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基地 幸福渠 防洪排涝 纪要
南昌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滨江路道路改线、五干渠综合整治工程正式移交管理会议纪要》的通知

南昌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滨江路道路改线、五干渠综合整治工程正式移交管理会议纪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昌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12.11.21•【字号】•【施行日期】2012.11.2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铁路正文南昌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滨江路道路改线、五干渠综合整治工程正式移交管理会议纪要》的通知市水投公司、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市路灯管理处、市城市排水管理处、市南隔堤管理处、市交管局科研所、青云谱区城建局、青山湖区城管委:《滨江路道路改线、五干渠综合整治工程正式移交管理会议纪要》已经市城管委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南昌市城市管理委员会2012年11月21日附件:滨江路道路改线、五干渠综合整治工程正式移交管理会议纪要2012年11月9日上午,根据市城管委沈杰主任的要求,李跃华副主任在市水利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滨江路道路改线、五干渠综合整治工程正式移交管理会议。
市城管委秦伟、李末,市建委赵希平,市水务局刘江华、杨洪,市市政工程管理处毛洪潮、李惠敏、胡炜、樊广春,市城市排水管理处饶宇滨、张少华,市路灯管理处万英来,市交管局科研所谢少华、刘小平,市南隔堤管理处袁文辉、熊奔,青云谱区城建局姜小阳、刘琨,青山湖区城管委邹虎、唐强,市水投公司陶小平、胡劲松、李勇民参加了会议。
会议依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道路等市政设施管护移交工作的通知》(洪府厅[2011]487号)和2011年12月19日印发的《关于已竣工市政建设工程移交有关问题协调会议纪要的通知》精神,就工程正式移交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协商和讨论,确定了如下事项:1、会议明确滨江路道路改线工程正式移交日为2012年9月1日,五干渠综合整治工程正式移交日为2012年12月1日,各接管单位按此日期计算和申报新增设施管护经费;2、会议要求按照市城管委提供的《南昌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移交管理证书》格式填写移交管理证书,建设单位应在下周开始将工程资料按相关规定移交至市城建档案馆和接管单位,并配合接管单位赴现场查看设施情况;3、关于滨江路道路改线工程委托管理经费支付问题,会议明确建设单位按已与接管单位签订的委托管理协议办理工程决算手续,保洁和绿化暂按合同累计支付一年的委托管理费,未按委托管理协议足额支付的道路、排水、路灯等其它设施的委托管理经费余款暂缓支付。
宁乡市幸福渠泵站排涝流量的确定

宁乡市幸福渠泵站排涝流量的确定设计排涝流量是确定治涝工程规模的重要参数。
以湖南宁乡幸福渠泵站为例,以降低幸福渠内水位,使农田涝水顺利外排为目的。
基于湖南省综合经验单位线法、同频率放大法分别推求内外河设计洪水过程线;计算成果与实测数据较吻合。
设计排涝流量取闭闸时内河流量,基于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及内外河设计洪水过程线,确定泵站排涝流量为15.1m3/s,满足排涝需求。
计算方法对同类项目排涝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标签:内涝治理;排涝流量;设计洪水过程线;防洪标准1、概述工程位于宁乡市幸福渠入沩水河口处。
幸福渠为沩水左岸一级支流,于珍洲左叉闸下游340m处汇入沩水。
幸福渠集雨面积为32.9km2,其中山丘区面积25.8km2,农田区面积为7.1km2。
项目区洪水由暴雨产生,幸福渠堤防现状防洪标准低,堤防承受能力有限,且跨河桥涵多,阻水严重,洪水下泄困难,往往造成漫堤的现象,给两岸防洪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因外河洪水顶托,内河水位较高,农田涝水无法顺利排出,加之洪水漫堤,致使内涝问题更加严重。
