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养老退休金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
我所知道的影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那些因素

我所知道的影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那些因素1、体制:影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第一要素。
同工不同酬,缴保险的比不缴保险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有编制人员的工资少太多;退休前一直是企业编制的比退休前转入事业编制的少很多。
企业退休人员比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同等资职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低两至三倍,甚至更多。
2、工龄:影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第二要素。
以企业性质退休的职工,在企业工作的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国家干部,改制前学历不算工龄,机关事业单位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学龄计入工龄(江苏省人事厅苏人通〔2002〕320号文件);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带薪学习可计入工龄;知青插队时间可计入工龄;农村土地流转政府贴钱可换算工龄;当兵时间可计入工龄。
现在,为了促进城市化建设,农村孩子上大学回来就业,家乡土地流转就可由政府贴钱换算工龄。
但改制前的农村孩子上大学的,原身份为国家干部而在企业工作的,家乡土地流转政府不贴钱不换算工龄。
这也是相当一段时间内,企业退休的中级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不如同年龄段的企业工人工资的原因之一,缴得多的,退休工资不一定就多。
3、上缴:影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第三要素。
企业未按规定及时上缴或未足额上缴。
企业按规定及时从职工工资中扣取保险,却未按规定及时上缴,这些情况往往是在职工离职或退休时拿到保险本才被发现,而未按规定及时上缴却要打出详单才能发现,这些对退休工资有多少影响,只有人社部门才能算得出来,普通老百姓,却无法计算。
企业未按规定足额上缴,对高收入人群的退休工资影响尤其大,这也是相当一段时间内企业退休的中级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严重偏轻的原因之一。
我国是一个法制的国家,职工的权益不应该是建立在职工打官司维权的基础上,而应该是执法部门主动来维护职工的权益。
4、改制前的工资:影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第四要素。
以企业性质退休的职工,在企业工作的大中专以上学历的国家干部,1993年前没有个人帐户积累的储存额,使得退休时过渡性养老金比同年龄段的企业工人低,有的只这一项就能少100-200元。
退休工资核算标准

退休工资核算标准退休是每个劳动者早晚要面对的问题,而退休工资则是一项关系到广大退休人员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
退休工资的核算标准对于确保退休人员的权益,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退休工资核算标准进行探讨和分析。
一、退休工资的概念及意义退休工资是指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因年龄过大或身体原因无法从事劳动而由国家或雇主支付的一种经济报酬。
退休工资的核算标准直接关系到退休人员生活质量的保障和社会的稳定。
合理而公平的退休工资核算标准可以保证退休人员得到应有的待遇,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减少社会不公。
二、影响退休工资核算标准的因素退休工资核算标准的确定是根据一系列因素来考虑的。
以下是影响退休工资核算标准的主要因素:1. 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劳动者在退休前的工资水平对退休工资的核算标准产生直接影响。
通常情况下,退休工资会有一定比例与劳动者退休前的工资挂钩,以确保劳动者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基本不变。
2. 工作年限:工作年限是退休工资核算标准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通常情况下,工作年限越长,退休工资会相应增加,以鼓励劳动者长期从事劳动,同时也是对其长期付出的一种回报。
3. 养老保险缴纳情况:养老保险是为劳动者提供退休金的主要来源。
退休工资核算标准会考虑劳动者在工作期间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用,以及相应的缴费年限和缴费基数。
4. 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成本差异会对退休工资核算标准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地区的退休工资标准会相对较高,以满足高昂的生活成本。
三、退休工资核算标准的制定与调整退休工资核算标准的制定和调整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来进行的。
一般情况下,退休工资核算标准的制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国家的经济状况和财政能力:退休工资核算标准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国家的整体经济状况和财政能力。
如果国家经济状况不佳,财政困难,可能会对退休工资标准进行适度的调整。
2. 参考国际经验和发展趋势:国际上有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退休工资制度和核算标准,可以为我国制定和调整退休工资核算标准提供借鉴和参考。
养老金计算和方法

