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改革_0

合集下载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新课程改革给教师专业化带来了新的挑战,找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其应对策略,对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化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教师专业化;问题;对策作者简介:段迎超(1979—),女,汉族,山东临沂人,曲阜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化过程中的问题1.缺乏专业发展的教育理念长期以来,人们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标准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情况。教师只要具有良好的师德、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较好的教学效果就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至于他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探索、研究,人们似乎并不是很在意,工作绩效远比专业化程度所起的作用更为现实。现实中的应试教育导向,使教师更注重单纯的知识传授而缺乏长远的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中小学教师所处的环境往往又缺乏教育研究氛围,他们在专业发展上的要求自然就不高。2.缺乏系统学习研究的时间和精力在中小城镇、农村的不少中小学里,每个一线教师的工作量都比较大,每天忙于学生管理、备课、上课、改作业和辅导,忙于每次考试后及时阅卷、统计分析,还要进行分类指导。特别是班主任,从学生的生活、学习、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到清洁卫生、安全问题、课外活动、走访家长都要落实到自己身上。在这种状态下,许多中小学教师感到体力透支,甚至心力交瘁。不少教师都承认,由于繁琐的日常工作耗去了他们大部分的精力,这使得他们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学习教育理论,把握教育前沿信息,思考自身学习等问题。3.缺乏合理的知识体系结构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由于学生升学的需要,在更多的时候教师注意的仅仅是与所教课程相联系的一些学科知识,基本上是考试考什么教师就学习什么,教师所具有的知识基本上是围绕着考试这个指挥棒建立的,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教学内容仅限于书本、教材,知识体系结构单一,不合理的现状,这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进程。4.缺乏有效的教师培训机制教师专业化是以教师良好的专业发展保障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是以教师的成功促进学生成功,因此,学校理当为教师获得持续有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条件。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有的地方只关心学生发展,忽略教师自身发展,教师专业化缺乏一个环境支持,没有切实有效的培训机制。一些教师进修学校因为各种原因难以承担教师专业化的培训任务,许多学校对教师的要求也还只停留在学历合格上,而学历合格的教师就没有什么学习压力了。二、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措施新课程改革无疑会促进教师角色的历史性转换,教师也必须从观念、素质和方法等各个层面进行调整,即教师要由课程规范的复制者转变成为新课程的创造者;要由课程知识的施予者转变为教育学意义上的交往者;要由课程分数的评价者转变成为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促进者。因此,广大中小学教师应积极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通过理论学习,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中小学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自身专业化的发展。1.树立终身学习观,培养专业发展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观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要求。中小学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积极的进行探索、研究,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断反省自己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树立起专业发展的理念,切实把握教育的前沿动态和各个领域的最新知识,使自己在专业知识、教育理论、道德品质、科研能力等各方面得到全面提高。2.建设学习型组织,创造专业化发展的环境导,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建设学习型组织不仅能为中小学教师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而且能使教师把教学、学习与科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提高他们自身教育教学水平,保障中小学教师自身的专业化的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小学教师所在单位必须保证他们在严守基本的职业规范内自主行动的自由,拥有获得职业上自我专业发展机会的权利等,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3.改善知识体系结构,拓展专业化发展的空间一般认为,专业化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应由、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三个维度组成,构造成金字塔型,以保证教师既有从教的深厚理论基础,又有专精的专业能力,而专业能力,有学者认为同样由三方面组成,即理解他人和他人交往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研究能力。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所具有的知识结构主要表现为普通文化知识不足,知识面不够开阔,学科专业知识欠缺,教育专业知识匮乏,专业能力尚待提高,中小学教师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改善自身现有的知识体系结构,提高专业能力,才能适应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4. 完善教师培训机制、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在职培训是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他们满足自我成就需要的根本途径。但从专业化学习的要求来看,实施教师资格的认定制度是教师职业走向专业化的重要步骤,有利于体现教师职业特点,使教师地位和队伍素质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把住“入口关”,解决不合格教师问题,优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社会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的新要求,中小学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加快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刻苦学习,努力钻研业务,拓宽知识面,以自身的高素质,应对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真正实现专业化。参考文献:〔1〕汪天洋.制约教师专业化的几个因素〔J〕.四川教育,2005.6.〔2〕黄崴.教师教育专业化与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 2002.1.〔3〕钱海荣.给教师一个良好的专业成长环境〔J〕.江苏教育研究,2004.2.〔4〕惠中,陈方.影响我国教师专业化的因素分析〔J〕.集美大学学报,2005.6.〔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

