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理状态云南松木段挥发物化学成分比较_伍苏然

合集下载

不同林分类型油松针叶内生化物质的变化

不同林分类型油松针叶内生化物质的变化

不同林分类型油松针叶内生化物质的变化
不同林分类型油松针叶内生化物质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1、叶片脂肪酸含量:油松针叶片脂肪酸含量在不同林分类型
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温带林分中油松针叶片脂肪酸含量最高,亚热带林分中油松针叶片脂肪酸含量较低;
2、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油松针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在不同
林分类型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温带林分中油松针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最低,亚热带林分中油松针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
3、叶片维生素含量:油松针叶片维生素含量在不同林分类型
中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温带林分中油松针叶片维生素含量最高,亚热带林分中油松针叶片维生素含量较低;
4、叶片氮素含量:油松针叶片氮素含量在不同林分类型中表
现出明显的差异,温带林分中油松针叶片氮素含量最低,亚热带林分中油松针叶片氮素含量较高。

幼龄华山松不同部位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季节变化

幼龄华山松不同部位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季节变化

幼龄华山松不同部位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的季节变化孙建丽;吴俊文;赵娟钧;吴单子;刘元玺;肖建冬;赵志娟;罗云生【期刊名称】《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年(卷),期】2024(30)3【摘要】[目的]研究华山松幼龄林(Pinusarmandi)各部位碳(C)、氮(N)、磷(P)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并分析其异速生长关系,以预判幼龄松树养分受限的可能性,提高管理水平。

[方法]分别于2021年1月、5月、8月、11月,在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花园林场华山松幼龄人工林采集松树叶、枝、茎、根样本,分析碳(C)、氮(N)、磷(P)含量并计算其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

[结果](1)取样部位、生长季节及其交互作用对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具有显著影响(P<0.05)。

C、P含量和C∶P值主要受生长季节的影响,N、C∶N值和N∶P值主要受取样部位的影响。

(2)各部位冬季C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季节,叶和枝冬季的N含量显著高于春、夏季,叶和茎夏季的P含量显著高于秋冬季节。

幼龄松树C含量表现为茎>枝>叶>根,N含量表现为叶>枝>根>茎,P含量表现为根>叶>枝>茎。

当N∶P<14时,认为植物生长发育更多受到N元素的限制,本研究中各部位N∶P均小于14,说明供试地区华山幼龄松林生长的主要限制营养元素是N。

(3)叶N含量可塑性指数最大(0.79),其次是叶P含量(0.64),表明华山松幼龄林叶片中氮磷营养元素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4)叶、枝、茎的C-N均表现出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反映了林木不同部位C、N元素含量的分配调节模式不同。

[结论]华山幼龄人工松林针叶对N、P元素的吸收易受生长季节的影响,建议在该华山松人工林的生产管理过程中,添加适量N肥和P肥,特别是添加限制性元素N,以促进幼龄华山松的生长。

【总页数】12页(P563-574)【作者】孙建丽;吴俊文;赵娟钧;吴单子;刘元玺;肖建冬;赵志娟;罗云生【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管护局;宜良县国有花园林场【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3【相关文献】1.长芒草不同季节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2.马尾松人工林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的纬度变化3.不同林龄马尾松人工林叶片–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4.4种落叶松粗根碳氮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季节变化5.喀斯特林地细根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季节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7种不同果型草果果粉的理化指标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7种不同果型草果果粉的理化指标及挥发性成分分析

7种不同果型草果果粉的理化指标及挥发性成分分析张映萍;徐飞;穆明兴;友胜军;和俊才;苏凡;吉训志;王灿;郝朝运;秦晓威;谷风林;吴桂苹【期刊名称】《热带作物学报》【年(卷),期】2024(45)4【摘要】为了探究不同果型草果果粉的理化指标及其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以怒江州泸水市草果果粉为原料,探究不同果型草果果粉的色差、挥发油含量、含水量、粒径、表面微观结构等理化指标,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草果果粉的挥发性成分。

结果表明:7种不同果型草果果粉的色差值△E为(19.17±0.29)~(25.15±0.17),L值在(72.50±0.23)~(76.87±0.07)范围内,a值为(5.17±0.05)~(6.97±0.15),b值为(12.35±0.43)~(16.91±0.43);挥发油含量为(0.76±0.01)~(1.30±0.26)mL/100 g;含水量为(11.13%±0.12%)~(15.05%±0.23%);粒径方面NL5、NL6草果果粉粉体颗粒差异最大。

