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曲线汇总

合集下载

经济学相关 LM曲线

经济学相关 LM曲线

不同收入的货币需求曲线
r y1 r1 r2
L1 = ky1 − hr1
y2 y3
L2 = ky2 − hr1
L3 = ky3 − hr1
O
L1 L2
L3
L
14.3.4 流动性陷阱
• 当利率极低时,人们认为利率不可能再下降 了,即有价证券价格不可能再上升了,会将 手中所持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 • 这时,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 中,所以流动性偏好趋向于无穷大,这称为 “凯恩斯陷阱”或“流动偏好陷阱”。
LM曲线
r LM 4 3 2 1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y
14.4.2 LM曲线及其推导
• LM曲线上任一点都代表一定利率与收入的 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货币需求与供给都 是相等的,即货币市场是均衡的。
14.4.2 LM曲线及其推导
• 几何推导:
• 货币交易需求是国民收入的函数:L1=ky • 货币投机需求与利率的关系:L2=-hr • 货币供求均衡:L=m=ky-hr
14.3.2 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
• 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是利息、红利、租金等 等。 • 凯恩斯认为,人们损失利息而持有货币,产 生流动偏好的动机。
14.3.2 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
• 流动性偏好(liquidity preference):由于货币 具有使用上的灵活性,人们宁肯牺牲利息收 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来保持财富的心理倾 向。
14.3.2 流动性偏好与货币需求
• 流动性偏好
• 交易动机 :指人们因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 为了进行正常交易所需要的货币。 • 主要取决于收入,收入越高,对货币的需求 越多;交易数量越大,需求越大。

经济学曲线图解

经济学曲线图解

Output
AVC AFC
MFC=0
Output
0
Marginal cost
邊際成本
TC,TFC,TVC TC
Slope=MC=AC
TVC Slope=MC=AVC TFC
0
AC, AFC, AVC, MC, MFC, MVC MC=MVC AC
Output
AVC AFC
MFC=0
Output
0
First-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Total revenue
總收入
TR
TR Q
0
AR,MR
AR Q
0
MR
Average revenue
平均收入
TR
TR Q
0
AR,MR
AR Q
0
MR
Marginal revenue
邊際收入
TR
TR Q
0
AR,MR
AR Q
0
MR
Perfect competition
完全競爭
P
MC
AC d=MR=AR=P AVC
MFC=0
Output
0
Total variable cost
總可變成本
TC,TFC,TVC TC
Slope=MC=AC
TVC Slope=MC=AVC TFC
0
AC, AFC, AVC, MC, MFC, MVC MC=MVC AC
Output
AVC AFC
MFC=0
Output
0
Total cost
菲利蒲士曲線
Unemployment (%)

经济学曲线汇总

经济学曲线汇总
• 教材知识:财政、宏观调控等相关知识
11
• (2010福建卷)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 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10曲线反映的变 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 A.X轴为税率 • Y轴为财政收入 • B.X轴为居民收入 • Y轴为商品房价格 • C.X轴为商品价格总额 • Y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 D.X轴为经济增长率 • Y轴为失业率
7
• 答案C • 解析:“拉弗曲线”反映的是一般情况下,税率
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 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 收入减少,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这启示我 们,确定税率必须考虑企业、劳动者的积极性, 如果税率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 降,必须把税率确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①、 ④符合题意;A点反映了税收收入达到最高,但不 一定就是最佳的,②错误;③观点正确,但图表 没有反映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25
附:2011年高考排序类题型
• 1.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优惠利率政策促进农 业发展。该政策效应的传导路径是
• ①贷款利率下降 ③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②农业投资增加 ④农业贷款增加
•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 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26
• 2.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使居民“有更多钱 花”、“有钱更敢花”、“有钱花得舒
21
• 四、供给曲线
• 教材知识: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 产规模
22
• 五、微笑曲线
• 微笑曲线是1992年当时的宏基电脑董事长施振荣提出的企 业竞争战略。微笑曲线分成左、中、右三段,左边为技术、 专利,中间为组装、制造,右边为品牌、服务。微笑曲线 在中间位置为获利低位,而在左右两段位置则为获利高位。 这个曲线表明,如果一个企业想向高端进军,不能只停留 在大规模低成本的制造,必须在研发和品牌上有所行动。

