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通用技术12技术的发明与革新地质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PPT课件

下面是美国科学家经过严格的筛选,选出了 10项对人类贡献最大的技术。
第1项:眼镜 眼镜使眼睛有缺陷的人,对世界更加亲近;
人类的缺陷,可以通过技术发明来弥补。
第2项:原子弹 人类文明,可以在一瞬间被摧毁。它
告诉人们,核武器是多么的危险,争取和 平是多么的重要。
第3项:印刷术 理由:极大地提高了人类信息传递的速
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人们只有通过 发明、革新,才能使技术有较大的飞跃。 新技术的不断发明和革新,推动着各种技 术及其产品的不断进步与完善。
技术发明(invention)指的是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 没有的事物.
技术革新(innovation)指的是对原有技术加以改 造和提高.
世界十大多产发明家
莱昂纳多·达·芬奇 (意大利)
知识产权是指对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 占有使用、处理和收益的权利,是一种无形财 产权,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 法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保护了发明者的创造,使发 明者能设计创造出更多的新产品
知识产权包括
广义上: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全 权、专利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 布图设计权和计算机程序著作权等各种 权利。
最著名的发明:计算器 雕塑,绘画
第二名
尼古拉·特斯拉(美国)
最著名的发明:无线电 交流电的传输方法
第三名
亚历山德罗·伏特(意大 利)
最著名的发明:电池
第四名
亚历山大·贝尔(英国)
最著名的发明:电话 金属探测器 空调系统
第五名
艾萨克·牛顿(英国)
最著名的发明:微积 分
指南针
最早出现的指南工具叫司南,战国时已被普遍使用。 到了宋代,人们发明了人工磁化方法,制造了指南鱼和
高中通用技术: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课件

印刷术的历史变迁
雕版印刷:公元8世纪的发明。 在硬木版刻上凸起的阳文反字, 再把墨涂在字上,然后铺上纸, 用棕刷在纸上刷印。 揭下来就是一张白底 黑字的印刷品了
印刷术的历史变迁
活字印刷:最早发明活字印刷的是我国宋代的 毕昇,发明于北宋庆历年间(公元1041一1048年)。 活字印刷术的基本方法,就是先制成单字,然后用 所需要的字排版印刷,印完之后,再把字拆下来, 以备后用。这样下次印书就不需要整版整版地刻字, 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书籍的出版速度
第二节
技术发明与技术 革新
第二节: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技术创新是技术发展的灵魂
一、技术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 发明:创造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事物。 革新: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两者的结果都用新的技术来取代已经 陈旧和落后的技术。因此,发明和革 新是技术的源泉。
技术发明
历史上一些重要的技术发明对技 术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的四大发明: 指南针 造纸术 火药 活字印刷
蒸汽机的发明
20世纪新四大发明: 原子能 半导体 计算机 激光器
技术革新
技术的不断革新是通向技术发展 之路的重要机制。
显示器的更新换代
发明于1897年的映像管 --CRT阴极射线管显示器 --等离子显示器 --LCD、LED 液晶显示器 --电浆显示器
全 自 动 洗 衣 机
(全 带自 烘动 干洗 功衣 能机 )
免粉洗衣机/臭氧杀菌消毒/节能
通信技术的发展
电磁式电话机 老式手摇电话机
电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总机接线员
转盘拔号电话机使自动交换器接通 电话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数字程控交换机
本次课程结 束,谢谢
印刷术的历史变迁
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_图文

两年后,曾和梅乌奇在同一个实验室工作的贝尔申请了电话专利权 ,并获得西联电报公司一笔巨额合同。梅乌奇愤而提起上诉,当时最高 法院同意以欺诈罪指控贝尔,但就在胜利的曙光就要显现时,他却于 1889年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英国科学博物馆首次解密的一些文件显示,世界的“电话之父”应 该是德国一名理科教师,而不是人们一直以来公认的贝尔!
