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击钻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冲击钻安全技术交底

冲击钻安全技术交底

桩基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5)钢丝绳绳卡应配套使用,绳直径在10mm以下时,绳卡应不小于3个,10-20mm时应不小于4个。

绳卡之间的排列间距一般为钢丝绳直径的6~8倍左右,绳卡要一顺排列,应将U 型环部分卡在绳头的一面,压板放在主绳的一面。

钢丝绳卡头安装后受载一、二次应做检查是否松动。

一般情况下,螺母需要进一步拧紧。

(6)使用时还应注意以下二点:
a) 卡子的大小要适合钢丝绳的粗细,U型环的内侧净距,要比钢丝绳直径大1-3mm,净距离太大不宜卡紧绳子,容易发生事故。

b) 上卡头时一定要将螺栓拧紧,直到绳被压扁1/3—1/4直径时为止,并在绳受力后,再将卡头螺栓拧紧一次,以保证接头牢固可靠。

c) 卡头要一顺排列,U型部分与绳头接触,不能与主绳接触,如图a所示。

如果U型部分与主绳接触,则主绳被压扁后,受力是容易断丝。

d) 为了便于检查接头是否可靠和发现钢丝绳是否滑动,可在最后一个卡头后面大约500mm处再按一个卡头,并将绳头放出一个“安全弯”。

如图b所示。

这样,当接头的钢丝绳发生滑动时。

“安全弯”首先被拉直,这时就应该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施工危险
因素
1、临边防护或桩基洞口防护不到位造成的危险
2、机械操作不当对人员造成的危险
3、接线用电或使用电动工具时漏电对人员造成的伤害
本表一式二份,交底人、被交底人各一份。

冲击钻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本(3篇)

冲击钻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本(3篇)

冲击钻施工安全技术规程范本一、引言冲击钻是一种常用的地下工程施工设备,广泛应用于隧道、矿井、地铁等工程中,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冲击钻施工的安全性,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以及施工质量,制定冲击钻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对施工进行规范,以及防范和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二、施工前的安全准备1.资格要求1.1 持有相关操作证书的工作人员方可操作冲击钻设备;1.2 应具备一定的施工经验,并熟悉冲击钻设备的使用方法;1.3 接受过相关安全培训,熟悉施工现场的安全规章制度。

2.工作区域准备2.1 工作区域应符合施工要求,并设置合理的安全警示标志;2.2 清理工作区域内可引起滑倒、绊倒和跌倒等安全隐患的物品;2.3 确保工作区域的通风良好,防止有毒有害气体聚集。

三、施工操作安全要求1.冲击钻设备操作1.1 操作前,应进行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可靠;1.2 避免设备短路、漏电或引起火灾的因素;1.3 操作时应员工是要佩戴工作服、安全帽、工作手套和防护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2. 施工现场安全2.1 严禁在冲击钻施工现场吸烟、使用明火和进行违章作业;2.2 施工现场应有明确的堆放物品区域,并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摆放整齐,避免倾斜和堆放过高;2.3 施工现场应禁止无关人员进入,确保施工区域的安全性。

四、救援与应急措施1.事故预防与报警1.1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巡视,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1.2 安装各类报警设备,监测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

2. 应急预案2.1 准备充足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便在意外事故发生时进行紧急救援;2.2 制定完善的现场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项责任人和应急措施。

3. 安全信息录入与及时掌握3.1 记录每日施工信息和安全事故发生情况;3.2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使施工人员始终保持安全意识。

五、管理与监督1. 管理制度1.1 制定和完善冲击钻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1.2 配备专职安全人员进行日常安全管理。

冲击钻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模版(3篇)

冲击钻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模版(3篇)

冲击钻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冲击钻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安全技术规程。

第二条本安全技术规程适用于冲击钻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包括施工前的准备、施工中的安全措施、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以及事故应急处理等。

第三条本安全技术规程的实施范围包括冲击钻施工的所有环节和工序,施工单位和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本规程的要求执行。