7种不同果型草果果粉中共检测出31种挥发性成分,共有成分17种,主要为醛类和醇类物质,包括反-2-癸烯醛、桉叶油醇、柠檬醛、香叶醇、乙酸香叶酯等。

其中NL2草果果粉检出的挥发性成分最多,共28种,且反-2-癸烯醛相对含量最高,为22.24%±2.29%,NL5草果果粉中桉叶油醇的相对含量最高,为17.52%±2.16%。

因此,不同果型草果果粉在色差、挥发油含量、含水量、粒径、表面微观结构上均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果型草果果粉的挥发性成分既有共性特征又有差异性。

该研究结果可为优质纯天然草果果粉的生产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总页数】12页(P813-824)【作者】张映萍;徐飞;穆明兴;友胜军;和俊才;苏凡;吉训志;王灿;郝朝运;秦晓威;谷风林;吴桂苹【作者单位】怒江绿色香料产业研究院;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海南省热带香辛饮料作物遗传改良与品质调控重点实验室;海南省特色热带作物适宜性加工与品质控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73.9【相关文献】1.不同清香型大曲理化生化指标和挥发性成分分析2.云南怒江不同海拔地区草果挥发性物质成分鉴定与分析3.响应面优化冷冻杏果低温压榨出汁率、理化指标及挥发性成分分析4.草果不同栽培品种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松脂

松脂

1、松脂是什么物质?其主要成分是什么?答:松脂是一种天然树脂,是松属树木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理代谢产物,是一种含油天然树脂,是无色、透明的黏性液体。

聚集于松树的树脂道中,具有松树的香气和苦味。

其主要成分是:树脂酸、脂肪酸、不皂化物。

松脂经加工后,得到的挥发性的萜烯类液体物质称为松节油(单萜、倍单萜),非挥发性的萜烯类固体产物称为松香(二萜树脂酸)2、我国采脂的主要树种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答:①马尾松:分布最广,产脂量较高,南自海南岛,北至山东,东至台湾,西至云南、贵州、四川的东部地区均有分布。

它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能耐瘠薄土地和干旱气候,适应性强,生长也较快,一般胸径20厘米以上的树,年产脂量为3—5公斤,高的可达10公斤以上。

含较多的倍单萜,其组成主要是α-长叶蒎烯,长叶烯,β-石竹烯,是我国目前主要的采脂树种②云南松: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南部、贵州、四川的西部和西藏的东部。

其总苗积量与马尾松差不多。

一般单株年产松香树脂3.5—6公斤,高的达10公斤以上。

β-蒎烯含量较高,是我国西南地区主要采脂树种③思茅松:主要分布在云南恩茅地区是一种高大乔木,产脂量比云南松稍高,松脂中松节油含α-烯达95%以上,α-蒎烯左旋,松香不易结晶。

它的蓄积量仅次于云南松、马尾松和红松④南亚松:是亚热带树种,主要分布在广东、海南岛、广西的部分地区。

它是一种高大乔木,有的高达30一40米,胸高直径9米。

松脂含油大于30%,油中含α-蒎烯95%以上,松香不宜结晶,含二元酸,是我国产脂量最高的树种,单株年产量在10公斤左右⑤黄山松:分布于台湾中部、福建中部和西部、安微南部、江西北部、湖南南部以及贵州东北部,目前虽然采脂较少,但是我国有希望的重要采脂树种之一。

黄山松脂中含α—蒎烯55—60%,β—蒎烯22—26%。

β—蒎烯含量高于我国其他松树的松脂,是合成香料的珍贵原料⑥湿地松:原产美国东南部,是我国亚热带地区引种的一种优良国外松。

云杉原木的香气和化学成分

云杉原木的香气和化学成分

云杉原木的香气和化学成分作为一种常见的树木,云杉被广泛用于建筑、家具和纸浆等领域。

除此之外,云杉原木还有一种独特的香气,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云杉原木香气的来源以及其化学成分。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云杉原木香气的来源。

云杉树(学名:Picea)属于松科植物,大多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和寒带地区。

云杉木材的香气是来自其树脂,树脂是一种由树木分泌的黏稠物质。

云杉树会通过伤口或损伤释放树脂,树脂的香气会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云杉原木香气的化学成分。

