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镍钴合金镀液与操作

合集下载

镍钴合金电镀废水处理工艺

镍钴合金电镀废水处理工艺

镍钴合金电镀废水处理工艺镍钴合金电镀废水处理可真是个重要又有点棘手的事儿呢。

咱先得知道这镍钴合金电镀废水里都有啥,就像要打扫一个房间,得先知道里面都堆了些啥杂物一样。

这废水中啊,有镍离子、钴离子,还有可能夹杂着些其他的重金属离子,再加上一些电镀过程中用的化学药剂啥的,那成分可复杂了。

这废水要是直接排出去,那可不得了,就像把垃圾直接倒在干净的河流里一样,会把环境搞得一塌糊涂。

那怎么办呢?有一种办法是化学沉淀法。

这就好比是给那些在废水中捣乱的重金属离子找个“家”,让它们乖乖待着。

我们往废水中加一些化学药剂,像氢氧化钠之类的碱。

这些碱就像一个个小警察,碰到镍离子和钴离子,就把它们抓住,形成沉淀。

嘿,这沉淀就可以从废水中分离出来了。

不过呢,这方法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有时候这“小警察”力量不够大,或者这废水里还有其他干扰因素,就不能把所有的重金属离子都抓住。

这是不是有点像在人群里抓小偷,有时候小偷太狡猾,就不容易一网打尽呢?还有离子交换法呢。

把废水通过一种特殊的树脂,这树脂就像一个筛子,只允许水通过,那些镍离子和钴离子就被筛子给留下来了。

这就好比是在一堆混在一起的豆子和沙子里,用一个特殊的工具把豆子都挑出来,只留下沙子。

可是这树脂也有“累”的时候啊,用一段时间就得再生,就像人工作累了要休息一样。

而且这树脂也不便宜,要是废水里重金属离子浓度太高,这成本可就蹭蹭往上涨了。

生物法也是一种选择。

有些微生物啊,它们可厉害呢,就像一群小小的清洁工。

它们能把镍离子和钴离子吸收到自己体内,然后通过自身的代谢把这些离子转化成无害的物质。

这就像是把垃圾吃进去,然后变成肥料一样神奇。

但是呢,这些微生物很娇弱的,废水的温度、酸碱度稍微有点不对,它们就罢工了。

这就像人一样,环境不舒服了,干活就没劲儿了。

膜分离法也不能被忽视。

通过超滤膜或者反渗透膜这些神奇的东西,就像一道无形的屏障,把废水里的杂质和水分离。

水可以顺利通过,那些重金属离子和其他污染物就被挡在外面了。

电镀镍金作业指导书

电镀镍金作业指导书

1.0 目的使板面镀金生产工艺规范化,为生产操作提供正确的依据,确保产品满足质量要求。

2.0本规程适用于板面镀金生产线。

3.0 职责。

3.1 生产部:按本规程规定的地方及工艺参数作业。

3.2 工艺部:负责规程的制定,修改,临控及提供技术支援。

3.3 品质部:负责工艺参数的临控及工具,产品的检验工作。

3.4 设备部:负责设备维修及定期保养。

4.0工艺流程4.1 工艺流程图:4.2 流程步骤说明A 脱脂:去除产品表面及铜面氧化物及油污等。

B 水洗:去除产品上药水,防止药水污染下一药水缸或产品。

C 微蚀:蚀去铜面少部分铜,以得到均匀的微观粗化面,使镍层与铜面具有良好的结合力。

D 活化:防止铜表面氧化。

E 镀镍:利用电化学原理在铜面上镀上一定的厚度的镍。

F 活化:防止镍表面钝化氧化。

G 镀金:利用电化学原理在镍面上镀上一定厚度的金。

5.0生产控制5.1 生产前准备5.1.1 检查各缸电气仪表处于正常状态。

5.1.2 检查摇摆处于正常状态。

5.1.3 检查循环过滤系统处于正常状态。

5.1.4 检查DI水洗供应处于正常状态。

5.1.5检查自来水洗供应处于正常状态。

5.1.6 检查打气量处于正常状态。