幸福渠位于宁乡市近郊,其防洪安全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不对防洪堤采取加高加固措施前提下,本文以新建幸福渠泵站为例,实现有效解决内涝的目的。
2、防洪标准幸福渠两岸为乡村防护区,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2014)[1],防护等级根据人口或耕地面积确定。
幸福渠的防洪标准确定为10年一遇。
根据《宁乡市城市防洪规划》(修订本)[2],外河沩水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
3、设计洪水过程沩水设计洪水过程利用实测洪水过程进行同频率法进行推求[3]。
通过调查宁乡水文(三)站(位于项目区下游12km的沩水干流上)的实测资料,以2017年7·1洪水作为典型洪水过程,通过峰值和洪水总量比值作为缩放系数,推求沩水50年一遇洪水过程线。
幸福渠无洪水过程实测资料,本次设计洪水利用石坝子雨量站(位于距项目区7km的沩水的一条支流上)雨量整编成果,以2017年7·1洪水期间石坝子雨量站最大24小时降雨为雨型,采用湖南省综合经验单位线法进行推求。
某社区自然村区域防洪、排涝工程设计方案

某社区自然村区域防洪、排涝工程设计方案1、概述某社区自然村位于京杭运河南岸,地坪标高2.3-3.2m,余家浜与大运河相通,北段设有防洪墙,南段为不设防与内部相通,遇大运河高水位即会形成外水倒灌,南段两侧农田、民房受淹严重。
排涝系统由姚家桥北泵站和桥南泵站组成,装机流量分别为0.13m3/s和0.1m3/s,排涝范围:红线范围自然村。
2、泵站规模2.1现状社区姚家组位于京杭运河南岸,以余家浜与大运河相通,余家浜从北至大通东路总长约600m,宽度15-25m。
夏城桥至聚湖东路段,现状余家浜临大运河段东侧已建有浆砌石防洪墙,西侧现状仅北段建有砖砌简易防洪墙,但已破旧不堪,再向南则为不设防与内部相通;聚湖东路—大通东路段,两侧已建有浆砌石防洪墙。
现状区域内的排涝系统由姚家桥北泵站和桥南泵站组成,装机流量分别为0.13m3/s和0.1m3/s。
2.2受淹原因分析及措施(1)根据《城市防洪规划》的要求,方家浜总排涝面积 2.66km2,相应排涝模数3.8m3/(s·km2),目前排入姚家桥北排涝站、姚家桥南排涝站的汇水面积为0.070km2,排涝流量为0.26m3/s,现有排涝流量为0.23 m3/s,排涝能力基本满足要求。
(2)余家浜与大运河相通,夏城桥至聚湖东路范围南段为不设防与内部相通,遇大运河高水位即会形成外水倒灌,南段两侧农田、民房受淹严重。
2.3设计规模方案一:保留姚家桥北排涝站、姚家桥南排涝站、余家浜临大运河段东侧浆砌石防洪墙,修建夏城桥至聚湖东路范围内余家浜防洪墙,在姚家桥南排涝站增设0.2 m3/s排涝泵站。
方案二:根据《城市防洪规划》的要求,方家浜总排涝面积2.66km2,相应排涝模数3.8m3/(s·km2),排涝流量为10m3/s,形成方家浜包围圈,包含余家浜闸站5 m3/s和方家浜闸站5 m3/s。
考虑规划要求,新建余家浜闸站,设计规模为5 m3/s。
3、方案设计3.1方案一、过渡方案1)设计参数在姚家桥南泵站处增设排涝规模0.5m3/s排涝泵站,收集河道西侧8万㎡低洼区及河道东侧4.5万㎡低洼区的雨水。
江都防洪治涝规划汇总

1综合说明1.1概述江都市沿江经济开发区南至长江、夹江,北至京沪高速,西与滨江新城相连,东至引江河,规划地域总面积约102Km2。
距城区仅10公里,并以市域中心城镇大桥镇为依托,具有良好的基础条件。
开发区属通南地区,包括沿江圩区和通南高沙土区,地势低平,汛期低于长江洪水位,历史上多次遭受洪涝侵袭。
现状防洪排涝标准较低,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安全要求。
2010年9月,受江都市沿江经济开发区委托,我院承担了《江都市沿江开发区防洪治涝规划报告》的编制任务。
本报告章节安排参照水利部《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修订稿)及《江苏省防洪排涝规划编制纲要》。
1.2编制依据主要根据有关国家法律、法规、条例、有关批文、国家及行业技术标准、有关规划文本等进行编制。
(1)《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防洪标准》(GB50201-94);(3)《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4)水利部《城市防洪规划编制大纲》(修订稿) ;(5)《江苏省防洪排涝规划编制纲要》;(6)《江都市区防洪排涝规划》(1996-2010);(7)《江都市沿江开发规划纲要》;(8)《江都市城市总体规划(1994-2010)》对防洪、排涝的一些原则要求。
