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VB程序设计实验

VB程序设计实验

VB程序设计实验实验一V isual Basic环境和程序设计初步一、实验目的1.了解Visual Basic系统对计算机软、硬件的要求。

2.掌握启动与退出Visual Basic的方法。

3.掌握建立、编辑和运行一个简单的Visual Basic应用程序的全过程。

4.掌握常用控件(文本框、标签、命令按钮)的应用。

二、实验内容实验1.1 联系将教学篇第一章重的例题自己建立一个工程,并运行程序,体会效果。

实验1.2 启动V isual Basic6.0,创建一个“标准EXE”类型的应用程序,要求在屏幕上显示“欢迎您使用Visual Basic”,并“请输入您的姓名”。

实验1.3 Move方法练习、移动具有浮雕效果的文字和插入图片。

在窗体插入心形图片,窗体上有以浮雕效果显示的字符串“新年快乐”,还有两个命令按钮。

按钮上分别有左右指向图案,要求当单击左指向按钮时,字符串“新年快乐”向左移动50个单位,单击右指向按钮时,向右移动50单位。

实验 1.4 若将上题改为上下移动,同时命令按钮的图标也相应改变,程序如何改写?若用Move方法实现,会出现什么问题,如何使用?实验1.5 Print方法练习,显示字符图形。

实验1.6 字号、按钮、随机函数练习在文本框输入一字符串,对字号进行放大和缩小,缩放比例由随即函数产生。

实验二顺序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掌握表达式、赋值语句的正确书写规则。

2.掌握常用函数的使用。

3.掌握InputBox与MsgBox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实验2.1 编一个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转换的程序。

所用公式为:3259+=C F )32(95-=F C ,要求用按钮实现转换。

即单击“华氏转”按钮,则将摄氏温度转换为华氏温度,同样,单击“摄氏转”按钮,则将华氏温度转换为摄氏温度。

实验2.2 输入半径,计算圆周长和圆面积。

实验2.3 窗体上有2个命令按钮,第一个按钮显示“文字处理”,第2个按钮显示“VB6.0”,要求单击命令按钮,,利用shell 函数执行对应的应用程序。

VB实验报告01

VB实验报告01

实验报告01:熟悉Visual Basic 6.0编程环境一、实验目的1.熟悉Visual Basic 6.0编程界面。

2.掌握编写VB6.0程序的基本过程。

3.能够建立VB工程,制作应用程序界面,输入程序代码,并执行程序和生成EXE可执行程序。

二、实验内容1.熟悉VB编程界面2.编写程序。

(1)在使用VB系统设计应用程序时,一般包括两个阶段,分别是界面设计阶段和代码设计阶段。

(2)一个完整的VB工程包括一个工程文件(*.vbp)、至少一个窗体文件(*. frm )。

(3)某个程序的界面设计如图所示:其中在窗体上显示文字的是标签控件。

需要将窗体的Caption 属性设置为“欢迎窗口”。

3.设计一个简单的VB程序,界面和各个对象属性初值如下:对象属性初值按钮1(Command1)Caption 确定按钮2(Command3)Caption 结束标签1(Label1)Caption 请输入你的姓名标签2(Label2)Caption 空文本框(Text1)Text 空要求:输入姓名后,单击“确定”按钮,将在下方Lable2标签中显示文本框中姓名&“,祝你学好VB程序设计!”(1)界面设计:向窗体中添加两个按纽(C ommand1、Command2)、二个标签(Lable1、Lable2)、一个文本框(Text1)。

(2)设置好各对象属性值。

(3)编写两个命令按钮的事件代码。

(4)调试运行程序。

(5)在桌面上建立文件夹,保存工程,工程文件命名为sy1_1.vbp,窗体文件命名为sy1_1.frm。

三、思考题1.VB采用了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想。

2.窗体上有一个文本框Text1,为了在该文本框中显示“Hello!”,所使用的语句是Text1.Text=”Hello!”。

3.用户在输入程序代码时,是否需要区分大小写?词与词之间的空格是否可以删除?答:不需要区分大小写。

词与词之间的空格不可以删除。

4.简单说明VB应用程序的开发步骤答:(1)创建工程(2)建立用户界面(3)设置各个对象的属性(4)编写事件过程代码(5)运行调试程序(6)保存程序(7)生成可执行文件。

vb程序设计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vb课程设计报告

vb程序设计实训报告心得体会 vb课程设计报告

VB程序设计实训报告心得体会1. 引言本报告旨在总结和分享我在VB程序设计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和对VB课程设计报告的思考。

VB(Visual Basic)是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编程语言,常用于Windows应用程序的开发。

通过该实训,我对VB 的特性和应用进行了深入了解,并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了一个实际的课程设计报告。

