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3无菌技术操作标准2

合集下载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沂南仰成医院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 环境要清洁。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 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 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

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5. 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

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 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 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二、准备质量标准1. 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2. 备齐用物。

3. 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放于无菌罐内,无菌溶液、无菌包、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4. 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号。

5.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 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 解开无菌包系带卷放在包布下边。

3. 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用无菌钳(镊)取出一块无菌巾放于治疗盘内,剩余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

4. 铺无菌盘:双手拇、食指捏住治疗巾两上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内面为无菌区,盖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对面无菌盘上,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后,边缘对齐盖好。

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次,以保持无菌。

5. 打开无菌容器盖,必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向上,放在稳妥处,夹取所需物品放入无菌盘内后立即盖严。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无菌技术操作规范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是确保操作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在操作前半小时,必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内。

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

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

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准备质量标准包括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备齐用物,包括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放于无菌罐内、无菌溶液、无菌包、无菌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号。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操作流程质量标准包括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解开无菌包系带卷放在包布下边。

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用无菌钳(镊)取出一块无菌巾放于治疗盘内,剩余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

铺无菌盘,双手拇、食指捏住治疗巾两上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内面为无菌区,盖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对面无菌盘上,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后,边缘对齐盖好。

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次,以保持无菌。

打开无菌盖,必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向上,放在稳妥处,夹取所需物品放入无菌盘内后立即盖严。

倒无菌溶液,仔细检查核对溶液后,面对瓶签两手拇指将橡皮塞向上翻转,将橡皮XXX出,另一只手(或同一只手)握住瓶签倒出少许溶液冲净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需溶液于无菌中,套上瓶塞并消毒翻转部分与瓶颈(从非污染处到污染处)后立即盖好,并注明开瓶时间。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一)操作前准备
1、环境准备:环境要清洁、宽敞、定期消毒。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更换床单等工作,减少人员流动,防止尘埃飞扬导致污染;操作台面清洁、平坦、干燥、物品摆放合理。

2、医务人员准备: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修剪指甲,并洗手。

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二)操作中保持无菌
1、无菌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应面向无菌区,操作者的身体应与无菌区域保持一定距离,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操作台面以上,不得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2、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

未经消毒的物品、手、臂不可触及无菌物品或跨越无菌区;无菌物品若已有污染或怀疑污染应立即更换或重新灭菌。

3、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三)无菌物品管理
1、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开放置,标志明显,摆放有序。

2、无菌包外应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合格标志。

并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摆放,在清洁、干燥、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有效期为7天,过期或包布受潮应重新灭菌。

3、无菌物品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不得暴露于空气中。

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环境要清洁。

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必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是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

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4、工作人员面向无菌区域,用无菌取无菌物品,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5进行无菌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打喷嚏。

怀疑无菌物品被污染,不可使用。

6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可,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二、准备质量标准1、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2、备齐用物。

3、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浸泡于消毒液溶液内,无菌溶液、无菌包布、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4、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好。

5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无菌持物钳使用法:无菌持物钳须置于无菌容器内,有效期限4小时;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应将盖打开,钳端闭合,不可在盖孔中取、放;如需取远处物品时,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就地取出无菌物品。

3、无菌包使用法:1)、查看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日期,查看化学指示胶带粘贴。

2)、将无菌包放在清洁、干燥处,撕开粘贴。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开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

4)、用无菌钳(镊)取出(首先查看化学指示卡是否合格)所需物品,放在事先备好的无菌区域内,剩余部分按原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24小时内可在使用。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参考模板)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参考模板)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衣帽穿戴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手术室);口罩需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日期摆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

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

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或镊,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如器械,用物凝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二准备质量标准1,工作人员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2备齐用物3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放于无菌罐内,无菌溶液,无菌包,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4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号。

5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揭开无菌包带卷放在包布下面。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用无菌钳取出一块无菌巾放于治疗盘,剩余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

4.铺无菌盘:双手拇指食指捏住治疗巾两上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内面为无菌区,盖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对面无菌盘上,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后,边缘对齐盖好。

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次,以保持无菌。

5.打开无菌容器盖,必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向上,放在稳妥处。

夹取所需物品放入无菌盘内后立即盖严。

6.倒无菌溶液,仔细检查核对溶液后,面对瓶签两手拇指将橡皮塞向上翻转,将橡皮塞拉出,另一只手(或同一只手)握住瓶签倒出少许溶液冲净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需溶液于无菌容器中,套上瓶塞并消毒翻转部分与瓶颈(从非污染处到污染处)后立即盖好,并注明开瓶时间。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

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衣帽穿戴整洁。

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手术室);口罩需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日期摆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

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

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或镊,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进行无菌技术操作时如器械,用物凝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二准备质量标准1,工作人员着装整齐,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2备齐用物3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放于无菌罐内,无菌溶液,无菌包,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4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号。

5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揭开无菌包带卷放在包布下面。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用无菌钳取出一块无菌巾放于治疗盘,剩余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

4.铺无菌盘:双手拇指食指捏住治疗巾两上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内面为无菌区,盖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对面无菌盘上,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后,边缘对齐盖好。