云杉树脂中含有许多有机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是香气的主要来源。

其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云杉香气的关键成分之一。

VOCs是一类在常温下易挥发的化合物,对气味和香气有很大影响。

云杉树脂中最主要的化学成分之一是萜烯类化合物。

萜烯是一类具有特殊气味的有机化合物,常常用于香水和薰衣草中。

在云杉树中,主要的萜烯化合物有α-蒎烯、β-长春烯和β-谷烯。

这些化合物具有清新、松香的香气,给人以自然的感觉。

此外,云杉树脂还含有一些其他化学成分,例如酚类、酮类和醛类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也可以贡献到云杉原木的香气中。

酚类化合物具有特殊的香气,常用于香水和肥皂中。

酮类和醛类化合物也具有丰富的香气特性,能够增强云杉木材的香气。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云杉原木香气的感知是非常主观的,个体之间的感受和描述可能存在差异。

另外,在一些商业化产品中,如空气清新剂和香薰油中常含有以云杉为基础的香气,但这些产品中的香气实际上是由合成香料或其他天然香料混合而成,而非云杉木材本身。

要想获取云杉原木香气的最佳效果,可以选择云杉木材进行加工和利用。

制作成家具或者在建筑中使用云杉木材,可以带来更浓郁的香气。

此外,将云杉木材做成木精油或其他芳香产品也能够享受到云杉原木的香气,并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配香气浓度和组合。

总而言之,云杉原木的香气是来自其树脂中的化学成分,其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主要的香气成分。

云南松花苞挥发性成分分析

云南松花苞挥发性成分分析
摘 要 :采用氯仿提取 云南松 花苞 中的化 学成分 ,经 G C / MS分析 ,从 云 南松 花 苞挥发 油 中分 析鉴 定 出了 4 9个
挥 发性成分 ,占峰 面积的 5 8 . 8 9 % 。化合 物类型包括单 萜、倍半 萜、二 萜、脂 肪族和酚 类化 合物 ,其 中二 萜和单
萜 为 主要 成 分 ;质 量 分数 最 高 的 是 松 香 酸 ( 1 8 . 9 1 %) ,其 次 为 脱 氢松 香 酸 ( 1 0 . 2 0 % ) 和 十二 氢化 一1 ,4 a 一二
Ke y wo r d s :Pi n u s y u n n a n e n s i s ;v o l a t i l e o i l ;GC —MS
云南 松 ( P i n u s y u n n a n e n s i s f a r a n e h ) 属松科 ( P i n a c e a e )植 物 ,又名 “ 飞松” 、“ 青松 ” 、“ 长 毛松 ” ,
2 .L i b r a r y,Y u n n a n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Ku n mi n g 6 5 0 5 0 0, C h i n a; 3.Te c h n o l o y g C e n t r e o f Ho n yu g n &
t h e ma j o r c o mp o n e n t s o f t h e o i l a r e a b i e t i c a c i d( 1 8 . 9 1 %) , d e h y d r o a b i e t c a c i d( 1 0 . 2 0 %) , 1 ,2 ,3 ,
H o n g h e T o b a c c o( G r o u p )C o . , L t d . , K u n mi n g 6 5 0 2 0 2 , C h i n a )

《两种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两种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

《两种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一、引言植物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含有的化学成分种类繁多,具有丰富的生物活性和应用价值。

本文旨在探讨两种不同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通过对其成分的深入分析,以期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第一种植物:紫苏紫苏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

本文对紫苏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主要分析其有效成分及其作用。

1. 紫苏的化学成分紫苏含有丰富的挥发油、黄酮类、酚酸类等化合物。

其中,挥发油是紫苏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

黄酮类化合物则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作用。

2. 紫苏化学成分的作用(1)挥发油:紫苏的挥发油具有抗菌作用,可有效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

此外,挥发油还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可减轻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

(2)黄酮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调节免疫、抗肿瘤、保护心血管等作用。

紫苏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可调节人体内的激素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三、第二种植物:黄连黄连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痢等功效。

本文对黄连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探讨其主要成分及其作用。

1. 黄连的化学成分黄连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连素、小檗碱等生物碱类化合物。

此外,还含有黄酮类、酚酸类等化合物。

2. 黄连化学成分的作用(1)生物碱类化合物:黄连素、小檗碱等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

