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合集下载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平阴县职教中心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基础护理学》期中考试试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50分)1、药品的保管原则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服药、注射药、外用药分类保管B.易挥发、潮解的药物,须装瓶内盖紧C.抗生素按有效日期先后使用,避免浪费D.药柜应放置阳光直射处E.病人个人专用的特种药物,应单独存放2、不是“三查七对”内容的是( )A.药物的名称B.药物的剂量C.药物的使用方法D.药物的化学成分E.药物的浓度3、服用强心甙类药物时,心率低于多少不可使用( )A.60~80次/分B.90~100次/分C.>110次/分D.>120次/分E.<60次/分4、应用氧气雾化吸入其氧流量为( )A.2~3 L/minB.4~5 L /minC.6~8 L /minD.9~10 L /minE.12~14 L /min5、各种注射法部位错误的是( )A.ID一前臂掌侧下段B.H—大腿内侧C.IM—大腿中段外侧D.ID一三角肌下缘E.IM—肩峰下2~3横指处6、可用手接触灭菌注射器及针头的部位是( )A.乳头、针栓B.活塞、针梗C.空筒、针尖D.活塞轴、针梗E.活塞柄、针栓7、静脉注射部位疼痛、局部肿胀、抽之无回血,考虑是( )A.针头阻塞B.针头一半在血管内C.针头滑出血管外D.静脉痉挛E.药液黏稠度大8、禁忌做青霉素过敏试验的病人是( )A.首次用青霉素B.停药3天C.使用中更换批号D.已知病人有青霉素过敏史者E.使用中更换药物生产厂家9、病人初燕,因贫血,需服用硫酸亚铁,发药时护士正确的做法是( )A.如果病人不在可以将药物放在床旁桌上B.发药前测量体温、脉搏C.将药物发给病人后即可离开D.告知病人服药后不宜饮水E.告知病人服药后切勿饮茶10、患儿王某,6个月,因佝偻病用鱼肝油治疗,医嘱:鱼肝油6滴口服一日一次,取药前护士在杯中放少量温开水的目的是( )A.防止药物刺激B.避免油腻C.减少药量损失D.影响服后吸收E.避免药液挥发11、患者贺先生,49岁。

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文)

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文)

