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下册期中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语文Word版含答案

高三语文试卷 2016.3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如果你没有绝世的容貌,那么你有绝世的也是好的。
②之作,不足先生一哂,如蒙赐正,不胜感激。
③百度91应用平台对于APP开发者最大的意义,就是将他们的产品展现给用户,让产品开发者将更多的精力专注于产品之上。
④那个时候的中国,社会动荡,经济秩序极为混乱,物价,人民苦不堪言。
A.姿态付梓进而扶摇直上B.姿势涂鸦进而青云直上C.姿态涂鸦从而扶摇直上D.姿势付梓从而青云直上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发改委日前发出通知,要求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公司组织好成品油生产和调运,严格执行国家价格政策,确保市场稳定供应。
B.曾帮助发现埃博拉病毒的科学家彼德·皮奥特表示,此次在西非暴发的埃博拉危机很可能要持续到2015年年底才能结束。
C.早在1979年,中方就提出共同开发钓鱼岛附近资源的设想,首次公开表明了中方愿以“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解决同周边邻国间领土争端的立场。
D.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速了大气中化学污染物的光化学反应,增加了大气中的光化学氧化剂,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多。
3. 下列诗句按顺序排列成为一首完整的诗歌,正确..的是( 3分 )①门前树已秋②窗里人将老③寒山独过雁④结茅临古渡⑤日夕逢归客⑥暮雨远来舟⑦卧见长淮流⑧那能忘旧游A.⑤①③⑦②⑧④⑥B.⑤⑦③⑥①②④⑧C.④①⑦②③⑤⑧⑥D.④⑦②①③⑥⑤⑧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我总觉得,我们有些作家太虚伪了,我觉得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的作家有忏悔意识,敢于面对真实的内心世界。
①这是我们的作家最失败的地方②他们有一种“扬善”的美德,但也有一种“隐恶”的劣性③俄罗斯为什么可以产生那么多一流的大作家④缺少一种真正的悲悯情怀和忏悔意识⑤不敢叩问自己的灵魂,把自己的灵魂亮出来给人看A.④②⑤①③ B.⑤②④①③ C.③②①④⑤ D.②⑤①④③5.对文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5月22日,莫言出席中拉人文交流研讨会发表演讲:“我不能说马尔克斯是当代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但自上世纪60年代至今,世界上的确没有一本书像《百年孤独》那样产生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江苏省扬州中学最新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

4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烧灼.(zhuó) 颓.然(tuí) 瑰.丽(guī)瞠.目结舌(chēng)B.夙.愿(sù)贫瘠.(jí)缱绻.(juǎn)命途多舛.(chuǎn)C.齑.粉(jī) 罡.风(gāng)逡.巡(jùn) 沁.人脾胃(qìn)D.赊.账(shē) 趿.拉(tā) 强.笑(qiáng) 茕.茕孑立(qióng)2.下列加点字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大道(大路)纾.祸(解除)A.通衢..穷.饿无聊(贫穷)觇.北(窥视)B.论.《诗》《书》(评论) 重译款.塞(叩)绐.为谒曰(欺骗)不更.事(经历)C.啖.以利(利诱) 遂坐上坐,无所诎.(同“屈”,理亏)无内.诸侯军(同“纳”,接纳)决策东乡.(同“向")D.诋.大酋当死(辱骂)道.海安、如皋(取道)恐年岁之不吾与.(给) 来吾道.夫先路(同“导”,引导)3.下列各句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沛公从.百余骑A。
去今之墓.而葬焉B.会项伯欲活.张良C.沛公然.其计 D.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延伸到远方,消失在迷茫的天际.A。
