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提要:《资本论》科学地说明了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社会经济结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第一卷主要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指出这一过程的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第二卷阐述了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不断被破坏,引起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第三卷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进而揭示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本中通过对资本运动过程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运动规律。对资本运动的研究,马克思采用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分别对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展开阐述。

《资本论》是对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实证研究。它首先阐述了整体研究的分析基础:劳动价值理论。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和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展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和经济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局限性和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必然性。

一、第一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它是指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1、分析基础:价值理论

价值概念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范畴,劳动价值理论是这一分析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生产、分配和社会结构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发达的、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

马克思在本卷第一篇,首先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2)商品中包含着劳动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使用价值;(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劳动形式本身来的。”即商品拜物教性质产生于商品形式本身,而其实质是“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5)“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价格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马克思指出:“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的,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

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马克思还建立了货币理论,指出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则是伴随着商品流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产生的派生职能。货币的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货币的本质。货币流通规律指出,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货币理论,为在以后揭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其他规律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2、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剩余价值理论

在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制度中,雇佣劳动只能在市场上出卖劳动力,资本给劳动者支付的工资由劳动力价值决定。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大于劳动力价值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劳动者劳动所形成的价值大于劳动力价值,两者之差就是剩余价值(m),这个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所占有。这就是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实质,也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在本卷第二篇到第六篇中,马克思研究了剩余价值的生产,阐述了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揭示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和被剥削关系。具体内容为:(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发展到一定程度,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到劳动力商品时,货币就转化为资本,原来单纯的货币所有者就转化为资本家,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这不仅为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奠定了基础,而且解决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中资本和“劳动”相交换而产生的矛盾;(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价值增殖过程是目的,劳动过程是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在价值增殖过程中,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不变资本(c)只是转移而不创造价值,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可变资本(v)才创造出新的价值(包括相当于劳动力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才是剩余价值加(m)的真正源泉。判断资本对劳动力剥削程度的是剩余价值率(m′),即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之比(m′=m/v)。而剩余价值量取决于预付的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率。在预付可变资本和劳动力价值一定的条件下,提高剩余价值率的一种方法是延长工作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即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3)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另一种方法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它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劳动力价值下降为条件,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反向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实现的。每个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个别资本家为了这种目的而竞争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了获得相对剩余价值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发展过程依次经历了“协作”、“分工和工厂手工业”和“机器和大工业”三个主要阶段。(4)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之间存在着辩证关系。剩余价值的产生不是靠自然条件而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是资本和劳动关系的产物。(5)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但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工资就表现为劳动价值或价格,即表现为资本家支付给雇佣工人的全部劳动的报酬。资本主义工资的支付形式主要有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工资国民差异的比较必须考虑决定劳动力价值量变化的一切因素。

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条件下,生产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这也就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经济现象——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即一方面,对剩余价值的追求,使得厂商具有无限扩大生产的趋势,表现为市场供给的扩张;另一方面,工资的市场定位,

使得工资被定位于劳动力价值的水平,无法与生产扩大的趋势同步,表现为由工资形成的市场需求落后于市场供给的扩张。因此,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必然导致生产相对过剩或者“有效需求不足”。

3、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趋势:资本积累理论

资本的生产过程,不仅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而且是资本自身的生产过程,即剩余价值资本化的过程,因此,马克思在分析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关系的基础上,在第七篇又阐述了资本的积累理论,分析了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剥削关系的发展及其变化趋势,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1)资本主义再生产不仅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2)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在于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动力和资本主义竞争的外在压力。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影响资本积累的因素有: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水平,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预付资本的数额。(3)随着资本的积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形成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是:“社会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人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4)在资本主义发展中,一方面“规模不断扩大的劳动过程的协作形式日益发展,科学日益被自觉地应用于技术方面,土地日益被有计划地利用,劳动资料日益转化为只能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一切生产资料因作为结合的社会劳动的生产资料使用而日益节省,各国人民日益被卷入世界市场网,从而资本主义制度日益具有国际的性质”,同时,“随着那些掠夺和垄断这一转化过程的全部利益的资本巨头不断减少,贫困、压迫、奴役、退化和剥削的程度不断加深,而日益壮大的、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构所训练、联合与组织起来的工人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即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这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二、第二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及其矛盾

《资本论》第二卷考察的是资本的流通过程,这里的资本不是商业资本,而是产业资本,流通过程并不是狭义的流通过程,而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是广义的流通过程,但是重点考察狭义流通过程。马克思通过对资本流通过程的分析,阐述了剩余价值实现的理论。

《资本论》第二卷阐述了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一方面,无论是单个资本还是社会总资本,就其本身的运行来说,需要严格的连续性和比例协调性;另一方面,就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来说,不仅无法保证这种严格的连续性和比例协调性,而且,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不可避免地要不断出现严重的比例失调,从而导致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不断被破坏,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就是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矛盾。

1、资本的循环

马克思考察资本的流通过程是从个别资本开始的。在社会生产中,各个单个资本的运动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互相交错的,而且正是在这种交错中形成社会总资本的运动。

马克思对个别资本运动的分析集中在本卷第一篇和第二篇,其中第一篇主要研究了资本循环中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的连续性,阐述了科学的资本循环理论。其主要内容有:(1)单

个产业资本的循环要依次经历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售卖阶段,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态,保存和增殖自身的价值,最后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在资本循环中单个资本采取的三种形式并不是三种不同类型的独立的资本,而只是产业资本在自身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不同的职能形式。其中货币资本职能是准备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生产资本职能是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职能是实现剩余价值。在产业资本的这三种职能形式中,生产资本具有决定意义。(2)产业资本有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货币资本循环,其公式是G-W…P…W′-G′;生产资本循环,其公式是P…W′-G′—W…P;商品资本循环,其公式是W′-G′-W…P…W′。产业资本的每一种循环形式都从一个方面表现出资本的特征,同时又具有自己的片面性。产业资本的运动是上述三种循环形式的统一,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3)产业资本循环连续性的条件是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和时间上不断继起。(4)资本循环的时间包括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而生产时间包括劳动时间和非劳动时间;流通时间包括购买时间和售卖时间。只有劳动时间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劳动时间在资本循环时间中具有决定意义。资本流通费用包括纯粹流通费用、运输费用和保管费用,其中纯粹流通费用包括买卖时间、簿记和货币引起的费用。

