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树600分考点 700分考法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19 现代科学技术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课件
【理想树600分考点 700分考法】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25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课件

阶段
表现 呈现“百花凋零”局面,自然和 社会科学研究中断 文艺流派争奇斗艳;学术科技全 面繁荣;开展“三下乡”活动
1.“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 来的,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学进步、繁 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 3.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 作自由。 4.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大力促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 化的繁荣和发展。
考时有必要把有关科技方面的考点考法梳理清楚。命题者往往会从以下角
度考查: 1.古今科技发展史实。
2.古今科技发展呈现的阶段性特征及其联系历史背景分析原因。
3.中西科技的不同特点的比较。 4.科技与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等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近几年古今中外教育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呈现强化趋势。命题角度有:
优先发展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4)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5)结
合国情发展教育。(6)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反映的是政治斗争激烈,流派多
且阶级阵线鲜明。“双百”方针中的“百家争鸣”主要体现
在学术上,没有阶级的差别与对立。
近几年高考中对科技内容的考查呈弱化趋势,但作为热点内容之一,备
4.从能力上看,一是考查对教育发展历程的再现能力,二是考查对教育 重大意义的理解能力。
1.教育发展的阶段性成就。古代教育往往与选官制度联系考查;近代教 育从教育内容、体制等方面考查近代化;列强的文化侵略;近代教育的半殖
民地特征等。现代教育主要考查教育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断发展变化、
政治对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取得的成就等。 2.联系西方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教育发展变化及对中国的影响等。
【理想树600分考点 700分考法】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24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课件

4.对三民主义的评价 (1)性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2)进步性: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 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 展。 (3)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主张;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没有保障人民民主权利。这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
奠定了思想基础。 4 .中共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
实践基础。
阶段 萌芽
时间 大革命时期
著作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湖 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 存在?》 《井冈山的斗争》 《星星 之火,可以燎原》
解决问题 从理论上解决了中国民主革 命的对象、 动力、 领导者及同 盟军的问题 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 想, 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 路
新三民主义是革命纲领、具体的奋斗目标;三大政策是指导思想、方法、 途径和具体方针。两者都是新民主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指导思想、政治纲
领。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标志、灵魂;新三民主义充分体现出三大政策
的精神;三大政策是新三民主义的实质内容,是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升华, 符合中国民主革命的实际要求。
主要结合三民主义的内容分析。注重结合当前热点问题,从古代、 近代和现代的民生主义问题进行考查。
第三部分 现代史部分
专题24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600分易混 概念&考点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本专题主要讲述了20世纪以来的重大理论成果,主要包 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
理想树600分考点 700分考法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2 古代中国的经济名师课件

1.成因: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使用,生产力提高,私田增多,小农经济形成。 2.特点: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3.地位:成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 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
4.影响(评价) (1)积极:自给自足,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推动精耕细作农业发展,是中国古代经济 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封建社会形成发展时期,基本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有利
政策:“工商食官” (官府控制)
货币:战国各国货币 政策:商鞅变法首倡重 农抑商
统一度量衡、修驰道 货币:秦半两钱、汉五铢钱
政策:重农抑商
对外贸易:海、陆丝绸之路
―→
隋唐
―→
宋朝(唐到宋的变化)
―→元朝
―→
明清
大运河与元大都 外贸:泉州;设市舶司 马可·波罗
1.外贸城市 元朝时,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明清,由于实行“海禁”政策, 对外贸易逐渐萎缩,政府只开放广州一地,由政府特许的“十三行”,统 一经营对外贸易。 2.丝绸之路:西汉时,由于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 易逐渐发展起来。 3.发展表现:唐朝时,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 舶司。两宋时,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特点:(1)以朝贡贸易为主要形式。(2)先陆路后海 路。(联系经济重心南移)(3)友好交流为主。(4)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
原始农业 商周时期农业
封建社会农业
春秋战国:
生产工具
石刀、石斧、耒耜和石锄、 石犁等石器 石犁
铁农具和牛 耕出现并推
西汉:耦犁、隋唐:曲辕 犁壁、耧车 犁(完善)
广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2021年高考历史总复习热点专题复习汇编:近现代科学技术

近现代科学技术【考点梳理】考点1:经典力学——物理学的新发展(1)原因:受文艺复兴的影响(2)自然科学的开端——天文学革命近代自然科学以天文学的革命为开端,首先向教会权威和神学世界观挑战的是波兰科学家哥白尼:他提出“太阳中心说”,写出《天体运行论》一书,动摇了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自然科学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3)经典力学的奠基人——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4)经典力学体系的形成――牛顿基本内容:1687年,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即牛顿力学三大定律(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特点:形成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力学体系。
意义: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形成;是人类对自然规律的第一次理论性概括和综合,是整个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
局限:无法解决物质热辐射现象+物质传播媒介问题考点2:达尔文进化论:(1)条件:①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经济基础: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③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使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2)提出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1871年发表《人类的起源》主要观点:优胜劣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2)进化论的历史意义:①改变了人们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②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引起天主教会的保守势力的反对;③成为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挽救民族危亡、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④成为帝国主义者推行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理论依据。
考点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1)“蒸汽时代”的到来:18、19世纪①发明:◆18世纪后期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运用于交通运输领域:1807年蒸汽轮船、1814年蒸汽机车◆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生产由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过渡,传统的手工工场被机器大生产所取代,煤成为重要的工业能源,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②蒸汽动力的影响:◆蒸汽动力的出现,使工厂摆脱了水力条件的限制,工业化速度加快;◆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城市兴起◆使交通运输业发生革命,人们交往更加方便,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
高考历史复习资料十八现代科学技术分考点知识整理