电话发明者是不是贝尔? 贝尔
参考资料:
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决议,指定从意大利移民到美国的梅乌奇 才是电话的发明者,号称“电话之父”的贝尔是一个“无耻的窃贼”。
决议中讲述了一个凄惨的故事。梅乌奇1808年出生在意大利,曾学 习机械工程,1850年移居美国并加入了美国国籍。他在研究电击疗法时 ,发现声音可以通过铜丝传导。由于妻子瘫痪在床,梅乌奇做出了一个 简单的“通讯系统”,把妻子的房间和他的实验室连接起来,以便随时照 应。1874年,梅乌奇将他的“能够远距离通话的通话器”做了公开演示。 但是,不会英语的梅乌奇融不入美国主流社会,得不到应有的认可。
知识窗
什么是著作权? 又称为版权,指作者依法对其创作的文学、
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专有权。 著作权和商标权一样,其保护的对象具有专
有性、时效性、地域性和复合性的特征,两者 权利人都有权将权利客体作为交易标的进行转 让,都有权在受到不法侵害时,请求损害赔偿 。
三、专利的申请与保护
(一)专利及其意义 一个设计,当它具备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
知识窗
商标的特点和作用: 1)、商标是商品或服务的标志。任何一个商标都要同 某个商品或服务结合在一起,否则就不可能起到标明 来源和树立信誉的作用;
2)、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销者专用的标志。它是企 业信誉的象征,不允许别人侵犯或损害,不允许出现 混淆或误认,即商标具有排他性;
英国科学博物馆首次解密的一些文件显示,世界的“电话之父”应 该是德国一名理科教师,而不是人们一直以来公认的贝尔!
电话发明者是不是贝尔? 贝尔
参考资料:
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决议,指定从意大利移民到美国的梅乌奇 才是电话的发明者,号称“电话之父”的贝尔是一个“无耻的窃贼”。
决议中讲述了一个凄惨的故事。梅乌奇1808年出生在意大利,曾学 习机械工程,1850年移居美国并加入了美国国籍。他在研究电击疗法时 ,发现声音可以通过铜丝传导。由于妻子瘫痪在床,梅乌奇做出了一个 简单的“通讯系统”,把妻子的房间和他的实验室连接起来,以便随时照 应。1874年,梅乌奇将他的“能够远距离通话的通话器”做了公开演示。 但是,不会英语的梅乌奇融不入美国主流社会,得不到应有的认可。
知识窗
什么是著作权? 又称为版权,指作者依法对其创作的文学、
艺术和科学作品享有的专有权。 著作权和商标权一样,其保护的对象具有专
有性、时效性、地域性和复合性的特征,两者 权利人都有权将权利客体作为交易标的进行转 让,都有权在受到不法侵害时,请求损害赔偿 。
三、专利的申请与保护
(一)专利及其意义 一个设计,当它具备创造性、新颖性和实用
知识窗
商标的特点和作用: 1)、商标是商品或服务的标志。任何一个商标都要同 某个商品或服务结合在一起,否则就不可能起到标明 来源和树立信誉的作用;
2)、商标是商品生产者或经销者专用的标志。它是企 业信誉的象征,不允许别人侵犯或损害,不允许出现 混淆或误认,即商标具有排他性;
地质版通用技术第一章第二节技术的发明与创新(创新性)课件

• 助听器的创造:
技术创造
创造自然界从未有过的事物
• 电视机机的革新: 技术革新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性〕
对原有技术进行改造和提高
联系:用新技术代替落后、陈旧的技术,
促进了社会的开展
三、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 〔技术的综合性〕
技术的创造与革新
案例:杂交水稻技术需要多学科知识
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 稻育种专家, 具有全面、深 厚的农业科学知识。1973 年, 袁隆平和他的助手终于 成功地实现了水稻的三系配 套,使水稻的产量提高了 20%。这一成果轰动了世界。
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
技术的创造与革新
中国最美的桥梁:杭州湾跨海大桥
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一座横跨中国杭州湾海域的跨海大桥,它北起浙江 嘉兴海盐郑家埭,南至宁波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 的跨海大桥。修建此桥梁时要将潮汐学、工程结构力学、材料力学、流体 力学、数学、地质学、美学等各种知识相结合。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 综合性是技术的内在特性。
材料学
物理
面料
技术的创造与革新
思考:下面一些技术需要运用哪些综合知识?