2015—2016学年度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命题2:,10p x R x ∀∈+>,则p ⌝为( )200.,10A x R x ∃∈+> 200.,10B x R x ∃∈+≤ 200.,10C x R x ∃∈+< 2.,10D x R x ∀∈+≤2.椭圆63222=+y x 的焦距是( )A .2B .)23(2-C .52D .)23(2+3. 在等比数列{}n a 中, 若362459,27a a a a a ==, 则2a 的值为( ) A. 2 B. 3 C. 4 D. 94. 设1F 和2F 为双曲线12222=-by a x (0,0a b >>)的两个焦点, 若12F F ,,(0,2)P b 是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32 B .2 C .52D .3 5.各项都是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1≠q ,且132,21,a a a 成等差数列,则4354a a a a ++的值为( ) A .152- B .152+ C .512- D .152+或152-6.对于曲线C :22141x y k k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1)曲线C 不可能表示椭圆;(2)若曲线C 表示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则1<k <25; (3) 若曲线C 表示双曲线,则k <1或k >4;(4)当1<k <4时曲线C 表示椭圆,其中正确的是 ( )A .(2)(3) B. (1)(3) C. (2)(4) D.(3)(4) 7.下列命题错误的个数( )①“在三角形ABC 中,若sin sin A B >,则A B >”的逆命题是真命题; ②命题:2p x ≠或3y ≠,命题:5q x y +≠则p 是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③命题若220a b +=,则,a b 都是0的否命题是若220a b +≠,则,a b 都不是0。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模块一测试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模块一测试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模块一考试数学理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与命题“若a ∈M ,则b ∉M ”等价的命题是( ) A .若a ∉M ,则b ∉M B .若b ∉M ,则a ∈M C .若a ∉M ,则b ∈MD .若b ∈M ,则a ∉M2 在△ABC 中,“︒>30A ”是“21sin >A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A .∃x ∈R ,使得sin x cos x =35B .∃x ∈(-∞,0),2x >1C .∀x ∈R ,x 2≥x -1D .∀x ∈(0,π),sin x >cos x4.过点(0,1)作直线,使它与抛物线y 2=4x 仅有一个公共点,这样的直线有( )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5.已知椭圆x 2a 2+y 2b 2=1(a >b >0),过焦点F 1的弦AB 的长是2,另一焦点为F 2,则△ABF 2的周长是( )A .2aB .4a -2C .4aD .4a +46.AB 为过椭圆x 2a 2+y 2b 2=1中心的弦,F (c,0)为它的焦点,则△F AB 的最大面积为( )A .b 2B .abC .acD .bc7.与椭圆x 24+y 2=1共焦点且过点P (2,1)的双曲线方程是( )A .x 24-y 2=1B .x 22-y 2=1C .x 23-y 23=1D .x 2-y 22=18 若直线2+=kx y 与双曲线622=-y x 的右支交于不同的两点,那么k 的取值范围是( ) A (315,315-) B (315,0) C (0,315-) D (1,315--)9 以坐标轴为对称轴,以原点为顶点且过圆096222=++-+y x y x 的圆心的抛物线的方程是( )A 23x y =或23x y -=B 23x y =C x y 92-=或23x y =D 23x y -=或x y 92=10.已知椭圆x 24+y 2=1的两焦点为F 1、F 2,点M 在椭圆上,MF 1→·MF 2→=0,则M 到y 轴的距离为( )A .233B .263C .33D . 311 点21,F F 是椭圆17922=+y x 的两个焦点,A 为椭圆上一点,且∠02145=F AF ,则Δ12AF F 的面积为( ) A 7 B47 C 27 D 257 12.已知直线l 与椭圆x 2+2y 2=2交于P 1、P 2两点,线段P 1P 2的中点为P ,设直线l 的斜率为k 1(k 1≠0),直线OP 的斜率为k 2,则k 1k 2的值等于( ) A . 21- B .1- C .23- D .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4|0log 1,|2A x x B x x AB =<<=≤=,则A.()01,B.(]02,C.()1,2D.(]12, 2.若复数z 满足(3-4i)z =|4+3i |,则z 的虚部为 A.-4B.-45C.4D.453.如果0a b <<,那么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A .11a b< B .2ab b <C .2ab a -<-D .11a b-<- 4.设,,a b c 分别是,,ABC A B C ∆∠∠∠中所对边的边长,则直线sin 0A x ay c ⋅--=与sin sin 0bx B y C +⋅+=的位置关系是A.平行B.重合C.垂直D.相交但不垂直 5.直线xsin α+y +2=0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A.[0,π) B.0,4π⎡⎤⎢⎥⎣⎦∪3,4ππ⎡⎫⎪⎢⎣⎭C.0,4π⎡⎤⎢⎥⎣⎦ D.0,4π⎡⎤⎢⎥⎣⎦∪,2ππ⎛⎫⎪⎝⎭6.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中圆的直径为4,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83π B.163πC. 4πD. 8π7.已知三条不重合的直线,,m n l 和两个不重合的平面,αβ,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若//m n ,n α⊂,则//m α B .若αβ⊥,m αβ=,且n m ⊥,则n α⊥C .若l n ⊥,m n ⊥,则//l mD .若l α⊥,m β⊥,且l m ⊥,则αβ⊥8.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画出函数xa y =,ax y sin =的部分图像,其中0>a 且1≠a ,1 yπ2x1yπ2x1 yπ2x1yπ2x则下列所给图像可能正确的是A BC D9. 若不等式0log 42<-x x a 对任意)41,0(∈x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A. )1,2561(B.)1,2561[ C.)2561,0( D.]2561,0( 10. 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 输出的S 的值是A. 13B.3-C.21-D. 21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1a =,当2n ≥时,12n n a S n -+=,则2015S 的值为A .2015B .2013C .1008D .1007 12.若函数22()sin 6sin cos 3cos (0)f x x x x x ωωωωω=--+>的最小正周期为2π,若对任意x R ∈,都有()1()1f x f α-≤-,则tan α的值为A.32-B.23-C.32D. 23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 5分,共20分。

