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专项分析报告
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1. 引言本文档为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报告,旨在全面评估项目在施工、运营阶段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本报告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项目特点和工程所在地环境条件编制。
2. 项目概述2.1 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XXXX建设工程项目项目地点:XX市XX区项目类型:工业、住宅、商业综合开发项目规模:占地面积XX平方米,总建筑面积XX平方米。
2.2 项目组成(1)施工期:土地平整、建筑施工、设备安装、材料运输等;(2)运营期: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商业活动、交通出行等。
2.3 项目投资与进度项目总投资:XX亿元;项目施工期:X年;项目运营期:X年。
3. 环境状况分析3.1 工程所在地环境状况工程所在地位于XX市XX区,地处平原地带,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区域内地质稳定,水系发达,生态环境良好。
3.2 环境敏感目标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目标包括:(1)自然保护区:距离项目地XX公里;(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距离项目地XX公里;(3)居民区:距离项目地XX公里。
4.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4.1 施工期环境影响1. 噪声污染: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运输车辆等可能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2. 扬尘污染:土地平整、建筑施工等环节可能产生扬尘,影响空气质量。
3. 水污染: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泥浆、废水等污染源,影响周边水体。
4. 生态影响:施工过程中,可能破坏植被、占用土地等,影响生态环境。
4.2 运营期环境影响1. 废气污染: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废气、异味等污染,影响周边空气质量。
2. 废水污染: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废水、污水等污染,影响周边水体。
3. 固废污染: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固体废弃物,影响周边环境。
4. 噪声污染:项目运营过程中,可能产生噪声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5. 环境保护措施及应急预案5.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1. 噪声防治:采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生态环境及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报告

生态环境及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报告1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1 生态环境现状×××中天有机硅项目拟建于×××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项目用地均为次生植被,种类较简单。
拟建地基本为荒杂地,分布有一些简单的野生植被,目前无其他经济作物。
1.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工业生态系统的塑造该项目建设过程是一个生态系统重构过程,随着开发建设进程,目前的荒地自然植被逐步征用,转变为工业用地,代之以稠密的人口,鳞次栉比的建筑物,覆盖水泥、沥青的广场、道路和川流不息的车辆。
原有的生态系统将逐步塑造成工业生态系统。
(2)人口增加随着土地的开发利用、拟建项目的投入使用,拟建区域就业人口将逐年增加,从而带动周边居住人口增加,可能给开发区的环境、就业、生活、居住、教育、交通等带来一定的压力。
(3)土地使用功能的改变随着项目的开发建设,开发区农田用地将逐年减少,代之以工业用地、交通用地等,土地使用功能将以工业用地为主,土地使用功能发生显著变化。
(4)土壤结构的影响拟建地土壤主要以淤泥质粘土、砂质亚粘土等土壤结构为主。
项目建成营运后,现状土地将代之以水泥、沥青道路、广场、厂房等,现状土壤表层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项目厂区内将做好绿化工作,使绿地率达到20~30%左右,可保留部分原有土壤结构。
(5)环境污染对人与动植物的影响拟建项目经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后,仍不可避免产生一定数量的“三废”污染物。
“三废”的排放对环境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此类工业排放的污染物较复杂,有些污染物排放量如果超过环境容量,可能影响周边植被的正常生长,某些污染物的嗅阀值较低或毒性较大,则可能影响周边群众或职工的健康。
该项目在建设及营运过程中,应重视采取清洁生产与污染防治措施,减缓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2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2.1 施工场地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在整个施工期,产生扬尘的作业有平整土地、打桩、开挖土方、道路铺浇、材料运输、装卸和搅拌等过程,如遇干旱无雨季节扬尘则更为严重。
一、运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

一、运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根据现场勘查,本项目厂区建设施工区和项目设备安装施工期已结束,项目施工期废水、废气、噪声、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已经消失。
因此,本环评只对项目运营期的影响进行分析。
一、运营期间环境影响分析(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能很小,且本项目抛光工序在密闭车间内采用手工砂纸打磨,机加工粉尘产生量很小,且其比重较大,沉降性能较好,颗粒物散落范围很小,多在5m以内,且经过车间厂房阻拦后本项目无组织排放的粉尘能满足《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级标准厂界颗粒物无组织排放周界外监控浓度1m g/m 3限值要求。
