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通用技术 1.1走进技术世界课件 地质版

合集下载

地质版 《通用技术1》第一章 第一节(共18张PPT)

地质版 《通用技术1》第一章 第一节(共18张PPT)
16
大面积蝗灾的成功防治
新中国成立初期,蝗灾波及7省2市,灾情十分严重、1952年,国家 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和昆虫生态学研究室、委派中国生态 学奠基人马世骏先生带领一批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找出根治蝗灾的办 法。在中央政府和有关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科学家们对 蝗虫的繁殖、迁飞、天敌以及危害区的地理环境。旱涝灾情等因素 做了详尽调研,并调动国内有关科研力量反复进行科学试验、从湿 地生态系统的整体调控着手,提出了按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制定“改 治结合,根治蝗害”的方案,采用“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 技术进行灭蝗,成功地使大面积蝗灾在中国大地上得以防治。
通用技术 * 必修1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1
第一节 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一、技术的产生(了解) 二、技术的内涵(理解) 三、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重点,
会区分)
2
一、技术的产生
从远古到现代,人类发明、创造了数不胜 数的技术,推动了社会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技术是怎样产生的呢?
3
原始人类生活想象图 学会用火 多样美食
14
三、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从本质上看,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应用,任
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就是技术的自
然属性。 同时,技术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
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这就是技术的社会属 性。所以,技术具有双重属性。
双重属性是技术的第二个性质。
15
“永动机”梦想的破灭
它违反了自然规律,不符合自然 界中的能量守恒定律。
17
结论
从这个巨大的反差我们可以看出,技术的
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并且,它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是由人掌

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课件必修1

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一技术的价值课件必修1
12/11/2021
课后作业
1,通过调查,总结归纳出你认为对人们工作和生活方式影响 最大的十项技术。 2,通过网络或者相关资料收集和调查本地工业或农业中的某 项技术产生的背景和发展过程,并评价其对工业或农业发展 以及当地自然环境的效应和价值。
12/11/2021
12/11/2021
三、如何学好通用技术课程?
(1)要学会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善于思考,勤于动手,积 极参与技术活动和亲身经历、体验设计过程。 (2)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 促进能力的提高。
12/11/2021
(3)要注意使用本书导读 明确“学习目标”会使我们明确学习的方向, 为进入学习过 程做好心理准备。 了解的“章节构成 ”, 能使我们总揽全貌 “马上行动” 使我们所学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即时的巩固、应 用。
12/11/2021
一、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什么课程?
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 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对广大同学的发展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技术。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 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12/11/2021
12/11/2021
四、评价的管理(要求)
通用技术课程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等级分为优、良、合格和不 合格。 1、积极参与技术课程中的学习和实践的全过程(认真听课、 阅读、讨论、积极回答问题);技术活动档案袋记录基本完整, 方案、作品。60% 2、书面测试达标; 40% 3、取得合格或合格以上成绩者,获2学分。对有特别优秀的设 计、制作成果,或有所创新、发明的学生,应给予特别鼓励。
12/11/2021
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

2024高考通用技术基础知识复习必修1第1章走进技术世界课件

2024高考通用技术基础知识复习必修1第1章走进技术世界课件

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和活动,认识技术 与人、自然、社会的关系,理解技术的 历史发展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变化,形
成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和使用技术的 责任意识
水平一 水平一 水平三
技术的性质
(1)分析技术的目的性、实 践性与综合性
(2)辨别技术的创新性、复 杂性与专利性
感知生活中技术现象的普遍性和重要
性,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技术文化,通过 活动体验和案例分析,理解技术的性质, 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
问题详解·释疑惑
典例1 典例2 典例3 典例4
技术性质 技术性质、技术价值 技术性质、设计的一般原则 技术性质、人机关系
典例 1 (2022年浙江1月学考)如图所示,一款新颖的“冷热杯”,能快速冷却或加热酸 奶、咖啡等多种饮品。从技术的性质角度分析,下列说法恰当的是( D )
A.适用于酸奶、咖啡等多种饮品,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B.既能冷却,又能加热,体现了技术的两面性 C.该产品专门用于饮品冷却或加热,体现了技术的专利性 D.首次将双向热交换技术应用于饮品的冷却与加热,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解析 技术的综合性是指技术具有跨学科的性质,400多家参建单位共同研 发,没有直接指出跨学科。故选C。
变式训练 1.2019年6月,最后一根500千伏海底电缆成功登陆舟山大鹏山岛,标志着中 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个500千伏交联聚乙烯海缆敷设工程顺利完工。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该海缆是同类海缆中耐压等级最高的海缆,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B.为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提供强大稳定的绿色动能,体现了技术的目的性 C.与海底原油管线、通信光缆等众多管线共存,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D.交联聚乙烯海缆相比油纸绝缘海缆更加安全环保,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理念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高中通用技术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课件 地质版

