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人大劳人人力资源管理考研,考研大纲,复试真题,考研参考书,考研经验,真题解析

合集下载

人大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考研2016年真题参考书复习资料-育明考研

人大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考研2016年真题参考书复习资料-育明考研

人民大学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备考指导-育明考研本文档包括一、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研究生招生目录二、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招生情况三、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分数线四、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考研参考书五、2016年人大803-劳动科学综合真题六、2014年人大803-劳动科学综合真题七、考研复习备考攻略一、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研究生招生目录(育明考研)劳动人事学院现有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和职业开发与管理五个系;设有中国就业研究所、劳动关系研究所、组织行为研究所、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人力资源开发和评价中心、中国人力资本审计研究所、领导科学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建有数据与案例研究中心、人力资源与领导力开发中心;拥有劳动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关系三个本科专业;劳动经济学、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和社会保障四个硕士点;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社会保障四个博士点;与其他院系共享一个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其中劳动经济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社会保障为北京市重点学科。

劳动人事学院是中国劳动科学研究的最权威学府,是国内相关学术领域最早的开创者,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力资源最佳管理实践的推动者。

学院长期针对涉及社会民生的重大课题展开攻关,与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统计局、北京市委组织部等国家机关保持着密切关系;以积极姿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与国际劳工组织以及美国康奈尔大学、罗格斯大学,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多伦多大学等重要国际组织和世界一流高校签订有协议;与壳牌石油、中国化工、中船集团、光大银行等各行业翘楚有着多方面的合作。

学院通过人才培养、政策建议、咨询服务等方式,影响了中国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劳动关系、职业发展、创新创业等领域的规范化进程。

二、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生招生情况(育明考研)专业考试科目招生人数(不含推免)复试科目1202Z1人力资源管理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3-数学三803-劳动科学综合2016年人2015年21人2014年28人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学外语育明杜老师解析:1、劳动科学综合含劳动经济、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任选其二。

2016年人大劳人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复试真题,考研真题,考研笔记,复试流程,考研经验

2016年人大劳人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复试真题,考研真题,考研笔记,复试流程,考研经验

人大考研详解与指导一、考研前需要明白的事情1.首先,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考研。

无论理由对错,只要这个理由能够支撑自己,激励自己走过未来考研的日子就可以。

也就是这个理由能够足够激励你自己。

我当初之所以选择劳人人资,有很多理由。

其中之一是,劳人人资师资力量很强大,发展机会很多,我也很想在新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2.其次,考虑自己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成就欲望等状况。

学习能力很重要,大家可以对自己做一下评估。

因为好多小伙伴可能像我一样本科都没怎么学过数学,所以,学习能力强可能在考研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

如果学习能力不是特别强,那么在考研阶段就必须要下大功夫苦功夫。

成就欲望就是我们人资所说的内驱力,我觉得,只要你考上劳人的愿望足够强,那么你就一定可以战胜考研途中的各种困难,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取得最后的胜利!二、政治73【切记】由于高中是文科,就没太在意。

但是我想提醒一点的是,无论哪个科目,无论你之前的基础是怎样,都要重视重视再重视,只是每个科目每个阶段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千万不可大意,不能骄躁。

必须得适合自己目前的状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复习策略。

比如你是理科生,政治不太好,那么你就不要太忽视政治,必须早作准备。

【复习过程】我政治是一直拖拖拉拉,9月底才开始看红宝书(也就是大纲解析),但是红宝书字儿太小,也不知道哪儿是重点,所以越看就越看不下去,最后果断换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讲解那本书。

后来的各种书我也主要是以肖秀荣为主。

看了知识点讲解之后,做了1000题,但是我觉得1000题也是万变不离课本,所以做1000题的时候最好要认真。

考试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因为课本上出现的简单的知识点而丢分。

由于有数学,我的政治复习也一直很缓慢。

1000题之后,大概就到11月中旬了。

之后也就是知识点讲解那本又看了看。

最后就是买肖的各种书,《考点预测》《形势与政策》《4套卷》《8套卷》,背各种大题。

也买了20天20题背了点。

【复习感悟】政治是投入---产出比最大的,也是见效比较快的,但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努力。

