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合金概述
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应用

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工业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航空航天工业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温合金则成为航空航天工业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
高温合金具有很高的耐热性、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此在航空航天工业上具有广泛应用。
二、高温合金的概述高温合金是指能够在高温下承受高负荷并不断保持其机械性能、化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一类合金。
高温合金采用了一系列增强和合金化措施来增强其高温性能,如Ti、Al、Ni、Cr等元素的添加。
高温合金在高温、高压、强腐蚀和高辐射等恶劣环境下具有出色的表现。
三、高温合金在推进器中的应用航天器是推进器最典型的应用之一。
高温合金可用于火箭喷管和推进器中的轴承、轴承安装板、密封和燃烧室,因其可在200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
例如,铱金属被添加到铜合金中以提高其强度和耐热性,从而实现在高温下使用。
四、高温合金在航空发动机中的应用1.烧结件烧结件是航空发动机中重要的高温合金部件之一。
烧结件分为两类:超声速前缘和涡轮喷气器。
烧结件也是支持空气流动、转子反应和燃烧气体的流动型涡轮的组成部分。
高温合金的优异性能使得烧结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且能在400℃以上的高温下保持其特性。
2.燃烧室高温合金在燃烧室中用于制造涡轮和叶轮,这些部件在高温、高压、强腐蚀和高辐射等环境下工作。
高温合金的各种性能使得其在燃烧室中具有很高的韧性和强度。
五、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挑战高温氧化、金属间腐蚀和应力腐蚀开裂是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工业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高温氧化和金属间腐蚀是因为高温合金中的Al和Ti元素易氧化和反应造成的,而应力腐蚀开裂是由于高温合金材料的本身细微缺陷引起的。
六、结论高温合金具有出色的高温性能、抗氧化性和耐腐蚀性,因此在航天工业中具有广泛应用,如在火箭喷管、推进器、航空发动机烧结件和燃烧室中。
虽然高温合金在航空航天领域中面临着挑战,如高温氧化和金属间腐蚀,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高温合金

-Ta4- 4.5 ----Ta1.52 ---
粉末高温合金:"FGH"后跟阿拉伯数字表示 焊接用的高温合金丝:"HGH"后跟阿拉伯数字 MGH——机械合金化粉末高温合金 DK——定向凝固高温合金 DD——单晶铸造高温合金 70年代以前,我国高温合金牌号简单,变形高温合金只有3 位数字编号,铸造高温合金只有2位数字编号,即省略了前 缀后的表示基体类别和强化型类别的第一位数字,如 "K17",即现在的"K417","GH39"即为现在的 "GH3039"
--
8.5
--
5
1.8
--
--
K406 K409 K41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K417G K418 K419 K438 K640 K644
0.15 0.1 0.18 0.18 0.12 0.11 0.15 0.5 0.25
15.5 8 9 9 12.5 6 16 25.5 29.5
余 余 余 余 余 余 余 10.5 10.5
合金牌 号 K211
国外牌号
C 0.15
Cr
Ni
Co
W
Mo
Al
Ti
Fe 余
Nb
其他
BAT-45Y
20
46
--
8
--
--
--
--
--
K401
AHB-300 GMR235D B-1900 IN-100 Rene'100 IN713C TRWVIA IN738 X-40 FSX-414
0.05
15.5
余
高温合金的用途 航空发动机:现代航空发动机中用量占发动机总量的40%~60%, 主要用于四大热端部件:导向器,涡轮叶片,涡轮盘和燃烧室. 火箭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高温热端部件 70年代以来,高温合金在原子能,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石油 化工,冶金矿山和玻璃建材等诸多民用工业部门得到推广应用, 这类高温合金中一部分主要仍然利用高温合金的高温高强度特性, 而另有一大部分则主要是开发和应用高温合金的高温耐磨和耐腐 蚀性能. 目前美国高温合金总产量约为每年2.3~3.6万t,大约1/2~1 /3应用于耐蚀的材料.高温耐磨耐蚀的高温合金,由于主要目标 不是高温下的强度,因此这些合金成分上的特点是以镍,铁或钴 为基,并含有大约20%~35%的铬,大量的钨,钼等固溶强化元 素,而铝,钛等γ形成元素则要求含量甚少或者根本不加入.
