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自行车的科学
自行车的科学 课后反思

《自行车的科学》教学反思
在学生学习各种简单的机械的之后,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说寻找我们的生活中的简单的机械。
本节课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设计在此。
在实际的教学的过程之中,学生参与本次自行车的科学学习活动,通过课堂展示学生的收获还是很大的。
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积极的发挥。
他们几乎都投入到了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之中,并且取得了相应的知识。
首先在学生进行认识自行车的的里的科学的前,学生首先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历史。
通过自行车的发展历史,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且在这一过程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有一个过程,不是一触而就的。
接着组织学生进行研究自行车。
由于在学校有许多自行车,因此方便学生进行实地进行探究。
在相关的要求之后,学生们的各个小组进行分工然后进行观察探究自行车。
在研究自行车的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来了较为浓厚的兴趣。
然后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们将自己的发现分享个大家。
取得了较为良好的学习效果。
但是有遗憾的地方是改进自行车的活动没有进行。
我想以后再设计的时候,本项活动给以充足的时时间,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加大了课堂教育信息的流量。
一堂课的教学效率,是智力活动时间与一堂课时间之比,比值越大,意味着教学质量也就越高。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的设计,设计制作符合教学所需的多媒体课件,既能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点,又能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六年级上册科学-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优秀课件教科版4

简单机械可以省力或方便,还可以改变力 用螺丝刀撬油漆桶的盖子时,应用的是( )的工作原理。
自行车是通过什 么把我们脚蹬的 力传递到车轮上 的?
链条和两个齿轮
齿轮转动的快慢与齿轮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想一想,转动自行车的大齿轮一圈,会带动后 轮的小齿轮转动多少圈?转动小齿轮多少圈才 会使大齿轮转一圈?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快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慢
变速自行车上大齿轮有几 个?小齿轮有几个?变速 是怎么发生的?
B、支点一定在杠杆的一端 1、下列有关支点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自行车是通过什么把我们脚蹬的力传递到车轮上的? 骑车者可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C、支点可以在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也 一般小齿轮有5-6个,大齿轮有2-3个。
C、支点可以在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也可以不在两个力之间 C、支点可以在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也可以不在两个力之间
活动二: 寻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你能说出这些图分 别是自行车的什么 部位吗?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记录表
自行车部件 车把
简单机械类型 所起到的作用
轮轴
省力、轻松控制方向
脚踏板与齿轮 轮轴
省力
刹车
杠杆
省力
螺丝钉
斜面
省力、固定各部件
车后架的弹簧夹 杠杆
省力,夹紧物体
……
……
……
1、本单元所学的简单机械有哪些?
4、用力点离支点近,阻力点离支点远的杠杆 C、支点可以在用力点和阻力点之间,也可以不在两个力之间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第一章:认识自行车教学目标:1. 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学会观察和描述自行车的各个部分。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基本结构:车架、车轮、链条、齿轮、刹车等。
2. 自行车各部分的功能:车架支撑车身,车轮滚动前进,链条传递动力,齿轮调节速度,刹车停止车辆。
教学活动:1. 展示自行车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的各个部分。
2. 学生分组讨论,描述自行车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3. 老师讲解自行车各部分的作用,加深学生对自行车结构的认识。
第二章:自行车的运动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自行车运动的原理。
2. 学会解释自行车为何能前进。
教学内容:1. 自行车运动的原理:摩擦力、杠杆原理、力的作用。
2. 自行车为何能前进:踏板产生的动力通过链条传递到车轮,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使自行车前进。
教学活动:1. 老师讲解自行车运动的原理,引导学生理解自行车为何能前进。
2. 学生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直观地感受自行车运动的原理。
3.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自行车运动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三章:自行车的摩擦力教学目标:1.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自行车运动中的作用。
2. 学会通过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来改善自行车的性能。
教学内容:1. 摩擦力的概念:物体之间相互阻碍运动的力。
2. 摩擦力在自行车运动中的作用:影响自行车的速度和稳定性。
3. 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涂抹润滑油、使用光滑的链条、定期保养自行车等。
教学活动:1. 老师讲解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自行车运动中的作用。
2. 学生通过实验或动画演示,观察摩擦力的影响。
3. 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通过增大或减小摩擦力来改善自行车的性能。
第四章:自行车的杠杆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杠杆原理及其在自行车中的应用。
2. 学会分析自行车中的杠杆现象。
教学内容:1. 杠杆原理:力的作用点、力的方向和力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2. 自行车中的杠杆原理:刹车、车把、座椅等部件的应用。
自行车中的科学知识-运动和力复习

请问以下有关自行车的现象中包含 了什么样的科学原理?
