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

合集下载

《野菊》原文及翻译赏析

《野菊》原文及翻译赏析

《野菊》原文及翻译赏析《野菊》原文及翻译赏析1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翻译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

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

哪肯因为无人,剪掉自己的幽香。

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

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

野菊花也许会冷笑那些家养的菊花,因为家菊们竟然向陶渊明寻求恩宠。

注释骚人:屈原作《离骚》,因称屈原为骚人。

后将骚人墨客称那些风雅文人。

糗粮:干粮。

指被文人赏识。

糗,炒熟的米、麦等谷物。

政缘:正因为。

政,即“正”。

肯为:怎肯因为,难道因为。

黄:指黄菊。

东篱族:篱边人种的菊花。

赏析这首诗作于宋宁宗庆元元年(1195年)。

是年四月,拿干薪到了截止期限。

五月,召赴杭州,辞;六月,奉旨不许,再辞;八月,除焕章阁待制(仍是虚衔),再与祠禄。

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的言志之作。

野菊花是似菊而小的黄色小花,与菊花相比,它并不太引人注目。

但诗人却给了它诗情画意,让它在诗坛上占一席之位。

诗的前半用先抑后扬的笔法写。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屈原《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所指的.秋菊是菊而不是野菊。

重阳有赏菊的习俗,两句写野菊在世默默无闻,既未被文人采用以登上文坛,更未受世俗钟爱。

“况”字使次句的语气紧连首句,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两句,既写形态又写精神,对野菊的姿色、芳香和品性作了生动的描绘。

“在野”与“在庭”相对。

因不为人赏识,便任其在野自生自灭。

不似一般之菊在庭院中有人着意栽培。

这也许是野菊的憾事,但诗人却把这看成是快事,因为它可以避免栽培人的束缚剪裁与观菊者的诸多采摘,即不受人们的干扰,因而显得幽闲自若,别有丰彩。

以至于诗人面对着它,“任是无情也动心”,情不自禁地要采来观赏——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描写菊花的古诗《野菊》诗词鉴赏

描写菊花的古诗《野菊》诗词鉴赏

描写菊花的古诗《野菊》诗词鉴赏《野菊》是唐朝诗人王建所做,此诗咏菊而突出“野”字,意在颂其身处陋境荒原但却默默奉献的品质,从而寄托诗人迥于世俗而持节花香鸟语诗词、集锦傲霜斗雪菊花不改的情怀。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首野菊的原文翻译等相关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野菊》原文唐代:王建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野菊》译文及注释译文荒废的篱边,盛开着丛丛野菊,冷冷的清香幽幽地笼罩在秋水上。

诗人猛然回想起在山中也曾见过野菊,它是那样茂盛地簇生在石缝里,与它为伴的只有曜曜呜叫的秋虫。

注释①晚艳:中国古代又称菊花为“节花”和“女华”等。

又因其花开于晚秋和具有浓香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

菊花历来被视为孤标亮节、高雅做霜的象征,代表着名士的斯文与友情的真诚。

艳:因花色艳丽,故以艳指代花。

②荒篱:指荒芜的篱笆。

《野菊》赏析此诗紧扣住“野”字,写出了野菊特有的风貌。

其首句“晚艳出荒篱”,意谓野菊之花在草木凋残,百卉纷谢,连园菊也枯黄萎落的时候,却舒展出她那艳丽的容颜。

其中的“晚”与“荒”相映照,叠现出一幅冷落、萧瑟的空间背景;再着一个“出”字,不仅突出了野菊的一枝独放和光彩夺目,亦从力度上强化了野菊生命力的顽强。

接句“冷香著秋水”,意谓野菊花吐放的缕缕馥香荡漾在湛蓝的秋水之上。

其“冷香”与“秋水”相映照,构成了一幅明净、雅洁、宽阔,博大而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野菊之造福人间的心志因此而尽显。