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
汽车设计
超高层建筑设计
机器人设计
附加案例2:自行车的革新
技术革新是指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 高。
附加案例3: 的开展历程
电报
有线无线(大哥源自、 )可视技术的创造与革新
仔细分析上面的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发 现,这两种技术革新有一个共同点,那
就是
• 它们本身并不是创造,而是在别人 的技术创造〔现有成熟技术〕的根 底上,进行某些改进,使其逐步完 善、提高,以适应各种新的需求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PPT_图文

2. 少部分学生思维反应相对较慢 ,对于新知识理解需要较长的反 应时间.
学生要求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学 生提出不同要求:
A类:了解发明与革新的基本知识 ,能说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具体 事例。
B类: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对已有 的一些东西加以某方面的改进。
第一章:内容标准
教材分析
1.内容标准 主题:技术及其性质
学情分析 本章是《通用技术》课程的起始篇,
教学目标 旨在带领学生走进五彩缤纷的技术世
界,认识技术及其性质。
教学过程 技术课程必须实现的基本任务是:要
教学反思 正确、全面地认识技术及其性质,理
性、恰当地处理技术问题。
地位与作用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材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第1节: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第2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第3节:技术需要综合知识 第4节:技术应用的两面性 第5节:知识产权及其保护
地位与作用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材
第2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本节包括两点内容:“技术发明”和“技 术革新”、技术的发明和革新是技术创新 的两种形式,他们都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的动力。因此,本节的内容主要是认识技 术的创新性。
教材分析
1 技术发明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整体思路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3
强化创 新意识
2 技术革新
教学重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掌握技术创新的内涵,用已有的知 识进行革新尝试、动手实践
教学难点
亲历革新与发明
学生要求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学 生提出不同要求:
A类:了解发明与革新的基本知识 ,能说出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具体 事例。
B类:能够结合生活实际,对已有 的一些东西加以某方面的改进。
第一章:内容标准
教材分析
1.内容标准 主题:技术及其性质
学情分析 本章是《通用技术》课程的起始篇,
教学目标 旨在带领学生走进五彩缤纷的技术世
界,认识技术及其性质。
教学过程 技术课程必须实现的基本任务是:要
教学反思 正确、全面地认识技术及其性质,理
性、恰当地处理技术问题。
地位与作用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材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第1节: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第2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第3节:技术需要综合知识 第4节:技术应用的两面性 第5节:知识产权及其保护
地位与作用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材
第2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本节包括两点内容:“技术发明”和“技 术革新”、技术的发明和革新是技术创新 的两种形式,他们都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的动力。因此,本节的内容主要是认识技 术的创新性。
教材分析
1 技术发明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整体思路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3
强化创 新意识
2 技术革新
教学重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掌握技术创新的内涵,用已有的知 识进行革新尝试、动手实践
教学难点
亲历革新与发明
高一通用技术 第二节技术的发明与革新课件 地质版 精品

三、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 (技术的综合性)
• 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 具 有全面、深厚的农业科学知识。1973 年, 袁隆平和他的助手终于成功地实现 了水稻的三系配套,使水稻的产量提高 了20%。这一成果轰动了世界。 杂交水稻技术是植物学、作物育
种学、作物栽培学、土壤肥料学、植
物保护学等诸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这说明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 4、在下列的活动中,属于科学活动的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医用B超技术 C、 验证万有引力定律 D、摄像设备的创新
• 5、下列技术的发展解放了人的体力是
• A、B超技术 B、摄像技术 C、电视技术 D、蒸汽动力
• 6、袁隆平是我国“杂交水稻之父”, 他掌握了植物学、作物育种学、作物 栽培学、植物保护学、土壤肥料学许 多学科的知识和技术,这说明了技术 的
• 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性是技 术的内在特征。一般地,每一项技术 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多笔的制作技术,大到航空航 天技术,都是多种知识共同作用的结 果。
小结:
• 包括: 技术革新 技术发明
1、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 2、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 3、 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都是推动人 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技术的第三个性质:创新性
2、技术的创新性:
案例
• 瓦特蒸汽机与第一次技术革命 • 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是一种成本效益合理的动力
机器, 它改变了人类过去完全靠人力、畜力、水力 作为主要动力的历史, 形成了一个以动力技术为主 导技术, 以机器加工、蒸汽动力、机械制造、铁路 运输和钢铁冶炼等技术为主导技术群的技术体系, 从而引发了第一次技术革命, 把人类从手工业时期 带到了机器时代。 讨论:蒸汽机的发明如何推动了技术的发展?
