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分析评价
ahp景观评价步骤

6. 一致性检验:对于每个比较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以确保专家的比较结果是一致和可 靠的。一致性比率(CR)用于评估比较矩阵的一致性,如果CR小于一定的阈值,即可认为 比较矩阵是一致的。
以上是一般的AHP景观评价步骤,具体的实施过程可能会根据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的不同 而有所调整。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以及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一 致性。
ahp景观评价步骤
AHP(层次分析法)是一种用于多准则决策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景观评价。以下是使用 AHP进行景观评价的一般步骤:
1. 确定评价目标:明确评价的目标和目的,例如评估景观的可持续性、生态价值等。
2. 构建层次结构:将评价目标分解为多个层次,并确定每个层次下的准则和子准则。例如 ,将可持续性目标分解为环境、社会和经济准则,然后进一步细分为具体的子准则。
3. 设定权重:对于每个层次和准则,通过专家判断或问卷调查等方式,确定其相对权重。 专家可以根据其领域知识和经验,对各个准则进行评估和排序,以确定其重要性。
ahp景观评价步骤
4. 建立比较矩阵:对于每个层次和准则,进行两两比较,评估它们之间的相对重要性。根 据专家的意见,使用1-9的标度进行比较,其中1表示两个准则具有相同重要性,9表示一个 准则远远重要于另一个准则。
ahp景观评价步骤
7. 综合评价:根据各个准则的权重和评分,进行综合评价,计算出每个方案的得分。根据 得分,对方案进行排序和比较,以确定最佳的景观方案。
8. 敏感性分析:进行敏感性权重值,观察评价结果的变化情况,以了解不同准则对决策结果的影响程度。
景观评价方法

1.评价的理论基础对城市景观现状进行评价(评估),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工作。
根据评价的着眼点不同,可以将城市景观现状评价分为三类:1.1体验性评价着眼于市民对于城市景观质量体验的评价。
其中可分为市民(或专家)对于城市景观体系的一般体验性评价和对于特定城市景观的视觉美感评估。
其成果多为描述性的定性评价。
1.2.技术性评估着眼于评价主体在城市生活中的适宜程度的评价。
与之伴随的通常有一系列的技术性指标作为评价的标准。
这些指标是长期以来在实际工作中逐步积累的经验值。
1.3.综合性评估着眼于城市景观资源之整体价值评估,以确定城市整体风貌和发展方向。
体验性评价和技术性评价通常都要在对于城市景观现状的综合性评价中运用到。
这种评估的结果,大都是一系列的综合指数值。
评价必然地带有价值标准。
在对城市景观现状评价中,评价所依据的价值尺度是至关重要的。
以不同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同一城市的景观状况,其评价结果可能会有天壤之别。
本次研究的价值标准除基本的视觉美感外,对构成城市景观整体风貌的各个侧面都纳入评价项目。
以文章开篇所述“经营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为最基本的价值标准。
具体的说,城市景观现状评价还包括1.4.景观美学质量评价城市景观现状的美学质量评价是评价的核心。
对其美学质量的评价,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为它不仅取决于城市景观物之客体,而且受评价者的审美观、审美情趣、甚至受审美时的心境、情绪等主观条件的深刻影响。
现在,世界上景观美评价的学术流派主要有四派: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以及经济学派。
其中专家学派以形式美评价为主,这也是景观美的主要体现。
1.5.景观现状价值评价城市景观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还应进行资源性或其经济性的评价,作为产业,有规模和容量要求,还要考虑其可以进入性以及区位条件等。
1.6.景观影响评价城市景观影响评价则是景观现状、评价中涉及内容最广的评价,目的是防止景观的人为破坏,保证景观的可持续利用。
草坪景观质量评价分析

草坪景观质量评价分析草坪,是指草本植物经人工建植和天然草地经人工改造后形成的具有美化与观赏效果,并能供人休闲、游乐和适度体育运动的坪状草地。
草坪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起着改善、保护和美化的作用,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而其景观质量,是草坪在人们视觉中好差的反应。
城市草坪主要具有美化观赏的作用,所以其景观质量评价是草坪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草坪密度、色泽、质地和均一性等构成草坪的景观质量,因而不少学者在评价过程中,均把这些指标作为首选指标,并给予评分(最常用的是美国NTEP的9分制评分方法)。
草坪密度草坪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草坪草个体数或枝条数,表明区域内草坪植株的稠密程度。
除作为景观质量指标外,它还与草坪强度、耐践踏性、弹性等使用特性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认为是草坪质量最重要的指标,密度毯状的草坪是最为理想(但不宜依靠提高播种密度达到密集)。
影响草坪草密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分别是遗传性、自然环境和养护水平。
