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4.练习1.5.6.7课)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6课时 练习课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6课时练习课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100以内数的认识,能正确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方法。
(3)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100以内数的读写练习。
2. 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练习。
3.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练习。
4. 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读写、顺序和大小比较,以及加减法计算。
2. 教学难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复习上一课时的内容,引导学生回顾100以内数的读写、顺序和大小比较,以及加减法计算。
2. 练习(15分钟)(1)100以内数的读写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3. 解决实际问题(10分钟)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4. 总结与拓展(5分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练习。
五、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六、板书设计1. 100以内数的读写、顺序和大小比较。
2. 10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
3. 解决实际问题。
七、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练习七》教学设计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练习七》教学设计1.用钢笔写字。
2.看图认识部首再写字。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说说破折号的用法。
5.读一读,熟记6组成语。
6.读背成语。
7.学写毛笔字。
二.教学时间: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教学目标:1.用钢笔写字。
2.看图认识部首再写字。
3.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4.说说破折号的用法。
二.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认读句子。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字形结构。
(3)让学生认认真真地进行描红。
要求笔笔到位,有一定的速度。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的情况,教师及时小结。
5.反馈。
(1)表扬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导学生按图象形字汉字的顺序看图了解瓦部的的演变。
(2)让学生用手指画一画图上的瓦片、象形字、汉字,加深印象。
(3)小组讨论过去所学过的属于瓦部的字。
(4)小组进行汇报。
按同样的方法学习角、斤、刀这三个部首。
(5)让学生说说四个部首的共同点。
(6)向学生明确部首字的概念。
3.练习。
从小组汇报的内容中选择几个带有这样部首的字,认真地填写。
1.审题。
2.指导。
(1)小组讨论景仰、如履平地两个词的含义。
(2)指导学生用换近义词的方法理解景仰。
(3)指导学生理解如履平地一词的词素。
(4)让学生读读供选择的义项。
(5)让同座同学讨论选择。
3.练习。
(1)学生完成练习。
(2)根据学生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4.反馈。
让学生根据所选择的正确解释,完整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师可适当指导。
1.审题。
2.指导,练习。
(1)让学生自己读读句子。
(2)集体读句子,体会破折号的用法。
(3)指导学生理解第一句中的破折号前后句子的意思,从而得出破折号在这个句子中的作用。
(4)学生说说第2句中的破折号的作用。
(5)再读句子体会。
3.反馈。
《练习7》课文教学设计

《练习7》课文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练习7》课文教学设计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⒈认识几种常见的戏剧脸谱及代表意义,讲讲有关人物的故事;⒉读背8个词语;⒊朗读、背诵《古今贤文——劝学篇(下)》的片断;⒋认真写好钢笔字;⒌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⒍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背诵词语、篇章。
难点:说话训练,把话说完整、合理,注意礼貌。
教、学具:投影、小黑板、各种图书玩具。
预习要求:⒈查阅有关戏剧脸谱资料及人物故事;⒉查阅成语词典;⒊把自己的图书玩具整理一下并标好价格;⒋通过多种途径了解自己的图书玩具。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练习7》。
板书:练习7二、学习第一项⒈激趣导入⑴投影出示四张戏剧脸谱。
⑵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仔细观察,它们各有什么特点?⑶师述:我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仅脸谱艺术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不同的胜谱表示的人物质形象也各不相同,今天我们就去作一个小小的探索。
⒉审题⑴指名读题⑵齐读⒊指导⑴读一读人物的名称,并和相关的脸谱相连。
⑵你能说说什么颜色的脸谱代表什么样的人物质性格吗?⒋交流关羽应和红色脸谱相连,代表忠勇。
包公应和黑色脸谱相连,代表正直。
秦桧应和白色脸谱相连,代表*诈。
孙悟空应和猴脸相连。
⒌反馈你连对了吗?⒍你最喜欢哪个人物?讲讲有关这个人物的故事。
⒎评出“小小历史故事家”(实小李红梅)第二课时一、读读背背⒈审题,明确要求指名读题⒉要求生自读这8个词语,要读准字音。
⒊指名朗读词语,注意正音。
⒋大致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⒌齐读这8个词语。
⒍练习背诵。
⒎反馈。
二、练习⒈审题,明确要求,指名读题。
⒉要求学生各自朗读这话,试着理解意思。
⒊请几名学生朗读这话。
理解这话的意思。
