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课题1-1

合集下载

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6.1 碳单质的多样性 +课时一+碳的单质 课件

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6.1 碳单质的多样性 +课时一+碳的单质    课件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碳单质的多样性
课时一 碳的单质
课堂要点
一、碳的单质
物质
金刚石
石墨
C60
结构模

构成微
碳原子


碳原子

C60分子

课堂要点
物质
金刚石
颜色
无色透明
物 光泽 加工后璀璨夺目

自然界最硬的物
硬度

质质 导电性不导电来自熔点很高石墨
灰黑色
有金属光泽
很软,有滑腻

良好的导电性
很高
3. 碳在高温下可以夺取含氧物质中的氧元素,表现
出 还原 性。
高温
2Cu+
碳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C+2CuO
CO2↑



课后作业
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3CO2↑ ,
3C+2Fe2O3
高温
4Fe


碳还原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CO2
高温
2CO 。






课后作业
硫酸铜 CuSO4
硝酸银 AgNO3
氢氧化铜 Cu(OH)2
硫酸铝 Al2(SO4)3
氢氧化钠 NaOH
碳酸钠 Na2CO3



课后作业
2.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铁在氧气中燃烧: 3Fe+2O2
点燃
Fe3O4 ;
点燃
4P+5O2
2P2O5 ;
(2)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初中化学 第六单元 课题一 金刚石 石墨和C60 教案

初中化学 第六单元 课题一 金刚石 石墨和C60 教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教案)秣陵初级中学李苏云1、基本要求:(1)了解金刚石、石墨的物理性质和主要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物质的结构与物质的性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4)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5)知道木炭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2、弹性要求:(1)木炭和活性炭吸附性的比较以及吸附引起的的压强变化。

(2)人造金刚石和金刚石薄膜的介绍。

3、发展要求:(1)以人类对碳单质的认识为例,引导学生形成“科学是发展”的观点。

(2)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气体的猜想与验证。

4、不宜拓展:同素异形体的概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碳的可燃性与还原性。

难点: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总结,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教学准备1、[实验6-1]所需的有关器材及药品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情景引入]:我们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展示]: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模型。

[介绍]: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一、碳的单质1、金刚石(C)阅读课本第104页[小结]:1)、性质:金刚石是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熔点较高,不导电。

2)、用途: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做钻头和钻石等。

2、石墨(C)阅读课本第104页[小结]:1)、性质:石墨是一种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细磷片状固体,较软,在纸上划过可留下痕迹,耐高温、导电。

2)、用途:可做润滑剂、铅笔芯、电极等。

[介绍]:木炭[实验6-1] 木炭的吸附性将教材中的一个锥形瓶改成A、B两个锥形瓶,加入相同的略显红色的水,分别向A、B两个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的木炭粉和活性炭。

并提出以下问题:1、A、B两个锥形瓶中现象有何不同?说明了木炭、活性炭具有什么性质?2、请你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分析产生不同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什么?3、你们知道这一性质有什么实际用途吗?那种物质效果更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PPT课件

天然采集到的金刚石并不带闪烁的光 泽。需要经过仔细琢磨成许多面后,才成 为璀璨夺目的装饰品——钻石。
未加工的钻石
加工后的钻石
库世 利界 南最 大 的 钻 石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以用 来刻划玻璃,切割大理石,加工金属,把它装 在钻探机的钻头上,钻凿坚硬的岩层等。
硬度大
结构
决定
性质
决定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为什么物理性 质会相差这么远呢?
物质的用途
反映 决定
正八面体 平面网状结构
物质的性质
反映 决定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物质的结构
3.C60
由60个碳原子构成,结构类似足球,又 名足球烯。
C60的分子结构和足球相似
C60除了在超导方面的应用外,在以下几个方 面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①有感觉功能的传感器 ②增强金属的强度 ③新型的催化剂 ④光学应用 ⑤对癌细胞具有杀伤效应等医疗功能。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能不能用粉末状碳酸钙代替 块状大理石? 答:不能,反应速度太快,不易操作,不利于收集.
九年级化学上册· 人教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第1节 金刚石 石墨和C60
新课导入
我们知道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不 同物质,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 成不同物质吗?
新课导入
水墨山水画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
金刚石
石墨
C60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
纯净的 金刚石是一 种无色透明 的、正八面 体形状的固 体。 金刚石的结构 金刚石
请学生说出: 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一些方法
化学反应原理的探讨
1、碳酸钙
高温
氧化钙
+ 二氧化碳