登上黄山光明顶放眼眺望,起伏的群山座座相连,鳞次栉比....,原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只不过是个引子,主题之所在则是“安得广 B.读完诗,我们才大彻大悟....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ﻫ C.他的音质很好,可惜师出无名,如果能有名师指点,他在音乐....上肯定会有光明的前途。
ﻫ D.人生道路的选择很多时候都只是一念之间的事,但结果却可能大相径...庭.。
所以要想将来不后悔,不怨恨,就只有在那一念间慎重考虑,仔细思量。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亚运会是一个特殊的舞台,既展示体育健儿的竞技水平,又彰显赛场观众的精神风貌.作为东道主,我们不仅要为中国运动员鼓劲,远道而来的客人更需要喝彩。
2021年扬州中学树人学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1年扬州中学树人学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金华道情发源于金华义乌市,形成约在清乾隆年间,道光至光绪年间开始流行于浙江金华地区以及周边的衢州、丽水等市县。
因各地语言有别,当地听众往往把艺人们所唱的道情冠以当地名称,可见金华道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浙江省五大地方曲种之一。
金华道情的艺人大多为盲人或半盲人。
金华道情的传统曲目分“摊头”和“正本”(短篇和中长篇)两类。
摊头类似弹词的开篇,多在正本前加唱,其篇幅较短,正本是有头有尾的完整故事,有说有唱,短则一场唱完,多则三四场,每场约二至四小时。
金华道情正本曲目有四百多个,有的移植、改编自传统戏曲,有的根据其他曲种改编,还有一部分则是根据发生在金华地区的真人真事编成的,故金华道情又叫“唱新闻”。
2008年金华道情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摘编自高燕编著《金华民俗文化读本》)材料二:金华道情的道具是渔鼓和简板。
渔鼓是毛竹制成的筒状器物,中间打通,一头绷上猪油皮,套上布环,将猪油皮绷紧,用手指轻轻弹击于绷紧的猪油皮上,能发出“嘭嘭”的声音;简板是用剖开的竹子做的两条毛竹片,主要配以节奏,使演唱更具韵味。
传统的金华道情表演形式为一人采用当地方音,怀抱渔鼓,手持简板,自行伴奏说唱,以唱为主,间有说白。
唱句多为七字句,通俗易懂。
演唱时艺人唱一段加几句说白,配上简单的动作,即所谓“艺人一台戏,演文演武我自己”。
尽管金华道情曲调仅有一个基本调,即“道情调”,但演唱者根据内容、情绪的需要,有“平调”“悲调”“哭调”等多种唱腔,并按节奏分有紧板、中板、慢板等。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金华道情在唱腔上锐意改革,出现了把金华民歌、婺剧音乐融合进道情的新派唱法,以轻松欢快的方式代替了沉闷哀怨的基调,使古朴的金华道情更加优美动听。
同时,又开发了“群唱”形式,由五人组合坐唱,使古老的道情焕发了新的魅力。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3月质量检测月考语文试卷(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第二学期质量检测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悬.念/琴弦.醇.厚/谆.谆告诫渐.染/循序渐.进B.箴.言/斟.酌拜谒./殚精竭.虑折.本/大打折.扣C.覆辙./掣.肘寒暄./喧.宾夺主传.记/传.奇小说D.刚愎./媲.美谙.熟/万马齐喑.忖度./度.德量力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亚运会是一个特殊的舞台,既展示体育健儿的竞技水平,又彰显赛场观众的精神风貌。
作为东道主,我们不仅要为中国运动员鼓劲,远道而来的客人更需要喝彩。
B.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塑造出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C.在堪称“世界工厂”的珠三角地区,城镇化率已超过80%,各种城市病随之而来。
如何纾缓居民生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是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话题。