4、行驶的自行车不用力踩,也会前进;但 它还是会慢慢停下来;
5、如果运动的自行车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它将会作什么运动?
三、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 到外力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推理概括
【例1】一人面向前方站在一艘匀速航 行的轮船的甲板上的某处竖直上跳,当
他下落时应落在( A )
A 原处 B 此处的前方 C 此处的后方 D 不能确定
【例2】(2010·金华)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脚被石块绊了一下,身子向前 跌倒(图甲);继续行走一会,不小心脚踩到一块西瓜皮,身子向后摔倒(图乙)。 对这两种情景,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图甲、乙两种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 来的运动状态 B.图甲、乙两种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 来的运动状态 C.图甲情景中,小刚上身的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 状态;图乙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 而上身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D.图甲情景中,小刚脚的运动状态改变,而上身由于 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图乙情景中,小刚上身的 运动状态改变,而脚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
A.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静止. B.物体不受力作用就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受力才能运动. D.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
为什么物体不受外力 就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而没有出现其他 的运动情况呢?
物体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的性质,人们把物体的
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

小学科学教案《自行车的科学》第一章:认识自行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基本结构:车架、车轮、链条、齿轮等。
2. 自行车的功能:代步、运动、休闲等。
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察自行车,了解其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学生分组讨论,描述自行车的结构和功能。
作业:1. 绘制自行车结构示意图。
2. 写一篇关于自行车功能的短文。
第二章:自行车的运动原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运动原理。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运动原理:摩擦力、杠杆原理、力的作用等。
2. 自行车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化学能、机械能、热能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自行车的运动原理及其能量转化。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自行车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3. 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自行车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作业:1. 绘制自行车运动原理示意图。
2. 写一篇关于自行车能量转化的短文。
第三章:自行车的发明与发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发明与发展过程。
2. 培养学生了解科技发展史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发明:最早的自行车、自行车的发展历程。
