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瑞士精英赛中外女排攻防效果的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从2009年瑞士女排精英赛看世界女排发展趋势

从2009年瑞士女排精英赛看世界女排发展趋势
主 攻 进 攻 威 力 很 大 ,但 是 失 误 也 是很 多 , 特别是 在关 键 比分时 , 稳 定性 与把握 性较 差 ,不能 在关键 时刻给球 队予 支持 。巴西 、 意大利
本 次 比赛 ,发 现接 应后 排进攻 的 节 奏 , 不 论 是 一 次 进 攻 还 是 防 守
反击, 传球 的弧度 不高 , 在二传 队 员传球 前 ,扣 球 队员 已经进 入助

球 除 了 有 一 定 的 力 度 外 ,如 何 利 用拦 网人 的 手 ,使球 打在拦 网人 手 球 向 场 外 飞 ,给 防 守 人 制 造 更 大 的接球 困难 ,是 主攻扣 球技 术
球 等 等 。这 样 的 副 攻 队 员 , 予 进 给 攻 战 术 更 多 的 含 义 ,扣 球 的 手 法
失误较 少 ,在 比赛 的争夺 中用个 人 的扣 球技 巧 , 进行 平打 、 打手 出 界, 突破 对方 的拦 网 , 使得 防守 的
方 处 于 被 动 的 状 态 。 所 以 今 后 在 比赛 中强 攻 队员如 何突 破对 方 拦 网 , 予对方 更大 的杀 伤力 , 给 扣


和 中国女排 的 主攻 队员 ,进 攻 有 定 实力 , 点 、 打 打线 能 力较 强 ,

是能够 扣过 就可 以 ,而是 要求 精
准 , 对 手 致 命 的打 击 。 给 4 发 球 特 征 : 球 是 排 球 比 、 发 赛的开 始 , 也是得 分 的手段 . 目前 发 球 形 式 多 种 多 样 ,但 是 大 力 跳 发 球 逐 渐 淡 出 了 女 子 排 球 .原 因 有多种 ,主要 是女 排运 动员 : 身体
比赛 的中 国女排将 王一 梅安 排在 接应位 置上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解 决 了中国女 排多

2009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中、巴、意三队得失分情况分析

2009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中、巴、意三队得失分情况分析
加 清 醒 地认 识 到 自己与 世 界 一 流 强 队 的 差距 。
1 研 究 方 法
对参加 20 0 9年 瑞 士 女排 精 英 赛 的 中 国 队 、 巴西 队 、 大利 队两 意 场 比赛录像统计进行研究 , 用数理统计法进行分析 。 运
2 结 果 与 分 析 21得 分 项 目分析 .
Absr c :Th ki ttt s o ia,Brzln n tl n ta t e s l saii fChn l c aia d a d Iay i 09 W o n SVoly alCh mpo s p i dc t d ta aia d ta a d hav ta ma le b l a in hi n iae h tBrzln e m n l e m
表 1 中国 队 同 巴 西 队 、 大 利 队得 分 项 目统 计 表 意 单位
: 分
巴西 跳 发 重飘
跳 发 平飘
4 2
1 8 1 5
1 O外, 比赛 中 , 在发球 的性能和运 用效果上 , 中国队的发球在球速 、 力量 方面 也 不 及 巴 西 队和 意 大 利 队 。 由于 中 国 队在 发 球 上缺 乏攻 击 性 , 巴西 队 的一 传 较 好 , 攻 节 奏 比 较 快 , 攻 点 高 , 此 战 术 多 而 进 进 因 样 的特 长 能 够得 到最 大发 挥 。 中国 队 的 副 攻 虽 然 身材 高 大 , 由于 但 在这两场比赛 中, 进攻得分上 : 巴西队高 出中国队 2分 , 意大利 移 动 较 慢 , 难 适 应 对 方 的进 攻 节 奏 , 距 明显 。 很 差 队与中国队持平 。 发球得分上 , 中国队高于 巴西队 2分 , 低于意大利 总 体 上 来 说 , 球质 量 的好 坏 , 接 影 响 对 方 一攻 , 而 决 定 本 发 直 从 队 1 。 拦 网 方面 , 大 利 队 高于 中 国 队 4分 ; 巴西 队 竞 超 出 中 分 在 意 而