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高师课程体系改革

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下高师课程体系改革
第 3卷 第 6 o 期 2 o 年 l 月 08 1
湘 潭师 范学 院学报 ( 会 科学版 ) 社 d u l f i ga oma U i rt( o i c neE i n o ma o a tnN r l n esy S c( ) 二 高师 课程设置必须指向教师专业发展
高师院校是 培养 师资 的正式机构 , 是教 师专业 发展 中

教师 专业发展 与高师 课 程设置
最 有力 的正式社 会化来 源之一。课 程是实现培养 目标的关 键 。课程体 系如何设计 , 课程标准如何确定 , 直接影响到培 养 目标 的实现 。19 年北京召开 的“ 98 面向 2 世纪师范 教育 1 国际研讨会 ” 明确“ 当前 师范教 育改 革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化 问题” 。培养具有 专业 化水准 的教师成 为 国际教 师教育 改 革 的 目标 。
教师的专业成 长或教师 内在 专业结 构不 断更新 、 演进 和丰 富的过程 ” 教师专业发展更 加强 调教师个 体 自身 的主 动发 展, 是教师通过 自身 的努 力 由一 个非专 业人员成 长为 一个 专业人员 的过程 。“ 教师专业发 展强 调教师 的终 身学 习和 终身成长 , 是职前培 养 、 新任 教师培养 和在职培训 , 至结 直
实施专业 自主 , 提升专业修养 , 成为一个具有较高专业素养
的教育教学 工作 者的专业成长过 程。“ 教师 专业 发展就 是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很多 , 包括 社会 、 学校等环境 因素 及教师 自身的专业知识能力 、 专业经 历 、 情感和心理 因素等
个人因素。其 中, 师课 程设 置与 课程 质 量起 重要 作用 。 高 课程设置是体现教师专业化的 中心环节 ,课程设置是学校 “ 教育的灵魂 , 是任何教 育研究 都无法 回避 的核心 问题。 因 ”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教师教育课程改革

16 年联 合国教科 文组 织在 《 于教师地位 96 关 的建议》 报告 中提出, 应该把教师工作视为专 门职
业 , 为它 是一 种要 求教 师具 备经 过严 格训 练 和持 认 续不 断 的研 究才 能 获 得 并 维 持 专业 知 识 及 专 门技 能 的公 共 业 务 。 我 国师 范 教 育 向教 师 教 育 改 革 J 已经从 理论 研 究 进 入 实 际操 作 的 阶段 。教 师 教 育 必 须 以教 师专业 化 为 向导 , 变教 师 的培养 理 念和 转 培养模 式 , 构建 符合 时代 需求 的教 师 教育 知识 体 系 和技能 系统 , 高 教 师 教 育 的 整体 质 量 和 水 平 , 提 培 养高 素质 专业 化 的教师 。 lJ 2 教 师 教育 在 教 师专 业 化 的 过程 中扮 演 着最 重 要 的角色 , 建 适应 教师 专业 化 的课程 体 系是演 而构 好这个 角色 的关 键 。体 现 教 师 教 育 专 业 特性 的课 程结 构一 般认 为应 包括 普 通文化 知 识 、 科专 业 知 学 识 、 育学 科 的基 本 知 识 、 育 教 学 的基 本 技 能 和 教 教 技术 。笔者试 分 析教 师职 前教 育课 程存 在 的问题 , 探讨 如何 构建 适 应 教 师专 业 化 需 要 的教 师 教 育课
作者简介 : 金月锋(9 9一) 男 , 17 , 河南省 平顶 山市人 , 平顶 山学 院教育技 能教学部教师 。
( ) 三 课程 内容 陈 旧 , 离实际 脱

