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七上《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设计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阐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阐述有机物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
3、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果。
4、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初步学会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农业生产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价值观: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对学生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学习重点、难点:呼吸作用的概念,呼吸作用的原理。
学习过程:设问导读1、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出能量,一部分用于种子的萌发,还有一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2、二氧化碳具有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种子萌发时放出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来自种子里的有机物。
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时不仅产生二氧化碳,还产生水。
有机物在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时,需要氧的参与。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4、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其实质就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5、呼吸作用的反应式:有机物+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储存着能量)6、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其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
7、绿色植物对维持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水的相对平衡起了重要作用,简称碳-------氧平衡巩固练习1、植物体进行吸作用的部位是(D)A、只在叶片中B、只在萌发的种子中C、只在根系中D、在所有的活细胞中都能进行2、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C)A、只在白天B、只在光下C、在白天和黑夜D、只在晚上3、浇花过勤,花土总是含有大量的水分,这样会导致根烂掉,植物死亡,其原因是。
(B)A、水分过多,根毛无法吸收B、水分过多,根无法呼吸C、水分过多,使细胞能大量繁殖,导致根烂掉D、根吸收的水分过多而死亡4、植物白天表现为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而晚上则表现为吸收氧、释放二氧化碳,这是因为(D)A、植物在日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B、植物的叶片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C、植物在夜间进行呼吸作用,此时不进行光合作用D、在白天光合作用远强于呼吸作用,夜间只进行呼吸作用5、将萌发的种子装进玻璃瓶中,放在温暖的地方封闭24小时,之后将燃烧的蜡烛放进该玻璃瓶中,火焰立即熄灭了,这是因为(A)A、萌发的种子消耗了氧气B、萌发的种子消耗了二氧化碳C、萌发的种子产生了二氧化碳D、萌发的种子消耗了水分6、能进行呼吸作用的器官是(D)A、根、茎、叶B、茎和叶的绿色部分C、花、种子、果实D、六种器官都能进行呼吸作用7、呼吸作用的最重要意义在于(D)A、呼出二氧化碳,并消耗氧B、分解有机物C、生成水D、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8、为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光合效率,下列哪些做法是可取的(B)⑴合理密植⑵尽量密植⑶间作套种⑷大面积单一作物种植A、⑴⑷B、⑴⑶C、⑵⑶D、⑵⑷9、植物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B)A、蛋白质和淀粉B、脂类和蛋白质C、纤维素DNAD、淀粉和纤维素10、将两份新鲜的蔬菜(其中一份用开水烫2—3分钟)分别装入不漏气的黑色塑料袋中,插入软管,扎紧袋口,并将软管夹紧,放置一段时间后,将软管插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放开夹子,用手轻轻挤压塑料袋,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七年级生物上册《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甲组同学设计的非常合理,乙组同学的补充更有必要。
A、B两瓶中迅速放入点燃的蜡烛,两瓶中蜡烛火焰有什么的变化?为什么?实验中B瓶的作用是什么?干树叶为什么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同学们实验做得认真,观察得非常仔细,分析得更是合理。但,为什么不能得出“叶片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这个结论呢?
提问:有机物分解需要什么条件?
有机物中储存的能量是什么形式的?有机物分解时其中的能量会怎样变化?
动物体内的有机物分解时释放的能量有什么用途?
4.植物体内有机物分解时,其中的能量如何?