D.昨日,西藏扎墨公路控制性工程——嘎隆拉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墨脱即将摘去“全国唯一不通公路县”的帽子。
一时间关于墨脱的报道见诸于各大媒体。
3.根据文意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5分)有人说: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往往是孩子提出的问题。
因为他们的问题是真正的心灵问题、哲学问题。
①哲学最终成了极少数对问题穷追不舍的人的专利。
②大人们往往回避问题,或只分析问题。
③于是,哲学思想便在这种环境中很快地夭折了。
④而孩子们往往因为大人们没有给出答案而沮丧,放弃了对问题的追问。
⑤孩子们的问题往往把真理性问题一丝不挂地揪出来,让大人们很尴尬。
4. 下面这个句子写出了人与人之间应具备的关系,请你仿用这种方式写一个句子,要求能反映出人与自然(环境) 之间应具有的联系。
(4分)示例:理解、信任是填平鸿沟的基石,怀疑、疏远是割开感情的利刃。
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苏秦)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
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
扬州市2019_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语文调研试卷

高三语文5月调研考试参考答案1.B(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甚嚣尘上:形容对传闻之事议论纷纷,现在多指某种言论十分嚣张。
骇人听闻:某种事件使人听了感到恐惧;耸人听闻:夸大事实,使人听了感到震惊。
“消化”与“胃”搭配;消融:冰雪融化。
)2.A(由③①⑤的局部排序,可以排除BC选项,由④⑥的局部排序排除D选项)3.D(例句中“惠风”指和风,A项中“长风”指远风,大风;B项中“东风”指从东方吹来的风;C项中“朔风”指北风。
)4.C(A项中“最大”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驴子也没有认为自己“聪明”;B项所讲内容不是材料核心意思;D项中“封闭自己的内心”理解错误,马的回答也不是“劝告”。
)5.B(致:施加)6.D(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7.(1)(他)每天率领参加训练的百姓,用打仗的事情来督促他们,用威势使他们行动起来,用恩惠使他们信服,所以指挥起来得心应手。
(日、拊循、倒装句、孚、如意各1分)(2)李固认为发兵事务州郡地方便可胜任,只要选择有勇有谋并能爱民惠民能够担任将帅的人,让他担任太守,可以要求他平息叛乱成功。
(任、但、勇略仁惠、责、句意通顺各1分)8.对内治民有方,(1分)爱民惠民,民众拥戴他;(1分)对外抗寇有功,(1分)不可替代,朝廷倚重他。
(1分)【参考译文】镜湖熊公刚中进士时,接受任命担任太仓州太守,逐渐升任为吴郡别驾,不久又升任太仓兵备佥宪。
现在又接到朝廷的诏令,被擢升为右副都御史。
从一开始做官到现在担任独当一面的官员,将近十二年,官职共三次升迁,却没有离开太仓治所。
太仓,是以前昆山沿海的地方,前代防备抵御日本,只在庆元、澉浦、上海设置戍卫兵营,没有提及太仓。
自从淮阳王建立海上运输,那么乘船航海的差事,都从这里开始了,(太仓)在当时屹然成为一方重镇。
国家停止了漕运事务,设置两卫,一百几十年间,海外太平无事。
嘉靖初年,有人进谏想撤去新建州,请求设置兵备分司,朝廷保留了州同时还设置兵备分司。
2020-2021学年扬州中学树人学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2020-2021学年扬州中学树人学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借用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老百姓与统治者的关系。
历史的演变,王朝的更迭,向来是后人所津津乐道的内容。
无论是官方史书的记载,还是民间演绎的传说,我们都能从中窥到历史真实而有趣的一面。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浩的新作《N个国王和他们的疆土》收录了11篇小说,讲述国王们的故事,却不是我们平常看到的“正史”中那些位高权重荣耀无比的国王,作者把他们从宝座上拉下来,还原成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真实“记录”他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体验。