【经验】人大人力资源考研

【经验】人大人力资源考研

人大人力资源考研经验一、简单介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是国内最早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才的教学基地和重要的科研基地,在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研究和管理实践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自1983年建院以来,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一直是劳动人事学院重点发展的学科。

1986年,学院开始招收人事管理专业的本科生和干部专修生,1993年,学院在全国率先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本科生,1996年,又率先在全国招收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在职研究生。

本学科已向全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培养输出了数千名专业人才。

2003年,学院经批准独立设置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招收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博士生和硕士生。

专业的研究方向是企事业单位和公共政府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构、人力资源规划、组织行为和领导学、招聘与甄选、培训与员工技能开发、人员素质测评、工作分析和工作评价、薪酬福利和激励制度、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等。

人力资源管理博士(或硕士)的培养目标是要求掌握企业管理学和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企业管理各项职能的实际操作,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理论和技术,精通并能独立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不同职能的方案设计、操作和实施,具备基本的管理技能和领导技能,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政府和公共部门、各类非赢利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策划、组织和实施工作以及一般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专业的职业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自1996年以来,一次就业率连续7年都高达100%,毕业生中绝大部分进入大型企事业单位与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主要负责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工作。

根据我们的追踪调查,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评价都比较高,许多优秀的毕业生都已走上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岗位和政府部门的领导岗位,工作业绩和工作表现都非常突出。

二、开设课程专业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有: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素质测评、薪酬管理、工作分析、招聘与甄选管理、培训管理、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管理技能开发、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研究、研究方法、企业研究案例分析、劳动经济学、劳动法、社会保障学、薪酬与员工福利、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

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真题(二)

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真题(二)

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真题(二)
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人力资源管理学
一、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名词解释题
1.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
2.行动学习
二、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简答题
1.面试中常见的错误和误区
2.忘了,貌似是关于组织行为学的
3.收益分享计划和利润分享计划的内容
4.效率工资理论内容以及对结构性失业的解释和对薪酬管理的影响
5.人力资本理论(未作,只知道大概)
6.劳动闲暇模型和家庭生产模型以及异同
三、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论述题
1.职位分类法、职位分级法、要素技点法、因素比较法方法及步骤
2.工作分析的哪几种方法和要点
3.运用劳动经济学原理解释劳动力市场就业、工资以及收入分配的关系
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社会保障学
一、简答题
1.如何理解社会保障的功能
2.失业保险制度的内容以及对就业的影响
3.工伤保险和职业伤害的的关系
二、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论述题(二选一)
1.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2.今年最新公布的社会保障法的相关内容
盛世清北—专注人民大学考研|保研|考博辅导。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专业-考研笔记资料-考研真题-考研经验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考研-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专业-考研笔记资料-考研真题-考研经验

本资料由育明教育独家整理,更多高质量资料下载来源:(育明官网)
十年专注考研考博专业课辅导
序号 院系 招考专业 ①120401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方向)
②120404 社会保障
1
公共管理学院
③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
④1204Z1 公共财政与政策 ⑤1204J1 城乡发展与规划 ⑥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⑦1204Z2 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 2 3 4 教育学院 社会与人口学院 劳动人事学院 农业与农村发展 学院 ①120401 行政管理(教育行政管理)专业 ②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120404 社会保障
科目三
科目四 841-公 共管理 与公共 政策 841-公 共管理 与公共 政策
复试科 目 中国政 府与政 治,外语 社会保 障理论 与政策, 外语
备注 学科基 础含经 济学、 社 会学 学科基 础含经 济学、 社 会学
101-思 想政治 理论 101-思 想政治 理论
620-学 科基础
120404 社会保障
620-学 科基础
120405 土地资源管 理
101-思 想Biblioteka 治 理论201 英 语 一 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 语 或 240 德 语或 241 法语
620-学 科基础
841-公 共管理 与公共 政策
公共管理 学院
201 英 语 一 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 语 或 240 德 语或 241 法语 201 英 语 一 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 语 或 240 德 语或 241 法语 201 英 语 一 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 语 或 240 德 语或 241 法语 201 英 语 一 或 202 俄语或 203 日 语 或 240 德 语或 241 法语

