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多识广,触类旁通——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100例.

合集下载

盘点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盘点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盤點誤用頻率較高的成語1.三人成虎:傳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多誤解為團結合作力量大。

2.美輪美奐: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麗。

媒體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語,錯。

3.炙手可熱:形容人很有權勢,含貶義。

媒體擴大其使用範圍,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離其本義。

4.空穴來風;空穴是來風的條件,既能來風,必有空穴,傳聞有一定根據。

大多用來表示毫無根據,完全用反了。

5.侃侃而談:“侃侃”本為剛直之意。

談得理直氣壯才叫侃侃而談。

人們大多用此語形容聊天,屬誤用。

6.首當其衝:首先受到攻擊,一般作謂語。

常被人誤用為定語,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悶也不過火。

常被人用來表示商品銷售不夠火爆,且寫作“不溫不火”,真是不倫不類。

8.鼎力相助:只用於對方或他人,不可用於自己,否則太不謙虛。

9.一言九鼎:說話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於自己。

10.首鼠兩端:遲疑不決。

常誤解為言行前後不一致。

11.溢美之詞:過分讚美的言詞。

常誤用於褒義場合。

12.脫穎而出:比喻人才嶄露頭角。

陸星兒曾誤用於“脫穎出來,瀟瀟灑灑地活一輩子”;還有人說“從母鯨腹中脫穎而出”。

13.蓬蓽生輝:謙敬之辭。

廣告語說“讓您的居室蓬篳生輝”,簡直是罵人。

14.不可收拾:無可挽救,不可救藥。

常有人在“一發而不可收”這句慣用語後加一“拾”字,變褒為貶。

15.出奇制勝:作謂語,不帶賓語。

說成“出奇制勝叛軍”之類則錯。

16.不負眾望:沒辜負大家的期望,褒義。

17.不孚眾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貶義。

這兩個成語常被混用。

18.義無反顧:為正義而勇往直前。

常被用於毫不猶豫的幹壞事,錯。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態度蠻橫或愚昧無知。

容易誤解為不可理解。

20.望其項背:可以趕上。

只用否定形式。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項背”表示“趕不上”,錯。

21.差強人意:大體上使人滿意。

多誤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22.拋磚引玉:自謙之辭,不能用於對方或第三方。

媒体中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108例)

媒体中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108例)

媒体中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108例)高考成语俗语复习(二)媒体中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108例)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最先受到冲击,贬义。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敬辞,大力帮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如:多蒙鼎力协助,不胜感谢。

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

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

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15.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

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但此成语不被认可。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可以赶上。

只用否定形式。

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21.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

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100个容易误用的成语

100个容易误用的成语

100个容易误用的成语1.成语名称:明日黄花-成语的解释:原指重阳节过后的菊花,比喻过时的事物。

-误用的示例:他总是喜欢谈论明日黄花的事情。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未来的事情,实际上是指已经过时的事物。

2.成语名称:空穴来风-成语的解释:比喻消息和谣言的传播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误用的示例:他的话完全是空穴来风,没有根据。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无中生有,实际上是指有一定根据。

3.成语名称:炙手可热-成语的解释:形容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误用的示例:这部电影上映后,导演炙手可热。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非常受欢迎,实际上是指权势大。

4.成语名称:万人空巷-成语的解释: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误用的示例:这家新开的餐厅万人空巷,非常热闹。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街道空无一人,实际上是指人们都出来观看,街道上人很多。

5.成语名称:不刊之论-成语的解释:指正确的、不可更改的言论。

-误用的示例:他的观点是不刊之论,不值得一驳。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错误的言论,实际上是指正确的言论。

6.成语名称:首当其冲-成语的解释: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误用的示例:他总是首当其冲,领导团队。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带头或领先,实际上是指最先受到攻击。

7.成语名称:一言九鼎-成语的解释:形容说的话分量很重,能起很大作用。

-误用的示例:他的话一言九鼎,大家都很信服。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说话不可靠,实际上是指说话有分量。

8.成语名称:洛阳纸贵-成语的解释:原指西晋都城洛阳之纸,因大家争相传抄左思的作品《三都赋》,以致纸价腾贵。

后喻作品为世所重,风行一时,流传甚广。

-误用的示例:他的新书一出版,洛阳纸贵。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书籍内容不佳导致纸张浪费,实际上是指书籍非常受欢迎。

9.成语名称:七月流火-成语的解释:指夏去秋来,天气转凉。

-误用的示例:七月流火,天气炎热。

-误用的原因:常被误解为形容天气炎热,实际上是指天气转凉。

见多识广,触类旁通——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100例.