地质版 《通用技术1》第一章 第二节、第三节(共19张PPT)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9
多学科知识的综 合运用使得航天
成为现实
10
二、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秦山核电站
11
(1)技术与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技术表现为劳动者的技能、生产过程的物质手段、 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等,是生产的组成部分,它 是直接的生产力,具有实践性(5实践性)。
科学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与生产不发生直 接联系。
科学只有利用技术作为中介,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6中介性)。
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的 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12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含义不同:科学属知识体系,技术属应用体系。 成果形式不同:科学类不具有商业性,技术类具有
商业性。 任务不同:科学是回答问题,技术是解决问题。 科学与生产不发生直接关系,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
通用技术 * 必修1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1
第二节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一、技术发明 二、技术革新
2
一、技术发明
过去没有创造出或没有的技术或技术产品
第一台计算机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
3
二、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就是在别人技术发明的基础上, 进行的改进、完善、提高等。
技术的第三个性质:创新性。
离开了实践就无法体现技术的价值。
科学力求发现,技术力求发明。
13
随堂练习
1. 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指的是( C)
A信息技术
B体现信息性和专业性的技术
C 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D专业技术
2.B超技术的不良使用,从而导致男女比例的失 衡,这主要体现技术的( C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 两面性 D专利性
9
多学科知识的综 合运用使得航天
成为现实
10
二、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秦山核电站
11
(1)技术与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技术表现为劳动者的技能、生产过程的物质手段、 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等,是生产的组成部分,它 是直接的生产力,具有实践性(5实践性)。
科学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与生产不发生直 接联系。
科学只有利用技术作为中介,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6中介性)。
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的 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12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含义不同:科学属知识体系,技术属应用体系。 成果形式不同:科学类不具有商业性,技术类具有
商业性。 任务不同:科学是回答问题,技术是解决问题。 科学与生产不发生直接关系,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
通用技术 * 必修1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1
第二节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一、技术发明 二、技术革新
2
一、技术发明
过去没有创造出或没有的技术或技术产品
第一台计算机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
3
二、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就是在别人技术发明的基础上, 进行的改进、完善、提高等。
技术的第三个性质:创新性。
离开了实践就无法体现技术的价值。
科学力求发现,技术力求发明。
13
随堂练习
1. 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指的是( C)
A信息技术
B体现信息性和专业性的技术
C 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D专业技术
2.B超技术的不良使用,从而导致男女比例的失 衡,这主要体现技术的( C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 两面性 D专利性
高中通用技术第二节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优秀课件

技术革新是技术创新的另一种形式。 例如:自行车的更新迭代、 的更新换代
任何技术都不可防止地涉及各种知识领域,凝结着各种知识的精华。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载人航天飞船
杂交水稻技术和载人航天飞02 第二节 技术的创造与革新
仿生耳塞
这款耳塞可以放大 或减小各种噪音。它有 一款与智能 应用软件 同步的处理器,用户可 手动选择希望过滤的频 率。也就是说,当列车 吼叫着驶过时,人们可 以站在地铁的站台上用 正常音量交谈,甚至可
为你自动系鞋带
在用户把脚放到鞋里 后,只需要按一下鞋舌附 近的按钮,这款鞋就可以 自动系紧或放松鞋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托罗拉A1000手机
一、技术发明
• 过去没有的技术或技术产品
集成电路的发明
• 美国硅谷是微电子工业的发祥地和中心,轰动世界的 集成电路,最早就是在这里发明的。美国贝尔实验室 经过精心研究,发现了半导体的电流放大原理,并发 明了可代替电子管的晶体管。1958年,硅谷的一家公 司发明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块用半导体硅制成的集 成电路。此后,许多科技人员进行了无数次应用技术 实验、研制出了从装有1000个以上晶体管的集成电路 到自身具有完整功能单元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再到装 有10万~100万个晶体管的集成度更高的超大规模集 成电路(图1-4)。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轨迹,其实就是一个技术 不断创新的过程。
• 集成电路的发明,促进了计算机的支新换 代,同时对航空、航天、通信以及家用电 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20世 纪60年代以后,全球技术发生的日新月异 的变化,都离不开集成电路。
二、技术革新
• 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㈠ 多功能缝纫机的诞生
• 近年来,家电产品的热销势 头有增无减,而缝纫机则处于 滞销状态。一家公司的设计师 深入市场调研后发现,缝纫机 的单一功能已经很难满足现代 人的需要。于是,他们借鉴西 欧流行的一机多用的特色,设 计出了一种带电脑的多功能通 用机。这种通用机既能缝纫, 又能进行文字处理和设计多种 几何图案花纹;同时,它的造 型美观,操作简便。投放市场 后,迅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学习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 2、把握发明和革新的基本概念
• 二、能力目标: 能结合案例,学会猜想产品的今后的发
意见,也请写在上边
50
感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本课件下载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1
Q&A问答环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
He is quick and eager to learn. Learning is learni ng and asking.
