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里的廉政文化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是指对政府官员廉洁奉公、清正廉明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起源于古代社会的君子风范,强调官员应以公正廉洁的行为态度服务于人民,并以廉政为美德标准。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忠诚奉公:古代官员强调忠诚于国家和人民利益,以公正的态度为人民服务,不图私利,严守职责。

2. 廉洁清正:古代官员注重个人操守和廉洁自律,不接受贿赂和私利,不利用职权谋取私利,以清正无私的形象示人。

3. 严惩贪污腐败:中国古代法律对贪污腐败行为有着严厉的惩治措施,如剥夺官职、处以极刑等,倡导公正执法和清明法治。

4. 公平正义: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强调公平、正义和法治,推崇公正的官员和决策,保障人民的权益。

5. 公共利益优先:古代官员注重整体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尊重和关心人民利益,以国家利益为先。

6. 君子风范:古代廉政文化倡导官员具备君子之风,体现在廉洁自律、公正忠诚、以身作则等方面,塑造了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有积极影响。

然而,在现代社会,廉政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结合现代社会制度和法治体系进行创新和发展。

汉字里的廉洁文化:励

汉字里的廉洁文化:励

汉字里的廉洁文化:励
佚名
【期刊名称】《党的生活(青海)》
【年(卷),期】2018(0)1
【摘要】励:劝勉、振奋.成语“励精图治”,多形容领导者的担当精神和实际行动.【总页数】1页(P70-70)
【关键词】廉洁文化;汉字;励精图治;实际行动;担当精神;领导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0.9
【相关文献】
1.汉字里的廉洁文化:砺 [J], ;
2.汉字里的廉洁文化:牧 [J], ;
3.汉字里的廉洁文化:父等 [J], ;
4.汉字里的廉洁文化:使 [J], ;
5.汉字里的中国故事——品味古老厚重的中原文化,领略汉字之美 [J], 西门杏庵;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廉政文化 诗词

廉政文化 诗词

廉政文化诗词廉政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腐倡廉的重要手段。

诗词作为文化遗产之一,可以传承廉政文化,引领人们向善向美。

在以下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廉政文化与诗词的结合。

一、忠诚廉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背负国家和人民的重托,公务员需要尽其所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保持高度的忠诚度和廉洁度。

唐代杜甫的《前出塞九首之一》中写道:“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但闻塞上犹歌唱,回看天地尽西东。

”他将无数的战士不畏强敌,因听到塞上的歌声而更加振奋的场景进行了生动的写照。

这就体现出公仆的使命感和忠诚度。

二、清正廉洁清明廉洁的公仆对社会更有价值。

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原是原始的,代表着廉洁纯洁,希望官员也能保持着清白、不受腐蚀、不受损害的洁净。

同时,他提到野火,“野”即野蛮,这也暗指官员们有可能发生贪腐。

但他说野火烧不尽,说明那些见利忘义的人不会永远得意的,而官员们的清正廉洁才能够不断重生。

三、守纪律、讲规矩守纪律讲规矩是在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

《锦瑟》是南朝梁歌代表性作品之一,表达的不仅仅是恋爱之苦,更是对纪律、规矩的看重。

柳永写道:“悔教夫婿觅封侯,误入藩邸错玉楼。

望门投止南溪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这段诗歌作为一首从古至今不断流传的经典之作与纪律和规矩息息相关,而且更以情感表达了对道德规范的具体视角。

四、依法治国依法治国重在落实,要落实,就需要相应的执行力来保障。

唐朝花李树的《卜算子》中有“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冤鬼。

十五光年飞来急,争得仙人两鬓生。

”人们常常用它来表达对某些情况的不满,认为神仙都未达到这等速度,活人更不可能。

而“仙人”在古代文化中也代表了极高的权力,到了现在,我们也可以称作“官僚主义、法外官权”。

而本诗歌中,“仙人两鬓生”就很好地诠释了权力滥用、刑事腐败的故事,这正是依法治国所需要避免的。

中国 古代廉政 文化

中国 古代廉政 文化

中国古代廉政文化中国古代廉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思想是“廉”,强调官员应具备清廉的品质,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

历史进程及事件相传尧舜时期,缙云氏有个不成才的儿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老百姓把他列为四凶之一。

当时,辅佐尧的舜果断流放了。

夏商周时期,以周公为代表的周初思想家在对殷亡周兴等问题的追问和思考中得出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的结论,认为只有“敬德保民”,才能保持政权。

春秋战国时期,鲁相公仪休喜爱吃鱼,人们争相买鱼送他,他却坚辞不受。

公仪休说,收了人家的鱼就要按人家的意思办事,难免枉法,如果被免职了还能吃上鱼吗?不收人家的鱼就不会被免职,这样就能“长自给鱼”。

秦汉时期,一篇名为《为吏之道》的文书,教育为官者“必精絜(洁)正直,慎谨坚固,审悉毋(无)私”,指出应当具备“五善”:“一曰中(忠)信敬上,二曰精(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龚(恭)敬多让。