吉林省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

吉林省公主岭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试卷满分1分,考试时间分钟。

第Ⅰ卷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

有些人物生来就美,有些人物生来就丑。

比如赞一美人,你说她鲜花,轻燕,你决不说她布袋,或是癞虾蟆。

这就分明承认鲜花和轻燕原来是美的。

这种见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也如此想。

所以他们费多心力去最美的颜色是红色还是蓝色,最美的形体是曲线还是直线,最美的音调是G调还是F调。

但是这种普遍的见解显然有很大的难点,如果美本来是物的属性,则凡是长眼睛的人们应该都可以看到,应该都承认但是美的估定公认的标准。

假如你说个人美,我说她不美,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说服我呢有些人喜欢辛稼轩而讨厌温飞卿,有些人究竟谁是谁非呢同是一个对象,有人说美,有人说丑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说有些不妥。

因此,有一派哲学家说美是心的产品。

美如何是心的产品,他们的说法却不一致。

康德以为美感判断是主观的却有普遍性,因为人心的构造彼此相同。

黑格尔以为美是在个别事物上出概念或理想。

比如你觉得峨嵋山美,由于它表现庄严厚重的概念。

你觉得《孔雀东南飞》美,由于它表现爱与孝两种理想的冲突。

托尔斯泰以为美的事物都含有宗教和道德的教。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说法。

说法既不一致,就只有都是错误的可能而有都是不错的可能,好比一个数学题生出许多不同的数一样。

大约哲学家们都犯过信理智的毛病,艺术的欣赏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

在觉得一件事物美时,我们纯凭直觉,并不是在下判断,如康德所说的也不是在从个别事物中普遍原理,如黑格尔、托尔斯泰一般人所说的因为这些都是科学的或实用的活动。

还不仅此,美不完全在物却亦非与物无关你看到峨嵋山才觉得庄严、厚重,看到一个小土墩却不能觉得庄严、厚重。

从此可知物须先有使人觉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凭心创造出美来。

依我们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成绩表 (班级名次)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成绩表 (班级名次)

92
182.5
31
15 李云龙 95.5
85
180.5
32
13 杨振宇
93
84
177
33
3 刘洁
91
84
175
34
25 蔡向荣
94
81
175
35
17 陈维禧 87.5
86
173.5
36
27 潘琦涛 88.5
85
173.5
37
21 曾栎月
85
83
168
38
14 蔡智豪
88
75
163
39
18 张逸豪
0
40
黄旌
94.5
89.5
184
24
31 吴杨菊
97
87
184
25
33 欧阳鑫玮
95
89
184
26
16
徐凯
95.5
87
182.5
27
43 唐洁霞
98.5
84
182.5
28
6
李治颉
89
93
182
29
40 钟濠蔚
95
87
182
30
7
廖焕林
89.5
90
179.5
31
18 唐境屿
97
82
179
32
34 赖梓祥
84
98.5
94
280 20
36 廖慧琳
92
90
98
280 21
16 吴贤真
85
95.5
99
279.5 22
19 赖智鑫

吉林省吉林市吉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程性考试(一)数学试题 (无答案)

吉林省吉林市吉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程性考试(一)数学试题 (无答案)