2、资本的周转

马克思把个别资本的运动作为一个周期的,不断反复进行的循环,即资本周转来研究,阐述了科学的资本周转理论。其主要内容为:(1)为了实现预付资本的不断增殖,资本家就必须让资本不断地周期运动,即资本周转。资本一年中周转的次数(周转速度)取决于资本周转时间,资本的周转速度与资本的周转时间成反比。(2)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两个主要因素有:生产资本的构成和周转时间。按照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生产资本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预付总资本次数是它的不同组成部分,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平均周转,或者说预付总资本在一年的周转次数为预付资本价值总额除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周转的价值总额所得的商数。(3)资本周转速度加快,其中的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会加快,资本家可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年剩余价值率会提高。

3、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马克思在第三篇中分析了社会总资本的运动过程,研究了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形式,阐述了科学的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其主要内容为:(1)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既包括生产消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资本流通,又包括生活消费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商品流通,因此,分析社会总资本运动以商品资本循环为对象,核心是考察社会总产品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2)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从价值形态上可分为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资本主义社会总产品从实物上可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两大类,相应的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生产生产资料部类(I)和生产消费资料部类(II)。社会总资本运动是通过交换实现的,这种互相交换是通过货币流通来完成的,货币流通成为交换媒介。(3)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第一,I(v+m)=IIc;第二,1(c+v+m)=II c+Ic;第三,II(c+v+m)=I(v+m)+II(v+m)。(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是:第一,I (v+Δv+m/x)=II(c+Δc);第二,I(c+v+m)=I(c+Δc)+II(c+Δc)第三,II(c+v+m)=I (v+Δv+m/x)+II(v+Δv+m/x)。可见,社会总资本运动要顺利进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及各部类内部必须保持一定比例关系。

但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使两大部类不可避免地要出现严重的比例失调,从而导致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不断被破坏,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三、第三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解读与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按要素分配”分析

《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它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的过程,而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实现在第一、二卷已经分别被阐述过了,因此,第三

卷重点阐述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从而揭示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

在《资本论》第一卷,劳动价值理论说明了财富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人类劳动,也就是价值;剩余价值理论说明了资本家依据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剩余价值的形式无偿地占有了这些劳动耗费的一部分。而在《资本论》第三卷,则说明了资本家阶级中不同的集团如何分割剩余价值,形成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和利息;说明了大土地所有者依据对土地的所有权,以地租的形式占有剩余价值的一个部分。至此,《资本论》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解读,科学地说明了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社会经济结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

1、产业资本与利润

在本卷第一篇到第三篇中,马克思首先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中的最一般形式——利润,研究了产业资本家内部如何瓜分剩余价值的问题,阐述了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揭示了产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剥削关系。其主要内容为:(1)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商品价值中补偿资本家所费资本的价值(c+v)歪曲地表现为商品价值的构成要素,且采取成本价格(k)的形式。商品价值公式W=c+v+m就转化为W=k+m,即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十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则表现为产品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并进一步作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一种观念上的产物,取得了利润(P)这个转化形式。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商品价值公式就转化为W=k+p,即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十利润。剩余价值和利润本来是同一个价值量,但剩余价值反映了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而利润掩盖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关系。(2)“应当从剩余价值率到利润率的转化引出剩余价值到利润的转化,而不是相反”。利润率(P′)是剩余价值(m)与总资本(c)的比率,即p′=m/C。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但剩余价值率反映了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利润率反映了资本的增殖程度。影响利润率的因素有:剩余价值率,利润率的高低同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成正比。资本有机构成,对一个生产部门,利润率的高低同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成反方向变化;资本周转速度,年利润率的高低与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成正比;不变资本的节约,利润率的高低与不变资本的节约成正比。资本家节约不变资本的主要手段有延长工作日、集中使用生产资料和压低工人的生存条件等。(3)由于不同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同,就会形成各不相同的利润率。“这些不同的利润率,通过竞争而平均化为一般利润率,而一般利润率就是所有这些不同利润率的平均数。按照这个一般利润率归于一定量的资本(不管它的有机构成如何)的利润,就是平均利润。一个商品的价格,如等于这个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生产这个商品所使用的资本(不只是生产它所消费的资本)的年平均利润中根据这个商品的周转条件归于它的那部分,就是这个商品的生产价格。”生产价格的形成使单个部门所获得的平均利润与其生产的剩余价值发生偏离,从而使商品的生产价格与其价值发生了偏离,但是如果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平均利润总量等于剩余价值总量,商品的生产价格总和等于价值总和,因此,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当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价值规律就以生产价格规律的形式发挥作用。此时商品交换不是直接以价值为基础,而是以生产价格为基础。生产价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市场价格围绕着生产价格上下波动。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从更高层次上揭示了产业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剥削关系,也进一步掩盖了他们之间的剥削关系。(4)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日益提高,平均利润率有一个下降的趋势。但利润率的下降并不排斥利润绝对量的增加,利润率的下降和利润绝对量的同时增加是产生了同一些原因的二重性规律。尽管利润率下降趋势受剥削程度提高、不变资本各要素价值降低、工资被压低到劳动力价值以下、存在相对过剩人口和对外贸易等因素的阻碍,而变得曲折、缓慢,但这些因素并不能取消利润率下降规律。利润率下降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因而这个规律体现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通过利润率下降和利润量同时增加的规律,具体表现为:第一,剩余价值生产和剩余价值实现的矛盾,对此,马克思指出“直接剥削的条件和实现这种剥削的条件,不是

