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5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2.doc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2.doc](https://img.taocdn.com/s3/m/1adc0fd10975f46527d3e182.png)
[医学类试卷]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21 钟某,女,30岁。
产后受寒,肢体关节疼痛不移,以肩、膝关节为甚,得温痛减,关节不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紧而弦,其治法是(A)祛寒为主,活血通络(B)温肾健脾,活血祛瘀(C)温经散寒,祛风除湿(D)渗湿通经活络(E)祛风通络,补气养血2 孙某,女,38岁。
症见关节肌肉酸痛,时轻时重,涉及全身数个大关节,活动后疼痛加剧,阴雨天更甚,舌苔薄白,脉濡缓。
其首选方剂是(A)乌头汤(B)防风汤(C)薏苡仁汤(D)独活寄生汤(E)白虎加桂枝汤3 姚某,女,45岁。
患者体型偏瘦,双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三年。
现症见:双膝关节红肿热痛,痛如刀割,发热烦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其首选方剂是(B)身痛逐瘀汤(C)白虎加桂枝汤(D)独活寄生汤(E)双合汤4 董某,男,47岁,渔民。
自诉肢体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十余年,加重1个月。
症见多个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梭状变形,晨起僵硬,四肢肌肉萎缩,肘膝屈伸不利,疼痛夜间痛甚,遇寒加重,舌紫黯,脉弦涩。
其证型是(A)痛痹(B)行痹(C)着痹(D)痰瘀痹阻(E)肝肾两虚5 杨某,男,66岁。
患痹证日久不愈。
现症见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肘膝不得伸,舌质黯红,脉细涩。
首选方剂是(A)乌头汤(B)身痛逐瘀汤(D)独活寄生汤(E)桃红饮6 罗某,男,46岁。
3天来发热头痛,阵发性全身抽搐,四肢及颈项强直,牙关紧闭,经治疗仍未缓解,伴有腹部隐痛,时有呕吐,大便不爽,口苦,舌质红,舌苔腻。
诊断为(A)头痛(B)痫证(C)呕吐(D)腹痛(E)痉证7 刘某,男,52岁。
症见项背强直,口噤不语,时有抽搐,伴头痛、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苔薄白,脉紧。
病前无创伤病史。
其首选方剂是(A)葛根汤(B)玉真散(C)解肌汤(D)栝蒌桂枝汤(E)五虎追风散8 侯某,女,62岁。
痉证患者。
现症见:头痛,项背强直,发热不恶寒,汗出恶风,肢体酸重,苔薄白,脉浮。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症)历年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症)历年真题汇编及答案解析(1/23)A1型题第1题患者肩臂重着酸痛,疼痛游走,遇寒加重,舌苔白,脉弦。
治宦选用的方剂是( 题) (2010年第67题)A.乌附麻辛桂姜汤B.蠲痹汤C.防风汤D.薏苡仁汤下一题(2/23)A1型题第2题风寒湿痹的通治方为( ) (2000年第68;1996年第59;1991年第71题)A.羌活胜湿汤B.乌附麻辛桂姜汤C.宣痹汤D.蠲痹汤E.独活寄生汤上一题下一题(3/23)A1型题第3题患者两个月来关节肿大窜痛,屈伸不利,恶风怕冷,虽经治疗,症无改善,又增关节局部灼热,口干便燥,脉滑稍数,舌苔薄黄,主方选用( )(1999年第67题)A.白虎桂枝汤B.薏苡仁汤C.防风汤D.桂枝芍药知母汤E.犀角散上一题下一题(4/23)A1型题第4题李某,男,30岁,肢体关节重浊酸痛,恶风怕冷,疼痛游走,舌胖苔白,脉弦滑,治当选用( ) (1994年第71题)A.乌附麻辛桂姜汤B.乌头汤C.防风汤D.薏苡仁汤E.蠲痹汤上一题下一题(5/23)A1型题第5题患者肢体关节疼痛重着,痛处不移,局部微肿,扪之无灼热感,四肢沉重,肌肤麻木,接近关节处尤为明显,舌淡胖、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缓,治当选用何方( )(1992年第69题) A.乌头汤C.薏苡仁汤D.三痹汤E.桂枝汤、上一题下一题(6/23)A1型题第6题患者发热胸闷,口噤断齿,项背强直,于足挛急,腹胀便秘,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
其诊断为( ) (2010年第68题)A.痹证B.痿证C.痉证D.中风上一题下一题(7/23)A1型题第7题壮热汗出,项背强急,手足挛急,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治宜选用( 题) (2009年第71题)A.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B.当归六黄汤合葛根汤C.白虎汤合大承气汤D.羚角钩藤汤合葛根汤上一题下一题(8/23)A1型题第8题邪壅经络之痉证,如寒邪较甚,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病属刚痉者,其最佳治法是( ) (2003年第66题)A.祛风通络,养血和营B.解肌发汗,和营止痉C.祛风通络,豁痰开窍D.息风通络,散寒除湿E.祛风散寒,化湿通络上一题下一题(9/23)A1型题第9题患者项背强直,口噤不语,时作抽搐,伴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表证,苔薄白,脉浮紧,病前无创伤史,治当选用何方( 题) (2000年第63;1992年第62题)A.葛根汤B.玉真散C.五虎追风散D.瓜蒌桂枝汤E.