它们可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

(2)其他化合物:黄酮类、酚酸类等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保护肝肾功能等作用。

这些化合物可减轻氧化应激,降低细胞损伤,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四、结论通过对紫苏和黄连两种植物的化学成分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均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和开发潜力。

紫苏的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作用;而黄连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则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

这些研究结果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长林小蠹对黑松挥发物电生理及行为反应

长林小蠹对黑松挥发物电生理及行为反应

长林小蠹对黑松挥发物电生理及行为反应许建娇;张瀚文;陈焕文;周俊华;王美惠;石鹏;杨青山;项嘉建;宇佳【期刊名称】《森林工程》【年(卷),期】2024(40)3【摘要】为探究长林小蠹对不同生理状态黑松(Pinus thunbergii)挥发物的选择偏好性,利用动态顶空吸附法,分别收集健康和不同受害程度的黑松树干和树根的挥发物,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收集的挥发物进行鉴定与分析,采用触角电位仪(Electroantennagraphy,EAG)和Y形嗅觉仪,分析鉴定到的黑松中主要挥发物及其他人鉴定到的黑松中主要挥发物对长林小蠹的电生理和行为影响。

结果表明,健康和不同受害程度的黑松树干、树根的挥发物在组成和含量上部分差异显著(P<0.05)。

树干中主要化合物(1R)-(+)-α-蒎烯的相对含量由健康木转向萎蔫木阶段呈下降趋势,在萎蔫木到枯死木阶段相对含量上升。

而树根由健康木阶段转向濒死木阶段时(1R)-(+)-α-蒎烯的相对含量逐渐减少,在枯死木阶段其相对含量有所上升。

EAG测试结果显示,在测定的10种挥发物中,有9种引发的雌成虫和雄成虫EAG反应值之间有显著差异。

其中,雌虫对0.1 mg/mL的(1S)-(-)-α-蒎烯的反应值最高,雄虫对0.01 mg/mL的罗勒烯反应值最高。

Y形嗅觉仪行为反应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的挥发物对长林小蠹雌雄虫的作用不同。

0.01~100 mg/mL的α-蒎烯、100 mg/mL的α-松油烯、10 mg/mL和100 mg/mL的(1S)-(-)-α-蒎烯、(1R)-(+)-α-蒎烯对长林小蠹雌雄成虫都有较强的吸引作用,10 mg/mL的(-)-β-蒎烯对长林小蠹雌雄成虫都有较强的驱避作用。