高温合金牌号 国标

高温合金牌号国标摘要:1.高温合金概述2.高温合金牌号国标分类3.各类高温合金的特点及应用4.国标高温合金牌号的选择与实用建议正文:高温合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热疲劳性、蠕变性等性能的合金。
它们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力、石油化工等高温环境中。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高温合金牌号分为以下几类:1.镍基高温合金:以镍为主要基体的合金,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热疲劳性和蠕变性能。
常见的牌号有IN718、IN738、IN925等。
2.铁基高温合金:以铁为主要基体的合金,具有良好的高温强度和抗氧化性。
常见的牌号有Fecralloy、Fe-Cr-Al等。
3.钴基高温合金:以钴为主要基体的合金,具有优异的耐热腐蚀性和高温强度。
常见的牌号有CoCrMo、CoNiCr等。
4.铜基高温合金:以铜为主要基体的合金,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抗氧化性。
常见的牌号有Cu-Al-Mn、Cu-Ni-Mn等。
在选择高温合金牌号时,需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性能要求进行筛选。
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1.针对高温环境,优先选择具有良好抗氧化性、热疲劳性和蠕变性能的合金。
例如,镍基高温合金在高温下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适用于高温氧化性环境。
2.考虑合金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不同牌号的高温合金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如强度、硬度等。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具有较高使用寿命的合金。
3.关注合金的加工性能。
高温合金的加工性能较差,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生产工艺的可行性。
如铁基高温合金较易加工,适用于生产制造。
4.考虑合金的焊接性能。
部分高温合金在焊接过程中易产生裂纹、变形等问题,选择时应注意其焊接性能。
如镍基高温合金焊接性能较好,可用于焊接结构件。
5.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参照国标牌号表进行选择。
国标中详细列出了各类高温合金牌号及其性能参数,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筛选。
总之,在选择高温合金牌号时,应充分考虑使用环境、性能要求、加工焊接等因素。
各种高温合金特性的介绍

各种高温合金特性的介绍高温合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具有良好性能的合金材料。
它们具有耐高温、抗氧化、抗蠕变等特性,在航空航天、能源、化工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高温合金及其特性。
1.镍基高温合金镍基高温合金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高温合金。
它们的主要特性如下:-耐高温性能优异:镍基高温合金能在高温下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能在1000℃以上长期使用。
-抗氧化:镍基高温合金能在高温气氛中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防止进一步氧化。
-耐蠕变性能优异: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抗蠕变性能,能在高温下长期承受较大的应力而不发生塑性变形。
-抗化学侵蚀能力强:镍基高温合金能够抵抗大多数腐蚀介质的侵蚀,适用于复杂的化工环境。
2.钛基高温合金钛基高温合金是一类新兴的高温合金材料,其主要特性如下:-耐高温性能优异:钛基高温合金可以在600℃以上长期使用,一些类型的钛基高温合金甚至可以在900℃以上使用。