养老金计算和方法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金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养老金是指在退休后,由国家或者企业按照一定的比例发放给退休人员的一种经济保障。
养老金计算和方法是指确定退休人员应该获得的养老金金额的具体规定和计算方式。
下面将介绍养老金的计算和方法。
一、养老金计算的基本原则1.1 个人缴费基数在确定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时,首先要确定个人的缴费基数。
个人缴费基数是指个人在工作期间缴纳社会保险的工资基数。
一般来说,个人缴费基数越高,退休后获得的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加。
1.2 缴费年限养老金的计算还需要考虑个人的缴费年限。
一般来说,个人缴费年限越长,退休后获得的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加。
在一些国家,还会根据个人的缴费年限给予一定的养老金补贴。
1.3 养老金比例养老金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养老金的发放比例。
一般来说,养老金的发放比例是根据个人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来确定的。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养老金的发放比例有所不同,但一般都会根据个人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来确定。
二、养老金计算的具体方法2.1 线性计算方法线性计算方法是最常见的养老金计算方法之一。
根据这种方法,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养老金=个人缴费基数×养老金发放比例×缴费年限。
例如,某个人的个人缴费基数为1000,养老金发放比例为50%,缴费年限为30年,那么他的养老金=1000×50%×30=15000。
2.2 累进计算方法累进计算方法是一种根据个人的缴费基数和缴费年限来逐步增加养老金发放比例的方法。
根据这种方法,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养老金=个人缴费基数×(基础养老金发放比例+(缴费年限-基础缴费年限)×递增养老金发放比例)。
2.3 综合计算方法综合计算方法是一种综合考虑个人缴费基数、缴费年限和个人实际情况来确定养老金发放比例的方法。
根据这种方法,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养老金=个人缴费基数×(基础养老金发放比例+个人实际情况调整系数)。
2024年后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如何计算

自2024年开始,中国政府对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
基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和养老金调整。
首先,缴费年限是决定基本养老金计算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现行政策规定,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越长,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基数越高,享受的养老金待遇也会相应增加。
一般来说,退休人员的缴费年限需要达到15年以上,才有资格享受基本养老金。
第二,缴费工资是计算基本养老金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缴费工资是指退休人员在工作期间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的工资收入。
根据现行政策规定,退休人员的缴费工资需要参照其最后一次缴费的基本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最后一次缴费的基本养老保险月缴费基数同往年的平均工资水平进行比较,然后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整,而具体比例则会根据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养老保险基金的可持续性来进行调整。
最后,养老金的调整也是影响基本养老金计算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政府规定,每年都会对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进行调整,以适应物价上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调整幅度一般会根据国内物价上涨和居民收入增长情况来确定。
而具体的调整方式则有多种,包括按比例调整、按照物价指数调整等。
在基本养老金调整中,政府一般会采取多种方式结合的方法,保证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能够得到适当提高。
综上所述,在中国,2024年后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计算主要涉及到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和养老金调整三个方面。
通过合理的计算方法和调整机制,政府希望能够保证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的可持续性和适度增长,从而更好地满足退休人员的养老需求。
退休金新老办法对比

退休金新老办法对比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退休保障的需求不断增加,退休金制度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出台了新的退休金制度,与传统的老办法相比有了一些重要的改变和调整。
本文将对退休金新老办法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和影响。
一、退休金计算方法的不同在传统的老办法中,退休金的计算主要依据参保人的最后几年工资和缴费年限来确定。
通常采用的计算公式是:退休金=个人缴费工资×个人缴费比例×缴费年限×养老金积累率。
而新办法在计算退休金时引入了个人账户制度。
个人账户是每个参保人的专属账户,个人的缴费和投资收益都会计入其中。
退休时,除了基本养老金,还会根据个人账户的余额进行补充。
这种计算方法能更好地体现个人的缴费和投资贡献,为参保人提供了更多的个性化选择。
二、退休年龄的差异传统的退休金发放方式通常以年龄为界限,参保人达到一定年龄后即可领取退休金。
而新办法在退休年龄上有所调整,延迟了退休的年龄。
这是由于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也在不断延长,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
新办法的退休年龄一般增加了几年,旨在缓解养老金压力,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福利。
然而,这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有人担心延迟退休会限制就业机会,对于已经面临就业压力的年轻人来说是一种不利因素。
三、退休金发放方式的改变传统的老办法中,退休金一般以一次性支付的形式发放给参保人。
而新办法则倡导分段发放退休金,既可以选择一次性领取,也可以选择分段领取。
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更好地帮助参保人规划退休生活,提供稳定的养老收入。
此外,新办法还鼓励参保人继续工作或者创业。
继续工作可以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用,积累更多的退休金。
而创业则能够获得更多自主选择的机会,增加退休金来源。
四、政策调整的灵活性新老办法在政策调整方面的灵活性也存在较大差异。
传统的老办法在政策调整时一般较为保守,因为改变一项政策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和漫长的时间。
而新办法则相对灵活,能够更快地针对养老金发放问题做出调整。
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