1.3防洪治涝现状1.防洪工程:长江、夹江堤防已基本达到堤防50年一遇、建筑物100年一遇的“长流规”新标准。
但部分地段尚未全面达标,由于堤后深塘大量存在,堤防滑坡塌方等险情时有发生;嘶马弯道河势变化尚未得到完全控制,坍江的威胁仍然存在,需要加固。
2.排涝工程:区内河床淤积严重,水生植物茂盛,排水出路受阻,现有设计排涝能力不足,泵站由于建设年代久远,管理不当,硬件设施破坏较大,加之河道淤积严重,效率低下,实际抽排流量达不到设计流量。
1.4防洪工程设施规划夹江堤防由于堤后深塘大量存在,堤防滑坡塌方等险情时有发生,未能达标,必须加固。
东大站排涵、杨湾闸、圣容涵,新建高低分界节制闸7座。
1.5治涝工程设施规划改造扩建原有泵站11座,新建泵站6座,总的设计排涝流量达到93.5.5m3/s , 为接长新开内河,沟通内部水系,增加连通水面率拓浚、整治内部河道30.97m。
城市排水防涝工作情况汇报集合6篇

城市排水防涝工作情况汇报集合6篇第1篇: 城市排水防涝工作情况汇报面对今年突如其来的洪水,我镇迅速启动防洪预案,我镇处于全区的西部,属于典型的低洼地区,抗洪排涝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落实各项抗洪排涝措施,组织全镇党员干部、人民群众迅速投入到抗洪救灾的洪流中,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截止5日上午,内河水位降至1.9米,其中__已降至1.7米,受灾田块全部被救出水,全镇无一人伤亡,未出现大面积的农作物受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未受大的影响,社会大局稳定,抗洪排涝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一、抗洪的几点总结。
1、超前决策,未雨绸缪。
我镇是西部水乡低洼地区,十年洪水九年淹,抗洪工作十分重要,根据这一具体情况,近两年来,我镇对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加大投入,投资近280万元,新建一座双泵排涝站,13座防洪闸,加固圩堤近40公里,提高防洪能力和标准,在雨季来临之前,花费近12万元,对全镇原有闸站进行全面的检修,保证了战时用得上,打得响。
同时密切关注天气的变化,6月_日当天降雨,当天关闸,当天排涝,做到了及关及排。
2、加强领导,组织得力。
今年的洪水来势猛,来速快,雨量大。
我镇党委、政府迅速做出反应,连夜召开班子成员、机关干部、联系干部、各村支部书记、部门负责人会议,进行全面动员布署,动员所有的力量深入到抗洪一线,靠前指挥战斗,同时组织全镇的民兵成立抗洪抢险小分队,及时化解险情。
3、确保重点,注重实效。
我镇的抗洪排涝工作始终围绕“五个确保”开展,注重具体效果,确保不因洪涝灾害而发生人员伤亡;确保企业的生产经营正常运行;确保各村(居)不造成大面积农作物受淹绝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不受大的影响;确保社会大局的稳定。
4、思想统一,作风扎实。
面对洪灾,全镇广大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及时的统一思想,投入到抗洪一线,党政主要领导同志始终站在抗洪工作的最前列,化解各种矛盾,宣传情况,排除险情,广大党员干部顶风冒雨,日夜驻守在抗洪一线,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人在阵地在,与群众共进退,正是这种扎实的作风,凝聚了人心,增强了战斗力,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希望,唤起了激情。
南安市滨江机械产业基地排洪渠项目设计方案

南安市滨江机械产业基地排洪渠项目设计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我的书桌上,我拿起笔,开始构思这个项目。
南安市滨江机械产业基地,一个充满活力与发展潜力的地方,却因排水问题困扰已久。
我深吸一口气,让思绪随着文字流淌。
一、项目背景南安市滨江机械产业基地,地处我国东南沿海,是一个以机械制造为主导的产业基地。
近年来,随着基地规模的不断扩大,排水问题日益凸显。
尤其是雨季,排洪渠排水不畅,导致基地内涝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这个排洪渠项目设计方案。
二、项目目标1.提高排洪渠排水能力,确保基地内雨水排放畅通无阻。
2.改善基地内环境,降低内涝风险,保障企业正常生产。
3.提升基地整体形象,为南安市滨江机械产业基地打造一个生态、环保的产业发展环境。
