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坝铅锌矿成矿规律初探
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

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论文结合笔者实际的工作研究经验,以某处铅锌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体与成矿规律等为研究内容,以为相关的研究提供参考性的建议,论文中的观点为笔者研究所得,其中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批评指正。
标签:铅锌矿床地质成矿规律1引言铅锌矿是重要的矿产资源,对社会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而随着资源开采的速度加快,资源稀缺导致的发展成本不断上升,而更加深入的研究铅锌矿床的成因、流体包裹等方面的内容,可以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从而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并且更好的保护自然环境,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性的保障。
2铅锌矿矿床的地质特征(1)地层:本文研究的铅锌矿矿床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北缘,该地区的出露地层的分布为下元古界达肯大板群、上奥陶统滩间山群、上泥盆统阿木尼克组、下石灰统城墙沟组,其中下元古界达肯大板群的岩性为斜长片麻岩、白云石英片岩、二云片岩等深变质岩系;上奥陶统滩间山群为浅海相基性-酸性火山喷发熔岩,有少量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夹沉积;上泥盆统阿木尼克组为断续式的分布,岩性为细砾岩夹砂岩透镜体和紫红色复成份砂岩;下石灰统城墙沟组为黄色、红色粉砂岩,细砂岩夹泥质灰岩。
(2)矿床地质特征:铅锌矿床位于柴北缘构造带的三级盆地内,在盆地的下部发育一系列同生断裂,滩涧山群包括火山岩沉积组和紫红色砂岩组,其中上部和下部都为火山岩沉积组,而中部为紫红色砂岩组,而岩性的组成与变质程度也是有所不同的,分别成型与岛弧火山环境和弧后盆地环境,火山岩的构造环境也有较大的差异,铅锌矿为一套富含碳质、石英绢云母片岩等,总体是以层状赋存于下部火山岩组的大理石中,大理石以厚层状为主。
(3)矿体特征:矿体的走向为连续型的。
其总体的趋势由北西向东南,规模是由大至小,探明的矿体超过了120个,参加储量计算的接近90个。
这些铅锌矿主要存在于大理岩边部或大理岩中,按照矿体的分布和结构形状等特点,可以将硫化矿体分为层状矿体和非层状矿体,其中层状矿体具有过渡性质,且随着矿体和大理岩等地质体的方向呈明显的分带状;而非层状矿体分布在深部,与层状矿体的郏县大体在29线附近,产于厚层大理岩中,与层状矿体有明显的不用矿床地质特征。
甘肃厂坝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的探讨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甘肃厂坝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的探讨王锦涛(甘肃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局兰州矿产勘查院,甘肃 兰州 730046)摘 要:甘肃成县厂坝铅锌矿床包括厂坝、小厂坝和李家沟铅锌矿,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现、勘查、开采以来,先后提交各类铅锌资源储量1050多万吨,为陇南乃至甘肃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在此,作者觉得有必要对矿床整体特征和最近几年开展的接替资源勘查项目取得的主要成果做一简介,并结合最新理论和工作中的心得对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进行探讨。
认为厂坝铅锌矿为“多元成矿”模式,早期混浆期热水喷流沉积为主要成矿模式,后期热液改造、变质再造成矿作用和次生变化等为次要成矿模式。
关健词:厂坝铅锌矿;接替资源勘查;多元成矿;热水喷流中图分类号:P618.42;P61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1-0108-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iscussion the Genesis and Metallogenic modelof the Changba Pb-Zn deposit in GansuWANG Jin-tao(Lanzhou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Gansu nonferrous metal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Lanzhou 730046,China)Abstract: The changba Pb - Zn deposits in chengxian county of Gansu province, including Changba Xiaochangba and Lijiagou Pb - Zn deposit, it has submitted more than 10.5 million tons of various kinds of Pb - Zn resource reserves since it was discovered, explored and exploited in the 1960s and 1970s。
