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采购和物资管理危险源辨识清单
通用企业危险源辨识清单

3、蒸馏塔内的高温物质发生泄
漏,人员接触后,可能导致灼烫事故。
人员伤亡经济损失
容器爆炸、火灾、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灼烫
序号
场所/位置
危险源
辨识标准
可能造成的后果
风险类型(按照
GB6441)
29
中间储罐
中间储罐的承压部件以及内部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
3、在受限空间作业时,使用电
气工具,发生漏电,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人员伤亡经济损失
火灾、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灼烫、触电
14
临时用电部位及周边区域
临时用电部位及周边区域存在可燃物、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带电部位
1、临时用电部位及周边区域存在可燃物、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遇火源可能导致火灾、爆炸等事故;
2、临时用电存在带电部位裸露,
人员伤亡经济损失
火灾、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灼烫
16
动土作业部位及周边区域
动土作业部位及周边区域设施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动土作业的深坑、动土作业的作业环境
1、动土作业部位及周边区域设施内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遇火源可能导致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
2、在动土作业时现场,高差大于2m,人员可能坠入坑内,可能导致高处坠落事故;
3、换热器中的强腐蚀物质发生泄漏,人员接触后,可能导致灼烫事故;
4、换热器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可
能发生泄漏,人员接触,可能导致中毒窒息事故。
26
压缩机安装厂房
压缩机的承压部件以及压机内部的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
1、压缩机的承压部件因内部压力过高,可能导致容器爆炸事故;
危险源辨识清单

现有控制措施下剩 是否可 备 余风险评价 承受风 注 L E C D 险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0.5 0.5 0.5 0.5 1 1 1 0.5 1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6 3 3 3 1 3 3 3 1 3 1 1 1 1 1 3 3 3 1 1 1 3 1 1 1 3 3 1 1 1 6 18 18 18 6 18 6 6 6 6 6 18 18 18 6 6 6 9 3 3 3 18 18 3 3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第2页
办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结果清单
工序名 序号 产生场所 可能导致的危害和事故 称 53 54 55 56 57 58 59 机修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电修 74 75 76 77 78 气割 电焊 9、在密闭场所施焊无排风措施造成窒息
1.2 可承受
防护不当 3 工作环境不 0.5 良 防护缺陷 3 违章作业 6 防护缺陷 防护缺陷 防护缺陷 防护缺陷 防护缺陷 防护缺陷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3 3 3 6 6 6 6 6
1.5 可承受 1.5 可承受 18 6 6 6 6 18 18 18 18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可承受
电气维修 5、电器设备短路造成爆炸 6、电器设备误动造成人员伤害 7、接线错误造成人员伤害 8、作业现场未设置警示牌造成触电 9、电工意外合闸造成电伤
危险源辨识清单模板

危险源辨识清单模板危险源识别清单是企业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之一,其包含了一系列常见的安全隐患,帮助企业识别和预防可能造成事故的危险源,从而加强对生产过程的控制,防止事故的发生。
以下是一份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清单模板供参考。
1. 机械设备类1.1 机械设备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风险1.1.1 操作误操作导致的机械设备故障和人员伤亡1.1.2 操作区域的环境因素,如临时电缆、混乱的场地等导致的危险1.2 机械设备所固有的风险1.2.1 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意外停机或故障导致的危险1.2.2 机械设备的主要零部件以及液压、气压系统等导致的潜在危险2. 物料及仓储类2.1 物料的处理、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风险2.1.1 物料的易燃、易爆及其他有毒有害特性2.1.2 物料的堆放和堆垛方式及处理方法2.1.3 物料的运输和装卸方式2.2 仓储设备及系统的固有风险2.2.1 仓储设备的日常检查和保养2.2.2 仓储设备的防灾管理,如消防系统、泄露控制系统等3. 环境及设施类3.1 生产场地的环境风险3.1.1 有毒有害气体、液体等的排放3.1.2 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3.2 设施设备的固有风险3.2.1 电气线路的安全3.2.2 燃气管道的安全4. 人员行为类4.1 人员操作风险4.1.1 人员误操作4.1.2 保养和维修过程中的人员安全风险4.2 人员劳动保障风险4.2.1 高温、低温、噪声等环境因素造成的健康风险4.2.2 劳动强度过大造成的人员伤害风险以上是一份常见的危险源辨识清单模板,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参考和修订。
同时,企业在使用此模板时,应注意具体科学,结合相关专业人员的建议和实际工作经验,形成适合企业特点的危险源辨识清单,并持续不断地进行落实和优化,确保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安全。
公司年危险源辨识清单