2. 实训过程在整个实训过程中,我遵循了以下几个步骤:2.1 需求分析和设计首先,我对课程设计报告的需求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需求设计了相应的界面和功能。

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它决定了后续的编码和实现过程。

2.2 编码实现接下来,我利用VB编程语言,根据需求分析和设计的结果,逐步实现了报告生成所需的功能。

在编码的过程中,我注意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同时遵循了一定的编程规范。

2.3 调试和测试完成编码之后,我对程序进行了调试和测试。

通过不断地调试和修改,我确保了程序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同时,我对程序的界面进行了优化,以提升用户体验。

2.4 优化和改进在测试阶段,我还发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点。

我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以提升程序的性能和功能。

通过这一过程,我学会了持续改进和迭代的重要性。

3. 心得体会在完成该实训过程中,我获得了以下几点心得体会:3.1 学会需求分析和设计在实际的编程过程中,需求分析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对需求有清晰的理解并合理地设计程序,才能高效地完成开发任务。

因此,我意识到需求分析和设计在编程中的重要性,并努力提升自己在这方面的能力。

3.2 重视代码质量和编程规范编码是程序开发过程中最基本的环节。

良好的编码习惯和规范能够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进而提升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因此,我在编码的过程中,一直注意保持良好的编程规范,并时刻关注代码质量。

3.3 持续改进和学习通过实训,我深刻认识到编程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学习的过程。

在开发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和挑战,但通过不断地改进和学习,我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提升了自己的编程能力。

(最新版)VB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最新版)VB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湖北文理学院VB程序设计课程实验报告学院物电学院专业自动化班级 1211学号姓名王亮任课教师王福林实验一、VB控制结构一、实验目的1.掌握选择语句的使用2.掌握循环语句的使用二、实验内容1、选择语句程序1:创建应用程序。

要求:单击窗体可弹出输入框,任意输入三个数,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输出到窗体上。

程序2:创建应用程序。

要求:单击窗体可弹出一输入框,任意输入一个正整数,在窗体上显示该整数是否为素数的字样。

2、循环语句程序3:创建应用程序。

要求:单击窗体可显示一个由“*”组成的平行四边形图案。

程序4:创建应用程序,其功能是显示所有的水仙花数。

三、实验记录程序1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 As Integer, b As Integer, c As Integer, t As Integer '定义a,b,c,t为整形变量Cls '清屏a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1个数:")) '给a赋值b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2个数:")) '给b赋值c = Val(InputBox("请输入第3个数:")) '给c赋值If a > b Then t = a: a = b: b = t '如果a>b,把a的值赋给t,b的值赋给a,t的值赋给bIf b > c Then '嵌套,如果b>ct = b: b = c: c = t '把b的值赋给t,b的值赋给c,t的值赋给cIf a > b Then '再次嵌套,如果a>bt = a '把a的值赋给ta =b 'b的值赋给ab = t 't的值赋给bEnd IfEnd IfPrint a; "、"; b; "、"; c '输出 a "、"b;"、"; c 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End '退出程序End Sub程序2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i As Integer, k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定义整形变量i,k,n n = Val(InputBox("任意输入一个整数:")) '给n输入值i = 2 'i初始值为2k = Int(n / 2) '为整形的二分之一n的值赋给kDo While i <= k '当i小于且等于k If n Mod i = 0 Then '如果n模除i为0 Exit Do '退出循环Elsei = i + 1 '否则i加1End IfLoopIf i > k Then Print n; "是素数" Else Print n; "不是素数" '如果i大于k,输出n的值是素数,否则输出n的值不是素数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End ' 退出程序End Sub程序3如下:Private Sub Form_Click()Dim m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定义整形变量m,nCls '清屏PrintFor m = 1 To 6 'm赋初始值为1,当m大于6停止 Print Tab(15 - m); '第15 - m列开始输出For n = 1 To 8 'n赋初始值为1,当n大于6停止 Print "*"; '输出*Next nPrint "" '输出空格Next mEnd Sub程序4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i As Integer, m As Integer, n As Integer, k As Integer, sxh As Intege '定义整形变量i,m,n,k,sxkFor i = 100 To 999 'i赋初始值为100,当i大于999,停止循环 m = i \ 100 'i除以100,结果赋给mn = (i Mod 100) \ 10 'i模除100后的值再除以10,最后结果赋给n k = i Mod 10 'i模除10后的值赋给ksxh = m ^ 3 + n ^ 3 + k ^ 3 'sxh作算术运算If sxh = i Then '如果sxh等于iPrint i, '输出i的值End IfNext iEnd SubPrivate Sub Command2_Click()End '程序结束End Sub四、实验总结实验二、窗体和标准控件一、实验目的1.掌握命令按钮、标签及文本框控件的使用方法2.掌握复选框、单选按钮及框架控件的使用方法3.掌握列表框和组合框控件的使用方法4.掌握滚动条和定时器控件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内容1、命令按钮、标签及文本框控件的使用方法程序1:在窗体上建立两个标签、两个文本框和两个命令按钮,运行界面如左图所示。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验(本科)教学大纲实验课程名称:Visual Basic程序设计实验课程性质:基础必修适用专业:理工科各专业实验总学时: 48 学分数:4(含理论)教材:《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方法》李敬有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参考书:《Visual Basic程序设计》邓文新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一、实验教学目标与要求:目标:以Visual Basic 6.0中文版为语言背景,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可视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以及会用VB开发工具设计一些实用的应用程序。