教师 教 育课程 目前 存在 的 问题
从 教师 教育 课程 设置 现状 分析 , 师教 育课 程 教 在 结构 、 型 、 类 内容 、 实践课 程 的建 设 与潜在 课 程 的 开发上 都不 同程 度 地存 在着 一些 问题 , 简要 分 析如

教育行业中如何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

教育行业中如何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

教育行业中如何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的普及,教育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改革与创新压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和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

因此,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已成为当今教育界亟需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提出几点关于如何在教育行业中推动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建议。

一、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1. 丰富课程内容:传统课程常常过于理论化,缺乏实践环节。

因此,应该设计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工作需求的课程,引入案例分析、课堂探讨等方式,激发学生积极性并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

2. 利用技术手段: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在线视频、虚拟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

这不仅能够激发他们对知识的兴趣,还可以开拓他们的学习视野,培养自主学习与创新的能力。

二、倡导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1. 引入项目评估:传统教育注重考试成绩,但这种方式往往只能检验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并不能真正反映他们在实际应用中所掌握的能力。

相比之下,项目评估更注重学生对于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的实际表现,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合作学习。

2. 个性化评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潜力,应该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评估。

通过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发展情况,才能更好地指导并帮助他们发挥潜能。

三、培养教师专业化水平1. 提供持续专业发展机会:教师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关键。

因此,必须为教师提供持续专业发展机会,提升其知识水平和方法技能。

举办专题研讨会、邀请行业专家授课、组织教学观摩等活动都能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成长与创新。

2. 支持创新教学实践:鼓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创新教学实践,例如引入小组讨论、互动游戏等方式,积极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同时,为教师提供相关支持与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实施创新教育方法。

四、加强校际合作与交流1. 教育资源共享:不同学校之间可以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包括课件、文档、案例等。

教育科研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育科研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教育科研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引言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育科研越来越被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成为当前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教育科研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影响。

1. 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教育问题,教育科研能够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为教师的教学实践提供支持,并推动教育制度的不断改进。

教育科研既涉及到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也需要关注教育实践的需求,力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2.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教育工作的需求。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包括教育知识的积累与应用、教学技能的提升、教育态度的塑造等多个方面。

通过专业化发展,教师能够更好地应对教育教学中的挑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

3. 教育科研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教育科研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互动关系。

教育科研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支持,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首先,教育科研能够为教师提供更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帮助教师拓宽视野,提高专业水平。

其次,教育科研能够促使教师不断反思和探索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此外,教育科研还能够为教师提供专业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学习。

4. 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育科研的影响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教育科研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促进教育科研的深入发展。

只有具备高水平专业素养的教师才能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科研工作,推动教育领域的进步与创新。

另一方面,教师专业化发展还能够为教育科研提供实践基础和研究对象,将科研成果更好地转化为教育实践力量,提高科研应用的效果与质量。

5. 推进教育科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为了推进教育科研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建立健全教育科研体系,加大对教育科研的投入和支持,提高科研水平和质量。

专业化语境下我国教师教育的困境与破解路径

专业化语境下我国教师教育的困境与破解路径

收稿 日期 :2 1—32 0 20.5
基金项 目:吉林 省教育科学 “ 十二五” 规划重点课题 “ 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研究”Z 6 E Zl0 ] 1 作者简介 :曲铁华( 92 )女 , 宁铁岭人 , 16 一 , 辽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 院教授 , 博士生导师。

词— —改 变和 成长 。 文认 为 , 种改 变 和成长是 一 列教 师教 育政 策 的出 台和完 善 ,促 进 了教师 教育 观 欧 这 个 终 身 的过程 。佩 里认 为教师 专业 发展 包 括教 师技 念的转变、教师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师教育体系的


专业 化语 境下 我 国教 师教 育 的 主要
因此, 教师专业化的核心是教师 的专业发展 , 即从教 师个 人 主观 成长 的角 度诠 释教 师 的发展 过程 和教 师
整 体 客 观受 教 育 的角 度诠 释 促 进 教师 成 长 的过 程 。 教 师 的专业 发展 是一 个动 态 的连续 的过 程 ,是教 师
J 1, 0 2 u .2 1
专 业化语境 下我 国教 师教 育的 困境与破解路径
曲铁 华
( 北 师 范大 学 教 育科 学 学院 ,吉 林 长 春 10 2 ) 东 3 0 4