由此,0.01~100 mg/mL的α-蒎烯;100 mg/mL的α-松油烯、10 mg/mL和100 mg/mL的(1S)-(-)-α-蒎烯、(1R)-(+)-α-蒎烯可以作为长林小蠹雌雄成虫引诱剂成分,10 mg/mL的(-)-β-蒎烯可作为长林小蠹成虫驱避剂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玉溪市华宁县东山林场位于云南省偏东南部, 地处东经 102°92' ~ 102°94' , 北纬 24°25' ~ 24°27' 之 间, 海拔 1 775 m 左右, 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年 平均气温 16 ℃ , 日照时间 2100 ~ 2 165 h, 年平均降 水量 916. 7 mm, 年均无霜期达 260 d。 林木为云南 松人工林, 树龄 30 a 以上, 平均树高 9 m, 胸径约 12 cm, 郁闭度 0. 5 ~ 0. 6 , 松树死亡率 2. 5% 左右。 1. 2 供试样品材料 试验样品材料均来自玉溪市华宁县东山林场。 松林中正常生长 ( 树干、 树冠、 松针均正常 ) 的松树 视为健康状态; 松林中树冠 1 /2 以下枯黄、 树干失水 严重的松树视为衰弱状态; 松林中针叶全部脱落、 树 干无流脂现象的松树视为枯死状态 。松林中随机采 衰弱松、 枯死松各 3 棵 ( 共 9 棵 ) , 分别取 集健康松、 其树干( 含韧皮部和木质部 ) 上、 中、 下段 10 cm, 然 后剖开呈条状放入样品室。 1. 3 Technologies 公 司 HP6890GC /5973MS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GC 条 件 : HP - 5 MS 石 英 毛 细 管 柱 ( 3 0 . 0 m × 0. 25 mm ×0. 25 μm) ; 柱温 80 ~ 240 ℃ , 起始温度 80 ℃, 保持 2 min, 程 序 升 温 3 ℃ / min; 进 样 温 度 250 ℃ ; 柱前压 100 kPa; 进样量 1. 0 μL; 分流比 15 ∶ 1 ; 载气为高纯氦气。 MS 条件: 电离方式 EI; 电子能量 70 eV; 接口温 度 250 ℃ ; 离子源温度 230 ℃ ; 扫描的相对原子质量 范围 35 ~ 450 。 1. 4 木段挥发物气味收集 健康松、 衰弱松、 枯死松木段气味挥发物均采用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 仪 器 为 美 国 Agilent
[5 ] [2-4 ] [1 ]
[10 ] 趋向性也非常普遍 。 例如, 榆树 ( Ulmus americana) 濒临死亡时会释放出与健康株不同的气味, 榆
小蠹 ( Hylurgopinus rufipes ) 就利用这种气味差别寻 [11 ] 找合 适 的 寄 主 进 行 繁 殖 ; 当 枫 杨 ( Pterocarya stenoptera) 枝叶萎蔫时所散发出的气味才对棉铃虫 ( Helicoverpa armigera) 有很好的引诱效果[12]。 — —松墨 云南松 ( Pinus yunnanensis ) 重要害虫— 天牛( 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 、 小蠹虫 ( Coleoptera: Scolytidae) 等[13-16]在寄主定位、 补充营养等行 [17-18 ] 。 利用寄 为过程同样受寄主挥发物调控完成 主挥发物调控害虫行为, 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已有一 段时期, 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对于松属类植物挥
2
2. 1
结果与分析
健康松—衰弱松—枯死松木段挥发物总离子 流图
从健康松、 衰弱松、 枯死松木段挥发性气味物质 的总离子流图 ( 图 1 、 图 2、 图 3 ) 中分别检测出色谱 35 个、 47 个, 23 峰 21 个、 分别鉴定出化合物 14 种、 33 种, 种、 所鉴定出的成分各占其木段挥发物色谱 97. 93% 、 97. 08% 。 另有部 峰总峰面积的 99. 81% 、 分成分因其质谱信息量不足而未确认其结构 。 2. 2 健康松—衰弱松—枯死松木段挥发物成分及 相对体积分数比较 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 表 1 ) 表明: 健康松木段气 味挥发物主要化学成分物质为 α -蒎烯, 占总含量的 90 . 71 % ; 含有少量β -蒎烯( 4 . 64 % ) 、 柠檬烯 ( 1. 91% ) 、 莰烯( 1. 15% ) ; 另含有 10 种相对体积分数 均低于 1% 的微量组分。衰弱松木段气味挥发物主要 化学成分物质为 α-蒎烯, 占总含量的 75. 82% ; 其次为 柠檬烯( 5. 91% ) 、 β - 蒎烯( 3. 55% ) 、 月桂烯( 2. 14% ) ; 另有 19 种相对体积分数均低于 2% 的微量组分。枯死 松木段气味挥发物主要化学成分物质为 α -蒎烯, 占总 4 - 二甲基 - 2 - 异丁基苯 含量的 59. 33% ; 其次为 1 , ( 7. 34% ) 、 柠檬烯( 5. 03% ) 、 β - 蒎烯( 2. 89% ) 、 罗勒烯 ( 2. 45% ) 、 β-松油醇( 2. 31% ) 、 异松油烯( 2. 13% ) ; 另 有 26 种相对体积分数均低于 2% 的微量组分。 通过木段气味挥发物成分及相对体积分数比较 ( 表 1 ) 发现, 松树由健康 → 衰弱 → 枯死整个衰败过 程中, 其木段内挥发性物质成分、 相对体积分数均发 。 , 生了显著变化 具体表现为 主要化合物成分 α - 蒎 3 -蒈烯、 烯、 β -蒎烯相对体积分数降低; 莰烯、 月桂烯、 1, 4 -二甲基 -2 -异丁基 柠檬烯、 异松油烯、 β -松油醇、 2 -甲 苯相对体积分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马鞭草烯、 1, 4 -二甲基金刚烷、 基茚、 马鞭草烯酮等化合物存在于 且相对体积分数呈现上升趋 衰弱木段和枯死木段中, L -香芹酮仅存在于衰弱木段 势; α-松油醇、 γ-松油醇、 中; 罗勒烯、 反式松香芹醇、 蒎莰酮、 α -柏木烯、 双环大 香叶烯等 12 种挥发物成分仅出现于枯死木段中。
116