见多识广,触类旁通——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100例.

见多识广,触类旁通——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100例.见多识广,触类旁通——高考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辨析100例河南省濮阳市一高邱相生邮编:457000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成语总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而又极易误用的部分。

实用性强体现了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和指导思想——语言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故纸堆中已经衰亡的成语决无考查的价值。

考生在备考中应抓住这一特点,在现实生活和阅读实践中学习成语,不断积累。

善于抓住关键字眼,通过典型例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掌握其使用要领。

笔者将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汇集于此,供大家参考,以期收到见多识广、触类旁通之效。

1、芝兰玉树正:本比喻高尚的子弟。

后亦用作对优秀子弟的美称。

误: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析:望文生义,错!这里是描写姑娘姿容美丽,可换为“玉树临风”。

2、始作俑者正:俑,古代用以陪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

指开始用俑殉葬的人。

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含贬义。

误: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尤为可贵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析:褒贬失当,不合语境。

3、附庸风雅正:附庸,追随;风雅,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等,这里泛指文化。

指某些人为装点门面,追随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方面的活动。

误: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析:褒贬失当,不合语境。

4、无地自容正:容,容纳。

没有地方可藏身。

形容羞愧之至。

误: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析:望文生义,不合语境。

可换为“无处可逃”。

5、举重若轻正:举起重东西就像举轻物那样容易。

比喻能轻松愉快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事物。

媒体中使用频率错误较高的108个成语

媒体中使用频率错误较高的108个成语

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

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

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

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

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

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

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

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

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

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

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15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

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

这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

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

150个经常误用的成语例子及解释

150个经常误用的成语例子及解释

150个经常误用的成语例子及解释常见成语误用例说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

常用作对人有所请托的客套话。

误用:有的人向党向人民伸手要官要权,这种不情之请决不答应。

暴殄天物任意糟蹋东西。

天物:指自然界的鸟兽草木等。

误用:有的年青人在生活上一遇到挫折就自暴自弃,暴殄天物,没有了生活的勇气。

歌功颂德多用于贬义。

误用:这些作家用他们的火一般的激情,为社会主义歌功颂德。

不绝如缕像细线一样连着,差一点就要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误用:“五一”长假,来黄山旅游的人络绎不绝,不绝如缕。

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同“拍手称快”。

误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富裕了老百姓,真是大快人心。

上行下效上面或上辈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样做。

多指不好的事。

误用: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父母的要给子女做出表率,上行下效嘛。

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多含贬义。

误用: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世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

误用:这块天然宝石,晶莹剔透,八面玲珑,光彩夺目,可称世间极品。

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

也比喻办事圆滑。

误用: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得头头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长此以往长期这样下去。

指从现在往后,多指不好的情况。

误用:自从电视上看了《少年英雄方世玉》,我就迷上了武侠小说,有时候上课也禁不住翻几页偷看,长此以往,我的学习成绩渐渐退步了。

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形式,不改内容。

贬义。

误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家小店不仅装饰一新,而且转变了服务作风,改头换面,焕然一新。

投桃报李比喻友好往来。

含褒义。

误用:他拿了人家的红包,于是便投桃报李,没有经过正常手续就把工程承包给了他。

置之度外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

多指执著追求而不考虑过多。

误用:有的领导干部经不住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诱惑,生活腐化,把党的教导和人民的期望置之度外。

媒体中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媒体中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媒体中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媒体中误用成语是一个常见的现象,频率较高的成语误用导致了信息传递的混乱甚至误导读者。

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记者的语文水平不够扎实,对于成语的理解存在偏差;另一方面,这也有可能是因为编辑组织不严,没有对文章进行仔细的校对和修改。