(论文)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技术运用比较分析

(论文)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技术运用比较分析

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技术运用比较分析中文摘要排球运动是由美国传教士威廉·摩根先生于1895首创,有近百年的历程,1900年排球运动传入亚洲,传入我国的时间是1905年,在我国有了很快速的发展,并在我国经历了从16人制到12人制到9人制到现在的6人制的发展演变过程。

我国女排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体坛中备受瞩目的一支球队。

排球运动飞速发展,随着排球规则的不断变化,世界排球在技战术上也在随之产生变化,使排球运动更加具有观赏性。

在2011年女排世界杯中,中国女排经过艰苦比赛,敢打敢拼,最终获得季军,直接获得伦敦奥运会的参赛资格。

本文通过对2011年女排世界杯66场比赛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录像、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在此基础上对对手实力加以了解,找出我国女排存在的优势与缺陷,并挖掘中国女排在本次比赛中技术运用是否合理,为今后女排的技术训练提供一些数据参考。

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女排平均年龄较小,平均身高、平均扣球高度和平均拦网高度有明显优势。

2.发球得分率中国仅排在第七位,且发球失误率大大高于其他队伍。

3.中国队扣球得分率排在第三位,与前两名相差不大,失误率排第四;中国队主攻手没有进入最佳扣球排行榜前十位,且与美国和意大利最佳扣球手扣球成功率相差约10%,差距较大,缺少核心队员。

4.整体拦网得分个数和得分率上中国队均排在第三位,与第一的意大利队相差不多。

得分率,中国队排名第三名。

5.中国队防守排在第二位,在日本队之后。

6.一传从到位率来看,中国队排在第二位,但失误率较高排在第六。

7.魏秋月位于最佳二传手排行榜第二名,每局效率与第一名相差约1%。

关键词:中国女排,世界杯,技术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echnology Appliance in Chinese and World Strong Women Volleyball TeamsAbstractWith a history as long as nearly a century, V olleyball sports were first created by American missionary William Morgan in 1982, and then brought into Asia in 1900, and China in 1905 where it soon had a rapid development, while it took a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procedure from first 16 members to 12 and then 9 to 6 currently. After the development of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Chinese women volleyball team has already been attached a lot attention by the sports world。

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副攻技战术对比分析

中国女排与世界女排强队副攻技战术对比分析


要 :本 文通 过 文 献资 料法 、 问卷调 查 法和 专 家 访谈 法 等 多种 研 究方 法 ,对 中 国女 排 与世 界优 秀 女排 副 攻 队员
的技 战术运 用 进行 分析 和研 究 。结 果表 明 ,中 国女排 副 攻在 技术运 用方 面 从整 体来 看较 好 ,主要表 现在 一 些常规 技 战术如 短平 快 、背 平快 、近 体快 攻 等运 用 比较熟 练 ,能充 分发 挥 中 国队的特 色 ,但和 国外 强 队相 比 ,其 他技 战术 安 排 相对 滞后 ;另外 ,我 国女 排副 攻 快攻 战术 运用 较为 成 熟,但 是长 期 以来进 攻 战术 改变较 少 ,其传 统 的进 攻打法 已 经 被各 国的强 队所 适应 和接 受 。 关键 词 :中 国女排 ;世 界女 排强 队 ;技 战术 中图 分 类 号 :G 8 4 2 文 献 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6 7 4 — 1 5 1 X( 2 0 1 3 )0 9 — 0 1 7 - 0 2
用 率相 差 比较 大 。中 国队使用 的快 攻 战术 中 国女排 队员 薛 明在 比赛 中也有 后排 快球
1 研 究对 象与方法
1 . 1 研究对象
赛 的参赛 队伍 如 巴西 、 意大利 、古 巴、 中 国的副 攻 队员 的技 战术为 研 究对 象 。
多 于 古 巴 队 。古 巴各 项 快 攻 战 术 比较 平 技 战术运 用 。那么 ,运 动员 在 比赛 中之所 均 , 突 出 的是 近 体 快 、调 整块 和 后 排 快 ,
供 理 论依 据 。 1 2 2 比较 分 析 法 搜集 和整 理 国外 高
表 1 对 阵双 方 技 战 术 应 用 比例

