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简述免疫应答的种类和特点

简述免疫应答的种类和特点
1. 嘿,你知道免疫应答有先天性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这两大类吗?先天性免疫应答就像是身体的第一道防线,时刻准备着战斗,比如我们的皮肤,就像坚固的城墙,把很多病菌都挡在外面啦!这不是超厉害的嘛!
2. 适应性免疫应答呢,分成了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就好像是精准打击的特种兵部队,专门去对付那些被感染的细胞。
体液免疫则像是派出了无数的“小分子战士”,在血液和体液里巡逻,发现敌人就立刻出击。
就好比白细胞在体内奋勇作战,是不是很神奇呀!
3. 先天性免疫应答可是很迅速的哦,一旦有外敌入侵,立马就启动了。
它就像是个急性子的战士,快速响应!想想看,我们被蚊虫叮咬后马上就会红肿,这就是它在行动呀!
4. 适应性免疫应答虽然启动慢点,但是它厉害在有记忆性呢!这次遇到了一种病菌,下次再遇到就能快速反应了,这多棒呀!就像我们学东西,学会了就忘不了,下次再碰到就轻松解决啦!
5. 体液免疫产生抗体来对抗病原体,那些抗体就像小小的武器,能精准地攻击敌人。
打个比方,这就好像是我们有了专门对付某种坏蛋的秘密武器一样!
6. 细胞免疫呢,会激活效应细胞去干掉受感染的细胞,直接又有效。
这就像是派出一支敢死队,坚决果断地消灭危险,你说厉不厉害呢!总之,免疫应答真的超级复杂又超级重要哇,保护着我们的身体呢!
我的观点结论:免疫应答的种类和特点丰富多样又神奇,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共同守护着我们的身体安康。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案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案第一章:绪论1.1 课程介绍了解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基本概念理解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在医学和公共卫生的重要性1.2 病原生物的定义和特点定义病原生物描述病原生物的基本特点1.3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免疫学解释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1.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相互关系阐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二章:细菌2.1 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描述细菌的基本结构解释细菌的特点和分类2.2 细菌的感染机制解释细菌如何进入宿主体内阐述细菌的感染过程和机制2.3 细菌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介绍细菌的免疫学检测方法解释细菌抗体的检测和鉴定方法2.4 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探讨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第三章:病毒3.1 病毒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描述病毒的基本结构解释病毒的特点和分类3.2 病毒的感染机制解释病毒如何进入宿主体内阐述病毒的感染过程和机制3.3 病毒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介绍病毒的免疫学检测方法解释病毒抗体的检测和鉴定方法3.4 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探讨病毒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第四章:真菌4.1 真菌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描述真菌的基本结构解释真菌的特点和分类4.2 真菌的感染机制解释真菌如何进入宿主体内阐述真菌的感染过程和机制4.3 真菌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介绍真菌的免疫学检测方法解释真菌抗体的检测和鉴定方法4.4 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探讨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第五章:寄生虫5.1 寄生虫的基本结构和特点描述寄生虫的基本结构解释寄生虫的特点和分类5.2 寄生虫的感染机制解释寄生虫如何进入宿主体内阐述寄生虫的感染过程和机制5.3 寄生虫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介绍寄生虫的免疫学检测方法解释寄生虫抗体的检测和鉴定方法5.4 寄生虫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探讨寄生虫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案第六章:抗原和抗体6.1 抗原的定义和分类解释抗原的概念描述抗原的分类和特点6.2 抗原的识别和呈递阐述抗原如何被免疫系统识别和呈递6.3 抗体的结构和功能描述抗体的结构解释抗体的功能和分类6.4 抗原-抗体反应阐述抗原-抗体反应的原理和特点第七章:免疫应答7.1 先天免疫应答介绍先天免疫应答的机制和特点7.2 适应性免疫应答解释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机制和类型7.3 细胞免疫应答阐述细胞免疫应答的过程和作用7.4 体液免疫应答描述体液免疫应答的过程和作用第八章:免疫失调8.1 自身免疫病解释自身免疫病的概念和典型例子8.2 过敏反应描述过敏反应的机制和特点8.3 免疫缺陷病阐述免疫缺陷病的类型和原因8.4 免疫调节和治疗介绍免疫调节的机制和治疗方法第九章:疫苗和免疫接种9.1 疫苗的基本概念和类型解释疫苗的概念和分类9.2 疫苗的制作和应用描述疫苗的制作过程和免疫接种方法9.3 疫苗的免疫效果和评价阐述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和影响因素9.4 疫苗的不良反应和处理介绍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第十章: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实际应用10.1 病原生物检测和诊断解释病原生物检测的方法和诊断技术10.2 病原生物控制和预防阐述病原生物控制和预防的策略和措施10.3 免疫学治疗和免疫干预描述免疫学治疗的方法和免疫干预的应用10.