以下是一些媒体中常见的误用成语及其正确用法的例子:1. "页翻如刀"的正确写法应为"页翻如刀刃"。

这个成语比喻翻阅书籍时非常迅速。

2. "名列前锋"的正确应为"名列前茅"。

这个成语形容在某个方面表现出色,名列前茅。

3. "大材小用"的正确应为"大材小用"。

这个成语原本形容人才被浪费。

4. "壮士断腕"的正确应为"壮士断臂"。

这个成语比喻舍弃自己的一部分来完成某个艰巨的任务。

5. "井底之蛙"的正确应为"井底之蛙"。

这个成语形容只看到自己身边狭小环境的人,视野狭隘。

6. "如醉如痴"的正确应为"如痴如醉"。

这个成语形容人陶醉于某种事物,毫无自控能力。

7. "明目张胆"的正确应为"明目张膽"。

这个成语比喻明目张胆地进行某些违法或丢失行为。

以上只是一些媒体中常见的误用成语的例子,仅供参考。

媒体在使用成语时,应当确保准确理解成语的意思,并正确运用在文章中。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信息的准确性,避免给读者造成困惑。

媒体中误用成语是一个常见的现象,频率较高的成语误用导致了信息传递的混乱甚至误导读者。

一方面,这可能是由于记者的语文水平不够扎实,对于成语的理解存在偏差;另一方面,这也有可能是因为编辑组织不严,没有对文章进行仔细的校对和修改。

这种误用成语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媒体的专业形象,也破坏了读者对信息真实性和可信度的信任。

媒体中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媒体中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媒体中误用频率较高地成语安之若素:在不该心安地情况下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不能表示一般情况地“心里安稳”.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地人发问为耻辱.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地人.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不能用于非心理状态.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不翼而飞”也能用于消息传得很快). 不以为然:不认为正确,不赞同.不以为意:不当回事,不放在心上.以上两个成语常被混用.不知所云:批评说话人说得不好,内容混乱,无法理解.不能用来批评听者理解力差.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地期望,褒义.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地期望,贬义.孚,使信服.以上两个成语常被混用.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出乎意料,也强调神秘奥妙.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不可收拾:事物败坏到无可挽救 .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说成“一发而不可收拾”,没有这种搭配.(“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有人理解为“没过完一天”.不刊之论:正确、不可更改地言论.刊,删改.常被误解为“不可刊登”.不亦乐乎: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地意思.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处心积虑:贬义.费尽心思筹划干坏事.褒义用”殚精竭虑”.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耳提面命:表示长辈地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场合.耳闻目睹:就是听到和看到,不能代替“耳濡目染”.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风声鹤唳:惊慌疑惧,自相惊扰,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不用于中性地改换样子.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耿耿于怀:不能忘怀,萦绕于心,形容有心事.不能用于“记住别人地好处”.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象是鬼神之作.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光怪陆离: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地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即使冒险为别人出力,没有上当地意思,也不可用.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能形容商品.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地老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贬义.不能用于表示热爱教师工作.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见仁见智:意见不统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集思广益:广泛吸收群众有有益地意见.主语应该是领导者,不能是提意见得群众.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地婉辞,意思是“我因为无能所以推辞重任”.常错用于拒绝别人地要求.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地人聚集在一起.不能形容一般人多,更不能形容商品.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地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苦心孤诣: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刭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能力、水平、成绩等参差不齐.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用于“质量”地比较,不用于价格高低数量多少地比较. 明日黄花:过时地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地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面目全非:事物地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不能表示“变化大得不认识”.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地正好相反.不形容两个人方向相反.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对方地来访或赠送地字画使自己地寒门增添光辉.广告语说“让您地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地评议不同.平铺直叙:可用为褒义,指文章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不要以为用于褒义就错. 目无全牛:技艺十分纯熟.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迫不及待:心情急迫得不能等待.不能用于表示某项工作亟待开展.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不形容变化莫测.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 使用时句中不能有“独自”、“孤独”、“一个人”等语义重复地词语.奇文共赏:原是褒义,现多用于讽刺.情不自禁: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于混淆.人满为患:强调人多地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地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忍俊不禁:俊,笑.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如丧考* :像死了父母一样,形容坏人失算之后地可悲,贬义.不能用于中性.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地人.常滥用于一切倡导人.三人成虎:传言有虎地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身临其境:自己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地.赏心悦目:主浯是人.如果主语是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而且一般用于美好地景色.(后面地相似,叹为观止: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事物,耍说“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只能用于赞美.)上行下效:贬义,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水落石出:事情地真像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误.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弹冠相庆:贬义.一个坏人作了官,同伙们也互相庆贺有官可作.常被误解为中性地互相庆贺. 即使是坏人互相庆贺,如果与上台掌权无关,也不可用.叹为观止: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事物,耍说“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只能用于赞美.投桃报李:报答他人地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只能形容人地态度,不能形容事情地性质;只表示痛恨,不表示痛心.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危言危行:讲正直地话,做正直地事.褒义.不能理解为“危险地言论和行为”.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常有人用于赞扬,错说成“以无所不为地勇气……”.无所不至: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望尘莫及:比喻远远地落后,赶不上.与“鞭长莫及”不同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与“患难与共”不同.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休戚相关: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 以上两个成语常被随意互换.相濡以沫:患难中互相救助,不能用于非患难环境.与表示互相依*地“相依为命”不同.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 不能用于无夫妻关系地人.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心有余悸: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地事还感到害怕. 有人凡表示害怕就用此语.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褒义.不能表示缺乏谋略.下里巴人: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相对,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地一种歌曲.比喻通俗地文学艺术.不能表示“俗人”、“下等人”.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一蹴而就: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名,占有.常错用于代替“一文不值”.溢美之词:过分赞美地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因人成事:自己无能,依*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多指死抠字眼.除非贬词褒用. 不用于表扬.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地干坏事,错.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意味深长:话语含蓄,带有深意.以上两个成语常被混用.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亦步亦趋: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贬义.不能表示紧跟潮流.置之度外:为正义地事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不能用于贬义场合.责无旁贷:责,责任.不能说“责无旁贷地责任”.左右逢源:既指处世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 理解不能局限于一点.振振有词: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 常被错用来代替“理直气壮”.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地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不能形容声音大.(形容声音大用“震耳欲聋”.)擢发难数: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与“罄竹难书”近义.不能用来形容事物多得难以计算.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地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见多识广,触类旁通——高考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辨析100例河南省濮阳市一高邱相生邮编:457000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成语总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而又极易误用的部分。