项目实施后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二)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运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废水。
项目厂区内不产生生产及生活污水。
员工如厕和洗手依托迪昊石油机械厂区内的厕所和洗手池,运营期生活废水产生量为0.2m 3/d(66t/a),主要为如厕及洗手废水。
其主要污染物及产生浓度分别为CODcr500m g/L、BOD5300m g/L、SS200m g/L、NH3-N30m g/L。
依托厂区已建成的预处理池(20m3)进行处理,本项目生活废水产生量较小,远低于预处理池设计容积,因此,依托现有污水预处理池处理本项目废水能够满足要求。
项目生活污水经污水预处理池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经市政管网排入芦溪河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 标准后排入芦溪河。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建设服务局已经出具的《关于成都市成华区石油机械厂周边市政雨、污水管道系统的说明》,明确本项目所在地块的污能够水沿市政污水管道进入芦溪河污水处理厂。
项目区域已敷设市政污水管网,芦溪河污水处理厂(已建成规模2.0万m3/d,在建2.0万m 3/d,远期规模10万m 3/d)。
一期设计日处理能力为2万吨。
污水处理厂采用改良型AO+过滤二级生化处理设施,包括粗格栅、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曝气沉砂池、分配井、改良型A/A/O一体生化池、反应-过滤池、接触消毒池、化学除磷设施、鼓风机房、污泥浓缩脱水系统、机修房、加药间、综合楼等建构筑物。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1.1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间也许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重要有:施工机械设备旳噪声、余泥渣土、粉尘扬尘、地基施工时旳抽排积水、水土流失等,如不加以严格控制管理,则将会给周边环境导致不良旳影响。
1.1.1.1执行原则工程建设期间噪声评价原则采用(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原则》,该原则对不同施工阶段作业所产生旳施工噪声在其施工场界旳限值见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原则单位:dB(A)1.1.1.2施工期噪声强度调查施工噪声重要有设备噪声、机械噪声及爆破噪声等。
施工设备噪声重要是铲车、装载车等设备旳发动机噪声电锯噪声等;机械噪声重要是打桩机捶击声(还随着有振击),机械挖掘土石噪声、搅拌机旳材料捶击声、装卸材料旳碰击声、拆除模板及清除模板上附着物旳敲击声。
此外,尚有开挖基础桩孔旳爆破声。
这些噪声源旳声级值最高可达100dB(A)以上。
建设期间多种施工机械设备除少部分高噪声设备如电刨、混凝土搅拌机等可以固定安装在一种地方外,绝大多设备都会因施工地点旳不同而不能固定在一种地方。
本项目周边没有居民,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1.1.1.3施工期噪声影响防治对策为减轻施工噪声旳环境影响建议采用旳措施如下:1、工地四周修建至少3米高旳防护围墙。
2、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禁在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
根据实际状况,如需进行晚上施工旳,应事先向旌阳区环保局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施工时必须选择产噪小旳施工机械和工况,并做好隔声,消声解决,保证工地场界外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且区域环境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原则》2类原则规定(昼间≤60dB(A),夜间≤50dB(A))。
2、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旳设备。
3、做好施工机械旳维护和保养,有效减少机械设备运转旳噪声源强。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四川好夫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冷冻调理肉制品(食品和调味品加工)项目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位于成都市蒲江县鹤山镇工业大道上段20号,系租赁蜡笔小新(四川)有限公司已建D栋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建设,不涉及基础开挖、土石方等工程,仅在入驻时进行厂房隔断、设备安装和调试等。
厂房隔断、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泡沫夹心钢板的边角料、设备安装调试噪声、设备包装废物和生活污水等。
由于设备均安置于厂房内部,设备安装调试噪声经过厂房隔声后能做到厂界达标排放;设备包装废物大部分为木材、塑料、铁丝等,这部分废物和泡沫夹心钢板的边角料均统一收集外售;生活污水经蜡笔小新(四川)有限公司已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厂房隔断、设备安装和调试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较轻,经相应的处理措施后对环境影响甚微。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固态调味料生产过程中粉末状干料混合搅拌在密闭搅拌机中进行,无粉尘产生。
营运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干料粉碎粉尘及粉料投料粉尘、天然气燃烧废气、油烟废气及异味、制冷剂废气和检验废气。
(1)干料粉碎粉尘及粉料投料粉尘本项目原辅材料中大尺寸干料需经密闭干料粉碎机粉碎为2mm~8mm的颗粒状,粉碎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粉尘,粉尘随颗粒状碎料一起进入吹料管道,经管道从干料粉碎机吹至后续工序相关设备内,干料粉碎粉尘产生量为38.16kg/a,0.0136kg/h。
本项目采用人工投料,原辅材料中大尺寸干料(干辣椒、花椒和香辛料)经密闭干料粉碎机粉碎为2mm~8mm的颗粒状,食用盐、白砂糖、味精、5-呈味核苷酸二钠和山梨酸钾为结晶状,投料过程均无粉尘产生;仅粉末状干料(食用玉米淀粉和黄豆粉)在投料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粉尘,投料粉尘产生量为480kg/a,0.1709kg/h。