-轻质高强度:钛基高温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和高的强度,适用于高温结构轻量化的需求。
-抗氧化:钛基高温合金通过表面氧化处理形成一层致密、防氧化的外层,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
-耐腐蚀性:钛基高温合金在酸碱、盐等腐蚀介质中的耐蚀性能较强,适用于复杂化学环境。
3.铝基高温合金铝基高温合金是一类用铝为基础元素的高温合金。
其主要特性如下:-耐高温性能优异:铝基高温合金一般在500℃以上能够长期使用,一些铝基高温合金甚至在900℃以上也有应用。
-轻质高强度:铝基高温合金的密度较低,但强度较高,适用于高温结构轻量化和高载荷需求。
-抗氧化:铝基高温合金能在高温下形成致密的氧化层,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耐蠕变性能优异:铝基高温合金能在高温下保持较好的力学性能,抗蠕变性能突出。
4.铂基高温合金铂基高温合金是一类以铂为基础元素的高温合金-高温稳定性:铂基高温合金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能。
-耐蠕变性能优异:铂基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抗蠕变性能,可以在高温高应力下使用。
高温合金简述

镍基高 温合金
优点:可溶解较多的元素,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高温强 度和抗腐蚀性,工作温度较高。 缺点:疲劳性能稍差,塑性较低
优点:较高温度下仍具有高强度和抗热疲劳性能
钴基高 温合金
缺点:中低温工作性能不如前两种高温合金
4
2. 镍基高温合金
图2.1为20世纪40年代后的镍基高温合金及其工艺的发展过程[1]。
Fig. 2.1 Development of Ni-base superalloys
5
镍基高温合金的基本组织类型有:奥氏体基体(高度合金化固溶体);
弥散分布于基体中的碳化物或金属间化合物相,如γ′相[Ni3(Al,Ti)]和γ"
相(NiNb,NiTa);或高熔点稳定化合物质点(由粉末冶金或机械合金 化方法制得)[2]。图2.2为GH4169的金相显微组织结构图。
Fig.2.2 Microstructure of super alloy GH4169
6
镍元素具有独特的原子结构和稳定的晶体结构,其晶体结构从室温 至熔点的温度区间内始终保持面心立方结构不变,同时,许多合金元素 都可以固溶到镍基材料中进行充分的合金化,因此镍具有作为高温合金 基体元素的优越属性,同时镍基高温合金中可以析出 L12结构γ′相,这是 镍基高温合金中最有效的强化方式,使得镍基高温合金具有优良的综合 性能。
13
14
[5] Jian Zhang. Effect of Ti and Ta on hot cracking susceptibility of directionally solidified Ni-based superalloy IN792. Scripta Materialia, 2003, 48(6): 677~681. [6] D. Leidermark, J.J. Moverare, S. Johansson, K. Simonsson, S. Sj ö str ö m. Tension/compression asymmetry of a single-crystal superalloy in virgin and degraded condition. Acta Materialia, 2010,58(15): 4986~4997.
高温合金十大品牌

前三名品牌的市场份额与竞争力分析
• 总结词:高温合金市场的领头羊,市场份额大, 竞争力强,技术实力雄厚,研发能力强。
前三名品牌的市场份额与竞争力分析
• 详细描述 • 品牌A:作为高温合金市场的领导者,品牌A的市场份额一直稳居首位,显示
出强大的竞争力。他们拥有先进的技术实力和强大的研发能力,不断推出新产 品以满足市场需求。此外,品牌A的产品质量可靠,性能稳定,得到了用户的 广泛认可。 • 品牌B:品牌B是高温合金市场上的重要参与者,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均较强。 他们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拥有多项专利技术,为产品的升级换代提供了 有力保障。同时,品牌B在市场营销方面也表现出色,拥有广泛的客户群体和 品牌知名度。 • 品牌C:品牌C是高温合金市场的一匹黑马,近年来市场份额不断增长,竞争 力逐渐增强。他们凭借创新的产品设计和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青睐,逐渐 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此外,品牌C还注重与客户的合作,根据客户需求 定制产品,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04