第四条施工单位在冲击钻施工前,必须组织施工人员参加安全技术培训,熟悉工作任务、工作环境、安全事故防范及应急处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第五条冲击钻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的操作证书,才能参与施工作业。

第二章施工前的准备第六条施工单位在冲击钻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并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估,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和风险。

第七条冲击钻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清除可能对施工作业造成危险的障碍物,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第八条冲击钻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第九条冲击钻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确保作业人员身体健康,适宜从事冲击钻施工作业。

第十条冲击钻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安全标志,并制定相应的交通管理方案,保证施工现场的交通畅通和作业人员的安全。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在冲击钻施工前,必须根据施工实际情况确定安全生产责任人,并明确其职责和权限。

第三章施工中的安全措施第十二条冲击钻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第十三条冲击钻施工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严禁无证人员从事冲击钻施工作业。

第十四条冲击钻施工现场必须设置警示标识,并划定警戒线,禁止无关人员靠近施工区域。

第十五条冲击钻施工现场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负责监督和指导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工作。

第十六条冲击钻施工现场必须配备消防设施,确保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

冲击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冲击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

冲击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冲击钻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标准适用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冲击钻成孔灌注桩的工程。

施工准备:材料要求:1.水泥:宜采用32.5级或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

2.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3.石子:粒径为0.5~3.2cm的卵石或碎石,含泥量不大于2%。

4.水:应用自来水或不含有害物质的洁净水。

5.粘土:可就地选择塑性指数I≥17的粘土。

6.外加早强剂:应通过试验确定。

7.钢筋:钢筋的级别、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及复试报告。

8.焊条:焊条规格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

主要工机具:冲击钻孔机、翻斗车或手推车、混凝土导管、套管、水泵、水箱、混凝土搅拌机、平尖头铁锹、胶皮管、电焊机、切割机、泥浆车等。

作业条件:1.地上、地下障碍物都处理完毕,达到“三通一平”。

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准备就绪。

2.场地标高一般应为承台梁的上皮标高,并经过夯实或碾压。

3.制作好钢筋笼。

4.根据图纸放出轴线及桩位点,抄上水平标高木橛,并经过预检签字。

5.要选择和确定钻孔机的进出路线和钻孔顺序,制定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6.正式施工前应做成孔试验,数量不少于两根。

作业人员:1.主要作业人员:钻机操作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焊工、测量工、技术员、电工。

2.钻机操作工和电工应持证上岗,其于工种接受安全和技术培训,并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操作工艺:1.工艺流程:材料进场-。

放线定位-。

钻孔机就位调平-。

埋设护筒-。

注水钻孔 -。

排渣 -。

钢笼检验 -。

钢筋笼制作 -。

清孔吊筋笼放钢。

2.甲方完成施工区的三通一平工作,根据甲方提供资料完成施工方案编写。

3.测量定位:根据设计桩位图纸用全站仪放出桩位。

4.钻孔机就位:钻孔机就位时,必须保持平稳,不发生倾斜、位移,为准确控制钻孔深度,应在机架上或机管上做出控制的标尺,以便在施工中进行观测、记录。

3.2.4 在进行冲击成孔灌注桩施工时,需要在孔口埋设直径为6-8mm的钢板护筒,护筒内径应比钻头直径大200mm,深度为1.2-1.5m。

冲击电钻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冲击电钻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冲击电钻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前言为了确保冲击电钻的安全操作以及保护使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冲击电钻安全操作规程范本,详细规定了冲击电钻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所有使用冲击电钻的人员必须仔细阅读和遵守本规程,确保自己的安全。

二、一般规定1. 冲击电钻的操作、使用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持有相关资质证书。

2. 冲击电钻使用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查,确保其完好无损,并进行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