2. 自行车的发展:从传统自行车到智能自行车。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自行车的发明与发展过程。
2.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自行车的发展趋势。
3. 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市场上的自行车种类。
作业:1. 绘制自行车发展历程示意图。
2. 写一篇关于自行车发展的短文。
第四章:自行车的使用与维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行车的正确使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学会自行车的基本维护技能。
教学内容:1. 自行车的正确使用方法:起步、骑行、停车等。
2. 自行车的基本维护技能:充气、补胎、调整刹车等。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自行车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其基本维护技能。
2. 学生分组讨论,学会自行车的正确使用方法及基本维护技能。
自行车的科学原理

自行车的科学原理
自行车的运动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力学原理:自行车的前进动力来源于人的腿部肌肉的力量,骑行者通过踩踏脚踏板产生的力矩传递给曲柄,再经过链条传递给后轮。
后轮受到的力矩使自行车向前推进。
2. 质心平衡原理:自行车通过骑行者的自身平衡能力来保持稳定。
当自行车身体开始倾斜时,骑行者会通过转动把手来改变车轮的方向,使之与倾斜相反。
这样能够使自行车恢复平衡。
3. 空气阻力原理:自行车在行驶的过程中会受到来自空气的阻力。
这种阻力随着速度的增加而增大,需要骑行者消耗更多的力量来克服。
4. 滚动摩擦原理:自行车的轮胎与地面之间存在滚动摩擦,摩擦系数取决于地面的状况和轮胎的材质。
较小的滚动摩擦能够减小能量损耗,使骑行更加高效。
5. 转向原理:自行车的转向主要通过前轮的转动实现,骑行者通过转动把手来改变前轮的方向。
同时,自行车的转向也与重力和惯性有关,在转弯时需要骑行者借助身体的重心移动来保持平衡。
总之,自行车的科学原理是由力学、质心平衡、空气阻力、滚动摩擦以及转向等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只有充分了解这
些原理,骑行者才能更好地掌握自行车的运动特性,做出正确的操作和调整,提高骑行效果。
自行车原理

研究性学习自行车运动原理研究课题背景:自行车是我校上,放学最为重要的步伐工具,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结束了高中传统办学主要部分的学习后,我们希望用科学的手段,从科学的角度探索身边这位“平常而又陌生”的伙伴。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培养应用力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身边事物的构造原理,感受人类智慧的伟大,从研究自行车出发。
体会“自然科学”就在身边的道理。
并对自行车进行比较,评价和改造。
研究过程:1.用适当的工具对自行车轮盘半径,链条长度,以及踏板离轮盘圆心距离等进行测量。
2.实际操纵自行车,注意控制变量。
3.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及用图解的方式分析自行车运动。
经研究分析:自行车的原理是通过人的脚对脚蹬施加力,从而通过曲柄带动链轮的转动,链轮又通过链条带动飞轮的转动,飞轮进而后轮转动。
由于后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得后轮与地面不会相对滑动,而后轮在地面上滚动,整个车子就运动起来了。
明确自行车的构造:自行车的车架、轮胎、脚踏、刹车、链条等25个部件中,其基本部件缺一不可。
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所承受的人和货物的重量最大。
按照各部件的工作特点,大致可将其分为导向系统、驱动系统、制动系统:1、导向系统:由车把、前叉、前轴、前轮等部件组成。
乘骑者可以通过操纵车把来改变行驶方向并保持车身平衡。
2、驱动(传动或行走)系统:由脚蹬、中轴、牙盘、曲柄、链条、飞轮、后轴、后轮等部件组成。
人的脚的蹬力是靠脚蹬通过曲柄,链轮、链条、飞轮、后轴等部件传动的,从而使自行车不断前进。
3、制动系统:它由车闸部件组成、乘骑者可以随时操纵车闸,使行驶的自行车减速、停使、确保行车安全。
4、此外,为了安全和美观,以及从实用出发,还装配了车灯,支架等部件。
研究自行车平衡:自行车的两个轮盘中心有个中心轴,转起来后,中心轴就会努力保持与地面平行。
自然界的一切都在运动,所以说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必须要相对于某个参考系,因而说静止是相对的。
五年级科学下册 自行车的科学2教案 青岛版