小说中的国王有一些有历史依据(比如李煜亡国的故事),有一些是作者的想象或“重构”。
11篇自成故事,却又仿佛可在各篇章中找到彼此的身影,好似勾画了各自雄踞一方的地图,作者借助想象,以文学虚构抵达“历史真相”。
(摘编自张燕峰《在文学虚构中抵达历史真相》)材料二:文学与历史是人类两种源远流长的文化形态,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
通常“历史”既指过去发生的事件,也指关于历史的记载即历史学,还指与“自然”相对而言的人类“文化”或“文明”。
文学可以对历史进行表征,对历史典籍所记载的故事进行借用与演义,书写过去发生的事件,甚至可以成为历史的见证等,更为重要的是文学可以表达对历史的判断或者反思,但是文学又有解构历史和超越历史的冲动。
我们先从文学与历史的关联处来考察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历史与文学一个显而易见的相通之处是叙事性。
实际上,大多数历史著作的确有自己的叙事特征与文体风格。
比如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在表达对法国大革命反讽性的认识时,就将史实与评价、哲理与文思融为一体,运用了不同的叙述角度与叙述语调。
历史与文学相通处之二似乎是想象性与情感性。
“编年史的作者编撰较长历史阶段的著作时,必然面临许多空白之处,他只能利用自己的才智和猜测来填充这些空白。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省扬州市扬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意境说也是中国文艺理论的重要范畴,它的影响,它的生命力不下于文气说。
意境说最初只应用于诗歌,后来波及小说。
废名说过:“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
”所谓“唐人绝句”,就是不着重写人物,写故事,而着重写意境,写印象,写感觉。
物我同一,作者的主体意识很强。
这就使传统的小说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小说和诗变得难解难分。
这种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
这种小说的语言也就不能不发生变化。
这种语言,可以称之为诗化的小说语言——因为它毕竟和诗还不一样。
所谓诗化小说的语言,即不同于传统小说的纯散文的语言。
这种语言,句与句之间的跨度较大,往往超越了逻辑,超越了合乎一般语法的句式(比如动宾结构)。
比如:“老白粗茶淡饭,怡然自得。
化纸之后,关门独坐。
门外长流水,日长如小年。
”(《故人往事·收字纸的老人》)如果用逻辑紧严、合乎语法的散文写,也是可以的,但不易产生如此恬淡的意境。
强调作者的主体意识,同时又充分信赖读者的感受能力,愿意和读者共同完成对某种生活的准确印象,有时作者只是罗列一些事物的表象,单摆浮搁,稍加组织,不置可否,由读者自己去完成画面,注入情感。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这种超越理智,诉诸直觉的语言,已经被现代小说广泛应用。
如:“抗日战争时期,昆明小西门外。
米市,菜市,肉市。
柴驮子,炭驮子。
马粪。
粗细瓷碗,砂锅铁锅。
焖鸡米线,烧饵块。
金钱片腿,牛干巴。
炒菜的油烟,炸辣子的呛人的气味。
红黄蓝白黑,酸甜苦辣咸。
”(《钓人的孩子》)这不是作者在语言上耍花招,因为生活就是这样的。
如果写得文从理顺,全都“成句”,就不忠实了。
语言的一个标准是:诉诸直觉,忠于生活。
2020届扬州维扬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届扬州维扬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笔墨精神与中国文化程大利笔墨不仅是技法,而且是一种精神,一种中国传统的精神。
看清代的艺术品会觉得越来越小气,你们看清东陵的雕刻与明代相比就差远了。
中国艺术的传统绝对不止是元明清以来的传统,在这之前的汉、魏、六朝,以及这之前的先秦,先秦之前的青铜时代、石器时代,艺术都非常的纯朴沉厚。
那时候,人是把艺术与生存放在了一起,艺术上功利色彩不多,仅仅是为了美的需要。
人类最初的审美追求就是“天地恢宏,宇宙无限”,体现了这么一种精神,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博大深厚是传统艺术最本质的精神特征。
由于博大深厚才产生出了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是中国艺术的基本观念。