防风汤上一题下一题(10/23)A1型题患者,男,15岁,发热胸闷,口噤齘齿,颈背强壮,甚则角弓反张,手足挛急,腹胀便秘,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应属痉证中哪一证候( ) (1994年第62题)A.邪壅经络B.热甚发痉C.湿热入络D.痰瘀互阻E.阴血亏虚上一题下一题(11/23)A1型题第11题痿证的病理特点是( )(2005年第65题)A.实证为多B.寒证为多C.热证为少D.虚证为少E.虚证为多上一题下一题(12/23)A1型题第12题痿证与痹证的主要鉴别点是( ) (2003年第53题)A.肌肉是否瘦消枯萎B.关节有无肿大变形C.肢体关节有无疼痛D.肢体能够随意运动E.关节是否屈伸不利上一题下一题(13/23)A1型题第13题患者,男性,48岁,下肢痿软无力半年,逐渐加重,腰脊酸楚,肢体困倦,咽干耳鸣,小便热赤涩滞,苔黄腻,脉濡数,治宜选用( ) (2001年第67题)A.虎潜丸合加味二妙散B.三妙丸C.宣痹汤D.参苓白术散E.疏凿饮子上一题下一题(14/23)A1型题第14题患者初始纳少,腹胀,便溏,面色少华,逐渐出现四肢痿软无力,神疲倦怠,舌胖苔白,脉弱,治宜选用( )(2000年第71题)A.加味二妙散B.清燥救肺汤C.参苓白术散E.补中益气汤上一题下一题(15/23)A1型题第15题下列哪项不是致痿的主要病因( )(1999年第60;1998年第71题)A.肺热津伤,津液失布B.湿热浸淫,气血失运C.脾胃亏虚,精微失输D.肝肾耗损,筋脉失养E.血瘀痰阻,肢体失荣上一题下一题(16/23)A1型题第16题治疗瘀结血瘀之痿病,宜用何法( 题) (1998年第70题)A.疏肝理气,化痰祛瘀B.理气舒郁,化痰消痿C.理气活血,化痰消痿D.化痰散结,活血化瘀E.活血化瘀,祛痰消痿上一题下一题(17/23)A1型题第17题痿证的病因,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 (1991年第70;1996年第71题)A.肺热伤津B.湿热浸淫C.脾胃虚弱D.肝肾阴亏E.寒湿上一题下一题(18/23)A1型题第18题以下哪项不是痿证病因病机( ) (1993年第59题)A.肺热伤津,津液不布B.脾胃亏虚,精微不输C.湿热浸淫,气血不运D.风寒痹阻,经脉不通E.肝肾亏损,髓枯筋瘦上一题下一题(19/23)A1型题第19题腰痛的基本病机是( )(2008年第71题)A.外感湿邪,经脉不畅B.筋脉痹阻,腰府失养C.肾虚精亏,瘀血阻滞D.邪痹经脉,气血不畅上一题下一题(20/23)A1型题第20题治疗寒湿腰痛的主方是)(2007年第61题)A.石韦散B.乌头汤C.实脾饮D.肾着汤上一题下一题(21/23)A1型题第21题湿热腰痛的处方是)(2004年第68题)A.四妙丸B.妙香散C.石韦散D.肾着汤上一题下一题(22/23)A1型题第22题下列哪项小是瘀血腰痛的特点( )(1997年第64题)A.腰痛如刺B.痛处喜按C.痛有定处D.昼轻夜重E.俯仰不便上一题下一题(23/23)A1型题第23题患者因为过劳而反复腰痛,静卧痛减,阴雨大加剧,一天前左侧腰疼剧烈,小能转侧,日轻夜重,痛处拒按,苔薄r1腻,脉弦,治首选何方加减( )(1995年第72题)A.身痛逐瘀汤B.独活寄生汤C.右归丸D.肾着汤E.青蛾丸上一题下一题(24~25/共10题)B1型题(共用备选答案)A.肢体关节疼痛B.肢体瘦削,软弱无力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997年第117.118题)。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考试题(题库版)

中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考试题(题库版)1、单选治疗痹证肝肾亏虚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双合汤B.独活寄生汤C.左归丸D.乌头汤E.白虎加桂枝汤正确答案:B2、单选汪某,男性,75岁。
两年来头(江南博哥)摇肢颤,颤抖无力,神疲乏力,面色淡白,表情淡漠,心悸气短,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濡无力。
此病证的证机概要是()A.阳气虚衰,失于温煦,筋脉不用B.髓海不足,神机失养,肢体筋脉失主C.气血两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D.肝郁阳亢,化火生风,扰动筋脉E.肝肾亏虚,阴精不足,筋脉失养正确答案:C3、单选着痹的主要治法()A.祛风通络,散寒除湿B.温经散寒,祛风除湿C.除湿通络,祛风散寒D.清热通络,祛风除湿E.化痰祛瘀,搜风通络正确答案:C4、单选李某,中年男性,主因腰部困重疼痛月余,于8月16日来诊。
腰痛每于阴雨天加重,伴有头痛如裹,脘腹不舒,口中黏腻,小便黄赤,大便不爽,舌质红,苔腻略黄,脉濡数。
该病例为何种腰痛()A.肾着腰痛B.湿热腰痛C.肾虚腰痛D.血瘀腰痛E.风湿腰痛正确答案:B5、单选颤证的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本虚以何者为主()A.气阴两虚B.气虚C.阳虚D.阴津精血亏虚E.气血不足正确答案:D6、单选林某,男性,15岁。
5天来双膝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疼痛呈游走性,初起有恶风、发热。
舌苔薄白,脉浮。