五年级科学下册自行车的科学2教案青岛版22、自行车的科学教学目标1、能针对观察到的现象发现和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能搜集、整理各种信息资料。
2、意识到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愿意合作与交流。
3、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知道自行车中综合运用了简单机械的原理;了解新型材料在自行车中的运用。
案例背景分析:活动准备:童车、轻便车、山地车、电力自行车、变速车教科书以文字的形式提出了学生课前准备的指向: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史;搜集各种自行车图片资料;研究自行车各部分的结构及功能。
目的是通过对资料的搜集、了解,拓展学生对自行车发展史的认识,科学的认识自行车的机构及功能,不断提高学生科学地认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教科书以一幅骑自行车比赛的画面做背景图,体现了自行车在生活中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
教学过程谜语导入,激发兴趣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听谜面:“小小毛驴真轻巧,不喝油来不吃草,光有骨架没有毛,有人骑它它就跑。
”它是什么?(学生猜谜)是的,是自行车。
提到自行车,同学们想到了什么?(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说出自行车的有关知识。
)看来自行车的学问还真不少呢,那么自行车中包含哪些科学奥秘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自行车的王国进行探究吧。
(板书课题:自行车的科学)自主研究1、探究奥秘知自行车中蕴含的科学老师特地带来了几辆自行车(出示童车、轻便车、山地车、电力自行车、变速车……),请每组选一辆,仔细研究,看看有什么发现和疑问。
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好记录,看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在研究中大家要注意安全。
好,开始吧!(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或观察或拆装或讨论或采访或查资料,老师巡回指导。
)你们重点研究了自行车的哪一部分?交流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吧!(学生充分汇报交流,自主进行辩论,相互达成共识,在汇报与补充中明确。
)【这个环节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利用他们自选的自行车进行探究,让他们仔细观察,充分讨论,正确分析,深刻体会,铺展开来,挖掘下去,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操作中出现的现象进行分析整理,充分展现这一活动的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变速自行车变速 是怎样发生的。
斜面原理 人们在骑自行车上较陡的坡时,往
往走“S”形路线,这样可以更省力。
摩擦力
1.增大摩擦: 凹凸不平的花纹
刹车时,手用力握紧车闸把,变滚动为滑动
2、减小摩擦:
车的前轴、中轴及后轴均采用滚动轴承
人们常常加润滑油进一步减小摩擦
①改变物体间的压力大小 ②改变物体间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发展历史年表(5)
1925年以后 世界自行车产量已达200万辆,其 中英国占50%,成为当时主要的输出国。其后自行 车得到广泛的发展,结构上也有了改进和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汽车工业高速发展,自行车 生产受到影响。 但到70年代,由于出现能源危机,世界上再 次出现自行车热,自行车生产又得到飞速发展。 至80年代,全世界自行车产量已超过八千万 辆,中国及台湾地区、日本、美国和西欧成为世 界自行车生产中心。
同年,麦克米伦又将木制自行车 改为铁制自行车。
发展历史年表(1)
1770年 法国人西夫拉克发明了最原始的自行车。它只有两个 轮子而没有传动装臵,人骑在上面,需用两脚蹬地驱车向前滚动 。 1801年 俄国人阿尔塔马诺夫设计出世界上第一辆用踏板踩动的 自行车。1817年德国人德雷斯在自行车上装了方向舵,使其能改 变行使方向。 1817年 德国人德莱斯开始制作木轮车,样子跟西夫拉克的差 不多。不过,在前轮上加了一个控制方向的车把子,可以改变前 进的方向.但是骑车依然要用两只脚,一下一下地蹬踩地面,才 能推动车子向前滚动,他自称为:小马崽。因此德国男爵卡尔德 莱斯成为一般公认的自行车发明人! 1839年 以前 ,苏格兰人麦克米伦制造出木制车轮,装实心 橡胶轮胎、前轮小、后轮大、坐垫较低、装有脚踏板和曲柄连杆 装臵,骑者可以双脚离开地面的自行车。同年,麦克米伦又将木 制自行车改为铁制自行车。 •