5.1.7 检查药水缸水位处于正常状态。

5.1.8 检查各药水缸温度处于正常范围内。

5.2安全事项5.2.1所有电源及电气设备之驳接由设备部负责。

5.2.2员工上班时穿工作鞋,戴口罩、戴防酸胶手套。

5.2.3所有药水均为强酸物质或有毒物质,防止溅上皮肤或溅入眼内,若发生此类问题,应以大量清水冲洗患处,必要时看医生。

5.2.4禁止在行车运行时进入电镀线工作或维修,严禁行车载人。

5.2.5添加药水时要注意行车的动向,防止被行车撞伤。

5.2.6金盐为剧毒物品,使用时必须戴胶手套,不能触及伤口。

5.2.7当金盐碰到伤口的时候,必须立即扎紧血液回流的静脉,并将伤口用手术划开,以万分之一KMnO浸泡15分钟以上,并立即送往医院,否则人有生命危险。

27SiMn合金钢电沉积镍-钴合金镀层的性能

27SiMn合金钢电沉积镍-钴合金镀层的性能

21-HJN 合金钢电沉积镍/钴合金镀层的性能
<D?SADOHAL?M$HK[AF/3?CIFO#FF?R3?IOHNTL8FAKOD?QAS?LHOAQ?N21-HJN#FF?R-OAAF
杨玉辉!王!蕤!吴念初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抚顺!!.22!
&#$=&XUXH!V#$= ;XH!V% $HINKUX
.*/!李家明"徐淑庆"梁铭忠B电沉积&S"(%& 复合镀层的研究.W/B
电镀与环保"*2!#".##3$):"!!B
../! $RQRZR,R 1"ZR,R,616 1"$R^R,Y[R 1"9M@AB
5I'N9IM%9E'J9A9CMI';9N'E%M9;%-L@I89"$%@AA'<!(%&C'?N'E%M9
数的影响 - .*"3/ 目前普遍采用硫酸盐镀液制备镍"钴 合金镀层-与硫酸盐镀液相比"氨基磺酸盐镀液具
米复合镀层的耐蚀性.W/B无机材料学报"*2!2"*###$)
#**"#*0B
.0/!耿信笃"王彦"虞启明B液"固吸附体系中扩展的U@-O?S%I方程
的推导和检验 化学学报 .W/B
"*22!"#:#!!$)!)3+"!)#*B
参考文献)
.!/!李保松"张文"环宇星"等B(%&对$%"7 镀层耐蚀耐磨性能的强
年 月 2.*, **
电镀与环保 !!!!!!!!!!!!!!

电镀镍

电镀镍

电镀镍
镍是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内第Ⅷ族的元素,原子序数为28,原子量为58.71。

铁族元素之一,位于铁和钴之后,银白色金属。

镍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决定了镍及其化合物的一系列物理化学特性,纯镍具有银白色的光泽,当其与水蒸气及空气中的氧作用时,会失去光泽变暗,稀硫酸与盐酸能缓慢溶解镍,稀硝酸与镍作用快,但浓硝酸使镍钝化,镍与碱不起作用。

由于镍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镍膜,故在稀酸中溶解极缓,在强氧化介质中表面极易钝化,对碱溶液、盐水和有机物也有较好的耐腐蚀性。

镀镍溶液的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分为电镀暗镍、半光亮镀镍与光亮镀镍和特殊要求的镀镍三大类。

电镀暗镍多用于要求厚镀层的功能性镀镍,也常用作防护装饰性镀层,经抛光后,再镀光亮镍、铬或其他镀层。

不同类型暗镍镀液的组成与工艺条件
半光亮镍与光亮镍主要用于防护装饰性镀层,而且常组成双层镍
或三层镍,以达到较高的抗蚀性,其镀液组成均与瓦特镀镍相同,仅添加不同的添加剂。