3. 冲击电钻禁止由未经授权、未经培训的人员使用。

三、冲击电钻的准备工作1. 工作前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耳塞等。

2. 检查冲击电钻开关是否正常,电线是否损坏。

3. 确保冲击电钻与电源连接良好,防止电线拉扯或被切割。

四、冲击电钻的操作步骤1. 切勿随意接触旋转工具,冲击电钻在坚硬材料上产生的旋转力可以造成严重伤害。

2. 使用冲击电钻时,身体要保持平衡且站稳,确保工作的稳定性。

3. 握紧冲击电钻手柄,确保稳定握持。

4. 在钻孔前,必须确认工作地区没有隐患,保持清晰的工作区域。

五、冲击电钻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 使用冲击电钻时,禁止戴手套,避免发生危险。

2. 避免将插头插入电源插座时保持开关处于打开状态,以免意外发生。

3. 冲击电钻工作时,应保持警觉,并避免与他人交谈或受到任何干扰。

4. 冲击电钻使用后,应立即关闭电源,并将电钻放置在安全位置,以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使用。

六、冲击电钻的日常维护1. 使用完冲击电钻后,应进行清洁和保养,清除掉剩余的灰尘和颗粒。

2. 定期检查冲击电钻的电线和插头是否损坏,若出现问题应立即更换。

3. 冲击电钻的铣刀、钻头等配件必须定期检查其磨损程度,并及时更换。

七、事故处理1. 如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使用冲击电钻,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2. 向相关负责人报告事故,及时上报,并按要求填写事故报告。

八、应急措施1. 发生火灾时,立即停止使用冲击电钻,并迅速将其远离火源。

电钻及冲击钻操作规定范本

电钻及冲击钻操作规定范本

电钻及冲击钻操作规定范本尊敬的工作人员:为了保障您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制定以下电钻及冲击钻操作规定,请仔细阅读并严格遵守。

一、操作前准备1. 打开工作区域,确保空间宽敞,并清除工作区域内的杂物及障碍物,以确保作业安全;2. 检查电钻或冲击钻是否正常工作,如有发现故障或损坏,请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维修人员;3. 准备好所需的钻头或冲击钻的配件,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4.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和耳塞,以保护头部、眼睛、手部和听力。

二、操作过程1. 电源接通前,请确保电钻或冲击钻的开关处于关闭状态;2. 在使用电钻或冲击钻之前,请确保无人靠近工作区域,以防意外伤害;3. 严禁将电钻或冲击钻的插头插入电源插座,如果发现插头或插座有损坏,请立即停止使用并报修;4. 在使用电钻或冲击钻之前,请确保工件已夹紧,并且稳定固定在工作台上,以免因松动而造成意外伤害;5. 在操作时,请牢牢抓住电钻或冲击钻的手柄,确保握力稳定,以便控制钻头的运动;6. 在使用电钻或冲击钻时,请确保工作区域通风良好,以避免因异味或粉尘而引发安全问题;7. 使用电钻或冲击钻时,应将合适的速度和扭矩调至最佳状态,以保证工作效率和质量;8. 操作人员应专注于工作,不得被其他人或事物干扰,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9. 在操作完成后,应立即关闭电钻或冲击钻的开关,并将插头拔出电源插座;10. 关闭电钻或冲击钻之后,应将其放置在指定的安全位置,远离儿童和其他人员。

三、事故处理1. 如发生意外事故,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相关人员报告;2. 在处理事故过程中,应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联系医务人员进行处理;3. 在事故调查过程中,相关人员应配合安全相关人员的调查工作,并提供相关的证词和证据。

四、维护保养1. 在使用电钻或冲击钻之前,请仔细阅读设备的维护保养手册,并按照要求进行定期的保养工作;2.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请立即停止使用,并报修;3. 定期检查电钻或冲击钻的电源线和插头是否正常,并确保无损坏和漏电等现象;4. 定期清洁电钻或冲击钻的表面和内部,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5. 在存放电钻或冲击钻时,请将其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避免受潮和阳光直射。

冲击钻施工安全技术规程(4篇)

冲击钻施工安全技术规程(4篇)

冲击钻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冲击钻施工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冲击钻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本规程的要求进行冲击钻施工,并负责组织实施和监督冲击钻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第四条:施工人员必须参加相关的培训,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持有相关的操作证书方可从事冲击钻施工作业。