水 平 女子 排球 副攻 队 员 的技战 术数 据 ,进 行 比较分 析 ,得 出本研 究 的结论 。 1 2 3 数据统计法 通过 现 场 观 摩 比赛 以及 赛 后 比 赛 录 像 分 析 , 对 所 获 得 的数

从2009年女排亚锦标赛看中国女排实力

从2009年女排亚锦标赛看中国女排实力

从2009年女排亚锦标赛看中国女排实力摘要:本文通过对2009年女排亚锦标赛的排名及中国女排的全部比赛,根据数据分析和中国女排的现场表现,对参加亚洲女排锦标赛的中国女排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定位,指出了中国女排失利的原因,为中国女排备战2012年伦敦奥运会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亚洲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技战术2009年9月13日,第15届亚洲女排锦标赛在越南河内落下帷幕。

中国女排在决赛中在先赢一局的情况下被泰国队连扳三局最终丢掉冠军,连续两届亚锦赛无缘金牌。

卫冕冠军日本队仅获得第三名,韩国女排排名第四位。

泰国女排历史性地获得亚锦赛冠军,这也是亚锦赛历史上首次由中日之外的球队夺冠。

这届亚锦标赛中国队暴露出如:一传不稳定、拦防漏洞多、进攻单调速度慢等诸多问题,进攻不力也成为中国队目前最严峻的现实问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中国女排参加第15届亚洲女排锦标赛所进行比赛。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

查阅相关文献,观看并分析中国队的全部比赛总结亚洲女排锦标赛的相关特征和战术打法。

2结果与分析2.1对中国队与泰国队决赛的分析在与泰国队决赛中。

首局比赛2平后,中国队在对手的发球失误、奥努玛后攻出界及薛明拦网连得三分将比分拉开到7:4。

泰国队利用二、四号位拉开进攻多次突破中国高拦网及中国队的配合失误使比分差追至12:14。

凭借马蕴雯快攻命中让中国队以18:16领先,关键时刻薛明的快攻和拦网连得三分让中国队以24:19领先获得局点,李娟的强攻使中国队以25:20先胜一局。

第二局开局泰国队利用努特萨拉的发球轮及奥努玛连续强攻得分、努特萨拉两次发球直接得分让泰国队5:0领先。

薛明、李娟的扣球相继成功,泰国队拉开强攻施压,普莱姆基特快攻命中让泰国女排在第一次技术暂停时以8:3保持领先。

第二次技术暂停时泰国队以16:8占先。

中国队两次主动失误,泰国队将领先优势扩大到21:13。

惠若琪的扣球失误让泰国队以24:18领先获得局点,惠若琪强攻被拦还是让对手以25:19胜出扳回一局。

对中外女排二传手攻击能力的比较分析_郭开强

对中外女排二传手攻击能力的比较分析_郭开强

动与被动之间来回 转换 的争 夺战 , 抢占 到有 利位 置 , 就 意味 着 占据了主动 , 进攻主动 就意 味着 防守被 动 , 防 守主 动就 意味 着 进攻被动 。
但脚步动作的快 慢最 终取决 于 运动 员对 身体 重心 的控 制 能力 。 身体重心对改变身体运动 的方向 , 速度 和维持 身体平 衡 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 在快 节奏 、强对抗 的比赛 中 , 要准确 、 快速地完成各种攻 守技 术动 作 , 首先就 必须 调整 , 控制 好身 体 重心 , 保持身体平衡 。 2.3.3 攻守 技战术条件
身体平衡的优势 。 对抗就意味着身体的碰撞 , 谁 的力量 大谁就能 在同对 手发
生挤 、贴 、靠等身 体接 触中 处于 优势 地位 。 并 且 攻守 对抗 的力 度和强度也大大增强了 。
(2)脚步动作 脚步动作是掌握一切攻守技术的 基础 , 脚步移 动的灵 活是 技战术运用的保证 。 脚 步移 动速 度的 快慢 、灵 活性 的好 坏 , 对 抢占有利的 攻守位 置起 着至关 重要 的作 用 。 篮 球比 赛是 以争 夺球权 , 将球投入对方球篮为最 终目的 。 在这之中 就是攻 守主
注 :Xa 为所在队平均高度
(下转第 90 页)
90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第 26 卷
武器(这里谈主观因素)。 (1)身体力量 力量是一切运动的动力源泉 , 是一 切运动 素质的 基础 。 速
度 、弹跳 、空中身体平衡能力等无一不 是以力 量素质 为保证 的 。 更重要的是它能在身 体对 抗中 取得地 面和 空间 的有 利位 置和
在国际大赛上首次亮相 , 担任主 力二传 手 。 二传手 在排球 比赛 中称“ 灵魂人物” , 历史 上优秀 女排 二传手 均以 身材 不高 , 但传