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九年级化学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目的;1: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并联系性质了解它们的主要用途。

通过单质的性质学习有关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共性、个性关系的认识人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与教育。

2:使学生初步掌握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碳与氧在不同条件下反应的产物不同,渗透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反应既决定于物质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于反应条件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重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重要物性和用途;金刚石和石墨物性差异很大的原因。

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难点:金刚石、石墨和C60的重要物性,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教学过程:[提问] 我们都见过晶莹璀灿的金刚石,也经常使用铅笔、碳棒,冬日里还可用木炭取暖,可你们知道它们各是由什么成份组成的?它们有什么联系吗?[讲解] 铅笔芯、碳棒的主要成份是石墨,金刚石、石墨、木炭,还有活性炭、焦炭等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这节课主要学习金刚石、石墨及木炭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阅读] 课本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

一、金刚石、石墨和C60的成份、物理性质及用途[讲解]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决定了用途上的差异。

1.利用金刚石硬度大、耐高温可做钻探机的钻头;利用硬度大,可做玻璃刀;由于金刚石对光有折射散射作用,可做装饰品。

2.利用石墨质软可做铅笔芯;利用石墨滑腻、耐高温,可做耐高温的润滑剂。

3.石墨可导电,可以做电极,又耐高温可做高温电炉的电极。

4.利用石墨传热性能好,并在温度骤然升高时不易炸裂,可做石墨坩埚。

5.利用石墨耐酸碱的耐腐蚀性强,可做化工管道,耐酸槽、耐碱槽等。

[小结]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性质上有如此大的差异是由于二者中碳原子的排列顺序不同,即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章)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

课题1主要介绍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与碳60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和碳的化学性质。

课题2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支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课题3通过实验探究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学生在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和有关氧气的知识后,再学习碳及其氧化物是顺理成章的。

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前几单元里已获得不少有关碳的知识,知道了碳具有可燃性,跟氧气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学习碳的单质的基础上,学习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等,认识碳酸及碳酸盐,为今后学习酸、碱、盐、金属的知识打下一个基础。

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中占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并具有以下特点:(1)注意采用体验学习与探究学习的方式;(2)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和练习学生的生活实际;(3)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4)图文并茂,教材中许多内容是以图代文,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碳及碳的氧化物的性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形成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形成关注社会和环境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教学思路:在进行碳的单质时,应注意联系自己生活中用刀或见到的物质以及紧密联系社会和高新科技来分析它的结构、性质及其与用途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时,要积极参与活动与探究,讨论、归纳、总结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与物质状态和性质的关系,学习碳的氧化物时应注意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及社会实际分析归纳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用途以及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学习本单元时,要“突出典型、体验探究、挖掘本质、揭示规律、掌握类型”这种从个别到一般的科学方法是学习元素化合物的主要方法之一。

教材中的许多内容以图代文,以帮助学生理解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及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图形,理解图示涵义,掌握图示有关知识,想象、推测物质的结构、性质、用途、培养空间想象能力,为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奠定必备的基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优秀教案:第6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优秀教案:第6单元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从容说课本课题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碳单质,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理性质和C60分子的结构特点。

在介绍石墨的同时又穿插介绍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其用途,使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结构的观点。

第二部分通过学生回顾复习引出碳的一个重要化学性质——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反应,又通过活动探究理解了碳能与某些氧化物反应,并能根据实验现象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化学反应的特点后又总结出了还原反应的概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3)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同一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过程与方法(1)会对展示或演示的资料分析、归纳。

(2)能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会对现象分析归纳,总结出重要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发展的观点看待碳的单质。

(2)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点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总结。

实验探究——分析——归纳。

教具准备教师用具: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模型、玻璃刀、6B铅笔芯、干电池、石墨电极、投影仪、电视媒体、防毒面具、导线、灯泡。

学生用具:(1)仪器:小锥形瓶、试管(大小各1个)、铁架台、酒精灯、网罩、带导管的塞子;(2)药品:红墨水、烘烤过的木炭(活性炭)、木炭粉、CuO粉末、澄清石灰水。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板书]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引言]我们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展示]金刚石,石墨、C60分子模型[介绍]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教师]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学生总结]同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引导]观察金刚石样品,试描述有关物理性质。