2016年人大汉硕考研,复试真题,考研真题,考研笔记,复试流程,考研经验

2016年人大汉硕考研,复试真题,考研真题,考研笔记,复试流程,考研经验

人大考研详解与指导人大的参考书目官方是不公布的,所以网上列出的参考书目都很有价值,我自己用的是《现代汉语》上下册黄、廖版《中国文化要略》第三版程裕祯《大学生必知基本文化常识》赵晶《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刘珣《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指南》人大版以上列出的七本书,都是需要完全掌握的,我自己是将这七本基本上全部都背诵下来了,这里所说的背不是逐字逐句,就是每本书有一条线索,循着这条线就能够全部都串联起来,像文化方面的细节是需要下功夫背诵的。

因为人大的题出的比较灵活,汉语基础考的一直都很基础,所以需要把《现代汉语》两册全部吃透;而汉语国际教育基础考的相当的广,据本人分析历年来的考题,那就是文化部分没有什么不可能会考的,比如13年的文化题,想起来都汗~14年初试的文化部分相对13年而言比较简单,但是很多大部分都出自人大版的那本《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指南》,比如14初试考了南美的三大文明是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还有-------文明;世界三大古典逻辑是那三大;《要略》书中也有考的几个,比如《茶经》的作者是谁,这是跟1112年不同的地方。

所以文化部分要广撒网,像我的话平时喜欢看一站到底、百家讲坛之类的节目,很有用!网上列出的参考书目中有《语言学纲要》这本书,这本书我完全没看,不是因为我觉得不重要,是因为我完全忘记买了!!!十二月底快要考试的时候才发现少了一本书……庆幸的是今年的初试复试《语言学纲要》一分都没考~哈哈,狗屎运!这本书最好还是看一下,据说挺薄的,不太多。

复习的时候我基本上是上午专业课,下午英语,晚上政治,有时下午也看专业课。

必须有自己的笔记和思路,这个思路不是一开始就会有,而是当复习了一段时间,一到两个月,慢慢的就会形成自己的一个套路,用自己的思路还有自己搜集来的资料,加上参考书目,还有恒心和努力,一般情况下都能有一个理想的初试成绩。

我复习过程中自己记了一本厚厚的笔记,每本书的重点,需要背诵的,全部都自己用笔记录总结了下来,后期看的时候非常方便~两门专业课到1112月份的时候就要开始大量的做题,见的题型多了,就知道该怎么应对,各个学校的真题都拿来做,我就是做了大概六十多份真题,很多知识也是从真题中学到的~至于政治和英语,这个真的可以说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都是因人而异的,15的学弟学妹想要交流的可以私下找我~对于整个考研的过程,我觉得最难熬的是9月份,发现东西多的看不完,发愁的很;十一月份,在自己眼里看到别人都复习的很好,总觉得忐忑,觉得时间不够用了,看不完了;快考试的前两天,直接想弃考;初试成绩快要出来的那几天和复试结果快要出来的那两天,整个人就是心力交瘁,身心俱疲。