⒋师小结:这话告诉我们要勤动脑、勤动手,做事专心,持之以恒。
⒌请同学们齐读这话。
三、写好钢笔字⒈审题,明确要求。
指名读题。
⒉指名读这3个字并组词。
(小学教育)2019年五年级下册练习7教案

2019年五年级下册练习7教案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用词得体的习惯,知道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
2.通过诵读帮助学生积累词句。
3.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4.练习口语交际,敢于发表意见,说话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课时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实际安排课时教学过程一、语文与生活1.教学第一部分。
(1)学生读句子,看看莹莹写给姑妈的信用词得体吗?问题出在哪、(2)通过一读二思三议四改的步骤,指导学生知道如何用词得体。
(3)小结。
2.教学第二部分。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用词得体,体现文明与礼貌。
读下面的词,你知道它们用在什么场合吗?小芳日记。
(2)学生读词。
(3)交流。
(4)出示《常用客套话》,让学生诵读。
3.教学第三部分。
(1)从上面的词语中选择合适的填入括号里。
(2)集体交流,评议。
(3)总结。
二、诵读与积累1.出示与春夏秋冬有关的“准韵文”。
2.学生练习流利朗读12个词语。
要求:读准字音,尝试理解词语。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所理解词语的意思。
4.练习。
(1)练习诵读,学生自练,再分组练习。
(2)同桌练习背诵。
(3)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三、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自《大江保卫战》。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此字与相邻的字的繁简相差较大,笔画间架要匀称。
(5)教师重点指导“军旗、军徽”等词的间架结构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根据描红情况及时小结。
四、口语交际:七嘴八舌话环保。
1.审题。
(1)学生读题,并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2)教师略加讲解:为环境保护提建议是用来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维护公共的利益,提建议时应全面考虑。
(3)同学之间互相帮助着提出各自的建议。
苏教版四年级第七册全册教案《练习7》教学设计

苏教版四年级第七册全册教案《练习7》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处处留心,读短文,明白得春联的含义。
2、读读背背,积存成语和春联。
3、写好钢笔字。
4、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每个同学都能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准确地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积存成语,使学生明白压岁钱应该如何用才有意义。
【教学时刻】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教时一、学习第一部分:1、读处处留心一段话。
2、说说你觉得该补个什么字?3、学生自由练习。
4、交流讨论。
5、照模样对对子。
(1)读一读例子。
(2)自己试着对一对。
(3)同座交流,集体交流。
二、作业:1、对对子:见书134页第二教时一、成语积存:1,学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后,你们悟道了什么?2,读读成语,注意读准字音。
3,查阅词典,结合实际,说说你对成语的明白得。
二、分组读背成语:1,教师巡视检查。
2,小组竞赛。
三、学习春联:1、读一读春联。
2、说说这些描画了什么景象?3、学生互读互背。
四、写好钢笔字:1,观看范字,要注意的笔画。
2,练习写钢笔字。
第三教时压岁钱如何用(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口语练习一、导入课题。
小朋友们,过年的时候,你收到过长辈送给你的压岁钱吗?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话题就来谈谈压岁钱如何用。
随机板书课题:压岁钱如何用?二、小组交流。
你用压岁钱都做了些什么?在小组内讲给小朋友听听。
三、小组汇报。
1.每组举荐一位小朋友,上台讲讲你是如何用压岁钱的?其他小朋友请认真听,看看台上哪位小朋友说得清晰、明白。
2.学生上自讲述自己对压岁钱的使用情形。
3.学生评判:你认为谁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晰、明白了?4.台下学生说说自己和台上哪位同学的做法一样。
5.假如台下小朋友有自己的做法,也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
四、教师小结。
下面讨论讨论,你认为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谁说得清晰、明白。
(小组交流)五、谁情愿当一次小评委,评一评谁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什么缘故你认为他的压岁钱用的最有意义?六、教师小结。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练习7》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练习7》教案练习7【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并能正确使用。
2. 通过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语法知识,完整书写句子。
【教学重点】1. 重点词汇和句子的理解和使用。
2. 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3. 句子书写的规范性。
【教学难点】1. 阅读理解。
2. 句子书写的规范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文及练习题。
2. 学生准备练习册、笔和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介绍本节课的目标,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第七课的课文,并通过练习题来加深理解。
2. 让学生打开练习册,认真听题。
二、呈现课文内容(10分钟)1. 课前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一个小队长。
设计“带头读”的活动,每组选择一位优秀学生读出第七课的课文。