由于这种天人合一观把天地万物作为有生命的景致,到宋人提出“格物穷理”,由“格物穷理”到“物我两忘”,把人完全带入到了大自然中。
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是两个背景支撑下的艺术现象,两种哲学背景,两种美学背景。
欧洲的绘画非常好,它是一个高峰,中国绘画也是一个高峰,但是这两个高峰只能远远的看着,要想融合起来非常困难。
如果要融合,双方都要从山上走下来,走到山谷才能见面,山谷又是浅层次的东西。
这个谷底现象是东西方文化交流面临的普遍现象。
中国的方块字对于外国人来说太难了。
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世界,就是一首诗。
中国的汉字和艺术结下了最早的关系,中国汉字的象形是中国艺术最早的发端。
西方则没有方块字的概念,它是由拼音组成的,因而也就没有字可以象形的概念。
汉字本身有很多微妙的意义,这种微妙的意义构成了汉字最本质的东西。
汉字组成了诗,但是中国的诗是很难翻译成英文的,比如“关关鸠”怎么翻?《诗经》翻成散文大打折扣。
这也是艺术的不可解读性的一个方面,所以阐释学是二十一世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十世纪在认识论上有一个大误区,就是以经济状况推断文化状况,以经济价值观判断文化价值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下册语文期中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时装、明星、流行歌曲、电子游戏让我们应接不暇,时尚的、通俗的、大众的、流行的文化在我们身边________,而高雅的、精英的、经典的文化却与人们日益疏离,渐行渐远。
这是文化________的必然,还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偶然?确实让人颇费________。
A.汹涌澎湃演绎思悟B.纷至沓来演进思悟C.汹涌澎湃演进思量D.纷至沓来演绎思量2.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要想通过取得更高的成就来获得幸福往往难以如愿,因为人们总是和自己身份相当的人进行比较来决定自己是否幸福。
B.作为现象级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的幕后功臣,总制片人李路最近受到了各大媒体的高度褒赞,而他本人却对此显得十分平静。
C.近日,广电总局发出通知:互联视听节目服务单位要按照“谁办谁负责”的原则,对络剧、微电影等络视听节目推进先审后播的管理制度。
D.人民币能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世界上又一种“硬通货”,靠的是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与世界更紧密的对接取得的。
3.下列几则新闻评论的标题,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漫天飘过“王宝强”,媒体还能做些什么?》B.《反腐不要忘了打“苍蝇”!》C.《保护文物,法治的“钢牙”莫要“龋”了!》D.《惠民资金成“唐僧肉”?》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去哪儿了”之所以走红一时,________。
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人们在反思中完善,社会在反思中前行,国家在反思中文明。
①更是对心灵能够诗意栖息的企盼②这种反思是对现代文明的呼唤③为的是净化自我,利己达人;今人同样应有“去哪儿了”的反思,从而让灵魂纯净,让文明归位,让社会和谐④是因为它成为人们对自身、对家庭、对社会的一种反思⑤是对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⑥古人提醒“吾日三省吾身”A.④⑤①②⑥③ B.④②①⑤⑥③C.④⑥②⑤①③ D.④②⑤①⑥③5.请从下列春晚“世间同春”对联集锦(次序已打乱)中,挑出适合的上下句,组成两副对联,分别送给“山东山西观众群”和“广东广西粉丝群”两个观众团队,最合适的选项应是(3分)()①水泽源流江河湖海②金银铜铁铬镍铅锌③泰山日壶口烟天地奇观④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⑤南海风清讲述春天故事⑥漓江水碧飘来三姐新歌⑦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⑧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A.③④/⑧⑦ B.①②/⑦⑧C.④③/⑤⑥ D.②①/⑥⑤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高祖文皇帝,姓杨氏,讳坚,弘农郡华阴人也。
