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期末考试题库的答案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是()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学说C.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D.关于阶级斗争的学说正确答案:A2、马克思主义人民至上的政治立场表现为()A.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制度B.致力于实现人民当家作主C.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D.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答案:D3、马克思主义的概念在()A.十月革命前才出现B.恩格斯逝世后才出现C.马克思逝世前出现D.马克思逝世后才出现正确答案:C4、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理论观点B.革命观点C.科学观点D.实践观点正确答案:D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B.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C.有“高尚的理想”D.是否承认世界具有统一的本原正确答案:A6、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A.辩证法中的基本问题B.一切科学的基本问题C.人们在实践中的基本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问题正确答案:C7、哲学基本问题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解决()A.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B.其他一切科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C.人类存在和发展问题的前提和基础D.人们所有生活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正确答案:A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正确答案:A9、意识自身“物化”过程的本质就是()A.观念创造客观世界的过程B.意念变物的过程C.意识创造物质的过程D.通过实践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正确答案:D10、意识既有对当前的反映,又有对过去的追溯和对未来的预测,可以超越特定时空的限制。

这表明意识具有()A.绝对性B.永恒性C.创造性D.无限性正确答案:C11、清代赵翼有诗曰:“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马原期末考试题库答案

马原期末考试题库答案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的是〔 B 〕A.封建主义经济的开展B. 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C.社会主义经济的开展D.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2.当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是从它的〔 A 〕。

A.阶级属性讲B.研究的对象讲C.研究的主要内容讲D.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是〔 C 〕A.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发表B.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4.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的根本内核,即他的〔 C 〕5.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即他的〔 B 〕6.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C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共产主义C.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D. 与时俱进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共产主义 C.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与时俱进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10.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具有彻底的〔 B 〕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局部是〔 ABC 〕。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 ABD 〕。

A.经济社会根源B.思想渊源C.客观精神的原因 D 实践根底.3.马克思最伟大的两大发现是〔 AC 〕。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主要包括〔 ACD 〕。

A.德国古典哲学B.中国儒家思想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5.对于大学生来说,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就要做到:〔 BCD 〕。

B.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决信念,树立和坚决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C.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区分和抵抗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D.不断增强效劳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三、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开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根底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完全是因为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的天才人物。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

马原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大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包括:A. 唯物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B. 唯物主义、辩证法、自然辩证法C. 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历史唯物主义D. 唯心主义、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答案:A2.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研究的是: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B. 社会主义生产方式C. 封建主义生产方式D. 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答案:A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B. 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C. 劳动价值论D. 剩余价值论答案:D4.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B.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C. 阶级矛盾D. 人与自然的矛盾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A. 阶级斗争B. 剩余价值C. 劳动异化D. 社会契约论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的哲学观点之一,它认为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的发展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7. 什么是剩余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剩余价值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的是资本家从工人的劳动中获取的超出工人工资的那部分价值。

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剩余价值是资本家获得利润的来源,也是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的基础。

8. 请简述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认为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这种矛盾最终会导致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阶级的社会。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固有的矛盾所导致的。

马原期末复习各章单项选择题题库附答案

马原期末复习各章单项选择题题库附答案

马原期末复习各章单项选择题题库(附答案)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即将进入21世纪之际,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名列榜首的是(A )。

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C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5.从(B )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A.研究对象B.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C.阶级属性D.主要内容6.19世纪30年代——40年代发生在法国、英国、德国的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 B )。

A.资产阶级成了统治阶级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D.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垄断资本主义7.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的理论成果,统称为( B )。

A.马克思主义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8.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工业革命始于(B)。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考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B.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D.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B.与时俱进C.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D.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3、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在A.正确反映了时代潮流B.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C.彻底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无产阶级立场D.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明成果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6、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7、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8、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9、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法B.科学社会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0、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发展性1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是A.工业革命B.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D.19世纪英国、法国、德国的三大工人起义12、马克思和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13、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14、〃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B.坚定的革命性C.自觉的实践性D.历史唯物主义2、马克思主义主要的三个组成部分包括A.马克思主义法学B.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有A.德国古典哲学B.剩余价值学说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理论4、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A.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主义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f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5、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学说6、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工人起义7、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8、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马尔萨斯D.西斯蒙第9、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昂利・圣西门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D.托马斯・莫尔10、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是A.科学性与革命性B.实践性C.发展性D.人民性三、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