2. 老师课堂读一遍,学生跟读。
3. 老师设置几个阅读理解问题,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并找出答案。
1)马夫在车里发现了什么?2)青蛙是如何去找女儿的?3)青蛙说了哪两句话?三、巩固课文内容(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解答问题。
2. 分组展示答案。
3. 老师核对答案,纠正错误。
四、操练与应用(25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解答。
1)根据课文内容,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
马夫在车上发现了一只________(青蛙)。
青蛙大声地叫道:“请让我下去。
”2)阅读短文,判断下列句子是否正确。
马夫在车上发现了一个口袋。
3)将下列句子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马夫从小河边走向车子。
鸟在牵着马儿骑车。
青蛙从小河游向田里。
马儿站在车前面。
4)根据短文,回答问题。
马夫是在什么地方发现了青蛙?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向学生强调重要知识点。
2. 提醒学生将今天学习的内容整理到笔记中,以便复习。
【课堂作业】1. 完成课堂上的练习题。
2. 阅读练习册中的相关文章,并按要求完成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练习7【课后反思】本节课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文和练习题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重点词汇和句子,并能运用语法知识。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练习7

浙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练习7注: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及安排以教师实际教学情况为准。
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理解、朗读单元中的课文,并能表达出自己的理解。
2. 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语法,能够正确使用所学句型。
3. 能够正确书写、发音26个字母,并能够读出26个字母所对应的音标。
4. 能够在听、说练习中感知音节、句子及语言的韵律节奏。
5. 能够巩固和提高男声、女声的英语听力水平,增强语言的感知和自我表达能力。
6. 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增强学生学英语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方法和态度。
教学重点:1. 能够正确理解、朗读单元中的课文,并能表达出自己的理解。
2. 能够在听、说练习中感知音节、句子及语言的韵律节奏。
教学难点:1. 能够正确书写、发音26个字母,并能够读出26个字母所对应的音标。
2. 能够巩固和提高男声、女声的英语听力水平,增强语言的感知和自我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热身1. 看视频跳舞。
教师可以给学生放一段英文歌曲,然后要求学生跟着歌曲跳舞。
此环节旨在帮助学生热身,增强活力。
2. 课程导入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本单元中的课文。
三、语法讲解教师可以对本单元中的重点语法进行讲解,如本单元的人称代词。
要求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中的人称代词,然后进行短语练习。
四、词汇练习1. 教师板书本单元中的重点词汇,并要求学生跟读。
2. 教师和学生一起进入小组活动,让学生看图片并说出其中的单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词汇记忆。
五、语音训练1. 教师要求学生正确发音26个字母。
2. 教师可以通过读台湾英文课本中的拼音来练习学生的发音。
六、听说训练1. 教师播放录音,然后要求学生听懂录音中的句子,并把录音中的句子翻译成汉语。
2. 一边听一边说,教师引导学生熟悉词语的发音和拼写,并帮助学生练习口语。
七、兴趣发展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看英文动画片,并要求学生在片子中听懂句子和理解动画的内容。
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练习7》教案

一、教学内容
《练习7》教案
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教材第七单元《分数的乘除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分数乘法计算;
2.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进行分数除法计算;
3.能够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理解分数乘除法与整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增强数学知识体系的连贯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分数乘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步骤和实际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分数乘除法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教学难点
(1)分数乘除法的约分:学生在进行分数乘除法计算时,容易忽视约分步骤,导致最终结果错误。
-举例:计算2/3 × 4/6,学生可能会直接得到8/18,而忘记进行约分得到4/9。
(2)分数除法转换为乘法:学生需要理解除以一个分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并在实际计算中熟练应用。
-举例:计算3/4 ÷ 2/3,学生应将其转换为3/4 × 3/2,然后进行乘法运算。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分数的乘除法》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同学能够迅速理解并运用到实际计算中,但也有部分同学在约分和转换倒数这两个环节上遇到了困难。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关注这些难点内容的讲解和练习。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我发现学生们对分数乘除法的兴趣被成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讨论,这为后续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新课讲授中,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分数乘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秋天课型:讲读课文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文章中的生字新词。