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进攻打法运用效果的比较

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进攻打法运用效果的比较

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进攻打法运用效果的比较刘文波;刘海龙【摘要】解析2004至2009年中国队参加的世界大赛中进入前四名队伍与中国队的实况录像10场共43局比赛,以中国女排为主体,以主要进攻打法为研究内容,对中国女排常用进攻打法的运用情况和实际表现进行记录和统计,运用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队强攻次数在总数中的比率在逐年增大,尤其是4号位强攻,但强攻得分率一直低于比赛对手;快攻次数近几年在变少,但快攻得分高于对手;后排攻次数明显增多;两次攻方面近几年一直高于对手,且近几年进攻次数比率没有明显的变化.【期刊名称】《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1(045)003【总页数】5页(P93-97)【关键词】中国女排;进攻打法;强攻;快攻;两次攻;后排攻【作者】刘文波;刘海龙【作者单位】安徽宿州学院,体育系,安徽,宿州,234000;安徽宿州学院,体育系,安徽,宿州,2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842排球进攻打法包括强攻、快攻、立体进攻、两次攻及其转移这四种。

发挥自己的特点、制约对手的进攻是排球比赛的关键。

快速多变的技战术是中国女排成功的法宝,但一味追求快速多变,即使对手限制不住我方的快攻,我方也很难制约对手的强攻。

中国女排要保持在一流强队之列,就要尽量适应国际排坛发展趋势。

世界女排进攻战术向立体化、多变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在此发展潮流中,中国女排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适应并发展自己,如何在快速多变的基础上选择符合自己风格的进攻打法,弥补强攻及立体进攻实力的差距,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快速多变打法[1-5]。

本研究从进攻打法方面探讨中国女排成功和失利的原因,比较其与世界强队之间的优势与劣势并提出改进的对策与建议。

分析中国女排2004年以来参加世界女排大赛与进入前四名队伍的10场共43局比赛与中国队的比赛录像(如表1所示),对中国女排常用进攻打法的运用情况和实际表现进行了记录和统计,为综合分析提供定量数据。

中外女排比赛接拦回球效果及失误原因的比较分析

中外女排比赛接拦回球效果及失误原因的比较分析

中外女排比赛接拦回球效果及失误原因的比较分析首先,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外女排在接拦回球的效果上的比较。

中国女排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女排强队之一,其接拦回球的效果也一直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中国女排在接拦回球方面注重团队配合,队员之间的默契配合和快速反应能力非常出色。

中国女排队员们的身高和弹跳力给了她们更多的优势,使得她们能够更好地接住和回球。

与此相比,外国女排在接拦回球的效果上有一些不同。

例如,巴西女排在接拦回球方面表现出色。

巴西女排队员们的反应速度非常快,她们更加敏锐地判断和预判对方的打法和球路,从而更快地到达球场并阻止对方得分。

与此同时,巴西女排队员们的技术水平也非常高,她们能够有效地利用身体优势阻挡对手的攻击,并将球输送给自己队友进行组织反攻。

然而,接拦回球存在失误的原因也是不可避免的。

中外女排在接拦回球的过程中都可能会出现几种失误。

首先,接发球失误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接发球时,队员们需要提前判断和预判球的轨迹和速度,但是由于对手的技术水平和战术的多样性,队员们在接发球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判断错误的情况,导致失误。