其中以“冷”字修菊“香”,从诗人的心理感受来着笔,却与时令、气候相吻合,自然地渲染了香味的清纯无邪,一显野菊那冰清玉洁的姿质。

“晚艳”、“冷香”、“秋水”,既绘出了菊的形貌气味,又传出了菊的神韵丰采。

“出荒篱”点出了“野”。

后二句则进一步从旁烘托,在“野”字上开拓意境,把“野菊”写得神完意足,而诗人形象也略约可见。

此乃托物扦怀之法。

转句“忆向山中见”,顺着追根求源的线索,展现出野菊的出生地和来源处,紧扣题名中的“野”字拓宽诗的境界,从而使诗意得以升华。

王建《野菊》译文赏析诗词

王建《野菊》译文赏析诗词

王建《野菊》译文赏析诗词王建《野菊》译文赏析诗词唐代:王建晚艳出荒篱,冷香著秋水。

忆向山中见,伴蛩石壁里。

【译文】旷费的篱边,盛开着丛丛野菊,冷冷的幽香幽幽地笼罩在秋水上。

诗人突然回想起在山中也曾见过野菊,它是那样旺盛地簇生在石缝里,与它为伴的只要曜曜呜叫的秋虫。

【注释】晚艳:中国古代又称菊花为“节花”和“女华”等。

又因其花开于晚秋和具有浓香故有“晚艳”、“冷香”之雅称。

菊花向来被视为孤标亮节、典雅做霜的标志,代表著名士的文雅与友谊的真挚。

艳:因花样美丽,故以艳指代花。

荒篱:指荒芜的篱笆。

冷香:指幽香的花,这儿指菊花。

著:同“贮”,居积,引申为笼罩之意。

秋水:神色明澈。

向:早年,往昔。

蛩(《辞源》作qiáng《辞海》作qióng):蝗虫的别号,俗称“蚱蜢"。

还有传说中的异兽,古书中也指蟋蟀。

【鉴赏】此诗紧扣住“野”字,写出了野菊特有的面貌。

其首句“晚艳出荒篱”,意谓野菊之花在草木凋残,百卉纷谢,连园菊也枯黄萎落的时分,却舒展出她那美丽的容颜。

其间的“晚”与“荒”相照射,叠现出一幅萧条、萧条的空间布景;再着一个“出”字,不只突出了野菊的.一枝独放和光芒耀眼,亦从力度上强化了野菊生命力的坚强。

接句“冷香著秋水”,意谓野菊花吐放的缕缕馥香泛动在湛蓝的秋水之上。

其“冷香”与“秋水”相照射,构成了一幅洁白、雅洁、宽广,广博而令人心旷神怡的画面,野菊之谋福人世的心志因此而尽显。

其间以“冷”字修菊“香”,从诗人的心思感触来下笔,却与时令、气候相吻合,自然地烘托了香味的纯洁无邪,一显野菊那不染纤尘的姿质。

“晚艳”、“冷香”、“秋水”,既绘出了菊的描摹气味,又传出了菊的神韵神姿。

“出荒篱”点出了“野”。

后二句则进一步从旁烘托,在“野”字上开辟意境,把“野菊”写得神完意足,而诗人形象也略约可见。

此乃托物扦怀之法。

转句“忆向山中见”,顺着追根求源的头绪,展现出野菊的出生地和来历处,紧扣落款中的“野”字拓展诗的境地,从而使诗意得以提高。

《野菊》原文及翻译赏析(最新)

《野菊》原文及翻译赏析(最新)