常见的经济学曲线图解析

常见的经济学曲线图解析
详细描述
消费者剩余曲线以价格为横轴,消费者剩余为纵轴,向右上 方倾斜。曲线与需求曲线的下侧区域面积代表消费者剩余, 反映了消费者从购买中获得的实际利益。
生产者剩余曲线
总结词
生产者剩余曲线是表示生产者提供某 一商品或服务的成本与市场价格之间 差额的图形表示。
详细描述
生产者剩余曲线以价格为横轴,生产者剩 余为纵轴,向右下方倾斜。曲线与供给曲 线的上侧区域面积代表生产者剩余,反映 了生产者从销售中获得的实际利益。
02 经济学曲线图概述
经济学曲线图的定义
经济学曲线图是一种用图形表示经济 变量之间关系的工具,通过曲线图可 以直观地展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变化趋 势和相互影响。
曲线图通常由横轴和纵轴组成,横轴 表示时间或数量,纵轴表示价格、收 入、消费等经济指标。
经济学曲线图的分类
折线图
用于表示两个变量之间 的线性关系,可以显示
动态性
曲线图可以展示经济变量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有助 于分析经济发展和变化的 规律。
比较性
曲线图可以直观地比较不 同数据的大小和变化,有 助于进行经济分析和预测。
03 常见经济学曲线图解析
需求曲线
总结词
需求曲线是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上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 意且能够购买的数量的图形表示。
线、供给曲线、成本曲线、收益曲线等, 了解经济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政策制
这些曲线图对于理解市场供求关系、企
定和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业决策和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具有重要
意义。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进一步探索经济学曲线图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例如在金融、国际贸易、产业组织等领域,研究其 对于决策和预测的作用。
深入研究不同类型和特点的经济学曲线图,例如非线性关系、动态变化等,以揭示更复杂的经济现象和 规律。

西方经济学曲线

西方经济学曲线

西方经济学曲线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曲线是描述和分析经济现象的重要工具。

这些曲线揭示了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经济行为。

本文将探讨几种重要的西方经济学曲线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

一、供需曲线供需曲线是描述商品或服务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关系的曲线。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随着价格的上升,生产者愿意供应更多的商品或服务。

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随着价格的下降,消费者对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增加。

通过供需曲线的交点,可以确定市场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二、利率曲线利率曲线是描述利率与时间之间关系的曲线。

在西方经济学中,利率曲线通常呈正向倾斜,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率逐渐上升。

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的机会成本会增加,从而推高利率。

利率曲线对于货币政策和投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

三、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是描述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在短期内,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呈负相关关系,即高通货膨胀率伴随着低失业率。

然而,在长期内,菲利普斯曲线趋于平缓,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菲利普斯曲线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在降低通货膨胀率和降低失业率之间进行权衡的工具。

四、预算线预算线是描述消费者在给定收入水平下所能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组合的曲线。

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描述消费者偏好的曲线)的切点确定了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预算线可以帮助消费者在有限的收入水平下实现最大的效用或满足度。

五、长期增长曲线长期增长曲线是描述经济增长率与时间之间关系的曲线。

在长期内,经济增长率通常呈正向倾斜,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逐渐增长。

长期增长曲线取决于技术进步、资本积累、劳动力增长等因素。

政策制定者可以通过促进创新、提高教育和技能水平、改善基础设施等方式来推动经济增长。

西方经济学曲线提供了深入分析经济现象的工具。

通过理解这些曲线的形状和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经济规律和政策效果,为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LM曲线,是西方经济学中货币市场均衡的重要理论工具,主要描述了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之间的关系。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中的几个曲线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中的几个曲线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中的几个曲线在经济学领域中,曲线是一种重要的图形表示方式,用于说明不同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

作为中级经济师,深入理解和掌握经济基础中的曲线是至关重要的。

在本文中,我将从简到繁地探讨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中的几个重要曲线,并分享我对这些曲线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1.需求曲线需求曲线是描述商品或服务需求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

通常来说,需求曲线呈现出负向斜率,这意味着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需求曲线的形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消费者偏好、收入水平、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影响等。