高中通用技术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课件 地质版
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都是推动人类社会进 步的动力。
技术的第三个性质:创新性。
第三节 技术需要综合知识
一、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 二、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一、技术是综合知识的结晶 (技术的综合性)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多学科知识的综 合运用使得航天
成为现实
结论
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
结论
从这个巨大的反差我们可以看出,技术的 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并且,它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是由人掌 握、控制和使用的。这就是技术的社会属 性。
第二节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一、技术发明 二、技术革新
一、技术发明
过去没有创造出或没有的技术或技术产品 眼镜 原子弹 印刷术 时钟 水管设备
商业性。 任务不同:科学是回答问题,技术是解决问题。 科学与生产不发生直接关系,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
离开了实践就无法体现技术的价值。
科学与技术之间是一种相互联 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四节 技术应用的两面性
一、技术应用推动社会发展 二、技术应用造成的负面影响 三、发展新技术,造福全人类
三、发展新技术,造福全人类
天然彩色棉——减少印染造成的能源消耗、 污水排放
核能。 新的环保技术。 氢燃料电池汽车。 信息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
燃料电池汽车
航天飞机
第五节 知识产权及其保护
一、什么是知识产权 二、专利及其作用 三、专利的申请方法简介
思考
想一想生活中那些例子是违反自然规律的? 试举例说明。
大面积蝗灾的成功防治
新中国成立初期,蝗灾波及7省2市,灾情十分严重、1952年,国家 组建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和昆虫生态学研究室、委派中国生态 学奠基人马世骏先生带领一批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找出根治蝗灾的办 法。在中央政府和有关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科学家们对 蝗虫的繁殖、迁飞、天敌以及危害区的地理环境。旱涝灾情等因素 做了详尽调研,并调动国内有关科研力量反复进行科学试验、从湿 地生态系统的整体调控着手,提出了按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制定“改 治结合,根治蝗害”的方案,采用“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 技术进行灭蝗,成功地使大面积蝗灾在中国大地上得以防治。

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二技术的性质课件必修1

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二技术的性质课件必修1
12/11/2021
技术的综合性
1.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12/11/2021
科学
技术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
技术则是人类为满足自身
区义
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 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
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 造
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
前的计算机快了上万 倍。
12/11/2021
技术的创新是一个艰难曲折的历程
手洗衣服延续数千年
12/11/2手021摇洗衣机
1906费西尔的电动洗衣机
1954年的单缸单洗洗衣机
双 缸 洗 衣 机
12/11/2021
2002
全 自 动 滚 筒 洗 衣 机 衣用 机泡 (沫
去 除 年污 )垢 的 洗
洗衣技术将会如何发展?
将声音放大、传入耳中,使体积变小巧、方便佩戴 3. 满足了什么具体要求?
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方便地与外界进行语言交流
12/11/2021
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 推进了技术的不断优化和不断发展。
12/11/2021
技术的创新性
技术发明 技术创新
技术革新
12/11/2021
技术发明:创造发明自然界原来没有的 事物。
知识体系
侧 认识自然
利用和改造自然
重 “ 是什么 ”“ 为什么 ”“
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 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实 12/11/2021
马上行动
科学活动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技术活动
瓦特发明蒸汽机
12/11/2021

高一通用技术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性质)技术课件3

高一通用技术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性质)技术课件3

专利申请
• 专利权是不能自动获得,对于符合新颖性、 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或使用新型技术,必 须履行《专利法》所规定的专利申请手续, 向国家专利局提交必要的申请文件,经过法 定的审批程序,最后审定是否授予专利权。
• 主要过程为: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 审阶段→发明专利申请公布阶段→发明专利 申请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
核技术
• 我们该如何看待技术所具有的两面性?
• 在技术的发明和使用的过程中,应避免急 功近利、目的不良、实用不当等情况的发 生,始终坚持技术造福人类的信念。
中国龙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中国第一个具有完全自主知 识产权的四核CPU,龙芯3 号处理器采用的是65nm (纳米)工艺,主频1GHz, 晶体管数目4.25亿个, 单颗 龙芯3A的最大功耗为15W, 理论峰值为16Gflops,每颗 CPU单瓦特能效比为 1.06Gflops/W,是目前X86 CPU的2倍以上,达到了世 界先进水平。龙芯3号多核 CPU系列产品定位服务器和 高性能计算机应用。
中国为什么要研制自己 的CPU?为什么不用其 他更好的CPU?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152022/1/152022/1/151/15/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152022/1/15January 15,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152022/1/152022/1/152022/1/15