其次,失误的原因还可能源于队员们的身体状态。

比赛的紧张和持续的高强度运动可能会导致队员们出现疲劳和失调的情况,从而影响到她们的接拦回球效果。

队员们可能会失去对球的判断和反应能力,进而导致失误的发生。

最后,接拦回球中的失误也有可能与心理因素有关。

比赛的紧张和压力可能会使得队员们出现紧张和焦虑的情绪,这也会影响到她们的技术发挥。

队员们可能在关键时刻出现失误,无法稳定情绪和发挥出最佳水平。

综上所述,中外女排在接拦回球的效果和失误原因有一定的差异。

中国女排通过团队配合和身体优势在接拦回球方面表现出色,而巴西女排则通过反应速度和技术水平取得了好的效果。

然而,接拦回球中的失误同样存在,可能源于接发球失误、身体状态和心理因素等。

通过认识到这些差异与原因,中外女排可以在接拦回球的技术和心理训练上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以提高接拦回球的效果,从而取得更好的比赛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瑞士精英赛中外女排攻防效果的比较分析闫永帅(1.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130024;2.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山西太原030001)(2.摘要;文章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2009年瑞士精英赛中外女排攻防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才考。

(3. 关键词:2009年瑞士精英赛中外女排功放效果(4.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2)05-----0076---041 前言一攻与防反是排球比赛的两大战术系统。

一攻是为了夺取发球权,不给对方的烦的机会。

一攻的好坏关系到能否夺取发球权和力避失分,关系到能否为防反创造有利条件。

防反是得分和巩固发球权的重要手段,也是夺取发球权、争取少失分的重要方面。

防反的能力强弱,对比赛的胜负起着重要作用。

中国女排是世界排球强队之一,曾在世界级排球大赛上多次获得骄人成绩,这我都和我们抓好了一攻和防反两大战术系统有直接的关系。

瑞士女排精英赛是世界最有影响的赛事之一,享有“小世界杯”的美誉。

中国女排分别在2000年、2003年和2007年夺得冠军。

在2009年瑞士女排精英赛上,中国姑娘与巴西、意大利、荷兰、德国和波兰等队的交锋中,仅获得第三名的成绩。

中国队是以“快速多变”打法为主的队伍,这也是中国女排能过长期在强手林立的世界排坛占有一席之地的法宝,而在本次比赛对阵欧美强队时,这种优势不再明显。

、在己方一传不稳和对方具备网上绝对实力的情况下,中国女排快速多变的打法和由他所形成的时间及空间优势就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在于欧美强队的比赛中处于被动局面,最终导致成绩不尽人意。

深入研究中国女排在此次比赛中攻防两大战术系统的运用效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将对中国女排进一步完善一攻和防反战术系统,形成自己独特的战术风格,保持较高的竞技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参加2009年瑞士女排精英赛的中国、意大利、德国、巴西、荷兰和波兰等六支女子排球队。

2.2研究方法2.2.1文献资料法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新浪获取相关统计资料。

2.2.2录像观察法对中国女排在2009年瑞士女排精英赛的全过程进行录像和观察,随5场比赛各队的一攻和防反的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

2.2.3数据统计法随2009年瑞士女排精英赛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汇总,并进行分析。

2.2.4比价分析法通过新浪中国排球网站和比赛录像观察记录,获得相关技战术指标统计资料,虽有价值的技战术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3研究结果与分析本文对中国女排在瑞士女排精英赛中的五场比赛时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把每场比赛中国队与外国队的一攻和防反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把4号位调整球、2号位调整球、4号位吊球、2号位吊球、4号位高球强攻2号位高球强攻等主要进攻形式归类为强攻;把4号位平拉开、3号位平拉开、半高球、背飞、背快、近体快、前交叉、后交叉、二传向前时间差、二传身后时间差等主要进攻形式归类为战术攻。