三、设计方案1.排洪渠设计(1)布局:排洪渠全长5公里,起点位于基地入口处,终点接入南安市排水管网。
渠道宽度根据地形及排水需求设计,确保雨水排放顺畅。
(2)材料:采用环保、耐用的PE管道,直径2米,抗腐蚀、抗老化性能强。
(3)施工:采用明挖法施工,渠道两侧设置防护栏,确保施工安全。
2.排水系统优化(1)雨水收集:在基地内部设置雨水收集池,收集雨水用于绿化、道路清洗等。
(2)排水管网:优化基地内部排水管网,确保雨水排放迅速、顺畅。
(3)排水设施:在基地内设置雨水篦子、检查井等排水设施,方便雨水排放和检查维护。
3.环保措施(1)绿化:在排洪渠两侧及基地内部进行绿化,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雨水径流。
(2)生态岛:在基地内设置生态岛,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提高生态效益。
(3)环保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采用环保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四、项目实施1.成立项目指挥部,负责项目协调、监督和管理工作。
2.招标选定具有丰富经验的施工单位,确保项目质量和进度。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4.做好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
5.项目完成后,进行验收和移交,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浅谈联接长江大堤结构防洪影响补救措施专项设计方案

浅谈联接长江大堤结构防洪影响补救措施专项设计方案
杨梅
【期刊名称】《治淮》
【年(卷),期】2024()5
【摘要】依托皖河新港一期工程,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依据规范标准就联接长江大堤的结构,包括汽车引桥及上堤道路与堤防衔接、堤身及堤顶道路加固、岸坡防护、近堤桩基周边防渗等进行了专项设计,并分析了方案预期效果。
采取的防洪影响补救措施可为类似工程的专项设计提供借鉴。
【总页数】3页(P49-51)
【作者】杨梅
【作者单位】安徽省交通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871.3
【相关文献】
1.香根草在长江常熟段防洪大堤上的应用
2.长江湖南段防洪大堤堤后渠道除险设计简介
3.穿堤建筑物工程施工对长江荆江大堤的防洪影响
4.长江江西段岸坡崩塌及其对防洪大堤的影响
5.长江科学院承担的“长江宜昌至安庆段航道整治防洪影响专项研究”项目通过湖北省审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精品】区防洪排涝工作情况汇报

区防洪排涝工作情况汇报区防洪排涝工作情况汇报区防洪排涝工作情况汇报一、防洪排涝工作开展情况区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防洪排涝工作,将其作为事关民生的实事、大事来安排部署,狠抓项目建设,落实管理措施,特别是今年省委、省政府作出开展“五水共治”重大决策以来,区政府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立即进行专题研究,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和年度工作安排,加快推进防洪排涝相关工作。
同时,明确提出通过三年努力,基本消灭城区内涝,整体提升防洪水平。
(一)强化组织领导,注重统筹协调。
今年以来,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多次进行研究部署,并在全区动员大会后,迅速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常务副区长任常务副组长、各相关领导任副组长的“五水共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治水工作的组织领导、重大决策和综合协调,组建了区“五水共治”办公室,下设防洪排涝等三个专项工作组,形成了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
同时,编制了《XX区“五水共治”作战图》、《XX区防洪排涝项目建设图》,建立健全“河长制”等相关工作制度,强化人员、资金等要素保障,抽调了一批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人员集中办公,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全力推进“五水共治”及防洪排涝工作。