一回事。二者不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分开的,而且在概念上也是分开的。前者只受社会生产力的限制,后者受不同部门的比例和社会消费力的限制。但是社会消费力既不是取决于绝对的生产力,也不是取决于绝对的消费力,而是取决于以对抗性的分配关系为基础的消费力;这种分配关系,使社会上大多数人的消费缩小到只能在相当狭小的界限以内变动的最低限度”。第二,生产扩大和价值增殖的矛盾。资本家进行生产是为了追求利润和实现价值增殖,采用的手段是不断地扩大再生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但是这种手段本身却又不可避免地引起资本价值的周期性贬值和资本平均利润率的下降,即资本主义的生产手段和生产目的之间是矛盾的。对此,马克思说“手段——社会生产力的无条件的发展——不断的和现有资本的增殖这个有限的目的发生冲突”。第三,人口过剩和资本过剩的矛盾。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平均利润率的下降,使追加资本因为不能通过增加利润量来补偿利润率的下降等原因而闲置,出现了资本过剩。资本过剩又加剧了生产过剩和失业人口过剩。这些矛盾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但是经济危机并不能消除矛盾,而是使矛盾进一步深化和扩大。这些矛盾的存在和不断发展,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局限性和过渡性,即表现出“资本主义生产不是绝对的生产方式,而只是一种历史的、和物质生产条件的某个有限的发展时期相适应的生产方式”。

2、商业资本与商业利润

在对剩余价值各种具体形式的最一般形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从第四篇到第六篇分析了剩余价值的各种具体形式,研究了产业资本家和各个剥削集团如何瓜分剩余价值的问题,阐述了商业资本理论、借贷资本理论和地租理论,从而揭示了整个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

马克思商业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为:(1)商业资本是一种专门经营商品的独立资本形式。它的运动公式是G-W—G′,商业资本是产业资本的商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它的职能是实现商品的价值。(2)商业资本家是以商业利润的形式占有由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因为产业资本的流通阶段,和生产一样,形成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阶段,所以在流通过程中独立地执行职能的资本,也必须和在不同生产部门中执行职能的资本一样,提供年平均利润”,即商业资本依据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的原则参与利润的平均化,获得平均利润,这体现了产业资本家阶级和商业资本家阶级共同剥削产业雇佣工人的关系。(3)商业店员的商业劳动是必要的活动,虽然它不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但能够实现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商业店员的全部劳动分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两部分,其中必要劳动实现的剩余价值用来补偿商业资本家预付的可变资本即店员工资,剩余劳动时间内实现的剩余价值形成资本家的商业利润。商业店员和产业工人都是被剥削的雇佣劳动者。(4)商业流通费用包括生产性流通费用和纯粹性流通费用。生产性流通费用是指与商品作为使用价值的运动相联系的费用,如包装费、保管费和运输费等。因为用于使用价值保存和转移的劳动是生产性劳动,可以创造出新的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生产性流通费用可以从新增加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中得到补偿,并获得平均利润。纯粹性流通费用是指与商品作为价值的运动相联系的费用,如店员工资、广告费等。纯粹性流通费用要用剩余价值的一部分来补偿,对此,马克思明确指出:“一切只是由商品的形式转化而产生的流通费用,都不会把价值追加到商品上。这仅仅是实现价值或价值由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所需的费用。投在这种费用上的资本(包括它所支配的劳动),属于资本主义生产上的非生产费用。这种费用必须从剩余产品中得到补偿,对整个资本家阶级来说,是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的一种扣除”。

3、借贷资本与利息

马克思生息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为:(1)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资本主义形式,生息资本的另一种古老形式是高利贷资本。货币作为资本商品贷放就形成借贷资本,它是资本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结果。借贷资本的公式是G—G′,此时“在生息资本上,资本关系取得

了最表面、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形式”。。(2)利息是职能资本家为使用借贷资本而付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利息量取决于预付资本量、平均利润量和利息率水平。利息率取决于平均利润率水平和利息在平均利润中的比重。在平均利润率一定时,利息率由借贷双方的竞争决定。利润分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是企业主获得利润后进行的一种量的分割转化为质的分割的结果,此时,利息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果实,企业主收入表现为职能资本家执行资本的职能,这就进一步掩盖了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平均利润率的下降趋势和借贷资本日益供过于求,平均利息率有下降的趋势。(3)资本主义信用有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两种基本形式,它们在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以信用为基础的生产制度中,一旦信用停止,就必然发生表现为货币危机和信用危机的经济危机。银行资本由现金和有价证券两部分构成,其中大部分是虚拟资本。虚拟资本的形成实质上就是收入的资本化。“人们把每一个有规则的会反复取得的收入按平均利息率来计算,把它算作是按这个利息率贷出的资本会提供的收入,这样就把这个收入资本化了”。虚拟资本的价格或市场价值,可以与它们代表的现实价值的变动无关,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立运动。

4、土地所有者与地租

马克思地租理论的主要内容为:(1)任何形式的地租都是上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实现的形式。资本主义地租是资本主义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借以实现的形式。它的实质是农业工人所创造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在这里可以看到,农业雇佣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v+m便会作为收入被分成三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即农业雇佣工人以工资形式取得V,农业资本所有者以利润形式取得平均利润,土地所有者以地租形式取得超额利润,这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雇佣工人、产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的关系。(2)资本主义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的地租,它是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构成。土地肥沃程度、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差异是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是级差地租形成的原因,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权是农业中的超额利润以级差地租形式从农业资本家手中转入土地所有者手中的原因。级差地租的两种不同形式为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在等量资本投在相等面积的各级土地上时,由于土地的肥力和土地的位置距离市场远近不同而形成的级差地租叫做级差地租I;级差地租II是指在同一块土地上由于连续投入等量资本产生不同的劳动生产率而形成的级差地租。(3)绝对地租是指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包括劣等土地在内的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是绝对剩余价值形成的条件,农业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是绝对地租产生的原因。(4)土地不是劳动生产物,它没有价值。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随着商品的普遍化,土地成了商品,有了价格。马克思指出:“土地的购买价格,是按年收益若干倍来计算的,它不过是土地资本化的另一种表现。实际上,这个购买价格不是土地的购买价格,而是土地所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它是按普通利息率计算的”,即土地价格并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地租资本化的表现。它与地租量成正比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

