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航特色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

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二O一一年十月十一日目录No table of contents entries found.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沈阳航空职工大学,始建于1955年,2003年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转制为一般高校治理序列的全日制高职院校,分设黎明校区和沈飞校区两个办学实体,别离隶属于中航工业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黎明公司和沈飞公司)。
50连年来,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积存了丰硕的办学体会,专门是学院作为全省首批高职专业试点学校,早在1993年就依照航空企业的需要,开设了航空机电设备维修(发动机方向)、数控加工技术、机电设备运行与保护、航空电子技术、飞机装配等专业,前后为航空工业企业和社会培育了大学本科、专科、中专和技校毕业生共60000余人,为航空工业的进展和国防建设现代化做出了奉献。
为深切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人材进展计划纲要(2020-2020年)》,依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效劳产业进展能力的通知》,特制订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办学基础1.1.1拥有实力雄厚的办学条件学院占地面积156453平方米,建筑面积78826平方米;现有固定资产总值万元,教学仪器设备共计1787台(套),图书馆藏书万册;目前在校生3614人,教职工381人。
现开设数控技术(数控加工方向)、数控设备应用与保护、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设备运行与保护、金属材料与热处置技术、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发动机、航空机务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运算机应用技术和应用电子技术九个专业。
2020年新增航空电子设备维修、飞机制造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和机电一体化技术六个专业。
学院2002年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为全国现代制造技术应用软件课程远程培训点和职业培训教材实验基地,2003年被辽宁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为辽宁省国家级高技术人材(机电项目)培训基地,2003年被省教育厅、劳动厅、经贸委、人事厅等联合评为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5年取得辽宁省创业技术培训功效展银牌奖,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六部委评为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被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授予沈阳市高技术人材培育基地,2020年度被评为沈阳市职业技术鉴定先进单位。
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的研究与发展随着现代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航空发动机已成为航空器的核心装备之一。
然而,由于其结构复杂、工作环境恶劣以及高耗能等特点,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一直是一个有待突破的难题。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航空工业的飞速发展,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也呈现出了一系列新动向。
一、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现状目前,航空发动机的维修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在维修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代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的核心是使用先进的故障诊断、维修技术和设备,并采取全面的维修方法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在维修诊断上,航空发动机使用先进的诊断设备、故障分析软件和维修记录系统,结合专业的维修技术和经验,对发动机进行全面、准确的故障检测和定位。
在维修技术方面,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拆装维修技术:包括解体、清洗、检查、检测、维修、组装和试车等各个环节。
2.修复技术:包括热喷涂、化学镀、电镀等技术,修复各类发动机叶片、壳体、涡轮盘等损伤。
3.改进技术:包括各种先进的改进和升级方案,如叶轮镶补、新的防腐蚀涂层、新材料和新工艺等。
二、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航空工业的飞速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也不断发展。
未来,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呈现新的发展趋势:1.先进材料的应用: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将大量应用先进材料,比如碳纤维等材料,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耐用性。
2.智能化技术的应用: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将以智能化为发展方向,通过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更高效、更准确地维修服务。
3. 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通过数据分析技术,对航空发动机的维修情况、故障信息、维修记录等进行全面监控和分析,实现更精准的诊断和更优秀的维修方案。
4. 模块化设计和装配:通过模块化设计和装配,将航空发动机分为多个模块,达到更快、更简单、更准确的维修目的。
5. 绿色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采用环保、节能的维修技术和材料,优化航空发动机系统,达到更高的效益。
民用航空飞机,发动机维修技术研究与应用

民用航空飞机 ,发动机维修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航空飞机已经成为我国民众出行所选择的一种主要方式,且现代航天技术发展速度较快,多种不同的民用航空飞机都在我国投入使用。
民用航空飞机作为当前的主要交通工具,发动机是其核心部件,需要加强对发动机维修技术的研究。
本文对民用航空飞机发动机维修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并提出一些合理的意见和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发动机维修技术水平,提高民用航空飞机的安全性,为群众出行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关键词:民用航空飞机;发动机;故障诊断;维修技术;应用研究民用航空飞机发动机故障诊断和维修是一项难度较高的工作,其中涉及到多种不同的专业知识体系,且航空飞机的发动机内部结构复杂、使用技术较为先进,这就对维修工作造成了很大的难度。
发动机维修首先需要采用科学的诊断技术,对其故障类型、故障发生原因以及当前故障的危害程度进行确定,才能够开展下一步的维修。
我国民用航空飞机发动机维修技术水平较高,有多种不同的维修方法,能够对发动机故障进行快速、准确地识别,从而开展高效的维修工作,能够保障民用航空飞机使用更加安全。
1民用航空飞机发动机故障诊断民用航空飞机是当前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运输工具,我国民用航空事业发展速度较快,大部分城市都建设了机场,已经逐渐成为人们主要选择的一种交通出行工具。
近些年来我国在民用航空飞机发动机方面的自主研发能力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已经逐渐掌握了多种发动机核心技术,维修技术作为发动机研发的配套技术,主要分为故障诊断检测和维修技术两个方面,下面是对当前我国民航机场主要采用的两种发动机故障检测方法的分析:1.1智能检测法智能检查技术主要是依靠智能操作系统对发动机故障进行诊断,智能检测法具有许多优势,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代替人力检测,能够借助信息系统的高效率、高精准性优势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快速识别故障类型、故障原因等。
智能检测法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1)模糊智能分析法。
航空发动机专业课程