高温合金品牌的研发与技术进 步
Chapter
前三名品牌的研发与技术进步
• 总结词:领头羊地位、研发投入大、技术成果突
前三名品牌的研发与技术进步
• 详细描述 • 品牌A:作为高温合金领域的领头羊,该品牌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技术领先地
位。公司投入大量研发经费,专注于新型高温合金材料的研发,并取得了多项 技术成果,如高强度高温合金、耐腐蚀高温合金等。 • 品牌B:该品牌在高温合金领域的研发实力和技术成果仅次于品牌A。公司注 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不断推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高温合金材料,如轻质 、高强度、高导热性等。 • 品牌C:该品牌在高温合金领域的技术实力较强,拥有多项核心专利和技术成 果。公司注重研发投入,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不断推进高温合金材料的研 发和应用。
高温合金概述

1.1 高温合金1.1.1 高温合金及其发展概况高温合金是指以铁、钴、镍为基体,能在600℃以上温度,一定应力条件下适应不同环境短时或长时使用的金属材料。
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塑性,良好的抗氧化、抗热腐蚀性能,良好的热疲劳性能,断裂韧性,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
高温合金为单一奥氏体组织,在各种温度下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和使用的可靠性,基于上述性能特点,且高温合金的合金化程度很高,故在英美称之为超合金(Superalloy)。
高温合金于20世纪40年代问世,最初就是为满足喷气发动机对材料的耐高温和高强度要求而研制的,高温合金的发展与航空发动机的进步密切相关,1939年英国Mond镍公司首先研究出Nimonic75,随后又研究出Nimonic80合金,并在1942年成功用作涡轮气发动机的叶片材料,此后该公司又在合金中加入硼、锆、钴、钼等合金元素,相继开发成功Nimonic80A、Nimonic90等合金,形成Nimonic合金系列。
如今先进航空发动机中高温合金用量已超过50%。
此外,在航天、核工程、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高温合金在满足不同使用条件中得到发展,形成各种系列的合金,除传统的高温合金外,还开发出一批高温耐磨、高温耐蚀的合金。
高温合金是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高温热端部件的不可代替的材料,由于其用途的重要性,对材料的质量控制与检测非常严格。
高温合金的基本用途仍旧是飞行器的燃气轮发动机的高温部分,它要占先进的发动机重量的50%以上。
然而,这些材料在高温下极好的性能已使其用途远远超出了这一行业。
除了航空部件之外,规定将这些合金用于舰船、工业、陆地发电站以及汽车用途的涡轮发动机上。
具体的发动机部件包括涡轮盘、叶片、压缩机轮、轴、燃烧室、后燃烧部件以及发动机螺栓。
除了燃气发动机行业之外,高温合金还被选择用于火箭发动机、宇宙、石油化工、能源生产、内燃烧发动机、金属成形(热加工工模具)、热处理设备、核电反应堆和煤转换装置。
高温合金牌号 国标

高温合金牌号国标摘要:1.高温合金概述2.高温合金牌号国标分类3.常见高温合金及其应用领域4.高温合金的选材原则与加工工艺5.我国高温合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正文:一、高温合金概述高温合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具有良好抗氧化性、热疲劳性、蠕变性等性能的金属材料。
高温合金通常由铁、镍、钴、钛等金属元素组成,并添加了铬、铝、钨、硼等合金元素。
