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对环境影响
建筑知识-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1建设过程中的环境影响来源1.1毁林我国幅员辽阔,城市分散,道路和铁路紧密相连。
其中,中东部地区的公路、铁路网络线路特别密集,这些密集的网络线路大多穿梭于城市之间.1施工期间环境影响的来源1.1砍伐植被中国地域辽阔,城市分布相对分散。
公路和铁路将这些分散的城市紧密相连。
其中,中东部地区的公路、铁路网络线路特别密集,这些密集的网络线路大多穿行于城市之间的林地、耕地、山地之间。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推进,大量房地产项目的建设导致了城市周边耕地的征用。
从真实的地图上看,过去的绿色,变成了一片光秃秃的土壤。
1.2固体废物建设项目施工中固体废物的来源很多,会产生返工和损失,但最重要的来源是拆除工程。
比如建筑物在装修拆除时产生大量的混凝土块、砖、砌块、废金属、木材、塑料、玻璃等。
还有道路拆除工程,在拆除原有路面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等。
1.3灰尘和烟雾建设项目现场经过平整、土方开挖等工作后,原有地面松动,裸露的土壤会产生大量灰尘,在气温高、气候干燥、风吹的情况下,灰尘会更加严重。
拆除工程、爆破工程和土方作业会产生大量粉尘。
项目施工现场堆积的水泥、砂石也会产生大量粉尘。
在施工过程中,模板和钢管在高空随意抛掷会产生大量粉尘。
在施工现场燃烧会产生烟尘。
施工机械会产生烟尘,特别是机械效率低的机械,如柴油机械。
1.4污水和废水城市地铁建设施工项目中经常采用地下连续墙和桥梁进行基坑支护,高层建筑基础施工经常采用带泥浆护壁的钻孔灌注桩,需要大量泥浆,施工后会产生大量污水。
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模板冲洗及出入口冲洗池产生的污水。
由于基坑土方或地下土方的大量机械化作业,不可避免的要用到石油、柴油、汽油等。
会泄漏并产生大量含油废水。
含有油漆、有机溶剂等的污水。
在房子装修过程中[2】。
1.5噪音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基础工程作业中打桩机产生的噪声和振动。
城市轨道等地下工程中大型掘进机械产生的巨大噪声和振动。
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

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1)施工扬尘、噪声的影响1)、扬尘的影响工程施工期间,挖掘的泥土经常堆放在施工现场。
堆土裸露,旱干风致,以致车辆过往,尘土飞扬,使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骤增,严重影响市容和景观。
施工扬尘将使附近的建筑物、植物等蒙上尘土,给周围地区环境的整洁带来许多麻烦。
2)、噪声的影响施工期间的噪声主要来自构筑物建设时施工机械和建筑材料运输,车辆马达的轰鸣及喇叭的喧闹声。
特别是在夜间,施工的噪声将产生严重的扰民问题,影响邻近居民的工作和休息。
若夜间停止施工,或进行严格控制,则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将大大减小。
(2)生活垃圾的影响工程施工时,施工区内上百个劳动力的食宿将会安排在工作区域内。
这些临时食宿地的水、电以及生活废弃物若没有做出妥善的安排,则会严重影响施工区的卫生环境,导致工作人员的体力下降,尤其是在夏天,施工区的生活废弃物乱扔轻则导致蚊蝇孳生,重则致使施工区工人发生流行疾病,严重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同时使附近的居民遭受蚊、蝇、臭气、疾病的影响。
(3)固体废弃物的影响施工期间将产生许多固体废弃物,如弃土,这些固体废弃物在运输、处置过程中都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车辆装载过多导致沿程泥土散落满地;车轮沾满泥土导致运输公路布满泥土;晴天尘土飞扬,雨天路面泥泞,影响行人和车辆过往和环境质量。
弃土处置地不明确或无规划乱丢乱放,将影响土地利用、河流流畅,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城市的建设和整洁。
弃土的运输需要大量的车辆,如在白天进行,必将影响本地区的交通,使路面交通变得更加拥挤。
(4)水资源的影响施工期间由于物料、机械漏油、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的产生,会使排放的废液含有固体物质,油类物质及酸碱物质,也会由于雨水冲刷地表和扬尘进入河道增加水中悬浮物的浓度使水环境受到影响,以及路面恢复时含沥青废水和路面地表径流均可以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
(5)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本项目综合管廊道路断面位置均位于现状及规划绿化带中,由于施工期间需要临时工程占地,且进行大规模土石方开挖与回填,施工工程中还会有临时渣料需要堆放,因此本工程的实施会对现状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及植被造成影响。
施工项目环境影响

施工项目环境影响施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各种建筑施工活动都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施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能够取得平衡。
1. 土地利用变化施工项目往往需要大量的土地用于建设,这会导致土地利用的变化。
原本的农田或者草地会被建筑物、道路、停车场等所取代,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
此外,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土壤的破坏,进一步加剧土地的退化。
为应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合理规划施工项目的布局来减少土地的占用。
同时,优化施工工艺和管理,避免土壤的破坏,采取土地复垦等措施,以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水资源污染施工项目的进行往往涉及大量的水资源使用,例如混凝土搅拌、洗刷设备等。
这些活动会导致大量的废水产生,其中往往含有悬浮物、油脂、重金属等污染物,对水体造成污染。
为解决水资源污染问题,施工项目应设立临时污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同时,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监测,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规,确保施工活动对水体的影响降到最低。