遗传性,又包括不同草种、变种或品系;自然环境,显然是指环境和季节因素;至于养护水平,则有播种量、栽培方法、短茬修剪和水肥的施用。
最终的密度取决于管理水平和环境条件,是草坪对各种条件适应能力的尺度(某些品种可以获得最高的草坪密度,尤其在低修建和大量施肥、灌水、无致病生物、无昆虫侵袭的草地中更为明显)。
草坪密度的常见测定方法是:目测法和小样方法。
进行定量测定时一般采用小样方法。
在小区内设置10个10cm×10cm的样方,数取每个样方内草坪草的枝数,然后算出单面积的枝数,再取平均值。
草坪质地草坪质地是指对叶宽和触感的度量,一般多指草坪植物叶片的宽度。
通常认为叶愈窄品质愈优,在同龄同部位条件下测定,叶宽以1.5~3mm为优。
依草坪草叶宽可分为:极细(<2mm)、细(2~3mm)、中等(3~5mm)、宽(5~7mm)、极宽(>7mm)。
草坪草的叶宽主要由种类和品种决定。
另外,养护管理水平措施,如修建高度、施肥水平、表面覆沙、甚至密度等都会影响草坪草的质地。
校园景观评析

——建议植物品种选择
干道。校园的干道要根据走向及建筑物的排列形式使用不同的配 置手法。一般南北走向的主道。由于两旁建筑物距道路留有较宽的绿 化地,所以可用规则式配置。可选择树形优美的乔木如广玉兰、白玉 兰、柳杉、法桐等树种以等距种植作为行道树,也可种植一些花灌木 如黄杨球、海桐球、紫薇、剑麻等。沿路为防止水土流失及美化,可 配置绿篱如黄杨、刺柏等,以增加绿色空间层次。也可用封闭式的草 坪作为绿色基调,再适当点缀一些灌木,以达到整体优美的效果。
——研究现状
近几年,我国校园景观建设迎来了又一 个春天,一大批新的校园与校区正处于 规划建设之中,同时“环境育人”的思 想已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优美 的校园环境对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陶 冶情操、净化心灵以及促进学生身心健 康发展有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当前很多校园景观设计中将植 物配置简单地理解为栽花种草, 植物景观处于喷泉、雕塑、小 品等人工景物的陪衬地位;偏 爱以植物材料构成图案效果, 热衷把植物修剪形成整齐划一 的色带、球体或几何形体;或 者用大量的栽培植物形成多层 次的植物群落;或者片面强调 生态效应,将大量的成年大树 移栽到校园中。这些都是我国 现代校园植物景观配置中普遍 存在的误区。
——结论
以生态学为指导,以植物为主体,以配置为原则,建立一个完善 的、多功能的、良性循环的校园景观生态系统,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 和谐发展。校园不仅对青年学生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同时对他 们的思想道德、情操、身心方面的教育也是很重要的。校园环境建设 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陶冶情操、增进他们的身心健康, 促进他们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这就是我们常讲的“环境育人”。
校内小游园。这是校园内的小型“专用绿地”,是师生员工休息、 娱乐与锻炼身体的地方。这些游园一般设有花架、廊、亭、景墙及座 椅等建筑小品,还要有一定面积的硬化铺设场地和园路等。这些小游 园的植物配置宜用自然式手法,花架用不同的攀援植物覆盖;廊、亭 周围可用孤植等形式把桂花、美人蕉、紫薇、合欢、木绣球等四季变 换的花木和一些常青植物如黄杨等错落有致地配置起来,以增加绿地 内的季节景色与空间层次。
草坪景观质量评价分析

草坪景观质量评价分析草坪,是指草本植物经人工建植和天然草地经人工改造后形成的具有美化与观赏效果,并能供人休闲、游乐和适度体育运动的坪状草地。
草坪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起着改善、保护和美化的作用,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而其景观质量,是草坪在人们视觉中好差的反应。
城市草坪主要具有美化观赏的作用,所以其景观质量评价是草坪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
草坪密度、色泽、质地和均一性等构成草坪的景观质量,因而不少学者在评价过程中,均把这些指标作为首选指标,并给予评分(最常用的是美国NTEP的9分制评分方法)。
草坪密度草坪密度是指单位面积内草坪草个体数或枝条数,表明区域内草坪植株的稠密程度。
除作为景观质量指标外,它还与草坪强度、耐践踏性、弹性等使用特性密切相关,因此可以认为是草坪质量最重要的指标,密度毯状的草坪是最为理想(但不宜依靠提高播种密度达到密集)。
影响草坪草密度的因素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分别是遗传性、自然环境和养护水平。
遗传性,又包括不同草种、变种或品系;自然环境,显然是指环境和季节因素;至于养护水平,则有播种量、栽培方法、短茬修剪和水肥的施用。
最终的密度取决于管理水平和环境条件,是草坪对各种条件适应能力的尺度(某些品种可以获得最高的草坪密度,尤其在低修建和大量施肥、灌水、无致病生物、无昆虫侵袭的草地中更为明显)。
草坪密度的常见测定方法是:目测法和小样方法。
进行定量测定时一般采用小样方法。
在小区内设置10个10cm×10cm的样方,数取每个样方内草坪草的枝数,然后算出单面积的枝数,再取平均值。
草坪质地草坪质地是指对叶宽和触感的度量,一般多指草坪植物叶片的宽度。
通常认为叶愈窄品质愈优,在同龄同部位条件下测定,叶宽以1.5~3mm为优。
依草坪草叶宽可分为:极细(<2mm)、细(2~3mm)、中等(3~5mm)、宽(5~7mm)、极宽(>7mm)。
草坪草的叶宽主要由种类和品种决定。
