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王亚平
王亚平事迹感想

王亚平事迹感想
在当代社会,我们常常被一些英雄的事迹所感动。
其中,王亚平的事迹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她不仅是中国首位进驻空间站的女航天员,更是为中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王亚平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在航天事业中的重要性。
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女性同样可以在这个领域中取得卓越的成就。
她的成功不仅是对自己的肯定,更是对所有女性的一种激励。
王亚平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她长期以来的努力和坚持的结果。
她从小就有着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并一直为此努力学习。
在她的职业生涯中,她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她从未放弃,而是始终坚持下去。
她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王亚平的事迹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中国航天事业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离不开像王亚平这样的优秀人才的贡献。
她的成功不仅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骄傲,更是全中国人民的骄傲。
在感想中,我们应该学习王亚平的精神,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付出努力。
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和支持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这个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王亚平的事迹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在航天事业中的重要性,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我们应该学习她的精神,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付出努力。
人物故事-王亚平: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美貌是她最不值一提的优点

王亚平: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美貌是她最不值一提的优点(王亚平)还有多少人不知道,王亚平的履历?她不仅是2022年,从“太空摘星星”的妈妈,还是汶川地震执行救灾任务的飞行员,更是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任务的飞行员。
17入选飞行学院,18岁一飞冲天,北大新传硕士、北大心理学博士,中国首位出舱女航天员,王亚平,不愧被誉为“当代女性天花板”!1980年1月,王亚平出生在山东烟台张格庄村,这是一个到处长满樱桃的地方,小时候的王亚平,懂事好学,经常帮家里干农活,爱运动,成绩也好,1997年的时候,飞行学院到烟台招飞行员,几万应届生争几个名额,王亚平忐忑地报了名,体检通过后,王亚平高考毅然填了长春飞行学院的志愿,并且是以超录取线130多分的高考成绩被录取。
进了飞行学院,才知道大家都是各自家乡的佼佼者,不努力的话,还是会泯然众人,王亚平剪了短发,跳伞、游泳、跑步、飞行训练,拼了命的练,在这期间她还进修了大学课程,2001年毕业的时候,她以全校总分第二的成绩被分到“女飞行员摇篮”——武汉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在部队,王亚平不仅多次理论考试第一,还多次执行重大任务,参加多次战备演习。
2008年汶川地震,中国空军为灾区人民开辟“空中生命通道”,飞行员冒着生命危险,一次次往返灾区,为灾区人民带去生的希望,王亚平就是其中之一;紧接着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乌云密布,王亚平也是当天播撒祛云剂,保障天气状况的飞行员之一。
2010年,国家开始在女飞行员队伍中,挑选首批航天员,条件非常苛刻,生理、心理素质和基础条件方面的检查超过100多项,家族三代以内不得患有严重病症,职业素质要求更高,单单飞行时间就要求600小时以上。
王亚平毅然报名,同为飞行员的爱人赵鹏,也给予十分的支持!2012年,她作为神舟十号飞船首飞女航天员乘组亮相时,全国人民都在惊呼“好漂亮!”但当真的了解她,了解她从一个没有背景的平凡人家长大,到走向宇宙深处的人生,就会明白美貌真的是她最不值一提的优点。
对王亚平事迹的感悟

对王亚平事迹的感悟摘要:1.王亚平事迹简介2.王亚平事迹带来的感悟3.女性在航天事业的贡献4.航天精神对个人成长的启示5.我国航天事业的骄傲正文:近日,我国首位进入空间站的女航天员王亚平的事迹引起了广泛关注。
她在航天领域的卓越表现,让国人倍感自豪。
本文将对王亚平的事迹进行简要回顾,并从中汲取感悟,以期对个人成长和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有更多认识。