皇妣吕氏,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高祖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
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
"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
皇妣尝抱高祖,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
皇妣大骇,坠高祖于地。
尼自外入见曰:"已惊我儿,致令晚得天下。
"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顶,目光外射,有文在手曰"王"。
长上短下,沈深严重。
初入太学,虽至亲昵不敢狎.也。
年十四,京兆尹薛善辟为功曹。
十五,以太祖勋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成纪县公。
十六,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
周太祖见而叹曰:"此儿风骨,不似代间人。
"明帝即位,授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
帝尝遣善相者赵昭视之,昭诡对曰:"不过作柱国耳。
"既而阴谓高祖曰:"公当为天下君,必大诛杀而后定。
善记鄙言。
"武帝即位,迁左小宫伯。
出为隋州刺史,进位大将军。
后征还,遇皇妣寝.疾三年,昼夜不离左右,代称纯孝。
宇文护执政,尤忌高祖,屡将害焉,大将军侯伏、侯寿等匡护得免。
其后袭爵隋国公。
武帝聘高祖长女为皇太子妃,益加礼重。
齐王宪言于帝曰:"普六茹①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
恐非人下,请早除之。
"帝曰:"此止可为将耳。
"内史王轨骤.言于帝曰:"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
"文宣帝时,或请开之,以便行路。
帝不许,曰:"当有圣人来启之。
"及高祖至而开焉,莫不惊异。
大象二年五月,以高祖为扬州总管,将发,暴有足疾,不果行。
乙未,帝崩。
时静帝幼冲,未能亲理政事。
内史上大夫郑译、御正大夫刘昉以高祖皇后之父,众望所归,遂矫.诏引高祖入总朝政,都督内外诸军事。
周氏诸王在藩者,高祖悉恐其生变,称赵王招将嫁女于突厥为词以征之。
丁未,发丧。
宣帝时,刑政苛酷,群心崩骇,莫有固志。
至是,高祖大崇惠政,法令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
(节选自《隋书·卷一·高祖(上)》)【注】①中国复姓之一,为鲜卑族姓氏,杨坚家族曾被北周政权赐姓“普六茹”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虽至亲昵不敢狎.也狎:亲近而不庄重B.遇皇妣寝.疾三年寝:卧(病)C.内史王轨骤.言于帝曰骤:突然D.遂矫.诏引高祖入总朝政矫:假托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第二段关于杨坚出生时各种异象的叙写,意在突出其卓绝不凡,这一点在古代帝王传记中并不鲜见。
B.杨坚仕途顺达,一路升迁,并袭爵隋国公,后来又在冀州打败破高湝,并被文宣帝授予定州总管之职。
C.尼姑、赵昭皆预言杨坚将霸有天下,齐王宪、王轨也认为他貌相有异,将来有篡逆的可能,杨坚由此更加低调行事,深藏不露。
D.杨坚能最终掌有实权既靠自身的政治智慧,也与朝中大臣的匡扶支持以及武帝对他的信任倚重有关。
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1)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4分)(2)高祖大崇惠政,法令清简,躬履节俭,天下悦之。
(5分)9.周武帝为什么不愿加害于杨坚,你认为有哪些原因。
请试作概括。
(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经炀帝行宫刘沧①此地曾经翠辇过,浮云流水竟如何?香销南国美人尽,怨入东风芳草多。
残柳宫前空露叶,夕阳川上浩烟波。
行人遥起广陵②思,古渡月明闻棹歌。
【注】①刘沧:唐朝诗人,后人评价他“喜谈今古”、“深怨唐室”。