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参考书目

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参考书目

盛世清北—专注人民大学考研|保研|考博辅导
从企业管理者的视角研究员工关系管理的制度内容、政策、 实践与技能,包括员工沟通、满意度调查、申诉处理、裁员等技 术方法。并通过员工关系案例研究,提高协调企业员工关系的能 力。
盛世清北—专注人民大学考研|保研|考博辅导
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 职业生涯管理
借助教育测量学、现代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职业 规划与职业发展理论等相关科学经典理论,结合中国特色的企业 管理实践和个人性格特征,形成了比较成熟、完善的职业生涯规 划体系,为员工建立职业生涯通道
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考评阶段、总结阶段、应用 开发阶段、绩效管理的面谈、绩效改进的方法、行为导向型考评 方法、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
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 薪酬福利管理
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 员工关系管理
构建全面的薪酬体系(岗位评价与薪酬等级、薪酬调查、薪 酬计划、薪酬结构、薪酬制度的制定、薪酬制度的调整、人工成 本核算)、福利和其它薪酬问题(福利保险管理、企业福利项目 的设计、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的设计)、评估薪酬 手段和提供反馈
人大人力资源管理考研参考书目: 1、《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彭剑锋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 年 11 月 2、《组织行为学》[美]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10 月 3、《组织与管理研究的实证方法》陈晓萍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年 4、《管理学(第 7 版)》[美]斯蒂芬 罗宾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译版 2003 年 5、《组织理论与设计》[美]理查德 达夫特清华大学出版社,中译版 2003 年 6、《组织行为研究在台湾(第 2 版)》[台]郑伯壎、姜定宇、郑弘岳华泰文化 2007 年 7、《家长式领导》[台]郑伯壎、樊景立、周丽芳华泰文化 2006 年 2 月 8、《人力资源管理》[美]加里 德斯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译版 2006 年 9、《社会心理学》[美]戴维 迈尔斯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年 10、《劳动关系概论》程延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年

2016年人大劳关和人资考研,复试真题,考研笔记,复试流程,考研大纲,考研经验

2016年人大劳关和人资考研,复试真题,考研笔记,复试流程,考研大纲,考研经验

人大考研详解与指导劳动关系:1.一元论,多元论和激进的那个2.雇主协会在劳动关系中的作用3.工会理论的主要流派有哪些,每个理论的主要内容论述题:我国政府对劳务派遣制度的规制人力资源管理:1.信度和效度的异同2.绩效管理中的KPI,BSC,MBO3.培训流程的四个步骤论述题:人力资源管理如何促进员工创新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间,又到了一年考研学子复试的时间了,在感慨时间飞逝的同时,回想起自己去年复试的种种情景,想想自己那段时间的经历,心中不免又多了几分感想。

记得去年自己是在最后才确认知道进了复试(分数靠后,靠着复试比例才进的复试),一切都很仓促,来不及准备。

但是不幸中的万幸的是,至少有了复试的机会,我一直喜欢温总理说的一句话:只要有一分希望,我们就要付出百倍努力。

虽然这一去可能会以悲剧收场,但是如果不去,我想这会是我一生的遗憾,所以我还是选择参加,因为我一直是个不服输的人,不到最后,你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所以我想告诫那些成绩靠后的同学:机会都是自己把握的,不试试,谁都不知道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所以,请不要轻言放弃,有机会就勇敢的上吧。

和大多数人一样,研究生考试之后的复试是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看谁能够扛得住,耐得住时间,好好准备复试,在等成绩的时候,能够静下心来看书。

这段时间的努力,足以扭转你落后的局面。

等完成绩,等排名,等复试名单,反正在复试名单出来之前,基本没什么心思看书,但是,恰恰相反,那些牛X的人正是抓住了这些时间,挑灯夜读,和你们的距离越拉越大。

所以,只要觉得自己有希望,就要玩命的准备复试,玩命的看书,因为复试可以改变很多很多……记得那段时间,自己有点颓废,没怎么看书,其实分一出来,很兴奋,慢慢的才知道,辽宁今年又发大水了,所以我是在半看半等过程中度过这一段时间的,我的分数进不进复试,谁也说不定,我还是照例的复试,尽力的去压制自己的浮躁,告诉自己,说服自己静下心来好好看书,因为,这个时候,只有看书才是最重要的,也是当下必须做的,因为一旦你进了复试,如果你还没看书的话,结果只有失败,所以,你不得不整天整天玩命的看,希望犹如救命稻草,抓住了就不要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大考研详解与指导一、考研前需要明白的事情1.首先,要明白自己为什么考研。

