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5 紫罗兰之死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

合集下载

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紫罗兰之死》课件 ppt课件

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紫罗兰之死》课件 ppt课件

意要变成玫瑰?(从课文中的找出相关语句)
思考:对紫罗兰,文中出现的其他角色分别 持什么态度?
分别劝说它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不 要有过多的奢求。
新课学习
造化
劝说它要正视自己的美德,不要在空虚 的愿望中迷失了自我。
其他紫罗兰
嘲笑、蔑视她。认为她这样做得不偿 失,是贪慕虚荣
淡从容,默默奉献,无论你选择了哪一种人生,都不
可以碌碌终生,只为活着而活着。在平凡的岗位上
这样的一朵花,为了实现理想而牺牲的花, 虽然不会有果实,但是,谁能说她不成熟,不豁 达,不高洁呢?!
新课学习
作者对紫罗兰的态度是褒还是贬?
文章的前半部分给人的感觉是在批判虚 荣的紫罗兰,可是到了文章的最后,笔锋一转, 赞扬追求轰轰烈烈人生价值的紫罗兰,文章跌 宕起伏,富有特色。表达了作者以紫罗兰暗喻 自己,勇敢追族梦想,无畏艰险。这种情节安 排方式,开始给人一种错觉,但后来一百八十 度大转弯,给人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 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新课学习
讨论:
你认为紫罗兰的选择值得
吗?如果你是这朵紫罗兰,
你会怎样做?
新课学习 我们的紫罗兰为什么要作这样的选择呢? 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吗? 生活的目的在于追求比生活更高更远的东西。 紫罗兰实现了愿望,迎来了最后的死亡, 这个结局旁观者的态度怎样的?紫罗兰的态度 怎样? 请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来回答。
需要付出代价、作出牺牲。纪伯伦笔下有一株 紫罗兰,它为理想的实现付出了什么呢?
新课导入
第五课 紫罗兰之死
纪伯伦
新课学习
自读课文,明确学习目标
(1)生字注音,理解词语。
(2)找出本文最能代表紫罗兰心声的句子。
新课学习

鲁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紫罗兰之死》PPT课件1

鲁教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紫罗兰之死》PPT课件1
劝说它要正视自己的 美德,不要在空虚的 愿望中迷失了自我。
2019/5/20
6

他 嘲笑、蔑视她。认为她 紫 这样做得不偿失,是贪 罗 慕虚荣

2019/5/20
7
畅所欲言
你认为紫罗兰的选择值得吗? 如果你是这朵紫罗兰,你会怎 样做?
2019/5/20
8
我们的紫罗兰为什么要作这样的 选择呢?你能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 回答这个问题吗?




死 纪伯伦
2019/5/20
1
导言
流沙河说:理想有时候还是海天相 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
理想的实现过程总是坎坷的,理想的实现需 要付出代价、作出牺牲。纪伯伦笔下有一株 紫罗兰,它为理想的实现付出了什么呢?
2019/5/20
2
整体感知
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个 故事吗?
一朵漂亮但低矮的紫罗兰恳求上帝把它变成了 一株高高的、引人注目的玫瑰花,但是,随着 一场暴风雨的来临,它被连根拔起,在其他紫 罗兰的嘲笑声中,它带着微笑死去了。
生活的目的在于追求比生活更 高更远的东西
2019/5/209紫ຫໍສະໝຸດ 兰不甘于平庸敢于挑战
执著追求
至死不悔
2019/5/20
10
2019/5/20
3
理解文中事物的寓意
亭亭玉立、雍容英挺的玫瑰
理想
紫罗兰变成了玫瑰
理想实现
变成了玫瑰的紫罗兰在暴风雨中丧生
理想的实现需要付出代价、作出牺牲
2019/5/20
4
对于紫罗兰的理想,文中出现的其他 角色分别持什么态度?
劝说它珍惜自己所拥有的, 不要有过多的奢求
2019/5/20
5
造化

5.紫罗兰之死(同步练习及解析)_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5.紫罗兰之死(同步练习及解析)_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5.紫罗兰之死(同步练习及解析)_鲁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鲁教版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5.紫罗兰之死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推荐精品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小学六年级下册《失根的兰花》优质课学案第一课时

推荐精品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小学六年级下册《失根的兰花》优质课学案第一课时

《失根的兰花》学案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并熟记生字词。

2、文章以“失根的兰花”为题蕴含的深刻含义,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以及本文所用的写作手法。

方法与过程:
朗读、合作、研究、体会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的爱国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预习过程
1.作者介绍:
陈之藩,1925年生,河北省霸县人,毕业于北洋大学电机系。

