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修改病句详解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详解及练习PPT课件

.
37
4 修改病句练习及答案
.
13
1 病句的类型
9.指代不明
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 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如: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 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
14
2 修改病句的符号及作用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如果恢复 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
6
1 病句的类型
3.词语搭配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听到”与“优美的舞 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 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
15.小学生从小就要爱读书的习惯。 答案:“就要”后加“养成”
16.解放军叔叔击落了五架敌机和三艘军舰。 答案:去掉“和三艘军舰”
.
22
4 修改病句练习及答案
17.骄傲自满是学习上的阻碍。 答案:去掉“上”
18.这些是唐朝出土的文物。 答案:去掉“出土”
19.小组讨论会上,大家的发言很猛烈。 答案:“猛烈”改为“激烈”
20.公园新设了由两个英国援建的游乐项目。 答案:“两个英国援建的”改为“英国援建的两个”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汇总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知识点汇总病句是指语法、逻辑、表达不准确或不严谨的句子。
以下是小学语文修改病句的知识点汇总:1.时态错误:句子中的动词时态与句意不符。
例如:“我昨天去了图书馆。
”应该修改为:“我昨天去图书馆。
”2.主谓不一致:主语与谓语动词不一致。
例如:“小明和他的朋友们去打篮球。
”应该修改为:“小明和他的朋友们去打篮球。
”3.单复数不一致:主语与谓语动词或名词不一致。
例如:“这些书是我的。
”应该修改为:“这些书是我的。
”4.主语省略:句子中缺少主语。
例如:“跑得真快!”应该修改为:“他跑得真快!”5.标点符号错误: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
例如:“小张喜欢跑步不过他不擅长。
”应该修改为:“小张喜欢跑步,不过他不擅长。
”6.意思不明确:句子表达的意思模糊或不清楚。
例如:“他去吃饭了。
”应该修改为:“他去饭馆吃饭了。
”7.成分缺失:句子中缺少主语、谓语或宾语等基本成分。
例如:“上课准备好。
”应该修改为:“上课前要准备好。
”8.选词不当:句子中使用不准确的词语。
例如:“这个苹果很甜。
”应该修改为:“这个苹果很酸。
”9.同义词重复:句子中使用重复的同义词。
例如:“我和他在学校里见面。
”应该修改为:“我和他在学校见面。
”10.语序颠倒:句子中词语的顺序颠倒。
例如:“他很聪明的。
”应该修改为:“他很聪明。
”。
小学语文考试修改病句题型分析(语序不当)

小学语文考试修改病句题型分析(语序不
当)
1、定语位置不当。
如:
(1)我国棉花的生产,长期不能自给。
(定语与中心语位置颠倒,应该为:我国生产的棉花,长期不能自给。
)
(2)广大的农村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走社会主义的热情。
(定语无比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而造成病句,应该将无比放至热情之前。
)
2、状语位置不当。
如:
(3)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充分的作用。
(状语充分错放在定语的位置,应该将之放在发挥之前。
)
3、虚词位置不当
1副词不的位置不对。
例如:
(4)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
(把句字否定副词应该在把字之前)。
(5)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代耕工作,眼前地就锄不好。
(不应移至趁字前)
2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前边。
如果颠倒,就属位置不当。
例如:
(6)不但他好好学习,而且带帮助其他同学。
(他应移至不但前)。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小学语文中,修改病句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它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修改方法,以及相应的答案。
一、成分残缺病句示例:他认真学习。
修改方法:缺少主语,应补充完整。
答案:小明他认真学习。
二、语序不当病句示例:我昨天去了图书馆。
修改方法:时间状语应放在句首。
答案:昨天,我去了图书馆。