②广陵:指今扬州,隋炀帝曾三次来此游玩,此处代指行宫。
(1)诗家评议本诗中第三联“空”字用得极妙,请请赏析其妙处。
(5分)(2)有人评价说,本诗中最后一联含有“不尽之意”,请结合全诗说说“不尽之意”有哪些,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5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1)_____________,玉盘珍羞直万钱。
(李白《行路难》)(2)商旅不行,_________________ (范仲淹《岳阳楼记》)(3)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4)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5) 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庄子《逍遥游》)(6)绿云扰扰,梳晓鬟也;___________,弃脂水也。
(杜牧《阿房宫赋》)(7)君子坦荡荡,___________ 。
(《论语•述而》)(8) ___________ ,子欲养而亲不待。
(韩婴《韩诗外传》)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一场决斗【法】莫泊桑战争结束了,普鲁士军队仍旧驻扎在法国,从那座精神错乱、饥饿不堪且令人百般失望的巴黎市里,头几列火车出发了,开向新定的国界去,慢吞吞地穿过好些破败的村落和田园。
杜步伊先生乘列车到瑞士去找妻子和女儿——敌人入侵以前,母女俩早已到了国外。
车厢里,有两个英国游客。
他们用本国话谈天,有时借着旅行指南来辨认那些记在书上的地名。
忽然,列车在一个小城市停住了,一个普鲁士军官,在佩刀和客车的两级踏脚板相触的巨大响声里,从车厢的门口上了车。
他高大的身材紧紧裹在军服里,胡子几乎连到了眼角,眼光有几分寒气。
下颏的长髯红得像是着了火,上唇的长髭须的颜色略微淡些,分别斜着向脸的两边翘起,脸好像被分成了两截。
那两个英国人用好奇心的微笑端详着他,杜步伊先生却假装看报没有去理会。
他不自在地坐在一角,仿佛是一个和保安警察对面坐着的小偷儿。
列车又开动了。
两个英国人继续谈天,继续寻觅着当日打过仗的地点。
突然,他们指向远处一个小镇,那个普鲁士军官伸长了他那双长腿,把身子在座位上向后仰着,用一种带德国口音的法语说:“在那个小镇里,我杀死过十二个法国兵,俘虏过两百多个。
”他又说:“那些法国小子,我狠狠揪他们的耳朵。
”他瞧着杜步伊先生,胡子里露出了骄傲的笑容。
列车前进着,经过了好些始终被德国兵占住的村子;一眼望过去,几乎到处全是德国兵。
他们正像非洲的蝗虫一样盖住了地面。
军官伸出一只手说:“倘若我担任了总司令,早就攻破了巴黎,那就会什么都烧掉,什么人都杀掉。
再不会有法国了!”两个英国人出于礼貌,简单地用英国话答应了一声:“oh!yes!”普鲁士军官抽出自己的烟斗,瞧着这个法国人说:“您身上没有带烟吗?”杜步伊先生答道:“没有,先生!”普鲁士军官接着说:“等会儿车子停了的时候,请您去给我买点来。
”他又笑了起来,“我一定给您一份小费。
”列车呜呜地叫了,速度渐渐降下来,随即完全停住了。
普鲁士军官打开车厢的门,随即抓住杜步伊先生的胳膊,对他说:“您去替我跑腿吧!快点,快点!”这时候,杜步伊先生突地向月台上一跳,尽管站长做了好些手势,随后他连忙跳进这列火车的一个邻近的车厢里了。
他独自一个人了!他解开了坎肩的钮子,心房真跳得厉害,于是又喘着气去擦额上的汗。
列车在另一个站里停住了。
那个军官忽然又出现在杜步伊先生的面前,紧接着那两个英国人被好奇心驱使也跟着上来了。
德国人在法国人的对面坐下,始终带着笑容:“您刚才不肯替我去跑腿。
”杜步伊先生回答:“不肯,先生!”列车又开动了。
军官说:“那末我剪您的胡子来装我的烟斗吧。
”于是他向着杜步伊先生的脸伸过手去。
两个英国人始终是镇静自若的,都目不转睛地瞧着。
普鲁士军官已经抓住了杜步伊嘴唇上的一撮胡子拔起来,在这当儿,杜步伊先生只反手一下就托起了普鲁士军官的胳膊,抓住了他的脖子,把他推倒在座位上。
接着,杜步伊发狂地鼓起腮帮子,睁圆着两只冒火的眼睛,一只手始终扼住对方的脖子,另外一只手握成拳头,开始怒不可遏地向对方脸上打个不停。
血出来了,那个脖子被扼的德国人只是干喘。
末后,杜步伊先生忽然站起来,一言不发地重新坐到了原来的座位上。
那个普鲁士军官由于惊惶和疼痛,一时摸不着头脑,缓过气来后说:“倘若您不肯用左轮手枪来和我决斗,我就要宰掉您!”杜步伊先生回答:“只要您愿意。
我完全同意。
”火车就要到斯特拉斯堡了,杜步伊对那两个英国人说:“您两位可愿意替我做公证人?”他们齐声用英语回答:“oh!yes!”列车停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