重点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程序的调试能力及创新能力。

要求:注意自始至终贯彻课程中所介绍的程序设计风格,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

事先预习设计好程序,上机过程中能顺利完成程序的调试,独立完成所布置的上机作业。

第一次实验报告课程名称: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实验实验项目:VB集成开发环境实验室:15J13室(504)机器编号:班级:数学072姓名:姓名(学号)实验日期:2008年3月8日目的:1.熟悉VB集成开发环境的组成及设置;2.掌握VB的启动、退出方法;3.掌握VB创建工程的基本步骤。

软硬件环境:硬件:cpu主频:2.4GHz,内存:256M,硬盘:80G软件:Windows 2000操作系统,Visual Basic 6.0内容:1.练习VB的启动、退出方法;2.利用“视图”菜单显示属性窗口、代码窗口、工程资源管理器窗口、工具箱等;3.建立一个简单的VB程序,运行并保存;4.通过“工具”菜单的“选项”命令设置VB环境。

实验数据记录第二次实验报告课程名称: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实验实验项目:基本控件实验室:15J13室(504)机器编号:班级:姓名:实验日期:2008年3月23日实验目的:掌握常用控件(标签、文本框、命令按钮)的属性、事件和方法。

VB实验一 实验报告-2

VB实验一 实验报告-2

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熟悉Visual Basic6.0集成开发环境(2)掌握Visual Basic程序的开发过程,能够运行一个完整的Visual Basic程序(3)掌握选择控制结构(If、Select case)语句实现程序分支(4)掌握控制结构相关控件(单选按钮、复选框)(5)能综合运用选择及循环控制结构解决较复杂的问题实验内容一、VB环境和顺序结构【实验1】设计一个简单VB程序(10分)它由一个窗体、一个文本框和3个命令按钮组成。

窗体的标题为"Visual Baidc 程序设计示例",当用户单击命令按钮“显示”时,文本框中出现“欢迎使用Visual Basic 6.0”,窗体上显示“你好”,单击命令按钮“清除”时,清除文本框中显示的内容和窗体上的内容,单击命令按钮“结束”时,结束程序。

实验结果:【实验1 代码】【实验1 典型结果】【实验2】编写程序,其功能为输入三角形的三边,求三角形的面积。

计算公式为:S=(a+b+c)/2,面积=sqr(s*(s-a)*(s-b)*(s-c)) (20分)程序界面如下所示实验结果:【实验2 代码】【实验2 典型结果】【选做1】单击窗体时,随机产生一个三位正整数,然后逆序输出该数,产生的数与逆序数同时显示,结果如下所示,要求用两种方法实现(使用数字的逆序和字符串的逆序)(15分)实验结果:【方法1 代码】【方法1 典型结果】【方法2 代码】【方法2 典型结果】二、选择结构【实验3】输入一年份,判断它是否为闰年,并显示有关信息。

判断闰年的条件为:1.能被4整除,但不能被100整除,2.或者能被400整除(注意各个条件表达式的括号)(20分)实验结果:【实验3 代码】【实验3 典型结果】【实验4】任意输入三个数,求三个数中最大数和最小数(15分)实验结果:【实验4 代码】【实验4 典型结果】【实验5】使用Inputbox任意输入三个边长,判断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若能构成三角形,则判断该三角形是等边、等腰还是一般三角形(15分)实验结果:【实验5 代码】【实验5 典型结果】【选做2】求解分段函数,要求输入x的值,输出计算得到的y值(5分)实验结果:【选做2 代码】【选做2 典型结果】实验小结1.遇到的问题:2.对课程的建议:⎪⎪⎩⎪⎪⎨⎧≥<≤<≤<=2000320001000210005005.1500xxxxxxxxy。

VB实验报告一2024

VB实验报告一2024

VB实验报告一(二)引言概述:VB(VisualBasic)是一种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广泛应用于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软件开发。

本实验报告旨在详细介绍VB实验一(二)的内容与实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总结。

正文内容:一、实验目的1.1学习VB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开发环境的使用;1.2熟悉VB的界面设计和事件处理;1.3掌握VB语言中的数据类型、循环结构和条件语句。