在老师出示前一天准备好的实验装置:甲保温瓶内是萌发的种子,乙保温瓶内是煮熟的种子,各插入一支温度计,原来的温度是一样的,现在,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何变化。
教学
难点
呼吸作用实验的设计;呼吸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转化。
教材
分析
及
教法
设想
本节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在教材中光合作用相关内容完成教学之后展开。本节介绍了呼吸作用的过程、定义以及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的共同特征这一重要的生物学概念,然后联系前几节光合作用有关知识,引导学生分析认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
③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赏识、肯定、鼓励的行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②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在实践中大胆思考、勇于创新。
教学
重点
(1)植物的呼吸现象;
(2)探究植物细胞的呼吸作用实验;
七年级生物上册 3.5.2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一、课标分析: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提到: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下位概念:植物呼吸作用的概念、公式、本质及主要场所)理解植物在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
(下位概念: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验证)说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下位概念:利用氧气具有助燃性的原理验证)举例说明呼吸作用的意义。
(下位概念:促进植物呼吸作用与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应用)由课标提出的重要概念分析得出,帮助学生实验探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参与物质和生成物质以及能量变化,有助于帮助学生建构相关重要概念。
二、教材分析:《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五章中的第二节教学内容,重点描述了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知识之后,进一步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知识。
通过对呼吸作用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等实验的分析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养成乐于探索、勤于探索的好习惯,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对生物学充满热情,但是对于较为抽象的实质性知识的认知能力有限,从现象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还需要培养。
但好在学生已经初步具备观察身边事物并归纳得出规律的能力,将复杂的演示实验简化成学生容易操作的分组探究实验,可以让他们直观的得出结论。
七年级学生对于化学玻璃仪器的操作毫无基础,如何创新简易的实验装置即是关键。
另外,学生容易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混淆,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引导、区分。
四、三维目标:(一)知识目标1.描述植物的呼吸作用。
2.说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二)能力目标:观察演示实验,设计分组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在实践中大胆思考、勇于创新。
2.利用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实验时处理火柴梗等事例,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精选)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设计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
2. 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动手、动脑能力以及猜想、推理、概括分析、综合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 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1.“种子呼吸作用现象”的分析;呼吸作用概念的总结。
2. 对呼吸作用三个演示实验现象的准确分析;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三、教学过程1. 新课导入【导入】有人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更新居室的空气,于是在卧室里摆放多盆绿色植物。
你认为这种做法科学吗?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能找到答案。
2.新课讲授活动①----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亲身体验:把手放在嘴前,呼一口气。
让学生体验当气体触碰到手掌时有什么感觉。
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马上就能答出:热乎乎。
这说明人的呼吸作用释放热量(能量的一种形式),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否也会释放能量呢?【演示实验】在上课前一天,用两个暖水瓶装种子,甲瓶中装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煮熟的种子,记录初始温度。
请同学观察现在的温度。
【学生活动】学生分析实验结果,思考讨论:萌发的种子释放出了热量,而煮熟的种子不能释放出热量。
【教师总结】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其中的有机物发生了变化,释放了能量,一部分能量用于种子的萌发,还有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
由于这些热量聚集在暖水瓶中,所以我们可用温度计来测量。
活动②----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对于二氧化碳的检测方法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过,实验之前老师提示: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演示实验】教师操作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石灰水的变化,分析原因。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原因: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了。
师生归纳总结:二氧化碳具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
上述实验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萌发时放出了二氧化碳。
活动③----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演示实验】教师操作实验,引导学生观察蜡烛燃烧情况。
110.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第二节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
3、知道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利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重点和难点】:1、认识呼吸作用的过程。
2、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重要作用。
3、对呼吸作用三个演示实验现象的准确分析;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课时分配】:1课时【教材准备】: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和材料,提前两周准备豆苗或玉米苗,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在上一节中,我们学到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那哪位同学能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光合作用的含义?有谁能在黑板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回答并自行写出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形成并积累有机物,供给自身及其他动物体、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
如人类自身不能产生能量,所以就需要一日三餐来供给,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日常生命活动中,哪些活动是耗能的?(学生列举生命现象,指出耗能的一些生命活动)植物为人类生命活动积攒了化学能量,如:淀粉、蛋白质、油料,那么这些固体的能量又是通过何种方式变成我们进行生命活动的热量的呢?接下来,我们将开始新一章的学习,了解一下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到哪里去了?人和动物的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以何种方式转化而来?(二)目标点击:这一章中,我们需要达到的目标:(1)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2)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及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3)知道呼吸作用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能利用呼吸作用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三)情境导入: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人和动物呼吸,不断地从外界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而植物是不是也呼吸?如植物也要呼吸,那么它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是否与我们相同?得出检测植物是否进行呼吸,可以用检测植物周围气体成分是否改变的方法。
七年级生物上册 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教学设计思路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大量有机物并储存能量,不但满足了绿色植物本身生活的需要,而且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有机物和能量。