地质版 《通用技术1》第一章 第二节、第三节(共19张PPT)

地质版 《通用技术1》第一章 第二节、第三节(共19张PPT)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9
多学科知识的综 合运用使得航天
成为现实
10
二、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秦山核电站
11
(1)技术与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技术表现为劳动者的技能、生产过程的物质手段、 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等,是生产的组成部分,它 是直接的生产力,具有实践性(5实践性)。
科学是自然界存在的客观规律,与生产不发生直 接联系。
科学只有利用技术作为中介,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6中介性)。
科学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的 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
12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
含义不同:科学属知识体系,技术属应用体系。 成果形式不同:科学类不具有商业性,技术类具有
商业性。 任务不同:科学是回答问题,技术是解决问题。 科学与生产不发生直接关系,技术直接服务于生产,
通用技术 * 必修1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1
第二节 技术的发明与革新
一、技术发明 二、技术革新
2
一、技术发明
过去没有创造出或没有的技术或技术产品
第一台计算机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爆炸的第一颗原子弹
3
二、技术革新
技术革新就是在别人技术发明的基础上, 进行的改进、完善、提高等。
技术的第三个性质:创新性。
离开了实践就无法体现技术的价值。
科学力求发现,技术力求发明。
13
随堂练习
1. 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指的是( C)
A信息技术
B体现信息性和专业性的技术
C 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D专业技术
2.B超技术的不良使用,从而导致男女比例的失 衡,这主要体现技术的( C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 两面性 D专利性

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一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28张PPT)

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一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28张PPT)

1.(2018浙江4月选考,1,2分)如图所示是一款医学影像智能阅片机 器人,能读取病人的医学影像,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下列说法中不 恰当的是( )
A.能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B.能够自主学习,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C.能替代医生阅片,减轻医生的工作强度,体现了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 D.可以提升基层医院的诊断水平,体现了技术在医疗领域的重要作用
解放人: (2)
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眼、耳、脑等身体器
官,拓宽了活动空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增强了利用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地改 造自然的能力。如,汽车,飞机
发展人: (3)
技术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能力和批判能
力得到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得以实现。如,益智玩具
3.技术的综合性 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属于技术的综合性
多学科

跨学科

多方面知识

多种原理 容
多种技术
多种研究领域
不属于技术的综合性 多种功能 多种用途 多种优点
多种工作模式 使用多种原材料 能装载多种物品
4.技术的两面性
技术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
属于技术的两面性
技术的发展历程
时间 13—15世纪 18—19世纪
19世纪70年代
事件
中国四大发明
纺织机械, 蒸汽机发明
内燃机, 电机发明
影响 影响世界 科技发展
第一次技术 革命
第二次技术革命
20世纪中叶 核能,航天, 生物,信息 网络等技术
第三次技术革命
技术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需要,有目的的对 自然进行改造和保护的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结
• • • • 技术的产生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技术的内涵。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区别与联系 技术的一些性质:1具有目的性
2技术具有双重属性 3技术具有实果形式
科学成果一般 表现为理论、 概念、定律、 规则、论文等, 此类成果一般 不具有商业性
1.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任务
认识世界, 有所发现。 回答: “是什么” 和“为什 么”的问 题 改造世界, 有所发明。 回答:“做 什么”和 “怎么办” 的问题
与生产的 关系
不直接 发生联 系
(二)技术的社会属性 技术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是 由人掌握、控制和使用的;技术的 产生、发展和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 制约。 大面积蝗灾的成功防治
技 术 的 双 重 属 性