三、搭配不当病句示例:他唱了一首美丽的歌曲。
修改方法:形容词与名词搭配不当。
答案:他唱了一首动听的歌曲。
四、前后矛盾病句示例:他可能去了,也可能没去。
修改方法:前后表述矛盾,应明确表达。
答案:他去了。
五、重复啰嗦病句示例:他非常地高兴。
修改方法:副词“非常”与“地”重复。
答案:他非常高兴。
六、语义不清病句示例:他去了那个地方。
修改方法:指代不明,应明确指出具体地点。
答案:他去了公园。
七、逻辑错误病句示例:因为下雨,所以天气很热。
修改方法:因果关系错误。
答案:因为下雨,所以天气很凉。
八、用词不当病句示例:他非常地喜欢这本书。
修改方法:副词“非常”与“地”搭配不当。
答案:他非常喜欢这本书。
九、主谓不一致病句示例: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修改方法:主语“这本书”与谓语“内容”不一致。
答案: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
十、时态错误病句示例:我昨天去了学校,今天也去了。
修改方法:时态不一致,应统一时态。
答案:我昨天去了学校,今天也去了。
结束语:通过以上的例子和修改方法,我们可以看到,修改病句需要细心地分析句子的结构和意义,以确保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学生们在学习和使用语文时,更加得心应手。
小学语文九种修改病句的类型及方法

小教语文九种建改病句的典型及要领之阳早格格创做一、身分残破:句子里缺少了某些需要的身分,意义表白便没有完备,没有精确.比圆:“为了班普遍,干了很多佳事.”谁干了许多佳事,没有精确.二、用词汇没有当:由于对于词汇义明白没有浑,便简单正在词汇义范畴大小、批驳等圆里用得没有当,特天是近义词汇,闭联词汇用错,制成病句.比圆:“他干事很热静、武断.”“武断”是褒义词汇,用得没有当,应改为“坚决”.三、词汇语拆配没有当:正在句子中某些词汇语正在意义上没有克没有及相互拆配大概者是拆配起去分歧事理,违犯了谈话的习惯,制成了病句.包罗一些闭联词汇语的使用没有当.比圆:“正在联欢会上,咱们听到悦耳的歌声战柔好的舞蹈.”“听到”与“柔好的舞蹈”隐然没有克没有及拆配,应改为“正在联欢会上,咱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瞅到柔好的舞蹈.”比圆:“如果咱们死计富饶了,便没有该该浪费.”隐然闭联词汇使用过失,应改为“纵然咱们死计富饶了,也没有该该浪费. ”四、前后冲突:正在共一个句子中,前后表白的意义自相冲突,制成了语意没有明.比圆:“尔预计他那讲题目肯定干错了.”前半句预计是没有敷肯定的意义,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冲突,到底情况怎么样呢?使人没有领会.不妨改为“尔预计他那讲题干错了.”大概“尔断定他那讲题干错了.”五、词汇序颠倒:正在普遍情况下,一句话内里的词汇序是牢固的,词汇序变了,颠倒了位子,句子的意义便会爆收变更,以至制成病句.比圆:“语文对于尔很感兴趣.”“语文”战“尔”的位子颠倒了,应改为“尔对于语文很感兴趣.”六、沉复罗嗦:正在句子中,所用的词汇语的意义沉复了,隐得罗嗦乏赘.比圆:“他兴冲冲天跑进课堂,兴下采烈天宣布了来日诰日去秋游的佳消息.”句中“兴冲冲”战“兴下采烈”皆是表示他很下兴的格式,可删去其中一个.七、观念没有浑:指句子中词汇语的观念没有浑,属性没有当,范畴大小归属纷治.如“万里少乡、故宫博物院战北京少江大桥是中中游客背往的古迹.”那里的“北京少江大桥”没有属于“古迹”,归属观念没有浑,应改为“万里少乡、故宫博物院是中中游客背往的古迹.”八、分歧逻辑分歧事理:句子中某些词汇语观念没有浑,使用过失,大概表白的意义没有切合事理,也易制成病句.比圆:“稻子老练了,田家上一片碧绿,一派歉支的情形.”稻子老练时是一片金黄色,而本句中形容一片碧绿,分歧事理.九、指代没有明:指句子中出现多部分大概状物时,指代没有精确,含混没有浑.代词汇分为人称代词汇[尔、您、他(她、它)、咱们……],指示代词汇[那、那、那里、那女……]战疑问代词汇[谁、哪里]三种,指代没有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汇使用过失.那类病句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一个代词汇共时代替几部分大概物,制成指代纷治.二类指示代词汇战疑问代词汇误用.比圆:刘明战陈庆是佳伙伴,他时常约他去挨球.应将“他时常约他去挨球”改为“刘明时常约陈庆去挨球”.建改病句的标记及效率:1.简略号:用去简略字、标面标记、词汇、短语及少句大概段降.2.回复号:又称死存号,用于回复被简略的笔墨大概标记.如果回复多个笔墨,最佳每个要回复的字底下标上回复号.3.对于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汇大概短句变更位子.4.改正号:把过失的笔墨大概标记改正为精确的.5.删加号:正在笔墨大概句、段间删加新的笔墨大概标记.6.沉面号:博用于赞好写得佳的词汇、句.7.提示号:博用于有问题的字、词汇、句、段,提示做家自止分解过失并改正.8.调遣号:用于近距离调移字、标面标记、词汇、句、段.9.起段号:把一段笔墨分成二段,表示另起一段.10.并段号:把下段笔墨交正在上文后,表示没有该该分段.11.缩位号:把一止的顶格笔墨缩二格,表示另起段,笔墨逆延后移.12.前移号:笔墨前移大概顶格.建改病句的要领:是有要领可觅的,普遍需掌握佳“一读二找三改四查看”.一读,读通句子,弄浑本句的良心.良心是指本句所要表白的主要意义.建改病句的前提是没有克没有及改变本句的本良心思,惟有弄浑句子的良心,才大概精确建改.二找,决定句子的病症.要建改病句,先要找到句子的病证,决定病果.普遍咱们不妨根据所教过的几种病句的罕睹本果,助闲查找病症.三改,对于症下药.根据语句的病症及本果,通过严肃思索,采与删、删、调、换等要领,动脚把错的场合改正.四、查看.改完后还得沉读一二遍,瞅瞅有毛病的场合是可皆建改了,建改的是可妥当,是可脆持了句子的承诺……。