《野菊》原文及翻译赏析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敢霜栽近御筵。

古诗简介《野菊》是唐朝诗人李商隐所做的七言律诗。

诗人自桂幕归京后,暂代京兆府某曹参军。

京兆府掾曹位卑职微,此期生活相当困窘。

李商隐借咏菊表达对自身命运的感喟,他欣赏菊花的高洁,以菊自比,但表述更多的却是孤芳自赏的寂寞,以及想要摆脱这一处境却无能为力的压抑无奈。

翻译从一片苦竹园漫步向南,来到起伏的椒坞边。

野菊的微香四处飘散,花上的秋露似泪珠点点。

令人同情的野菊寂寞无伴,如同寒风中飞行的孤雁。

满腹惜花的心情有口难言,怎忍心托付傍晚的暮蝉?夕阳中有一条弯曲的小路,我独自走来徘徊无数。

一只酒杯与我亲密相伴,乘着酒兴将往事浮想联翩。

紫云东来,随风飘荡,御苑移花,充满吉祥。

但是野菊却受人轻待,无人选栽排斥在御筵之外。

注释①苦竹:指野菊托根在辛苦之地。

竹为苦竹,而椒味辛辣,皆以喻愁恨。

②椒:灌木名。

坞:四周高中间低的地方。

③泪涓涓:形容花上的露珠、水滴。

④节物:具有季节性的景物。

⑤芳心:惜花之心。

与:同。

⑥清尊:指当年顾遇。

省:察记。

⑦省他年:回忆往事。

⑧紫云:指中书省。

开元元年曾改中书省为紫薇省,令日紫薇令。

此指令狐绚移官内职,任中书舍人。

⑨不取:对令狐绚不加提携表示怨望。

霜栽:指傲霜的秋菊。

⑩御筵:宫中筵席。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大中三年秋天(公元849年),此时李商隐任京兆很留参军,精神上正处于非常苦闷的阶段。

在仕途上他进取不利。

开成四年,他二十八岁,开始担任宏农尉。

到此时他已三十七八岁,也只任个京兆假留参军,中间虽曾一度机缘巧合,署为昭州太守。

不料就在这否泰生屯的关键时刻,党局参差,朝烈变化,府主郑亚被贬,李商隐上进希望又成泡影,不得已,他寻求当时深簪宙索穷住韵冬孤绸蕊引。

可自从他随郑亚至岭南,并被署为昭州太守,便和李党关系密切,本来令狐绚对他娶李党王茂元之女为妻就已愤怒非常,这下成见更深了。

《野菊》杨万里赏析

《野菊》杨万里赏析
与菊花相比,野菊花并不太引人注目。它是 似菊而小的黄色小花,但诗人却给了它诗情画意, 让它在诗坛上占一席之位。
作者简介:
•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 (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曾 任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尚书左司郎中兼太 子侍读、秘书监等。主张抗金,正直敢言。宁宗 时因奸相专权辞官居家,终忧愤而死。南宋杰出 诗人,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 大诗人”。诗构思新巧,语言通俗明畅,自成一 家,时称"诚斋体"。其词风格清新、活泼自然, 与诗相近。著有《诚斋集》。
赏析
诗的前半用先抑后扬的笔法写。“未与骚 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屈原《离骚》 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 诗句,所指的秋菊是菊而不是野菊。重阳有赏 菊的习俗,两句写野菊在世默默无闻,既未被 文人采用以登上文坛,更未受世俗钟爱。“况” 字使次句的语气紧连首句,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两句, 既写形态又写精神,对野菊的姿色、芳香和品 性作了生动的描绘。“在野”与“在庭”相对。 因不为人赏识,便任其在野自生自灭。不似一 般之菊在庭院中有人着意栽培。这也许是野菊 的憾事,但诗人却把这看成是快事,因为它可 以避免栽培人的束缚剪裁与观菊者的诸多采摘, 即不受人们的干扰,因而显得幽闲自若,别有 丰彩。以至于诗人面对着它,“任是无情也动 心”,情不自禁地要采来观赏——已晚相逢半 山碧,不追求被文人赏 识),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
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哪肯因为无 人,减掉自己的幽香。
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 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
野菊应该嘲笑东篱下被人赏识的家菊。因 为它还媚求陶渊明的赏识。

【诗歌鉴赏】杨万里《野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杨万里《野菊》原文翻译及赏析

【诗歌鉴赏】杨万里《野菊》原文翻译及赏析杨万里《野菊》原文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杨万里《野菊》注释、骚人:屈原作《离骚》,因称屈原为骚人。

后将骚人墨客称那些风雅文人。

糗粮:干粮。

指被文人赏识。

糗,炒熟的米、麦等谷物。

2、政缘:正因为。

3、肯为:怎肯因为,难道因为??????。

4、黄:指黄菊。

5、东篱族:篱边人种的菊花。

杨万里《野菊》翻译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

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

哪肯因为无人,剪掉自己的幽香。

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

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

野菊花也许会冷笑那些家养的菊花,因为家菊们竟然向陶渊明寻求恩宠。

杨万里《野菊》赏析《野菊》是宋朝文学家、诗人杨万里的诗词作品,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此诗的前半用先抑后扬的笔法写。