(二)强化调查研究,明确目标任务。
江东地处鄞东南水系下游区域,共有河道53条,多数小区建设年代较早、地下管网设施陈旧老化、建设标准偏低。
同时,我区排水出口全部依靠重力流模式,一旦水位高于排水孔,则无法及时排涝,导致近几年受“海葵”、“菲特”等台风影响,城区内涝问题严重。
因此,针对我区防洪排涝的难点和重点,区政府组织专家学者及专业机构,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明确了“先治涝后防洪、先缓解后治本”的工作原则,并结合全市防洪排涝工作整体安排,计划年内完成划船、荷花等2个低洼小区和兴宁路42弄等5个下穿通道改造,争取实施常关弄等3座沿江强排泵站建设,完成31条背街小巷和2条道路排水管线改造,确保短时强降雨积水及时排除,城区内涝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水[2012] 号
《南安市滨江基地幸福渠拓宽改造工程
防洪排涝规划报告》审查会议纪要
2012年4月17日上午,南安市水利局在南安市水利局八楼会议室组织召开《南安市滨江基地幸福渠拓宽改造工程防洪排涝规划报告》技术评审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市水利局、市防汛办、霞美镇人民政府、滨江基地办公室、龙岩市汇豪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及有关专家。
与会同志在认真听取设计单位汇报后,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形成一致意见,纪要如下:
一、会议认为,幸福渠拓宽改造工程防洪排涝设计,基本能依据《南安市滨江机械装备制造基地防洪排涝规划》,但报告中需附加规划报告的批复文件;二、会议强调,本次规划应在泉州市现有的总体规划基础上,同时与《南安市霞美镇总体规划(2008—2020)》、《南安市霞美镇防洪排涝规划报告》和基地总规、控规等有关规划设计相衔接。
三、会议要求,设计单位应进一步复核、补充完善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文本修改
设计文本中有多处排版错误,数值前后有出入,定义表述不正确,建议修改完善。
2.设计技术标准
同意工程的设计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文本中安全超高值(0.4m)偏低,本报告中没有计算分析安全超高值的由来,建议复核修改;文本中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等应增加依据说明,建议核对补充。
3. 工程设计
①应复核设计暴雨推算公式及参数选择;②整条幸福渠明渠与箱涵交错,不能简单按明渠均匀流进行水面线计算,建议复核修改;③设计断面应考虑部分地段两岸民居及其他建筑物的影响,设计施工方案,建议复核并提出相应方案。
④中部排洪渠的设计尺寸与原规划不符,请复核修改,并注明与上下游排洪渠衔接情况。
⑤应补充排洪渠断面结构设计方案比较,并补充相关稳定计算成果。
⑥暗渠双孔箱涵的设计尺寸未说明,请复核修改,并说明暗渠的前后底高程、比降与上下游的衔接情况。
4.规划附图
①排洪渠平面图桩号标注不规范,建议修改完善;②明渠的断面是梯形而不是直立式,建议复核更改;③明渠结构横断面图
中,块石挡墙的砂碎石垫层与明渠渠底交界之间(约20cm),应补充砂碎石垫层。
挡土墙后背的粘土封层、反滤层建议优化;④明渠底板的护砌,应根据设计流速和地质条件分析其必要性,建议增加说明;⑤砌体砂浆标号偏高,建议复核。
5.投资估算
①工程投资的计算应提供定额依据、主要材料单价,建议复核;②目前工程质量监督已取消收费,为政府性服务,建议修改为工程质量检测费;③应补充有关征地、房屋拆迁等费用;④未提供排水孔、沉降伸缩缝和箱涵橡胶止水带等相关造价,建议补充。
6.工程进程
工程施工进程的划分,建议设计单位修改补充。
请业主督促设计单位按照纪要精神,抓紧将本规划修编完善,并按程序报批。
(本页无正文)
参加人员:洪永福叶建永杨文忠黄祥波
尤景南陈鹏毅陈建设黄安庆
南安市滨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龙岩市汇豪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记录:颜春益
主题词:水利防洪纪要
发:霞美镇人民政府、滨江基地办、龙岩市汇豪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南安市水利局办公室 2012年4月17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