此病证的证机概要是()A.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闭阻气血B.风邪兼夹寒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C.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D.寒邪兼夹风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E.痰瘀互结,留滞肌肤,闭阻经脉正确答案:B7、单选指出颤证多由风热相合,亦有风寒所中者,亦有风夹湿痰者,治各不同也,阐明风寒、热邪、湿痰均可作为病因而生风致颤,此医著为()A.《素问》B.《赤水玄珠》C.《医学纲目》D.《张氏医通》E.《证治准绳》正确答案:C8、单选下列除哪项外是痹证日久,容易出现的病理变化()A.头晕耳鸣B.皮肤瘀斑C.关节周围结节、关节肿大、屈伸不力D.气血亏虚症候E.胸痹心痛正确答案:A9、单选李某,女性,78岁。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练习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练习试卷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1.颤证痰热风动证的病机是A.肝郁阳亢,化火生风,扰动筋脉B.痰热内蕴,热极生风,筋脉失约C.痰浊中阻,经络阻塞,筋脉失养D.湿热蕴结,化火生风,扰动筋脉E.脾湿生痰,痰瘀经络,筋脉失养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患者,男,49岁,初起恶风发热,周身不适,继则出现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屈伸不利,疼痛无定处,舌苔薄白,脉浮,该病治疗首选方为A.桂枝芍药知母汤B.乌头汤C.防风汤D.薏苡仁汤E.白虎加桂枝汤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3.颤证的基本病机为A.肝阳化风B.血虚生风C.肝风内动D.痰热动风E.瘀血生风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4.颤证病位在A.肌肉B.关节C.骨D.筋脉E.肢体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5.首先阐述了痉证和肝脏关系的医家为A.张仲景B.朱丹溪C.吴鞠通D.华岫云E.王清任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6.腰痛病变与哪一脏腑相关A.脾B.肝C.大肠D.肾E.膀胱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7.颤证气血亏虚证的代表方剂为A.补气运脾汤B.补髓丹C.人参益气汤D.八珍汤E.人参养荣汤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8.着痹的治则是A.祛风通络,散寒除湿B.除湿通络,祛风散寒C.散寒通络,祛风除湿D.搜风通络,燥湿化痰E.发表散寒,祛风除湿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9.痹证的治疗应重视A.祛风通络B.养血活血C.行气消郁D.散寒除湿E.以上皆非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0.下列哪味中药,不是肝经热盛之痉证的常用中药A.钩藤B.桑叶C.防风D.菊花E.川贝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1.寒湿腰痛的舌脉为A.舌红少苔,脉弦细数B.舌质淡,脉沉细无力C.舌质红,苔黄腻,脉细数D.舌质淡,苔腻,脉沉迟E.舌质淡,苔白腻,边有齿痕,脉濡数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2.首先提出肾与腰部疾病有密切关系的著作是A.《金匮要略》B.《伤寒论》C.《七松岩集》D.《丹溪心法》E.《内经》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3.有助于颤证的诊断的有关检查为A.红细胞沉降率B.MRIC.血常规D.血清酶检测E.尿检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4.治疗颤证时应重视A.调补阴阳,熄风通络B.滋补肝肾,益气养血C.补益肝肾,治病求本D.清热化痰,镇肝熄风E.益气养血,熄风通络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5.记载了痹证之手指关节肿大者为”鼓槌风”的著作是A.《内经》B.《金匮要略》C.《诸病源候论》D.《证治准绳》E.《医宗必读》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6.对痿证的辨证论治日趋完善的朝代是A.明清以前B.明清以后C.金元以后D.宋代E.唐代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7.治痿应慎用A.寒药B.热药C.风药D.利湿药E.补药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8.风湿热痹的治疗原则是A.散寒通痹,祛风除湿B.化痰行瘀,蠲痹通络C.清热通络,祛风除湿D.除湿通络,祛风散寒E.祛风通络,散寒除湿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19.痉证重要的治疗方法为A.舒筋解痉B.清热祛湿C.熄风镇痉D.滋养营阴E.活血化瘀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0.头摇肢颤,筋脉拘挛,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懒言,动则气短,自汗,小便清长,大便溏,是颤证哪种证候的临床表现A.阳气虚衰证B.髓海不足证C.气血亏虚证D.痰热风动证E.风阳内动证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1.痹证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者为A.瘀B.热C.风D.湿E.痰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2.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为A.痉证B.厥证C.中风D.破伤风E.痫证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3.把风、痹、厥与痿证进行了鉴别的医家为A.朱丹溪B.张景岳C.叶天士D.吴鞠通E.