“修改病句”详解及例题分析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详解及例题分析一、常见的病句类型二、各类型病句的病因及修改举例1.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练习:经过老师的耐心教育,使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们农业走上现代化。
老师耐心学生。
从这一件平凡的小事中,说明了一个大问题。
经过这次外出调查,对大家的启发很大。
2. 重复啰嗦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练习:上课时,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
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
3. 搭配不当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刘老师光荣地被评为“特级教师”称号。
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实施素质教育后,我们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提高了。
4. 词序颠倒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大家讨论并听取了黄校长的报告。
每一个有志气的同学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他不但改正了错误,而且接受了大家的批评。
少年宫展览室里展出了创作的描绘同学们春天的图画。
5. 前后矛盾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练习:他对自己能否学好电脑,充满了信心。
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6. 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使用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练习:周宇很自负,经常自吹自擂夸奖自己的能力。
我们来到公园,观赏美丽的情景。
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7. 分类不当。
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练习:《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儿童时代》等报纸,我都很喜欢。
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名胜古迹。
8. 表意不明指句子中出现多个人或状物时,指代不明确,含混不清。
练习: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讲解与练习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讲解与练习(综合)病句中的常见错误1.词语搭配不当;2.句子重复;3.句子顺序颠倒;4.关联词语用错;5.缺少句子成分。
1.前后矛盾6.语序错误7.字词错误1.用修改符号修改(用于前后矛盾、语句重复、语序错误、字词错误、语句顺序颠倒、关联词应用错误、用词不当1.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意思表达得不明确、不清楚,有错误的句子。
进行修改病句训练的目的是认清写句子时容易犯的错误,使自己少写和不写病句,把意思表达得明确、通顺。
本年级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
如:“放声歌唱。
”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
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
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
”“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
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
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
”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2.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
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
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