”这其中的“洁”、“正”、“慎”、“敬”、“让”、“无私”、“忠信”、“清廉”、“善行”等,都是廉洁文化的重要内容。

隋唐时期,唐太宗教育臣下要珍惜生命,犹如不能用贵重的明珠“弹雀”一样,不能用珍贵的生命“博财物”。

他说:“且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宋元明清时期,清代于成龙在“绝贿赂”部分写道:“夫受人钱而不与干事,则鬼神呵责,必为犬马报人;受人财而替人枉法,则法律森严,定当妻孥连累。

清夜省此,不禁汗流。

是不可不戒。

”社会基础秦汉时期,秦以军功爵制代替传统的世卿世禄制,杀敌立功,报效国家,可以获得土地与官职。

在云梦睡虎地秦简中,有兄弟两人写给家里的两封书信,信中除了浓浓的亲情和乡情,还希望家里寄来钱和布,并询问自己所获得的爵位奖赏到家了没有。

他们知道,虽然背井离乡、战场残酷,但通过努力可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人臣孝则事君忠,处官廉”。

品汉字之美 廉洁故事

品汉字之美 廉洁故事

品汉字之美廉洁故事【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1.引言:介绍品汉字之美和廉洁故事的关系2.汉字的构造与廉洁品质的关联3.汉字的历史与廉洁故事的发展4.廉洁故事对汉字文化的影响5.结论:总结汉字与廉洁故事的紧密联系正文(篇1)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

廉洁,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历来为世人所称颂。

本文将从品汉字之美的角度,探讨廉洁故事与汉字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首先,从汉字的构造来看,很多汉字本身就蕴含了廉洁品质的寓意。

如“廉”字,从广从兼,表示广泛地容纳各种意见,无私无偏;“洁”字,从水从吉,表示水的清澈无瑕,寓意为纯净无垢。

这些汉字的构造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也彰显了廉洁品质的重要性。

其次,从汉字的历史发展来看,廉洁故事与汉字文化的演变息息相关。

古时候,人们以汉字为载体,记录了众多廉洁故事。

如东汉时期的《杨震四知》,讲述了杨震为官清廉,不受贿赂的故事。

这些廉洁故事在传承汉字文化的同时,也弘扬了廉洁品质。

再者,廉洁故事对汉字文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许多廉洁故事都成为了汉字的典故,丰富了汉字的文化内涵。

如唐代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寓意为官一场,草木一秋,强调了为官者应当廉洁奉公。

这些廉洁故事为汉字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综上所述,汉字与廉洁故事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从汉字的构造、历史发展以及廉洁故事对汉字文化的影响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廉洁品质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目录(篇2)1.引言:介绍品汉字之美的重要性2.汉字的构造与文化内涵3.廉洁故事的来源和意义4.通过廉洁故事学习汉字之美5.结论:总结品汉字之美和廉洁故事的关系及对我们的启示正文(篇2)【引言】品汉字之美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从汉字的构造和演变中,我们可以窥视到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同时,通过品读廉洁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字之美,并从中汲取廉洁自律的精神。

廉,

廉,
心清才能志高,心浊必然气短。
清廉者,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心里坦然,脚下踏实,活出 超脱。
《格言联璧》中的“廉”
1 ...贪当矫之以廉,私当矫之以公... 2 护体面,不如重廉耻。求医药,不如养性情。 3 贪饕以招辱,不若俭而守廉。 4 律身惟廉为宜,处世以退为尚。 5 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居官廉,人以为百姓受福,予以为锡福于子孙者不浅也, 6 曾见有约已裕民者,后代不昌大耶?
-
2018.6.12
《说文》,“廉, 仄也。堂之侧边 曰廉,故从广”
《九章算术》“边 谓之廉,角谓之隅”
从广兼声,本义为厅堂的侧边。
引申出正直、清廉、 考察、廉价等,《 广雅》,“廉清也”
堂屋的侧边:廉
隅行( 端棱 方角 ,, 有喻 气品节)1
5 姓。廉姓
汉字释义 察考,访查:“且 4 廉问,有不如吾诏
墨家认为君子之
皋陶的氏族首 把廉作为道德观 德有廉、义、爱
领首先提出了九 念和治国思想始 、哀四行。
德,即:宽而栗 ,柔而立,愿而 恭,乱而敬,扰 而毅,《 周礼》对官员的 考核有六廉,即 :廉善、廉能、
晏子:廉者,政 之本也。
,强而义。
廉敬、廉政、廉
法、廉辨。
不贪污: 2
廉洁 廉正 廉明
者,以重论之”
3
便宜,价钱低:
物美价廉
当政之要在于兴一方 为政之要在于敢创新 治政之道在于求民安 施政之本在于洁自身
廉戏
5
廉谚
6
廉谣
4
廉文
3
廉对
2
廉政文化 警句 7
1 廉诗
故事 8 格言 9
廉政文化是关于廉政的知识、信 仰、规范、价值观和与之相适应 的行为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

中国廉政文化

中国廉政文化

中国廉政文化
中国廉政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历史
和文化底蕴。

廉政文化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规范,旨在引导人们遵循公正、诚信、勤政、廉洁、奉公和忠诚等价值观念。