张子和正确答案:E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4.痉证的病理性质为A.虚实B.寒热C.阴阳D.表里E.津液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5.痉证的病理变化为A.风寒闭络,不通则痛B.阳气虚衰,筋脉不利C.阴虚血水,筋脉失养D.阴阳两虚,筋脉失养E.塞邪郁闭,筋脉失濡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6.行痹的病机是A.寒邪兼挟风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B.风邪兼夹寒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C.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D.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闭阻气血E.痰瘀互结,留滞肌肤,闭阻经脉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7.腰痛的基本病机为A.郁遏卫阳,腰府气血不通B.筋脉痹阻,腰府失养C.闭阻气血,腰府经气不运D.湿蕴生热,经脉不畅E.瘀血内阻,气血不畅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8.痛痹属A.热邪盛B.湿邪盛C.风邪盛D.寒邪盛E.燥邪盛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29.壮热汗出,项背强急,手足挛急,角弓反张,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舌红,苔黄燥者,证属痉病之A.邪壅经络证B.肝经热盛证C.阳明热盛证D.心营热盛证E.痰浊阻滞证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30.指出颤证与瘛疚有别的著作为A.《内经》B.《证治准绳》C.《赤水玄珠》D.《医学纲目》E.《张氏医通》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31.痹证日久,可由经络累及脏腑出现相应的脏腑病变,以哪一脏病变较为多见A.心B.肝C.脾D.肺E.肾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32.以下哪味中药,不是痿证之脾胃虚弱证的常用药A.人参B.白术C.肉桂D.山药E.扁豆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33.痿证之肺热津伤证的舌脉是A.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B.舌质暗,有瘀斑或瘀点,脉细涩C.舌质红,苔黄,脉细数D.舌淡,苔薄白,脉细弱E.舌红少苔,脉细数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34.颤证与哪些脏腑密切相关A.心、肾、脾B.肝、肺C.肺、心D.脑、心、肝E.脾、心、肾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35.提出痿证的主要病机是”肺热叶焦”的著作是A.《素问.痿论》B.《儒门事亲》C.《景岳全书》D.《灵枢.根结》E.《丹溪心法》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36.痿证又称A.厥证B.痹证C.痿弱D.痿?E.痿软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肢体经络病证。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3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3(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痹证属风、寒、湿偏盛不明显者,可选用下列哪首方剂为通用基础方进行治疗A.羌活胜湿汤B.独活寄生汤C.防风汤D.蠲痹汤√久痹风、寒、湿偏盛不明显者,可选用蠲痹汤作为治疗风寒湿痹基本方剂,该方具有益气和营,祛风胜湿,通络止痛之功效,临证可根据感受外邪偏盛情况随证加减。
故D为正确选项。
2.患者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
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紧。
治宜选用A.蠲痹汤B.乌头汤√C.薏苡仁汤D.防风汤上述症状属于痛痹。
其病机为寒邪兼夹风湿,留滞经脉,痹阻气血。
治宜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其代表方为乌头汤。
本方温经散寒止痛。
故B为正确选项。
3.患者痹证日久不愈,关节屈伸不利,肌肉瘦削,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或骨蒸劳热,心烦口干。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
治宜选用A.羌活胜湿汤B.独活寄生汤√C.防风汤D.蠲痹汤上述症状属于痹证之肝肾亏虚证。
其病机为肝肾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温煦。
治宜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其代表方为独活寄生汤。
本方益肝肾、补气血、祛风湿、止痹痛。
故B为正确选项。
4.患者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治宜选用A.羌活胜湿汤B.独活寄生汤C.麻黄附子细辛汤D.甘姜苓术汤√上述症状属于寒湿腰痛。
其病机为寒湿闭阻,滞碍气血,经脉不利。
治宜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其代表方为甘姜苓术汤。