而所有生物对于有机物和能量的利用都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因而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动物的呼吸作用已经有了感性认识,但往往意识不到植物的呼吸作用,甚至将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相混淆。
在课堂中注意时时以动物的呼吸作用作为参照,组织一系列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使学生在动手动脑、自主探究的学习活动中,获得有关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通过分析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有关应用,关注现实生活,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常见问题。
二、教材分析
重点
1.呼吸作用的过程。
2.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难点
呼吸作用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实验,描述植物的呼吸作用。
2.理解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
3.理解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4.完成有关呼吸作用的实验,增强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5.分析和解决植物的呼吸作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7.认同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四、教学过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设计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⒈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CO2。
⒉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O2。
⒊举例说出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能力目标:观察演示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围绕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问题,关注和探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重点】⒈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实验分析。
⒉呼吸作用需要O2的实验分析。
⒊呼吸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难点】植物呼吸作用产生CO2的实验分析。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用课件。
【教学过程】【导入】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学习了绿色植物独有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活动——光合作用,请问: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分别是什么?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哪里?光合作用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回答,师(副)板书下列公式。
二氧化碳+水【新授过程】引入新课: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有什么用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绿色植物本身对于制造的有机物的一个消耗过程——呼吸作用。
师板书标题:第四节植物的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实质师:我们知道人和动物也进行呼吸作用,我们在呼吸时吸进什么、放出什么?学生回答:吸氧、放出二氧化碳师:那么植物在呼吸作用中产生了什么物质呢?学生猜测:植物在呼吸作用中产生了氧,也有学生认为是二氧化碳。
师:植物在呼吸作用中到底产生了什么气体呢,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
课前老师查了资料,二氧化碳有一个特性,它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含量越高越浑浊。
我们请一学生到前面来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哪一位愿意?有机物+ 氧光叶绿体一学生主动前来,口含吸管向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大家观察。
学生看到澄清石灰水浑浊。
师:刚才放在空气中一会的石灰水几乎不浑浊,而经我们呼出时变的很浑浊,说明我们呼出的气体中确实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植物有没有呼出二氧化碳呢?大家一起动手做一下。
学生小组活动完成实验,师巡视。
师:大家把实验后的试管举出,看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举出试管,有些小组的液体变浑浊,而有些小组的不变浑浊师:这是怎么回事?请大家解开袋口。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案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第二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课标要求1.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调查生产中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有关措施)。
2.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课标解读1.“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课程标准”十大一级主题之一——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相关内容。
2.本节课的具体内容为:描述呼吸作用的过程;说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因此在本节的实际教学中,还需要侧重帮助学生建立更为具体的概念,如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主要是在线粒体内进行的,其实质就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的强弱常常是生命活动强弱的标志,影响着植物体的生长发育,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例如,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排水;贮藏粮食时,保持干燥和低温;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等等。
3.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需要解决三个问题,即: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原料和产物是什么?呼吸作用是植物特有的特征吗?绿色植物是怎样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而上好这节课的关键是教师要做好三个演示实验,并能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讨论,得出植物的呼吸作用对维持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繁殖都是极为重要的;呼吸作用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特征;进一步认同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这部分内容,需要向学生说明两个问题:第一,绿色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为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所需要的能量;第二,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通过食物链又能进入其他生物体内,参与构建其他生物体,并为这些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在这些生物体内,有机物分解、提供能量的方式都是基本相似的,都是通过细胞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所以说,一切活的生物体都在时刻地进行呼吸作用,一旦呼吸作用停止生命也就终结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课题呼吸作用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
观察绿色植物的呼吸现象,探究植物呼吸作用的发生部位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总结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科学实验过程中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教学重点
植物呼吸现象,探究植物细胞呼吸作用的实验,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二、教学难点
植物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的概念。
活动安排45分钟
教学用具煮熟的绿豆种子萌发的绿豆种子澄清石灰水温度计
教学方法利用实验演示的方法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
利用归纳总结的方法进行概念公式的讲解。
教学过程
流程教师行为学生行为
导入
让学生做到:温故知新通过习题检测光合作用学习情
况,并引出呼吸作用
1.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①选叶遮光与照光②酒精脱色③黑暗处理④清水
漂洗并滴加碘液⑤清水冲洗⑥观察变化
A.①③②⑤④⑥
B.③①②④⑤⑥
C.③①②⑤④
⑥ D.①②③④⑤⑥
2.写出光合作用的公式,并说出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和
条件
3.生物生命活动需要能量。
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
来自生物的什么过程?刚收获的粮食堆在一起会发热,是
什么原因?。
那其实呼吸作用究竟是什么,它的过程是什么,大家
知道吗?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学习呼吸作用。
希
望学完这节课,刚刚这些问题同学们都能解答出来。
回答问题: c
回答: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氧气
光,场所叶
绿体
引出课题:绿色植
物的呼吸作用
实验演示讲解
今天关于呼吸作用的内容,我们一起用实验来进行探
究。
我们今天用到的材料是萌发的种子和煮熟的种子。
知
道为什么要用这两种材料吗?