航空发动机专业课程
航空发动机专业课程是航空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之一,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 发动机工作原理:介绍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包括热力循环、喷气推进原理等。
2. 发动机组成部分:学习发动机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压气机、燃烧室、涡轮等,以及它们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3. 发动机性能:学习发动机的性能参数,如推力、燃油消耗率、热效率等,以及与发动机性能相关的计算与分析方法。
4. 发动机控制系统:学习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包括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涡轮增压系统等,以及它们的原理和调节方法。
5. 发动机维修与故障排除:学习发动机的维护与修理方法,包括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以及配件更换和修复等。
6. 高级发动机技术:学习当前航空发动机的最新技术和趋势,如超音速发动机、高温材料应用、低噪音设计等。
7. 发动机设计与优化:学习发动机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包括性能优化、材料选用、结构优化等,以及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发动机设计。
8. 发动机测试与评估:学习发动机的测试方法和评估标准,包
括静态试验、动态试验、飞行试验等,以及测试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以上是一些典型的航空发动机专业课程,具体的课程设置可能会有所差异,根据学校和专业的要求可能会有一些调整和补充。
航空发动机课程设计

航空发动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航空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其工作原理,了解不同类型的航空发动机特点。
2. 使学生了解航空发动机发展历程,掌握相关里程碑事件及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现状。
3. 帮助学生掌握航空发动机性能参数,如推力、燃油消耗率等,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航空发动机故障原因及提出改进措施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的航空发动机模型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航空发动机相关资料的能力,提高信息处理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航空发动机事业的热爱,增强国家使命感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素养,提高对工程技术的尊重和敬业精神。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相互尊重、沟通协作的精神。
本课程结合学科特点、学生年级和教学要求,以实用性为导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航空发动机相关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对航空发动机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航空发动机基本原理:讲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包括燃烧、压缩、涡轮、喷气等基本过程,对应教材第一章。
2. 航空发动机结构及分类:介绍发动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如压气机、燃烧室、涡轮等,并讲解不同类型的发动机特点,对应教材第二章。
3. 航空发动机性能参数:学习推力、燃油消耗率、效率等性能参数,并进行实际计算,对应教材第三章。
4. 航空发动机发展历程:回顾发动机的发展历史,了解国内外重要里程碑事件及我国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现状,对应教材第四章。
5. 航空发动机故障分析与改进:分析典型发动机故障案例,探讨故障原因及改进措施,对应教材第五章。
6. 航空发动机模型设计与制作:指导学生设计简单的发动机模型,培养动手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对应教材第六章。
航空发动机专业课程

航空发动机专业课程
摘要:
1.航空发动机专业的简介
2.航空发动机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
3.航空发动机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4.航空发动机专业的发展前景及就业方向
正文:
航空发动机专业是一门研究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运行维护及管理的学科。
在我国,航空发动机专业属于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培养掌握航空航天发动机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航空发动机专业的主要课程设置包括:工程力学、热力学与传热学、气体动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航空发动机原理、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航空发动机燃烧与排放、航空发动机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航空发动机专业领域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
航空发动机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
实验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实际操作和验证理论知识的机会;实习环节安排在发动机制造企业、维修企业、航空公司等单位,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环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航空发动机专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随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飞速发
展,对航空发动机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大。
航空发动机技术是航空航天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
因此,航空发动机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毕业生可以在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维修企业、航空公司、科研院所等单位从事设计、制造、维修、管理等工作。
总之,航空发动机专业是一门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和就业市场的热门专业。
飞机制造与维修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