镜牌光亮纯钴电镀用法

镜牌光亮纯钴电镀用法

Unimirror Cobalt 688 镜牌光亮钴电镀工艺是汇利龙科技专门为耐腐蚀性要求高的无镍铬功能性电镀制程而研发的一款环保代镍电镀工艺。

Unimirror Cobalt 688 镜牌光亮钴电镀工艺具有极佳的分散能力和优越的填平性,出光迅速,镀层表面均匀一致,柔软性好,耐腐蚀性优异。

镀液对金属杂质容忍度高,操作简单,镀液管理极为方便。

是功能性无镍电镀工艺的最佳选择。

➢Unimirror Cobalt 688 镜牌光亮钴电镀工艺缸液成份与操作条件参考值控制范围硫酸钴硼酸Cobalt 688光泽剂Cobalt 688辅助剂Cobalt 688湿润剂PH 值温度电流密度电压搅拌方式过滤200 克/升45 克/升0.5毫升/升15 毫升/升1毫升/升4.355 °C2安培/平方分米4-12伏空气或机械搅拌连续过滤180-230 克/升40-50 克/升0.4-1.0 毫升/升12-20 毫升/升4.2-4.652-60 °C1-8安培/平方分米➢Unimirror Cobalt 688 镜牌光亮钴电镀工艺补充方法1.Cobalt 688光泽剂添加量:每1000安培小时添加90-200毫升,添加量依镀液管理及底材表面粗细情况而改变。

2.Cobalt 688辅助剂添加量:每1000安培小时添加150-300毫升。

3.正常操作辅助剂可与光泽剂一起添加,比例为(光泽剂:辅助剂) = 1:1.5,品质特别要求时可增加至1:1 - 2.0 。

4.本工艺除了柔软性极佳外,在长时间使用时,稳定性特佳,不易分解,且具有明显整平作用及低电流分散性。

5.湿润剂的添加量:每1000安培小时添加30毫升。

如镀高级产品时可稍多补充,以增加耐蚀性。

➢Unimirror Cobalt 688 镜牌光亮钴电镀工艺参考事项1.Cobalt 6888光泽剂要有规律地添加,以维护镀层的光亮度及整平性能,应根据少加勤加的原则添加。

镍钴铁合金代铬镀层的电镀工艺配方

镍钴铁合金代铬镀层的电镀工艺配方
4
5
的文章,以及不考虑装饰铬层,最大厚度 1.5 微米的沉积,其沉积层 铬(VI)是完全免费的,在相同的方式硬铬电镀。 。因此,硬铬电 镀不构成任何最终消费者的任何风险。 相反, 硬铬电镀一直在食品工 业中使用了几十年。 镀硬铬的影响, 这正是在相同的方式作为装饰性 镀铬的分类,因为铬沉积,因为它是从含铬( VI)的电解质,而不 是最终消费者构成任何威胁。 2 硬铬电镀车间生产过程中接触六价铬的可能性 在硬铬电镀车间工作时,有接触铬( VI)的各种可能性:一) 皮肤接触,B)吸入和 c)摄入。案例 C)将不会在这里进一步讨论, 因为铬( VI)化合物所造成的危害是众所周知的所有员工,使他们 不容易不慎吞下这种物质。 皮肤接触可能作为一个原则问题, 在所有类型的拆卸工作, 工作 时,浴池和补充氧化铬时。然而,工作的指示,以及个人防护装备已 颁布所有这些工作领域, 在观察和使用能防止皮肤接触。 在皮肤接触 的不可能事件(事故) ,需要采取紧急行动,以迅速消除皮肤的铬和 减少铬( VI)仍然存在,以减少吸收进入人体的危害和减少由此产 生的任何有毒或致癌作用。 主要危害是吸入生产环境中铬(VI) 。如果铬(VI)浓度低,呼 吸路径的分泌物减少,铬( III)从而解毒。然而,高暴露浓度可以 超过 [职业接触铬(VI)和肺癌的风险。铬(VI) ,细胞损伤,其中除 其他可以增加患癌症的风险,导致肺部减灾能力
2,镀铬的政府限制
3,代铬镀层镍钴铁的优缺点
二,Ni-Co-Fe 合金代铬镀层的工艺及影响因素......................25
1 电流密度,PH 値以及温度对工艺的影响 ............................................5 2 阴极电位对工艺的影响 ........................................................................6 3 热处理对工艺的影响 ........................................................................... 6 4 稀土添加剂对工艺的影响 ..................................................................... 7