1948年去台湾,1955年去美国留学,散文创作有《旅美小简》,《在春风里》等。

2. 写作背景:
陈之藩为了他所献身的事业半生漂泊奔波于异域他乡。

本文写于20世纪三四十代,中国遭受日本侵略,作者当时在美国留学,“洋装虽然穿在身,心依然是中国心”的他对当时的中国和自己的处境有感而作。

了解作者及作者的写作背景的基本资料,和同学一起分享。

3.我想这样划分文章结构
4.我的探究:
把你在预习过程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和自己读了课文后产生的疑问用“学乐师生”APP记录下来,反馈在课堂上和同学、老师探究。

(1)探究点一:作者和朋友到费城郊区一个小的大学里看花,看到的是牡丹、雪球和丁香,并没有兰花,可是文章却以“失根的兰花”为题,这是为什么?
(2)探究点二:作者说“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根据上下文。

简述作者流泪的原因。

【六年级】六年级语文下册5紫罗兰之死练习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六年级语文下册5紫罗兰之死练习鲁教版五四制

【关键字】六年级紫罗兰之死一、基础训练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雍()容庇()护卑()微安然无恙()偕()同奥()妙2 .解释词语:①安然无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超凡绝俗:.③卑微:.2、阅读练习紫罗兰纪伯伦①幽静的花园里,生长着一棵紫罗兰。

她有美丽的小眼睛和娇嫩的花瓣。

她生活在女伴们中间,满足于自己的娇小,在密密的草丛中愉快地摆来摆去。

②一天早晨,她抬起顶着用露珠缀成的桂冠的头,环顾四周,她发现一株亭亭玉立的玫瑰,那么雍容而英挺,使人联想起绿宝石的烛台托着鲜红的小火舌。

③紫罗兰张开天蓝色的小嘴,叹了一口气,说:“在香喷喷的草丛里,我是多么不显眼啊,在别的花中间,我几乎不被人看见。

造化把我造得这般渺小可怜。

我紧贴着地面生长,不能像玫瑰花那样仰望蓝色的苍穹、转向灿烂的骄阳。

”④玫瑰花听到她身旁的紫罗兰的这番话,笑着摇了摇头,接着说:“你这枝花多么愚蠢呵!你简直不理解自己的幸福,造化把很少赋予别类花朵的那种美貌、那种芬芳和娇嫩给予了你。

抛弃你那些错误的想法和空洞的幻想,满足于自己的命运吧。

要知道,温顺会使你变得坚强,谁要求过多,谁就会失去一切。

”⑤紫罗兰回答道:“呵,玫瑰花,你来安慰我,因为我幻想的那一切,你都有了。

你是那样美好,所以你用聪明的词令粉饰我的渺小。

但是对于不幸者说,那些幸福者的安慰意味着什么呢?向弱者说教的强者总是残酷的!”⑥造化听到玫瑰与紫罗兰的对话,觉得奇怪,于是高声问:“呵,女儿,你怎么了,我的紫罗兰?我知道你一向谦逊而有耐心,你温柔而又驯顺,你安贫而又高尚。

莫非贪欲和虚荣占据了你的心?”⑦紫罗兰用充满哀求的声调回答她:“呵,你原是无上全能、悲悯万物的啊,我的母亲!我怀着满腔激情、满腔希望请求你,答应我的要求,把我变成玫瑰花吧,哪怕只一天也好!”⑧造化说:“你不知道你的请求意味着什么。

你不明白外表的华丽暗藏着不可预期的灾祸。

当我把你的躯干抽长,改变了你的容貌,使你变成了玫瑰花,你会后悔的,可是,到那时,后悔也无济于事了。

推荐精品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小学六年级下册《失根的兰花》优质课教案第二课时

推荐精品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小学六年级下册《失根的兰花》优质课教案第二课时

《失根的兰花》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刻体会作者抒发的思乡爱国之情。

2.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积累优美的句子和词语。

3.体会对比突出文章主题的作用。

4.学习运用排比、比喻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方法与过程:朗读、合作、研究、体会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刻体会作者抒发的思乡爱国之情。

教学重点: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排比、比喻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找出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

2.查阅有关修辞方法的基本资料,和同学共享。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一节课,我们理解了整篇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和同学们一起分析了文章的重点理解的语句。

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和热烈的赤子之心。

相信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过程当中已经感受到这篇文章的语言非常的优美婉转,今天让我们继续体会这些优美的语言。

2.板书课题。

二、品读感悟1.上一节课,我们知道‚失根的兰花‛是指离开故土身居他乡的炎黄子孙。

作者既然说自己处于‚失根‛中,请在文中找出失根的句子,并说说你的理解。

A、我所谓的到处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B、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