理解需求曲线的变化对于制定价格和市场营销策略非常重要。

2.供给曲线供给曲线描述了商品或服务供给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供给曲线是正向斜率的,这意味着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

供给曲线的形状受到生产成本、技术进步、生产者预期等因素的影响。

对供给曲线的理解有助于企业制定生产和供应策略。

3.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边际成本曲线表示企业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而边际收益曲线表示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收益。

在经济学中,企业通常会在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时候获得最大利润,因此理解和运用这两条曲线对于企业决策非常重要。

4.效用曲线效用曲线是描述消费者在不同商品组合下获得的满意程度的曲线。

理解效用曲线有助于消费者进行最优消费选择,并且在公共政策制定中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回顾中级经济师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各种曲线的原理和应用,这对于制定政策、经济分析和企业决策都至关重要。

通过学习需求曲线、供给曲线、边际成本曲线和效用曲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运行机制和消费者行为。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曲线是经济学中非常有力的工具,它可以直观地展现出复杂的经济关系和变化规律。

而且,掌握曲线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客观地分析经济现象和问题,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作为中级经济师,深入学习和理解各种曲线的原理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微观经济学成本的七条曲线

微观经济学成本的七条曲线

微观经济学成本的七条曲线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企业和市场行为的分支学科,而成本是微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成本的七条曲线,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微观经济学中成本的概念和应用。

第一条曲线是固定成本曲线。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例如租金、折旧费用等。

在产量较低的情况下,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而在产量较高时则比例较低。

固定成本曲线呈水平直线,因为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

第二条曲线是可变成本曲线。

可变成本是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例如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

可变成本曲线呈递增的曲线,因为随着产量增加,可变成本也会相应增加。

第三条曲线是总成本曲线。

总成本是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的总和,总成本曲线是固定成本曲线和可变成本曲线的叠加。

在低产量时,总成本曲线的斜率较陡,而在高产量时则斜率逐渐变缓。

第四条曲线是平均固定成本曲线。

平均固定成本是单位产量固定成本的平均值,可以通过总固定成本除以产量得到。

平均固定成本曲线呈递减曲线,因为总固定成本在产量增加时被均摊到更多的产量上。

第五条曲线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平均可变成本是单位产量可变成本的平均值,可以通过总可变成本除以产量得到。

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呈U型曲线,因为随着产量的增加,单位可变成本会先减少后增加。

第六条曲线是平均总成本曲线。

平均总成本是单位产量总成本的平均值,可以通过总成本除以产量得到。

平均总成本曲线可以通过将平均固定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加得到。

第七条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增加的总成本,可以通过总成本的变化除以产量的变化得到。

边际成本曲线呈U型曲线,因为在产量较低时,边际成本递减,而在产量较高时则递增。

这七条曲线代表了微观经济学中成本的不同方面。

通过了解这些曲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成本在个体、企业和市场行为中的作用和影响。

这些曲线也提供了有关成本的有用信息,以帮助决策者做出理性的经济决策。

经济学几大曲线

经济学几大曲线

第一章需求与供给曲线的决定第一节决定曲线形状的内在原因一、均衡价格的理解:均衡价格不是“供给等于需求时的价格”,不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的价格。

”而只能是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交点上的价格,供给等于需求就是两条线重合,这违反供求定律。

图中的垂线还表明,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价格可能不等,水平线表明价格相等,但供给量不等于需求量。

所以均衡价格必须同时满足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这两个条件。

二、消费者均衡:消费者按照效用最大化的要求,随着商品消费的增加和商品边际效用的下降,而降低商品的报价,这就造成了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因为货币与商品一样都具有效用,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要进行付出货币失去的效用与购入商品所得到效用比较.如果他是取得货币的效用要大于他购入的商品的效用,他会因为总效用下降而停止购买,甚至要退掉已经买入的商品。

因为总效用是边际效用的加总,减少对商品的购买,使其最后买入的商品的边际效用回升,消费者的总效用将随之增加。

反过来,如果他付出的货币的效用要小于他购入的商品的效用,他将继续购买,因为每增加一个商品的买入将使消费者的总效用增加。

消费均衡的两个条件因此是,把钱用完和每一元钱用在不同商品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即以下两个公式:这就是说,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对货币的拥有过多,就是商品拥有的较少,货币的边际效用下降,而商品的边际效用上升,消费者就要减少货币的拥有,多购买商品,才能增加他的总效用;反过来,消费者则要卖出商品,增加货币的持有,也能提高他的总效用。