王亚平,一位来自我国山东的农村女孩,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拼搏,成为中国首位进入空间站的女航天员。
她在航天领域的成就,充分体现了女性在我国科技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王亚平的成功,不仅彰显了我国航天事业的雄厚实力,更是女性力量在航天领域的完美诠释。
王亚平事迹带来的感悟之一是,只要有梦想,勇敢追求,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从农村姑娘到航天英雄,王亚平的成长经历充满坎坷,但她始终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这告诉我们,不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保持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感悟之二,女性在航天事业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力量。
长期以来,航天领域被认为是以男性为主的世界。
然而,王亚平的成功打破了这一传统观念,证明女性在航天事业中同样可以大放异彩。
这无疑为更多女性投身航天事业注入了信心和动力。
感悟之三,航天精神对个人成长具有深远影响。
王亚平在艰苦的训练环境中,始终保持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
她的坚韧不拔、敢于挑战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这种精神力量,将助力我们在人生道路上不断前行。
感悟之四,我国航天事业的骄傲。
从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到火星探测,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一系列辉煌成就。
王亚平的成功,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这让我们为之自豪,同时也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总之,王亚平的事迹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激励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同时,她的成功也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强大实力和女性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王亚平的故事300字左右

王亚平的故事300字左右
王亚平,一位中国优秀的宇航员,她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
王亚平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但她的航天梦想却与众不同。
她从小就对航天充满了好奇心,通过努力学习,她成功地进入了中国国家航天局,并开始了她的宇航员生涯。
在她的第一次太空任务中,王亚平成为了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
在太空站工作期间,她进行了许多科学实验,并为未来的太空探索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亚平的勇气和决心激励着许多人,她成为了中国妇女的榜样,并让更多人相信,只要有梦想和勇气,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在她的第二次太空任务中,王亚平成为了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站的女宇航员。
在太空站工作期间,她再次展现了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勇气。
在执行任务期间,她还进行了一次太空授课,向学生们传递了科学知识和探索宇宙的乐趣。
王亚平的故事是一个充满勇气、决心和激情的故事。
她的成就不仅是中国航天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和勇气,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无论性别、年龄或背景。
王亚平:越努力,越幸运_名人故事

王亚平:越努力,越幸运出生于1980年的王亚平,是个“天生的运动苗子”。
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是学校运动队的长跑选手。
800米,1500米的耐力训练,不仅练就了她过硬的身体素质,更练就了她坚韧的意志。
不到终点不能停下,再累,也要努力,这是王亚平经常告诉自己的一句话。
凭着这份意志,王亚平不仅体育出众,学习更是出类拔萃。
1997年7月,王亚平以超出分数线130分的高考成绩考取了长春飞行学院,叩开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扇幸运之门。
可是走进飞行之门我她,发现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飞行员,真是谈何容易。
在长春飞行学院的一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王亚平和她的同学们除了要学习大学理论课程外,每天还要进行大量的常规体能和军事训练。
不仅如此,还要进行拉练、游泳、跳伞等特殊训练。
记得在第一次跳伞训练时,王亚平和另外7个女学员看着地面上的人越来越小时,都兴奋不已。