它的实质是反对腐败,依法治国,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廉政文化具有多种形式和表现,如庙会、茶艺、书画、财神爷、千手观音等。

其中,廉政执纪文艺演出是廉政文化的重要形式之一,它通过生动的表现形式,刻画了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清廉作风,积
极履行职责,创造人民满意的政治生态的形象。

廉政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当前,随着社会变革的加速和科技进步的不断推进,中国廉政文化也
在不断地与时俱进。

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借鉴传统廉政文化,同时也
要有创新和超越的精神,构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现代廉政文化。

总之,中国廉政文化是中国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体
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和传统价值观,也是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维护党的形象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不断加强廉政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让其在新时代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从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健康稳定发展。

中国传统的廉政文化

中国传统的廉政文化

时间:地点:授课人:内容:中国传统的廉政文化第一,廉政作为一种政治规则,孔子在《论语》中说:“政者,正也”,说明政治的本性就是公正、清正。

《礼记》进一步发挥道:“政者,正也。

君为正,则百姓从政矣。

”指出若要老百姓服从政治,就需要统治者公正、清正。

这种观念,在中国一代代延续。

结果,一切好官都很自然地把政治上的廉贪与民心向背联系起来,构成了一个不错的民本主义政治标准。

例如宋代包拯在《乞不用赃吏》中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明代于谦在《入京诗》中表白了做一个清官就不能留下把柄让民众议论:“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廉政作为一个政治原则,是官员必须承担的特殊责任,其要求,远远高过普通君子。

对普通君子来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可以了;但对官员来说,“爱财”是一个污点。

对于这个问题,清代吴汝纶有过简明的解释,他说:“作官之钱皆取之百姓,非好钱也。

故好官必不爱钱。

”也就是说,“爱财”可以是君子,却一定不是好官。

原因是,官员要“爱”的,只能是百姓之钱,百姓之财。

这种“爱”,必须斩断。

第二,廉政作为一种人格规则。

如果说,政治规则是一种被动的遵守,那么,人格规则就是一种主动的追求。

政治规则的最高惩罚是刑,而人格规则的最高惩罚是耻。

《左传?襄公十五年》有记,宋人向子罕献玉,说这是宝。

子罕说,玉是你的宝,“我以不贪为宝”,你给了我,我们两人的宝都丢失了。

这个记载说明,对子罕而言,他的拒绝不是不得已,而是一直在固守着一种人格珍宝。

他用“不贪”二字概括了这种人格珍宝的内涵,既简单又深刻。

不贪为廉,不廉为耻,廉而知耻,即为官中君子。

欧阳修在《廉耻说》中概括此意,曰“廉耻,士君子之大节”。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格底线”。

为了固守这条“人格底线”,中国学人制定了一系列摆脱诱惑的禁忌。

最典型的是晋代陆机《勐虎行》中的两句话:“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虽然我已经很渴了,但有的水还是不能喝;虽然我已经很热了,也不能在任何一个树阴下歇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汉字里的廉政文化
作者:张朝阳蔡相龙
来源:《当代党员》2017年第02期
忍:“心”字上面悬着一把“刀”。

面对市场经济形形色色的诱惑,有些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往往心痒难熬,尤其耐不得清贫、守不得寂寞、见不得美色,恨不得把“好东西”都占为己有,不达目的就像刀剜了自己肉一样难受。

俗话说“能忍自安、坐怀不乱”,切不可因小失大。

惩:可以理解为对人心的征服。

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新中国刚成立,毛泽东就曾告诫: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

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

国民党是这样,共产党也会是这样。

只有严格正风肃纪,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赃:繁体的“赃”字,左边是一个“贝”字,右边是个“躲藏”的“藏”字,这说明凡是贪赃枉法得来的钱,都见不得阳光。

所以,许多贪腐分子总是提心吊胆,东躲西藏,但最后还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欲:左边是个“山谷”的“谷”字,右边是个“欠缺”的“欠”字,说明只“欠”一步,就是深谷。

所以,做人,特别是作为领导干部,私欲不能膨胀,面对“灯红酒绿”,必须心若止水,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吃:左边是一个“口”字,右边是个乞丐的“乞”字,说明一个人要是连自己的“口”也管不住,总爱吃吃喝喝,还想多拿点、多占点公家便宜,甚至挥霍、挪用、贪污,那么迟早会被查处,下场也就和乞丐差不多了。

贪:上面是“今”字,下面是“贝”字。

可以解释为:凡是违法违纪得来的钱,都不可能长久占为己有。

贪来的金钱今天或许是你的,可一旦东窗事发,明天就会被查处、没收,“贪”又有何用?
拒:从手,从巨,本义为不要任何东西。

“手”和“巨”联合起来表示用手抵住任何事物、不拿任何物品,有拒绝之意。

能拒,是一种智慧。

拒绝诱惑,便杜绝了贪欲的滋生,这是对人意志的考验。

拒,不是退,而是一种人格的前行。

洁:从水,从吉,水而吉,是为洁,本义是干净的意思。

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第一次将廉与洁联系在一起。

东汉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注释说:“不受曰廉,不污曰洁。

”洁,是一种坚守,是做人要光明磊落的态度。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