自行车的发展史
1791年,法国人西弗拉克发明了最原始的自行车(只有两个轮子 而没有传动装置——需用两脚蹬地驱车向前滚动) 1801年,俄 国人阿尔塔马诺夫设计出世界上第一辆用踏板踩动的自行车 1817年德国人德雷斯在自行车上装了方向舵,使其能改变行使 方向。 1839年,苏格兰人麦克米伦制造出木制车轮(装实心橡 胶轮胎、前轮小、后轮大、坐垫较低、装有脚踏板和曲柄连杆 装置——骑者可以双脚离开地面的自行车);同年,麦克米伦又 将木制自行车改为铁制自行车 1867年,英国人麦迪逊设计出第 一辆装有钢丝辐条的自行车 1869年德国斯图加特出现了由后轮 导向和驱动的自行车,同时车上采用了滚动轴承、飞轮、脚刹、 弹簧等部件 1886年英国人詹姆斯把自行车前后轮改为大小相同, 并增加了链条,使其车型与现代自行车基本相同 1887年,德国 曼内斯公司将无缝钢管首先用于自行车生产 1888年英国人邓洛 普用橡胶制造出内胎,用皮革制造出外胎,,以次作为自行车 的充气轮胎——基本奠定了现代自行车的雏形
发展历史年表(4)
1887年 德国曼内斯公司将无缝 钢管首先用于自行车生产。 1888年 爱尔兰的兽医邓洛普 ,从医治牛胃气膨胀中得到启示,将自家 花园用来浇水的橡胶管粘成圆形并打足气 装在自行车上,这是充气轮胎的开端。从 此,基本奠定了现代自行车的雏形。充气 轮胎是自行车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创 举不但从根本上改变了自行车的骑行性能 ,也解决了自行车多年来最令人难受的震 动问题,同时更把自行车的速度又推进了 许多。而且完善了自行车的使用功能。 从1791年到1888年 自行车的发 明和改进,经历了近100年中这些发明者 的不懈奋斗。从此,基本奠定了现代自行 车的雏形。时至今日,自行车已成为全世 界人们使用最多,最简单,最实用的交通 工具。也许人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些自行车 的发明者们,他们的名字,丝毫不亚于汽 车的发明者卡尔.本茨。
自行车的结构
车把
刹车 装置
大齿轮 小齿轮
轮子
脚踏板
了解自行车的发展历史
1791年,法国 的西夫拉克伯 爵发明用双足 蹬踩地面前进 的两个木轮的 车,时称木马 轮(图1)
在1791年夏,孔特· 德· 希拉克发明 了“滚动木马”,又称之为“快行 脚” 。
1839年,苏格兰人麦克米伦制造 出木制车轮骑者可以双脚离开地 面的自行车。
发展历史年表(2)
1840年 英格兰的铁匠麦克米伦,在德莱斯发明的“小马崽”的 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他在前轮的车轴上装上曲柄,再用连杆把曲柄 和前面的脚蹬连接起来,并且前后轮都用铁制。这样一来,人的双脚 真正离开了地面,由双脚的交替踩动变为轮子的滚动。1842年, 麦 克米伦骑上这种车,一天跑了近20千米。 1861年 后来,法国的米肖父子。在前轮上安装了 能转动的脚 蹬板,车子的鞍座架在前轮上面。他们把这辆车冠以“自行车”的雅 名,并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上层出,让观众大开眼界,曾一度掀起自 行车热。但是因高度的关系上下车及下坡时十分危险容易跌倒以及存 在危险性又把鞍座改为固定在车架上。 1867年 英国人麦迪逊设计出第一辆装有钢丝辐条的自行 车。
③滑动摩擦与滚动摩擦之间的相互转变
④是否加润滑油(充气等)
例1、下列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C) A、停车时紧捏刹车把,增大压力 B、自行车龙头的把手中刻有纹路 C、经常往链条上加润滑油 D、刹车皮紧贴车轮,变滚动为滑动
•
自行车的防锈知识
• 你知道物质生锈的条件吗? • 自行车是如何防锈的?
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相比的缺点: 链条的磨损变形速度更快,使用噪音更高, 传动功率和传动速度较低。
课堂练习
•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时,转动速度变 (快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时,转 动速度变(慢 )。 • 、如果大齿轮是32 个齿,小齿轮 是16 个齿,那么大齿轮转一圈, 小齿轮转(2)圈
现脚踏车动用了数种简单机械,介绍如下:
(1)杠杆:脚踏车把手利用杠杆来控制方向,刹 车握柄利用杠杆来传送力量。 (2)轮轴:踏板、曲柄和大链轮之间,以及小链 轮和后车轮之间,都利用轮轴原理来 传达力量。 (3)齿轮:大链轮经由链条带动小链轮,是就用 齿轮的带动方式。 (4)螺旋:利用螺丝钉(斜面)来固定各部分。
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
1、大齿轮带动小齿轮时,转动速度变 大齿轮时,转动速度变 2、自行车是依靠 慢 。
刹车 杠杆 大车轮与小车轴 轮轴
大齿轮与小齿轮 轮轴
螺丝与螺帽 斜面
提高转速
省力
简单机械安有粗的螺旋状 的弹簧,利用它的缓冲作用以减 小震动。
自行车包含哪些简单机械?