把强攻、战术攻、两次攻、三种进攻形式各统计为成功、一般、失误三种攻击效果(见表1、表2)3.1一攻战术运用效果对比分析一攻是指接发球一方所组织的第一次。

一攻成功可以可以直接得分,否则就要为对手提供得分机会,使本方失分。

一攻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队员的心理状态能否稳定,从而左右着比赛的胜负。

在中国队与波兰队的比赛中,中国队3-0(25-17、25-21、25-13)轻取对手。

从表一可以看出,中国队强攻效果不强,强攻成功率为33.3%,中国对面对波兰这样的弱队也没有发挥出一定的实力。

波兰队强攻成功率为26.9%,从侧面反映出中国队的拦网还是可以的。

在组织一攻时,中国队接发球一传不够稳定,快攻成功次数小于波兰队,没能打漂亮的快攻球。

中国女排遭遇了德国女排的强有力挑战,两队经过五局激战,中国队终以3-2险胜对手,五局比分为25-14、23-25、25-23、22-25和15-7。

全场比赛,德国女排失误送给中国队35分,而中国队此役在失误环节控制的也不理想,出现了27分的失误。

比赛过程中更是出现了连击、站位错位、小球处理不当等无谓失误,反映出经验和技术上的匮乏,这些细节仍有待提高。

从表一可以看出:德国队攻时的强攻较多,达到70次,其中成功次数是中国队的两倍还多,这充分发挥了欧美球员的身高优势,但是其成功率并不高,而且快攻较少,不能做到出奇制胜。

相反,中国队快速多变的快攻给德国队造成了巨大损失,中国队打出了自己的特点。

实行每球得分制以后,以技巧型和速度型为主要打法的亚洲队受到了严峻的考验,而以快速多变的打法为制胜法定的中国队也面临着种种困难,因此,想要取得比赛的胜利就必须从主攻手的强攻实力上进行突破。

本次比赛中,年轻的中国对巴西强敌,未能调整好心态,显得自信不足,虽有很好的机会,强攻也发挥不出威力。

巴西队的高拦网和“打不死”给中国队造成巨大压力。

巴西、意大利等世界一流强队,在与中国队的比赛中,主要采用冲发球的的方法破坏中国队一传,并有针对性地加强有效拦防。

从本次比赛上看,巴西队尽管直接发球得分不多,但破坏中国队的一传和快攻成功率分别为38.4%、48.6%。

中国队与意大利队的对决中,从表1的统计数据中看出,意大利队打出4个二次球,其中2个直接得分,另外两个也打得中国措手不及,中国队虽然在意大利队之后也成功打出二次球,但不够主动。

双方在组织一攻时强攻、战术攻的效果相当,但中国队在移动拦网环节漏洞频出,且在关键球把握上暴露出心理素质不过硬等问题,最终输掉了比赛。

中国女排对荷兰女排的战役中,由张娴、李娟和殷娜所组成的一传体系很好地保障了中国队的接发环节,全场比赛只让对手发球直接得到了2分,同时到位率也与前几场相比有大幅度提高。

相比之下,荷兰队的一传由处于下风,使其一攻时的强攻失误率达到30.6%,远大于中国队的9.1%,荷兰队快攻也失4分,而中国队则为零失分。

中国队快速多变战术打法的基础和首要条件就是要保证自己的一传稳定,而欧美强队就是看准这个特点,注重发球的威胁性,破坏中国队的一传,使中国队不能组织起快速多变的一攻战术,只能领先,一味的强攻。

然而,我们在失去快球支持下的强攻,往往面对具有网上绝对优势的欧美强队的集体拦网,成功率较低,同时给对手很好的反攻机会,始终处于被动局面。

3.2 队反战术运用效果对比分析防反指后排防起对方进攻过来的各种球以后所组成的反击和在网上直接拦击对方的各种进攻。

接扣球及其进攻在比赛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中国队与波兰比赛中,中国队防反的快攻成功率为62.5%,效果理想,从录像可以看出中国队的进攻,马蕴的背飞、薛明的拦网、楚金玲的重扣令对手防不胜防。