高温合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力、石油化工、核工业等高温、高压、高氧化性环境下。
二、高温合金牌号国标分类根据我国国家标准GB/T 15000-2017《高温合金和耐热钢分类》,高温合金牌号分为以下几类:1.铁基高温合金:如GH系列、Fecralloy等;2.镍基高温合金:如IN718、IN738、IN939等;3.钴基高温合金:如CoCrAlY、CoNiCrAlY等;4.钛基高温合金:如Ti-6Al-4V、Ti-5Al-2.5Sn等;5.铜基高温合金:如Cu-Ni-Fe、Cu-Al等。
三、常见高温合金及其应用领域1.铁基高温合金:广泛应用于涡轮叶片、涡轮盘、热交换器、螺栓等部件;2.镍基高温合金:应用于涡轮叶片、涡轮盘、燃烧室、喷嘴等高温高压环境;3.钴基高温合金: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核工业等领域的高温部件;4.钛基高温合金:应用于航空航天、化工、医疗等领域的耐磨、耐腐蚀部件;5.铜基高温合金:应用于导热、导电、耐磨等高温环境。
四、高温合金的选材原则与加工工艺1.选材原则:根据使用环境、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等方面进行选择;2.加工工艺:包括熔炼、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
加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晶粒度、组织形态、杂质含量等,以保证高温合金的性能。
五、我国高温合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1.发展现状:我国高温合金产业已具备一定的规模,产品种类日益丰富,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发展趋势:高端化、轻质化、环保化、智能化。
未来我国高温合金产业将加大对新材料、新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拓宽应用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高温合金1.1.1 高温合金及其发展概况高温合金是指以铁、钴、镍为基体,能在600℃以上温度,一定应力条件下适应不同环境短时或长时使用的金属材料。
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塑性,良好的抗氧化、抗热腐蚀性能,良好的热疲劳性能,断裂韧性,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和使用可靠性。
高温合金为单一奥氏体组织,在各种温度下具有良好的组织稳定性和使用的可靠性,基于上述性能特点,且高温合金的合金化程度很高,故在英美称之为超合金(Superalloy)。
高温合金于20世纪40年代问世,最初就是为满足喷气发动机对材料的耐高温和高强度要求而研制的,高温合金的发展与航空发动机的进步密切相关,1939年英国Mond镍公司首先研究出Nimonic75,随后又研究出Nimonic80合金,并在1942年成功用作涡轮气发动机的叶片材料,此后该公司又在合金中加入硼、锆、钴、钼等合金元素,相继开发成功Nimonic80A、Nimonic90等合金,形成Nimonic合金系列。
如今先进航空发动机中高温合金用量已超过50%。
此外,在航天、核工程、能源动力、交通运输、石油化工、冶金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高温合金在满足不同使用条件中得到发展,形成各种系列的合金,除传统的高温合金外,还开发出一批高温耐磨、高温耐蚀的合金。
高温合金是航空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高温热端部件的不可代替的材料,由于其用途的重要性,对材料的质量控制与检测非常严格。
高温合金的基本用途仍旧是飞行器的燃气轮发动机的高温部分,它要占先进的发动机重量的50%以上。
然而,这些材料在高温下极好的性能已使其用途远远超出了这一行业。
除了航空部件之外,规定将这些合金用于舰船、工业、陆地发电站以及汽车用途的涡轮发动机上。
具体的发动机部件包括涡轮盘、叶片、压缩机轮、轴、燃烧室、后燃烧部件以及发动机螺栓。
除了燃气发动机行业之外,高温合金还被选择用于火箭发动机、宇宙、石油化工、能源生产、内燃烧发动机、金属成形(热加工工模具)、热处理设备、核电反应堆和煤转换装置。
1956年我国正式开始研究高温合金,第一种高温合金是GH3030,用作WP-5火焰筒。