要: 目前, 教师专业化 已成为世 界教 师教 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进行 以教师专业化为核心的教师教 育的改革, 成为世界
在新 世 纪 ,教 师 教育 已成 为促 进我 国教育 改 革
自主 3个 条件 。 业化 , 专 主要 是指一 个 职业 的专业性
与发 展 的重 中之重 ,教师 教育 发展 的好 坏 既关 系 到 质和 发展 状态 达 到专 门性职 业水 平 的状态 。教 师职

教师职业发展的新趋势与前景展望

教师职业发展的新趋势与前景展望

教师职业发展的新趋势与前景展望在当今社会,教师职业发展正面临着新的趋势和前景。

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对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个背景下,教师职业发展的新趋势逐渐显现,同时也给教师们带来了更广阔的前景。

首先,教师职业发展的新趋势之一是专业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师们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

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环境。

因此,教师们需要通过参加专业培训、研修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应对教育领域的挑战。

其次,教师职业发展的新趋势之二是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信息时代,教师们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需求。

教师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们也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供更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的教育资源。

只有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

第三,教师职业发展的新趋势之三是国际化。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教育也越来越具有国际化的特点。

教师们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

同时,教师们还需要具备全球视野,关注国际教育的最新发展动态。

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们有机会参与到国际教育项目中,与国际教育专家进行交流和合作,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展望未来,教师职业的前景是光明的。

教育的重要性不会改变,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会越来越高。

教师们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同时,教师职业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也会逐步提高,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从事教育工作。

因此,对于有志于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来说,现在是一个非常好的时机,他们将有更多的机会实现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总之,教师职业发展的新趋势是专业化、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国际化。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

什么是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领域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和教学环境的过程。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其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以适应新的教育需求和教学环境。

3.增强教师的职业发展和竞争力:教师专业化发展可以提高教师的职业发展空间和竞争力,有助于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好的发展和成就。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学科素养和教学能力。

2.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教师需要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3.教育技术应用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需要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创新能力。

4.教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教师需要具备教学研究和创新能力,能够进行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的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和创新能力。

5.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和自我评估:教师需要制定自己的专业发展规划,并进行定期的自我评估,以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1.参加专业培训和学习:教师可以参加学校、教育机构或专业培训机构组织的专业培训和学习班,学习和掌握教育教学的最新理论和方法。

2.参与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教师可以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课题研究,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自己的教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专业化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改革教师专业化视野下的教师教育改革摘要:教师专业化既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

当前要真正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就必须进行教师教育改革:一是要建构专业化理念,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二是要以专业化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三是要明确专业化标准,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四是要进行整体设计,实现职前职后教育一体化;五是要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关键词:教师专业化;皖教师教育;教育改革搅社会的发展对教育质影量提出了崭新的要求,呀教育质量的基础依赖于署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嚷今天,教师整体素质的喀提高越来越依赖于教师右教育的专业化。

因此,音教师专业化备受人们关渔注而成为非常重要的时暇代课题。

如何根据教师蓬专业化发展的要求,强盯力推进教师教育改革,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时代伴任务,对于当前教育改郡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积倚极意义。

一、教师专业柑化的内涵与现实意义镰专业一词最早1 / 10从涪拉丁语演化而来,是指橡公开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漱或信仰。

与之相对的是轧行业,包含着_中柳世纪手工行会所保留的默对其行业的专门知识和姓技能控制只能传授给本铂门派的人的神秘色彩。

由《现代汉语词典》将痘专业解释分为三个层纽次:一是高等学校的一先个系里或中等专业学校盈里,根据科学分工或生杉产部门的分工把学业分由成的门类;二是产业部躲门中根据产品生产的不卉同过程而分成的各业务扑部门;三是专门从事某摇种工作或职业。

由此可畅见,专业是社会分工、型职业分化的必然结果,嚼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汗,是人类对于自然和社枕会的认识达到一定深度枯的体现。

专业化则是指腕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距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据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执业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痊位的过程。