答:1.刹车把手利用的是 杠杆。2.螺丝钉利用的是 斜面。3.前后齿轮利用的 是齿轮。4.踏板利用的是 轮轴。
变速自行车上大齿轮 有几个?小齿轮有几个? 研究一下变速是怎样发 生的。
链条的工作原理: 通过链条的位移、速度、加速度来形成一定的轨迹, 从而使链条滚轮中心的运动轨迹与理论的轨迹重合。
齿轮的工作原理: 链轮由动轮和绕在链轮上的链条组成。 齿轮上制有特殊齿形的齿. 工作原理是依靠轮齿与链节的啮合传递运动和动力。
自行车是简单、
方便、环保的
交通工具,很
多人喜欢使用它。
自行车的结构
1、车体部分:包括车架、前叉、车把、鞍座 和前叉合件等,是自行车的主体。 自行车(20张) 传动部分包括脚蹬、曲柄、链轮、链条、中轴和 飞轮等,由人力踩动脚蹬,通过以上传动件带动 车轮旋转,驱车前行。 2、行动部分:即前后车轮、包括前后轴部件 、辐条、轮辋(车圈)、轮胎等。 3、安全装臵:包括制动器(车闸)、车灯、 车铃、反射装臵等。 根据需要,还可增加一 些附件,如支架、衣架、保险叉、挡泥板、气筒 等。另外,装有变速机构的运动车、竞赛车、山 地车等还装有变速控制器和前后拨链器等。
自行车是简单、方便、环保的交通 工具,很多人喜欢使用它。
自行 车的 种类
自行车种类很多。大致 分为公路自行车、山地自 行车、场地自行车、小轮 车、技巧车等。一般来说, 玩小轮车、技巧车与滑板 、滚轴有许多相似之处,在 青少年中很流行。 对于以 外出旅行为目的的人来说, 依所去地点不同,一般选择 公路车、山地车和旅行车 三种。公路自行车轮胎窄 而薄、车身轻便、档位灵 活准确,车速快;山地自行 车车身结实、刹车灵、减 震性好;旅行自行车介于 公路车和山地车之间,样子 像山地车,但轮子比山地车 细,比较轻便。
伸 缩 折 叠 车
城 市 休 闲 旅 游 车
双人自行车
自行车的种类
普通自行车
变速自行车
山地自行车
公路自行车
变速公路赛车
变速山地车
骑自行车的好处。
• • • • 1.节能环保,无需燃料。 2.强身健体,益寿延年 。 3.操作方便,老少皆宜。 4.低速平稳,安全可靠等。
认识自行车科学原理
测量一下,转动自行车的大齿轮一圈,会 带动后轮的小齿轮转动多少圈?转动小齿轮 多少圈,才会使大齿轮转一圈?
注意安全,不要 轧了手指啊!
把我们的发现写下来:
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速度变 小齿轮带动大齿轮,转动速度变
快 慢
。 。
自行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 想一想,自行车是利用什 么原理前进的?
脚踏车上有大、小齿轮的组合,它们以链条相连,使 大齿轮可以带动小齿轮。仔细观察,大、小齿轮转动 的方向一样吗? 大齿轮
小齿轮
链条
脚踏板
脚踏车上的链条可以将一个齿轮的转动传给另一 个齿轮,而使得两个分开的齿轮可以同时转动。 齿轮再带动轮子转动,所以脚踏车就可以前进。
主要结构:齿轮、链条。
齿轮式传送的自行车.
链条式传送的自行车.
踩动脚踏板后,会跟着转动依次是 大齿轮、 链条、 小齿轮 和 后车轮 ……
脚踏板: 带动大齿轮转动 链条: 大齿轮的动力借着 链条传给后齿轮 小齿轮: 小齿轮的转动会带 动后车轮运转
快
;小齿轮带动
链条和两个齿轮
和人的力量前进的。
3、如果大齿轮是32个齿,小齿轮是16个齿,那么大齿轮转 一圈,小齿轮转 2 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