液压油缸轴电镀镍铁钴代铬镀层

液压油缸轴电镀镍铁钴代铬镀层

液压油缸轴电镀镍铁钴代铬镀层液压缸是液压系统中重要的执行元件,用于执行往复运动,在工程机械中应用广泛。

液压缸活塞杆是液压缸的重要部件,它通常采用35、34号或无缝钢管做成实心杆或空心杆,为了进步耐磨性的防锈蚀,目前国内传统工艺是表面镀硬铬(镀层厚度0.02~0.05mm)并抛光,其表面粗糙度Ra为1.6~0.4μm。

由于镀铬对人、环境污染严重,属国家环保线值项目,且镀层不均匀,孔隙率高,轻易起皮,镀铬用度也比较高,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因此采用合适经济的镀层取代镀铬一直是工程机械行业的重要课题。

液压油缸轴镍钴铁代铬技术和工艺流程特点该技术属高效清洁表面处理技术工艺,能耗低,无电镀污泥产生,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结合基础研究成果,目前已成功实现镍钴铁代铬表面工程新技术的产业化。

整个工艺流程分为镀前处理、电镀镍钴铁和镀后处理三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各主要工序的情况介绍如下:(1)电解除油1:15分钟,7-10A/dm2除去工件表面剩余的污渍,使表面净化。

(2)热水洗:55℃热水除皂化膜,洗涤用水可长期利用。

(3)电解除油2: 1-3分钟,7-10 A/dm2活化基体。

(4)冷水洗:常温,净化基体表面。

(5)活化酸洗:10%稀硫酸,15-30秒,活化基体表面。

最好使用活化酸盐dw(6)去离子水洗:净化表面,循环利用。

(7)电镀镍钴铁:3-8 A/dm2。

具体见工艺硫酸镍 200-300g/l氯化镍 30g/l硫酸钴 80g/l硫酸亚铁铵 30-120g/l硼酸 30g/lDw-2012A稳定盐120g/l 消耗量KAH 50-100 g/lDw-2012B硬化剂20-40ml/l消耗量KAH 50ml/lDw-2012C纳米晶流平剂20 ml/l消耗量KAH 50ml/lDw-2012D应力调节剂20 ml/l消耗量KAH10-50ml/lDw-2012E防针孔剂5-10 ml/l消耗量KAH10ml/lDw-2012F增白剂5 ml/l消耗量KAH5-15ml/l(8)去离子热水洗:55℃清洗镀后表面,用于补充主镀液位,无排放。

三价铬电镀六价铬电镀镍钴铁电镀的对比

三价铬电镀六价铬电镀镍钴铁电镀的对比

三价铬电镀六价铬电镀镍钴铁电镀的对比一、与六价铬镀铬工艺相比,三价铬镀液污染比较少,其毒性仅为六价铬的1%,电镀时不产生有害的铬酸雾,且镀液浓度低,污水处理简单,只要将废水ph调到8以上,即沉淀出cr(oh)3;二、从理论上讲,在相同电流密度下,三价铬电沉积速度可达到六价铬的2倍,且其镀液分散能力、覆盖能力比铬酸镀液好,光亮电流密度范围比较宽,适合于形状较为复杂的零件镀铬;三、三价铬的电流效率比六价铬镀铬要高,可达到25%;四、三价铬工艺可在锌、锌压铸件或钛上直接镀铬,也可进行滚镀铬;五、三价铬镀液可在常温工作,节约能源;六、三价铬镀层为不能已连续微裂纹铬,耐蚀性低于铬酸镀铬,硬度不高于铬酸镀铬层;七、电流密度范围阔,为015~100a/dm2;八、不受电流中断的影响。

但是,三价铬镀铬工艺存在下述问题:(1)目前已在生产中赢得应用领域的三价铬镀铬层厚度无法少于3μm,就可以用作装饰镀铬,无法用作软铬或其它功能镀层;(2)镀层发乌光,没有铬酸镀层的微蓝色;(3)由于铬就是多价态,在生产过程中镀液中的cr(ⅲ)难被水解成cr(ⅵ),毒害镀液,三价铬镀液稳定性尚需提升;(4)三价铬镀液对杂质比较敏感,管理维护比较严格;(5)生产成本比较高;(6)阳极材料的挑选就是确保镀液平衡的关键,必须采用特种钛阳极。

六价铬不是环保铬,有毒;欧盟rohs(restrictionofuseofhazardoussubstances)法令规定关于限制在电子电器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质,主要热萦校航u、禁汞、禁k、禁六rt、禁溴耐燃剂。