本项目干料粉碎机吹料管道上自带1台布袋除尘器,干料粉碎粉尘随颗粒状碎料一起进入吹料管道时,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分离处理,其收集效率为100%,处理效率为98%;同时,本项目在1台配料机上方安装1个集气罩,粉料投料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通过管道并入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其收集效率为90%。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成都110kV蓉中线等2项迁改工程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一、噪声1、噪声源电缆通道施工,施工机械分散,施工在白天进行,电缆通道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机械、车辆造成的。
电缆线路敷设噪声很小,对附近居民基本无影响;架空段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塔基施工和架线,架空线路较短,塔基施工工程量小,不动用大型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小,且在昼间施工,对附近居民基本无影响。
2、施工期噪声防治措施①建设单位在施工开始前应做好施工组织设计,选择使用低噪声级的施工机具,合理布置施工机具位置,加强施工机具的维护保养,在基础施工前先修建围挡;②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时间:在环境噪声现状值较高的时段进行施工作业,禁止夜间施工机械施工,施工时应避开周围居民休息时间,如必须施工,则应告知当地的居民;③在工程施工时,施工单位应制定降噪方案,并严格按照方案施工;④在施工招投标时,将施工噪声控制列入承包内容,并确保各项控制措施的落实。
本项目施工期短,施工量小,施工噪声将随着施工活动的结束而消失。
二、交通1、对交通的影响本工程施工期对交通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土建施工和运输车辆,施工临时占地不占用交通道路,无需在交通道路设置围挡,不需占道施工。
本工程施工期短,施工结束后将恢复临时占地原貌,因此架空线路施工不影响车辆及行人正常流动,不影响区域交通。
2、防治措施①施工场地渣土必须覆盖,严禁将施工产生的渣土带入交通道路;②弃渣运输车辆运输时对渣土进行掩盖,严禁渣土进入交通道路;③施工时按照设计及施工方案进行,严禁占用交通道路施工;④严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⑤在施工厂界设置警示牌,提醒来往车辆及行人注意安全。
综上所述,本工程施工期较短,在采取上述措施后,基本不影响区域车辆交通、行人交通,对区域交通环境影响较小。
二、扬尘1、扬尘污染源由于在土方施工过程中破坏了地表结构,会造成地面扬尘污染环境,其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等诸多因素有关,是一个复杂、较难定量的问题。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5
0.4
颗粒物
15
0.4
颗粒物
(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排放情况 排放速率 排放浓度 (kg/h) (mg/m3)
0.13
4.3
0.13
4.3
①预测因子
本次评价以颗粒物为预测因子。
②预测内容
采用估算模式预测各排气筒内污染物下风向评价范围浓度,根据预测结果分析外排污
染物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 类排放标准:昼间 ≤65dB(A),夜间≤55dB(A)
由表7-7可以看出,厂界噪声与环境噪声进行叠加后,各厂界昼间、夜间均能满足《工
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值要求。
因此,项目营运期噪声严格落实本环评提出的要求后,能实现达标排放,不产生噪声
(1)噪声源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类设备噪声,产噪设备主要为锯床、清理机、
铣床等,噪声源强在 75-100dB(A)之间,设备噪声源强及治理措施见表 7-5。
源强位置 生产车间
表 7-5 项目设备噪声及治理措施一览表
噪声源
单台声级值 dB(A)
治理或防护措施
开清设备机组 水刺机组
梳理、铺网机组 圆网烘燥机 自动卷绕机 分切机
0.07
6.45E-04
0.07
5.57E-04
0.06
5.57E-04
0.06
5.26E-04
0.06
5.26E-04
0.06
4.96E-04
0.06
4.96E-04
0.06
4.60E-04
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3运营期环境影响因素分析4.3.1大气污染源分析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为升压站食堂油烟和道路扬尘。
(1)升压站食堂油烟本项目升压站食堂最大就餐人数按15人次/日计,灶头数1个,规模属于小型食堂,预计每天做饭时间约6小时,年工作日365天,经类比调查,居民每人每日耗食油约20-40g,取30g/d,本项目耗食油量为0.45kg/d。
油烟和油的挥发量占总耗油量的2%~4%之间,取其均值3%,则项目产生的油烟量为0.0135kg/d,本项目设1台油烟净化器,油烟排风量为5000m3/h/台,油烟产生量约为0.0135kg/h,则油烟的初始浓度约为2.7mg/m3,油烟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去除率为60%,净化后油烟的排放浓度为1.08mg/m3,烟气经经专用烟道引致楼顶排放,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表2中规定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标准要求,和对最低去除效率60%的要求。
(2)道路扬尘厂区内检修道路为碎石路面,车辆通过时产生少量扬尘,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
而起尘量与车速、风速等因素有关,不易估算。
根据已运行风电站的经验,为减少道路扬尘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采取以下措施:在大风等不利气象条件下禁止车辆在易起尘路段行驶;常规气象条件下应限制车速并加强日常管理以减少扬尘,同时在巡视检修车辆进场前利用洒水车对站区道路进行洒水抑尘。
4.3.2废水源强核算本项目产生的废水为升压站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采用收集后集中处理的排放方式。
项目生活污水经1套地埋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回用于厂区绿化等,不外排。