本方温中、散寒、化湿。
故D为正确选项。
5.腰痛的基本病机是A.外感湿邪,经脉不畅B.肾虚精亏,瘀血阻滞C.邪痹经脉,气血不畅D.筋脉痹阻,腰府失养√腰痛病因为内伤、外感与跌仆挫伤。
外感腰痛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外邪痹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
寒为阴邪,其性收敛凝闭,侵袭肌肤经络,郁遏卫阳,凝滞营阴,以致腰府气血不通;湿邪侵袭,其性重着、黏滞,留着筋骨肌肉,闭阻气血,可使腰府经气不运;热邪常与湿合,或湿蕴生热而滞于腰府,造成经脉不畅而生腰痛。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4.doc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4(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16,分数:32.00)1.患者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疼痛呈游走性,舌苔薄白,脉浮。
治宜选用(分数:2.00)A.蠲痹汤B.乌头汤C.独活寄生汤D.防风汤2.患者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
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其诊断为(分数:2.00)A.风湿热痹B.着痹C.行痹D.行痹3.患者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活动不便,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其治法为(分数:2.00)A.清热通络,祛风除湿B.祛风通络,散寒除湿C.祛风清热,除湿通络D.化痰行瘀4.下列哪项不是瘀血腰痛的特点(分数:2.00)A.腰痛如刺,痛有定处B.痛处喜按C.昼轻夜重D.俯仰不便5.患者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治当宜选(分数:2.00)A.甘姜苓术汤B.独活寄生汤C.薏苡仁汤D.羌活胜湿汤6.患者头痛,项背强直,恶寒发热,无汗或汗出,肢体酸重,甚至口噤不能语,四肢抽搐。
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浮紧。
其诊断为(分数:2.00)A.中风B.痫证C.痉证D.痿证7.患者项背强急,四肢麻木,抽搦或筋惕肉瞤,直视口噤,头目昏眩,自汗,神疲气短,或低热。
舌质淡或舌红无苔,脉细数。
其证属(分数:2.00)A.气阴两虚之中风B.阴血亏虚之痉证C.阴血亏虚之痫证D.气阴两虚之痉证8.患者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
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
重则不能转侧。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治宜选用(分数:2.00)A.甘姜苓术汤B.肾着汤C.独活寄生汤D.身痛逐瘀汤9.痹证的主要病理是(分数:2.00)A.气血为病邪阻闭,运行不畅B.素体阴虚,阴血无以濡养筋络C.素体气虚,无力推动气血运行D.素体阳虚,阳气不能布达周身10.患者女,36岁,患痹证多年,近来出现心悸气短,动则加重,面色少华,舌质淡,脉虚数者,治宜当选(分数:2.00)A.独活寄生汤B.生脉散C.八珍汤D.炙甘草汤11.下列哪项不是痿证形成的原因(分数:2.00)A.饮食不节B.感受温毒C.跌扑损伤D.风寒外袭12.腰痛治疗除驱邪通络外,常需加用下列哪类药物(分数:2.00)A.补气养血类B.益气温阳类C.滋养肝肾类D.补肾强腰类13.治疗邪壅经络型痉证的代表方是(分数:2.00)A.荆防败毒散B.清营汤C.防风通圣散D.羌活胜湿汤14.患者壮热,项背强急,手足挛急,腹满便结,口渴喜冷饮,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
中医内科学试题(5)【精选100题】

中医内科学试题及答案1、癫证,常有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时太息,言语无序,喜怒无常,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
证属A.气虚痰结B.心脾两虚C.痰热瘀结D.痰火扰神E.痰气郁结【答案】E2、肺痿的主要治则是A.补肺生津B.温肺益气C.清热润肺D.宣肺化痰E.补益肺气【答案】A3、肺痈之成痈化脓的病理基础是A.热伤肺气B.热壅血瘀C.肉腐血败D.热毒留恋E.痰瘀痹阻【答案】B4、崔某,男,40岁。
头痛如刺,痛有定处,形体消瘦,项背强直,四肢抽搐,舌质紫暗,边有瘀斑,瘀点,脉象细涩。
治疗宜选用A.羌活胜湿汤B.四物汤C.大定风珠D.增液承气汤E.通窍活血汤【答案】E5、痴呆痰浊蒙窍应使用A.洗心汤B.天麻钩藤饮C.苓桂术甘汤D.半夏白术天麻汤E.归脾汤【答案】A6、下列对哮病发作期与缓解期鉴别有意义的是A.声音B.呼吸C.面色D.舌苔E.脉象【答案】A B E7、患者,男,23岁。
症见热多寒少,汗出不畅,骨节酸疼,口渴引饮,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辨为A.温疟B.寒疟C.瘴疟D.正疟E.疟母【答案】A8、痢疾辨证当辨A.辨久暴B.辨寒热偏重C.辨伤气.伤血D.辨邪正盛衰E.辨在脏在腑【答案】A B C D9、下列成痈期肺痈的主症中,哪些是正确的A.胸部疼痛B.寒战壮热C.咳嗽气急D.咳吐脓血腥臭E.舌苔黄腻脉滑数【答案】A B C E10、痴呆辨缓急,急者可见A.起病突然B.阶梯样加重C.多与禀赋.衰少.肾虚.血少有关D.多痼疾难治E.多可逐渐恢复【答案】A B E11、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不是引起劳淋的病因A.诸淋日久B.过服寒凉C.久病体虚D.劳伤过度E.情志失调【答案】B12、患者张某,女,62岁。