49
结束语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 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 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
技术创新
技术发明 技术革新
• 发明指的是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 有的事物。
• 革新指的是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 提高。
• 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
造 纸 术 的 发 明
造纸术的发明
蔡伦, 字敬仲, 桂阳(今湖南桂阳县)人。 公元88年 ( 东汉永和九年 ) 发明了造纸术。
一次偶然在郊外看见茂密的树再度触 发了他造纸的灵感。他命人剥取大量树皮, 磨成浆粉,经高温蒸煮, 然后以固定尺度 木模, 造成纸型, 再曝晒、风干, 终于造出 了纸。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 月15日9时整 飞行时间/圈数:21小 时/14圈 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
天第一人杨利伟外,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 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 旗、一面北京2008年 奥运会会徽旗…… 等等。
费俊龙,聂海胜
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翟七志刚号、刘伯明、景海鹏
USB键盘吸尘器
苹果均分器
包饺子器
平板夜读灯
鼻梁增高器 挺鼻器 美鼻夹
技术革新是技术创新的另一种形式。
例如:自行车的更新换代 手机的更新换代 大哥大——3G
自行车
可调速自行车
变速山地自行车
变速公路自行赛车
伸缩折叠自行车
摩托罗拉A835手机屏幕 图为索尼爱立信发布新款3G旋转彩屏手机Z1020
展 • 三、情感目标:
认识创新的重要意义,培养自己的创新 意识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 搭载物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等
神 舟 一 号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 2001年1月10日1 时0分3秒 飞行时间/圈数: 6天零18小时/108 圈 试验项目: 我国第一艘无人飞 船。
神舟三号飞船是我国首 次完全模拟载人状态进行
飞行试验。
船舱里坐了一名矮小結实 的“小伙子”。这是飞船上 新添的模拟人設备。虽說是 假人,可“他”卻会“呼吸”、 能“排汗”,皮肤软绵绵的 很像真人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2002年 12月30日0时40分 飞行时间/圈数:6天 零18小时/108圈 搭载物品:除了大气 成分探测器等19件设 备已经参加过此前的 飞行试验外,其他的 空间细胞电融合仪等 33件科研设备都将是 首次“上天” 。
袖珍手动缝纫机
三、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 (技术的综合性)
多学科 知识的 综合运 用使得 航天成 为现实
◆亲历技术革新
• 挂钩如何使用才能区分你我呢?
男女 有别 挂钩
• 下雨天通常刮风, 就给我们骑车带 来很大的不便, 如何能既遮风又 挡雨呢?
母子雨衣
• 如何改进笔 筒,使之有 更多更全的 功能呢?