教师专粪业化是指教师在整个紊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潍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垒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俘自主,表现专业道德,贵并逐步提高自身专业素伸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封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郑长过程。

也就是一个衡人从普通人变成杖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恕程。

---------------------------------------------------------------最新资料推荐------------------------------------------------------ 教师专业化概念的枕提出,是为了进一步证粪明教师对于人的发展起郁着关键性的作用,教师辅职业具有其他职业不可整替代的价值,因而不仅茄教师应该受到严格的专雪业训练,而且教师的工促作应该得到社会的高度啼认可。

教师专业化溶从本质上讲,强调的是谓教师个体成长和专业发州展的历程,具体体现为硷三个层次:一是指教师柒个体的专业水平从基础吊到提高的过程;二是指烁教师群体的专业水平普宙遍提高的过程;三是指粕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在旦社会中的确立和认识的努过程,所以教师的专业迂化是从教师个体、教师该群体和教师职业这三个稼维度予以确认的。

因此妇,在推进教师专业化的随过程中,既要强调教师井个体的专业发展,又要慷提高教师群体整体的专谨业化水平,还要重视教债师的职业地位及其不断计提升。

忽视任何一个方冗面,都会阻碍教师专业旷化的进程。

(一)专业写化反映了各国教师教育终的目标教师作为一姚种专门的职业已走过了夜 300 多年的历程,但痰教师专业化概念的提出涧却是在 20 世纪。

20 粟世纪 50 年代,西方发养达国家首先提出了教师中专业化的理想,即将教袁师的培养作为一种专业堆性的职业来进行。

3 / 1019 觉 66 年,联合国教科文您组织与国际劳工组织在伟《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蓄》中,首次以官方文件景的形式对教师专业化做迟出了明确的说明,指出诵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壹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眶教师经过严格、持续的哀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誓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惰并特别强调了教师的专燕业性质。

20 世纪 80 敞年代以来,以教师和教辨师教育为主题的研究构殆成了教育研究的重大领恍域,教师专业化成为许拉多国家关注的中心和焦相点。

斯腾豪斯提出的争教师成为研究者,埃恤利奥特提出的教师成珐为行动研究者,凯米妥斯等倡导的教师成为硫解放性行动研究者,瓮美国《时代周刊》的一干篇题为《危急!教师不辕会教》的文章,更是反训映了美国公众对教师质墙量的关注和忧虑,也由误此拉开了美国教师专业候化改革的序幕,随后美唁国卡内基工作小组、霍祭姆斯小组相继发表了《腐国家为培育 21 世纪的姓教师作准备》、《明日正的教师》两个报告,两痔个报告不约而同地都提裂出了以教师专业发展作勇为教师教育改革的目标雅,大力倡导要确立教师惶专业的社会地位和提高蜕教师专业的社会认同度辰。

1996 年,第 45 段届国际教育大会以加拆快变化世界中教师的作血用为主题,再次明确束了教师的专业特性和专拳业发展指向。

---------------------------------------------------------------最新资料推荐------------------------------------------------------ 所有的关竣于对教师职业的批评或氦是重视的时代声音,无炉不反映了世界各国教师茎专业化发展的共同目标数,进一步明确了教师职血业由专门到专业的社会小地位。

我国在 20 盘世纪 30 年代就对教师查职业展开过讨论,当时励大家讨论的结果是,教涵师不单是一种职业,而皱且是一种专业,其性质竖像医生、律师职业一样血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1 再993 年《中华人民共众和国教师法》公布实施凯,其第三条规定:教恨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企的专业人员。

这是我粤国第一次从国家意志的逼层面规定了我国教师的歹职业性质。

1995 年型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巢条例》,确立了教师陶资格证书制度。

20 鞭 00 年教育部颁布《教诸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庶,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蚀全面实施。

同年,《中械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哦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怎进行了科学的分类,规影定为八大类,教师属把专业技术人员类。

奈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完关于教师的培养,经历内了从中等的师范教育到噎高等的师范教育,从师耸范学院的独立培养到综亿合大学的开放教育,以唐及大学后专门的教育学颜士、5 / 10硕士、博士的教师银教育体制的变革的路程妊。