MRAS成矿预测在“小坝式”铅锌矿应用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矿产资源开发重心逐渐由东部向西部转移,西部的找矿工作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
重庆市铅锌矿难以满足需要,勘查、开发本市境内的铅锌矿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小坝式铅锌矿 mras成矿预测地质评价铅锌矿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冶金、机械、国防等领域,资源需求量很大,属急缺、战略性矿产资源。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资源、环境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其中资源问题,特别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的问题更显突出。
矿产资源的丰富程度及其开发利用程度,是决定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因素。
1、工程概况酉阳县小坝铅锌矿区位于酉阳县城西北方向、直线距离约5km,隶属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小坝乡复建村、清沙村等所辖。
面积约15km2。
矿区为中低山地貌,最高海拔高程为1525m,最低海拔高程920m,最大相对高差为600m,一般在300m左右。
地形坡角变化较大,一般在15°~40°。
2、基于mras成矿预测mras的功能主要是满足两个方面的需求:第一,解决地学深层次成矿信息的提取和分析,即提供深入研究各种多元找矿信息的方法;第二,解决多元信息的综合问题,即研究各种成矿信息在成矿作用过程中贡献大小的模型。
信息综合实质上是要解决各专题信息的权重及其组合形式的问题,矿产资源评价的数学方法是其基础。
2.1 成矿预测方法类型选择小坝铅锌矿是产于中寒武纪世中期碳酸盐岩地层中的低温热液层控型铅锌矿,其预测方法类型为层控型。
对于这种此种产于寒武纪-奥陶纪碳酸盐岩地层中的低温热液层控型铅锌矿统称为“小坝式”铅锌矿。
2.2 预测模型建立2.2.1 矿床预测模型矿床预测要素主要包括地质和物化遥综合信息两方面。
在渝东南区域内,物化遥自然重砂主要为中小比例尺的资料,小坝铅锌矿床范围一般无单独局部异常显示,难以判断矿体存在部位。
因此,以有明显指示意义的找矿要素(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标志)为主,建立预测模型。
某地区铅锌矿成矿规律及其外围找矿方向探讨

—
一
Ci w e noea o c ha e Th li dru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nN c ogsnP dt
工 程 技 术
某地区铅锌矿成矿规律及其外围找矿方向探讨
吴 建 忠
( 云南黄金矿业集 团股份有限公司曲靖分公 司, 云南 曲靖 6 5 0 ) 5 00
摘 要: 某地 区该 铅锌矿 矿 区内只要 出露 地层主要 为下 古生界 寒武 ( 奥 陶( ) c) 0 系的 一套 属 海槽 盆 火 山一 杂陆屑 复理 石建造 , 次为 中
相 关关 系( 见表 2 3) — 。
元 素对 ( ) 组 比值 : 矿 头 S (P ) n ) ① bP mf Z
A s S b
l
-0 7 .1 9 l
-0 6 1 4 0 4 2 5
04 9 9 — . 4 0 1 3
和 一 x 05 S. 4 1 近 m/
上泥盆统浅海相碎屑与碳酸盐沉积 , 加里东 因受 运动的影响, 使之产生普遍 区 域变质作用。本文主 要针对某地区铅锌矿成矿规律及
其 外 围找矿 方 向进 行分 析探讨 , 仅供 参考 。 关键词 : 锌矿 ; 矿规律 ; 铅 成 找矿 方 向
1地 质 概 况
区域构 造 因漫 长 的地 质 历史 而 复 杂 , 褶 皱、 断裂 构造均较 发育 。 褶皱 构造 以近 E 向 W 及 N E向为主 , N 断裂 构造 则 以 N E向为 主 , N 其次为 N 、 N 及 E 向等 。 EN W W 铅锌 多金属 矿 体 则直接赋 存于 断裂构造 之 中。 岩浆 活动 白印支 期 以来 活 动强烈 ,主 要 为呈 岩 基 产 出 的 B岩 体 和 呈 岩株 产 出 的 C 岩体 。 性前者 为细 中粒 黑 云母 二长 花 岗岩 , 岩 岩体 周 围有 着宽 大 的接触热 变质 带 ;后 者 为 中粒 黑云母 花岗岩 。 另外 , 尚有煌 斑岩及 正长 闪长 岩 ,呈 岩脉产 出。据接触 变质 岩分 布及 重 、 异 常 特征 , 断该 矿 区南 西外 围 10 磁 推 00 米 A处一带 , 深部可 能存在 隐伏 岩体 。 区 内铅锌 多金 属矿 床赋存 于断 裂构 造带