3. 空气污染施工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噪音等污染物,对周围的空气质量和居民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尤其是在城市建设中,施工项目对空气质量的负面影响非常明显。
为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施工项目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工艺,采取防尘措施,减少粉尘的产生和扩散。
在城市建设中,可以采用绿色建筑的理念,推广植物覆盖建筑物和利用园林绿化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4. 噪音污染施工项目通常会产生噪音污染,对周围的居民和生态环境造成干扰。
持续的噪音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并可能干扰当地的野生动物栖息和繁衍。
为减少噪音污染,施工项目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和区域,采取隔音措施,保证施工现场的噪音不会对居民区和敏感区域产生过大的影响。
同时,鼓励施工企业使用低噪音设备和技术,减少噪音的产生。
总结:施工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是一道难题,但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可以减少这种影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是一大关注点。
建筑工程所涉及的活动和过程会导致多种负面影响,包括土地资源的破坏、水资源的消耗、噪音和空气污染、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等。
首先,建筑工程常常需要大量使用土地资源,这可能导致原本的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
例如,为了建设大型建筑物,需要清理并平整大片土地,这可能破坏原有的植被和野生动物栖息地。
此外,在建筑过程中,土地的开挖和夯实也会导致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进一步破坏生态系统。
其次,建筑工程对水资源的消耗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建筑工程需要大量的水来进行混凝土的制作、建筑材料的清洗等。
在一些地区,这可能会导致水资源的过度消耗,进而导致水源的枯竭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此外,建筑工程也会产生大量的噪音和空气污染。
建筑现场通常会有大型机械设备、工人的施工活动等,这些都会产生噪音,并对周围居民和野生动植物造成干扰和伤害。
同时,在建筑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大量粉尘、废气和有害化学物质,加剧了空气污染问题。
最后,建筑工程可能会破坏生物多样性。
建筑工地的破坏性活动和土地的改变可能导致许多物种失去栖息地甚至灭绝。
特别是在一些重要保护区的建筑工程,可能会对当地物种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对环境有着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为了减少这些影响,应该采取一系列的环保措施,例如推动绿色建筑、节能减排、合理用水等,以确保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与减少方法

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与减少方法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建筑施工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建筑施工也会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如土地破坏、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等。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寻找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影响的方法。
本文将就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减少这些影响的方法进行详细探讨。
一、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1. 土地破坏:建筑施工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导致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
例如,森林被砍伐,湿地被填埋等。
2. 资源消耗: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需要大量的能源和资源。
例如,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而运输建筑材料需要使用大量燃料。
3. 废弃物产生:建筑施工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如建筑垃圾、废水和工业废料。
这些废弃物如果不得善加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二、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的方法1. 选择可持续材料:在建筑施工中选择可再生和环保的材料,如绿色建筑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从而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 提高能源效率:采用节能措施来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例如,使用节能灯具、隔热材料和高效空调系统等。
这样可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3. 减少废弃物产生:实施废物分类和回收利用,合理处理建筑垃圾和废水。
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废物处理设施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推广绿色建筑理念:绿色建筑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建筑对环境的影响。