首联写野菊在世默默无闻,既未被文人采用以登上文坛,更未受世俗钟爱。

颔联既写形态又写精神,对野菊的姿色、芳香和品性作了生动的描绘。

颈联诗人旅途之中见野菊的丰姿与妙香,逗得诗人折取一枝来加以观赏。

尾联以写野菊花的自豪感来进一步表达对它的赞美。

这首诗写得脱俗、婉转、流畅,具有创新性。

野菊花是似菊而小的黄色小花,与菊花相比,它并不太引人注目。

但诗人却给了它诗情画意,让它在诗坛上占一席之位。

诗的前半用先抑后扬的笔法写。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屈原《离骚》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所指的秋菊是菊而不是野菊。

重阳有赏菊的习俗,两句写野菊在世默默无闻,既未被文人采用以登上文坛,更未受世俗钟爱。

“况”字使次句的语气紧连首句,有更进一层的意思。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两句,既写形态又写精神,对野菊的姿色、芳香和品性作了生动的描绘。

“在野”与“在庭”相对。

因不为人赏识,便任其在野自生自灭。

不似一般之菊在庭院中有人着意栽培。

野菊

野菊
培养基的选择:野菊一般采用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各种激素进行培养。诱导培养基为:MS+BA1毫克/升 +NAA0.1毫克/升,pH为5.8左右,培养的温度范围是24-26℃,光照强度是1500-3000勒克斯,每天照光约12小 时。继代培养基为MS或MS+BA0.2毫克/升+NAA0.5毫克/升的培养基上。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0.1毫克/升。 另外,各培养基中均加琼脂粉5.5克/升,蔗糖30克/升。
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野菊练苗练苗与移栽:将瓶苗移出培养室,放在准备室内,打开瓶口封口,将瓶苗室温放置2-3天后,进行 移栽。将实验田翻耕,使耕作层土层疏松,整理出畦。在土壤上面铺一层约5毫米的蛭石,浇透水。将小拱棚支架 搭好备用。将双斜面小棚打成屋脊状或三角形,拱棚南北走向,中间设一条拉杆,可起到坚固抗风的作用。一般 棚内相对湿度可达70-100%,白天通风时,棚内相对湿度可保持在40-60%;夜间密闭时可达到90%以上。棚内 地温比露地高5-6℃,有利于再生苗的生长和提高再生苗成活率。当瓶苗根长至2厘米左右时,用镊子轻轻取出, 用流水将瓶苗根部的培养基冲洗干净,然后栽在准备好的蛭石中,随后用喷壶浇一遍透水,将棚膜罩上,以水压 边。白天气温过30℃时用遮阳网遮荫。驯化过程中通过通风、遮荫、洒水使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左右。待白 天气温稳定在28℃以上,生了新根约3厘米时,可去膜移栽。
抗菌作用:野菊花总黄酮对葡萄牙假丝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腐生葡萄球菌腐生亚种 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MIC值分分别是61.6、123.3、246.5、493.0微克/毫升,蒙花苷单体化合物对葡萄牙假丝 酵母的抑制作用非常显著,MIC值仅为18.0......
谢谢观看