退休工资如何计算退休工资的计算方法摘要:退休金,是企业或事业单位职工或工作人员退休后一次或分次支付给职工的服务酬劳的一部分。
企业制订的退休办法,应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使其老有所依,对社会的安定和提高企业效益的均有益处。
...摘要:退休金,是企业或事业单位职工或工作人员退休后一次或分次支付给职工的服务酬劳的一部分。
企业制订的退休办法,应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使其老有所依,对社会的安定和提高企业效益的均有益处。
退休金算法萠睶卑情况可直接学习当地养老保险经办机构。
下面我为您介绍退休工资如何计算。
一、退休领取社会保险养老金的2个条件:1.参保人的实际缴费年限在10年(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或15年(1998年10月1日及以后参加工作的)以上;2.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达到退休年龄而缴费年限不足的,继续缴费直至缴足方可退休)。
二、退休金计算方法: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累计满10年或15年及其以上者,基本养老金按以下办法计发: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退休金计算方法: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十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X本人缴费年限)X1%。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个人账户储存额/本人退休年龄相对应的计发月数。
有独生子女证的,增加养老金总额的5%。
1998年9月30日及以前参加工作的,另有过渡性养老金。
三、影响养老金多少的3个因素:1.退休时上年度省平工资(省平工资每年都在增加,养老金也就逐年水涨船高。
所以,退休时间越晚,养老金越多);2.本人缴费年限(包括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为缴费年限。
缴费年限越长,养老金越多);3.个人账户储存额(缴费金额越多,养老金越多)。
注意:各地规定会不同,应以参保地的政策为准。
影响养老金有什么因素

影响养⽼⾦有什么因素
店铺社保知识早报:⾮常多的⼈都想问这⼀种难题,出于影响退休⾦的原因。
是出于上班年数,上缴了⼏年,⼿模时候退居⼆线……或者其他呢?原本这类疑问都稍微⽚⾯,很不容易讲清楚。
意义上,是后⾯七类事情导致你退休后获得的⾦额。
店铺介绍影响你养⽼⾦的...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影响养⽼⾦有什么因素的知识,跟着店铺⼩编⼀起看看吧。
店铺介绍影响你养⽼⾦的5⼤因素:
1,缴费⽐例
公司缴纳⼀般是百分之六⼗到百分之三百,灵活做事⼈上缴是分为三个,六⼗,80,百分之⼀百。
基本原则是多缴多得。
2,缴纳的时间
上缴的年数越多,退休⾦就越多。
3,养⽼当地的平均⽉薪是多少。
退休地社平⼯资越⾼,养⽼⾦就发的⾼。
⽐如讲起,北京社会平均⼯资⽔平7800,中间⼀个⼩省份⾥是四千。
这样,两边的养⽼⾦也会有⼀倍多的差距。
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选择在⼤城市养⽼,因为能领更多养⽼⾦。
4,养⽼⾦计算公式。
⼀般讲所以地⽅养⽼⾦的计算⽅式是相同的,但各地也许有细微差别。
5,退休的早与晚,退休早的能加养⽼⾦。
假如是对的,⼗年前养⽼,更⽬前退休,养⽼⾦要⾼出⼏倍,你年纪轻轻,享受的是社平⼯资⾼的时代。
⼗年过后,中国养⽼钱⼀年提⾼百分之10多,假设如此计算,10年退休,⼗年后这⼈养⽼⾦应该是养⽼时的2.35倍。
关于这些问题的资料,⼩编就整理到这⾥,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我国法律在逐步完善中,我们也期待可以帮助到更多的⼈。
如果有这⽅⾯的需求,可以到店铺获取更多法律知识,也可以找律师进⾏专业法律咨询。
社保退休金计算方法社保退休金计算公式