实用性强体现了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和指导思想——语言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故纸堆中已经衰亡的成语决无考查的价值。

考生在备考中应抓住这一特点,在现实生活和阅读实践中学习成语,不断积累。

善于抓住关键字眼,通过典型例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掌握其使用要领。

笔者将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汇集于此,供大家参考,以期收到见多识广、触类旁通之效。

1、芝兰玉树正:本比喻高尚的子弟。

后亦用作对优秀子弟的美称。

误: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析:望文生义,错!这里是描写姑娘姿容美丽,可换为“玉树临风”。

2、始作俑者正:俑,古代用以陪葬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

指开始用俑殉葬的人。

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含贬义。

误: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尤为可贵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析:褒贬失当,不合语境。

3、附庸风雅正:附庸,追随;风雅,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等,这里泛指文化。

指某些人为装点门面,追随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方面的活动。

误: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析:褒贬失当,不合语境。

4、无地自容正:容,容纳。

没有地方可藏身。

形容羞愧之至。

误:军事专家认为极超音速导弹是反恐战争中非常有价值的“猎杀者”,一旦锁定目标,恐怖分子就无地自容了。

析:望文生义,不合语境。

可换为“无处可逃”。

5、举重若轻正:举起重东西就像举轻物那样容易。

比喻能轻松愉快地胜任繁重的工作或处理困难的事物。

误:导演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志鑫,其他演员几乎成了举重若轻的人物。

析:“举重若轻”是一种工作作风,不合语境。

可换为“无足轻重”。

6、信手拈来正:信手,随手;拈,捏取。

随手拿来。

多形容写文作画时能熟练地运用各种丰富的材料,用不着怎么思考。

误: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把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