甘肃洛坝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甘肃洛坝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分析王有涛(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天水 741000)摘 要:基于甘肃洛坝区域成矿条件,开展了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前景的分析。
根据铅锌矿成矿中显著的同期沉积特征,分析不同成矿时期铅锌矿的主要特征及适合铅锌矿赋存的地质条件。
依照成矿条件与矿体特征,提出铅锌矿找矿标志与矿体赋存位置,进而提供正确的找矿方向,为矿产资源的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甘肃洛坝;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找矿前景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05-0102-2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prospecting prospect of Luoba lead zinc mine, Gansu ProvinceWANG You-tao(The first Geological Mineral Exploration Institute of Gansu Provincial Geology and Mineral Bureau,Tianshui 741000,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regional metallogenic conditions of Luoba, Gansu Province, the 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lead-zinc deposits and the study of prospecting prospects ar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the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the same period, the main manifestations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different mineralization periods are analyzed, and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suitable for the occurrence of lead-zinc deposits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ore forming condition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e bod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prospecting mark and resource location of the lead-zinc mine, identifies the prospecting mark, provides the correct prospecting direction for the relevant staff, and provides technical guida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mineral resources.Keywords: Luoba, Gansu Province; lead zinc deposit;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prospecting prospect洛坝铅锌矿位于甘肃省徽县,该地区的矿产资源最早被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后由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106队对其进行地质勘查,总共获取铅锌矿产金属资源总量超过75万吨。
铅锌矿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和规范、原生矿

中国铅锌矿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我国铅锌矿床虽然在各地质时代均有分布,但有相对集中分布的地质时代和成矿期。
据《中国有色金属矿山地质》(地质出版社,1991)统计的铅锌矿分布的地层时代:前震旦纪占19%、震旦纪占11%、寒武纪—志留纪占15%、泥盆纪—二叠纪占46%、三叠纪—白垩纪占8%、第四纪占1%。
从成矿期来看,据《中国内生金属成矿图说明书》统计的中国铅锌矿床成矿期:前寒武占6%、加里东占3%、海西占12%、印支占1.3%、燕山占39%、喜马拉雅占0.7%、多期占38%。
空间分布,超大型、大中型铅锌矿床和铅锌成矿区带,主要集中分布在滇川地区(特别滇西兰坪地区)、秦岭—祁连山地区、内蒙古狼山—渣尔泰地区和大兴安岭区带以及南岭地区。