另外,养护管理水平措施,如修建高度、施肥水平、表面覆沙、甚至密度等都会影响草坪草的质地。
桂林“两江四湖”景区滨水景观分析与评价

桂林“两江四湖”景区滨水景观分析与评价桂林“两江四湖”景区是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区的一处著名景区,以其独特的滨水景观而闻名于世。
景区由漓江、桃花江以及象鼻山、叠彩山、鲁能商业街、穿山公园四个湖泊组成。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桂林“两江四湖”景区的滨水景观进行分析与评价。
首先,景区的自然美景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两江四湖景区位于桂林市内,周围环境优雅,山清水秀。
漓江是中国四大河流之一,流经桂林市区,江水清澈,河道蜿蜒曲折,两岸翠竹环绕,加之山峦起伏,构成了一幅幅如画的美景。
桃花江则以桃花岭为脊梁,两岸桃花纷至沓来,形成一片绚丽的花海。
象鼻山、叠彩山是桂林市内的两座著名山峰,山势峻峭,层峦叠嶂,与水面相映成趣。
景区内的四个湖泊各具特色,既烟波浩渺又清新自然,为整个景区增添了生机和美丽。
其次,景区的滨水设施完善,提供了方便的旅游服务。
沿江而建的鲁能商业街是桂林最有名的商业街之一,拥有众多的商店、餐饮店和娱乐场所,游客可以在此购物、品尝美食、休闲娱乐,为整个景区的旅游服务增色不少。
景区内还有一条穿山公园,提供步行和乘船游览两种方式,游客可以欣赏到不同角度的景色,丰富了游览体验。
此外,景区的文化内涵丰富,与中国的历史文化相融合。
两江四湖景区是桂林的历史文化名片之一,与桂林的历史由来已久。
整个景区分布着许多古建筑,如叠彩楼、普觉寺、圣祖庙等,这些建筑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
在这些古建筑的配合下,漓江、桃花江等自然景观更显得古朴典雅,给人以历史的感受。
总的来说,桂林“两江四湖”景区的滨水景观独特、优美,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相得益彰,给游客带来了极佳的旅游体验。
景区内滨水设施完善,旅游服务良好,游客可以在此尽情享受购物、美食和休闲娱乐。
同时,景区还融合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让游客了解和感受到悠久的历史沉淀。
因此,我对桂林“两江四湖”景区的滨水景观给予高度评价,并推荐更多的人前往欣赏这个美丽的风景。
景观资源美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景观资源美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一、本文概述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欣赏和保护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景观资源美学评价作为连接人类与景观的桥梁,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景观资源美学评价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方法,以期为景观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系统梳理景观资源美学评价的相关理论基础,包括美学的基本理论、景观美学的发展历程以及景观美学的基本原理等。
通过对这些基础理论的研究,可以为景观资源美学评价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本文将详细介绍景观资源美学评价的实践方法。
这包括景观资源的美学特征分析、景观资源的价值评估、景观资源的感知评价等方面。
通过这些实践方法的运用,可以实现对景观资源的美学属性和价值的全面、客观评价。
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对景观资源美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实证分析。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评价过程进行剖析,可以进一步验证和评价景观资源美学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本文旨在全面系统地探讨景观资源美学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以期为推动景观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景观资源美学评价的理论基础景观资源美学评价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其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美学、地理学、生态学、心理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
美学作为评价景观资源美的重要基础,提供了对于美的本质、美的形态以及审美过程的理论支撑。
在美学中,景观的美被视为一种客观存在,通过审美主体的感知与体验得以呈现。
地理学则提供了景观资源分布、类型划分以及地域特征等关键信息,为评价景观资源的独特性提供了依据。
生态学强调景观的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为评价景观资源的生态美提供了理论基础。
心理学则关注审美主体的心理反应与情感体验,对于理解景观资源如何引发审美共鸣具有重要意义。