第五条:施工人员应当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规程的要求,严禁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第六条:施工单位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管理部门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负责冲击钻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章: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第一条:施工单位在组织冲击钻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工作内容、工艺流程以及安全措施。

第二条:冲击钻施工的场地应满足相关要求,地基工程应事先验收合格,并做好相应的平整工作。

第三条:施工单位应保证冲击钻施工所使用的设备、工具、仪器等经过检验合格,并具备相应的检查证明。

第四条:施工人员应穿戴好符合要求的工作服装、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不得穿戴过大、过长的衣物及有松动零部件的运动鞋等。

第五条:施工人员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交底,明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以及安全措施,并签署安全告知书。

第三章: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第一条: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标志,明确标识出危险区域、禁止进入区域、应急通道等,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第二条:冲击钻施工过程中应设立专门的监护人员,负责监护施工现场的安全,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第三条:冲击钻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并消除安全隐患。

第四条:冲击钻施工期间,应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第五条:施工现场应配备相应的消防设备,并保证其正常运行状态。

第六条:施工现场应放置合适的警示标识,提示施工人员注意施工安全。

第七条: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2024年手电钻安全技术规程

2024年手电钻安全技术规程

2024年手电钻安全技术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手电钻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为了保障用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生产、销售和使用手电钻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第三条手电钻的安全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四条生产、销售和使用手电钻的单位和个人应加强对手电钻的质量监控和安全教育,确保手电钻的合格率和用户的安全。

第二章:手电钻的设计与生产第五条手电钻的设计和生产应满足以下要求:1. 设计尺寸合理,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使用时舒适方便。

2. 壳体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损性,使用寿命长。

3. 电机和电线应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防止电击事故发生。

4. 电池的容量和充电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避免电池过放或充电不充分的情况。

第六条手电钻的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生产。

第七条手电钻的生产企业应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员工具备相关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手电钻的销售与检验第八条手电钻的销售商应确保销售的手电钻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规范,并提供用户使用说明书和售后服务。

第九条销售商应与生产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产品质量状况,反馈用户的使用情况和问题。

第十条手电钻的销售商应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提高销售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服务水平。

第十一条手电钻销售商应对销售的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和质量监控,确保产品的合格率。

第四章:手电钻的使用与维护第十二条用户在使用手电钻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书,了解手电钻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第十三条用户在使用手电钻时应佩戴防护眼镜、手套和工作服,确保自身安全。

第十四条使用过程中,用户应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避免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发生。

第十五条用户在使用手电钻时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不得随意改动或拆解手电钻的组件。

第十六条手电钻的维护保养应定期进行,包括清洁、润滑和更换易损件等,确保手电钻的正常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冲击钻技术规范
目录
1. 范围 (3)
2. 引用标准 (3)
3.基本要求 (3)
4. 功能要求 (3)
5. 技术参数 (4)
6. 其它要求 (4)
7. 验收与培训 (5)
8. 售后服务 (5)
9.供货范围 (6)
1. 范围
1.1 本技术条件适用于桂林供电局冲击钻的订货及验收的技术要求。

1.2 需求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

1.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 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6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需供双方协商确定。

1.7 供方应获得ISO9000(GB/T 19000)资格认证书或具备等同质量认证证书。

2. 引用标准
GB 2900电工名词术语
JB/T7839-1995 冲击电钻
3.基本要求
3.1 仪器的铭牌应标明制造厂家、型号、仪器名称、出厂编号等。

3.2 所有仪器应具备详细的中文说明书。

3.3 仪器必须保证测试准确度,仪器的工作电源必须保证测试过程的安全可靠。

3.4 仪器中的按钮等应有明显的功能标志。

3.5 屏幕显示和操作说明应采用国际标准名称。

3.6 选用性能优良的原材料及器件,保证产品优良的技术性能及良好的使用性。

3.7 仪器应有自动保护功能,防止如试验过程突然停电等意外情况对仪器造成损坏。

4. 功能要求
4.1带电子无级调速的速度触发器,可精确地定心钻孔
4.2通过设置轮预选速度
4.3配备旋转式碳刷架,在正反转中都可获得相同的功率
4.4流线型软握把,带深度尺的辅助手柄,更容易控制
4.5结构紧凑,动力强劲–比市面同级别产品更紧凑强劲的冲击钻
4.6配备坚固且强劲的701瓦马达,适用于艰难的工作条件
4.7滚珠轴承可承受更高的动态负载,从而可获得更长的使用寿命。