C、依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万紫千红中。

A、(1)作者说‚我,到处可以为家‛,后来又说‚到处不可以为家‛,这两种说法是否矛盾?(2)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不矛盾,因为作者认为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没有离开国土,后来到处都不可以为家是因为身在异国。

表达作者身在国外找不到家的那种孤独感。

B、作者为什么不安心?人和花一样,在脱离故土的环境里,无论物质条件多么好,内心的空白是无法填充的,对家乡的思念是无法磨灭的。

C、(1)柳絮漂浮在空中,让人有一种什么感觉?萍就是漂浮在池塘中一种椭圆形的小绿叶,没有根。

絮就像是柳絮一样,也没有根,被风一吹,到处飞舞。

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学案

语文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 学案

伤仲永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养.父母”养:赡养。

2、“传一乡
..秀才观之”一乡:全乡。

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4、邑人:同县的人
5、“从.先人还家”从:跟从。

6、“前时之闻
....”:以前听到的名声。

7、“卒.之为众人
..”卒:最终。

众:普通。

8、“如此之贤.也”贤:(有)才能。

9、“且.为众人”且:尚且。

10、“固.众人”固:本来。

2. 朗读下列句子,要求读准句中的停顿
(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2)、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3)、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3. 翻译课文。

要求一人一句,注意词义正确。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紫罗兰之死_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下语文课件紫罗兰之死_鲁教版(五四制)
感受
整体感知
概括故事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1、紫罗兰一开始就想变成玫瑰吗?后 来,她为何执意要变成玫瑰? 2、别人对她的理想支持吗? 3、紫罗兰为她的理想付出了怎样的代 价?对此,她的同伴是什么态度?对自 己的结局,她后悔吗?为什么?
思考讨论
1、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 2、它们对紫罗兰的死持什么 观 点? 3、你支持谁的观点?为什么? 4、读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有益的 启示?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学习目标
1、识记字词,朗读课文,读出 语气和情感。 2、理清文章的思路,初步感知 课文内容。 3、明确紫罗兰的形象及文章的 主题。
检查预习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8/132021/8/132021/8/132021/8/138/13/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8月13日星期五2021/8/132021/8/132021/8/13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8月2021/8/132021/8/132021/8/138/13/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8/132021/8/13August 13,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8/132021/8/132021/8/132021/8/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课紫罗兰之死
学习目标
1.体味紫罗兰的心路历程,品味主旨。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的表达特点
重点:
分析紫罗兰的形象,从其心路历程上品味主旨。

方法:以读代练,在充分的朗读上品味内涵
随堂练习
紫罗兰
纪伯伦
①幽静的花园里,生长着一棵紫罗兰。

她有美丽的小眼睛和娇嫩的花瓣。

她生活在女伴们中间,满足于自己的娇小,在密密的草丛中愉快地摆来摆去。

②一天早晨,她抬起顶着用露珠缀成的桂冠的头,环顾四周,她发现一株亭亭玉立的玫瑰,那么雍容而英挺,使人联想起绿宝石的烛台托着鲜红的小火舌。

③紫罗兰张开天蓝色的小嘴,叹了一口气,说:“在香喷喷的草丛里,我是多么不显眼啊,在别的花中间,我几乎不被人看见。

造化把我造得这般渺小可怜。

我紧贴着地面生长,不能像玫瑰花那样仰望蓝色的苍穹、转向灿烂的骄阳。


④玫瑰花听到她身旁的紫罗兰的这番话,笑着摇了摇头,接着说:“你这枝花多么愚蠢呵!你简直不理解自己的幸福,造化把很少赋予别类花朵的那种美貌、那种芬芳和娇嫩给予了你。

抛弃你那些错误的想法和空洞的幻想,满足于自己的命运吧。

要知道,温顺会使你变得坚强,谁要求过多,谁就会失去一切。


⑤紫罗兰回答道:“呵,玫瑰花,你来安慰我,因为我幻想的那一切,你都有了。

你是那样美好,所以你用聪明的词令粉饰我的渺小。

但是对于不幸者说,那些幸福者的安慰意味着什么呢?向弱者说教的强者总是残酷的!”
⑥造化听到玫瑰与紫罗兰的对话,觉得奇怪,于是高声问:“呵,女儿,你怎么了,我的紫罗兰?我知道你一向谦逊而有耐心,你温柔而又驯顺,你安贫而又高尚。

莫非贪欲和虚荣占据了你的心?”
⑦紫罗兰用充满哀求的声调回答她:“呵,你原是无上全能、悲悯万物的啊,我的母亲!我怀着满腔激情、满腔希望请求你,答应我的要求,把我变成玫瑰花吧,哪怕只一天也好!”
⑧造化说:“你不知道你的请求意味着什么。