十八现代科学技术
考点1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提出:1905年提出了狭义相对论;1916年提出广义相对论
意义:修正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发展了牛顿力学体系,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
同量子理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框架。
(2)量子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1、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的诞生。
内容:物质的辐射能不是连续的,而是以能量子的整数倍进行跳跃式变化。
意义:把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从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同相对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框架。
2、爱因斯坦将量子论推广到光学领域,成功解释光电效应,因此获得诺贝尔奖。
考点2现代信息技术
(1)电子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明和发展
①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迄今电子计算机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个发展阶段。
②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诞生了互联网(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相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后,全球信息网产生。
(2)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利:是全人类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传递与汇集成为可能;促进经济全球化,管理水平提高;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交往方式;催生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弊:垃圾信息、网络犯罪、网络安全影响到国家经济安全;虚拟网络社会是许多青少年难以自拔,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 世界各国科技的发展

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各国科技的发展【专题复习导航】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点之一。
本专题主要涉及西方的科技与中国的科技,西方的科技主要包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大科技成果、物理学取得的重大成就,尤其是蒸汽机、电力的广泛应用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高考的重要命题点。
从命题的角度来看,主要侧重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政治、国际关系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考查。
中国的科技主要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从命题角度来看,着眼于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的成就、背景、作用、经验教训等问题的分析,并同时事政治热点相联系是高考命题的主要方式。
在学习本时,一要注意把握科技与文化的重大成就;二要注意紧密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其与政治、经济史的相互影响;三要注意同时政热点及现实生活的联系。
【要点分析】一、近代现代物理学1、近代物理学的兴起与发展(1)、兴起的原因:人文主义作为一种进步的社会思潮,提倡人的价值,重视人性,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人文主义又给近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想方法;面向现实世界,重实践的时代精神,激励人们以科学的态度和全新的思想方式探索和解释自然现象。
(2)、历程①、伽利略对物理学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在1604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实验中发现:物体下落时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而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这就是著名的落体定律。
他还通过实验证实了匀速运动定律和匀加速运动定律。
他的发现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②、经典力学牛顿发现了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理论性大综合。
牛顿力学体系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牛顿力学是整个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一切机械、土木建筑、交通运输等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
牛顿力学体系使人类获得了用理性解决所有问题的自信,在这个意义上说它开创了理性时代。
【理想树600分考点 700分考法】2016届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26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课件

5.王安石的理财措施针对的社会问题 (1)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商人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 (2)农田水利法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 (3)免役法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 (4)市易法和均输法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社会现象。 (5)方田均税法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 6.认识王安石变法关于科举的措施中值得肯定之处 (1)考试内容:①废除华而不实的诗赋辞章取士,而考查考生是否理解经 义。②联系实际:参加经义策论考试,以考核士子对天下大事的分析处理 能力。 (2)遵循原则:择优录取。
第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部分 选修部分
专题26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600分易混 概念&考点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本专题叙述中外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九个不同类型的改 革:奴隶社会改革(梭伦改革)、确立封建制度的改革(商 鞅变法)、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封 建生产关系调整的改革(王安石变法、穆罕默德· 阿里改 革)、宗教改革、资本主义性质改革(农奴制改革、明治维 新、戊戌变法)。 学习每个改革必须把握基本史实、经验教训及其对当今 改革的借鉴意义;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技、教 育等角度联系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相关内容;注重 对不同改革的比较;从宏观上把握改革对国家发展、民 族复兴、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意义。
1.条件 (1)政治: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严重;救亡图 存的民族意识觉醒。 (2)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4)思想:西方近代思想传入;资产阶级维新思潮的兴起。 (5)组织基础:强学会、保国会等资产阶级维新派政治团体的建立。 (6)重要条件:光绪帝的支持;康、梁的个人努力。 (7)国际环境:发展资本主义是当时的潮流。
河北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25 现代科学技术