而我国教师的培养从下过去的老三级师范诈教育向新三级师范骋教育转变。

传统的师范苞教育对于教师的培养通佯常由三级师范组成:小馅学教师由中等师范学校差培养,初中教师由师范剿专科学校培养,高中教本师由师范院校和师范大晓学培养。

随着三级师范炙向二级师范转变,教师轩的培养逐渐升级。

如小印学教师现已由师范专科炉学校或师范学院培养,搓初高中教师由师范大学灭培养或者必须取得教育肘硕士资格,教师的学历臂提高了,文化素质也有次了新的要求。

这一转变悦的实质,既是教师个体钡质量规格的升华,也是椰教师专业化水平程度的诉提升,同时也体现了教仗师个体作为发展主体自泛我提升的内在需求。

( 兰二)专业化呼唤现代教独师教育的变革任何褒职业都具有一定的社会斟功能,有社会存在价值酬,有时代发展的文化烙丈印。

教师作为对社会发顽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吉人,其社会价值在于传圃递和创造社会主流文化价,是社会文明的代言人庇和传播者,因此,教师仆素养和职业培养的方式垄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杯的。

教师专业化发展概请念的提出,必将进一步荫要求教师教育的培养模与式必须与社会发展同步嘻,必将敦促世界各国在性---------------------------------------------------------------最新资料推荐------------------------------------------------------ 全社会范围内构建起教钢师专业化培养完整的理镊论体系,明确其专业知籍识框架,训练其掌握作曝为未来教师工作的方法馆和技能。

任何阻碍教师株专业化进程的落后的教勾师培养模式必将受到社球会的质疑和反对,教师燥专业化的发展,要求现析代教师教育培养模式必降须与之相适应,各国对蛀教师培养的机构和组织板,必须构建起符合时代预需求、科学合理的教师茂教育体系。

就目前猿而言,我国中小学教师蔗在数量上基本能够满足蘸教育发展现状,关键是欢教师的质量需要不断提题高。

我国中小学教师在猫教育理念、创新意识、讯职业道德、知识结构、巡教学手段和研究能力等朋方面与社会发展对教育速质量的要求相比还有较捎大的差距,中小学教师怂的整体素质与基础教育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存在妥着诸多的不适应。

基于谜我国教师的基本现状,碧我国的教师教育进入了痔一个从满足数量扩张允到调整结构的质量富优化转变时期,这对笺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焙但也是发展教师教育、蚁提高教师教育质量、促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州难得的机遇。

对于傅广大中小学教师而言,僵随着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遇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姆教师将面临新课程、新撵教材、新教学方法的挑郡战,教师的专业素质与立新课程的要求不适应这7 / 10庶一问题明显地表现出来人。

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述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由,只有教师的专业素质腻得到提升,才能提高教沸育教学的水平。

新课程椰改革再次把对教师的培往养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谢发展推向了教育改革的予浪尖。

提高教师专业化掂水平,加快教师专业化氧进程已成为我国当前基僧础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名。

我们必须进一步建立录和完善适应我国教育发毡展需要的、开放灵活的哄教师培养模式,努力造繁就一支富有时代精神的高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哑专业化水平,以回应时焙代发展对教师的期待。

种二、教师教育改革的路场径选择如今,专业拧化既是对教师提出的挑抿战,也是对教师教育提怒出的要求。

我们必须树替立专业化理念,不断改竹革教师培养体系,才能尚真正提升教师的专业发说展水平,才能真正满足剂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对煮教师整体素质的需要。

晰 (一)树立专业化绑信念,形成教师专业发馁展的浓厚意识过去脂,曾出现过这样的现象躇,一些没有受过教师专刺业严格训练的人,只接贪受了知识的训练,就可班以成为教师,而且还可烃以在其教育教学中取得退不错的成绩,甚至可以味成为受到人们认同的教洋师。

---------------------------------------------------------------最新资料推荐------------------------------------------------------ 这就使教师专业化藻难以取得信任感和普遍呸认同,人们对教师是其猎他职业无法替代的专门怕职业存在着很大的疑惑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