你不明白外表的华丽暗藏着不可预期的灾祸。

当我把你的躯干抽长,改变了你的容貌,使你变成了玫瑰花,你会后悔的,可是,到那时,后悔也无济于事了。


⑨紫罗兰答道:“呵,把我变作玫瑰花吧!变作一株高高的玫瑰花,骄傲地抬着头!日后不论发生什么事,都由我自己担承!”
⑩于是,造化说:“呵,愚蠢而不听话的紫罗兰,我满足你的愿望!但是,如果不幸和灾祸突然降落在你的头上,那是你自己的过错!”
⑩造化伸开她那看不见的魔指,触了一下紫罗兰的根——转瞬间紫罗兰变成了盛开的玫瑰,伫立在众芳之上。

⑩午后,天边突然乌云密布,卷起旋风,雷电交加,隆隆作响,狂风和暴雨组成一支不计其数的大军突然向园林袭来。

等到风停云散,满园零落,唯有躲在篱边的紫罗兰,在这场风暴的袭击之后,安然无恙。

⑩一株紫罗兰抬起头来,看着花草树木的遭遇,得意地微笑了一下,招呼自己的女伴:“瞧呵,暴风雨把那些自负为美的花朵变成了什么哟!”
⑩另一株紫罗兰说:“我们紧贴着地面生长,才躲过了狂风暴雨的愤怒。


⑩第三株喊道:“我们是这般脆弱,但龙卷风并没有战胜我们!”
⑩这时紫罗兰皇后向四周环顾了一下,突然看见昨天还是紫罗兰的那株玫瑰花。

⑩暴风雨把她从土里拔起,狂风扫去了她的花瓣,把她抛在湿漉漉的青草上。

她躺在地上,像一个被敌人的箭射中了的人一样。

⑩紫罗兰皇后挺直了身子,展开自己的小叶片,大声召唤:“看呵,看呵,我的女儿们!看看这株紫罗兰,为了能炫耀自己的美貌,她想变成一株玫瑰,哪怕是一小时也可以。

就让眼前这景象作为你们的教训吧。


⑩濒死的玫瑰叹了一口气,集中了最后的力量,用微弱的声音回答道:“听我说吧,你们这些愚蠢而谦逊的花儿,暴风雨和龙卷风都把你们吓坏了!我曾听见更高的世界对我们世界说,‘生活的目的在于追求比生活更高更远的东西’。

我做了一小时的玫瑰花,我用玫瑰花的眼睛观察过宇宙,我用玫瑰花的耳朵倾听过私语,我用玫瑰花的叶片感受过光的变幻。

难道你们中间找得到一位,蒙受过这样的荣光么?”
⑩不久,玫瑰卷起自己的叶子,微微叹了一口气,死去了。

她的脸上浮着超凡绝俗的微笑——那是理想实现的微笑,胜利的微笑,上帝的微笑。

17、第①段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3分)
18、在②~⑤段中,“紫罗兰”对自己有哪些不满?对玫瑰花有哪些艳羡?(2分)
19、本文是一篇对话体散文,请结合⑥~⑩段分析“对话”这种手法的好处。

(2分)
20.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4分)
①暴风雨把她从土里拔起,狂风扫去了她的花瓣,把她抛在湿漉漉的青草上。

②她的脸上浮着超凡绝俗的微笑。

21.文章的题目不完整,你认为在“紫罗兰”前面应该加个怎样的修饰语,并说明理由。

(3分)
22.文中有很多格言警句,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加以阐述。

(3分)
答案:
17.答案示例:描写了紫罗兰宁静而自足的生活。

为下文玫瑰花的惊艳出场,使紫罗兰自惭形秽而谋求改变铺垫蓄势。

共3分。

18.答案示例:紫罗兰自认为渺小可怜,脆弱被无视。

玫瑰花亭亭玉立,雍容英挺。

共2分。

19.答案示例:形象地表现了紫罗兰的迫切和坚定,感情色彩浓烈,使情节推进自然简便。

共2分。

20.答案示例:①作者运用“拔”“扫”“抛”这一连串的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狂风暴雨的肆虐和力量,突出了那株紫罗兰的惨痛遭遇。

共2分。

②“超凡绝俗”意味着紫罗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追求到了比生活更高更远的东西,达到了至圣的精神境界。

共2分。

21.答案示例:我认为应该添加“勇敢的”,文章讲述一株勇敢追逐梦想的紫罗兰,为理想而死,
无怨无悔。

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

22.答案示例:日后不论发生什么事,都由我自己担承!人应该有担当的精神,既然做了选择就要勇往直前,即便是遇到挫折和艰难,都不能退缩,要勇于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言之成理即可,共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