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前景探讨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的研究发展方向和前景《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教案第十一章:感染性疾病概述11.1 感染性疾病的定义和特点解释感染性疾病的概念描述感染性疾病的基本特点11.2 感染过程和感染类型阐述感染过程的阶段和特点解释不同类型的感染性疾病11.3 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介绍感染性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解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方法11.4 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探讨感染性疾病的预防策略描述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方法第十二章:常见病原生物引起的感染性疾病12.1 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介绍常见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解释细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12.2 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介绍常见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解释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12.3 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介绍常见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解释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12.4 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介绍常见寄生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解释寄生虫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第十三章:免疫接种和免疫预防13.1 疫苗的基本概念和类型解释疫苗的概念和分类13.2 疫苗的制作和应用描述疫苗的制作过程和免疫接种方法13.3 疫苗的免疫效果和评价阐述疫苗的免疫效果评价和影响因素13.4 疫苗的不良反应和处理介绍疫苗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方法第十四章:免疫学技术在临床应用14.1 病原生物检测和诊断解释病原生物检测的方法和诊断技术14.2 免疫学治疗和免疫干预描述免疫学治疗的方法和免疫干预的应用14.3 免疫学技术的临床应用实例介绍免疫学技术在临床治疗和诊断中的应用实例14.4 免疫学技术的未来发展探讨免疫学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第十五章:全球公共卫生与病原生物控制15.1 病原生物对全球公共卫生的影响阐述病原生物对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性15.2 病原生物控制和预防策略解释病原生物控制和预防的策略和措施15.3 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探讨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15.4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在公共卫生中的应用描述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在公共卫生领域的应用第十六章:实验技能与案例分析16.1 实验室技能介绍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实验室的基本技能16.2 实验数据分析解释实验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16.3 案例分析提供病原生物与免疫学相关的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病原生物的基本结构、特点和分类;免疫学的基本概念、抗原和抗体的定义和分类;免疫应答的机制和类型;疫苗和免疫接种的应用;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免疫学技术在临床应用;全球公共卫生与病原生物控制等。
简述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简述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
①识别活化阶段,是指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和特异性T/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后在细胞间黏附分子协同作用下,启动活化的阶段。