推广绿色建筑理念意味着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时要考虑环境的整体影响,包括使用可再生能源、采用自然通风等。
5. 宣传教育: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工人的环保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活动让他们了解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并鼓励他们采用环保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结论:建筑施工在推动城市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例如选择可持续材料、提高能源效率、合理处理废弃物等。
建筑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

建筑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分析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与发展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部分。
然而,与城市建设相伴而生的是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从粉尘污染、噪音污染以及污水排放三个方面分析建筑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首先,建筑施工中的粉尘污染是不可忽视的。
大量的建筑材料运输、搬运以及施工现场的土方开挖等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这些细小的颗粒物悬浮在空气中,不仅影响人们的视线,还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特别是对于城市居民而言,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粉尘环境中,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率增加。
另外,粉尘还会降低城市空气的质量,对环境和植被造成损害。
其次,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噪音也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施工机械的广泛使用和人员工作的集中,噪音污染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大难题。
施工现场产生的高强度噪音不仅对施工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也扰乱了周边居民的生活。
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下,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都会受到明显影响。
此外,噪音还会扰乱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对野生动物和植物造成伤害。
最后,建筑施工中的污水排放也对大气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在建筑过程中,水泥搅拌、涂漆和清洗等工作都会产生大量污水。
这些污水中含有有害物质,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将会使水体受到污染,间接影响大气环境。
例如,一些污水中含有较高的重金属物质,如果进入河流或湖泊,将会影响水质,并进一步影响周围的生态系统的平衡。
要解决建筑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在施工前要对周边环境进行全面评估,合理规划施工工艺和时间,减少对大气环境污染的风险。
其次,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制度,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管力度,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粉尘、噪音和污水污染减至最低。
此外,可以推行绿色建筑理念,使用环保材料和施工工艺,减少对大气环境的不良影响。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
粉尘污染、噪音污染和污水排放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主要产生的环境问题。
浅析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浅析建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摘要: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可以完全消除或减少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振动和光线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本文论述了环境因素对建筑工程的制约。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设环境影响;措施前言环境问题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环境污染产生的有害物质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因此,有必要在施工工作中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努力向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
1.施工对环境的影响1.1噪声污染噪声是施工过程中污染环境的主要成分,主要来自施工设备的声音。
例如,挖掘机、压路机、打桩机和推土机等大型机器产生的噪音,以及机械设备安装和拆除、建筑材料加工和切割、脚手架等过程中产生的噪音等,有时这些机器和设备同时工作,这增加了噪音的分贝。
此外,施工高峰期导致的夜班处理严重影响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这是建筑项目中最具争议的污染问题。
1.2废水污染施工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来自沟渠开挖产生的水泥浆、混凝土输送管道冲洗水、工程排水和员工生活排水。