3.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理解诗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4.了解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初步感受现代诗的意象美和韵律美。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通过诵读感受新诗的美。
教学方法:整体感知,情境朗读教学媒体:1.秋景的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2.教学挂图录音磁带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创设情境1.同学们,一年四季,季节更替,转眼,又到了秋天。
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让我们跟着诗人的脚步,一起到田野里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2.(多媒体课件或幻灯片展示秋景)教师范读全诗。
3.学生自由谈:看了秋景,听了写秋的诗,你对秋天有了怎样的印象呢?二、初读诗歌,理清诗歌的脉络1.学生自读全诗,边读边标出诗歌的小节来。
2.指名读全诗,相机正音。
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明丽酿造烦恼羊肠小道照耀珍藏柔韧井井有条(1)指名读词语。
(2)说说这些词语中,你弄懂了哪些,还有哪些是你不懂的?(3)你能用哪些词语来说话?三、再读全诗1.指名读,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2. 将自己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
3.用记号法再读全诗。
四.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认读。
2.小组讨论:说说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3.交流,说说写字的注意点。
4.师范写,生描红。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上一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秋天的美,用朗读来把你们的感受表达出来,好吗?小组轮读课文。
二、细读评析,领悟释疑1.精读感悟,体会秋天各样的美过渡:跟着诗人我们走进了秋天,看到了秋天,你喜欢秋天的什么风景呢?读读课文,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教师相机板书:秋风、秋阳、秋色、秋实、秋香(可以打乱顺序)秋风:(1)你为什么喜欢秋风?指名学生答。
(秋风像个淘气的娃娃,又像一把柔韧的梳子……)(2)“把夏天的脚印儿轻轻涂掉……是什么意思?你觉得这个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好像是风在一点一点擦拭脚印,掩盖夏的痕迹。
)(3)能把你的喜欢用读表达出来吗?(感情朗读这一小结,师生共同评价。
)秋实:(1)秋天里,有哪些果实成熟了?都是什么样子的?(稻穗、向日葵、苹果、葡萄……)(2)自读第三到五小节,感受丰收的喜悦。
(3)汇报朗读,教师指导。
(4)全班赛读,看谁先背下来。
(5)在看到累累秋实的时候,我们还看到了迷人的秋色,都有些什么颜色呢?(红、黄、紫。
学生可以想象补充课文中没有的颜色。
)2.回归整体,感受诗的韵律美(1)你喜欢这首诗吗?为什么呢?(写得美,读起来上口……)(2)你觉得这首诗还有什么特点呢?学生自由谈,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
(重点指导体会拟人手法的运用)(3)教师小结:这首小诗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流畅明快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秋天的美。
3.再读全诗,试着背诵全诗。
三、拓展延伸,描绘自己心中的秋天1.同学们,金秋是美丽的,在每一个人心中,它又美得各不相同,下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称赞自己心中的秋吧!2.自由组合,分组活动:(1)彩笔绘秋色,画出心中的秋。
(2)深情颂秋天,读出心中的秋。
(小组合作编排诗朗诵《秋天》)(3)妙笔描秋景,写出心中的秋。
(即课后练习4,将诗句改成一段话。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总结。
四、作业1.背诵全诗。
2.课后收集写秋天的诗,古诗,现代诗都可以。
板书设计:秋天秋风调皮可爱秋实硕果累累秋色五彩缤纷作业设计一、拼音写字我最棒。
míng lìniàng zào shūlǐwān yāo jǐng jǐng yǒu tiáo ( ) ( ) ( ) ( ) ( ) ( ) 二、现在正是丰收的秋天,描写秋天的词语我知道。
例:秋高气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用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难不倒我。
1.()到秋天,向日葵()成熟了。
2.()秋天到了,向日葵()成熟了。
四、不连不知道,一连忘不掉。
(把植物与其在秋天的样子连线。
)柿子树涨红了脸枫树乐弯了腰葡萄挂满红灯笼稻子燃着了一树火高粱抹上一层霜教后小记:练习一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1.处处留心,了解水獭的正确读音,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2.练习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注意正确的写字姿势。
3.熟记成语与古诗,积累词汇。
4.口语交际:让学生懂得当别人帮助你时,要学会用正确的语言感谢别人,在感谢中奉献真情,拥抱快乐。
教学重点:1.知道只要细心观察,处处留心,随时都能学习语文。
2.让学生懂得当别人帮助你时,要学会用正确的语言感谢别人,在感谢中奉献真情,拥抱快乐。
教学难点:让学生懂得当别人帮助你时,要学会用正确的语言感谢别人,在感谢中奉献真情,拥抱快乐。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巩固提高教学媒体:1.学生动手搜集自己喜欢的动物的资料。