②增殖分化阶段,是指抗原特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相应抗原刺激后,在细胞间共刺激分子和细胞因子协同作用下,活化增殖分化为免疫效应细胞的阶段。
③效应阶段:是将细胞分泌抗体和小艇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和细胞毒性介质,并在骨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参与下产生免疫效应的阶段。
医学免疫学(青岛大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

第一章测试1.免疫防御功能过低或缺如,可发生肿瘤。
A:错B:对答案:A2.免疫监视是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 成分,如由基因突变而发生的肿瘤细胞。
A:错B:对答案:B3.固有免疫是适应性免疫的先决条件和启动因素。
A:错B:对答案:B4.适应性免疫应答可分为哪几个阶段?A:识别阶段B:活化增值阶段C:产物生成阶段D:诱导阶段E:效应阶段答案:ABE5.与固有免疫相比,适应性免疫有哪几个主要特点?A:特异性B:放大性C:耐受性D:记忆性E:敏感性答案:ACD6.用牛痘苗预防天花是下列哪个科学家发现的?A:MacFarlane BurnetB:Robert KochC:Edward JennerD:PasteurE:George Snell答案:C7.固有免疫的特点包括()A:快速B:早期C:需抗原激发D:先天性E:记忆性答案:ABD8.克隆选择学说是下列哪个科学家提出的?A:MacFarlane BurnetB:PasteurC:George SnellD:Edward JennerE:Robert Koch答案:A9.适应性免疫的特点包括()A:快速B:记忆性C:先天性D:后期E:需接触抗原答案:BDE10.下列哪位科学家在1901年获得第一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A:George SnellB:Robert KochC:Mark DavisD:von BehringE:Pasteur答案:D第二章测试1.骨髓是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A:对B:错答案:A2.T细胞约占淋巴结内淋巴细胞总数的60%。
A:错B:对答案:A3.脾脏主要对淋巴液起过滤作用。
A:对B:错答案:B4.M细胞主要分布于肠道派氏集合淋巴结内。
A:错B:对答案:B5.淋巴结的功能有()A:产生免疫耐受B:免疫调节作用C: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D:免疫应答的场所E:B细胞定居的场所答案:CDE6.脾脏的功能有()A: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B:过滤作用C:T细胞定居的场所D:免疫调节作用E:合成生物活性物质答案:ABCDE7.上皮内淋巴细胞(IEL)主要是()A:NKTB:αβT细胞C:Th1D:DCE:γδT细胞答案:E8.淋巴结内与淋巴细胞再循环有关的结构是()A:浅皮质区B:髓质区C:生发中心D:淋巴小结E:HEV答案:E9.脾脏白髓的组成()A:浅皮质区B:脾小结C:边缘区D:HEVE:动脉周围淋巴鞘答案:BCE10.M细胞的特点()A:不能分泌消化酶和黏液B:细胞核位于基底部C:其顶部胞质较厚D:特化的抗原吞噬细胞E:无微绒毛答案:ABE第四章测试1.木瓜蛋白酶水解Ig后可获得1个F(ab’)2片段和一些小片段pFc’。
适应性免疫系统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通 过T细胞和B细 胞识别和清除
抗原
体液免疫:通 过抗体识别和
清除抗原
细胞免疫和体 液免疫的相互 作用:共同参 与免疫应答过
程
细胞免疫和体 液免疫的差异: 细胞免疫具有 特异性体液免 疫具有非特异
性
应答的调节和耐受性
调节机制:T细胞和B细胞的相互作 用以及细胞因子的调节
反应
MHC-I类分 子:表达于所 有细胞表面呈 递内源性抗原
MHC-II类分 子:表达于抗 原呈递细胞表 面呈递外源性
抗原
抗原呈递过程: 抗原被MHC 分子捕获形成 MHC-抗原复 合物被T细胞
识别
抗原识别:T 细胞通过识别 MHC-抗原复 合物激活免疫
反应
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和记忆
抗原识别:T细胞和B细胞通过特异性受体识别抗原 抗原记忆:T细胞和B细胞在识别抗原后形成记忆细胞以便再次遇到相同抗原时快速反应 抗原特异性:每个T细胞和B细胞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抗原 抗原识别过程:T细胞和B细胞通过特异性受体与抗原结合激活免疫反应
中和病原体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是 适应性免疫系 统的重要组成
部分
NK细胞具有识 别和杀伤肿瘤 细胞、病毒感 染细胞和寄生
虫的能力
NK细胞通过释 放穿孔素和颗 粒酶等物质来 杀伤目标细胞
NK细胞在免疫 系统中发挥着 快速、高效的 作用是免疫系 统的第一道防
线
树突状细胞
功能:识别并呈递抗原激活T细胞 特点:具有树突状突起可以捕捉抗原 分类:分为DC1和DC2两种类型 作用:在适应性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免疫反应的关键细胞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适应性免疫应答

T细胞活化
信号 1
APC
B7
Th
信号 2
CD28
活化
T细胞活化机制
Antigen
低亲和力 IL-2 R(b )
IL-2 IL-2Ra
静息 T细胞
1
IL-2 IL-2Ra
信号 1 高亲和力
IL-2 R( a b )
共刺激
抗原
2 1
IL-2 IL-2Ra
T细胞活化机制 IL-2表达增加
无能
抗原
B细胞分为B1和B2两个亚群
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一)B细胞对TD抗原的识别
B细胞通过BCR识别各种蛋白质分子 表面的抗原决定基。
BCR识别的抗原无须经APC进行加工 处理和递呈,即直接识别菌体蛋白、 外毒素等各种蛋白质抗原的抗原表位 。
B 细胞由BCR识别抗原
B 1. 经BCR摄入抗原