六价铬是不环保的,但它在电镀中的作用比三价铬要好的多,增加附着力,在钝化中起重要的作用。

镍钴铁镀层(代软铬,装饰铬)电沉积镍钴铁系列合金或纳米晶合金镀是一种电沉积代替电镀硬铬的技术,以硫酸亚铁、硫酸镍、硫酸钴、硬化剂为主要原料,电沉积出来镍钴铁系列非晶合金或纳米合金镀层。

本技术主要就是通过采用镍钴铁合金非晶态镀层替代铬镀层,消解了六价铬污染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镀镍钴合金镀液与操作作者:王兴军来源:《科技与创新》2016年第21期摘要:主要阐述了电镀镍钴合金在结晶器板坯上的应用,具体介绍了电镀镍钴合金镀液、操作条件对电镀镍钴合金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电镀镍钴合金;镀液;阳极极化;pH值中图分类号:TQ15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6.21.121近年来,电镀镍钴合金工艺被广泛应用于电镀板坯结晶器铜板。

结晶器板坯是连铸机的重要部件,要求具有耐高温、耐磨损、耐腐蚀性能。

镍钴合金具有较高的硬度,组织致密,耐磨性和耐高温性能都比较好。

在结晶器板坯上,电镀镍钴合金可以满足性能要求。

1 电镀镍钴合金镀液1.1 电镀镍钴合金主盐1.1.1 硫酸镍对于硫酸镍,需要注意以下3点:①随着硫酸镍质量浓度的增加,最大电流密度不断提高,光亮度也在增加。

当质量浓度为350 g/L时,Dk可达9 A/dm2。

由此可见,硫酸镍含量高,则光亮度、平整性都好。

其范围在300~400 g/L为宜,镍离子含量相对稳定,可使用较高电流密度。

②硫酸镍质量浓度增加,阴极极化值下降,低质量浓度的硫酸镍阴极极化较高,镀层结晶细致。

综上所述,选择硫酸镍250~350 g/L为宜。

③当硫酸镍含量升高时,镀液的分散能力呈线性下降。

1.1.2 硫酸钴为了保证镀层中的钴含量,在施镀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向镀液中补充硫酸钴。

镍与钴的主盐浓度比例的变化直接影响合金镀层镍与钴的比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钴的质量浓度比例越高,镀层含钴量越高。

镍钴合金属于异常共沉积合金,电极电位较负的钴优先于镍在阴极上沉积。

由于钴比镍优先在阴极上沉积,所以镀液中钴盐质量浓度的变化对镀层成分影响明显,镀液中钴离子稍有增加,镀层中钴含量就会增加很多。

通常,在镀液中钴含量占镍与钴总含量的5%(质量分数)左右时,镀层中的钴含量就可以接近40%.如果硫酸镍和硫酸钴的质量浓度基本相等,那么合金镀层的钴含量将达80%以上。

镍钴合金镀层中钴含量约为40%以下,有良好的耐磨性。

如果递减镀液中钴盐含量,那么合金镀层中的钴含量也应相应地减少。

1.2 氯化物1.2.1 氯化物对阳极极化的影响1.2.1.1 氯化物可以明显降低阳极极化值氯化物有明显降低阳极极化值的作用,例如温度为17 ℃时,硫酸镍150 g/L、硫酸钴5g/L、硼酸30 g/L的镀液中没有氯离子,阳极极化值为1.78 V;当氯离子为9 g/L时,阳极极化值降至0.43~0.73 V。

1.2.1.2 氯化物可以活化阳极镍阳极在电镀液中极易钝化,使正常电镀很难进行。

镀液中的氯离子能促进阳极溶解,是良好的阳极活化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镍阳极钝化。

对于硫酸盐型和氨基磺酸盐型镀液,必须加入氯化物,用以保证阳极上的镍离子不断地正常溶解,使镀液中保持足够的镍离子量。

氯化物有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镍等。

其他卤素离子也对阳极有活化作用,但价格较高,一般不予采用。

钠离子会降低阴极电流密度的上限,也会使镀层硬度增高,增加镀层的内应力,所以通常都使用氯化镍作阳极活化剂,既可以对阳极起到活化作用,又可以提供镍离子,一举两得。

1.2.1.3 氯离子可以消除阳极极化当氯离子在镀液中含量很低时,槽端电压很高,阳极上有大量氧气析出;当增加镀液中氯离子含量后,槽端电压明显降低,阳极上也少有氧气析出。