此外,由于一些工地的疏忽,现场污水泄漏,一些泥浆经常堵塞居民生活污水,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
1.3废气污染废气污染主要来自施工过程中的扬尘,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较大。
还有运输材料的车辆携带一定量的灰尘进出,土地挖掘过程中的严重土壤灰尘,以及石灰石的高空抛撒,这些都会加剧废物污染。
1.4固体废物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主要包括:废弃建筑物的拆除、材料的废弃包装、员工的生活垃圾和其他废渣、挖掘机挖掘的废土和打桩后的废泥浆。
1.5其他环境污染。
施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其他环境污染问题,主要包括:施工焊接的高强度光源造成的光污染、不熟悉地下管道的船长挖掘生活水管和天然气管道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清理施工现场造成的植被破坏和草地践踏等大部分生态环境问题。
2、施工环境防治措施2.1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根据研究,85 dB(A)的噪声通常被认为是可接受的。
工程施工影响

工程施工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工程施工在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环境、社会和经济产生一系列影响。
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工程施工的影响。
一、环境影响1. 生态破坏:工程施工往往需要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如砍伐树木、挖掘土地等,这会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生态系统失衡。
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生态功能区,如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尤为明显。
2. 噪音污染: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混凝土搅拌等会产生大量噪音,影响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
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还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 空气污染: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有害气体等污染物。
例如,混凝土搅拌产生的粉尘,焊接作业产生的有害气体等,都会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4. 水污染:工程施工中的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如果不经过妥善处理,就会污染地下水和河流,影响水生态环境。
二、社会影响1. 土地征收:工程施工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这往往涉及到农民的耕地、房屋等,导致土地征收问题。
在土地征收过程中,可能会引发纠纷,影响社会稳定。
2. 移民安置:大型工程施工,如水库、电站等,往往需要迁移周边居民。
移民安置问题一直是工程施工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处理不当容易引发社会矛盾。
3. 文物破坏: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涉及到考古遗址、古建筑等文物。
如果不加以保护,就会导致文物破坏,损失不可挽回。
4. 交通拥堵:工程施工期间,可能会对周边道路产生影响,导致交通拥堵。
这会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不便,影响生活质量。
三、经济影响1. 投资成本:工程施工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设备购置、人力资源、材料采购等。
由于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投资成本往往难以控制。
2. 施工风险: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自然灾害、安全事故等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导致工程进度延误,增加成本。
3. 市场影响:工程施工可能会对周边市场产生影响,如房价、物价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施工对环境影响
前言: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加大了基础建设的投资力度,无论是投资规模,还是建设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这对城市的经济繁荣和居民住房条件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国建筑行业也同样面临着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严重问题。
本文对施工流程、保护措施等做了简单分析。
1.掌握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是对整个建设项目的总说明和总分析,是对拟建建设项目或建筑群所作的一个简单扼要、突出重点的文字介绍,一般包括下列内容:
(1)建设项目的特点;
(2)建设地区的自然、技术经济特点;
(3)施工条件;
从环境影响评价的角度来讲,必须要掌握建设项日的概况,只有这样才能为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累积效应分析以及投产运行进行环境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建设项目的概况,主要是对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平面布局、交通组织以及水、电、气供给,通讯、通风空调,雨、污排水与生活污水处置设施位置、规模等公用工程的介绍。
除此之外对于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特征也要做到了解,这包括了自然环境特点、环境敏感程度、环境质量现状及社会经济状况等。