第 40 卷
虫行为调节剂的研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1
1. 1
材料与方法
云南松松林概况
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 挥发物洗脱液 1. 0 μL, 联用仪进行分析鉴定, 再通过化学工作站数据处理 检索 NIST98. L 和 wiley7n. 1 谱库, 并分别与八 系统, 峰索引及 EPA / NIH 质 谱 图 集 的 标 准 谱 图 进 行 对 照、 复合, 再结合有关文献进行人工谱图解析, 确认 其木段气味挥发物的各化学成分 。 定量分析: 通过化学站数据处理系统, 利用色谱 峰面积归一化法, 测定各化学成分在不同生理状态 木段挥发物中的相对体积分数。
第 40 卷 第 10 期 2012 年 10 月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Vol. 40 No. 10 Oct. 2012
不同生理状态云南松木段挥发物化学成分比较
伍苏然
( 云南农业大学, 650201 ) 昆明,
植物在其生长过程中会释放出多种挥发性物 质, 这类物质具有该植物种或品系的特征 , 它包含有 化学组分成分以及成分间的比例等信息 。挥发物中 的化合物对植物本身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的意义 并不十分明确, 但对植物与昆虫的相互作用关系却 至关重要 , 在植物与昆虫化学通讯中它调控着昆 虫的多种行为, 诸如导引昆虫寄主定位、 刺激昆虫取 。 食、 催化成虫求偶、 鉴别产卵场所等 从植物产生的挥发物来看, 植物不同部位所释 放的化合物种类及含量有显著差异
1)
张淑颖
( 青岛农业大学)
熊国如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源自胡纯华肖春
( 云南农业大学)
摘 要 采用顶空吸附法对健康松、 衰弱松、 枯死松的木段进行挥发性物质收集。通过 GC-MS 联用技术和计 用离子流峰面积归一法通过化学工作 算机信息检索法对 3 种生理状态下松树木段挥发物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 站数据处理系统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体积分数。比较结果表明: 云南松在衰败过程中木段挥发性成分及相对体积分 3-蒈烯、 数发生了显著变化, 主要化合物成分 α-蒎烯、 β-蒎烯相对体积分数减少; 莰烯、 月桂烯、 柠檬烯、 异松油烯、 β- 1, 4-二甲基-2-异丁基苯相对体积分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马鞭草烯、 2- 甲基茚、 1, 4- 二甲基金刚烷、 松油醇、 马鞭草 L- 香芹酮仅存在 烯酮等化合物存在于衰弱木段和枯死木段中, 且相对体积分数呈现上升趋势; α-松油醇、 γ -松油醇、 于衰弱木段中; 罗勒烯、 反式松香芹醇、 蒎莰酮、 α-柏木烯、 双环大香叶烯等 12 种挥发物成分仅出现于枯死木段中。 关键词 云南松; 木段; 挥发物;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分类号 Q946. 85 ; S718. 7 ; R284. 2 Analysis of Volatile Constituents in Pine Logs from Pinus yunnanensis Under Different Physiological States / Wu Su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 P. R. China) ; Zhang Shuying( Qingran( College of Plant Protection, 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Xiong Guoru( Institute of Tropical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 Hu Chunhua, Xiao Chun(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 2012 , 40 ( 10 ) . -115 ~ 119 , 147 space adThe volatiles in healthy,debilitated,and dying pine logs of Pinus yunnanensis were collected using headsorption method.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oils in three states were isolated and identified using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 GCMS) and computer information searching.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the volatile constituents were calculated by ionic flow chromatographic area normalization metho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stituents and contents of volatiles changed largely during the process from healthy to debilitated and then to dying.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the main compound constituents decreased,such as αpinene and βpinene.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camphene,myrcene,3carene,limonene,terpinolene,βterpineol,1 ,4dimethyl2isobutylbenzene increased to different extents. The relative contents of verbenone, 2methylindene, 1, 4dimethyladamantane and verbenone found in debilitated logs and dying logs exhibited an upward trend. Some compounds were found only in debilitated logs,including αTerpineol,γTerpineol and LCarvone, while ocimene,Spinocarveol,pinocamphone,αcedrene,bicyclogermacrene and other seven volatile constituents were found only in dying logs. Keywords Pinus yunnanensis; Pine logs; Volatiles; Chemical constituents; GC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