环境科学则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为评价景观资源的环境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景观资源美学评价中,这些学科的理论相互融合,共同构成了评价的理论基础。
徐州户部山景观评价

社会经济条件分析
方 面
评价因子
权重(%) 记分
5 2 8 6 7 5 0.30 0.14 0.40
得分
社 会 经 济 条 件
区域发展整体水平 开放开发意识与社会承载力 城镇依托人口劳动力条件 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 物产物资供应条件 资金条件 建设用地条件 小计
10 2
7 7
0.70 0.14
2 1 30
6 7 45
0.12 0.70 2.5
谢谢观赏
户部山的特色
• 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徐州户部山古民居作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对于研究明清时期漕 运城市的功能转型,黄河改道对城市地理学上的影响和黄河“文化层” 的断代,苏、鲁、豫、皖一带传统建筑的纵、横两向对比等课题,有极 高的参考价值。濒临黄河故道的徐州古城,在历史上多次受黄河水患 侵袭,造成了著名的“叠城”现象。而其中最具破坏力的一次可以追 溯到明代天启四年(1624年),大水三年未退。直至崇祯八年(1635年), 徐州城经过重建才恢复旧观。因此所谓徐州古民居,主要指的是明清 时代的建筑。黄河让徐州城饱受摧残,但同时也促成了兴盛的漕运。 户部山地势较高,可抵御洪水;其位置靠近奎河上的漕运码头,商业位置 绝佳。从此富裕的市民们争相在此购地,添置产业,达官显贵们在此修 建宅邸、书院、会馆、庙宇、道观。户部山顿时成了一块寸土寸金, 炙手可热的土地。“穷南关,富北关,有钱人都住户部山。”由这一流 传至今的徐州俗语可见一斑。正是这一些列的历史事件和得天独厚的 地理位置,使户部山开始了长达近400年的繁荣。
户部山景观分析
• • • • 一、旅游资源条件 二、地理环境条件 三、旅游市场条件 四、社会经济条件
旅游资源条件分析
方 面
评价因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观旷奥理论
•
景观旷奥度定义:以景观客体为物质基础,而从景观感受出发的多层次 景观评价。
• 景观旷奥概念的雏形: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永州龙兴寺东丘记》。 “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 • 景观偏爱:“易解性”+“奥秘性”
易解性:所谓易解性是指景观场面所具有的使人们容易建构、容易识别、 理解及领会的视觉特性,易解性的景观场面是那些有可能进行广泛探索而 不被迷惑的场面,它有助于人类环境领会动机的实现。 奥秘性:置身于景观环境,倘若能进一步“走进去”的话,仿佛就可以观 赏到更多的东西,索取更多的信息,使景观场面具备引人入胜的气氛,人 们在这方面的偏爱就是奥秘性所具有的品质,也就是景观场面中含有隐藏 着的信息的特性。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在中国的实践
景观知觉空间:身处景区的观赏者通过心理认知体验到的景观空间。
本层次决定旷奥的测度有:
(1)
(2 ) (3 ) (4 ) (5 ) (6 ) (7 )
景场空间限定Rh
景场空间表面起伏度M2 景象丰富度M3 观赏者所处地势SLM 观赏者所处地势的朝向SLA 视角Max.slop 景场空间明暗层次和色彩
或称心理学派(Psychological Paradigm)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的四大学派
2.5.2.3 经验学派(Experiential Paradigm)
或称现象学派 (Phenomenological Paradigm)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的四大学派
景观评价的两大阵营
(2)心理空间 --心理精神的世界
(3)意境空间 --灵魂的世界
景观美丽度预测(三清山)
夏乐菲尔翠泉地区的景观美 丽度预测评价结果分布图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的理论前沿
2.5.4 景观分析评价的理论前沿
2.5.4.1 景观生态评价成为另一重要分支 2.5.4.2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在修路筑坝之前,对景观进行模拟预测。
2.5.4 景观分析评价的理论前沿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在中国的实践
把景观美感数量化
• •
概念:有了基础数据以后,对它进行数据评价,然后建立预测模型, 用电脑模拟人们的景观审美,计算景观的美学价值,实现景观美感数 量化。 三个层次的模型 : (1)物理空间 --物质生活的生理世界
江西上饶三清山景观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的四大学派
STEP 1:景观类型的分类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的四大学派
STEP 2:景观质量评价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的四大学派
STEP 3:敏感性评价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的四大学派
STEP 4:管理及规划目标的设定
•
STEP 5:视觉影响评价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的四大学派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的四大学派