等到跳伞指令一出,八个女学员一个接一个稀里糊涂地跳下去后,望着几千米高的地面,恐惧迅速袭击了她们。
虽然最终安全着陆,但总感觉惊魂未定。
训练返回的车上,8个人一边唱着《真心英雄》,一边泪流满面。
但是最终王亚平靠着那份坚韧地意志和努力同队友们一起战胜了自我。
1999年4月,出众的身体素质加上她的刻苦努力,王亚平顺利地转入了哈尔滨第一飞行学院。
曾一同学习和训练的37名学员,淘汰了7个,王亚平庆幸自己离飞行梦更近了。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传乘坐神舟五号飞天。
当时只有23岁的王亚平还是一名刚刚加入空空飞行部队两年的运输机飞行员。
看着神五飞天的那个瞬间,王亚平在想,中国能有女飞行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如果呆能,她一定要成为一名女宇航员,她要挑战太空。
机会在五年后,真的来了。
2009年5月,中国第二批航天员选拔启动,首次向女性天启了大门。
有着9年驾驶各类机型在蓝天上安全飞行1600小时的王亚平,经过层层选拔,幸运地成为首批女航天员之一。
当然,迎接她的还是更加超出寻常的训练。
很长时间里,王亚平一直不能突破二级,身体的极限简直让她难以承受。
神州九号女航天员王亚平资料介绍

神州九号女航天员王亚平资料介绍
王亚平,山东烟台人,1980年出生于烟台福山区张格庄镇张格庄村,已婚并且已生育,丈夫也是一名飞行员。
1997年8月份,王亚平被选至空军长春飞行学院,成为了全国第七批女飞行员中的一员,这批女飞行员共有37人。
1999年4月份,王亚平同其他共30名学员转入哈尔滨第一飞行学员,开始了真正的飞行生涯。
2001年,获得军事学学士学位,被分配至武汉空军运输航空兵部队,成为运输机飞行员,熟练掌握了4种机型的驾驶,逐渐成为了一名年轻的骨干飞行员。
2008年,曾多次参与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等一系列的重大任务,之前也曾参加过多次战备演习。
2010年,王亚平在中国新一轮的航天员选拔中被选为女预备宇航员。
2012年,神州九号选拔航天员,王亚平与另一名女航天员同时入选,具体由谁出征到时视具体情况而定。
我心中的新时代英雄演讲稿800字王亚平

我心中的新时代英雄演讲稿800字王亚平我心中的新时代英雄就是航天员王亚平老师了,我在网络上搜索了她的很多事迹。
王亚平老师出生在烟台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在小学时就成为了学校的”风云人物”,除了学习优异之外,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文艺比赛等等她都积极的参加。
作为中国第七批女飞行员的一员,她曾驾机参加过多次战备演习、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消云减雨等重大任务。
最让我深感震撼的是亚平在参加选拔前,要做离心机训练,强度相当于8个人的重量压在身上。
那个时候脸会变形,呼吸困难,眼泪也会不由自主地往外流,根本抑制不住。
那有人会问,在这样痛苦的训练,有没有一个按键能让机器停下?当然是有的。
在她们的手边会有一个暂停按键,只要按下了那个按键,机器就会立即停下。
但是,按下了按键就意味着放弃,意味着她永远无法实现自己的航天梦。
她的心中就没有这个按键,因为她有坚定信念、不屈意志,这都是源于于我们伟大的党的指引。
她也会恐惧面对太空的未知与孤独,所有的人都会有一种天然的恐惧。
但是,在火箭发射的那一刻,他的心中充满了热爱,所有的恐惧都被抛之身后。
这样的热爱早已扎根在了她的心中,在她地面对着五星红旗庄严宣誓时,在她义无反顾地参加航天员选拔时、在她在身穿航天服准备为国出征时,那桩桩件件,都饱含了她对航天的爱对相国的爱。
就如她所说“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因为热爱,所以执者:因为热爱,让我有勇气克服重重困难走到现在的这是航天精神“坚持”与“热爱”。
她一定有一个梦想神周五号的发射,震据人心,她便是那突然而生了当航天尽的想法。
她间“中国有自2的男行员、女行员现在又有了自己的男脑天员,她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太空不会因为你是女性,就降低它的门槛。
只有不断挑战,才能触摸字宙的星辰。
”通过这些,我真切地认识到航天英雄背后的辛苦与坚持。
我要学习她身上勇攀科学高峰的“航天精神”。
航天员王亚平,写一篇记叙文

航天员王亚平,写一篇记叙文航天员王亚平,是中国航天事业的杰出代表。
他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他的航天任务上,更体现在他的精神风貌和专业素养上。
王亚平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小时候的他就展现出对宇宙的浓厚兴趣。
他常常在夜晚仰望星空,对着点点闪烁的星星发出自己的遐想。
他立志要成为一名航天员,探索未知的领域。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王亚平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成绩。
他进入了航天学院,开始了自己的航天之旅。
在学院里,他勤奋刻苦,虚心向优秀的老师学习。
他时刻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不断充实自己的科学知识。
在完成学业后,王亚平顺利进入了中国航天员训练队,开始了严格的训练。
他学会了模拟空间环境下的各种操作,掌握了飞船的驾驶技术,熟悉了太空中的生活。
他意识到,航天员的工作不仅需要勇气和毅力,更需要科学的知识和出色的技术。
终于,王亚平迎来了自己的首次太空任务。
他乘坐着飞船进入了太空,这是他充满激动和期待的时刻。