上个世纪60年代先后研制成功GH4037、K417等。
至70年代初,我国高温合金的生产研究已经初具规模,在这一阶段,主要是仿制、发展苏联高温合金及其工艺,质量达到了相当水平。
70年代后,我国开始引进和试制了一批欧美体系的高温合金,研究生产了一批新型镍基合金,如GH4133、GH4133B、K405等。
几十年来,我国已经研究生产了100多种高温合金,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研究生产体系,同时发展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工艺技术,为我国航空事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高温合金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几个阶段:二十世纪40年代以前提出概念,40-50年代实现在喷气发动机的应用,50-60年代在真空熔炼技术取得重大进展,60-70年代集中在合金化方面,70年代后主要在工艺研究方面,定向凝固、单晶合金、粉末冶金、机械合金化和陶瓷过滤等新工艺成为高温合金发展的主要动力,其中定向凝固工艺制备的单晶合金尤为重要,在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中应用尤为广泛。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广泛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显微组织及冶金缺陷预测研究。
1.1.2 高温合金的种类(一)铁基高温合金铁基高温合金的定义是,这些合金的主要组分为铁,并含有相当数量的铬和镍,通常镍含量大约为25%-55%,Ni+Fe≥65%为基,尽可能含有少量的钼和钨。
因为铁基高温合金中镍含量较高,所以也称铁-镍基高温合金。
其强化方式为碳化物或金属间化合物沉淀强化和固溶强化。
金属间化合物通常为Ni3(Al,Ti)即 ’相。
铁基高温合金是由奥氏体不锈钢演化而来的。
各种合金元素的加入对合金带来一种或多种所期望的性能。
对于具有面心立方母体的合金,最有效地强化是由像Ni、Al、Ti、Nb这样的元素实现的。
这类合金也可通过加入相对大量的碳(约0.5%)以形成碳化物沉淀来强化,有时加入氮和磷以增加这种作用。
(二)钴基高温合金钴基高温合金是以钴作为主要成分,含有相当数量的镍、铬、钨和少量的钼、铌、钽、钛、镧。
偶然也还含有铁的一类合金,与其他高温合金不同,它不是由与基体牢固结合的有序沉淀相来强化,而是由已被固溶强化的奥氏体fcc母体和母体中分布少量碳化物组成。
铸造钴基高温合金却是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碳化物强化。
纯钴晶体在417℃以下是密排六方(hcp)晶体结构,在更高温度下转变为fcc。
为了避免钴基合金在使用时发生这种转变,实际上所有钴基合金由镍合金化,以便在室温到熔点温度范围内使组织稳定化。
钴基合金具有平坦的断裂应力-温度关系,但在1000℃以上却显示出比其他高温下具有优异的抗热腐蚀性能,这可能是因为该合金含铬量较高,这是这类合金的一个特征。
钴基合金比镍基合金的焊接性能和抗热疲劳性能更好。
(三)镍基高温合金镍基高温合金是指在650℃-1200℃范围内使用,以镍为基体的奥氏体型合金。
具有在使用温度下较高的强度,优良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是应用最广泛的高温合金。
镍基高温合金广泛地应用于制造航空发动机、各类燃气轮机热部件,如涡轮部分的工作叶片、导向热片、涡轮盘和燃烧室等,由于镍基高温合金的工作温度高、组织稳定,有害相少,抗氧抗热腐蚀性好,能在较高温度和应力条件下工作,因此在高温合金中占重要地位。
目前先进的发动机上镍基高温合金已占总量重的一半左右,不仅涡轮叶片和燃烧室,而且涡轮盘甚至压气机叶片也开始使用镍基合金。
镍基高温合金按工艺分为变形、铸造(定向、单向、共晶)、弥散强化机械合金化,快速凝固粉末合金四类,依靠新工艺开发不仅可提高高温合金性能,还相应开发出多种新合金。
1 镍基变形高温合金镍基变形高温合金是以镍为基体(大于50%)的可塑性变形的高温合金。
在650℃-1200℃温度下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抗氧化和抗燃气腐蚀能力。
分为固溶体强化和沉淀强化两类。
自1941年英国发明第一种Nimonic75合金以来,由于其基体稳定,合金化强化潜力大,综合性能优异等,得到系列发展和广泛应用。