对,其实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是很旺盛的,就好比你
们现在是长身体的时期,所需要的营养比平常都多是一个
道理的,而这里用到煮熟的种子进行的是(学生回答:对
比)。
大家知道,煮熟的种子是死的,没有生命力,肯定
就没有呼吸作用,这样一对比,就能够很清晰地知道呼吸
作用的特点。
说到呼吸作用,你第一个想到的是需要什么?
那是不是这样的呢?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这里有两
个瓶子,这边是甲瓶,里面装的是萌发的绿豆种子,这个
是乙瓶,装的是煮熟的绿豆种子,都已经在里面放了一整
晚了。
在昨晚我就往甲瓶和乙瓶各插了一支温度计,上面
的温度都是一样的,现在我想请个同学上来看看现在这两
思考后回答:煮熟
的没有生命力,无
法呼吸。
对比
甲瓶的温度计上温
支温度计的温度。
怎么样?
好,请坐。
大家想一下,甲瓶里的绿豆种子会进行呼吸作用,结果温度比较高,为什么呢?
大家还记不记得我之前说过线粒体是什么转换器啊?
我们说,线粒体里进行的是呼吸作用,这说明了呼吸作用会产生能量,使温度计上的温度升高。
大家再想想,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说光合作用会产生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呢?会把有机物给?对,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来源于光合作用的时候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
思考一下,让你来验证呼吸作用是否需要吸收氧气,你会怎么做?
(学生不一定能想到用蜡烛去检查,教师可以加以提示:什么的燃烧需要氧气。
)
对,蜡烛的燃烧需要氧气,假设一下,如果呼吸作用需要氧气,甲瓶里面种子会不会吸收氧气?放蜡烛进去,蜡烛会不会燃烧?
那如果放进乙瓶呢?会不会燃烧?为什么?
好,那按我们的假设,请个同学上来演示一下,谁自愿上来的?
好,谁来告诉大家你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怎样的?
蜡烛放在甲瓶里,熄灭了,放在丙瓶里,继续燃烧。
好,请坐。
大家想一下,这说明了什么?
好,大家都很聪明,现在我们知道了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我们再来探究一下呼吸作用会不会释放二氧化碳。
我们先来看看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混浊,想一下,如果我们按屏幕中这个图片来进行实验,试管里装的是澄清石灰水,通过往瓶子里倒水,瓶子里的气体会排到试管里,假设呼吸作用会释放二氧化碳,你觉得会有什么实验现象出现?
好,再请同学上来示范,看实验现象是不是像我们预期的那样。
怎么样,甲瓶连接的澄清石灰水有什么变化啊?乙瓶的呢?度比乙瓶的高、
说明了呼吸作用会产生能量,使温度计上的温度升高。
分解
氧气
思考:
甲不会,因为里面没有氧气。
乙会,乙瓶里种子是死的,不会进行呼吸作用,不会吸收氧气。
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
甲会变浑浊。
乙瓶的没变化。
呼吸作用释放了二氧化碳
呼吸作用概念公式意义
好,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植物体在进行呼吸作用
时,要分解有机物,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产生能
量。
想一下,呼吸作用的概念是什么?大家翻开书本71
页,一起来读一遍。
好,那根据概念,思考一下呼吸作用
的公式要怎么写?
好,我们说植物会进行呼吸作用,进行呼吸作用的意
义是什么?呼吸作用为植物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这里我要强调一点,萌发的种子会进行呼吸作用,那
植物的其他部位呢?(也回家进行呼吸作用)
注意一点:不仅是萌发的种子能够进行呼吸作用,植
物的所有器官都要进行呼吸。
氧气有机物(淀
粉)
二
氧化碳水能量
总结练习1.植物体进行吸作用的部位是()
A.只在叶片中
B.只在萌发的种子中
C.只在根系中
D.在所有的活细胞中都能进行
2.植物体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A.只在白天 B.只在光下C.在白天和黑夜 D.只在晚上
甘薯、白菜堆放时间久了,为什么会发热?贮存甘薯、白菜的窖为什么必须留存通风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