2、7)降解为抗原肽,经TAP1/2 (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途径主动转运到内质网 中,与MHC-Ⅰ类分子结合成抗原肽/MHC-Ⅰ类 分子复合物,表达于APC细胞膜上,提呈给 CD8+—体液免疫 (humoral immune)
适应性免疫应答.ppt

• T细胞对抗原识别分两个阶段: (1)非特异:LFA-1/ICAM-1; CD2/LFA-3
外周免疫器官内存在针对不同抗原的 T细胞,携带特异抗原APC需要寻找并将 表位递呈给具有相应受体的T细胞。
(2)特异性:TCR-肽-MHC CD4-MHC II; CD8/MHC I
ICAM-1
LFA-1
不同的抗体
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
TD-Ag
BCR-Igα、Igβ (第一信号)
第二信号
浆细胞 抗体
CD4
B细胞
MHC 抗原肽 TCR-CD3
-II
B7 CD28
CD40 CD40L
第一信 号
Th 细胞
第二信号
B 活化
表达细胞 因子受体
Th活化
细胞因子(4) IL-2、4、5、6、IFN等
• B细胞增殖和分化 • 浆细胞,记忆细胞
第一节 概述
一、适应性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特异性淋巴细胞发生活化并产生一 定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适应性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
Ab,胞外抗原
细胞免疫: CD4+Th1, CD8+Tc, 胞内抗原
对付战场的士兵, 最有效的武器是 “子弹”
对碉堡内的敌人,最直接的 办法就是摧毁“碉堡”
医学免疫学
Medical Immunology
许文
温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Office: 7A208
1
适应性免疫应答
Adaptive Response
免疫应答
• 机体对抗原产生的一系列反应,进而表 现为对抗原的清除或诱导免疫耐受,从 而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或诱发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③ 转录因子活化
④ T细胞内基因活化 IL-2R/IL-2基因转录 细胞表达IL-2R,产生IL-2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3、T 增殖、分化
Ta IL-2R
IL-2
增殖
TT
Th1
TT
分化
Th2
Tm Th17
Treg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三) T细胞介导的效应
• Th1效应 • 1、激活巨噬细胞,抗胞内病原体感染;诱
Th17
• 分泌IL-17参与炎症反应、感染性疾病、自 身免疫性疾病。
• 刺激上皮、内皮、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 产生:
• ① G-CSF、GM-CSF • ② IL-1、6 、TNF-α • ③ IL-8 MCP-1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CD8+CTL 直接激活机制
APC通过MHCⅠ类途径提呈抗原,并表达B7,直接 激活CD8+T细胞。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记忆性T (memory T cell, Tm)细胞
➢ 介导再次免疫应答 ➢ 长寿命,更易被激活 ➢ 对第二信号的依赖性降低 ➢ 活化后分泌更多cytokine,并且对其更敏感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适应性免疫应答 (3)优秀课件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目录
• 一、概述 • 二、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 三、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目标要求
➢ 掌握T、B细胞识别抗原的特点,T、B细 胞激活的双信号,效应Th1的作用,CTL 细胞杀伤靶细胞的机制,抗体产生的规 律、抗体的效应。
Th1细胞 IFN IFN R
Mφ
CD40L CD40
IL-12
活化
通过CD40/CD40L和IFN-γ激活巨噬细 胞增强其吞噬杀伤病原微生物作用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Th1效应
• 2、促进Th1、Th2、CTL、NK等细胞活化和 增殖,从而放大免疫效应。 IFN-促进B产 生抗体,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杀伤能力。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3)识别过程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免疫突触(immunological synapse)
在T细胞活化过程 中, T细胞与APC 之间形成以TCR为 中心,围绕以粘 附分子的特殊结 构。
TCR+ p-MHC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外周
中间 核心 中间 免疫突触
生并募集巨噬细胞,在局部引起单核巨噬 细胞浸润的炎症。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Th1
表达CD40L与M表面CD40结合 活化M
分泌IFN-等
杀灭胞内菌
IL-3、GM-CSF
刺激骨髓产生M
TNF、 MCP-1
趋化M
局部M浸润
第十章
Th1 的 效 应
适应性免疫应答
T
T
TT T
T
B
Mφ
T
Mφ T
B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1、抗原提呈细胞向T细胞提呈抗原
外源性抗原 ---专职APC---MHCⅡ+抗原---CD4+T
内源性抗原 ---靶细胞 ---MHCⅠ+抗原---CD8+T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2、T细胞识别抗原
(1)识别方式 双识别
(2)识别特点 T细胞识别抗原具有MHC限制 性。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CD8+CTL 间接激活机制
低表达共刺激分子的靶细胞,激活CD8+T细胞需 要CD4+Th细胞的辅助。
缺乏B7 CD28
IL-2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CTL细胞效应
特点: • 特异性杀伤作用 • 杀伤受MHC-I类分子限 制 • CTL可连续杀伤靶细胞。
CTL
apoptosis
外周
第十章 α1
适应性免疫应答 TCR α β
CDR3
P4 P5
P1
β1
CDR2
P8
CDR1
P3
P7
P6
P2 α1
P9
α2
锚定位:锚定残基
MHCⅠ类分子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二)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 1、 T细胞活化(双信号)
• 第一激活信号 双识别 • 第二激活信号 协同刺激信号
*缺乏第二信号,T细胞被诱导呈不应答
丝裂原激活的蛋白激 酶MAPK
ITAMs活化 ZAP70(Syk)
Ras(Rac) NFκB
甘油二酯
磷脂酶Cγ DAG
活化
三磷酸肌
PIP2 醇IP3
PKC活化
Ca调磷 酸酶 NFAT
B细胞特异激活蛋白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信号转导过程
•①信号产生
•②信号传递 活化胞内信号蛋白和酶 PTK(蛋白酪氨酸激酶)活化 PLC-γ活化 MAPK级联反应的活化
➢ 熟悉免疫突触的概念。 ➢ 了解T、B淋巴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过程。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一、概 述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二、 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 1、识别阶段:双识别 • 2、活化、增殖、分化阶段 • 3、效应阶段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一) 识别阶段
1、 APC提呈Ag 2、 T细胞识别Ag
CD28
DAG←PIP2
PLCγ Lck P P P P P P
PI-3k
IP3
PP
P
Fyn
PP
PKC NFκB
Ca2+
ZAP70
Grb-2
\Syk
PKC
m-sos
Ca2+ 钙调磷酸酶 NFAT
MAPK
RasP Raf
AP-1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信应号答转导
受体交联
AP-1活化
PTK活化
P59fyn P56lck
信号转导 细胞内酶活化 转录因子活化
增殖、分化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受 体的表达
基因转录表达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SH3
SH2 SH1(催化结构域)
p56lck p59fyn
Src家族
结合磷酸化的酪氨酸 使底物磷酸化
p50csk
SHCsk指家族Src 同源结构域(Src-homologous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放大免疫效应
CTL
Th1 IL-2
IFN-γ,IL-2
B
Th1
NK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Th1效应
• 3、活化中性粒细胞,杀伤病原体。 • TNFαβ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Th2效应
• 1、辅助体液免疫应答 • 2、参与超敏反应 • 3、抗寄生虫感染
第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C-terminal src kinase, Csk
domain),因为类似的结构也在非Src 家族的PTK
中出Syk家现族。
Zeta chain-associated protein, ZAP-70
PH
Btk家族脯氨酸区源自PI3-kp85p110
A第PC十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2、信号转C导D4
C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