在太空中,他进行了各种科学实验,收集了大量有关太空的数据。
他也面临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气馁。
他相信,只有克服了困难,才能迈向更高的目标。
王亚平的太空任务取得了巨大成功,他成为了国内外航天界的名人。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他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他深知,航天事业是一个需要持久奋斗的事业,没有止境的探索。
除了航天任务,王亚平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
他常常到学校、社区进行科普讲座,向大家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年轻人对科学的兴趣。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影响力,为培养更多优秀的科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亚平的航天事业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探索和想象空间,他的努力和奋斗精神也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
他告诉我们,只有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才能创造奇迹。
让我们向王亚平学习,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构变参数设计与动作可靠性分析的一种新方法*
王亚平1 徐诚1宋梅利2
1.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学院105教研室,南京 210094
2.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学院206教研室,南京 210094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械仿真软件—ADAMS的机构变参数设计与动作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运用该方法对某类冲锋枪发射机构进行的研究实例,建立了该发射机构的仿真模型,进行了该发射机构变参数设计与动作可靠性分析。
关键词:仿真变参数动作可靠性
系统动作可靠性可定义为“系统或部件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使用寿命中,准确、及时和协调地完成规定动作的能力。
”武器中普遍存在系统动作可靠性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软件水平的提高,研究动作可靠性的方法也层出不穷。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机械系统运动学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Automatic Dynamic Analysis of Mechanical System)的机构变参数设计与动作可靠性分析的新方法,利用ADAMS对发射机构不同的结构参数和装配参数进行了变参数设计研究,建立了某类冲锋枪发射机构的仿真模型,进行了发射机构的动作可靠性分析,并对动作可靠性影响较大的因数进行了分析研究。
1.基于ADAMS的机构变参数设计与动作可靠性分析方法
发射机构的动作可靠性是直接影响发射的关键因素。
在以往的发射机构设计过程中,动作可靠性的研究一直采用传统的几何分析的方法来进行,即将运动零件按其装配尺寸放大到透明纸上,然后进行动作研究。
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在发现问题后的修改、调整也极其麻烦。
基于ADAMS的机构变参数设计与动作可靠性分析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分析方法的问题。
机械系统运动学/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的特点是具有快捷简便的建模功能、交互式仿真、动画显示功能和较强的后处理功能,并且自带二次开发工具。
利用ADAMS进行机构变参数设计与动作可靠性分析方法的优点还在于:用户可以不必关心图形动画的生成及解算器方面的问题,可以专心于模型的设计和问题的研究;以往受编程手段的限制,变参数设计中参数少,利用ADAMS可以方便地研究多个参数,并可以方便地创建用户化界面和控制函数;动作可靠性分析时,利用ADAMS的仿真动画,形象便捷。
基于ADAMS的机构变参数设计与动作可靠性分析方法的一般流程如下:
*国家教委青年教师基金资助
2.某类冲锋枪发射机构的运行实例
2.1某类冲锋枪发射机构的结构及其工作过程
作为一种方法的研究,我们以某类冲锋枪发射机构为例进行了研究。
该类冲锋枪发射机构由扳机、阻铁、击锤、连发机、保险、枪机框等零件组成。
当射击者扣压扳机时,扳机头部与击锤解脱,击锤撞击击针而发射,枪机框压倒击锤,使击锤回旋,连发状态下:扳机和阻铁都不能扣住击锤,枪机框复进到位,击锤回转发射,重复上述动作,实现连发射击;单发状态下:击锤被阻铁扣住不能发射,放松扳机,再扣扳机,才能发射,从而实现单发射击。
2.2 发射机构的变参数设计
2.2.1 发射机构的仿真模型
本文在ADAMS中建立了发射机构的仿真模型。
该仿真模型中发射机构各部件均为刚体,该模型为10刚体5自由度模型,其中10刚体分别为:保险(P1)、阻铁(P2)、扳机(P3)、击锤(P4)、连发机(P5)、枪机框(P6)、击针(P7)和三个旋转轴(P8、P9、P10),5个自由度分别为:4个旋转自由度和一个平移自由度。