经水量核算,生活污水产排水量为1.44m3/d(525.6m3/a),处理工艺采用“隔油沉淀—厌氧—接触氧化—沉淀消毒”组合工艺。
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其出水水质可达《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标准后,处理后夏季直接回用于场区绿化,冬季储存于220m3的冬储夏灌池内,不外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9.9
海南保亭七仙岭温泉度假村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影响专项分析报告
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 《海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的有关 规定,建设单位——海南远奇投资有限公司委托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对“海南保亭县七仙岭温泉度假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编制环境影 响评价报告表,并附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影响专项分析报告。我院接到 任务后,立即组织技术人员、收集资料、深入现场踏勘、了解环境概况、 分析工程特点、结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后编制本环境影响报告表及 专项报告。 1.2 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 12 月 26 日)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 年 10 月 28 日)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008 年 6 月 1 日)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2000 年 9 月 1 日施行) ;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 (2005 年 4 月 1 起日施行) ; (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997 年 3 月 1 日施 行) ; (7)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国发[2004]28 号) ;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 年 8 月 28 日);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1998 年 4 月 29 日修正) ; (10)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98 国务院令 253 号) ; (11) 《海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琼府[1999]第 125 号
8
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9.9
海南保亭七仙岭温泉度假村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影响专项分析报告
2、 建设项目周围地区环境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保亭黎族自治县七仙岭温泉旅游度假区内迎宾大道西侧, 南面与现有道路相接,详见项目区域位置图 2-1。 2.1.2 地形地貌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属丘陵山区。 由于山脉的切割, 地形错综复杂, 大体上以山地、丘陵、台地和河谷阶地组成,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和边 境上山岭连绵,峰峦起伏,主要山岭有 122 座,均为五指山山脉向南放 射延伸的。四条山脉把全县分割为保城、三道、南圣三块较大的盆状地 带,并以大本岭等中部山群明显地把县境分为北部山区和南部丘陵区。 本项目用地形状为不规则形,地势较为平整,现为就有的度假村和 经济林用地。 2.1.3 气候与气象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属热带季风区,具有日照长,热量丰富,雨量 充沛,蒸发量大,季风变化明显等特点。年平均气温 21.6-24.5℃。7 月份温度最高,平均 24.1-28.1℃,极端最高温度为 39.7℃。1 月温度 最低, 平均 15.6-19.4℃, 极端最低温度 0℃左右。 年平均日照时数 1900 -2000 小时,年平均降雨量在 1700-1900 毫米之间。该地区年主导风 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2.1.4 水文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水资源丰富,大小河流密布,较大的河流
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 (1)污水排放标准 根据项目污水排放和周围环境特征,项目污水排入项目区污水处理 站,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中一级 B 标准后排入经过项目区的新村沟,再进入保城东河。具体标准值见表 1-4。
5
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9.9
海南保亭七仙岭温泉度假村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影响专项分析报告
7 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9.9
海南保亭七仙岭温泉度假村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影响专项分析报告
项目位于保亭黎族自治县七仙岭温泉旅游度假区内迎宾大道西侧, 南面与现有道路相接,东面隔规划路与荔苑温泉度假山庄隔路相望,东 侧约 100m 处为什那小学,西侧约 100m 为七仙岭康乐温泉宾馆,西南侧 隔现有道路为七仙岭温泉度假山庄。主要环境保护对象详见表 1-8。
3
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9.9
海南保亭七仙岭温泉度假村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影响专项分析报告