公司年危险源辨识清单公司年危险源辨识清单为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加强安全管理,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制定了公司年危险源辨识清单,对公司的危险源进行全面、系统的辨识和评价,在发现隐患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员工和公司财产的安全。
一、生产车间1. 机器设备:机器设备操作、维修、保养的技术要求不高,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和技术知识,很容易导致设备操作不当、安全保护措施不全,引发设备故障、事故,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2. 压力容器:公司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各种压力容器,如蒸汽锅炉、压缩空气罐等,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检验,存在着气体泄漏、压力突然释放、爆裂等风险,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失。
3. 火灾危险:车间内大量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和物料,如油漆、涂料、溶剂和燃料等,存在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可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4. 环境污染:在生产过程中如果未经过严格的处理和排放标准的控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在车间内需要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保护,避免污染的产生。
二、办公区1. 防火设施:有些办公区存在着防火设施缺陷的情况,如灭火器过期、疏散通道阻塞等,存在火灾风险。
2. 电气设备:公司的办公区主要是通过电器设备进行办公,如果电器设备未经过良好的维护和管理,电线老化、漏电等现象将会导致人员触电、火灾等危险。
3. 楼梯和走廊:公司楼梯和走廊使用较为频繁,如果存在坑洼、松散的地板、扶手不牢固等问题,会引起事故,因此需要加强这些区域的维护和管理。
4. 环境卫生:公司的办公区需要经常进行卫生清理,如没收文件、废旧物品等,以避免杂乱无章的环境给员工带来危险和伤害。
三、库房1. 物品堆放:库房堆放的物品很杂乱,如果不规范堆放,会导致物品倒塌和压伤事故的发生。
2. 危险品储存:公司所使用的危险品需要严格的储存和管理,如果没有经过专业的人员存储和规范的管理,容易引发危险,造成人员与物质损失。
3. 电气设备:库房里的大部分设备是由电提供能源,如果电器设备未经过良好的维护和管理,电线老化、漏电等现象将会导致人员触电、火灾等危险。
办公室危险源辨识清单

办公室危(wei)险源辨识清单引言概述:办公室是我们每天工作的地方,然而,我们可能会忽视办公室中存在的潜在危(wei)险源。
为了确保员工的安全和健康,我们需要对办公室中的危(wei)险源进行辨识和管理。
本文将介绍办公室危(wei)险源辨识清单的内容和方法,以匡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和管理潜在的危(wei)险。
一、物理危(wei)险源的辨识与管理1.1 办公设备和家具:- 检查办公设备和家具是否稳固,是否存在松动或者损坏的情况。
- 确保电缆和路线没有暴露在人行道上,避免绊倒和触电的风险。
-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确保其正常工作并符合安全标准。
1.2 空间布局和通道:- 确保办公室通道畅通无阻,避免堆放杂物或者家具阻塞通道。
- 安装明确的标识和指示牌,指示紧急出口和逃生路线。
- 定期检查楼梯、扶手和地板的状况,修复损坏并保持干燥清洁。
1.3 环境因素:- 检查办公室的照明是否充足,避免眩光和不足的照明。
- 定期清洁和维护空调和通风系统,确保空气质量符合标准。
- 确保办公室的温度和湿度在舒适范围内,避免过热或者过冷的环境。
二、化学危(wei)险源的辨识与管理2.1 办公室材料和产品:- 确保办公室使用的化学物品标签清晰可读,包括清洁剂、墨水和胶水等。
- 储存和使用化学品时,遵循正确的操作程序和安全措施。
- 定期检查和维护打印机、复印机和其他办公设备,避免墨水泄漏和有害气体释放。
2.2 食品和饮品:- 定期清理冰箱和微波炉,避免食品污染和细菌滋生。
- 检查食品和饮品的保质期,避免食用过期或者受污染的食品。
- 提供足够的垃圾桶和垃圾袋,及时清理食品残渣和垃圾。
2.3 废弃物管理:- 分类垃圾桶,将可回收物、有害物质和普通垃圾分开采集和处理。
- 定期清理和清空垃圾桶,避免异味和细菌滋生。
- 妥善处理和储存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和荧光灯管等。
三、人为因素的辨识与管理3.1 紧急情况和火灾:- 安装火灾报警器和灭火器,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9.1.3危险源辨识清单