眩晕,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寐多,舌苔白腻,脉滑。
治疗应首选A.苓桂术甘汤B.半夏白术天麻汤C.黄连温胆汤D.半夏厚朴汤E.半夏秫米汤【答案】B13、李某,女性,46岁。
从15岁开始即有尿血间断发作,曾在某医脘诊治,诊慢性肾炎,经治疗效不明显。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试卷1

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试卷1(总分:90分,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33,score:66分)1.钟某,女,30岁。
产后受寒,肢体关节疼痛不移,以肩、膝关节为甚,得温痛减,关节不肿,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紧而弦,其治法是【score:2分】【A】祛寒为主,活血通络【B】温肾健脾,活血祛瘀【C】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D】渗湿通经活络【E】祛风通络,补气养血本题思路:2.孙某,女,38岁。
症见关节肌肉酸痛,时轻时重,涉及全身数个大关节,活动后疼痛加剧,阴雨天更甚,舌苔薄白,脉濡缓。
其首选方剂是【score:2分】【A】乌头汤【B】防风汤【C】薏苡仁汤【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D】独活寄生汤【E】白虎加桂枝汤本题思路:3.姚某,女,45岁。
患者体型偏瘦,双膝关节疼痛反复发作三年。
现症见:双膝关节红肿热痛,痛如刀割,发热烦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其首选方剂是【score:2分】【A】乌头汤【B】身痛逐瘀汤【C】白虎加桂枝汤【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D】独活寄生汤【E】双合汤本题思路:4.董某,男,47岁,渔民。
自诉肢体关节疼痛,反复发作十余年,加重1个月。
症见多个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梭状变形,晨起僵硬,四肢肌肉萎缩,肘膝屈伸不利,疼痛夜间痛甚,遇寒加重,舌紫黯,脉弦涩。
其证型是【score:2分】【A】痛痹【B】行痹【C】着痹【D】痰瘀痹阻【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E】肝肾两虚本题思路:痹证反复发作,多属慢性之痰瘀互结,气血俱虚。
该患“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变形,夜间痛甚,遇寒加重,舌紫黯,脉弦涩”,符合痹证之痰瘀痹阻证的证候特点,故D选项为正确答案。
5.杨某,男,66岁。
患痹证日久不愈。
现症见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肘膝不得伸,舌质黯红,脉细涩。
首选方剂是【score:2分】【A】乌头汤【B】身痛逐瘀汤【C】渗湿汤【D】独活寄生汤【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E】桃红饮本题思路:该患“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舌质黯红,脉细涩”,辨证为肝肾两虚证,因痹证日久不愈,正虚邪恋,气血不足,可选择方剂独活寄生汤以益肝肾、补气血、祛风除湿、蠲痹和络,故D选项为正确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中医综合中医内科学(肢体经络病证)模拟试卷5(总分:6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15,分数:30.00)1.患者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肌肤麻木不仁。
舌质淡,舌苔白腻。
脉濡缓。
治宜选用(分数:2.00)A.蠲痹汤B.乌头汤C.薏苡仁汤√D.防风汤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着痹。
其病机为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痹阻气血。
治宜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其代表方为薏苡仁汤。
本方健脾祛湿,发散风寒。
故C为正确选项。
2.患者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或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着,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面色黧黯,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
脉弦涩。
治宜选用(分数:2.00)A.蠲痹汤B.双合汤√C.独活寄生汤D.蠲痹汤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痹证之痰瘀痹阻证。
其病机为痰瘀互结,留滞肌肤,痹阻经脉。
治宜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其代表方为双合汤。
本方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故B为正确选项。
3.患者女性,45岁,类风湿关节炎病史1年,现关节灼热肿痛,而又遇寒加重,恶风怕冷,苔白罩黄,脉弦数。
治宜选用(分数:2.00)A.薏苡仁汤B.羌活胜湿汤C.双合汤D.桂枝芍药知母汤√解析:解析:根据关节灼热肿痛,而又遇寒加重,恶风怕冷,苔白罩黄,脉弦数等症状,可辨为痹证之寒热错杂证,治法:温经散寒,清热除湿,代表方:桂枝芍药知母汤。