⑴固溶强化型合金。
通过添加与Ni原子尺寸不同的W,Mo,Cr等使基体晶格畸变;加入降低合金层错能元素Co;减缓基体扩散速率元素W,Mo等,可获得一定高温强度、抗氧化、抗燃气腐蚀,冷热疲劳性能好,具有良好冷成型和焊接性能的系列合金。
⑵沉淀强化型合金。
主要是通过固溶处理进行时效处理;从过饱和固溶体γ中沉淀出γ’相,阻碍位错运动而实现强化合金。
其次辅助以固溶强化和晶界强化。
具有较高的高温蠕变强度、抗疲劳性能与抗氧化、抗腐蚀性能。
2 镍基铸造高温合金镍基铸造高温合金是以镍为基体,用铸造工艺成型的高温合金。
在600℃-1100℃的氧化和燃气腐蚀气氛中,可承受复杂应力长期可靠的使用。
广泛应用于制造燃气涡轮发动机导向叶片、涡轮转子叶片以及航天、能源、石油化工等领域的高温结构件。
固溶强化是通过向基体中添加不同量的Cr,Co,W,Mo,Ta,Nb等元素,提高原子间结合力,使晶格畸变,降低堆垛层错能,产生短程有序及其原子偏聚,阻止位错运动,降低固溶体中元素扩散系数,强化合金基体。
沉淀强化是通过添加Al,Ti,Nb,Ta,Hf,Re等元素,形成稳定的γ’相;加入C,B等元素与Cr,Ti,Nb,Hf,W,Mo等形成各类碳化物,强化合金及晶界,强化作用取决于强化相的类型、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
晶界强化通过加入微量B,Zr稀土元素添补原子空位,提高晶界合金化程度,净化晶界,减缓晶界扩散,强化在高温应力作用下合金的薄弱环节晶界。
1.1.3 高温合金的强化(一)强化原理1 固溶强化固溶强化是将一些合金元素加入到铁、镍或钴基高温合金中,而仅形成单相奥氏体来达到强化的目的。
高温合金中,合金元素的固溶强化作用首先是与溶质和溶剂原子尺寸因素差别相关联,此外两种原子的电子因素差别和化学因素差别都有很大影响,而这些因素也是决定合金元素在基体中的溶解度的因素。
固溶强化提高热强性主要反映在两方面:(1)通过原子结合力的提高和晶格的畸变,使在固溶体中的滑移阻力增加,(熔点的绝对温度)时是相也就是使滑移变形困难而强化,这在温度T≤0.6T熔当重要的。
(2)在高温使用条件下(T≥0.6T)更为突出的是通过原子结合力的提高,熔晶温度,阻碍扩散式形变过程的进行,降低固溶体中元素的扩散能力,提高再结熔因而直接影响滑移变形对形变量的贡献。
2 第二相强化(1)内应力场的作用以γ’相强化为例,由于γ’相在基体中共格析出,而在γ’相周围造成高的弹性应力场。
显然γ’相与基体的点阵错配度越大,内应力场也越强,相应得强化效果也应该是越显著,同时也增大了γ’相本身的不稳定性。
(2)位错在第二相前受阻,通过扩散机构绕过第二相障碍的作用(3)位错与第二相颗粒的交互作用铁、镍及高温合金中析出的γ’相,由于它与基体共格,具有与基体γ相同的晶体点阵,所以它能够被在基体滑移面上移动的位错所切割,形成超点阵位错和反相畴界。
第二相质点的大小、间距、数量及分布,直接影响其强化机制。
3 晶界强化与室温强化相反,晶界在高温形变时表现为薄弱环节,因而在破断时呈现晶间断裂的特征。
晶界的晶体结构不规则,原子排列杂乱,晶格歪扭,同时又有各种晶体缺陷(如位错、空洞等)存在。
在室温快速形变下,由于晶界不参与形变,并且可阻止晶内滑移的贯穿,因而有利于合金的强化。
但是,在高温蠕变时,晶界弱化并参与变形,有时晶界形变量甚至可占总形变量的50%。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在常温下,晶界强度比晶内高,但晶界强度随温度升高下降的很快,在某一温度区间,晶内强度与晶界强度大致相当。
温度再升高,晶界强度就比晶内强度低。
晶界通过多种途径对多晶材料产生重大的影响(1)位向的作用。
这里仅指晶界两边的晶粒位向不同而造成的影响;(2)晶界区结构的作用。
这里不仅指晶界去本身的结构和缺陷特点,而且还指在晶界区存在的第二相质点的状态,及晶界区的其它组织结构特点;(3)晶界区化学成分(偏析)的作用。
由于晶界区的结构和缺陷特点,会带来杂质元素或其它元素(特别是微量元素)的偏析;由于晶界区的某些动力学现象,造成元素的局部贫富。
晶界的强化方式:①添加有益的合金化元素,主要包括稀土元素,镁、钙、钡、硼、锆等元素。
这些元素往往通过净化合金及微合金化两个方面来改善合金。
稀土元素和碱土元素净化合金的作用比较明显,而硼、锆、镁等主要起强化晶界作用。
②控制晶界,常采用弯曲晶界以及取消横向晶界的手段来提高高温合金的晶界性能。
4 碳化物强化及质点弥散强化作用对于以碳化物析出沉淀硬化的铁基和钴基高温合金,由于碳化物硬而脆的本质及其非共格析出的特点,其强化作用有以下特点:(1)低温下位错以Orowan绕过方式通过碳化物第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