砸伤、物体打击、挤压等 砸伤、物体打击、挤压等 砸伤、物体打击、挤压等 砸伤、挤压 砸伤、物体打击、挤压等 击打、挤压、肌肉拉伤 车辆受损、人身伤亡 铁屑伤人、物体打击 铁屑伤人、触电伤人等 触电、眩晕、铁器伤人等 触电、眩晕、铁器伤人等 腐蚀伤人、化学烧伤 跌伤、物体打击等 破损、飞溅、触电 物体打击 敲击伤人、物体打击 旋转皮带伤人 砸伤、扭伤、腰肌受伤 中暑 车辆受损,人员受伤 摔伤 摔伤 钢圈爆裂、飞出砸伤 砸伤、摔伤 灼伤、触电 飞屑伤人、触电 火灾 爆炸 火灾、中毒
车间 车间 车间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财务部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办公室
控制措施
办公 场所
序 作业 号 场所
作业活动
危险源(危害因素)
63
室内装潢
64
废旧物品回收
65
66
电热水器
67
使用微波炉
68
桶装饮用水
69
地面积水
70
挂式空调年久失修
71
使用办公刀具
72
办公桌
73
办公座椅
74
文件柜
75
楼梯
76
77
78
办公楼清洁
79
பைடு நூலகம்80
办公楼下
81
出行途中
82 大型 环境
83 集体 84 活动 活动中
85
86
上下班途中
87
88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车间
危险源辨识清单

部门
班组
10
开料作业
1.设备设施有缺陷,防护罩缺损
2.电气设备未接地
3.未设置漏电保护
4.设备传动部位无防护罩 5.未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6.未安排专人操作
7.人员违规作业
8.设备设施未进行定期保养
9.未设置有效的疏散通道
机械伤害
触电
物体打击
火灾
1. 定期检修、维保
2. 遵守操作规程
3. 安排专人操作
二级
较大风险
公司
部门
班组
5
铜管焊接(乙炔动火)
1.氧气瓶、乙炔瓶存放区域不符合要求,二者间距不符合要求或混合存放
2.气瓶无瓶帽
3.气瓶未设置防倾倒措施
4.动火作业与气瓶安全距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符合要求
5.气瓶阀体、减压阀、软管损坏或破损
瓶体表面锈蚀、破损
6.乙炔瓶无阻火器
7.气瓶倾倒放置在地上;8.缺少对气瓶作业的安全监督
中毒、窒息
其它爆炸
触电
高处坠落
物体打击
机械伤害
1.安装符合抛光打磨的电气设备; 2.电气设施应接地和设置漏电保护装置; 3.管道和设备导出静电; 4.安装符合相应等级的防爆要求的电气设备; 5.按照粉尘标准规范设置除尘器; 6.建立粉尘清扫制度,安排专人清理粉尘; 7.严禁使用压缩空气清扫粉尘、采用植物扫把清扫粉尘; 8.开展粉尘专项培训,作用人员掌握粉尘相关知识; 9、制定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配备相适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开展应急能力培训和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二级
较大风险
公司
部门
班组
2
喷油作业
1.未在作业场所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识;
危险源辨识清单