马原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任务是:A. 批判反动的哲学体系B. 提供党和人民的思想武器C. 了解自然和社会的本质D. 探讨人类存在的意义答案:B2.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A. 革命性B. 实践性C. 科学性D. 主观性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以什么为核心?A. 实践B. 理论C. 无产阶级D. 党的建设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发展过程一般分为几个重要阶段?A. 三个阶段B. 四个阶段C. 五个阶段D. 六个阶段答案:B5.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的观点是:A. 实践决定意识B. 意识决定实践C. 实践和意识相互作用D. 实践与意识无关答案:A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它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指导作用?答案: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它指出,生产力的发展逐渐与旧的生产关系不适应,引发社会变革的动力。

这一矛盾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它与传统历史观的区别是什么?答案: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核心观点是: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强调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发展的主要动力,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在规律。

与传统历史观相比,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更加强调社会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三、论述题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强调实践在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请结合具体例子进行论述。

答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认为实践是人类认识和历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动力。

例如,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实践决定意识",指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感知和理解客观世界,并在实践中不断改变和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另外,马克思主义强调的革命实践也是实践观的体现。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2020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2020

马原期末试题及答案2020一、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是____。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 人的全面发展C. 社会主义D. 阶级斗争答案:A2.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是____。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 无产阶级的立场C. 科学社会主义D. 社会进步答案:B3. 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是____。

A. 实现共产主义B. 维护社会稳定C. 积累财富D. 改革社会制度答案:A4.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是____。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 个体和集体的矛盾C. 民族与阶级的矛盾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答案:A5.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基本任务是____。

A. 维护社会稳定B. 推动社会进步C. 发展经济D. 消除阶级斗争答案:B二、简答题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答案:马克思主义被称为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场革命。

它是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和阐述。

马克思主义提出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和规律,为社会主义事业的胜利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将社会主义从空想上升华为科学,并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和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领域,成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石,也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2.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是怎样的?请简要描述。

答案: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自20世纪初中国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

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科学的理论框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成功进行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深入人心,对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形成,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导。

马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马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一、单选题1.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A. 培根、洛克B. 斯密、李嘉图C. 黑格尔、费尔巴哈D. 圣西门、傅立叶2.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 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B.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C. 毛泽东思想D. 邓小平理论4.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不包括()A. 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5.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

”这说明()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6. 下列各项不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7. 凡是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A.唯物论B.唯心论C.二元论D.一元论8.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9.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 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10. 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11.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的是( B )A.封建主义经济的发展B.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D.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2.当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是从它的( A )。

A.阶级属性讲B.研究的对象讲C.研究的主要内容讲D.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是( C )A.《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的发表B.《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发表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D.《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发表4.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即他的( C )A.唯心主义B.辩证法C.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5.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即他的( B )A.唯心主义B.辩证法C.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6.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共产主义C.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与时俱进7.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C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共产主义C.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D. 与时俱进8.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D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共产主义 C.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 与时俱进9.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B )A.社会主义B.共产主义C.无产阶级专政D.大同世界10.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历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它具有彻底的( B )A.历史性B.科学性C.革命性D.实践性二、多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BC )。

A.马克思主义哲学B.自然辩证法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D.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有其深刻的(ABD )。

A.经济社会根源B.思想渊源C.客观精神的原因 D 实践基础.3.马克思最伟大的两大发现是(AC )。

A.唯物史观B.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D.辩证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主要包括(ACD )。

A.德国古典哲学B.中国儒家思想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英、法空想社会主义5.对于大学生来说,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就要做到:(BCD )。

A.用科学的态度也就是历史的具体客观而非机械的一知半解的和断章取义的对待马克思主义B.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C.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各种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D.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三、判断题1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完全是因为有了马克思和恩格斯这样的天才人物。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年代已经过去,对现在的社会问题已经没有指导意义。

(╳)4.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5.早期无产阶级的斗争是盲目的,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6.时代孕育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又开辟了新的时代。

(√)7.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费尔巴哈的辩证法思想。

(╳)8.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9. 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10.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理论武器,更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行动指南。

(√)四、连线题1.请把下列理论和它们的代表人物连线C①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A、圣西门②德国古典哲学 B、费尔巴哈③空想社会主义 C、亚当?斯密A. ①B ②C ③AB. ①C ②A ③BC. ①C ②B ③CD. ①A ②B ③C2.请把下列人物和他们所属派别连线B①马克思 A、客观唯心主义②黑格尔 B、旧唯物主义③费尔巴哈 C、辩证唯物主义A. ①B ②C ③AB. ①C ②A ③BC. ①C ②B ③CD. ①A ②B ③C五、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巴黎公社失败以后,马克思把主要精力用在写作《资本论》的第二、三卷上。