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技巧和练习(附答案)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技巧和练习(附答案)一: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例如:“为了班集体,做了很多好事。
”谁做了许多好事,不明确。
二:用词不当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就容易在词义范围大小、褒贬等方面使用不当,特别是近义词、关联词用错,造成病句。
例如:“他做事很冷静、武断。
”“武断”是贬义词,用得不当,应改为“果断”。
三:词语搭配不当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例如:“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
”“听到”与“优美的舞蹈”显然不能搭配,应改为“在联欢会上,我们听到悦耳的歌声,看到优美的舞蹈。
”例如:“如果我们生活富裕了,就不应该浪费。
”显然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改为“即使我们生活富裕了,也不应该浪费。
”四:前后矛盾在同一个句子中,前后表达的意思自相矛盾,造成了语意不明。
例如:“我估计他这道题目肯定做错了。
”前半句估计是不够肯定的意思,而后半句又肯定他错了,便出现了矛盾,到底情况如何呢?使人不清楚。
可以改为“我估计他这道题做错了。
”或“我断定他这道题做错了。
”五:词序颠倒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甚至造成病句。
例如:“语文对我很感兴趣。
”“语文”和“我”的位置颠倒了,应改为“我对语文很感兴趣。
”六:重复罗嗦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例如:“他兴冲冲地跑进教室,兴高采烈地宣布了明天去春游的好消息。
”句中“兴冲冲”和“兴高采烈”都是表示他很高兴的样子,可删去其中一个。
七:概念不清指句子中词语的概念不清,属性不当,范围大小归属混乱。
例如:“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这里的“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归属概念不清,应改为“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迹。
”八:不合逻辑不合事理句子中某些词语概念不清,使用错误,或表达的意思不符合事理,也易造成病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修改病句详解—1.常见病句类型
1.病句定义:是在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就叫做病句。
2.常见的十大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颠倒、成分残缺、重复啰嗦、自相矛盾、用词不当、指代不明、分类不当、不合事理、含糊不清。
.搭配不当:是在句子中某些词语在意义上不能相互搭配或者搭配起来不合事理,违反了语言的习惯,造成了病句。
包括一些关联词语的使用不当。
.语序颠倒:在一般情况下,一句话里面的词序是固定的,词序变了,颠倒了位置,句子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变成病句。
1.搭配不当
例句1. 春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分析病因】
词语搭配不当。
在“春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这句话中,它的主语是“北京”,不可以说“北京是个美丽的季节”
【修改病句】
北京的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春天的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地方。
例句2. 经过努力我的学习态度提高啦!
【修改病句】
经过努力我的学习成绩提高啦!
例句3. 我们要热爱公共财产。
【修改病句】
我们要爱护公共财产。
2.语序颠倒
例句1. 我们开会通过并讨论了她的建议。
【分析病因】
语序颠倒。
想一想“讨论”和“通过”的先后顺序。
【修改病句】
我们开会讨论并通过了她的建议。
例句2. 妈妈的工作养成了认真的好习惯。
【修改病句】
妈妈养成了认真工作的好习惯。
1.成分残缺:句子里缺少了某些必要的成分,意思表达就不完整,不明确。
2.重复啰嗦:在句子中,所用的词语的意思重复了,显得罗嗦累赘。
.成分残缺
例句1. 每个小学生都应该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分析病因】
【修改病句】
每个小学生都应该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例句2. 我肚子饿啦,很想吃。
【修改病句】
我肚子饿啦,很想吃东西(零食)。
例句3. 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
【修改病句】
春天到了,林荫大道上的花草树木生长的很茂盛。
2.重复啰嗦
例句1. 我忍不住不禁笑了起来。
【分析病因】
重复啰嗦。
“忍不住”和“不禁”意思相同,可以去掉这两个词中的任意一个。
【修改病句】
我忍不住笑了起来。
我不禁笑了起来。
例句2. 我的作业几乎全部做完啦!
【修改病句】
我的作业全部做完啦!
我的作业几乎快做完啦!