145
气割时火焰发出的强光
146
油污与皮肤接触
147
地面油污造成人员滑倒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触电
火灾
触电 灼伤 灼伤 灼伤 触电灼伤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火灾 火灾 灼烫 火灾 火灾 火灾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灼烫火灾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断层破碎带塌陷
车辆伤害
经常检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火灾
经常检查,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其他伤害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其他伤害
经常检查并及时保养维修
坍塌
基坑边缘2米范围内严禁停放机电设备
其他伤害
保证道路畅通
火灾
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机械伤害
严禁吊运松散材料,加强监护
导致风险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触电 火灾 火灾 火灾 火灾 触电
人身伤害
不采购含氨的产品
5 防水材料采购、使用 有毒、易燃
人身伤害
到合格供方采购;选用、采购毒性小的产品
6
车辆运输
油箱漏油
火灾
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7
库房内吸烟、用火、有热源
火灾
挂禁烟标志;库内无取暖、高热度灯具
8
无防火措施
火灾
沙子铺地,配备灭火器材
9 油漆、稀料存放 用铁制工具开桶
火灾
禁止用铁制工具开桶
114
无证操作
115
电焊作业
引燃周围可燃物
116
设备漏电
其他伤害 机械伤害 环境污染人身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人身伤害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 环境污染其他伤害 其他伤害 机械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易造成财产损失 1 制定现场管理制度 无现场管理制度或制度有缺陷 和人员伤害
易造成财产损失
未按制度要求进行日常检查 或人员伤害隐患
五
易发生使用混
材
淆,造成财产损
料
标识不明确
失
现
场
存放条件不符合要求
财产损失
管
钢材、水泥未按规定进行覆盖
理
支垫
财产损失
钢材存放超高 现场材料 存放太乱
易发生倒坍、伤 人 易发生人员伤害 事故
贮存
员伤亡
没有定期检查库存安全隐患
易发生安全等事 故,造成财产损 失和人员伤亡
四
贮存环境不良
易造成财产损失
仓 库
易发生检查人员
管 理
库内照明不足或较差通风
或发货人员碰撞 或跌倒伤害及呼 吸困难
造成结块等不良
情况,带来财产
水泥未及时出库,贮存过期 损失
2 消防设施管理
易发生火灾,造 成财产损失或人 库房内无消防设施或设施失效 员伤亡
失和人员伤亡
理
易发生倒坍事
其它材料贮存货架不牢或超高 故,造成财产损
、超重
失和人员伤亡
未对需保养的库存物资进行定
期保养
易造成财产损失
危险源辨识清单
hwegs/qse-01
区域/项目:产品采购和物资管理
序号
活动/过程
危险因素
编号:物—A0
危害影响
控制措施
易发生爆炸,造
化学危险品未按规定要求进行 成财产损失和人
易发生机损等事
设备过程能力不足或设备有缺 故,造成财产损
1 装卸起重设备选择 陷
失和人员伤亡
易发生物体打
起重索具缺陷或不符合规定要 击,造成财产损
求
失和人员伤亡
三
财产损失和(或)
材
司机无证操作
人员伤害
料 装
财产损失和(或) 起重工无证指挥或违章操作 人员伤害
卸
财产损失和(或)
司机与起重工联络信号不明确 人员伤害
危害影响
易造成质量安全 事故,带来财产 损失和人员伤亡
控制措施
各种油料和化学品
六 3 发放
各种油料发放混淆
材
料
发
化学品未按规定要求发放
放
4 劳保用品工具发放 未按规定时间发放
易造成机损事 故,带来财产损 失和人员伤亡
易发生爆炸等事 故,造面财产损 失和人员伤害 易发生安全事 故,造成人员伤 亡
易发生安全事
危险源辨识清单
hwegs/qse-01
区域/项目:产品采购和物资管理
编号:物—A0
序号
二 材 料 采 购 运 输
活动/过程
危险因素
危害影响
易发生化学品渗
漏等安全事故,
பைடு நூலகம்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未按法律 造成财产损失和
法规及其他要求运输和标识 人员伤亡
材料封固不牢
易翻车或掉下, 造成财产损失和 人员伤亡
控制措施
危险源辨识清单
hwegs/qse-01
区域/项目:产品采购和物资管理
序号
活动/过程
危险因素
编号:物—A0
危害影响
控制措施
1 考查厂家
2 供方评价 一 供 3 供方确定 方 选 择
4 合同签定
考查内容不全 评价内容不符合要求 选择不合格供方
易选择不合格供 方,带来财产损失 或人员伤害
带来财产损失和 (或)人员伤害
易造成发放混
六
未制定发放管理制度或制度不 乱,带来财产损
材 1 发放制度
完善
失或人员伤害
料
易发生材料浪
发
钢材、水泥等物资 未按限额领料规定进行发放或 费,造成财产损
放 2 发放
发放手续不全
失
危险源辨识清单
hwegs/qse-01
区域/项目:产品采购和物资管理
编号:物—A0
序号
活动/过程
危险因素
水泥标号发放混淆
2 装卸方法
无装卸方案或方案有缺陷
易造成财产损失 和人员伤亡
方案实施前没有对作业人员进 易造成财产损失
行技术交底或培训
和(或)人员伤亡
易发生倒坍、火
灾等事故,造成
库内水泥、木材及
财产损失和人员
1 其它材料贮存 未制定仓库管理办法
伤亡
四
仓
易发生倒坍事
库
水泥、木材贮存过高等不符合 故,造成财产损
管
安全规定
发放的劳保用品不符合标准要 故,造成人员伤
求
亡
易造成现场混
乱,发生安全事
七
未制定废旧回收制度或制度不 故,带来人员伤
废 1 废旧油料回收 落实
害
旧
可能造成人员 伤
材
未按制度执行
害,财产损失
料
回
废旧料回收后未按规定要求进 易造成财产损失
收
行分类处置等
或人员伤害
财产损失、人员 伤害
易出现质量、安
全事故,造成财
合同中未明确产品标准和有关 产损失和人员伤
安全要求
害
1 制定采购计划
易造成运输事
合同中未明确期限、运输方法 故,财产损失和
和包装要求
人员伤害
易发生质量安全
事故,造成财产
计划中未明确产品标准及有关 损失和(或)人员
安全信息
伤亡
计划未经授权人批准
易采购不合格产 品,造成财产损 失和人员伤害
二 材 料 采 购 运 输
2 材料运输
计划中未明确采购时间
影响生产,财产 损失和心里压力
易发生质量安全
事故,造成财产
采购的原材料和劳保用品不合 损失和(或)人员
格
伤亡
运输车辆选择不当
易发生运输事 故,造成财产损 失和人员伤亡
运输分包方选择不利 司机无证驾驶
易发生运输事 故,造成财产损 失和人员伤亡
易发生交通事 故,造成财产损 失和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