2. 表达 CD40 3. 降解抗原 4. 表达Ag 肽-MHC
细胞因子
凋亡 APC MHC-II+抗原肽 CD4Th
Th细胞非依赖性
化 APC(病毒感染)直接激活前体Tc
效应性TC
自身活 合成IL-2
IL-2R
IL-2
DC
Tc
活化,扩增
Th
APC
Tc
IL-2
CD8+T细胞的活化
活化,扩增
CD4+T细胞的辅助
活化CD4+T细胞分泌IL-2作用于CD8+T细胞 诱导APC表达或上调协同刺激分子
效应CD4+T产生细胞因子,吸引及活化巨噬细胞 CD8+细胞毒T细胞( CTL)直接杀伤靶细胞
一、抗原识别阶段
T细胞特异识别抗原
第七章--适应性免疫应答

协同刺激信号(第二信号) 见课本
(二)增殖分化 CK诱导——“悟空的猴毛”
三、效应阶段
Th1 参与cell免疫,抗胞内菌感 染,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
CD4+Th Th2 辅助Bcell,参与体液免疫。
CD8+Tc (CTL) 参与cell免疫,清除肿瘤cell 及病毒感染cell
记忆性T细胞(Tm):再次遭遇相同Ag时
1、抗原提呈与识别阶段:
APC对Ag的加工处理提呈;
2、活化增殖与分化阶段: T/B cell
活化增殖分化
3、效应阶段:
效应T cell 效应分子(Ab)
Ab(或效应T cell)与Ag特异性结合,产生一
系列生物学效应。
四、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性:
1、获得性 2、特异性 3、记忆性 4、MHC限制性
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
能摄取、加工、处理Ag,并将Ag信息提呈给特
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cell等。
只产生IgM。
第五节 免疫耐受
免疫无应答:机体免疫系统经Ag刺激后, 不产生免疫应答的状态。
类型: 免疫抑制 :对所有Ag均不应答 免疫耐受:仅对某种Ag不应答
① 天然耐受:由自身抗原诱导产生
②获得性耐受:由外来抗原诱导产生
异卵双生小牛(血型嵌合型)
能接受对方的皮肤移植而不产生排斥反应,但 不能接受其它无关小牛的皮肤移植。
Ag肽
MHC II
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及提呈过程
Ag肽-MHC I类分子
Ag肽
MHC I 内源性Ag
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及提呈过程
适应性免疫应答

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
初次应答:
免疫活性细胞首次接触抗原后出现的反应 格局——一种无免疫记忆细胞参与的应答。
再次应答:
免疫活性细胞再次接触抗原后出现的反应 格局——一种有免疫记忆细胞参与的应答。
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 的抗体变化
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中
抗体形成的比较
初次应答 诱导期 抗体效价 抗体持续时间 1-3周 低 短 再次应答 2-3天 高 长
攻膜复合体的生物学作用
1、溶菌
2、溶细胞
补体的溶细胞作用
溶菌
溶细胞
活性片段介导的生物学作用
1、调理作用:
2、炎症介质作用:过敏毒素作用 趋化作用 3、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
补体的调理作用
细菌 C3b受体
吞噬细胞
C3a C5a
肥大细胞
过敏介质
炎症介质作用——过敏毒素
单核-巨噬细胞
血管
中性粒细胞
C5a——过敏毒素、趋化因子
C5b、C6、C7——组成攻膜复合体 C8、C9——组成攻膜复合体
Ba——参与免疫调节
Bb——组成C3、C5转化酶
固有免疫细胞的激活与效应
1、吞噬细胞的激活与效应 2、NK细胞的激活与效应
3、其他免疫细胞的激活与效应
吞噬细胞的激活与效应
1、PRR对分子模式的识别与激活 2、清除与杀灭效应
参与分子
补体,C反应蛋白,抗菌肽, 免疫球蛋白(抗体)、细胞因子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细胞因 等 子等
受体特征
胚系基因编码,同类型细胞 表达相同的受体(非克隆表 达)
TLR,NLR,补体等
体细胞基因片段重排后的基因编 码,同类细胞表达各自独有特异 性的受体(克隆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课本
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比较
初次应答 再次应答 短 IgG为主
潜伏期 抗体
抗体含量
长 IgM为主
低(效价低) 高(效价高) 低 短 高 长
抗体的亲和力
维持时间
B cell 对TI—Ag的免疫应答
TI—Ag直接刺激B cell 活化,无需Th2细胞 的辅助; 不产生记忆B cell ,故只有初次应答,而无 再次应答;
及应用免疫抑制剂等。
三、免疫耐受的意义
(一)理论方面 (二)实践方面 1、通过建立和维持免疫耐受来防治某些疾病
▲超敏反应 ▲移植排斥反应
▲自身免疫性疾病
2、通过打破免疫耐受来防治某些疾病 ▲防治肿瘤 ▲防治某些病毒感染
抗原提呈细胞 (antigen-presenting cell,APC)
能摄取、加工、处理Ag,并将Ag信息提呈给特 异性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 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cell等。
只产生IgM。
第五节 免疫耐受
免疫无应答:机体免疫系统经Ag刺激后, 不产生免疫应答的状态。
类型:
免疫抑制 :对所有Ag均不应答 免疫耐受:仅对某种Ag不应答
① 天然耐受:由自身抗原诱导产生
②获得性耐受:由外来抗原诱导产生
异卵双生小牛(血型嵌合型)
能接受对方的皮肤移植而不产生排斥反应,但 不能接受其它无关小牛的皮肤移植。
1、抗原提呈与识别阶段: APC对Ag的加工处理提呈; 2、活化增殖与分化阶段: T/B cell 3、效应阶段: 系列生物学效应。
活化增殖分化
效应T cell 效应分子(Ab)
Ab(或效应T cell)与Ag特异性结合,产生一
四、适应性免疫应答的主要特性:
1、获得性 2、特异性 3、记忆性 4、MHC限制性
2、简述免疫应答的类型及基本过程?