一、技术发明
• 过去没有的技术或技术产品
集成电路的发明
• 美国硅谷是微电子工业的发祥地和中心,轰动世界的 集成电路,最早就是在这里发明的。美国贝尔实验室 经过精心研究,发现了半导体的电流放大原理,并发 明了可代替电子管的晶体管。1958年,硅谷的一家公 司发明并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块用半导体硅制成的集 成电路。此后,许多科技人员进行了无数次应用技术 实验、研制出了从装有1000个以上晶体管的集成电路 到自身具有完整功能单元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再到装 有10万~100万个晶体管的集成度更高的超大规模集 成电路(图1-4)。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轨迹,其实就是一个技术 不断创新的过程。
• 集成电路的发明,促进了计算机的支新换 代,同时对航空、航天、通信以及家用电 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可以说,20世 纪60年代以后,全球技术发生的日新月异 的变化,都离不开集成电路。
二、技术革新
• 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提高。
㈠ 多功能缝纫机的诞生
• 近年来,家电产品的热销势 头有增无减,而缝纫机则处于 滞销状态。一家公司的设计师 深入市场调研后发现,缝纫机 的单一功能已经很难满足现代 人的需要。于是,他们借鉴西 欧流行的一机多用的特色,设 计出了一种带电脑的多功能通 用机。这种通用机既能缝纫, 又能进行文字处理和设计多种 几何图案花纹;同时,它的造 型美观,操作简便。投放市场 后,迅速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2
学习目标
•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技术的发展需要发明和革新 2、把握发明和革新的基本概念
• 二、能力目标: 能结合案例,学会猜想产品的今后的发
意见,也请写在上边
50
感谢您的观看与聆听
本课件下载后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1
Q&A问答环节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学问学问,边学边问。
He is quick and eager to learn. Learning is learni ng and asking.
49
结束语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 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 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
技术创新
技术发明 技术革新
• 发明指的是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 有的事物。
• 革新指的是对原有技术加以改造和 提高。
• 发明和革新是技术的源泉
造 纸 术 的 发 明
造纸术的发明
蔡伦, 字敬仲, 桂阳(今湖南桂阳县)人。 公元88年 ( 东汉永和九年 ) 发明了造纸术。
一次偶然在郊外看见茂密的树再度触 发了他造纸的灵感。他命人剥取大量树皮, 磨成浆粉,经高温蒸煮, 然后以固定尺度 木模, 造成纸型, 再曝晒、风干, 终于造出 了纸。
神舟五号
发射时间:2003年10 月15日9时整 飞行时间/圈数:21小 时/14圈 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
天第一人杨利伟外,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 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 旗、一面北京2008年 奥运会会徽旗…… 等等。
费俊龙,聂海胜
费俊龙、聂海胜
神•舟翟七志刚号、刘伯明、景海鹏
USB键盘吸尘器
苹果均分器
包饺子器
平板夜读灯
鼻梁增高器 挺鼻器 美鼻夹
技术革新是技术创新的另一种形式。
例如:自行车的更新换代 手机的更新换代 大哥大——3G
自行车
可调速自行车
变速山地自行车
变速公路自行赛车
伸缩折叠自行车
摩托罗拉A835手机屏幕 图为索尼爱立信发布新款3G旋转彩屏手机Z1020
展 • 三、情感目标:
认识创新的重要意义,培养自己的创新 意识
发射时间: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7秒 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1分/14圈 搭载物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等
神 舟 一 号
神舟二号
发射时间: 2001年1月10日1 时0分3秒 飞行时间/圈数: 6天零18小时/108 圈 试验项目: 我国第一艘无人飞 船。
神舟三号飞船是我国首 次完全模拟载人状态进行
飞行试验。
船舱里坐了一名矮小結实 的“小伙子”。这是飞船上 新添的模拟人設备。虽說是 假人,可“他”卻会“呼吸”、 能“排汗”,皮肤软绵绵的 很像真人
神舟四号
发射时间:2002年 12月30日0时40分 飞行时间/圈数:6天 零18小时/108圈 搭载物品:除了大气 成分探测器等19件设 备已经参加过此前的 飞行试验外,其他的 空间细胞电融合仪等 33件科研设备都将是 首次“上天” 。
袖珍手动缝纫机
三、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 (技术的综合性)
多学科 知识的 综合运 用使得 航天成 为现实
◆亲历技术革新
• 挂钩如何使用才能区分你我呢?
男女 有别 挂钩
• 下雨天通常刮风, 就给我们骑车带 来很大的不便, 如何能既遮风又 挡雨呢?
母子雨衣
• 如何改进笔 筒,使之有 更多更全的 功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