2.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对于民用类建筑施工来说,工程分析的工作内容,原则上是应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特征,包括建设项目的类型、性质、规模、开发建设方式与强度、能源与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污染物排放特征以及项目所在地的环境条件来确定。
2.1工程概况
首先对工程概况、工程一般特征作简介,找出建设项目施工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列出建设项目组成表,为建设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分析和提出合适的污染防治措施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对于分期建设项目,则应按不同建设期分别说明建设规模。
2.2施工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
想要了解在民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必须先掌握施工顺序。
一般来说分部工程应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饰”的原则。
在组织建设项目按照施工顺序进行施工的同时,会伴随着产生一定的环境效应。
工程施工中最常见的环境问题可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是噪声振动污染。
主要是打桩机、空压机、发电机、振捣棒、电锯等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振动污染。
二、是粉尘污染。
水泥、石灰、沙料在搬运、制水泥沙浆、制熟白灰和在石灰堆放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及扬尘污染。
三、是烟尘污染。
主要是沥青锅在使用时产生的沥青烟的污染和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污染。
四、是废水污染。
在制熟白灰、水泥沙浆时排放或跑、冒的废水以及湿水等过程中产生的废水。
五、是光污染。
在烧电焊时产生光污染。
六、是废气污染。
在装饰过程中使用大量的木制型材、油漆等粉饰油料、涂料,这些物质挥发出大量的甲醛、甲醇、丙酮等,污染环境。
七、是放射性污染。
由装饰材料花岗岩等产生。
八是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九是对施工现场周围树木、花草、植被、水源等造成的生态破坏。
2.3环保措施方案分析
污染型项目工程分析中的环保措施方案分析包括两个层次,首先对项目可研报告等文件提供的污染防治措施进行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及运行的可靠性评价,若所提措施有的不能满
足环保要求,则需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完善建议,包括替代方案。
鉴于民用类建筑施工特点,在其施工措施中也应该加入相应的环保措施。
对于民用建筑施工的环保措施方案分析,应结合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基本特点和所采用污染防治措施的合理性,分析建设项目环保措施是否合理,确保污染物去除率的可靠性,并进一步提出改进意见。
2.4总图布置方案分析
首先应分析建设项目与周围的保护目标之间所定防护距离的可靠性,给出总图布置方案与外环境关系图。
图中应标明:(1)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方位关系;(2)保护目标与建设项目的距离;(3)保护目标(如学校、医院、集中居住区等)的内容与性质。
其次要分析施工期对周围环境敏感点处置措施的可行性,确定建设项目的施工对附近环境敏感点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可行的环保对策。
3.评价因子识别、筛选及指标体系
3.1评价因子识别、筛选民用类建筑建设环境影响涉及的评价因子较多,主要有区域社会经济、土地资源、环境地质、水资源,生态环境、景观与文物、环境卫生与健康,以及施工环境空气、声环境、固体废物等。
评价因子的识别主要是根据建筑的性质、项目组成及环境状况,识别项目环境影响范围、影响性质、影响程度,再筛选出受影响的因子、不受影响的因子以及尚难以确定的因子,重要环境因子与一般环境因子。
3.2评价系统及指标体系
根据建设项目的规划性质、工程组成、区域特点确定采用不同的评价系统。
民用类建筑施工应采用的环境标准主要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 /t18883--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l2523--90);《辐射防护规定》(gb8703--88);《一般工业同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l8599---2001)。
4.施工期环境保护对策
4.1环境噪声污染防治
对以振动、摩擦、撞击等引发的机械噪声,一般采取减振、隔声措施,如为打桩机、搅拌机加装减振垫。
对某些用电设备产生的电磁噪声,一般是尽量使设备安装远离人群,一是保障电磁安全,一是利用距离衰减降低噪声。
针对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保护目标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技术工程措施,主要是以隔声、吸声为主的屏蔽性措施,同时还应注意施工时间段,使保护目标免受噪声影响。
4.2粉尘、烟尘及气体污染防治
工程施工中产生的粉尘、烟尘及气体污染极难控制,主要应从污染源头进行防治。
如文明施工,在搬运水泥、石灰、沙料等易产生粉尘的物料时使用防尘罩,尽量在有净化设备的燃烧室使用沥青锅,在建材选用上侧重于环保材料。
4.3施工废水处理方法
民用类建筑在施工期造成的水污染多为携带了石灰、水泥砂浆的废水,避免或减少此类废水的主要途径就是在施工的过程中随时注意设备的工况,杜绝跑、冒的废水产生,同时在工地现场进行废水的初步处理之后才能排入城市管网系统。
.
4.4建筑垃圾的处置方法
应集中收集后再统一运送至同体废物填埋场进行处置,要注意的是在建筑垃圾收运的过程中应注意密封,避免产生二次污染。
5结语
民用类建设项目在施工期对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我们应该提倡使用可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不污染环境、高效、节能和节水的建筑技术。
研究好建筑环境影响效应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建筑观,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