采取限定 I P或限定访 问流量 的方法 。 安全控制 : 使用 防火墙 等措 施以保证系统不受病 毒侵蚀
和 黑 客 的攻 击 。
功能扩展 接 口:为实现系统的 自身完善 和功能升级 . 提
供可扩展 的接 口。 l 资源库用户管理模块 - 3
教学资源库有其特定 的用户 群 . 中应为不同用户赋予 其 各 自的权限 。 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和资源 的质量 。包括 : 系 统管理 员 、 资源审核员 、 教师 、 学生和游 客( 注册用户 )如 未 , 有特殊的需求 , 还可视具体情况而变动 。他们 的权 限应设置
正等功能 。 资源库使用率的统计分析 : 各种资源浏览 和下载次数 对
的统计 , 对此资源可进行评 星 , 提高权 限进行奖励 。
学 、 研 提供 丰富 的 、 科 多元 化 的教学 素材 。 以各 种媒 体 形 并
式, 以多种 展示 方式组 织 、 储 、 理 , 于使 用者 查询 、 存 管 便 下
如下 :
资源上载 : 允许在线 的教师 和教育工作人员 进行单个或
多个资源的上载。 资源下载 : 注册用户可 以下载免费的资源。 资 源审核 : 审核 管理员主要负责 对教师上载 的资源进行 评 审, 以确定是否发布该资源。 资 源查询 : 户根据查询 条件 。 入关键 字查 询相应 的 用 输 资源 。
机维修属于特殊的行业 , 学校 的实训设备很难符合企业的 实际, 因此, 通过教 学资源库 , 以使 学生更好地理解飞机制造和飞机 可 维修 的生产过程。本文通过飞机制造和飞机维修教 学资源库 建设 的探 索, 为航 空类职业 院校教 学资源库的建设提供一点借鉴。
【 关键词】 教学资源库; 飞机制造; 飞机维修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航空制造特色专业群为例