5、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总结

在研究了地租理论之后,剩余价值理论的分析过程就结束了,所以,第三卷第七篇的任务和内容就是对《资本论》一至三卷的内容作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劳动价值理论说明了财富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人类劳动,也就是价值。工人阶级依靠出卖劳动力,以工资形式得到了等于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活劳动耗费,资本家依据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剩余价值形式无偿地占有了活劳动耗费的另一部分。资本家阶级中不同的集团分割剩余价值,形成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和利息。大土地所有者依据对土地的所有权,以地租的形式在剩余价值中占有了一部分。这就是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中,在生产资料私有权基础上的社会三大阶级:工人阶级、资本家阶级和大土地所有者阶级。这也就是资

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基本社会结构。

马克思在对剩余价值分割为利润、利息和地租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由它决定的分配关系都是过渡的、历史的经济关系。马克思还对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三位一体”公式给予批判,揭示了它的资本拜物教性质。

总之,整部《资本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剩余价值论为核心而展开的,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本质、社会结构及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提要:《资本论》科学地说明了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社会经济结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第一卷主要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指出这一过程的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第二卷阐述了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不断被破坏,引起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第三卷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进而揭示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本中通过对资本运动过程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运动规律。对资本运动的研究,马克思采用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分别对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展开阐述。 《资本论》是对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实证研究。它首先阐述了整体研究的分析基础:劳动价值理论。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和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展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和经济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局限性和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必然性。 一、第一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它是指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1、分析基础:价值理论 价值概念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范畴,劳动价值理论是这一分析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生产、分配和社会结构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发达的、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 马克思在本卷第一篇,首先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2)商品中包含着劳动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使用价值;(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劳动形式本身来的。”即商品拜物教性质产生于商品形式本身,而其实质是“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5)“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价格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马克思指出:“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的,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

资本论主要内容

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 《资本论》研究的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资本论》的研究目的:就是提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性,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二、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关系,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因素的关系: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这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它是与其它劳动不同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它又是与其它劳动共同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正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生产价值。 三、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 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来进行。价值规律的作用是:第一,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着社会生产,也就是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合比例的分配(经济调节作用)。第二,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会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刺激作用);第三,价值规律的作用,会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社会作用)。 四、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基本条件(前提):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因为:资本就是通过自行增殖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是价值增殖不会在第一阶段G—W的货币上,这里货币是作为一种购买手段,它是价值是一个既定的量,不会改变;价值增殖也不会发生在第二阶段W—G~上,因为这一阶段只是使商品从自然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价值量不会改变;价值增殖发生在货币到商品G—W这个阶段的商品上,资本家找到了劳动力这种特殊的商品,其使用价值具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并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价值,实现了价值增殖。所以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资本的前提。 五、资本积累及其客观必然性: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资本化,叫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具有必然性,这主要由两方面的原因决定:一方面是具有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就是取得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另一方面是具有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资本主义经济中的竞争作为一种强制的力量,迫使资本家必须不断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由此可见,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增长的动因。 六、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所以,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七、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资本主义生产越来越社会化。生产力的社会化要求生产关系也要与之相适应。但是,在资本主义积累的过程中,资本却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产者手里,于是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决定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系列矛盾。这表明,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已经达到了与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相容的地步,而且这种矛盾还在日益深化。这也表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局限性与过渡性,它终将为适应社会化生产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更高级的社会主义社会形态所取代。 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不仅为自己的灭亡准备了客观物质条件,即社会化的大生产。同时还为变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准备了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 总之,资本主义的积累过程,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私有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生产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读后感作业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读后感 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这种需要的性质如何,例如是由胃产生还是由幻想产生,是与问题无关的。这里的问题也不在于物怎样来满足人的需要,是作为生活资料即消费品来直接满足,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来间接满足。 ——《资本论第一章——商品和货币》在整个第一章中,主要内容就是商品的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和使用价值, 人类的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通过“二重性”概念的引入,物品本身拥有了一个自身属性转化的平台。抽象劳动产生价值,而具体劳动产生使用价值。一个商品,在人们需要发挥它自身的使用价值的时候,那么以A的形式呈现它;当人们把这件相同的物品放到了交易的世界里的时候,人们把这个物品本身所具有的α的一面展现出来。通过“二重性”(商品是一种二重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资本论第一章——商品和货币》)概念的引入,物品完成了自身的使用和交流的双重作用。在历史的长河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有其价值与使用价值始终切合的较好、不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产生巨大偏移的物品渐渐地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交易含义,而其本身的使用价值却逐渐的被人们所淡化——货币和以它为主宰的货币经济也随之产生了。以下我就商品的两个要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马克思说:“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详细的介绍了何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具体的实物上,他所强调的是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比如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受对别人的服务,或是对他人的非物质劳动这些都是有使用价值的。因为各种物有了使用价值,所以,物与物之间的交换会产生一种关系或是比例即交换价值。由于交换是一个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变过程,这个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因此交换价值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这种偶然性中包含必然性。某种一定量的商品必定是能够找到互相代替的或同样大的交换价值的其它种商品。由此可见,第一,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第二,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即它只能由外部的别的东西来度量。注入马克思所举的例子,一夸特小麦,总能同x量鞋油或y量绸缎或z量金等等交换。我们所讨论的物,商品,均是由人来进行加工生产的,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把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抽去,那么也就是把那些使劳动产品成为使用价值的物质组成部分和形式抽去。它们不再是桌子、房屋、纱或别的什么有用物。它们的一切可以感觉到的属性都消失了,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没有一个物可以是价值而不是使用物品。如果物没有用,那末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也就不形成价值。 读过了资本论的第一章我的第一个体会是,我对“商品”和“货币”的理解更加 深刻了。首先,“商品”不再是我印象中摆放在商店橱柜中或淘宝网窗口里的物品, 它还可以是理发师的服务,甚至可以是流通中的货币。其次,在读到“如果把商品 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各种劳 动不再有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时,我对“劳动最