野菊全诗翻译

野菊全诗翻译

野菊全诗翻译
野菊
李商隐〔唐代〕
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

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与暮蝉。

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

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

《野菊》译文及注释
《野菊》译文
从一片苦竹园漫步向南,来到起伏的椒坞边。

野菊的微香四处飘散,花上的秋露似泪珠点点。

令人同情的野菊寂寞无伴,如同寒风中飞行的孤雁。

满腹惜花的心情有口难言,怎忍心托付傍晚的蝉?
夕阳中有一条弯曲的小路,我独自走来徘徊无数。

一只酒杯与我亲密相伴,乘着酒兴将往事浮想联翩。

紫云东来,随风飘荡,御苑移花,充满吉祥。

但是野菊却受人轻待,无人选栽排斥在御筵之外。

《野菊》注释
苦竹:指野菊托根在辛苦之地。

竹为苦竹,而椒味辛辣,皆以喻愁恨。

椒:灌木名。

坞:四周高中间低的地方。

泪涓涓:形容花上的露珠、水滴。

节物:具有季节性的景物。

芳心:惜花之心。

与:同。

清尊:指当年顾遇。

省:察记。

省他年:回忆往事。

紫云:指中书省。

开元元年曾改中书省为紫薇省,令日紫薇令。

不取:对令狐绚不加提携表示怨望。

霜栽:指傲霜的秋菊。

御筵:宫中筵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文献 : [1] 付馨悦,诺 贝尔科学 奖成果 与中学生物 学教学 整合 的尝 试 [J].生物 学教学,2015,40(9):12—14. [2]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教 育 部制 定.普 通 高 中生 物课 程 标 准 [M].北京:人 民教 育出版社 ,2003. [3] 王志祥.制药化 工原理[M].北京 :化学工业 出素 的提取 工 艺及 测 定 方法 研 究 [D].重 庆 :西 南 大 学 ,2013,1卜 25.
固液 萃 取 ,其 实 是 生 活 中 常 见 的提 取 方 式 ,比如 泡 茶 、冲 咖啡 和 水煎 中药等 。随着 人 们 生活 水 平 的提 高 与 工 业 发 展 ,固液 萃 取 应 用 的领 域 也越 来越 广 泛 , 如 从 菜 籽 中榨 油 、从 甜 菜 中提 取 糖 ,还 有 从 中草 药 植 物 中提 取 药用 成 分等 。 中学生 在 学 习生物 时 ,将 学 习 与 日常生 活 和科 学进 展 相 结合 ,挖 掘 其 中丰 富 的 教 育 价 值 ,将 得 到极 大 的收 获 。
醚 中具有 较 好 的提 取 效 果 ;DNA可 以用 特 定浓 度 的氯 化 钠 作 为 萃 取 剂 ,使 DNA溶 于 其 中,而 洗 涤 剂有 助 于 溶 解 细胞 膜 ,增 加 DNA在 氯化 钠 中 的溶 解 。
青 蒿素 的提 取 ,在 当 时是 个世 界 难 题 。有 古 书 曾 记 载 利 用 水 作 为萃 取剂 ,热 水 煮 青 蒿 来 治疗 疟 疾 ,但 经过 研 究 者 的验 证 ,这种 方 法 没有 什 么 效果 。经过 无 数 次 失 败 ,研 究者 决 定 改 用 有 机 溶 剂进 行 直接 提 取 , 那 么 ,什 么样 的有机 溶 剂适 合 作 为提 取 青 蒿素 的 萃取 剂 呢 ?诺 贝尔 奖 获 得 者 屠 呦 呦在 发 现 乙 醇提 取 效果 不 佳 时 ,首 先采 用 了沸 点较 低 的 乙醚 进 行 实验 ,直 到 第 191次 ,才 真正 发 现 了有效 成 分青 蒿素 ,这 一方 法是 当 时发 现青 蒿 粗提 物有 效 性 的关键 。
从萃 取 的过程 来 看 ,高 中实验 中的 DNA和 叶绿 素 提 取 ,采 用 的是 新 鲜 组 织 ,没 有 进 行 干 燥 的预 处 理 。 这 是 为 了避 免 对 有 效 成 分 的破 坏 。 胡 萝 卜素和 青 蒿
素 的萃取 过 程 则与上 文 所述相 同 。 从 影 响萃 取 效果 的因素 来 看 ,高 中实验 中 的胡 萝