2.5.2.2 心理物理学派(Psychophysical Paradigm)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的四大学派
2.5.2.3 认知学派(Cognitive Paradigm)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的四大学派
2.5.2.1 专家学派(Expert Paradigm)
指导思想:认为凡是符合形式美的原则的景观都具有较高的景观质量。 参与人员:由少数训练有素的专业人员来完成。 四个基本元素:线条,形体,色彩和质地。 控制景观视觉的4个视觉元素 *形态(Form) *线(势)(Line) *色彩(Colour) *质感(Texture) 评价标准、因素、指标:形式美原则;例如:多样性,奇特性,统一性等 生态学原则 分类:形式美学派和生态学派。(Daniel和Vining,1983) 代表人物:最早——Lewis 等人(如Lewis 1964) 影响最大—— Litton 等人(如Litton 1968,1974,Litton 和 Tetlow 1978,Magill 和 Litton 1986)
THE END
• 景观环境科学阵营 • 风景文化艺术阵营
景观景观分析评价理论综合体系框架
2.5.3 景观分析评价在中国的实践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在中国的实践
2.5.3.1 刘滨谊教授的《景观景观工程体系》
景观旷奥理论
借助高科技遥感预测景观
把景观美感数量化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在中国的实践
景观分析评价在中国的实践
借助高科技遥感预测景观
• 遥感类型: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空遥感由飞机完成,航天遥感以卫
星实现。
• 立体景观的原理:通过航空社经照片找出任意一点的X\Y\Z值,然后恢
复成一立体模型,再在这一立体模型上覆盖上景区表面的信息。
• 卫星影像的补色原理:蓝色的补色为橘黄,红色的补色为绿色,即照片
《景观规划设计原理》课程
第三讲
景观分析评价
刘滨谊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景观学系
2.5.1 景观分析评价的概念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析评价概念
2.5.1.1 起源
景观6:人类现代的生存环境景观--旅游度假地景观(澳大利亚 布里斯班的黄金海岸)
景观评估评价应用领域 @ @ @
国家重点及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森林公园总体 规划 国土、区域、乡村景观体系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综合性园区开发(旅游/工业/教育/政务)概念规划、总规、详规: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各类城市滨水带规划设计 城市公园设计与施工图设计 城市广场方案与施工图设计 新城中心规划与城市设计 各类居住区景观环境规划设计与施工图设计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设计 旅游景区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设计
作为风景资源的景观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概念
2.5.1.2 概念
景观评估与评价—Landscape Assessment or Landscape Evaluation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概念
2.5.1.3 研究意义
2.5.2 景观分析评价的四大学派与两大阵营
2.5 景观分析评价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在中国的实践
景观感受空间的三层次 景观直觉空间:身处景区的观赏者通过生理感知到的景观空间。
本层次决定旷奥的测度有:
(1)
(2 ) (3 ) (4 ) (5 ) (6 ) (7 )
景深R
景场中空间介质p 视点在景域中所处的相对高度位置RH 景场范围与视域的天穹面积 S.area 景场表面成分Si 景场地形起伏度M1 景场空间明暗BW
中红色说明有大片的田野等。
• 动态监测:卫星是在天上不断转的,一定的周期过后又会重复经过某一
点,又有了一组新数据,与原有数据相比较既有动态变化的结果了。
景区航片(反映含有各类景观信息)
1988年采用卫星遥感TM CCT数据,运用 遥感图像处理技术提取的三清山景区植被、 水体等空间分布图。
1992年运用自编的软件,将外滩地区 转化为数据模型,是不是很形象的城市山 林!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在中国的实践
景观意向空间:人们理想中景观之“意”的山水之“形”的外化。
本层次决定旷奥的测度有: (1 ) (2 ) 意向空间的性质 意向空间感的强度 物境 人 场面 意向
不同视线角度引起的旷奥度感受
景观景观模拟程序框图
景观资源评价程序框图
景观旷奥度程序框图
2.5 景观分析评价
景观分析评价的四大学派
2.5.2 景观分析评价的四大学派
2.5.2.1 专家学派(Expert Paradigm) 2.5.2.2 心理物理学派(Psychophysical Paradigm) 2.5.2.3 认知学派(Cognitive Paradigm) 2.5.2.4 经验学派(Experiential Paradi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