《资本论》书评

书评 1.介绍图书的主要内容,知识精华及社会影响。 2.该书对个人的影响及推荐理由,分享阅读感受。 3.提倡文字的简短,浓缩,思想精炼,见微知著,有一定的科学文艺价值。 4.主题鲜明,内容健康,积极向上,能引起以读者的共鸣。 《资本论》书评 《资本论》不愧为一部不朽的著作。 《资本论》就是谈资本,主要阐述的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内部结构和它的经济运行规律,以及实现资本主义变革的社会力量。从而指明了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趋势。本书共四卷,其中,第一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第二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三卷的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分配问题;第四卷是剩余价值的发展史。 《资本论》这部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经济学巨著,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又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为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以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必然要为无产阶级专政和消失人剥削人的现象而斗争。 通过《资本论》这本书让我对资本主义有了新的认识,作者马克思在书中用一个个清晰的辩证,一个个血淋林的例子形象地披露了资本家们如何压榨和剥削工人,一步步看似合法的盗走了工人们的财产和劳动成果。这些都让我充分的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的进步性和必将取代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仔细研读《资本论》总使人获益匪浅,感触良多。这不仅坚定了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指导着我们自我价值的实现,也为提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水平及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有益借鉴。如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推进,大连新问题不断涌现,社会劳动出现了许多新特点,马克思的《资本论》也有了新的实践土壤。《资本论》虽然论断了资本主义必将衰弱而共产主义必将胜利的终极结论,但当今世界资本主义资源配置方式仍然被认为是最科学最有效率的配置方式。因此,我们自由不断学习,借鉴,才能更好的去建设更科学更人本的制度。

学习《资本论》心得体会

坚持唯物主义辩证法笃信共产主义最高理想 ——学习《资本论》心得体会 第一次学习《资本论》的有关知识是在1993年刚入大学时,学校按照教学计划开设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学完后,十几岁懵懂少年,记得最深的是剩余价值理论,但是对我们的国家社会主义制度和美国、英国的资本主义制度有什么区别,为什么我们是社会主义,人家是资本主义并不是那么清楚。按照同学们的话说,老师要我们相信我们就相信,是一种纯粹的听话式的“迷信”。时隔20年,在世界观、价值观得逐渐形成,思维方法、理解能力不断成熟的今天,来到省委党校再学《资本论》导读,得到了全新的洗礼,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充满了崇敬,也真正地理解了“资本主义必将灭亡的客观规律”。 一、《资本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充分体现 马克思主义有三个重要来源,分别是: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在批判继承中,马克思主义形成了自己的三个重要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其中哲学是基础,是人类的智慧之学,是掌握马克思主义完整科学体系的重要前提。《资本论》三大崭新的因素是:剩余价值、劳动二重说、工资的本质。在《资本论》这部巨著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得到了集中的表现。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出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和阶级关系作了深刻分析,使政治经济学实现了

根本的革命,并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展示了马克思坚定的唯物主义战士的信念和信仰。 《资本论》的方法的最大特色,就是把逻辑、辩证法和认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马克思为了说明自己的方法,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摘引了俄国经济学家考夫曼对《资本论》方法论的评论,《资本论》的根本方法就是唯物辩证法。《资本论》之所以能够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规律,就在于唯物辩证法的科学方法的运用。《资本论》研究方法体系的最大特色就是客观逻辑(关于客观对象自身发展辩证法的思想形式)和主观逻辑(关于思维自身的辩证法的思想形式)的统一,马克思将辩证法作为其逻辑和认识论的灵魂,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对一种具体的社会形态(资本主义社会)和一门具体科学(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不仅使辩证法哲学得到充分而严格的验证,而且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唯物辩证法的内容。 二、《资本论》是商品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教科书 《资本论》中没有商品经济概念,但有商品生产、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的概念;《资本论》中没有市场经济的概念,但有交换经济、货币经济和信用经济的概念。我感叹马克思的前瞻性,在140多年前,他已经看到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状态和规律,他用最简单的叙述方法“使最枯燥无味的经济问题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至今他提出的十大基本理论仍然对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科学先进的指导作用。 《资本论》一个提出了十大基本理论: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

资本论第一卷的主要内容

第一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它是指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1、分析基础:价值理论 价值概念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范畴,劳动价值理论是这一分析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生产、分配和社会结构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发达的、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 马克思在本卷第一篇,首先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2)商品中包含着劳动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使用价值;(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劳动形式本身来的。”即商品拜物教性质产生于商品形式本身,而其实质是“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5)“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价格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马克思指出:“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的,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马克思还建立了货币理论,指出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依次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是价值形式长期发展的结果。货币的本质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体现的是一定社会生产关系。货币的职能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则是伴随着商品流通的不断发展而逐渐产生的派生职能。货币的这五种职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体现了货币的本质。货币流通规律指出,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数量取决于商品价格总额与单位货币的流通速度。 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货币理论,为在以后揭示资本主义剩余价值规律以及其他规律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资本论 章节总结辅导讲义汇编(附资本论主要内容归纳)