无论理由对错,只要这个理由能够支撑自己,激励自己走过未来考研的日子就可以。

也就是这个理由能够足够激励你自己。

我当初之所以选择劳人人资,有很多理由。

其中之一是,劳人人资师资力量很强大,发展机会很多,我也很想在新的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

2.其次,考虑自己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成就欲望等状况。

学习能力很重要,大家可以对自己做一下评估。

因为好多小伙伴可能像我一样本科都没怎么学过数学,所以,学习能力强可能在考研过程中就会得心应手。

如果学习能力不是特别强,那么在考研阶段就必须要下大功夫苦功夫。

成就欲望就是我们人资所说的内驱力,我觉得,只要你考上劳人的愿望足够强,那么你就一定可以战胜考研途中的各种困难,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取得最后的胜利!二、政治73【切记】由于高中是文科,就没太在意。

但是我想提醒一点的是,无论哪个科目,无论你之前的基础是怎样,都要重视重视再重视,只是每个科目每个阶段重视的程度有所不同,但千万不可大意,不能骄躁。

必须得适合自己目前的状况,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复习策略。

比如你是理科生,政治不太好,那么你就不要太忽视政治,必须早作准备。

【复习过程】我政治是一直拖拖拉拉,9月底才开始看红宝书(也就是大纲解析),但是红宝书字儿太小,也不知道哪儿是重点,所以越看就越看不下去,最后果断换了肖秀荣的知识点讲解那本书。

后来的各种书我也主要是以肖秀荣为主。

看了知识点讲解之后,做了1000题,但是我觉得1000题也是万变不离课本,所以做1000题的时候最好要认真。

考试的时候也尽量不要因为课本上出现的简单的知识点而丢分。

由于有数学,我的政治复习也一直很缓慢。

1000题之后,大概就到11月中旬了。

之后也就是知识点讲解那本又看了看。

最后就是买肖的各种书,《考点预测》《形势与政策》《4套卷》《8套卷》,背各种大题。

也买了20天20题背了点。

【复习感悟】政治是投入---产出比最大的,也是见效比较快的,但不意味着你可以不努力。

它意味着即使到最后一刻你都不要放弃任何希望和任何努力,11月和12月是政治复习的好时机,千万不要浪费。

所谓得选择者得天下,所以选择题一定要好好琢磨。

选择题,哲学最好理解好知识点,出题灵活但不离开知识点,时事政治考前多看看。

具体怎么出题,可以看看以往真题,找找感觉。

在考试的时候,大题一定要尽量答的多一点。

分点作答。

理解题意,把你背的跟考试题目联系起来,尽量写满整个试卷。

三、英语65【惨痛教训】今年就栽在英语上了,六级578,但这次考的太差,考试的时候写完作文翻译感觉时间来不及了,就有点慌张,做阅读的时候也投入不进去。

考场的感觉太差,跟自己模拟的相差太大,以至于考完英语心情巨沮丧巨低落。

但是我想提醒一点,无论你觉得自己考得有多差,自己没发挥出自己真正水平,也不要在考完去对答案。

千万不要考试下场之后去对答案。

因为一般情况下,各辅导机构为了显示所谓权威,急于出答案,而很多网上答案都是错的,所以这一点切记切记。

我考的很差,但我告诫自己千万不要对答案,否则心情更差,会影响下一场数学考试。

把握住自己当前能把握住的!!!我时间没分配好,心态没调整好,太在意英语考试(因为听说导师比较看中英语)是这次考试的一大败因,希望大家引以为戒,千万不要范同样的错误,考试拼的是实力,但只有保持好心态,你的实力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复习过程】(一)3月初---4月下旬,关键是单词。