这说明,氯离子可以消除阳极极化,降低能耗,提高镀液的分散能力,保证镍离子正常溶解补充,提高镀液的导电性。

1.2.2 氯离子能提高镀液的阴极电流效率利用氯化镍和氯化钴配制的镀液,它的阴极电流效率接近100%.氯离子可以提高镀液的分散能力,扩大镀液的电流操作范围。

但是,氯离子会增加镍钴合金镀层的拉应力,高氯离子镀液的镍钴合金镀层有较大的拉应力,所以全氯离子镀液很少被采用。

1.3 硼酸1.3.1 硼酸的缓冲作用硼酸是一种弱电介质,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电解式如下:H3BO3→H++H2BO3-在阴极区域,氢离子获得电子而析出氢气,导致氢离子减少,pH值上升。

当上升到一定值,使电介质碱化。

如果没有硼酸存在,则会产生镍与钴的氢氧化物夹杂在镀层中,影响镀层质量。

由于硼酸的存在,电解出来的氢离子使阴极区域氢离子稳定,以维持一定的pH值。

这就是硼酸的缓冲作用。

电镀镍钴合金镀液的pH值应维持在3~6的范围内。

pH值过低,H+过多,很容易获得电子而还原成氢气,降低了阴极的电流效率,大量的氢气容易吸附在阴极的工件表面而出现针孔;pH值过高,镀液易浑浊,阴极周围金属离子常会以金属氢氧化物的形式夹在镀层中,使镀层质量变坏。

为了保持镀液的pH值在3~6的范围内,用硼酸做缓冲剂是最佳选择。

硼酸的加入量对稳定pH值也有很大影响。

通常,电镀镍钴合金硼酸量控制在35~40 g/L。

近代快速电镀镍钴合金电流密度较高,氢离子消耗快,硼酸含量在40~50 g/L为宜。

1.3.2 硼酸可以扩大阴极电流密度范围在严格控制足量的硼酸含量并且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较高的电流密度使镀层结晶细致,不易烧焦,延展性好,改善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

这主要是硼酸的缓冲作用,有利于抑制硫酸镍和硫酸钴水解,使电沉积反应顺利进行。

硼酸不参与电极反应,但带出消耗要及时补充。

将镀液取样冷却至室温时,有硼酸结晶析出,则可认为硼酸已足。

1.4 pH值1.4.1 pH值范围对于以硫酸盐为主盐的电镀镍钴合金,其pH值应控制在5.5~6.0之间。

pH值小于4.5会猛烈析氢,电流效率下降;pH值大于6.5时,镀层发暗,有明显脱落倾向。

有效地调整镀液的pH值是十分重要的。

当pH值较高时,可以加入稀释的硫酸或盐酸来调整;当pH值较低时,可以加入碱来调整。

可供选择的碱有稀释的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镍和氢氧化镍等,也可用氨水调整pH值。

在镀层含钴量30%左右的镀液中,以硫酸盐为主盐的镀液的pH值应在5.5~5.8的范围内。

1.4.2 pH值对镀液性能的影响较高pH值的镀液有较好的分散能力和较高的电流效率,但是过高的pH值将使镀液易变浑浊,阴极有镍钴氢氧化物夹杂,造成镀层存在粗糟、起泡、发脆等缺陷;较低的pH值虽然能提高镀液的导电性能,但阴极电流效率下降,镀层易产生针孔。

1.4.3 pH值对合金镀层成分的影响在工艺规定pH值的范围内,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pH值的增加,镀层中钴含量降低。

这是因为当pH值增大时,阴极周围的Ni2+与Co2+形成Ni(OH)2和Co(OH)2的机会增加,而Co2+与羟基(OH)-的亲和力要大于Ni2+与羟基(OH)-的亲和力,生成Co (OH)2的机会要比生成Ni(OH)2的机会多,所以阴极周围的Co2+相对较少,镀层中的钴含量有所降低也是很自然的事。