二、实验步骤2.1搭建VB开发环境2.1.1并安装VisualStudio;2.1.2配置VB开发环境。

2.2界面设计2.2.1创建一个新的WindowsForms应用程序;2.2.2在设计窗口中添加控件,如按钮、文本框等;2.2.3设置控件的属性和事件。

2.3事件处理2.3.1编写相应按钮的Click事件处理程序;2.3.2实现按钮的功能,如计算、跳转等。

2.4数据类型的应用2.4.1声明和初始化变量;2.4.2使用不同数据类型进行计算和赋值。

2.5循环结构和条件语句2.5.1使用For循环和While循环实现特定功能;2.5.2利用条件语句实现条件判断。

三、实验结果3.1搭建VB开发环境成功;3.2界面设计符合预期,控件添加和属性设置正确;3.3事件处理程序编写无误,按钮功能正常;3.4数据类型的应用正确,计算和赋值结果准确;3.5循环结构和条件语句的实现正确。

四、分析与讨论4.1在搭建VB开发环境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版本兼容性问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配置和调整;4.2界面设计的合理布局与控件的正确设置对用户体验起到重要作用;4.3事件处理程序的编写需要注意语法的正确性和逻辑的严谨性;4.4在应用不同数据类型进行计算和赋值时,要注意数据类型的转换和溢出的问题;4.5循环结构和条件语句的合理运用能够简化程序的逻辑结构,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五、总结通过本次VB实验一(二)的学习和实践,我对VB语言的基本语法和开发环境的使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vb实验报告3

vb实验报告3
min = List1.List(0)
For i = 1 To List1.ListCount - 1
If min > List1.List(i) Then min = List1.List(i): j = i
Next i
List1.RemoveItem j
End Sub
Private Sub随机产生_Click()
If min > List1.List(i) Then min = List1.List(i): n = i
ave = ave + List1.List(i)
Next i
Form2.Text1 = List1.List(n)
Form2.Text2 = List1.List(m)
Form2.Text3 = Format(ave / List1.ListCount, "0.00")
CommonDialog1.ShowOpen
i = Shell("C:\WINDOWS\NOTEPAD.exe " + CommonDialog1.FileName, vbNormalFocus)
End Sub
2.源代码如下
Private Sub结束_Click()
End
End Sub
Private Sub删除最大值_Click()
Form2.Show
End Sub
3.源代码如下:
Private Sub experimentG2_Click()
Form2.Show
End Sub
Private Sub experimentG3_Click()
Form3.Show
End Sub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B程序设计》实验单元二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新闻班姓名: ________________ 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2013.5
一、实验题目
数组和自定义类型
二、实验环境
Visual Basic6.0 程序软件
三、实验目的
1.掌握数组的声明、数组元素的引用。

2.掌握固定长度数组和动态数组的使用差别。

3.掌握数组常用的操作和常用算法。

4.掌握列表框和组合框的使用。

5.掌握自定义类型及数组的使用。

四、实验内容
1.随机产生30—100 (包括30、100)的10个正整数,求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并显示整个数组的只和结果。

2.随机产生20个学生成绩,统计各分数段人数。

即0~59、
60~69、
70~79、80~89、90~100,并显示结果。

五、实验步骤
1.打开VB界面,建立工程
2.在窗体窗口设置界面
3•属性窗口控件对象属性设置
4.编写程序代码
5•运行程序及调试
6•程序建立,保存工程文件六、实验结果
第1题:
70 53 57 28 30 77 1 76 81 70最大值81 最小值1 平均值54.3 4 41 86 79 37 96 87 5 94 36
最大值96 最小值4 平均值56.5 52 76 5 59 46 29 62 64 26 27 :最大值76 最小值5 平均值44.6 82 82 58 98 91 22 69 98 24
53最大值98 最小值22 平均值67.7 10 99 67 1 57 10 10 79 28 4
最大值99 最小值1 平均值36. 5 29 38 30 94 97 40 27 16 16 64实验
r
Q Forml

第2题:
Cl For ml -V J -V J -
\J
r
5
7
8 9
9 t-i
2 6
19 6
7 48 7
5 14 3 5 9
71
30828788
七、实验体会
1.VB编程虽然有些复杂,但是在一步步的学习探索中我也找到了
其中的乐趣,看着自己一点点地在进步,真的很兴奋很激动。

2•在这次实验课题中,我在学习、参考书中的案例的同时,还上网查询了一些小的课外知识,例如:如何改变Print之后的字体颜色、
字号、位置等并加以尝试、应用。

在我实验成功时,内心真的是抑制不住地开心。

3•当然,实验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然而,只要静下心来,
仔细思考,问题总能解决的。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也要敢于面对困难、着力解决,把困难看成挑战,努力超越自我。

4•数组很奇妙,我想更进一步地了解它、用VB使用它,掌握常用的操作和算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