只有在商品的边际效用与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的时候,消费者才实现了他的均衡,即不再买入或卖出商品,保持既定的商品与货币持有的比例。

这就证明,消费者均衡的选择,就是消费者购买商品要实现商品的边际效用与货币的边际效用相等.正是在消费者均衡的意义上,商品的需求曲线不仅是商品的价格线,而且是商品的边际效用线,因为商品的价格反映了商品的边际效用,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所以商品的价格线,即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2011江苏卷)图2表示效率与收入差距的关系, 横轴x代表收入差距,纵轴 y代表效率,原点O表 示绝对的平均主义和绝对的低效率。曲线表示效 率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而变化的情况。表明 • ①在x1之前,效率与 • 收入差距成反方向变化 • ②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 • 程度之后,效率会降低 • ③收入差距扩大具有激 • 励作用,效率将会提高 • ④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 • 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 • 高的效率 •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 答案:D • 解析:图示显示,在x1之前,效率与收入 差距成正比例方向变化,①错误;但收入 差距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收入差距继续拉 大,效率反而会降低,②符合;收入差距 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激励作用,过大则不利 于提高效率,③错误,④正确。
• 二、菲利普斯曲线
• 1958年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这条曲线 用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 • 教材知识:财政、宏观调控等相关知识
经济学曲线汇总
(厦门双十中学 连枫)
• 曲线类题型是近年高考常见试题, 福建省自 主命题以来已连续两年出现,是福建高考 趋于稳定的题型。曲线题突出综合性,综 合运用多种知识,能够很好考查考生理论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曲线题整体上 可归为六类:需求曲线、供给曲线、拉弗 曲线、菲利普斯曲线、微笑曲线、环境库 兹涅茨曲线。本文就近两年高考曲线题进 行归纳总结,以助备考。
例3.(2011安徽卷)图1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 在一定时期内的价格走势。同期,该种商品的价 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向变化。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该商品互补商品 • 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 ②该商品互补商品 • 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 ③该商品替代商品 • 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 ④该商品替代商品 • 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答案C • 解析:“拉弗曲线”反映的是一般情况下,税率 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 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 收入减少,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这启示我 们,确定税率必须考虑企业、劳动者的积极性, 如果税率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导致税收收入的下 降,必须把税率确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①、 ④符合题意;A点反映了税收收入达到最高,但不 一定就是最佳的,②错误;③观点正确,但图表 没有反映产品的价值和竞争力。
• • • • • • • • •
一、拉弗曲线 “拉弗曲线”理论是由 “供给学派”代表人物、 美国教授阿瑟· 拉弗 提出的。“拉弗曲线” 的横轴表示税率, 纵轴表示税收额, 它表明了税收与税率之间的关系。 教材知识:财政税收的相关知识,特别是影 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 拉弗曲线反映了 • ①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税率有利于增加国 家的财政收入 • ②税率超过了一定范围,将最终导致财政 收入下降 • ③财政收入总量与税收收入成正比,与税 率成反比 • ④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 A.①③ B.①② • C.①④ D.②④
附:2011年高考排序类题型
• 1.中国人民银行通过优惠利率政策促进农 业发展。该政策效应的传导路径是 • ①贷款利率下降 ②农业投资增加 ③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④农业贷款增加 •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 ②→①→④→③ D.②→③→①→④
• 2.扩大居民消费必须使居民“有更多钱 花”、“有钱更敢花”、“有钱花得舒 心”,与之相对应的有效措施是 • ①促进就业 ②提高恩格尔系数 ③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④扩大社会养老保 险覆盖面 • A.④—③—① B.①—③—④ • C. ①—④—③ D.②—④—③
• 3.下图是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进行存贷 款业务活动的流程。选择适当的选项完成 该图。 • A.①存款②贷款③还款④还贷 B.①存款②贷款③还贷④还款 • C.①贷款②存款③还款④还贷 D.①贷款②存款③还贷④还款
• • • • A.该奶粉生产商供应减少 B.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 C.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 D.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
• 答案:D • 解析: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反映了价格 与需求按相同方向变化,即随着需求量降 低、价格也随之下跌,而导致这种关系的 只有D项符合,因为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 企业失去信誉,消费者需求减少,导致价 格下跌;如果品牌该奶粉供应减少,有可 能会导致供不应求,价格上涨,A不确定; 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会导致商品价格 提高,而不是降低,B不选;居民收入水平 大幅上升,会使品牌奶粉消费增加,价格 上涨,而不是下降,C不选。