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次,以保持无菌。

5.打开无菌容器盖,必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向上,放在稳妥处。

夹取所需物品放入无菌盘内后立即盖严。

6.倒无菌溶液,仔细检查核对溶液后,面对瓶签两手拇指将橡皮塞向上翻转,将橡皮塞拉出,另一只手(或同一只手)握住瓶签倒出少许溶液冲净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需溶液于无菌容器中,套上瓶塞并消毒翻转部分与瓶颈(从非污染处到污染处)后立即盖好,并注明开瓶时间。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无菌技术操作规范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 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2. 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3. 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4. 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5. 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6. 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7. 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二、准备质量标准1. 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2. 备齐用物;3. 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放于无菌罐内,无菌溶液、无菌包、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4. 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号;5.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1. 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2. 解开无菌包系带卷放在包布下边;3. 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用无菌钳镊取出一块无菌巾放于治疗盘内,剩余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4. 铺无菌盘:双手拇、食指捏住治疗巾两上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内面为无菌区,盖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对面无菌盘上,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后,边缘对齐盖好;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次,以保持无菌;5. 打开无菌容器盖,必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向上,放在稳妥处,夹取所需物品放入无菌盘内后立即盖严;6. 倒无菌溶液,仔细检查核对溶液后,面对瓶签两手拇指将橡皮塞向上翻转,将橡皮塞拉出,另一只手或同一只手握住瓶签倒出少许溶液冲净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所需溶液于无菌容器中,套上瓶塞并消毒翻转部分与瓶颈从非污染处到污染处后立即盖好,并注明开瓶时间;7. 带无菌手套法,打开无菌手套包,核对灭菌日期和消毒指示胶带及无菌手套袋上所注明的手套号码、然后将手套袋摊开,取出滑石粉包,将粉擦于手掌、手背和指间,以一手掀起手套内袋开口处,另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手套内面取出手套,使手套的两拇指相对,一手伸入手套内戴好,再以戴好手套的手伸入另一手套的反折部分,依法戴好另一手套,将反折部分翻转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揭开无菌盘进行无菌操作;8. 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不可触及容器内面及边缘;9. 开包递送无菌物品时,一手托起无菌包,另一手打开无菌包一角,将带子卷起夹在托包的手指缝内,另一手依次打开其它三角并抓住递送或稳妥地将包内物品放入无菌容器中无菌区域内;10. 操作完毕,从手套口翻转向下脱去手套,整理用物;四、终末质量标准1. 操作有序,方法正确,无菌概念清楚,无菌观念强;2. 能口述无菌操作的原则与注意事项;五、注意事项1. 开包后的无菌包和开封后的无菌溶液有效期均为24小时,无菌盘有效期限不超过4小时;2. 取无菌持物钳时,无菌持物钳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使用时应保持钳端向下,不可倒转向上,用后立即放入容器中;如到远处夹取物品时,无菌持物钳应连同容器一并搬移,就地取出使用;无菌持物钳只能用于夹取无菌物品,不能用于换药和消毒皮肤;无菌持物钳及无菌罐每4小时更换;3. 使用无菌瓶内的溶液时,不可将无菌敷料堵塞瓶口倾倒无菌溶液,或直接伸入溶液瓶内蘸取,以免污染剩余的溶液;4. 无菌包内物品不慎污染或无菌包浸湿,外界微生物可渗入包内,造成污染,需重新消毒;5. 戴手套时应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外面,而戴手套的手则不可触及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戴手套后如发现破裂,应立即更换;脱手套时,须将手套口翻转脱下,不可用力强拉手套边缘或手指部分,以免损坏;。

无菌技术操作准则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准则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准则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无菌技术操作的准则标准,以确保在医疗环境中进行无菌操作时,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传播。

无菌技术操作是一项关键的医疗实践,对于保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

2. 无菌操作基本原则2.1 使用无菌技术进行操作时,必须始终保持手、工具和工作区域的清洁和无菌状态。

2.2 所有涉及到无菌操作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应的培训,了解无菌操作的基本原则和正确的操作流程。

2.3 所有使用的无菌工具和设备必须在操作前经过正确的消毒和灭菌处理。

2.4 在进行无菌操作时,必须遵循正确的穿戴个人防护装备的程序。

3. 无菌技术操作步骤以下是进行无菌技术操作的基本步骤:3.1 准备工作区域- 确保工作区域的整洁和无菌,使用合适的清洁剂进行清洁和消毒。

- 准备所需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它们经过正确的消毒和灭菌处理。

3.2 准备人员- 所有参与操作的人员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洗净双手,佩戴手套、面罩和无菌衣物。

- 对参与操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无菌操作培训和教育。

3.3 进行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必须随时保持手、工具和工作区域的无菌状态。

- 避免接触非无菌物体或表面,如皮肤、衣物、未消毒的工具等。

3.4 结束操作- 操作结束后,应将工具和设备放置在无菌的中或进行相应的消毒和灭菌处理。

- 清洁和消毒工作区域,确保准备下一次无菌操作。

4. 无菌技术操作质量控制4.1 定期对无菌操作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对无菌区域进行检测和验证,以确保无菌操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5. 无菌技术操作培训和教育5.1 所有参与无菌操作的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以加强他们对无菌操作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5.2 定期进行无菌操作培训和教育的评估,以确保参与人员的知识和技能得到持续的提升和更新。

6.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无菌技术操作的准则标准,以帮助医疗机构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传播。

通过遵循这些准则,我们能够提高无菌操作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知识: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⑴ 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敞、定期消毒;无菌操作前半小时应停止清扫地面、减少走动,以降低空气中的尘埃; ⑵ 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要戴好帽子和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⑶ 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并且有明显灭菌标志;无菌物品不可暴露于空气中,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需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并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⑷ 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应面向无菌区;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上面以上,手不可触及无菌物品,不可跨越无菌区;
⑸ 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如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以更换并重新灭菌;
⑹ 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⑺ 一套无菌用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