各主要部件之间均为
接触约束。
扳机簧、击锤簧和连发机簧以扭簧表示。
发射机构仿真模型如图1所示。
模型基本数据如下:
保险(P1)的质量0.0387Kg ,阻铁(P2)质量为0.010 Kg ,扳机(P3)质量为0.033 Kg ,击锤(P4)质量为0.0413 Kg ,连发机(P5)质量为0.0112 Kg ,枪机框(P6)质量为0.354Kg ,击针(P7)质量为0.0048 Kg 。
保险(P1)与阻铁(P2)的垂直距离为0.2mm ,扳机旋转轴(P8)与击锤旋转轴(P9)的距离为38.4mm ,击锤旋转轴(P9)与连发机旋转轴(P10)的距离为5.8mm ,枪机框(P6)底部与击锤旋转轴(P9)的距离14.6mm.。
击锤簧的预紧力为2300N.mm 。
2.2.2 发射机构变参数设计参数
基于以上发射机构仿真模型,本文在变参数设计中采用了8个结构参数和装配参数,包
括:阻铁扣合面的长度(L1)、扳机扣合面的长度(L2)、击锤扣合面的长度(L3)、扳机旋转轴与击锤旋转轴的距离(L4)、击锤旋转轴与连发机旋转轴的距离(L5)、击锤簧的预紧力(N1)、保险与阻铁沿Y 轴方向(上下)的距离(H1)、击锤的质量(M1)。
2.2.3 发射机构变参数设计的使用界面
本文利用ADAMS 自带的开发工具,开发了发射机构变参数设计的使用界面,如图2
所示。
输入不同的参数之后,系统将进行输入检查并对仿真模型进行相应修改,调整相应结构和装配位置。
选择不同仿真状态,保险的位置有所不同。
图2 发射机构变参数设计的使用界面
Fig.2 The Interface of Firing Mechanism Design
图1击发机构仿真模型 Fig.1 The Simulation Model of Firing Mechanism
2.3 某类冲锋枪发射机构动作可靠性分析
2.3.1 发射机构动作可靠性原则
发射机构的动作可靠性原则如下:发射前可靠地将击针或击锤扣在待发位置,射击时可靠地解脱;单发状态下,必须保证不出现连发;连发状态下,必须保证不出现单发;保险状态下,必须确保不产生发射。
具体的判别准则为:
1)扳机力小于1.5公斤(单发)或3.0公斤(连发)时,扳机与击锤是否可靠解脱。
2)枪机框是否能将击锤压倒,使其沿逆时针转动。
3)单发状态下,扳机扣住不放时,击锤是否迫使阻铁逆时针转动,并与阻铁可靠扣合。
4)连发状态下,扳机扣住不放时,击锤是否与阻铁无运动干涉。
5)扳机放手时,击锤是否使扳机顺时针转动,并与扳机可靠扣合。
2.3.2 发射机构动作可靠性分析
基于上述变参数设计,本文对发射机构进行了仿真计算,进行了发射机构可靠性分析。
图3为参数合理情况下的仿真动画,满足发射机构的动作可靠性原则。
图3 参数合理情况下发射机构的动作仿真
Fig.3 The Motion Simulation of the fire mechanism
when the Parameters were reasonable
图4为阻铁扣合面的长度为3.6mm时,发射机构的仿真动画,连发状态下击锤与阻铁扣合在一起,不满足动作可靠性原则。
图4非正常状态下发射机构的动作仿真
Fig.4 The Motion Simulation of the fire mechanism
when the Parameters were unreasonable
这里就与发射机构动作可靠性密切相关的几个参数来进行分析。
1)阻铁扣合面的长度L1
当L1< 2 mm时,单发状态下,击锤与阻铁无法扣合;
当L1> 3.5mm时,连发状态下,击锤也与阻铁扣合。
2)扳机旋转轴与击锤旋转轴的距离L4
当L4> 40 mm时,扳机与击锤无法解脱;
当L4< 38 mm时,扳机与击锤无法扣合。
3)保险沿Y轴方向(上下)与阻铁的距离H1
当H1> 1 mm时,阻铁旋转范围过大,连发状态下,阻铁也与击锤扣合。
4)击锤簧的预紧力F1
当F1> 2700 N﹒mm时,击锤撞击击针后,枪机框无法压倒击锤;
当F1< 2000 N﹒mm时,击锤与扳机解脱后,击锤不能及时撞击击针或撞击力过小。
5)击锤旋转轴心与连发机旋转轴心间的距离L3
当L4> 16 mm时,枪机框尚未到位,击锤已发射;
当L4< 15.5 mm时,枪机框到位,击锤无法发射。
3结论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ADAMS的机构变参数设计和动作可靠性研究的新方法,并对某类发射机构进行了变参数设计研究,完成了对发射机构的动作可靠性分析,结果形象直观,仿真效果良好,为机构的变参数设计和动作可靠性研究提供一种方便、实用的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裕安徐万和薄玉成. 自动武器构造.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
2.陈勇.计算机辅助发射机构分析.华东工学院.硕士论文,1991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new method on the parametric design and the motion reliability study of the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ADAMS-the software about the mechanical simulation. A instance about one kind of fire mechanism was discussed. The simulation model was built, and the parametric design and the motion reliability was studied.
KEY WORDS Simulation, Parametric design, Motion Reliabil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