薏苡仁汤为治疗痹证之风寒湿痹证的代表方,白虎加桂枝汤、宣痹汤为治疗痹证之风湿热痹证的代表方,双合汤为治疗痹证之痰瘀痹阻证的代表方。
4.患者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治当选用(分数:2.00)A.四妙丸√B.知柏地黄丸C.肾着汤D.妙香散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湿热腰痛。
其病机为湿热壅遏,经气不畅,筋脉失舒。
治宜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其代表方为四妙丸。
本方清利湿热,舒筋通络,强壮腰脊。
故A为正确选项。
5.患者男性,62岁,腰椎间盘突出病史10余年,平素时有腰痛。
近一年来腰痛加重,酸软疼痛,喜揉喜按,腿膝无力,面色潮红,心烦,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其辨证是(分数:2.00)A.寒湿腰痛B.湿热腰痛D.肾虚腰痛√解析:解析:根据腰痛,酸软疼痛,喜揉喜按,腿膝无力,面色潮红,心烦,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可辨为腰痛之。
肾虚腰痛,治法:补肾益精,代表方:右归丸、左归丸加减。
寒湿腰痛症见:腰部冷痛,酸胀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治法: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代表方:甘姜苓术汤加减。
湿热腰痛症见:腰部疼痛,重着而灼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利湿,舒经通络。
代表方:四妙丸加减。
瘀血腰痛症见:腰痛如锥刺或痛似折,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轻者俯仰不便,重者不能转侧。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涩。
突然发病者,多有闪挫跌打外伤史。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
代表方:身痛逐瘀汤、抵当汤加减。
6.患者高热头痛,口噤齘齿,手足躁动,甚则项背强急,四肢抽搐,角弓反张。
舌质红绛,舌苔薄黄或少苔,脉弦细而数。
治当宜选(分数:2.00)A.天麻钩藤饮B.羚角钩藤汤√C.白虎汤加入参汤D.大定风珠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痉证之肝经热盛证。
其病机为邪热炽盛,动风伤津,筋脉失和。
治宜清肝潜阳,息风镇痉。
其代表方为羚角钩藤汤。
本方功能平肝熄风,清热止痉。
故B为正确选项。
7.痿证,在治疗上,那部医学著作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治疗原则(分数:2.00)A.《景岳全书》B.《丹溪心法》C.《金匮要略》D.《黄帝内经素问》√解析:解析:《内经》对痿证论述颇详,阐述了痿证的病因病机、病证分类及治疗原则。
在治疗上,《素问·痿论》提出“治痿独取阳明”的基本原则。
故D为正确选项。
8.患者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
治当(分数:2.00)A.活血化瘀,通络止痛B.清热利湿,通络止痛C.清热活血,利湿止痛D.清热利湿,舒筋止痛√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湿热腰痛。
其病机为湿热壅遏,经气:不畅,筋脉失养。
治宜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故D为正确选项。
9.痹证与痿证的主要鉴别点是(分数:2.00)A.关节是否屈伸不利B.肢体是否随意运动C.肌肉是否瘦削D.肢体关节有无疼痛√解析:解析:痹证与痿症鉴别:相同点:病变均在肢体关节,均可出现肢体瘦削枯萎不能随意运动;不同点:鉴别要点在于痛与不痛,其次观察肢体的活动障碍:痹证是由于风寒湿热导致经络气血痹阻不通为主,主要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多因疼痛影响活动,日久可导致肌肉萎缩;痿证多发于下肢,表现为肢体痿软无力,一般无肢体疼痛。
故D为正确选项。
10.患者腰脊酸软,下肢痿弱,步履艰难,不能久立,伴耳鸣目眩,遗尿遗精,舌红苔少,脉细数。
其治法是(分数:2.00)B.活血化瘀C.补益肝肾√D.健脾益气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痿证之肝肾亏损证。
其病机为肝肾亏虚,阴精不足,筋脉失养。
治宜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故C为正确选项。
11.提出“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痿原则的是(分数:2.00)A.张子和B.朱丹溪√C.刘河问D.李杲解析:解析:朱丹溪承张子和之说,力纠“风痿混同”之弊,提出了“泻南方,补北方”的治痿原则。
“泻南方则肺金清而东方不实……补北方则心火降而西方不虚。
”故B为正确选项。
12.患者因腰部用力不当,症见腰部刺痛,仰俯不便,局部疼痛拒按,舌有瘀斑,治宜选用下列哪个方剂(分数:2.00)A.活络效灵丹B.血府逐瘀汤C.复元活血汤D.身痛逐瘀汤√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于瘀血腰痛。
其病机为瘀血阻滞,经脉痹阻,不通则痛。
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其代表方为身痛逐瘀汤。
故D为正确选项。
13.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痉证的发病特点(分数:2.00)A.项背强急B.四肢抽搐C.角弓反张D.口舌歪斜√解析:解析:痉证是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口舌喁斜是中风的发病特点。