吉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学程性考试(一)数学试题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I 卷1至4页,第Ⅱ卷4至6页.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与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4.考试结束后,答题卡要交回,试卷由考生自行保存,第I 卷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圆的圆心和半径分别( )A. B.C D.2.若是空间的一个基底,且向量不能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则( )A.-1B.1C.0D.-23.设点,直线l 过点,且与线段AB 相交,则直线的斜率取值范围是( )A.B C. D.4.在正方体中,是的中点,则异面直线DE 与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D.5.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中,底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点在AA 1上,且,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为( )22420x yx y +-+= (2,-(2,1),5-(-(2,1),5-{}123,,e e e 122313,,a e e b e e c e te =+=-=+t =(1,1),(3,1)A B --(1,2)P l 13,22⎡⎤-⎢⎥⎣⎦31,22⎛⎫-⎪⎝⎭13,,22⎛⎤⎡⎫-∞-⋃+∞ ⎪⎥⎢⎝⎦⎣⎭13,,22⎛⎫⎛⎫-∞-⋃+∞ ⎪ ⎪⎝⎭⎝⎭1111ABCD A B C D -E 11C D 11AC 120-1201111ABCD A B C D -,1BD DC BD DC ⊥==E 11142AE AA ==B 1EDC6.设,过定点的动直线和过定点的动直线交于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7.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若点是棱上一点(含顶点),则满足的点的个数为( )A.8B.12C.18D.248.已知曲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曲线围成图形面积为 B.曲线的长度为C.曲线上任意一点到原点的最小距离为2D.曲线上任意两点间最大距离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文试题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数学文试题

3 4
.
14 .已知 F1 、 F2 是椭圆 C :
x2 y2 1 ( a > b > 0 )的两个焦点, P 为椭圆 C 上一点,且 a2 b2
PF 1 F2 的面积为 9,则 b =____________ . 1 PF 2 ,若 PF
2 x y 0 15.若变量 x, y 满足约束条件 x 2 y 3 0 ,则目标函数 z x y 1 的最大值为 x 0
c 3 2 5 .渐近线方程: y x a 2 5
已知椭圆 C 的焦点为 F1( 2 2 ,0 )和 F2( 2 2 ,0 ), 长轴长为 6, 设直线 y x 2 交椭圆 C 于 A、 B 两点,求(1)椭圆 C 的标准方程; (2)弦 AB 的中点坐标及弦长。 解: (1)椭圆的焦点在 x 轴上,其中 c 2 2 , a 3b 1
2
若 q 为真命题, a x 恒成立,即 a 1 . 4 分 由于 p 或 q 为真,p 且 q 为假,可知 p、q 一真一假. 5 分
2
2 a 2 ∴ 1 a 2 ; 7 分 a 1 a 2 或a 2 ②若 p 假 q 真,则 ∴ a 2 ; 9 分 a 1 综上可知,所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a | 1 a 2 或 a 2 } 10 分
y2 x2 1 表示焦点在 y 轴上的椭圆,命题 q :实数 m 满足 m 1 2 m
m 2 7am 12a 2 0a 0 ,且 p 是 q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 a 的取值范围.
18. (本小题满分 10 分)
2 命题 p :关于 x 的不等式 x 2ax 4 0 对于一切 x R 恒成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考试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历史上,国人曾有谣谶之信。

何谓谣谶?谣,是歌谣;谶,为预言。

简单地说,谣谶就是以谣为谶,用歌谣的形式演绎对未来的预言。

内容主要包括占验个人命运和历史事件两种。

前者如以燕子为题,影射汉成帝宠妃赵飞燕的人生经历。

而历史事件最著者莫过于王朝更迭。

这类谣谶有的是一语成谶式的简单判断,如“亡秦者,胡也”;也有的是对完整过程的叙述。

一首普通的歌谣何以有着如此巨大的能量?答曰:信仰使然。

②古人认为,“有章曲曰歌,无章曲曰谣”,“徒歌谓之谣”。

也就是说,谣是没有音乐伴奏的歌唱形式。

事实上,最有可能成为谶谣的不是成人谣而是童谣。

古人认为:“童子歌曰童谣,以其出自胸臆,不由人教也。

”童谣能成为谶谣,除了“出自胸臆”的“天籁之音”外,还有信仰上的因素。

古人认为五星中的荧惑星(火星)降临大地化为儿童,歌谣嬉戏,而其所歌即是吉凶的预兆。

③《国语·郑语》记有周宣王时的一首童谣:“恹弧箕服,实亡周国。

”(那卖桑弓、箭袋的人,就是使周灭亡的人啊!)历史应验了童谣之语,卖桑弓、箭袋的夫妇收养的弃婴,正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之妃褒姒。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其成书年代,或云春秋末期,或云战国初期。