社保退休金计算方法社保退休金计算公式社保是指社会保险制度,旨在为劳动者提供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方面的保障。
其中,养老保险是社保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劳动者来说,退休后能否享受到稳定的退休金收入是一个关键问题。
本文将介绍社保退休金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一、社保退休金计算方法社保退休金的计算方法通常由五个因素决定,包括个人缴纳基数、缴纳年限、缴费比例、平均工资和调整系数。
下面将分别对这五个因素进行详细介绍。
1.个人缴纳基数个人缴纳基数是指劳动者按照一定比例缴纳社保费的基础金额。
根据不同地区和规定,个人缴纳基数一般有上下限。
通常情况下,个人缴纳基数越高,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加。
2.缴纳年限缴纳年限是指劳动者参加养老保险并缴纳社保费的累计年限。
通常情况下,缴纳年限越长,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也会相应增加。
不同地区对于缴纳年限的要求有所不同,具体要求可咨询当地社保服务中心。
3.缴费比例缴费比例是指劳动者个人和单位在缴纳社保费时各自应承担的比例。
一般情况下,个人缴费比例为个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单位缴费比例为单位汇缴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
不同地区和行业对于个人和单位的缴费比例有所不同。
4.平均工资平均工资是指劳动者在社保参保期间的平均工资水平。
平均工资的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一般是根据劳动者缴费的实际工资数据进行统计和计算。
平均工资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水平。
5.调整系数调整系数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和社会经济变化所引入的一项调整机制。
通过调整系数,可以使退休金水平能够与通货膨胀相适应,保持相对稳定的生活水平。
二、社保退休金计算公式社保退休金的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上述五个因素得到。
一般情况下,退休金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退休金 = 个人缴纳基数 ×缴纳年限 ×缴费比例 ×平均工资 ×调整系数其中,个人缴纳基数、缴纳年限、缴费比例和平均工资可以通过劳动者的社保缴费明细和社保缴费记录获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养老退休金的计算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周怡安
来源:《今日财富》2017年第15期
随着管道公司属地化政策的到来,我单位很多养老保险在江苏参保的职工都想把自己的养老保险转移到天津,但大家都非常关心一个问题,养老保险转到天津在天津退休拿到的退休金能比在江苏退休高吗?
针对这个问题,我试着做一些分析和测算,看能否解开这个疑问。
一、首先介绍一下养老金的计算
1.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其它养老金
2.基础养老金
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截至退休时本人缴费年限×1%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上年度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工资指数
平均工资指数=(a1/A1+a2/A2+……+an/An)÷n
a1、a2、……、an为本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月平均工资;
A1、A2、……、An为本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n为企业和职工按规定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年限
3.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记发月数(记发月数分别为50岁195月,55岁170月,60岁139月)
4.过渡性养老金
是指职工参加工作到建立个人养老金账户前的工作年限,根据这段年限和社会养老保险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退休工资额就是过渡性样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各省的计算标准不完全一样。
5.其它养老金
是根据当地政策,针对市级以上劳模或者副高以上职称等特定人员进行的奖励养老金。
二、分析一下影响退休金多少的关键因素
个人账户养老金就是账户金额除以记发月数,天津和江苏没有差别,所以影响退休金的关键因素还是基础养老金的多少。
在江苏省退休
江苏基本养老金=江苏月平均工资×(1+平均工资指数)÷2×截至退休时本人缴费年限×1%
在天津市退休
天津基本养老金=天津月平均工资×(1+平均工资指数)÷2×截至退休时本人缴费年限×1%
以上两个公式中下划横线部分都是相等的,影响基础养老金高低的主要因素为:1、当地的平均工资,2、本人的平均工资指数。
我们再来看一下平均工资指数公式:
平均工资指数=(a1/A1+a2/A2+……+an/An)÷n
a1、a2、……、an为本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月平均工资;
1年前……直到n年前的月平均工资,对于同一名职工来说是一样的。
A1、A2、……、An为本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本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A1、A2、……、An对于江苏和天津来说,是不一样的。
如果找到天津市和江苏省历年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就可以对两地退休金做一个简单的测算。
3江苏、天津哪退休合适
经查找,找到两省市平均工资历年数据。
1992年到2016年江苏省平均工资分别为:233、301、415、495、550、592、626、683、759、987、
1126、1309、1517、1746、1982、2281、2639、2991、3375、3832、4273、4832、5149、5600、6057;1992年到2016年天津市平均工资为:260、334、447、542、637、690、829、921、1040、1192、1355、1554、1813、2106、2370、2823、3465、3731、4299、4836、5320、5714、6047、6350、6731。
假设职工甲在江苏每月缴费工资和江苏省平均工资完全相等,40年工龄, 2017年某月满60岁在江苏省办理退休,他能拿到的基础养老金:
R1=6057×[1+1(233/233+301/301+……6057/6057)/25]÷2×40×1%=6057×(1+1)
÷2×40%=2422.8
如果该职工2017年在天津市办理退休,他能拿到的基础养老金:
R2=6731×[1+(233/260+301/334+……6057/6731)/25]÷2×40×1%=6731×(1+0.8329)
÷2×40%=2467.4
R2-R1=44.6
假设职工乙在天津每月缴费工资是天津市平均工资的,40年工龄, 2017年某月满60岁在天津市办理退休,他能拿到的基础养老金:
R2=6731×[1+(260/260+334/334+……6731/6731)/25]÷2×40×1%=6731×(1+1)
÷2×40%=2692.4
如果该职工2017年在江苏省办理退休,他能拿到的基础养老金:
R1=6057×[1+(260/233+334/301+……6731/6057)/25]÷2×40×1%=6057×(1+1.2056)
÷2×40%=2671.9
R2-R1=20.5
由此可见,同一名职工,如果缴费年工资接近江苏和天津社平工资,2017年在天津退休,退休金比在江苏退休要稍高一些。
但以后各年办理退休时退休金的多少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好坏有很大关系,特别是和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有极其密切联系。
所以,未来哪退休工资高是不能完全确定的,转移养老保险还需要谨慎抉择。
(作者单位为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天津输油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