单词书无所谓好坏,只要自己看着顺眼就行。

这一个多月,我把单词过了一两遍。

但是记住,即使考前,哪怕考研前一天,只要你还未进考场,你的单词都不要丢弃,即使你觉得自己单词已经OK了。

也就是说,学一天,单词都要温习,哪怕到后期复习紧张,每天拿出10分钟也好20分钟也好,这种感觉不能丢。

我之前未听他人建议,自以为单词OK,就疏忽了单词,导致后期又放了些功夫在单词上。

(二)5月---6月,张剑黄皮书上册。

这个阶段主要是看看考研阅读究竟是怎么样的,找找感觉。

不必纠结于每篇对几个错几个,只要做完之后好好分析一下,篇章结构,出题思路,单词记忆这些。

我是每天做两篇,然后就分析分析,记记单词。

由于6月考试巨多,所以也是到6月底才完成。

(三)7月---8月,关键是真题,我也用的张剑系列,在暑假我把真题做到06年就没往后做。

真题是重中之重,我是每天拿出三个小时来复习英语,每天做两篇文章,然后一句一句分析文章,再从篇章结构分析问题,再看题目设置,问题设置等,分析错误的原因。

这个过程很痛苦,但要坚持下去。

如果你觉得张剑的某个题目分析思路自己理解不动,可以去图书馆看看其他真题讲解的,不必特别纠结于某一道题目。

(四)9月---11月下旬,真题07年至11年,以及真题第二遍。

这个过程主要是分析,第一遍你可能是匆忙分析过,但是第二遍就更加去注重看他是怎么出题的。

怎么去把握整个篇章设置,怎么去把握每段的关键词。

总结题型,如标题型,细节题等。

也可以去看看视频去看看别人的总结,推荐新东方范猛(主讲阅读)。

PS:大家都会说真题要过几遍几遍之类的,我并没有特别在意这个,因为遍数多了我会记住答案所以这个对我来说就没多大意义了。

所以,我觉得认真复习是关键,至少要两遍,把真题研究透。

在真题面前,模拟题都是浮云。

(五)12月,主要新题型翻译,加模拟。

新题型一个空2分,所以我觉得分值也很大,所以务必重视。

我主要是看了新东方一个老师的视频(百度找新题型视频就可以,上边没写老师名字我也不大记得了)。

新题型不必把整篇文章都看透了再做题,因为信息量太大时间太短,所以做题有很大技巧性。

翻译我也主要是看的新东方的唐静讲解视频,自己总结一下平常翻译时常犯的错误。

留了12和13年的做模拟,严格把握时间,作文也写,到最后仔细分析最近两年这些题目的特点,分析自己的失分原因。

(六)作文。

因为作文30分,所以也不可掉以轻心。

这次英语阅读做的这么差能得65估计都靠翻译和作文帮忙了。

作文我看了王江涛的视频,我也是从10月份开始早上大约40分钟背新东方的那个绿皮作文书,有各种题型的模板,我觉得不错就背了。

背一遍可能不熟悉,所以多背几遍,尽量出口就能熟练地背出来,变成自己所有。

也可以在做阅读的时候多找一些好句子,摘抄下来背。

但是你背的多了,就可以总结自己的模板,把背的那些进行加工变成自己的东西,以免考试的时候出现千篇一律,所有一定要灵活应对。

【复习感悟】英语需要扎扎实实的复习,在考研复习的每一天都要时刻温习,不可掉以轻心,不可焦躁,也不能骄躁。

如果你某个模块发现了问题,比如阅读最近错误率过高,就要总结总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然后找解决办法。