第1讲绪论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生命力二《资本论》产生与传播三《资本论》体系结构 《资本论》过时论 理由1:《资本论》是100多年前的著作,对于现代经济已经没有指导意义。 点评:1)《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仍然没有消失,马克思所揭示的商品、货币的基本规律﹝货币流通规律﹞对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内的一切商品经济规律都适应。 2)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资本论》所阐述的经济原理,仍可帮助我们全面认识、研究这些变化。 3)一种理论诞生的时间是否久远,决不是判断它是否过时的尺度,关键是它是否有生命力。 理由2:《资本论》没有预见到社会主义存在市场经济,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局限性的突出表现。 点评:1)《资本论》中的社会主义还不是现存的社会主义,而是作为理论原理的社会主义,因而他不可能预见到现实意义上的社会主义是否存在市场经济; 2)《资本论》的局限性是相对真理意义上局限性,即任何理论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是正确的,当条件等变化时,其对实践的指导受到了限制,因而需要从实践出发,加以灵活运用,才能真理作用。 《资本论》未过时观点 理由1:《资本论》过时论是对《资本论》的研究一知半解甚至无知误解。 《资本论》在充分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动规律时,不仅进行了制度分析,即着重揭示了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特殊的剥削制度,具有历史暂时性,而且也对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即阐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大生产,特别是作为一种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方式,是资本主义战胜以往生产方式,创造巨大社会生产力的重要原因。 对《资本论》的研究应从两方面注重,一方面制度分析可以使我们划清市场经济建设中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限;另一方面机制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与借鉴资本主义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的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服务 理由2:马克思的《资本论》在西方发达国家中也未必过时。 2008年是卡尔·马克思诞辰190周年,随着华尔街金融危机肆虐欧洲、蔓延全球,人们在对现实生活的重新审视,他的鸿篇巨制《资本论》再度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经典。发现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认识与分析的结论是正确的,导致《资本论》因销售量急剧上升而一度脱销。 理由3:《资本论》中的许多原理对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从企业层面看,有资本循环与周转的运行规律; 从市场层面看,有价值规律,平均利润率理论和机器大工业技术基础决定的生产要素流动规律; 从宏观层面看,有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货币流通规律。 另外,关于银行资本,信用制度,股份制,合作制度级差地租与绝对地租。 对《资本论》的现代解析态度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精力创作出来的一部划时代的伟大科学著作。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实现了政治经济学领域的伟大变革,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它 深刻地分析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总过程,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和运行规律。 ◆尽管《资本论》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中的市场经济理论,但如果抽去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规定 性,其中的许多理论对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都具有指导作用。 《资本论》的伟大意义 1、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 1)是一部伟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 2)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 3)是一部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著作。 2、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1

资本论复习纲要(最全面,最实用,最详细)

资本论复习提纲 第一讲:绪论 一、马克思研究《资本论》的对象和目的 1、研究对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马克思:“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1)物质资料的生产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生产的三要素: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生产力=(劳动者+生产工具+劳动资料)* 科技(高科技 n ) 生产关系——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同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即经济制度 上层建筑——政治、法律等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 2、研究目的:揭示现代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 马克思在序言中说:“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经济运行的规律。” 揭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必然性,指明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二、《资本论》的研究方法——唯物辩证法、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 马克思说:“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离来理解。” 三、《资本论》的阶级性——代表广大工人阶级利益 恩格斯在谈《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的影响说:“《资本论》在大陆上常常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圣经’”,任何一个熟悉工人运动的人都不会否认:本书所作的结论日益成为伟大的工人阶级运动的基本原则。 第二讲:劳动价值论 复习思考题: 1、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货币的职能?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 3、价值规律的内容及表现形式。 4、讨论:如何理解和认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 商品,在政治经济学中,抽象为一个使用价值集合与一个价值集合的统一体,形式表示为: 商品={使用价值,价值,……},这里的“使用价值”是指“使用价值集合”,“价值”指“价值集合”,非特别指出皆省略“集合”二字。因为联系的多样性,商品当然还有其它属性或者说属性集合,但是在政治经济学的讨论中,只有这两个属性才是有意义的,所以应该简化为商品={使用价值,价值}。 生产关系包括: 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他们的相互关系 产品分配形式

资本论提纲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讲 ( 讲课提纲 ) 孔陆泉 一、《资本论》总体介绍 1. 《资本论》产生的过程、历史地位及其现实意义; 2. 《资本论》的研究对象 (P8) 、目的 (P10) 、方法 (P8、P22) 和体系结构。 二、第一卷第一篇商品和货币 l. 中心思想 : 本篇以一般商品生产为研究对象 , 揭示商品、货币的本质 ,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基础上 ,通过劳动二重性的独特分析 ,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 值论理论体系。 2. 体系结构 : 本篇共三章,第一章分析商品的内在矛盾及外在表现 , 揭示商品及其价值的本质 ; 第二章分析商品的运动 ,即交换过程 ,揭示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 第三章分析货币的各种职能。 三、各章主要内容介绍 第一章商品 1. 中心思想和体系结构 : 本章通过分析商品阐述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共 4 节 ,第 1 节分析商品的二因素 , 指明什么是商品价值 ; 第 2 节分析劳动的二重性 , 指明价值的源泉 ; 第 3 节分析价值形式 , 指明价值的本质 ; 第 4 节分析商品拜物教 , 进一步揭示价值本质。 2. 主要内容 : ①商品的两个因素 : 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 " 元素 " 形式(P47),是资本主义经济的 " 细胞 " 形式 (P8), 商品具有使用价值 (P48) 、交换价值 (P49) 和价值 (P51) , 价值的实体是人类劳动 (P52), 商品价值量用劳动量计量,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P52),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P53), 商品是二因素的矛盾统一体 (P54) 。 ②劳动的二重性 : 这一理论由马克思首创 ,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P55) 。具体劳动是生产不同使用价值的有用劳动 ,表现为社会分工 , 是独立

《资本论》第一章概述

《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基本内容概述 【摘要】本文从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元素--商品开始,围绕商品的价值及其相关内容进行叙述,其中包含价值的基本概念,价值量的确定,价值形式及价值的本质,因为商品价值由劳动所决定,故而还讲到了劳动的相关内容及劳动两重性,同时还包括货币的由来、发展及其相关部分。 【关键词】商品劳动货币价值两重性 第一章商品 马克思指出“对资产阶级社会来说,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而商品生产的出现,要比资本主义早得多。但只有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它才成为普遍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形式,由此,只有运用从商品入手的逻辑方法,才能争取的阐述资本主义经济的实质及其发展规律。而在历史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简单商品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也从另一个角度佐证了马克思研究开始的巧妙之处。 第一节商品的两个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价值实体,价值量) 商品首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能够满足人类的某种需要的有用物品,它可以是精神的,物质的,直接的,间接的,商品的有用性使得它存在使用价值。 ①商品使用价值及其特点 商品从质的方面(是什么?有什么用?)看,每一样物在不同的方面都有用,即有不同的用途和使用方法;从量的方面(是多少?)看,为有用的物找到社会尺度,是历史的事情。 使用价值的特点:1、有用性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故而商品体本身就是使用价值,或财物;2、商品体的使用价值这一性质与人们为取得它所耗费的劳动多少没有关系;3、考虑使