自然属性:技术是对客观自然规律的 应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

社会属性:技术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 是有人掌握控制和使用的;技术的产 生发展和应用要收社会条件的制约。
(一)技术的自然属性
1、一项立体农业生态工程 2、“永动机”梦想的破灭
都江堰水利工程创造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水利形式,它既 有灌溉、排水功能,又是水运通道,为成都和周边城镇的供水、 水运、环保和防洪发挥了多种效应,还衍生了多种文化现象, 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活’的水利博物馆。
荷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1/3的土地在海平面6m以下,是一个“底地 之国”。几千年来,荷兰的土层持续缓慢下降,荷兰人不仅要防止海水吞没 国土,还要围海造地,不断扩大自己的生存空间。修筑堤坝和围海造地都需 要大量的排水,古代没有电力,荷兰人便利用当地极为丰富的风力资源。 1229年,荷兰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座为人类提供动力的风车,后来还创造了 高达9m的抽水风车。风车成为荷兰人向大海夺取土地的强有力的武器,大小 风车日夜转动,起到了排出海水、灌溉田地的巨大作用,在荷兰人向大海夺 取土地的斗争中立下了丰功伟绩。同时,风车还广泛用于榨油、脱谷等生产 劳动中,为荷兰历史上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欧洲流传着这样 一句话:上帝创造了人,荷兰风车创造陆地。
一、技术的产生
从远古到现代,人类发明、创造了 数不胜数的技术,推动了社会发展 和文明进步。那么,技术究竟是怎 样产生的呢?
(一)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二)飞机的诞生1903年,美国的莱特兄弟
• 技术具有目的性 • 技术的产生就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 和愿望
假设你是一个原始人,你会有哪些需求和愿 望?会产生什么技术。
技术是指人类为了满足社会
需要,遵循自然规律,在长期利 用,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 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巧和 手段,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 然、创造人工自然或人工环境的 方法、手段和技能的总和。
蒸汽机
爱迪生与电灯
航天技术
三、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 性
从本质上看,技术是对客观自然 规律的应用,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 然规律,这就是技术的自然属性。同 时,技术作为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 分.必然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这 就是技术的社会属性。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技术 世界里,技术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 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
• 什么是技术? • 技术具有哪些性质? •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你所知道的 新技术有什么?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节 技术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愿望
教学目标
• (1)知道技术是人类需求和愿望体现,使人 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体现 • (2)了解技术的内涵 • (3)理解技术的两个属性 • (4)认识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增强 技术意识,破除神秘感,自觉地参加各类技 术实践活动
需要进食 需要着衣 需要住所 需要出行 需要联络
农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技术、 食品烹饪加工技术
纺织、印染、缝制技术 建筑技术
车船制造技术
通信邮电技术
列举生活中的常见技术,并说明其满足什么需求和愿望
技术名称 电灯 自行车 飞机
满足了人们什么需求和愿望 满足了人们在黑暗中看清东西的需求 满足了人们加快行驶速度的需求 满足了人们在天空中飞翔的愿望 满足了人们提高穿着质量的需求
科学
科学是反映自然、 社会、思维等客 观规律的分科知 识 体系
技术
人类在利用自然 和改造自然的过 程中积累起来, 并在生产劳动中 体现出来的经验、 知识技巧和物化 成果。
技术成果一般 则以工艺流程、 设计图、操作 方法等形式出 现,此类成果 可以商品化
直接服务 于生产
2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科学是技术的基础, 技术是科学的应用,技术发展又为科学研 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手段。技术是直接生 产力,具有实践性。只有利用技术这个中 介,科学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因而技术具 有中介性。总之,科学与技术之间是一种 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第一类永动机
魔轮:右侧重垂在重力作用下远离转动轴,力矩 随之增大,驱动魔轮转动,但由于左侧重垂数 量更多,平衡了系统力矩,永动无法实现
第二类永动机
• 历史上首个成型的第二类永动机装置是 1881年美国人约翰· 嘎姆吉为美国海军设计 的零发动机,这一装置利用海水的热量将 液氨汽化,推动机械运转。但是这一装置 无法持续运转,因为汽化后的液氨在没有 低温热源存在的条件下无法重新液化,因 而不能完成循环。
纺织
二、技术的内涵
在古代,技术仅仅是指个人的技术和技能。 在手工业生产条件下,技术是指手艺人世代相传 的制作方法、手段和配方等。 中国的四大发明以及世界范围的三次技术革命对 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逐步丰富了技术的 内涵。(第一次技术革命的标志是纺织机械和蒸汽机 的发明。第二技术革命的标志是内燃机和电机的发明。 第三次技术革命是以核能技术、航天技术、生物技术、 信息网络技术等先进技术为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