只要你还没结束战斗,你就有无数可以拯救可以增分的希望。

所以再难都要坚持下去。

四、数学132本科数学课程只有半学期,老师也只是讲讲高数上,我们当时大一学的也是云里雾里,也只是会求求导之类的而已。

所以,对于我们这些本科几乎没学过数学的来说,数学是个需要攻克的关键,也是需要下苦功夫的地方。

学数学一定要坚定信心,坚定自己一定能够拿下它!PS:数学是拉分的关键。

【复习过程】(一)3月---5月下旬,主要攻克课本,先后复习高数上下册、概率、线代。

每复习完一节,都把课后的练习题做了。

然后对照着答案解析(这个我是跟随课本一起买的)把不会的地方搞懂。

我觉得课后习题都是为了让我们重温并搞懂知识点的,所以你发现某些题错误的频率较高就可以回头再去理解那些知识点。

总之,做题不是单纯为了做题,关键是为了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

(二)5月下旬---6月底,开始了全书复习。

由于这个月作业和考试巨多,所以复习很缓慢。

不过小伙伴们也不必太焦虑,主要还是把考研放在第一位,考试只要能过就行(尽量不要挂科),数学这个阶段每天还是要做的,英语也千万要温习,总之期末考试与考研之间这个度要把握好,比如你可以在做数学题累的时候把期末考试的某个论文写写,就是时间管理分配之类的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言归正传,复习全书第一章我觉得难度不小,因为是从课本过渡到全书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所以第一章极限在做全书的时候很痛苦,但是坚持下来你会发现,原来全书带来的收获还真不小。

第一章是个坎,越往后,你会觉得越来越简单。

全书总结性比较强,所以务必把每一题都遮住答案自己做,实在想不出来就对照答案,看是自己知识点不理解,还是简单的思路自己没想到等等,多总结多体会。

(三)7月—8月底,继续全书复习,8月底结束。

暑假是复习的黄金时期,没有课程和作业的烦恼,所以务必好好把握。

这两个月主要是按照顺序继续复习全书。

当然,对我来说最痛苦的是线代,做全书的时候好多不会,所以费了很大功夫,在网上也看了好多相关比较基础讲解的视频。

在暑期复习全书结束后,也可以在淘宝上买李永乐线代视频,王式安概率视频,他们的讲解会让你对线代和概率理解更深入一步。

所以我觉得这两个视频值得推荐。

(四)9月---10月中旬,全书第二遍,以及660高数和概率部分。

我是把全书第一遍不会的、做错的、我觉得好的题目又做了一遍,全书总结的那些知识点也又理解了一遍。

每复习一章,就配套做相应的660。

我做了660高数部分的时候,我觉得对深入理解知识点很有帮助,所以也一直坚持做。

但是有的题可能过于难,也不必过于纠结与某道题答案,关键是用这些题理解你所学的那些知识点。

大家对660看法不一,不过我觉得660值得一做。

做到10月初的时候,同学建议我可以开始做真题了,否则之后时间来不及,我也一度踌躇。

但由于660线代和概率并没做完,就果断放弃了,主要把全书线代和概率过完。

到最后等于是把全书第二遍完完整整做完,660只是做了部分并没有做完。

我觉得全书第二遍对我帮助很大,因为第二遍与第一遍对问题的理解有所不同,以前看似很难的题目,现在都会觉得迎刃而解。

所以,我觉得全书至少要过2遍!(五)10月下旬---11月下旬,用的二李的历年真题解析,从99年到11年,整套整套去做。

每天上午8点到10点半,拿5张A4纸,草稿纸,严格把握时间来做。

做的时候每道题目都写好过程步骤。

做完之后,对照答案,分析自己错误的原因,是对知识点不理解还是计算有错误,还是看错题,对自己错误的原因做好总结。

总之,做题是为了找错误找不足,然后去改进,所以不必特别在意得到的分数,关键是对这些错误的原因及相应的知识点要有所领悟。

(六)11月下旬---12月上旬,还是用那本历年真题解析,不过这次是按照专题来做。

每个专题做完之后,仔细总结这类题的做法,形成自己每类题的做题步骤。

如果还设有有不懂的,可以找全书相应部分去理解,改正以前错误认识,或加深自己的正确理解。

总之,全书和课本随时都要在手边,不理解的地方就去全书和课本相应地方。

(七)12月下旬---1月初,这个阶段主要是查漏补缺,把真题以前做错部分又做了一遍,错误的真题对应的全书部分题目也又做了一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