用价值时以它们有一定的量为前提;4、使用价值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5、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的内容;6、在商品形式中,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这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其他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 ②商品的价值(价值实体和价值量) 价值是通过交换价值表现出的,价值是本质内容,交换价值是“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时间和地点而改变。从此处,价值和价值实体表现为:1、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 2、交换价值是各种物品包含的某种共同物的表现形式。 上文所说的“共同物”不能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则剩下的便是劳动产品这个属性,由此,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时间就是商品的价值。 社会劳动时间是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的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量,或者说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 但是生产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会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改变而改变,劳动生产力的决定因素有:1、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2、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的应用程度;3、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4、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5、自然条件。价值量与劳动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 ③商品时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物 对此观点,马克思提出了四点内容:1、非劳动产品的物没有价值只有使用价值,则不是商品;2、一物是劳动产品且有实用价值,但如果只是为了满足生产者个人需要,则不是商品;3、一物是商品则不仅要有使用价值,是劳动产品,而且“必须通过交换,到把它作为使用价值的人的手里”。4、一物没有使用价值则没有价值。 第二节劳动两重性 商品的两个因素是由劳动的两重性决定的,这一点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关键之处,而劳动的两重性可从以下几点看出: ①当作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 1、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总是有用的具体劳动。其中自己产品的使用价值或者由自己产品是使用价值来表现自己的有用性的劳动简称为有用劳动; 2、各种具体劳动的质的区别是社会分工的基础,各种使用价值包含不同质的有用劳动,也才能作为商品相互对立; 3、生产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是人类生存的条件; 4、具体劳动不是所生产的物质的唯一来源,各种使用价值是自然物质和劳动的结合。 ②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 1、抽象劳动是对各种劳动的具体形态及有用性质的抽象,即是人类肌肉、脑部等等的消耗; 2、抽象劳动是简单劳动,即一般劳动,复杂劳动只是多倍的简单劳动; 3、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实体,在量方面也有作用。 ③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 劳动两重性决定了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相反变化。“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

资本论作业及答案

一如何理解“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及其现实意义? 1,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动规律即生产关系运动发展的规律。 2,“现代社会”的经济规律从一般性看有四大规律及五大趋势。(1)四大规律: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规律,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 (2)五大趋势:A.投资必然作为资本来经营;B.资本经营必然追求价值增殖并必然展开竞争;C. 资本竞争必然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D.科技进步和应用必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E.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推动现代社会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过渡。 3现实意义1)要认识、遵循、利用经济规律。 (2)要认识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历史趋势上必然没落,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还不能一时没落。 (3)从历史过程看,资本主义只是适合上述规律及客观必然性,才得以存在并空前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4)从现实看,资本主义仍然具有生命力。因此,社会主义要具有存在和发展的生命力,就必须正视商品经济的客观必然性,按商品经济规律办事 二如何理解“我的观点是把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史的过程”及其现实意义? 1、经济的社会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2、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是自然历史过程。 3、现实意义:(1)指导我们坚定信念: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包含两层含义:一是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已为现代市场经济形式所取代,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不能走回头路。2)每种社会制度都是历史产生,使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性。 三《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及主要内容? 围绕一个中心,解剖一大主题;立足两个基础,分析三个过程;运用三条红线,串成十大理论;揭出四(八)大规律,得出科学结论。 ?一个中心——剩余价值 ?一大主题——资本主义制度 ?两个基础——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 ?三个过程——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三条红线——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十大理论——一卷三大理论: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资本积累论。 ?二卷两大理论:资本循环和周转论(微观经济运行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论(宏观经济运行论)。 ?三卷五大理论: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论、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论、借贷资本和信用论、地租论、国民收入分配和阶级论。 ?四大规律——价值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规律、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规律。(或八大规律,再加货币流通规律、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规律、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利润率趋于下降规律) ?科学结论——分配论、阶级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论。 四马克思是如何分析决定劳动生产力的因素的?意义何在? ?1、马克思认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 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2、现实意义:(1)要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即价值的源泉固然是抽象劳动,

资本论选读》教学大纲

《<资本论>选读》教学大纲 《〈资本论〉选读》教学大纲,明确了课程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内容,为考察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按照《资本论》体系,教学大纲分为三个单元,十个讲题。 第一讲劳动价值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的主要内容。劳动价值理论阐明了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和怎样创造价值的问题,尤其是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一、商品 二、货币 三、价值规律 四、劳动价值论的现实意义 第二讲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一卷第二至六篇的主要内容。恩格斯曾说过,《资本论》的整部书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的,而作为剩余价值流通、分配理论基础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无疑在《资本论》中有着重要地位。 一、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二、剩余价值的源泉 三、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 四、资本和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三讲资本积累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一卷第七篇主要内容。这一理论从再生产的角度,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剥削关系,阐明了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趋势。 一、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的实质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三、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第四讲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二卷第一至二篇的主要内容。从微观经济的层面研究资本运动的规律性。 一、资本的循环 二、资本的周转 第五讲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主要内容。从宏观经济层面上,研究社会再生产的条件及其规律。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基础 二、社会总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 第六讲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三卷第一至三篇的主要内容。 一、成本价格和利润 二、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三、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 四、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现实意义 第七讲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 这一讲介绍《资本论》第三卷第四篇的主要内容。 一、商品经营资本 二、商业利润 三、商业资本周转 四、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的现实意义

资本论(资本论导读)

资本论(资本论导读) 资本论(资本论导读) 课程编号: 306020414 英文名称: THE CAPITAL 授课对象: 商学院经济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 无 开课单位: 商学院 邰丽华教师姓名: 周学时: 4 总学时: 72 学分: 4 课程简介: 《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主线,逻辑严密、生动科学地论证和阐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产生、成长、发展直至解决的历史必然性,以充分的事实说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只有人民群众才是推动这一过程的决定性力量。《资本论》不仅从制度层面上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规律,还从运行机制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特别是作为一种发达的市场经济的实现方式和运行特点,对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第一卷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其中主要包括狭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的积累理论等。 教材: 马克思著《资本论》第一卷 参考书: 1.资本运行论析——《资本论》与市场经济弓孟谦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版。