3、试述抗体产生的规律。 4、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信号?
二、免疫耐受形成的条件
㈠ 抗原方面
1、性状:单体分子——易诱导耐受
聚合分子——不易诱导耐受
2、剂量
3、进入机体的途径:
口服>静脉>腹腔>肌肉>皮下>皮内
㈡ 新生 期易形成耐受;成年期则不易。 2、遗传因素:与动物的种属和品系有关。 3、免疫抑制措施的影响:如放射线全身照射
第七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
第一节
1、概念:
T/B cell
概述
一、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及类型 Ag 识别活化增殖分化 效应细胞/效 应分子
产生免疫效应
2、类型:
B cell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 T cell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
二、适应性免疫应答发生的主要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
【提问】:外周免疫器官有哪些?
三、适应性免疫应答基本过程:
第四节 B cell介导的免疫应答
——体液免疫应答 一、基本过程:
1、识别活化阶段 2、增殖分化阶段 3、效应阶段
B cell可直接识别Ag。
根据是否需要Th2细胞的辅助,Ag可分为:
TD—Ag 胸腺依赖性Ag TI—Ag 胸腺非依赖性Ag
Bcell
Ag
BCR识别结合
BCR-Ag
CD19-21-81分子协助
双信号
协同刺激信号(第二信号) 见课本 (二)增殖分化 CK诱导——“悟空的猴毛”
三、效应阶段
CD4+Th
Th1 参与cell免疫,抗胞内菌感 染,介导迟发型超敏反应。
Th2 辅助Bcell,参与体液免疫。
参与cell免疫,清除肿瘤cell 及病毒感染cell
CD8+Tc (CTL)
记忆性T细胞(Tm):再次遭遇相同Ag时
第二节
T cell介导的免疫应答
—— cell免疫应答
一、Ag的加工处理与提呈——APC
根据来源不同,Ag可分为两大类: 外源性Ag:来源于细胞外(细菌)
内源性Ag:来源于细胞内(病毒、肿瘤) 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Ag,只能识别由APC提呈 的Ag肽—MHC复合物。
外源性Ag Ag肽-MHC II类分子
【小结】:
1、识别活化阶段:双信号的产生
①抗原识别信号——第一信号(TCR-CD3和CD4/8)
②协同刺激信号——第二信号( CD28和B7 ) 2、增殖分化阶段:经CK诱导 3、效应阶段: ①CD4+Th:Th1——cell免疫,抗胞内菌感染 Th2——辅助Bcell,参与体液免疫 ②CD8+Tc(CTL):细胞毒作用,清除肿瘤cell
胚胎期
脾细胞 出生6周后 皮肤移植 存活 皮肤移植 排斥
人工诱导免疫耐受实验
最容易导致免疫耐受的时期?
胚胎期
【本章小结】:
1、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概念、类型、特点;
2、基本过程(3个阶段);参与的各种分子;
3、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的比较;
4、免疫抑制和免疫耐受的区别。
【习题】:
1、名字解释:
免疫应答、免疫耐受、免疫抑制
Ag肽
MHC II
外源性抗原的加工及提呈过程
Ag肽-MHC I类分子
MHC I
Ag肽
内源性Ag
内源性抗原的加工及提呈过程
外源性Ag APC
内源性Ag 降解为Ag肽 靶细胞
Ag肽-MHC II类分子
Ag肽-MHC I类分子
提 呈
CD4+Th CD8+Tc (CTL)
二、识别活化增殖分化
(一)识别活化 抗原识别信号(第一信号)
第一信号
协同刺激分子
Bcell表面: CD40 Tcell表面: CD40L
第二信号
活化Bcell
CK诱导增殖分化
效应Bcell
浆 cell 相同Ag 记忆Bcell
Ab
特异性识别结合Ag:
(中和毒素、中和病毒、 阻止病原菌粘附宿主细胞)
【小结】:
CH2
巨噬cell:调理作用
NKcell:ADCC效应 肥大细胞:I型超敏反应
结合补体 (溶菌溶血) 结合Fc受体
CH3
各类抗体发挥的生物学效应
特异性结合Ag,阻止病原体粘附易感细胞; 激活补体,溶菌、溶cell、溶病毒; 调理吞噬作用,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促进NK细胞发挥ADCC效应,杀伤靶细胞;
参与超敏反应。
二、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
类型:初次应答 再次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