波兰队快攻反击的次数只有4次,打法过于单调,只能靠四号位强攻。

双方在失误的统计中(见表3),中国队全场失误送分仅有9分,平均每局只有3分,而波兰姑娘失误直接送分则高达23分之多。

分析其原因,中国女排飘重结合的发球以及双塔副攻严密的拦网,都给对方的进攻造成了不小的压力,导致对手受压之下的心理急躁和动作变形。

然而,在胜利面前,依然难以掩饰新的中国女排一传不稳的最大问题。

中国队与德国队比赛中值得肯定的是作为替补队员出战的几名选手,都正常地发挥了自身的水平,使中国队的板凳尝试成为新的中国女排的一大亮点,这也在首发阵容的布置上,给了蔡斌更多的搭配空间。

德国队在防反中快攻直接得分为零,表明德国队不能组织起有效的快攻反击,德国队的进攻仍以强攻为主,若增加在快攻方面的训练,则更能提高德国队的竞争力。

此外,德国队在防反时能熟练的运用二次球,而且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建议中国队也应该利用好二次球进攻,全面提高战术水平。

双方在其他环节的统计数据分别为:扣球57比47,中国队多得10分。

在现代排球运动中,运动员的身高起头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称作为“得网上者得天下”,特别是在实施了每球得分制以后,发球、进攻和拦网三项主动得分技术,直接关系到的胜负。

但中国女排此役拦网表现并不突出,副攻左右移动不够迅速,导致了多次拦网不到位而造成拦网卧果,从分数上看,双方拦网得分比为12比14,中国队反而落后对手2分。

中国女排再次暴露出一传不稳的困扰。

在与巴西队的对决中,从数据统计上看,双方在拦网方面差距较大,尽管中国队多次换人,但老练的巴西女排仍能很快抓住中国队的进攻节奏,全场比赛拦网直接得分就有13分之多(见表3),而中国女排此前发挥出色的高拦网却在此役中形同虚设,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队如果有强大的后排攻做后盾,则压力将会减少。

后排进攻能有效提高对方拦网的难度,降低其拦网的成功率,并能对对方的防守构成较大威胁。

巴西人快速多变的进攻给中国队的拦网判断和移动都带来了巨大麻烦,中国队全场比赛拦网仅有2分入账。

巴西队的在防守中的快速多点进攻成功率为50%,大于中国队的30%,其他技术环节双方差距并不算大。

通过与意大利的全场比赛的技术统计来看,中国队与对手的最大差距仍然体现在拦网环节,双方拦网直接得分之比为15比11,意大利队高出中国队四分。

比赛中,中国队的拦网得分大多来源于原地走路的定点拦网,而在对手两翼高速平拉开的进攻组织面前,中国女排几名出场副攻的拦网移动始终未能跟上节奏,这也是上一场中巴之战所存在的问题,显然,中国队在面对巴西、意大利等进攻快速的球队时,高拦网的横向移动性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快速灵活的步法和充沛的体能是获胜的保障,稳定的心理素质和顽强的意志品质是获胜的关键。

中国队这一点做的还不够到位。

对阵巴西、意大利时,中国女排主动进攻疲软的问题在于荷兰队的比赛中得到了解决,中国队防守的快攻成功率是61.5%,高质量的一传便于副攻的跳起扣球,能够给予四号位火力点有力的支持。

从录像中看出,李娟在于荷兰队的比赛中更是一改此前状态不佳的情况,进攻方面发挥出色,下手果断,打吊结合,发力、轻拍、拐直线等技术运用的恰当合理,拦网上也有不错表现。

中国队灵活多变的多点快速进攻,又一次使中国队获得了比赛的胜利。

4 结论与建议4.1 结论(1)一传到位率低而引发的被动,在面对荷兰这样的弱队尚可借助对方的发球高失误率,以及中国队的网上进攻实力得以暂时掩盖,但碰上巴西、意大利这样的一流强队,中国队进攻单一的弱点就显露无疑。

一传不到位,中国队的许多一攻战术也就无从实施,只好领先强攻,拿自己的短处与其高拦网、多人拦网进行对抗,造成局面被动,最终输球也就在所难免。

(2)中国队在与巴西队的比赛中,拦网只得2分,而巴西队则拿到13分,巨大的分差背后暴露出中国队在防反体系上的漏洞。

中国队的拦网得分大多来源于原地走路的定点拦网,而在对手两翼调整平拉开的进攻组织面前,副攻拦网的节奏较慢,跟不上对方的攻击速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