润湿剂可降低镀液表面张力。

为了降低镀液的表面张力,使镀液与阴极密切结合,使氢气泡不易在阴极表面上停留,应在镀液中加入适量的润湿剂。

对于电镀镍钴合金镀液,选择十二烷基硫酸钠(C12H25SO4Na)这种阴离子活性剂作润湿剂是适宜的。

加入量: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加入量很少,一般在0.08~0.12 g/L范围内。

如果再增加含量,也不会降低镀液的表面张力,反而会使镀层内应力增加,硬度和脆性增加。

2 操作条件对合金成分和性能的影响2.1 温度在工艺条件允许的范围内,温度升高能使添加剂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镀层中的钴含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当温度升高后,镍离子与钴离子的热运动加剧,其中,钴离子获得的热能要比镍离子多,所以,钴离子到达阴极上的机会要多,从而获得电子还原成金属钴的机会有所增加。

温度升高可以提高电流密度的上限,加快沉积速度,扩大光亮区范围,降低阴极浓度差。

温度对镀层内应力也有影响。

提高温度可以增加镀层的延伸率,增加镀层韧性,降低镀层的内应力,但是温度过高,镀层的延伸率反而会缓慢下降。

温度过高使镀液中水分蒸发加剧,镍盐和钴盐都容易水解,镀层容易产生毛刺和针孔;镀液温度过低使合金沉积速度变慢,光亮区范围变窄,从而使硼酸析出。

2.2 阴极电流密度在工艺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阴极电流密度越高,镀层含钴量越低。

当电流密度上升时,阴极极化使电极电位向负方向移动。

相对镍而言,钴向负方向移动较少,使钴的析出电位提高。

所以,当电流密度增加,镀层中的钴含量变低。

2.3 搅拌凡是需要搅拌的镀液,镀液中金属离子的扩散速度小于电化学反应速度。

也就是说,在阴极表面的金属离子已经获得电子而还原成金属,但是阴极附近的金属离子还来不及到达阴极表面,只有借助于搅拌的外力使其尽快到达,以免降低阴极电流效率或使镀层烧焦。

在镀铬工艺中,一般不需要搅拌的,一方面是为了避免阴极胶体膜受到破坏,而另一方面CrO42-有很快的扩散速度,因而也不需搅拌。

2.3.1 搅拌可以提高阴极电流效率搅拌可以使镍与钴离子及时、充分地到达阴极表面,在阴极周围有足够的镍离子与钴离子,使它们及时获得电子而还原成镍钴合金,提高了阴极电流效率。

2.3.2 搅拌可以提高镀层中的钴含量在搅拌过程中,Co2+相对Ni2+离子而言获得的动能大,Co2+的速度提高要稍微快一些,它到达阴极表面的机会相应较多,所以搅拌可使镀层中钴含量增加。

2.3.3 搅拌可以防止镀层出现针孔搅拌还可以有效地排出吸附在阴极上的氢气泡,防止镀层出现针孔。

2.3.4 搅拌可以提高电流密度上限搅拌有利于氢的析出,提高电流密度的上限,还可以提高镀层的光亮度和平整性,提高镀液的均镀能力。

2.3.5 搅拌方式搅拌方式有镀液流动、阴极移动、阴极旋转、压缩空气搅拌、电磁搅拌等。

对于电镀结晶器铜管和组箱式电镀结晶器板坯,只需采用镀液流动;对于常规电镀槽电镀结晶器板坯,建议采用阴极移动和空气联合搅拌方式。

阴极移动往返次数25~30次/min,移动行程100~150 mm;空气搅拌不可将空气直接喷到板坯上,根据镀槽大小,喷气管内径选用Φ20~50 mm,分两排放在板坯两侧排气管中心距为250~300 mm安装在距槽底50~100 mm高的位置上,出气孔直径Φ3~5 mm,小气孔中心距为30~50 mm,小孔与槽底呈45°,将空气向下斜喷至槽底,再反射而上,使板坯周围的液体得到均匀搅动。

2.4 过滤为了清除镀液中的杂质,或为了使镀液起搅拌作用,在电镀镍钴合金过程中要连续过滤,每小时至少使镀槽中镀液流经3个循环。

〔编辑:刘晓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