例句3.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到处都是绿色。
【修改病句】
美丽的大草原一碧千里。
美丽的大草原到处都是绿色。
自相矛盾
例句1. 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骑自行车上学
【分析病因】
有时:表示“偶尔”;
经常:表示发生的频率很高。
句子中说“我经常看到小明有时....”犯了自相矛盾的病因。
【修改病句】
我经常看到小明骑自行车上学。
或我看到小明有时骑自行车上学。
例句2. 五颜六色的红旗在随风飘扬。
【分析病因】
五颜六色:表示“色彩丰富,有很多种”;
红旗:表示只有红色。
句子中说“五颜六色的红旗..”犯了自相矛盾的病因。
【修改病句】
五颜六色的旗在随风飘扬。
红旗在随风飘扬。
例句3. 我断定他大概是小红的哥哥。
【修改病句】
我断定他是小红的哥哥。
他大概是小红的哥哥。
用词不当
例句1. 周雨努力学习妈妈经常夸耀她。
【分析病因】
夸耀:表示“向人炫耀自己的长处、优势、功劳等”
【修改病句】
周雨努力学习妈妈经常夸奖她。
例句2. 小明兴奋的张牙舞爪,一溜烟跑回家去了。
【修改病句】
小明兴奋的手舞足蹈,一溜烟跑回家去了。
小明兴奋的一溜烟跑回家去了。
例句3. 邻居家的小弟弟不仅年纪小,而且很懂事。
【分析病因】
关联词的使用不当
【修改病句】
邻居家的小弟弟虽然年纪小,但是很懂事。
1.指代不明
例句1. 泰山是我国的五大名山。
【分析病因】
注意“五大名山”这个词。
【修改病句】
泰山是我国的五大名山之一。
泰山是我国的名山。
例句2. 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他经常帮助他。
【分析病因】
“他经常帮助他”,到底是谁帮助谁?
【修改病句】
李刚和小海是好朋友,李刚经常帮助小海。
例句3. 张文和王琪约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
【修改病句】
张文和王琪约定一起在张文家做作业。
2.分类不当
例句1. 山坡上栽着许多梨树、苹果树和果树。
【分析病因】
分类不当。
果树包含了梨树、苹果树。
【修改病句】
山坡上栽着许多梨树、苹果树。
山坡上栽着许多果树。
例句2. 妈妈买了水果、橘子、苹果和薯片。
【修改病句】
妈妈买了橘子、苹果和薯片。
3.不合事理
例句1. 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
【分析病因】
“闻到鸟叫声”是有违常理的。
【修改病句】
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听到悦耳的鸟叫声。
例句2.盲姑娘见有人见有人进屋,赶紧站起来让座。
【修改病句】
盲姑娘听见有人见有人进屋,赶紧站起来让座。
例句3.黄鹂鸟游泳比赛拿了冠军。
【修改病句】
黄鹂鸟歌唱比赛拿了冠军。
4.含糊不清
例句1. 造纸是中国的四大发明。
【修改病句】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在修改病句中,我们要遵循四大原则:原意要保、改法要巧、改动要少和越简越好。
修改病句四原则案例讲解:
•
例句1.昨天的值日生把教室打扫的整整齐齐。
•
【病因】词语搭配不当。
•
【修改】昨天的值日生把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
•
例句2.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地球仪等体育器材。
•
【病因】归类不当。
体育室摆满体育器材,地球仪不属于体育器材。
•
【修改】学校的体育室摆满了足球、排球、篮球等体育器材。
•
例句3.小亮的肩头被沉重的米袋压得喘不过气来。
•
【修改】小亮被沉重的米袋压得喘不过气来。
•
例句4. 通过老师的帮助,使我改正了缺点。
•
【病因】“通过”和“使”同时出现时,只能保留其一。
•
【修改】通过老师的帮助,我改正了缺点。
•
老师的帮助,使我改正了缺点。
•
修改病句一般步骤:
一、修改病句一般步骤:1读2找3改4查
1.读:读懂句意;
2.找:找出句子主干,检查修饰语与主干内容搭配是否合理;
3.改:针对病句不同病因对症下药,改动要少,切勿添枝加叶,保证不改变句子
原意;
4.查:检查句子是否该通顺,是否保留原句意,检查是否还有其他语病。
二、修改病句一般步骤案例讲解:
例句1.大厅里摆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修改病句】
大厅里坐满了看演出的观众。
【词语积累】
①坐满观众②摆满商品
例句2.我站在操场上,仔细的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修改病句】
我站在操场上,仔细的看着锻炼身体的同学们。
【词语积累】
①锻炼身体②练习舞蹈
例句3.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格。
【修改病句】
①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态度非常严厉。
②李老师上课时,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
【词语积累】
①严格要求②态度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