河北省高考历史二轮专题:25 现代科学技术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5题;共50分)1. (2分)爱因斯坦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的某物理学理论评价说:“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材料中的“这一发现”()A . 说明了物体空间和时间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B . 说明了空间和时间的性质取决于物质的运动和本身的分布状态C . 与物理学界长期信奉的“自然界无跳跃”的原则是一致的D . 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2. (2分)互联网方兴未艾,但它是一把双刃剑,下列各项属于弊的方面有①人们可以上网批评时弊②青少年上网成瘾③互联网欺诈贸易④利用互联网,迅速传递信息A . ①③B . ②③C . ②④D . ③④3. (2分) (2020高三上·运城月考) 1905年爱因斯坦在其著名的讨论光电效应的文章中,提出光在传播过程中表现为波动性,而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表现为粒子性的看法,他应用光量子的观念解释光电效应获得了成功。
这一论述()A . 是科学界研究微观世界的开端B . 使量子论得到了科学界广泛认同C . 推动着相对论由狭义走向广义D . 有利于推动量子论观念的传播4. (2分)在宏观世界中,看起来相同的物体总是可以区别的,但在微观世界中,同一类粒子却无法区分。
例如:所有的电子的一切性质都完全一样。
下面哪一理论的提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A .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提出B . 相对论的提出C . 量子论的提出D . 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5. (2分)(2018·浙江模拟) 2016年6月16日,美国激光干涉仪引力波天文台(LIGO)宣布再次探测到引力波信号,开启了全新的引力波天文学时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互联网的消极影响 (1)垃圾信息、网络犯罪、网络安全问题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安 全。 (2)各国之间围绕信息技术展开的竞争愈演愈烈,社会安全存 在隐忧。 (3)网络虚拟世界使许多青少年难以自拔,特别是各种网络毒 品严重地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1.1990年被誉为生命科学“登月计划”的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启动, 1999年中国加入。
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大危机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表 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
第三部分 现代史部分
专题19 现代科学技术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600分易混 概念&考点 700分综合 考法&考练
600分基础 考点&考法
本专题主要包括近现代科技和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两大 部分的内容。
1.近现代科技的发展:(1)相对论和量子论的诞生,引发 了物理学领域的革命,并对其他相关学科产生了重大影响。
分考点2 量子理论 考法2 量子理论 考法3 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意义
分考点3 现代信息技术 考法4 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 考法5 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 考法6 航天技术的成就及意义 考法7 综合考查中西方科技
1.提出: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2.内容:它包括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认为时间、空间、运动、 质量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 3.意义 (1)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 对时空观,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 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牛顿力学概括在相对论力学 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3)打破了绝对化的思维模式,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
1.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 发展,但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尖锐。
2.特征:深入剖析和揭示形形色色的社会矛盾,对现存的社会秩 序进行无情揭露和强烈批判(揭露反映现实)。
3.代表作品 (1)法国:巴尔扎克《人间喜剧》(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百科全 书”);罗曼·罗兰《约翰·克里斯朵夫》(20世纪早期)。 (2)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萧伯纳《苹果车》。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普希金 《叶甫盖尼·奥涅金》。 (3)丹麦:安徒生;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美国:马克·吐温
以科技的某一领域小专题切入,综合考查中西 方相关科技成就、特点及比较等。我们需掌握与 之相关的基本史实。
考点59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分考点1 19世纪以来的文学 考法1 浪漫主义文学 考法2 现实主义文学 考法3 现代主义文学 考法4 20世纪苏联文学和亚非拉美文学 分考点2 19世纪以来的美术 考法5 新古典主义美术 考法6 浪漫主义美术
2.认识论: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 方式。
3.思维方式:对整个人类的思维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1.诞生:1946年,美国。 2.发展方向: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 3.互联网的积极影响 (1)互联网突破空间上的限制,使世界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不 同地区的人们更加便捷地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传递。 (2)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知识经济兴起。 (3)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4)改变了人类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考法7 现实主义美术 考法8 印象画派 考法9 现代主义美术 分考点3 19世纪以来的音乐 考法10 异彩纷呈的音乐流派 分考点4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考法11 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与影响
1.背景: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法国大革命后确立 的资本主义制度不像启蒙运动思想家们描绘的那样美好,社会各阶层, 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 找新的精神寄托,于是产生了浪漫主义文学。
2.特征 (1)反对崇尚理性,强调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2)在创作中采用夸张手法富于幻想和传奇色彩,带有浓郁的抒情性和 主观色彩。 (3)它表达的内容是在政治上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残存的封建残余,同 时也表达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残酷现状的强烈不满。 3.代表作品 (1)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2)英国:拜伦《唐璜》、雪莱《西风颂》与《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3)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2)二战结束前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电子计算机的 诞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历史发展进程。
2.19世纪以来的文化在文学、音乐、美术、影视等领域 流派众多,异彩纷呈,成就突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考点58 现代科学技术 考点59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考点58 现代科学技术
分考点1 相对论 考法1 相对论
2.进入21世纪,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对人类基因组图谱的 初步分析,基础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3.19就 (1)1957年,苏联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2)1961年,苏联发射了“东方一号”载人宇宙飞船,苏联宇航员加加 林成为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 (3)1969年,“阿波罗—11”号登月飞船成功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阿 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 (4)国际载人航天主要向五个方向发展:太空旅游;国际空间站;天基 航天;月球基地;载人火星登陆。 2.意义: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各 种民用、军用卫星陆续升空,广泛运用于气象、资源勘测、通讯等许多 领域,航天技术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1.提出:1900年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 2.发展: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论;玻尔提出了有关 原子的量子理论。 3.意义 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推动了量子力 学的建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1.物理学:量子理论和相对论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描绘了一 个宏观宇宙世界和微观粒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