我国铅锌成矿规律仍是目前矿床地质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从铅锌成矿区带的分布和矿床产出,除上述时空分布基本状况外,还有以下一些规律和特点:1)主要类型矿床(田)所处的成矿环境和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分布广泛、规模巨大的碳酸盐岩型矿床(田)的成矿环境,多数产于地台地区,少数分布于冒地槽区域里。
局限的沉积盆地较之开放的沉积盆地更有利于碳酸盐岩型铅锌矿的形成。
含矿地层,南方的含矿地层多为上震旦系、泥盆系、石炭系;东北地区的含矿地层多为中元古界及寒武系—奥陶系。
分布的地区,主要集中于湘、桂、粤、滇、川、黔、辽吉、塔里木西北及西南边缘。
泥岩-细碎屑岩型铅锌矿床(田),多数产于褶皱带中的冒地槽类复理式沉积环境中,而且出现的矿床具有成群成带和矿床规模较大的特点。
如内蒙古狼山元古宙冒地槽中的炭窑口、霍各乞、东升庙、甲生盘等矿床。
产于秦岭海西-印支冒地槽中的西成-凤太铅锌矿带,更是密集成群成带分布,如甘肃西成矿田中的密集分布的厂坝、李家沟、毕家山、邓家山、洛坝等超大型、大型及一批中小型铅锌矿床;陕西凤太地区的密集分布铅锌矿床:银洞梁(大型)、峰崖(中型)、手搬崖(中型)、铅硐山(大型,含东塘子大型)、八方山(大型,含二里河大型)、银母寺(中型)等一批大中型铅锌矿床。
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探析

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找矿方向探析冯忠生(贵州省有色金属和核工业地质勘查局三总队,贵州 遵义 563003)摘 要:铅锌矿在矿产资源中属于非常重要的金属矿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的过程中应用广泛。
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铅锌矿的开采作业及资源利用率,对我国铅锌矿成矿的地质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铅锌矿的开采效率。
本文以鄂西地区铅锌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方向进行研究。
关键词: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方向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2-0061-2Exploration and Analysis of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of Lead-Zinc DepositsFENG Zhong-sheng(Guizhou Nonferrous Metals and Nuclear Industry Geological Exploration Bureau Third Brigade, Zunyi 563003,China)Abstract: Lead-zinc ore is a very important metal mineral in mineral resources,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our daily life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refore,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mining operation and resource utilization rate of lead-zinc mines in China,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 are analyzed in detail, so a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mining efficiency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prospecting direction of lead-zinc deposits in Western Hubei are studied.Keywords: lead-zinc deposit;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prospecting direction我国自然资源丰富,铅锌矿在我国的储量幅员辽阔。
铅锌矿的地质特征与成矿机制

铅锌矿的市场需 求与趋势分析
全球铅锌市场需求
铅锌矿在全球范围 内的应用广泛,包 括电池、建筑、汽 车、电子等领域
随着全球经济的增 长,铅锌矿的需求 量也在不断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全 球铅锌矿市场需求 将继续保持增长趋 势
亚洲地区,特别是中 国,是全球最大的铅 锌矿消费市场之一, 未来需求量将继续增 加
资源量与储量
铅锌矿资源量: 全球铅锌矿资源 丰富,主要分布 在澳大利亚、中 国、秘鲁等国家。
储量:全球铅锌 矿储量巨大,但 分布不均,主要 集中在澳大利亚、 中国、秘鲁等国
家。
资源评价:根据 资源量和储量, 对铅锌矿进行综 合评价,为开采 和利用提供依据。
资源潜力:根据 资源量和储量, 分析铅锌矿的资 源潜力,为未来 开采和利用提供