以最晚而论,应该说在战国初期人们已经有了谣谶的信仰。

④既为信仰之物,谣之所以成谶,源于两种基本的思维。

一是相信语言的神秘力量。

如古时候“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勿作,草木归其泽”的农事咒语。

二是相信已知和未知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联系。

人们总是试图破译这种神秘联系,先民龟筮占卜就是这种文化尝试的结果。

相信谣谶的预言和相信卜筮的占验应该说基于同样的思维,只不过是所凭借的手段不同罢了。

⑤上述信仰被战国邹衍和西汉董仲舒所利用,并进一步系统化。

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根据西周以来解释自然现象的阴阳、五行,创立“阴阳消息”与“五德终始”学说,用天事解释人世治乱,以之恐吓当政者,使其不敢不注意人事。

首将儒家与阴阳家两种学说融为一体的是西汉大儒董仲舒。

他提出“天人感应”说,认为天是有意志、有感情的人格神,皇帝是上天在人间的代理,皇帝的作为可以与天感通,上天通过“祥瑞”与“灾异”表达对皇帝的嘉许与惩戒。

邹衍、董仲舒的理论因此也成为了中国谶纬之学的渊薮。

“纬”是指方士化的儒生编辑起来附会儒家经典的各种著作。

谶纬之学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

⑥今人看来,谣谶乃诳人之举,其人为因素昭然若揭。

或人为作谣,以图成谶。

如秦末篝火狐鸣中“大楚兴,陈胜王”的起义谣谶,元末韩山童、刘福通“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的造势谣谶等等,皆属“当世有心人”之作,其目的无非是借谣谶以实现其政治企图。

或穿凿附会,事后释谶。

秦末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的谣谶,关于这首谣谶的理解分歧不一,分歧的关键点是对句中“三户”一词的理解上。

历史最终给人们留下了足够的附会空间,大泽乡起义的陈胜是楚人,亡秦主力西楚霸王项羽是楚人,建立大汉王朝的刘邦也是楚人。

⑦时至今日,谣仍在,人们仍会“心之忧矣,我歌且谣”;谶已无,以谣为谶的行为已难觅踪影。

但如果就此说,相信占验、相信预言的谣谶式思维已从现代人的大脑中剔除干净却显武断。

有人在观看了好莱坞惊悚片《2012》后,就把现实中的诸多灾害与片中玛雅人的预言相互联系。

我们不敢确定这种疑虑是人们真实意图的流露抑或是茶余饭后的戏言,但我们倒是更愿意相信它是后者。

(节选自刘汉杰《历史上的“谣谶”》)1.与“谣谶”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A.谣,是指歌谣;谶,是指预言。

谣谶就是用歌谣的形式演绎对未来的预言。

B.因为语言具有某种神秘的力量,所以谣最终才能成为谶。

C.相信卜筮的占验与相信谣谶的预言基于同样的思维,只是凭借的手段不同。

D.谣谶就是以谣为谶,在我国存在的历史十分久远,时至今日,谣仍在,谶已无。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第①段先阐释了谣谶的概念,然后举例说明了谣谶的主要内容,最后指出歌谣具有巨大能量的原因在于信仰。

B.第②③段重点分析了谣成为谶的两点原因,并通过史料推断出国人的谣谶信仰至晚在战国初期就出现了,甚至可能更早。

C.第④⑤段,作者先明确阐述了谣成为谶的两种基本思维,并由董仲舒将这种思维系统化,进而促成了中国谶纬之学的产生。

D.第⑥⑦段站在今人的角度上,分析了谣谶不过是人为创作,意图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并指出了当今世上的谣谶式思维。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童谣之所以最有可能成为谶谣,是因为它多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对当时世界的感悟,是孩子洞察世界后的自然反应,是“出自胸臆”的“天籁之音”。