பைடு நூலகம்
• 2.(2011福建卷)“拉弗曲线”(见图11) 描述了税率和税收的关系。 • 它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税收政策必须考虑企 • 业和劳动者生产积极性 • ②A点是我国政府实施 • 宏观调控最佳税率选择 • ③确定税率应充分考虑 • 企业产品价值和竞争力 • ④税率超过了一定的范 • 围将导致税收收入下降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④ D.③④
• 例1.(09海南卷)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 车价格(P)、汽车购置税(T)、汽油价格 (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变动。下列曲 线图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 •
• 例2. (2010山东卷)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 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6所示关系。在其 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 品价格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 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 人们对乙商品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①② B. ①④ C . ②③ D. ③④
三、需求曲线
• 需求曲线是显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曲线。 纵轴表示价格(自变量),横轴表示产品 需求量(因变量)。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 需求量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斜率绝对值 越大,曲线越平缓,敏感性越高。 • 教材知识: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 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 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 六、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库兹涅茨曲线是上世纪5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 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用来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 公平程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研究表明,收入 不均现象随着经济增长先升后降,呈现倒U型曲线 关系。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 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 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 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就是说, 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 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 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 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 答案: B • 解析:税率提高不一定带来税收的增加,A 项说法绝对化;C项R2处是否是政府调节经 济的最佳税率要根据经济发展态势及政府 调控目标决定,C项表述不正确;从鼓励高 新技术产业发展来看,应采取低利率政策, R3与R1税率相同,故排除D项,所以本题应 选B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税率与税 收的关系这一重要知识点。
• 答案:A • 解析:根据函数图显示的内容,该商品价 格呈下降趋势,其需求量不断增加。那么 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也会增加,所以 ①正确,②错误;而该商品的替代商品的 需求量会减少,所以③正确,④错误。
• 例4.(2011广东卷)图7描述的是某品牌奶 粉的需求曲线由D1左移到D2。下列事件中 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 四、供给曲线
• 教材知识: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 产规模
• 五、微笑曲线
• 微笑曲线是1992年当时的宏基电脑董事长施振荣提出的企 业竞争战略。微笑曲线分成左、中、右三段,左边为技术、 专利,中间为组装、制造,右边为品牌、服务。微笑曲线 在中间位置为获利低位,而在左右两段位置则为获利高位。 这个曲线表明,如果一个企业想向高端进军,不能只停留 在大规模低成本的制造,必须在研发和品牌上有所行动。 • 教材知识:企业经营、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等相关知识。
• 拉弗曲线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国家必须根据财政预算确定税率 • ②国民收入分配必须妥善处理好国家、 企业和个人的关系 • ③分配政策必须激发企业和个人的生 产积极性 • ④国家税收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010重庆卷)经济学家拉弗用图7揭示了税率和 税收收入之间的关系。由图7可知 A.税率越高,税收收 入就越高 B.政府若要增加税收, 需要确定合理的税率 C.R2是政府调节经济 的最佳税率选择 D.从鼓励高新技术产 业发展看,税率R3优 于R1
• (2010福建卷)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 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10曲线反映的变 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 A.X轴为税率 • Y轴为财政收入 • B.X轴为居民收入 • Y轴为商品房价格 • C.X轴为商品价格总额 • Y轴为流通中所需货币量 • D.X轴为经济增长率 • Y轴为失业率
• 答案D • 解析:图表呈现的是一种反比例关系,只 有D项随着经济增长率的上升社会失业率相 对减少准确地体现这一关系。其中AB二项 都是不确定,不能一概而论,C项体现的是 一种正比例关系。 •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多个考点:财政收入、 税收、影响价格的因素、流通中所需要的 货币量。旨在通过图表题,考查学生描述 和阐释事物、调动与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 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