2.搜集李峤的其它古诗。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一题(一)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二)指导。
1.阅读一篇小短文。
(1)读读小短文。
(2)从这则小短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3)在日常生活中,你自己有没有类似的事情?谈谈你的感受。
2.认一认几个动物标牌。
(1)出示挂图:这几种动物都是动物园中常见的,但许多人不能正确读出它们的名称。
你能借助图片旁的拼音把它们读准吗?(2)指名读、正音。
(3)齐读。
(4)你对这几种动物有什么了解:交流一下。
(5)指名读这几个动物标牌。
3.修改一篇日记。
(1)审题,指读题目要求。
(2)指导学生读文字,找一找存在的毛病,弄清小芳感到不大满意的原因。
(3)如何修改这段文字呢?自己先试一试,再全班交流。
(4)把修改好的文字连起来读一读。
4.你觉得这样修改有什么好处?5.师相机出一段有毛病的文字,请学生修改。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教学第二题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次、缺、珍,指名认读。
(2)你发现这3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3)师强调注意点。
(4)书写生字,先描红仿影再临写。
(5)反馈、评议。
二、读读背背。
1.读背成语。
(1)自由读成语,读准字音,想想成语的意思。
(2)指名读,正音。
(3)感知成语的意思。
(大体了解即可)2.练背成语。
(1)自由背。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
(4)集体背。
表扬背的好的同学。
3.学习古诗《风》。
(1)自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流畅。
(2)边读边想,初步了解诗意。
(3)交流诗意。
(4)自由练读、练背。
(5)熟读成诵。
第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口语交际。
1.指名读题,明确说话要求及内容。
2.交流。
你曾经得到过谁的帮助?你是如何感谢别人的?3.讨论感谢别人时要注意什么?(1)感谢要恰当。
(2)感谢要出于真诚。
4.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1)父母早早起床,为你做好早餐,并按时送你上学。
(2)学习中遇到了难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同学主动帮助你。
(3)生病了,医生为你解除了病痛。
(4)不小心摔伤了,同学把你扶起,并送你去医务室。
5.学生交流,师小结。
6.总结。
我们应该真诚地感谢每一个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真诚之心地人,让我们学会感谢,从现在做起。
板书设计:学会感谢感谢要恰当感谢要真诚二、指导写字1.出示:“木字旁”的运笔示意图,观察。
2.生小组讨论,说说写好这个笔画的注意点是什么?3.师范写,生注意观察师如何运笔。
4.讲解写法:木字旁由“木”字变形而来,作为左偏旁,左舒右紧,重心右移,形状宜窄。
第一横微微右上斜;第二笔为垂露竖,是这个偏旁的主干,要写得挺直有力;撇画向左下行笔,宜直,弯度不能大,也不要写的太长;为避让右边,最后一笔捺改为右点。
4.学生练习写“木字旁”。
5.学写“桂”(1)出示“桂”(2)小组讨论:如何写好这个字。
(3)诗讲解:“桂”右边的“圭”字由两个“土”字构成,上下基本相似,两竖在一条直线上,四横各有长短,起笔收笔也稍有区别,四横间隔均匀,左边一竖要写的低于右边最后一横。
6.范写“桂”,生注意观察。
7.学生练写“桂”。
8.用以上的方法学习“扌”和“打”。
板书设计:学会感谢感谢要恰当感谢要真诚作业设计一、抄写本单元你最喜欢的一首古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喜欢这首诗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仿照例句写句子。
1.他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人们欢欢喜喜地品尝瓜果,观赏明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给下面两段话加标点。
1. 昂首西望黄河从云端里落下一泻千里气象万千再向东看黄河穿过平原浩浩荡荡直奔大海2. 我喜欢干家务胜过爱学习家务怎么干做一次就能记住学习就难了即使记住了可要不了多久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教后小记:教材分析:本组编排了三篇课文《我给江主席献花》《天安门广场》《徐悲鸿励志学画》《虎门销烟》。
教师在教这三篇课文时,都应注意让学生感受,体会并激发一种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天安门广场》让学生知道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徐悲鸿励志学画》让学生体会徐悲鸿为祖国人民争气争光,发愤努力,刻苦学画的精神,教育他们要以徐悲鸿为榜样,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虎门销烟》让学生认识虎门销烟的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辱的精神。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懂得天安门广场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血泪和智慧,她是新中国的象征,从而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对首都北京的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5.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点:1.读懂课文,了解天安门广场建筑物壮观辉煌的景观,知道天安门广场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能感情朗读课文,读懂徐悲鸿是怎样刻苦学画的。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4.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销烟的经过。
教学难点:1.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2.理解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教学时间:5.我给江主席献花6.天安门广场 2课时7.徐悲鸿励志学画2课时8.虎门销烟2课时练习2 3课时5 我给江主席献花课型:讲读课文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爱戴国家领袖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