B.谣成为谶的根本原因,是人们相信已知和未知事物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联系,总是试图破译这种神秘联系。

先民龟筮占卜就是这种文化尝试的结果。

C.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实质是用天事解释人事,以之规劝、提醒当政者关注民生。

谶纬之学是谣谶的发展、提高,是专门人士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

D.邹衍根据西周以来解释自然现象的阴阳、五行,创立“阴阳消息”与“五德终始”学说。

后来形成的谶纬之学,理论起源就来自他和董仲舒的理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

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①作吏部侍郎,侯②年二十一,在太学作学生。

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

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

日就月将,渐益堆积。

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

后或见古今名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

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

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

夫妇相向惋怅者数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余。

后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③。

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

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

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

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

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不复向时之坦夷也。

是欲求适意而反取憀栗。

余性不耐,始谋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无明珠翡翠之饰,室无涂金刺绣之具,遇书史百家字不刓阙、本不讹谬者,辄市之,储作副本。

自来家传《周易》、《左氏传》,故两家者流,文字最备。

于是几案罗列,枕席枕藉,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

至靖康丙午岁,侯守淄川。

闻金人犯京师。

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

建炎丁未春三月,奔太夫人丧南来。

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

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

己酉夏五月,至池阳,侯被旨知湖州,过阙上殿。

遂驻家池阳,独赴召。

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灿灿射人,望舟中告别。

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

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

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

(选自《〈金石录〉后序》,有删改)【注】《金石录》,宋赵明诚所撰。

该书著录从上古三代至隋唐五代以来,钟鼎彝器的铭文款识和碑铭墓志等石刻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金石研究专著之一。

本文节选自李清照为该书所做的序言。

①相:这里指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时为吏部侍郎。

②侯:侯,古时士大夫平辈之间的尊称。

此指作者的丈夫赵明诚。

③椠:古代用木削成以备书写的版本,引申为刻本。

4.下面一段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B.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C.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D.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说明赵氏夫妇有“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的一组是()(3分) ①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③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④如要讲读,即请钥上簿,关出卷帙⑤或少损污,必惩责揩完涂改⑥遇书史百家字不阙、本不讹谬者,辄市之A.①②⑥B.②③④C. ①④⑤D.③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节选的序文部分,集中笔墨详细叙述了李清照夫妇二人收藏金石书画等的聚散经过,表现了他们高雅的情趣以及在时局动荡中无能为力的悲痛。

B.赵明诚当太学生时就酷爱碑文,做官后,更是立下了即使节衣缩食,也要游遍辽远的地方,把天下的古文奇字全部搜集起来的志向。

C.夫妇二人志趣相投,或共同校勘书籍,或相对惋惜无钱购买珍品,或以饮茶先后为赌注考察记忆力。

点滴小事,看似琐屑,却颇有情致。

D.危急时赵明诚要求妻子亲自抱着所说的宗庙祭器,并与之共存亡,这让李清照心里很不好受,也让人看到了他的爱物成痴。

7.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收书既成,归来堂起书库大橱,簿甲乙,置书册。

(5分)(2)四顾茫然,盈箱溢箧,且恋恋,且怅怅,知其必不为己物矣。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宋诗和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10分)梅[宋]王淇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

只因误识林和靖,惹得诗人说到今。

清江引·咏梅[元]贯云石南枝夜来先破蕊,泄漏春消息。

偏宜雪月交,不惹蜂蝶戏。

有时节暗香来梦里。

【注】林和靖:北宋诗人,字和靖。

他的《山园小梅》诗脍炙人口,成为千古佳唱。

(1)请简要分析上面的宋诗和元曲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共同特点。

(5分)(2)请分析说明上面的宋诗和元曲在表现手法上有何异同。

(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7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