表 1-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摘录) 污染物名称 二氧化硫 SO2 总悬浮颗粒 物 TSP 二氧化氮 NO2 可吸入颗粒 物 PM10 取值时间 年平均 日平均 1 小时平均 年平均 日 平 均 年平均 日平均 1 小时平均 年平均 日平均 一级标准 0.02 0.05 0.15 0.08 0.12 0.04 0.08 0.12 0.04 0.05 浓度限值 二级标准 0.06 0.15 0.50 0.20 0.30 0.08 0.12 0.24 0.10 0.15 三级标准 0.10 0.25 0.70 0.30 0.50 0.08 0.12 0.24 0.15 0.25 浓度单位
表 1-4 序号 基本控制项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一级标准 二级标准 三级标准 A 标准 B 标准 化学需氧量(COD) 50 60 100 120① 生化需氧量(BOD5) 10 20 30 60① 悬浮物(SS) 10 20 30 50 动植物油 1 3 5 20 石油类 1 3 5 15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5 1 2 5 总氮(以 N 计) 15 20 氨氮(以 N 计)② 5(8) 8(15) 25(30) 2005 年 12 月 31 日前建设的 1 1.5 3 5 总磷(以 P 计) 2006 年 1 月 1 日起建设的 0.5 1 3 5 色度(稀释倍数) 30 30 40 50 pH 6-9 6-9 6-9 6-9 3 4 4 粪大肠菌群数(个/L) 10 10 10 -
6
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9.9
海南保亭七仙岭温泉度假村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影响专项分析报告
②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油烟执行 GB18483-2001《饮食业油烟排放标 准》 (试行)中的大型标准,见表 1-6。
表 1-6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规 模
8
小 型 ≥1,<3 ≥1.67,<5.00
2
中 型 ≥3,<6 ≥5.00,<10 ≥3.3,<6.6 2.0 75
mg/m3 (标准状态)
(2)声环境质量标准 该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执行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中的 1 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 1-2。
表 1-2 类 别 0 1 2 3 4 4a 4b 声环境质量标准 昼 间 50 55 60 65 70 70 单位:dB(A) 夜 间 40 45 50 55 55 60
表 1-5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3 mg/Nm 新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排气筒高度 m 15 NOx 240 20 50 100 15 SO2 550 20 50 100 一级 0.77 1.3 12 52 2.6 4.3 39 170 二级 1.2 2.0 18 78 3.5 6.6 58 270
2 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9.9
海南保亭七仙岭温泉度假村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影响专项分析报告
令) ; (12) 《海南省环境保护条例》 (2007 年 1 月修正) ; (13) 《海南经济特区水条例》(2004 年 6 月 23 日); (14) 《海南岛水环境功能区划》 ; (15) 《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2005 年修编) ,2005 年 5 月 27 日海南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 (16)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 (2002-2020 年) ; (17)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HJ/TZ2.1-93, HJ2.2-2008, HJ/TZ 2.3-93) ; (18) 《海南保亭七仙岭温泉度假村修建性详细规划》 (华南理工大 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09 年 7 月) 。 1.3 评价标准 1.3.1 环境质量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 (修 改版)中的一级标准,具体标准值详见表 1-1。
3
大 型 ≥6 ≥10 ≥6.6 85
基准灶头数 对应灶头总功率(10 J/h) 对应排气罩灶面总投影面积(m )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净化设备最低去除率(%)
≥1.1,<3.3 60
注:单个灶头基准排风量:大、中、小型均为 2000m /h。
(3)噪声排放标准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 ,具外)
IV 类
Ⅴ类
人为造成环境水温应限制在: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 大温降≤2 6~9 6 5 3 2 4 6 10 15 15 20 30 40 3 4 6 10 0.5 1.0 1.5 2.0 0.1 0.2 0.3 0.4 0.5 1.0 1.5 2.0 0.05 0.05 0.5 1.0 2000 10000 20000 40000
(3)新村沟、保城东河水体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见表 1-3。
4
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009.9
海南保亭七仙岭温泉度假村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影响专项分析报告
表 1-3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
分类标准值 项目 水温(℃) pH 值 溶解氧 ≥ 高锰酸盐指数 ≤ COD ≤ BOD5 ≤ 氨氮 ≤ 总磷 ≤ 总氮 ≤ 石油类 ≤ 粪大肠菌群(个/L) ≤ Ⅱ类 Ⅲ类
海南保亭七仙岭温泉度假村项目 施工期和运营期环境影响专项分析报告
项目名称:
海南保亭七仙岭温泉度假村 海南远奇投资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盖章):
编制日期:2009 年 9 月 06 日 海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制
海南保亭七仙岭温泉度假村项目施工期和营运期环境影响专项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