蚀变带:蚀变作 用形成的带状区 域,通常富含铅 锌矿
蚀变机理:热液 活动、地下水活 动等导致围岩发 生化学变化,形 成蚀变带
铅锌矿的成矿机 制
成矿物质来源
地壳中的铅锌元素 岩浆活动带来的铅锌元素 热液活动带来的铅锌元素
生物作用带来的铅锌元素 风化作用带来的铅锌元素 地表水带来的铅锌元素
成矿流体性质
成矿模式与成矿系统
成矿系统:包括矿源、运移、 沉淀、成矿等环节
成矿模式:交代型、热液型、 沉积型、变质型等
成矿过程:包括岩浆活动、地 壳运动、风化作用、生物作用
等
成矿规律:不同成矿模式与 成矿系统的形成与演化规律
铅锌矿的分布与 资源评价
全球铅锌矿分布
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中 国、秘鲁、墨西哥、印度 等国家
环保政策对铅锌矿市场的影 响
铅锌矿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技术创新对铅锌矿市场的推 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坝铅锌矿成矿规律初探铅、锌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结合小坝铅锌矿区及渝东南地区铅锌矿分布的实际情况,对该矿区的矿石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总结了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为渝东南地区乃至重庆市铅锌矿找矿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标签:渝东南铅锌矿矿床特征成因规律0前言为支持酉阳县经济发展,科学合理开发酉阳县小坝铅锌矿区的资源,在以往地质工作的基础上开展重庆市酉阳县小坝铅锌矿区补作了地质工作。
在这次地质工作中工作人员研究了矿区铅锌矿面上的分布规律,并对矿床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该区属层控型铅锌矿化带,矿体产状与围岩基本一致,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认为该区铅锌矿矿床属沉积~改造成因。
1概况酉阳县小坝铅锌矿区位于酉阳县城西北325°方向、直线距离约5km,隶属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小坝乡复建村、清沙村等所辖。
矿体断续顺层延伸,以似层状、透镜状为主,脉状及囊状次之,延长一般为几十~几百余米,厚度一般为1.1~14.25m,矿体结构单一,一般不含夹层。
矿石以氧化矿为主,少量混合矿及硫化矿,矿石品位Pb0.048~44.66%、Zn0.05~18.29%。
2矿石特征分析2.1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目前矿区矿石类型为氧化矿和硫化矿两种类型,现对两类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描述如下:2.1.1氧化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有块状、蜂窝状、网脉状、条带状、骨架状等5种类型。
块状氧化矿石:褐红、桔红、深黄、红褐及褐黄等色,泥状细粒结构、泥晶结构、砂状结构,微孔隙~块状构造、致密块状构造。
其原岩多为泥晶白云岩、微晶白云岩、褐铁矿化白云岩等,随矿化程度的增强,原岩无法分辨。
由交代作用、浸染作用成矿。
矿石含Zn为主,含量一般为3.69~35.33%,部分含Pb,0.15~0.97%,含Fe较高。
矿石常位于矿体中间层位,品位较高而稳定,比重较大。
蜂窝状氧化矿石:与块状矿石接近,呈红褐、深褐色,细孔隙发育,具细粒砂状结构,蜂窝状~多孔块状构造。
原岩难以分辨,以充填为主要成矿方式。
矿石含Zn高,一般为18.89~44.66%,含Fe较其他矿石高。
网脉状氧化矿石:呈浅黄、浅灰色,原岩结构有一定程度的保存,系矿质充填围岩节理裂隙而成,交代作用微弱。
泥晶、微晶结构,网脉状构造。
矿化较强时可形成网脉状~块状矿石。
主要矿物成分为Zn,含量一般为10.40~21.20%,含Pb较低,为0.12~0.24%,品位低于各类矿石。
条带状氧化矿石:斑杂状桔黄、褐红、黄色,泥状、泥晶结构,条带状~块状构造。
为矿质交代泥晶白云岩而成,原岩层理构造有一定程度保留,顺层理方向矿石形成不同颜色的条带,是矿质、杂质条带状分布、浸染的结果。
矿石品位较高,可演化为块状矿石。
骨架状氧化矿石:该类矿石是网脉状矿石进一步风化淋漓而成,呈深灰~褐色,具双层薄板格架构造、蜂窝状构造。
原岩多为砂状白云岩、微晶白云岩。
为较典型的裂隙裂纹充填成矿方式成矿,常位于矿体最底部。
矿石含Zn高,体重小。
2.1.2硫化矿石类型及结构构造矿区硫化矿主要为铅锌,铜次之,该类矿石大致可分为层间网脉状矿石、稀疏网脉——脉状矿石及块状矿石三类。
各类矿石均含Pb、Zn,Pb含量一般为1.21~3.91%,Zn含量一般为0.69~9.53%层间网脉状矿石:矿脉呈平行、斜交或垂直层理分布,单脉厚度极小,(0.1~0.3cm),一般不穿层,频率较均匀,以闪锌矿细脉为主。
稀疏网脉——脉状矿石:矿脉稀疏,个别矿脉较大,单脉宽0.5~3cm,膨缩现象普遍,可穿过一定的层位。
方铅矿、闪锌矿呈团块状、结核状,沿开口裂隙充填,品位低而变化大。
块状矿石:仅存于局部地段,为裂隙充填成因。
矿石呈深灰~黑色,细粒结构,致密块状构造,含铅锌高。