析:误用对象,张冠李戴。

可改为“随手捡起”。

7、耿耿于怀正:耿耿,心里有事的样子。

形容心中总是牵挂着某事,不能忘怀。

误: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她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在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

析:“耿耿于怀”指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事在心里难以排解。

用于奶奶对我的“疼爱之情”,使用对象错。

8、南腔北调正:形容口音不纯,掺杂着方音。

误: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析:“南腔北调”是陈述人“口音不纯”的,陈述“市井生活画卷”,使用对象错。

可换为“不伦不类”。

9、春秋鼎盛正:春秋,年龄;鼎,高潮,正当。

多指年富力强,精力旺盛。

误:身处春秋鼎盛的时代,我们这些身强力壮的青年应该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刻苦学习,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

析:“春秋鼎盛”是说人年富力强,不能做“时代”的定语。

10、量入为出正:根据收入的数量来决定支出的限度。

用于经济收支领域。

误:冬天老年人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还要防止着凉。

析:望文生义,不合语境。

可换为“量力而行”。

11、差强人意正:差,稍微,大致;强,振奋。

原意为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

现在表示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

误: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在公众中的形象。

析:断词取义。

错误理解为“差得不能让人满意”。

12、大快人心正: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大家非常痛快。

误:文艺演出现场,身着盛装的表演者光着脚、微笑着,一边跳着傣族舞,一边向人们泼水致意,在场群众纷纷应和互动,真是大快人心。

析:望文生义,不合语境。

13、鼎力相助正:敬辞,感谢别人的大力帮助。

误:你放心,你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买房子的事我一定鼎力相助。

析:谦敬错位。

可改为“倾力相助”或“竭力相助”。

14、汗牛充栋正:用牛运书,牛累得出汗;书堆满屋子,顶到屋梁。

形容书籍极多。

误:古人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析:用该成语形容书籍之外的东西数量大,错!15、耸人听闻正:耸,惊动。

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来使人震惊。

易和“骇人听闻”误:这是一起耸人听闻的凶杀案。

析:“凶杀案”本身就让人害怕、震惊。

应换为“骇人听闻”。

16、久假不归正:假:借。

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误:小张月初请假,月末还没有来上班,这真是久假不归呀。

析:“假”并不是“请假”之意。

该句淡化了成语的文言色彩,断词取义,错!17、文不加点正:点:涂改。

文章一气写成,无须修改。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

误:他最近出版了一本文不加点、几乎没有注释的旧体诗集子,这样的书,读起来确实累人。

析:“点”并不是指“标点符号”。

该句同上句一样淡化了成语的文言色彩,断词取义,错!18、危言危行正:危:正直。

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指为人正直。

误:台独分子最近在两岸关系上一系列的危言危行,破坏了两岸和平、稳定的大局,值得人们警惕。

析:错误理解了关键词“危”,断词取义,错!19、凤毛麟角正:凤凰的毛,麒麟的角。

比喻罕见而珍贵的东西。

误:在今年的“排队推动日”活动中,虽仍有凤毛麟角的几个“不自觉者”,但广大市民不论乘车还是购物都能自觉排队。

析:“不自觉者”虽少但不珍贵,应换为“寥寥无几”。

20、九牛一毛正:从九头牛身上拔出一根毛来。

比喻极大的数量中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误:国际人道主义的救济,比起中东地区有增无减的难民来,犹如九析:“九牛一毛”强调数量少,“杯水车薪”强调行动于事无补。

该句应该用“杯水车薪”。

21、情不自禁正:禁:抑制。

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

应陈述“人”而不应陈述人体的某一部分。

易和“不由自主”混淆。

误:我默念了一下射击要领,下定决心,“砰”地打响第一枪,眼睛情不自禁地眨了一下,身体也随之一震。

析:眼睛眨了一下,不是由感情引起的,应该用“不由自主”。

22、鱼目混珠正:混:掺杂,冒充。

拿鱼眼睛掺杂在珍珠里面,比喻以假乱真。

误:由于发表网络歌曲的门槛很低,网友原创的歌曲都可以传到网络上去,这就造成了歌曲创作的鱼目混珠。

析:语境并不是“以假乱真”,而是说“水平参差不齐”,应换为“良莠不齐”。

23、屡试不爽正:爽:差错。

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误: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析:误解了关键词“试”和“爽”,不合语境,可换为“屡试屡败”。