5. 技术参数
5.1额定输入功率:701 W
5.2空载转速:3000 rpm
5.3功率输出:351 W
5.4重量(不带电缆):1,9 kg
5.5额定转速:0 - 1640 rpm
5.6钻轴连接螺纹:1/2"-20UNF
5.7夹头直径:1,5 - 13 mm
5.8空载冲击率:48000 bpm
5.9钻孔范围:
在混凝土中的钻孔直径:16 mm
在木材中的钻孔直径:30 mm
在钢材中的钻孔直径:12 mm
5.10 尺寸:292mm*185mm
5.11配置:
∙辅助手柄(1 612 025 024)
∙深度尺210 毫米(1 613 001 010)
∙带匙夹头13 毫米(2 608 571 079)
6. 其它要求
6.1供货方应按合同要求供货及相应随机附件,并提供货物清单。

6.2装置的包装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在运输过程中供货方对设备应采取防震、防雨等措施。

6.3供货方应给订货方计量技术部门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必要的情况下到供货方实地进行考察和技术培训。

6.4供货方应提供购置设备的完整的中文使用说明书及中文技术资料3份(包括电子文档)。

6.5当产品的软件更新时,供货方应及时提供相应的软件及技术培训或其它技术服务。

6.6资料提交的基本要求
6.6.1 供方应在投标阶段提供有关资料。

6.6.2 供方须及时提供设备的资料与图纸。

6.6.3 供方应提供满足合同设备性能检验/见证所需的全部技术资料。

6.6.4调试、安装、使用和维护检修所需的技术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6.6.4.1提供设备的说明书,以及组装、拆卸时所需用的技术资料。

6.6.4.2安装、使用、维护、检修所需的详尽图纸和技术文件,包括设备总图、部件总图、分图和必要的零件图、计算资料等。

6.6.4.3供方应提供备品、配件总清单和易损零件图。

6.6.5 供方须提供的其它技术资料,包括以下但不限于:
6.6.5.1 检验记录、试验报告及质量合格证等出厂报告。

6.6.6.6 供方提供在设计、制造时所遵循的规范、标准和规定清单。

6.6.5.3 设备和备品管理资料文件,包括设备和备品发运和装箱的详细资料(各种清单),设备和备品存放与保管技术要求。

6.6.5.4 详细的产品质量文件,包括材质、材质检验、焊接、热处理,加工质量,外形尺寸和性能检验等的证明。

7. 验收与培训
7.1在交货后一个月内订货方负责组织验收,验收按照技术规范要求进行。

7.2供方负责对订货方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操作使用、故障判断方法、注意事项、保养维护等。

(交货后一个月内进行)
8. 售后服务
8.1 自验货之日起,提供不少于壹年质保期。

8.2 提供终生维修和技术支持,免费提供使用培训服务。

若需求方需要供方货对设备进行性能检验时,供货方应免费提供设备全面性能检验服务,并提供检验报告。

8.3生产厂家(或代理商)负责产品的长期售后服务。

一旦产品出现故障,无论是保修期内还是保修期外,要求生产厂家在48小时内予以响应并将故障排除。

8.4供方应在投标书中作出设备质保期和保修期限的承诺。

9.供货范围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数量用途备注
1 冲击钻便携式 4 混凝土、木
材、钢材钻

包含:冲击钻4台,配套
ABS工程塑料盒4个,
200mm长4-16mm直径
钻头4套
备注:配套提供正常使用的各种必需品,供方在投标时提供详细清单。

全部设备必须是全新的、持久耐用的。

即使在本标书中没有明显地提出,也应满足作为一个完整产品一般所能满足的全部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