故D为正确选项。
14.邪壅经络之痉证,如寒邪较甚,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病属刚痉者,其最佳治法是(分数:2.00)A.熄风通络,散寒除湿B.祛风通络,养血和营C.祛风通络,豁痰开窍D.解肌发汗,和营止痉√解析:解析:痉证之邪壅经络证,其病机为风寒湿邪侵于肌表,壅滞经络。
若寒邪较甚,项背强急,肢痛拘挛,无汗,病属刚痉,治宜解肌发汗,以葛根汤为主方。
故D为正确选项。
15.患者项背强直,口噤不语,时作抽搐,伴有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表证,苔薄白,脉浮数。
病前无创伤史,治当选用下列哪首方剂(分数:2.00)A.玉真散B.葛根汤√C.五虎追风散D.防风汤解析:解析:上述症状属刚痉。
治宜解肌发汗,以葛根汤为主方。
故B为正确选项。
二、 B1型题(总题数:3,分数:12.00)A.蠲痹汤 B.双合汤 C.薏苡仁汤 D.防风汤(分数:4.00)(1).痹证之痰瘀痹阻证,治宜选方(分数:2.00)A.B. √C.D.解析:(2).着痹,治宜选方(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痹证之痰瘀痹阻证表现为肌肉关节刺痛,固定不移,或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着,或关节僵硬变形,屈伸不利,有硬结、瘀斑,面色黯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其病机为痰瘀互结,留滞肌肤,闭阻经脉,治宜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其代表方为双合汤,故选B。
着痹表现为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其病机为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治宜除湿通络,祛风散寒,其代表方为薏苡仁汤,故选C。
A.双合汤 B.羌活胜湿汤 C.甘姜苓术汤 D.四妙丸(分数:4.00)(1).湿热腰痛,治宜选方(分数:2.00)A.B.C.D. √解析:(2).寒湿腰痛,治宜选方(分数:2.00)A.B.C. √D.解析:解析:湿热腰痛表现为腰部疼痛,重着而热,暑湿阴雨天气症状加重,活动后或可减轻,身体困重,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其病机为湿热壅遏,经气不畅,筋脉失舒。
治宜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其代表方为四妙丸,故选D。
寒湿腰痛表现为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逐渐加重,静卧病痛不减,寒冷和阴雨天则加重。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迟缓。
其病机为寒湿闭阻,滞碍气血,经脉不利。
治宜散寒行湿,温经通络。
其代表方为甘姜苓术汤,故选C。
A.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B.四物汤 C.人参养荣汤 D.归脾汤(分数:4.00)(1).颤证之气血亏虚证,治宜选方(分数:2.00)A.B.C. √D.解析:(2).痉证之阴血亏虚证,治宜选方(分数:2.00)A. √B.C.D.解析:解析:颤证之气血亏虚证表现为头摇肢颤,面色恍白,表情淡漠,神疲乏力,动则气短,心悸健忘,眩晕,纳呆。
舌体胖大,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滑,脉沉濡无力或沉细弱。
其病机为气血两虚,筋脉失养,虚风内动。
治宜益气养血,濡养筋脉。
其代表方为人参养荣汤。
痉证之阴血亏虚证表现为项背强急,四肢麻木,抽搦或筋惕肉瞤,直视口噤,头目昏眩,自汗,神疲气短,或低热,舌质淡或舌红无苔,脉细数。
其病机为失血或伤津,阴血亏耗,筋脉失养。
治宜滋阴养血,息风止痉。
其代表方为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三、 X型题(总题数:10,分数:20.00)16.下列病证中,可见肢体瘦削枯萎的有(分数:2.00)A.痹证√B.中风√C.痿证√D.痉证解析:解析:痿证日久不愈肢体软弱无力可见肢体瘦削枯萎;痹症反复发作,肢体活动受限可见肢体关节疼痛、火节肿大变形、肢体瘦削枯萎。
中风恢复期之肝肾亏虚证可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舌强不语,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
痉证是以项背强直,四肢抽搐,甚至口噤、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表观的一种病征,而无肢体瘦削枯萎症状。
故正确选项为ABC。
17.痿病实证的常见病因有(分数:2.00)A.感受温热毒邪√B.感受风邪C.湿热浸淫√D.寒湿侵袭解析:解析:痿证是指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或伴有肌肉萎缩的一种病证。
病理性质以热证、虚证为多,虚实夹杂者亦不少见。
外感温邪、湿热所致者,病初阴津耗伤不甚,邪热偏重,故属实证;但久延肺胃津伤,肝肾阴血耗损,则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
内伤致病,脾胃虚弱,肝肾亏损,病久不已,气血阴精亏耗,则以虚证为主,但可夹湿、夹热、夹痰、夹瘀,表现本虚标实之候。
故临床常呈现因实致虚、因虚致实和虚实错杂的复杂病机。
本病病理因素有温邪、湿热和瘀血。
故正确选项为AC。
18.下列可出现肢体瘦削枯萎的有(分数:2.00)A.中风√B.痹证√C.痿证√D.痉证解析:解析:中风肝肾亏虚证可出现肢体瘦削枯萎,症见:半身不遂,患肢僵硬拘挛变形,或偏瘫,肢体肌肉萎缩,舌红脉细,或舌淡红,脉沉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