2.2矿石物质组分特征2.2.1氧化矿石物质组分特征氧化矿石其各类矿石物质组分基本相同,只是含量不同。
矿物成分中,矿石矿物主要为铅锌氧化矿物。
锌以异极矿,次为菱锌矿,有时见少量硅锌矿;铅以白铅矿为主,次为铅钒。
异极矿含量3~55%,矿物粒度细小,呈曲板条状,组成花斑状、放射状集合体。
集合体粒度0.1~0.3mm,交代原岩而存在,少数充填原岩裂隙。
菱锌矿含量一般小于2%,呈自形菱面体,多为异极矿交代,部分被保留呈假晶结构,胶状构造、球粒构造。
白铅矿含量一般为1~8%,呈他形溶蚀状残晶,分布于异极矿集合体中,多残留于异极矿晶内或晶间。
其余矿物总量约3~5%,呈星点状、浸染状或细脉状不均匀分布,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方解石、石英粉砂、绿泥石、褐铁矿,尚有少量高岭石、水云母、有机质、长石等,除白云石外,多数为次生矿物。
脉石矿物种类及含量变化很大,主要随原岩类型、矿化程度及氧化深度而变化。
氧化矿石化学成分Zn占绝对优势,矿石含Zn5~30%,最高达44.6%,一般8~25%。
总体来讲,含量高但变化幅度大,矿石品位与矿体厚度呈正相关关系,与深呈反相关关系。
Pb含量低,变化小,其变化主要表现为不同矿石类型的含Pb量有一定的差别,但随着矿体深度加深而有变高的趋势。
Cu含量较低,一般为0.002~0.008%,基本没什么变化。
而对于铜铅锌矿化而言(13、14、15号矿化体),Cu含量亦不高,一般为0.003~1.000%。
2.2.2硫化矿石物质组分特征硫化矿石物质组分较为简单。
矿石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
闪锌矿含量约占3~6%,个别达到45%;方铅矿含量2~5%。
方铅矿表面常有白铅矿作表层包围。
脉石矿物主要为白云石,含量占礦石总量的75%;次生白云石次之,约占10%;另有少量次生方解石、绿泥石、自生石英,黄铁矿、褐铁矿、有机质等。
化学成分中,Pb含量0.1~6%,一般为1%左右;Zn 含量0.6~6.4%,一般为2~4%。
矿石品位低而变化大,且无规律性,一般情况下,矿化体规模大,矿体厚度大时则矿石品位高。
3围岩蚀变特征矿区围岩蚀变,以方解石化、白云石化、褐铁矿化为主,其次是硅化,重晶石化少见。
方解石化:是矿区最为常见的蚀变,多以团块状、脉状、网脉状形式分布于围岩及矿体中。
其形成时间最晚,基本上与成矿同期,经常穿插、交代白云石和石英。
在近矿围岩及矿体中常与铅锌矿紧密共生,关系甚为密切。
白云石化:广泛分布于近矿围岩及矿体中,呈白色、灰色的粒状集合体或团块出现,形成时间早于成矿期,此类蚀变与铅锌关系亦较密切。
硅化:为次生石英,主要以单晶出现,在矿石或围岩空隙间分布有次生石英颗粒,特别是碳酸盐岩石风化表面次生石英颗粒尤为显现。
此类蚀变为成矿期之前的产物,与铅锌矿化无必然联系。
褐铁矿化:属次生氧化淋滤形成的蚀变现象。
矿区内,各种裂隙、层间破碎带中均可见强弱不等的褐铁矿化,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微弱的铁质浸染,矿化沿岩层面或裂隙面较均匀浸染,使岩石表面变成褐红色,此类蚀变现象普遍,但与铅锌矿化无必然联系。
另一种褐铁矿化呈团块、结核、条带等充填于裂隙中,并伴生有粘土岩化,蚀变强烈,褐铁矿团块内可见到残留的铅锌矿物,此类蚀变常出现在矿体上部或矿体中,是寻找铅锌矿的直接标志。
黄铁矿化:在矿区较常见,在第五矿化层中较为发育。
呈星散状、细脉状或结核状分布于含矿岩石中,常与方解石一起交代白云石及石英,其生成最晚。
据野外观察,黄铁矿化与铅锌矿呈互为消长关系。
重晶石化:在区内不甚发育,仅在个别矿(化)体(带)中见到,与铅锌矿化关系不详。
4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4.1矿床成因根据相邻的磁岩溪铅锌矿区C、O、S同位素测试、含盐度测定,包体测温等测试结果,矿区铅锌矿床的成矿物质中,C、O物质来源于海相碳酸盐沉积环境,硫化物中的硫质来源于海水硫酸盐,蚀变矿物含盐度较高,成矿溶液应为热卤水,其来源应为大气渗流热卤水和地层封存热卤水两部分,成矿过程中温度在140°~270℃间变化,矿床成因属中~低温热液矿床。
结合矿区地层、构造及矿床特征分析,小坝铅锌矿与磁岩溪鉛锌有诸多的相似,亦应为同生沉积~大气渗水及地层封存热卤水混合改造的层控型低~中温热液矿床。
4.2成矿规律根据小坝铅锌矿矿床特征,结合渝东南其他铅锌矿区综合研究认为小坝铅锌矿之成矿规律为:①成矿受地层层位控制明显,矿体赋存于一定层位。
区内铅锌矿主要赋存于石冷水组二段中下部,平井组二段、三段中下部。
②矿床受岩性控制明显,围岩主要为含镁质较高的碳酸盐类岩石。
矿体的顶、底板(围岩)极大部分岩性均为白云岩、灰质白云岩。
矿与围岩界线清楚。
③矿床的生成,受构造的控制作用明显,区内的一级背斜构造或同级别的断裂是成矿过程中主要的、起着先导作用的导矿构造,而矿体就分布其附近的次级再次级褶皱、层间破碎带、断层、裂隙内。
也就是成矿过程中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贮矿构造中。
④成矿物质来源于地壳中的“矿源层”,成矿作用经历了元素的初始富集、含矿热液的形成、迁移、沉淀等过程,最终富集而形成铅锌矿体。
⑤围岩蚀较简单,常见的有方解石化、白云石化、褐铁矿化,局部见硅化、重晶石化等。
5结束语经矿区及渝东南地区铅锌矿成果资料综合研究,初步总结了矿床成因及成矿规律——小坝铅锌矿为同生沉积~大气渗水及地层封存热卤水混合改造的层控型低~中温热液矿床。
其成矿受地层层位、岩石组合、构造作用控制明显,围岩蚀变较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