专业专业◆就业◆人才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以航空制造特色专业群为例凡进军,郭紫贵,刘让贤(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精神,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优化调整专业结构,使专业对接产业,着力打造深度融入产业链的专业群,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进一步适应湖南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的发展需求。
2014年,省教育厅启动了高职院校示范性特色专业群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项目,首批立项的11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在校生人数占所在院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平均达21.89%,最高的达到67.48%,说明在高职校内优质生源更多地向优质专业集中。
因此,通过特色专业群的建设,可以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以张家界航空职院航空制造特色专业群的创建为例进行介绍,以期为高职院校特色专业群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专业群建设是服务与提升产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民用、通用航空产业突飞猛进地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和就业渠道。
随着航空装备功能复合程度的大幅提升,以及航空装备高性能、高可靠性、高舒适型、高安全性、长寿命和低成本要求的提出,新工艺、新结构、新材料的广泛运用,数字化制造、虚拟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的逐步推广,一条集航空发动机制造与装配、飞机机体制造、飞机电子仪表系统零部件制造、飞机机载设备零部件制造的航空制造产业链日趋完整与清晰。
因此,张家界航空职院构建涵盖飞机制造产业链的航空制造专业群,是服务与提升航空制造产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原则与思路(一)基本原则[1]1.深度融合。
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要主动对接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战略型新兴产业,优化调整专业布局,形成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专业体系,推动人才培养深度融合产业发展,全面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产业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民航特色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与维修》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收稿日期:2018-11-26
基金来源:C2非教材类(2018-2020年度)中国民航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民航特色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与维修》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作者简介:张青(1986-),女(汉族),天津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计算机仿真和航空发动机噪声。
一、《航空发动机制造与维修》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航空发动机制造与维修》是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开设的核心专业课程,隶属于飞行器动力工程2016版培养方案,其前身为2012版培养方案中的《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和《发动机制造工艺学》两门课程的结合。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模式传统等问题,使得《航空发动机维修技术》和《发动机制造工艺学》两门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需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内容,建设基于民航特色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与维修》优质教学资源,探索理论与实践仿真结合、虚拟与现实结合的新教学模式[1]。
二、课程建设的整体思路
飞行器动力工程是我校积淀最为深厚、招生人数最多、且最具民航特色的专业,毕业生大部分都走入了民航维修第一线,《航空发动机制造与维修》在2016版教学大纲中明确了培养学生的目标是提高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制造和维修的相关标准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涵盖机械制造基础、航空发动机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典型零件的材料特性、制造与维修过程中的装配工艺、零部件及附件系统的典型故障与维修、制造及维修过程中的试车和适航验证性试车的内容、CAD/CAM 及基于增材技术的先进制造工艺等知识。
这恰恰弥补了我国民航院校发动机制造工艺、维修技术课程少和教材少的缺陷,提升了我校学生今后就业的竞争力。
以2016版教学方案为指导,以《航空发动机制造与维修》2016版教学大纲为依据,重新编写基于民航特色《航空发动机制造与维修》自编教材(校内讲义),
并重新编写教案与电子课件,设计移动终端APP 教学,构建课程的教学活动,包括集中答疑课、典型任务虚拟仿真操作等。
通过建设民航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满足2016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目标,增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提升教学质量[2]。
三、积极开展《航空发动机制造与维修》教学资源建设
到民航企业调研,归纳北京“华普发动机培训中心”的知识结构,探索民航高级工程人才知识需求结构。
根据2016版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建设新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与维修知识体系,更新教学理念并改革教学内容,编写新版自编讲义。
新版教材将从知识结构体系和知识内容两方面进行改革,立足于工程实际,剔除老旧的、不适用于民航的内容,同时添加民航产业一线的实用型工程知识,对教材的重、难点进行系统化分布。
以《航空发动机制造与维修》课程相关内容为基础,开发实验教学《结合3D 打印的发动机增强现实仿真设计》。
将AR 增强现实与3D 打印相结合,已经打印出的发动机各单元体和零部件作为三维识别物,利用Android 手机的摄像头获取3D 打印发动机模型,进行三维实物的识别,利用高通物体识别开发包和Unity3D 软件,通过脚本语言C#完成对FBX 模型的控制,实现发动机增强现实维护拆卸仿真。
移动端识别成功后在3D 打印实物模型上叠加显示各类文字信息、维修方法提示、注意事项及维护拆装动作,以虚实叠加的增强信
张青,郭庆,王炫,但敏,丁坤英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工程学院,天津300300)
摘要:以2016版教学方案为指导,以《航空发动机制造与维修》2016版教学大纲为依据,重新编写校内讲义、教案与电子课件,构建课程的教学活动,包括集中答疑课、典型任务虚拟仿真操作等。
通过建设民航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满足2016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目标,增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教学资源;制造与维修中图分类号:V241.7;TP39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3-0193-02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resources for "Aeroengine Manufacturing and Maintenance"Based on civil
Aviation Characteristics
ZHANG Qing,GUO Qing,WANG Xuan,DAN Min,DING Kun-ying
(Aviation Engineering Institute,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Tianjin 300300,China)
Abstract:Guided by the teaching plan of the 2016edition and based on the syllabus of the 2016edition of"Aeroengine Manufacturing and Maintenance",we rewrote the teaching materials,teaching plans and electronic courseware,and constructed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of the course,including the course focused on the virtual simulation operation of typical tasks.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with civil aviation characteristics,we can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stimulate students'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deepen their mastery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as well as meet the requirements and objectives of the syllabus of the 2016edition,enhanc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aeroengine;teaching resources;manufacturing and maintenance
息呈现在学生视野中,以辅助学习课程相关内容[3]。
通过广泛搜集民航发动机的资料,包括飞机维修手册和飞机发动机厂商编写的培训课程资料,查阅AMM 某章某节找到该工作号,对其中涉及的一些维修程序内容及维修工具,按航线维护工作类别进行整理,给出不同维护工作样例。
设计基于Unity3D 软件的APP 教学,例如航空发动机制造维修中新技术的相关知识、航空发动机典型故障与维修等,可将发动机部件及系统维修过程及发动机与各系统部件之间的结构关系和拆卸/安装关系,如同真实场景一样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发动机航线维护和车间修理的理论知识[4]。
利用Unity3D 软件将发动机虚拟模型和维修手册给出的具体维修动作、维修工具联系起来,利用C#语言和iTween 脚本插件编程,iTween 用于处理模型从起始点到结束点之间的运动轨迹,通过创建材质球,调整颜色、高光渲染等手段,对发动机模型进行贴图渲染,采用C#脚本语言实现对发动机部件的维修、拆卸与指示,使学生对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燃油系统、滑油系统、空气系统典型故障与维修进行全面学习[5]。
基于BB 平台,开发《航空发动机制造与维修》立体化教学资源网络平台,在平台上建设教学大纲、教学
日历和电子教案、作业习题库网上作业系统,新书介
绍、发动机制造维修中新技术及趋势发展前沿、航空发动机试车工艺和航空发动机装配工艺视频等[6]。
四、结论
以2016版教学方案为指导,以《航空发动机制造与维修》2016版教学大纲为依据,建设民航特色的优质教学资源,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加强师生互动,满足2016版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春艳.虚拟与实物相结合的实训教学方法研究[J].成才之路,2015,32(02),59.
[2]朱林林,王国中,滕国伟,等.Iclass 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8,43(44),156-157.
[3]张青,闫国华,郭庆,等.结合3D 打印的民航发动机增强现实移动端实验系统开发[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07),104-108.
[4]罗和平,王彪,汲军.航空发动机典型零部件数控加工技术研究[J].机械制造,2017,55(04),46-49.
[5]吴予忠,张渝舜,赵新宇,等.基于Unity3D 的航空发动机虚拟维修仿真系统的开发[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0),15-16.[6]李旻,张铁,胡广华.基于网络教学的机械精度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装备制造技术2017,05(04),26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