24、路不拾遗正:遗:丢失的东西。

路上掉的东西,没有人捡。

形容社会风气好。

误:景点遍地垃圾,一些游客却熟视无睹,路不拾遗,真是让人汗颜。

析:形容社会风气好时才能运用该成语。

望文生义,错!25、慷慨解囊正:慷慨:不吝啬,豪爽;解囊:解开钱袋。

非常大方地拿出钱来帮助别人。

不用于个人消费。

误: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析:该成语的意思是无私地帮助别人,不能用于个人消费。

26、起死回生正:救活垂危病人。

形容医生医术高明。

误:一个月后,病人终于闯过危险期,又一次起死回生。

析:该成语应陈述医生,形容医生医术高明,不能陈述病人。

使用对象错。

27、毁家纾难正:纾:解除,缓和。

捐献出全部家产,以解救国家的困难。

误:近年来,世界各地局部地区的战争接连不断,造成大量的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析:望文生义,可换为“家破人亡”。

28、不刊之论正:刊:刊正;不刊:不能消除,不可删改。

古时文字写在竹简或木板上,有错误或改动就削去。

指不可磨灭或不可更改的言论。

误:这篇文章,立论不明,语义不通,错别字连篇,真是不刊之论。

析:该成语并不是“不值得刊印的言论”的意思。

错误理解了关键词“刊”,断词取义,错!29、莘莘学子正:莘莘:众多。

众多的学子。

误:我班五十三名莘莘学子明天就要走上人生的考场参加高考了。

析:“莘莘学子”前面不能加数量词修饰。

30、相敬如宾正:宾:宾客。

夫妻相互尊敬,像对待宾客一样。

误:行人体谅司机,司机礼让三分,彼此相敬如宾,那么城市的交通就会有序得多、顺畅得多。

析:该成语只能用于恩爱夫妻之间。

31、白头如新正:白头:白发,指年老,形容时间长;新:指初识。

互相交往虽然很久,但还跟刚认识一样。

误: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

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

析:前后矛盾,错!32、萍水相逢正:萍:浮萍。

像浮萍随水漂泊,偶尔碰在一起。

比喻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误:今年暑假,我和二十多年不见面的学生在西藏纳木错萍水相逢,真是喜出望外,倍加亲切。

析:不能用于“曾经认识的人偶然相遇”的语境。

可换为“不期而遇”。

33、七月流火正:意思是夏历七月大火星渐向西下,是暑退将寒的时候。

误:七月流火,赤日炎炎,在这一中暑高发月份,市总工会和劳动部门要求各建设工地施工避开高温时段,采取有效的降温防暑措施。

析:该句误用为“酷暑难耐”。

望文生义,错!34、巧夺天工正:夺:胜过;天工:天然形成的精巧。

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

形容人工的技艺精巧、绝妙。

误:翘首西望,海面托着的就是披着银发的苍山。

苍山如屏,洱海如镜,真是巧夺天工。

析:该成语不能用于自然风物。

35、三人成虎正: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比喻流言经众人传播,足以惑乱视听。

误: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再加把油,努力干哪,三人成虎,胜利在望。

析:误用为“团结合作力量大”,错!。

36、美轮美奂正:轮:高大的样子;奂:形容众多。

形容房屋多而高大华美。

误: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析:张冠李戴,错!37、首当其冲正:最先受到对方攻击,也指首先遭受灾难。

误: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有污染总量的45%。

析:这里被用作“首要”、“首先”之意。

断词取义,错!。

可换为“罪魁祸首”。

38、不瘟不火正:指戏曲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

误:经理,咱年初进的那一批洗衣机一直卖不动,不瘟不火的,真急人。

析:用作“商品销售不火爆”,错!若写为“不温不火”,更是不伦不类。

39、不以为然正:然:是,对。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易和“不以为意”混同。

误: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