但是,长期的穷困、劳累和疾病,损害了他的健康。

到1883年初,马克思的病情加重,恩格斯每天都来看望他,请医生为他看病,可是病情仍不见好转。

3月14日下午,马克思在书桌前的安乐椅上与世长辞。

他被安葬在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里。

恩格斯失去了亲密的战友,独力担负起指导各国工人运动的重任。

他还花费极大的精力整理马克思的遗稿,这是一件非常艰巨的工作。

因为原稿除个别地方比较详细清楚以外,几乎都是用缩写字和速写符号写成的。

中间留下了无数的空白。

恩格斯必须首先辨认和抄写手稿,然后在各种原稿本中选择最成熟的一种,并把所有的空白都填补起来,而且要写得和马克思的手笔一样。

恩格斯怀着对亡友的思念,夜以继日地整理这些遗稿。

后来,由于健康状况恶化,恩格斯已经不能坐着写字,医生禁止他晚上看书。

他就请了一位秘书做记录,自己口述马克思的原稿。

为了整理出一份“完全符合作者本意”的原稿,恩格斯一丝不苟地推敲每一个字,并且增补了许多新材料来说明马克思的每一个论点。

1885年,《资本论》第二卷的整理工作终于完成了。

整理第三卷的工作更加艰巨,差不多又用了10年时间。

《资本论》的作者是马克思,最后完成者却是恩格斯。

这两位亲密无间的朋友都为这部不朽的着作倾注了心血。

这部书就是这两位伟人非凡的革命友谊的见证。

除此以外,恩格斯还写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重要着作,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恩格斯热情地领导国际工人运动。

在他的支持下,1889年7月,22个国家的近400名代表在巴黎举行会议,宣布成立“第二国际”。

在大会上,由法、美等国工人阶级政党的代表提议,把5月1日定为“国际劳动节”。

因为在1886年的这一天,美国芝加哥等地的工人为争取8小时工作日举行大罢工和示威游行,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勇敢斗争精神。

大会通过了这个决议。

从此,每年“五·一”成了各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节日。

1895年,恩格斯因患癌症医治无效,在8月5日逝世了。

根据遗嘱,他的骨灰盒被葬入大海。

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工人阶级的利益奋斗了一生,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伟大导师。

他们相继去世后,工人运动经历了曲折复杂的过程。

到20世纪初,俄国的革命活动在列宁的领导下,成了各国工人和他们的政党瞩目的中心。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出生在1870年,原姓乌里扬诺夫。

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关心国家命运,反对沙皇专制统治。

他的哥哥萨沙因为刺杀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未遂而被捕牺牲。

列宁却走上了另一条革命道路,决心用武装推翻专制政权。

在组织学生运动的时候,他曾被捕。

警官问他:“你要造反吗?要知道,你前面是一堵墙!”列宁毫不示弱,反击说:“是一堵腐朽的墙,一推就倒的!”后来,他又组织了马克思主义小组,自学外文以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着作,还自学了大学的课程,并以校外生的资格,参加彼得堡大学法律系的毕业考试,获得优异成绩。

他依靠自己的努力,终于成了一个掌握广博知识和革命理论的革命家,成为俄国工人阶级的领袖人物。

1895年,他领导的各地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起来,成立了“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

频繁的革命活动引起了反动政府的注意,他曾经被捕流放在西伯利亚3年,直到1900年才期满。

此后,他到了法国,办起了《火星报》,为成立工人阶级政党作理论准备。

1903年7月,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比利时举行。

在讨论党纲、党章的时候,会议发生激烈的争论。

列宁认为:只有承认党纲并且亲自参加党的一个组织的人,才能是党员。

这样才能保证党的纯洁性和组织性。

而另外一些人主张,只要参加罢工,不参加组织也可以宣布为党员。

虽然后一种意见当时略占上风,但是在选举中央机关时,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取得了多数,被称为“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

它就是俄国共产党的前身。

另一派人占少数,被称为“孟什维克”(意为少数)。

从此,在列宁和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俄国革命进入了新的阶段。

(节选自《世界通史故事》)(1)以上材料中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介绍,让我们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ABCD )A. 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B. 从阶级属性讲,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D.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对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以下表述正确的是(ABCD )A.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B.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是由列宁等以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C.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夺取了十月革命伟大胜利,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D.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

2、阅读下列材料并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材料2]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1848年革命时期,编者)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

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