2.《资本论》与中国经济理论热点张燕喜等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5月版。教师简历: 自1994年3月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历任:?94年——95年:任助教,主讲政治经济学课程;?95年——2001年:任讲师,从事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原理两门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2001年——至今,任副教授,主讲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经济学原理、市场经济原理等几门基础课和专业课。同时还承担了硕士研究生“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读”的部分授课任务;?2003年任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主持日常工作;?从教以来,共发表教材、合著、论文等多部(篇),累计60余万字。其中2001年至今,在《当代经济研究》、《政法论坛》等核心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5篇,曾作为与会代表参加2002年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六次会议。 财政学 课程编号: 306020173 英文名称: PUBLIC FINANCE 先修课程: 经济学原理 授课对象: 本科生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_0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_0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和主要内容 提要:《资本论》科学地说明了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社会经济结构、内在矛盾和发展趋势。笫一卷主要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指出这一过程的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笫二卷阐述了单个资本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社会再生产实现条件不断被破坏,引起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第三卷研究了剩余价值的分配理论,进而揭示了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 马克思在《资本论》三卷本中通过对资本运动过程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运动规律。对资本运动的研究,马克思采用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分别对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和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展开阐述。 《资本论》是对雇佣劳动与资本制度的实证研究。它首先阐述了整体研究的分析基础:劳动价值理论。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是剩余价值生产和资本对剩余价值的占有,展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社会结构,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和经济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局限性和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的必然性。 一、笫一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它是指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资本论第二卷内容简述

《资本论》第二卷读后 今天终于又一次把《资本论》第二卷读完。以前已经读过一次,但是那次是学习,这次是研究。之所以这样说,因为那些,我对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还没有完全掌握。这次是在掌握了辩证法的前提下来重新研究的。 这一卷解决了还在我脑中纠缠不休的问题。通过这一卷的阅读和研究,我进一步的了解了马克思的思想。而且,对于这一卷中的问题,我感到,我和马克思的思想又一次走得那么近。在我那里解决的问题,马克思这里有论述,在我那里还有疑问的问题,马克思在这里也有论述。 思想是相通的,那么,解决相同的问题所遇到困难也是一样的。而这些困难,在那些主流经济学家的眼里,他们还根本没有发现,而他们的那一套庸俗的理论,马克思这里全都有了批判的论述。 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差距呀。 整个第二卷是论述资本的流通过程的。而主流经济学的理论,才只不过研究了资本的一种形式的流通,即是货币资本的流通,而对于资本的所有形式的流通以及资本的现实的流通,主流经济学还根本没有涉及,所以,他们的理论就存在着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只讲如何增长,而不讲如何实现这

个增长。而且,这里的区别也是那么明显,马克思的是讲本质,而那些主流经济学则只不过是讲表现而已。但是表现的循环往复,只能够给人一种宿命般的轮回的无奈的言论,而本质的认识,则是时时刻刻都能够把握着时代的节奏,时时刻刻都能把握着当前事物的真正的内在本质。 现在,我把第二卷的主要内容精要论述如下: 一、资本的循环形式,包括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但是西经只研究了货币资本的循环,而这只不过是单个资本的研究的方式,而且,这里永远不用讲这种形式的循环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的问题。而马克思则对于资本的循环的所有形式都研究了,而且明确说明,在现实资本的循环中,资本是处在三种形式中的每一种形式中的,是这三种形式的统一。 其实,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资本的现实形式是没有这么明显的形式区别的,有区别的只不过是我们观察者的眼睛而已。 二、对于第一条所说,关键的问题是在于理解什么是商品、什么是商品的价值,以及什么是资本。如果这些没有弄明白,就会把资本单纯的理解为货币资本,而把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忽略掉,那么,对于现实的资本的理解也就失去了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

《资本论》第一卷读后感 《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西方哲学大体系缔造者中的最后一人——卡尔·马克思经济学说中最主要的著作,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的百科全书,更是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不朽的经济学著作,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融为一体的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全书,并且它又是马克思一生所作出的两大贡献,即历史唯物论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完美的统一。实际上这部以剩余价值理论为基石的经济学巨著,就是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具体论证和生动体现,即具体的历史唯物主义论著。《资本论》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思想体系。其研究世界的方法源于德国哲学、早期社会主义理论和政治经济学。马克思像黑格尔一样,相信能够用一个辩证法公式概括人类的进化历程。他认为,所有哲学家所做的一切都在致力于解释世界,但他同时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变世界。他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之上,颠覆了传统的“形而上学”,建立了一个现实中得以实践的最大的思想体系,一个影响到地球50%以上人口的体系。 《资本论》以剩余价值为中心贯穿全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本书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的”。 《资本论》第一卷是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这是暂时撇开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来研究资本的生产过程,中心是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问题。 一、第一卷的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本质与发展趋势 《资本论》第一卷研究的是资本的生产过程,即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它是指在统一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抽象出来的生产过程。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而资本的生产过程实质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所以资本的生产过程的核心是剩余价值生产。 1、分析基础:价值理论 价值概念是马克思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基础范畴,劳动价值理论是这一分析的基础理论。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科学地说明了作为资本主义财富形式的商品的社会实体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从而为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财富生产、分配和社会结构奠定了科学的基础。马克思说,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发达的、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因此,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 马克思在本卷第一篇,首先阐述了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1)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是其社会属性;(2)商品中包含着劳动二重性,作为相同的、无差异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生产使用价值;(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构成商品内在矛盾的根源,因而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4)劳动产品一采取商品形式就具有的谜一般的性质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显然是从这种劳动形式本身来的。”即商品拜物教性质产生于商品形式本身,而其实质是“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5)“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价格。价格和价值不一致并不违反价值规律,反而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唯一可能的形式。马克思指出:“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但这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的,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