[学生观察、讨论、总结]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形状。

[展示]玻璃刀[介绍]刀头上镶有金刚石,用它来裁玻璃。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

金刚石、石墨、和C60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 60广东广州花都区联安中学广东广州花都区联安中学(510890510890)) 梁新苗梁新苗梁新苗 一 教学背景1 1 面向学生:初中面向学生:初中面向学生:初中2 2 2 学科:化学学科:化学学科:化学3 3 课时:课时:课时: 1 14 4 课前准备:一把玻璃刀和一把阳江十八子大刀,玻璃两片,上课时让学生亲自切割玻璃,课前准备:一把玻璃刀和一把阳江十八子大刀,玻璃两片,上课时让学生亲自切割玻璃,通过对比体会玻璃刀中金刚石的硬度大。

通过对比体会玻璃刀中金刚石的硬度大。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在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在引导学生走进化学世界,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从化学角度认识了身边的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学学习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化学技能之后,本单元开始深入、细致地研究碳和碳的氧化物。

前面的内容对本课题起到铺垫作用。

前面的内容对本课题起到铺垫作用。

第一课题包括两部分,第一课题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碳的单质,第二部分介绍碳的化学性质。

今天我主要说一说第一部分的教学思路。

这部分主要介绍了金刚石、石墨的重要物理性质和C 60分子的结构特点。

在介绍石墨的同时又穿插介绍了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及其用途,使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使学生树立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结构的观点。

用途体现结构的观点。

掌握了这一重要化学思想后,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学习化学的意义,感受化学世界的魅力。

思想后,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体会学习化学的意义,感受化学世界的魅力。

2、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①认识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物质;知道金刚石、石①认识不同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形成不同物质;知道金刚石、石墨和C 60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都是由碳元素形成的单质②② 能说出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对应用途能说出金刚石、石墨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对应用途 ③③ 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2 2 )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金刚石、石墨、和C 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和结合有关信息,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和结合有关信息,分析归纳出物分析归纳出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①通过对C 60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研究的介绍,学会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②② 通过对碳的几种单质的学习,树立用知识改造生活的观念。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整章教案 碳和碳的化合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整章教案 碳和碳的化合物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整章教案碳和碳的化合物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整章教案碳和碳的化合物《人民教育版9级化学》第6单元碳、碳氧化物课程设计全章课标要求1.知识和技能(1)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单质碳在常温下的稳定性和升高温度时的化学活泼性。

(3)掌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原理和方法,学习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方法。

(4)了解CO和CO 2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

(5)认识co2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了解co的毒性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我们可以掌握元素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2)通过对O2和CO2制备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实验室制备气体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思路。

(3)学习观察和描述有关CO2和Co性质的实验,并从实验事实中总结CO2和Co的一些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介绍各种简单的碳物质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应用,我们可以学会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

(2)通过对实验室制气理念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

(3)通过研究“温室效应”和过量排放二氧化碳所产生的一氧化碳的毒性,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科书分析本单元是继第二、第四单元学习空气、氧气和水以后,学习的又一个“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单元,学习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衍变关系。

这里既是对前一阶段启蒙学习能力达成的检验――需要全面运用启蒙阶段学习所积累的化学知识与技能,又是为以后学习燃料及其利用、酸和碱、盐和化肥等单元的内容打基础、作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