卜素 提 取 ,对 原 料 颗 粒 的大 小 、紧 密 程度 、含 水 量 、萃 取 的温 度 和 时 间等 有 过 描 述 。而在 青 蒿 素 提 取 过 程 中 ,科 学 家 则 对 这 些 影 响 因 素 进 行 了 具 体 实 验 对 比 。黄 花 蒿 原料 的 颗 粒 大 小 直 径 为 0.18~0.425 mm, 青蒿素 的提 取量随着颗 粒减小而增 加 ,但 颗粒 小于 0.18 mm后 ,青 蒿素的提取量反 而逐渐减少 ;当提取 温 度 在 3O~50℃时 ,青 蒿 素 的提 取 量 随 着 提 取 温 度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之 后 ,随 着 提 取 温 度 的增 加 而 逐 渐 减 少 。这 是 因 为 温 度 过 高 ,会 使 得 青 蒿 素 的结 构 遭 到 破 坏 ,反 而不 利 于提 取 ;提 取 时 间为 1 h,青 蒿 素 提 取 效 率 最 高 。之 后 ,随 着 提 取 时 间 的延 长 ,提 取 量 不 再 明 显增 加 ;搅 拌 速 度 对 青 蒿 素 的提 取 效 率 也 有 显 著 影 响 ,在相 同条 件 下 ,青 蒿 素 的 提取 效 率 随 着 搅 拌 速 度 的 增 加 而 增 加 ,但 搅 拌 也 同 时 增 加 了提 取 成 本 。 可 见 ,在 萃 取 实 验 中 ,把 握 好 这 些 影 响 因 素 ,才 能 获 得 更 好 的 萃取 效果 。 4 小结
封 面 照 片说 明
野菊 Dendranthema indicum
野 菊为菊科 多年 生草 本植 物,菊科 菊属植 物 。野 菊花 头状 花序 的外形与 菊花相似 ,野 生于 山坡草地 、田边 、路 旁 等野生地 带。 多年 生草本 ,高O.25~1 m,有地 下长或短 匍匐 茎。茎直立或铺散 ,分枝或仅在 茎顶有伞房 状花序分枝 。 茎枝 被稀疏 的毛 ,上 部及花序 枝上的毛 稍 多或较 多。基 生叶和下部 叶花期脱 落 。中部 茎叶 卵形、长卵形 或椭 圆状 卵 形 ,长3-7(10)cm,宽2~4(7)om米,羽状半 裂、浅裂或分裂不 明显 而边缘 有浅锯齿 。基部截 形或稍心形或 宽楔 形,叶 柄 长 1~2 cm,柄 基无耳或有分裂 的叶耳。两面 同色或几乎 同色,淡绿 色,或 干后两面成橄 榄 色,有稀疏的短 柔毛 ,或下 面的毛稍 多。头状 花序直径 1.5~2.5 cm,多数在 茎枝顶端排 成疏松 的伞房 圆锥花序或 少数在 茎顶排成 伞房花序 。总 苞片约 5层 ,外层 卵形 或卵状三 角形 ,长 2.5~3 mm,中层 卵形 ,内层 长椭 圆形 ,长 l1 mm。全部 苞片边缘 白色或褐 色宽 膜质 ,顶端钝 或圆。舌状 花黄 色,舌片长 l0 13 mm,顶端 全缘或 2—3齿 。瘦果 长 1.5 1.8 mm。花期 6~l1月。
其 实 ,在 固 液 萃 取 时 ,萃 取 剂 的选 择 并 不 是 唯 一 的。 如青 蒿 素 的提 取 ,科 学 家就 曾试 验 过 甲醇 、乙醇 、 乙醚 、丙酮 、氯 仿、苯 、石油 醚和正 己烷等多种 萃取剂 ,结 果证 明 乙醚 、石 油醚和 正 己烷都 具有较好 的提取效 果 。
在 整 个 萃取 过 程 中 ,影 响萃 取 效果 的因素 除 了萃 取 剂 的性 质 和 用 量 ,还 包括 原料 颗 粒 大 小 、萃 取 的 温 度 、压 力 和 时 间等 。一 般 来 说 ,原料 颗 粒越 小 ,萃 取温 度 高 ,时 间 长 ,萃 取 剂 用 量 多 ,提 取 次 数 多 ,需要 提 取 的物 质就 能够 充分 溶 解 ,萃 取效 果 就好 。随着 技 术 的 发 展 ,超 声波 、微 波 、酶 等 手段 的应 用 ,也 可 以加 速 萃 取过 程 ,提 升萃 取 效率 。
3 萃取 的过程与效果
大 多数的 固液 萃取都 需要 先对原料进 行预处理 ,包 括 干燥 脱水和粉 碎 。在萃 取过程 中,粉 碎 的原料颗 粒与 萃取 剂接 触 ,并被 萃取 剂润湿 ,同时萃 取剂通 过毛 细 管 和细 胞间隙渗 透至原料 细胞组 织 内,溶解有 效成分 。萃 取 剂 溶解 有 效成 分 后 ,形 成 的浓 溶液 具 有 较 高 的渗透 压 ,不 停地 向周 围扩散 ,推 动萃取过 程持续进 行 。因此 , 萃取就包括润湿 、渗透 、溶解和扩散 四个 步骤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