本单元的知识主要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所用的药物,产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检查和全面测试方法,使用的试剂、装置和收集方法的原因,教材应引导学生采用体验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注重创设教学情境,以呈现的方式联系学生的生活现实;教材内容与社会和高新技术密切相关;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是插图而不是文本,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石墨
(1)结构:细鳞片状
(2)石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性质① :深灰色、不透明细鳞 片状固体、质地软, 有滑腻感 用途① :做铅笔芯、 润滑剂等
性质② :有金属光泽、能导电 用途② :做电极、电刷等
石 墨 润 滑 剂
铅笔小知识
铅笔规格通常以H和B来表示,“H”是英文“Hard” (硬)的开头字母,表示铅笔芯的硬度,它前面的数字越 大,表示它的铅芯越硬,颜色越淡。“B”是英文 “Black”(黑)的首字母,表示笔迹的黑度,表示铅笔 芯质软的情况,它前面的数字越大,表明颜色越浓、越黑。 铅笔为什么有软和硬的差别呢?这是因为石墨太软,光用 石墨做笔芯,既易断也易磨损,因此,生产上常在石墨粉 末中掺进一些粘土粉末以增加硬度。粘土掺得越多,铅笔 就越硬;粘土掺得越少,铅笔就越软。 想一想,“6B”、“6H”与“HB”三种类型的铅笔,哪 种铅笔最硬?哪种铅笔最软?
1、阅读116页化学、技术、社会 2、书上119页1、2
3、木炭、活性炭、炭黑、焦炭 (无定形碳)
木炭 活 性 炭
木炭能吸附红墨水吗?
加热后 的木炭
现象: 红色逐渐褪去
木炭、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 因此木炭、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 能力
活性炭(木炭)的用途
冰 箱 去 味 剂
食品脱色
炭黑的用途
油漆
焦炭的用途
炼铁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形态的碳单质逐渐被 人们发现,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 另外还有碳纳米管。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的比较 金刚石 石 墨
无色 透明、正八面 体形状的固体 深灰色、有金属光 泽、细鳞片状固体
色态
硬度
天然最硬的物质
不导电
钻石、钻探机的钻 头、切割玻璃等
很软
导电良好 铅笔芯、电极等
导电性 用途
1、结合金刚石、石墨的性质和用途, 讨论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 关系。 决定 性质 用途 反映 2、为什么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 质有这么大差异呢? 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1.请将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相关内容用 直线连接起来 金刚石硬度大 冰箱除臭剂 石墨的导电性好 切割玻璃 活性炭的吸附能力强 干电池电极
2.“依靠科学战胜非典”佩戴一种含有活性 炭 的口罩可以预防“非典”,这是利用活性炭 吸附 的 作用。
3.金刚石和石墨都是( D ) A.有金属光泽的无色透明晶体 B.电的良导体 C.非常坚硬的物质 D.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4.下列关于碳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B ) A.石墨可用作高温润滑剂 B.炭黑可用作冶金工业的原料 C.金刚石可用作钻探机的钻头 D.活性炭可用作防毒面具里的吸附剂
C60
一个C60分子是由60个碳 原子构成,分子形似足球, 又名足球烯。这种足球结 构的分子很稳定。它应用 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 面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比较碳与炭的区别: “碳”:
是元素的名称,是核 电荷数为6的一类原子 的总称。比如:碳元 素、碳单质、含碳化 合物、一氧化碳。 (这儿不能用“炭”)
导体,有润滑性。 有特殊性质,可用于材料科学、超导体等方面。 C60:
金刚石:作装饰品、玻璃刀、钻探机的钻头
2.用途
石墨:作铅笔芯、电极、高温润滑剂 木炭:吸附色素和异味 活性炭:作净水剂、防毒面具、防臭鞋垫、脱色剂
3.金刚石、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原因: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决定 用途 4. 性质 体现
“炭”:
表示由碳元素组成的某种 物质—木炭、活性炭、焦 炭、炭黑等。
请您欣赏
中国古字画
郑 板 桥
竹炭
竹炭
炭包
竹炭肥皂
炭雕
钻石恒久远
一颗永流传
太空电梯
更新的碳单质:
C540
C70
C240
金刚石: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最硬。 1.几种碳单质 石墨:深灰黑色细磷片状固体,很软,是电和热的良
7、化学物质中有一种由多个五边形和六边形组 成的形似足球的笼状分子,称为“足球烯”化学 式为C60。关于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属于单质 B.属于混合物 C.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D.足球烯是实心的 8、只含有碳元素的物质( D) A、一定是金刚石 B、一定是石墨 C、一定是纯净物 D、可能是混合物
5、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C ) A、金刚石和石墨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B、金刚石是单质,而石墨是化合物 C、金刚石和石墨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金刚石不含杂质,而石墨含杂质
6、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 错误的是( C ) A.璀灿夺目的天然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长期未用而难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 量铅笔芯来作润滑剂 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碳粉制成的 D.C60应用于材料科学
第七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
1
钻石恒久远 一颗永流传
一、碳的单质
1、金刚石
(1)结构:正八面体
(2)、金刚石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性质 ① :无色透明、正八面体 形状的固体 用途① :装饰品(对光的折射 使金刚石璀璨夺目) 性质② :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 用途② :划玻璃、钻头、切割大 理石 钻 头 玻 璃 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