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技术世界》
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知识点统计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知识点统计(技术的性质8个)1)技术的目的性:技术的产生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愿望为目的。
案例:造纸术和印刷术;飞机的诞生。
如:助听器,汽车等。
2)技术的双重性:任何技术都必须符合自然规律,这是技术的自然属性。
例:立体农业生态生态工程(正面案例);永动机梦想的破灭(负面案例)同时还要受到社会条件的制约,这是技术的社会属性。
例:大面积蝗灾的成功防治3)技术的创新性:技术创新的两种表现形式:技术发明与技术革新。
技术发明:四大发明;眼镜;马镫;阿拉伯数字等(从无到有)技术革新:多功能缝纫机、新型马桶、升降篮球架等(从有到优)4)技术的综合性⑴技术活动往往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
如:服装设计需要运用美术、工艺学、人体解剖学、数学、心理学、制图学等多方面的知识。
⑵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技术是直接生产力,具有实践性。
科学只有利用技术这个中介性,才能转化为生产力。
牛顿发现地球万有引力是典型的科学活动,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典型的技术活动。
科学成果一般不具有商业性;而技术成果可以商品化。
5)技术的两面性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医疗,但也会挑战人类伦理道德)、核技术(发电,但也会用于战争)、空间技术(科学实验,卫星通讯、产生太空垃圾)。
6)技术的专利性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是指智力的创造性劳动取得成果后,智力劳动者对其成果依法享有的一种权利,包括占有权、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
知识产权的内容有:公民、法人享有的著作权(版权)、专利权、商标使用权、发明权和其他技术成果权。
专利的含义:专利是专利权的简称,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按专利法授予申请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发明成果所享有的独占、使用和处分的权利。
它是一种财产权,受国家法律保护。
专利的作用:保护一种思想、发明或革新的经济利益。
专利具有三个特性:独占性:专利受法律保护,任何人都不得侵犯;时间性:发明成果只在专利保护期限内受法律保护,期限届满或专利权中途丧失,任何人都可无偿使用。
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1第1章走进技术世界1.1技术的发展

第一章走进世界1.1技术的发展一、教材分析:本节从“技术的历史发展”和“技术的未来展望”两个维度阐述技术的发展历程。
其中“追溯技术的历史”侧重对技术产生的原因和技术的发展动力的追溯、探索与体验;“展望技术的未来”侧重引导学生理解现代技术将日益成为引导社会变化,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和案例分析,感悟技术的历史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
★畅想技术的未来,形成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1.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技术的发展与人的需求,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
2. 实操钻木取火时,既要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注意安全操作。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打开微机,课件、钻木取火工具等。
学生准备:结合课本提前预习。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1.什么是通用技术?大家对此有什么想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理解?2.为什么要开设通用技术?国外什么时候开始开设这课程?教师不能立刻告知答案,应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发现答案。
接着扩展了解各国开设通用技术时间表,促进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必须感与紧迫感。
【任务一】1.如果有一天同学们因意外,身处野外,环顾四周,没有屋舍,没有人烟,仿佛身处《鲁滨漫流记》中的荒岛,吃、住、行全靠自己解决。
但是事发突然,没有随身携带野外生存物质,此时天快黑了,怎么办?以问题的方式引入任务一。
2.钻木取火注意问题:(1)参考课本进行体验钻木取火,注意安全(2)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技术的作用,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3)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搜索各种取火方式,并品论其优缺点。
3.师生互动讨论4.1 在两次体验活动中,用松木板和桐木板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钻木工具和木板之间应该如何匹配?答:使用松木板很费力,而且很难钻出火来,桐木板较松木板质地松软,易于钻出火来。
钻木工具与木板配合使用,它们的木质一定要一硬一软才容易钻出火来。
4.2钻木取火工具中惯性轮的作用是什么?如果换一个不同直径、不同厚度的惯性轮会对取火效率产生什么影响?绳子、惯性轮等如何安装才有利于取火操作?答:惯性轮的作用:在横杆上施加压力,使惯性轮开始转动,惯性轮在其惯性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其在不加压力的情况下仍然会继续转动,起到省力的作用。
通用技术:《走进技术世界》之《技术的价值》第2课时教案之一

技术的价值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技术的价值章节: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第一节技术的价值课时: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 理解技术的产生与人类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2) 了解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知道技术能使人类实现对自然的利用和改造,但必须注意保护自然。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技术案例的分析,理解技术是为满足人的需求而产生的。
(2) 通过对技术案例的分析知道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通过案例分析,增强爱护自然的意识.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形成和保持对学习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2) 建立正确使用技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技术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
四、教学方法演示、讨论、讲授。
五、设计思想1. 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第一章第一节的“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两个小点,与上节课的“技术与人”构成既相对独立又密不可分的整体。
“技术与社会"包括: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和改变社会生活的方式三个方面。
“技术与自然”主要内容是人类要改造自然、利用自然更要爱护自然。
教师要通过这一课时的教学,引领学生在技术世界里,进一步体会到技术的运用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从而激起对《通用技术》这门课的极大兴趣,形成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积极投身到通用技术的学习中来.通过“技术与自然”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证地、客观地看待技术发展所必然带来的问题的能力,着力突出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的绿色技术价值观。
较好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2. 设计理念本课时教学目标是联系“技术与人”的价值,让学生知道“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价值,形成正确的技术价值观。
因此我从上节课的作业(技术对人的价值),主要是技术发展人的价值出发,指出技术在发展人的同时不断的改变着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所生存的这个自然.进入本节课的教学。
走进技术世界课件.ppt

技术与社会
从以往的学习中我们得知,人类社会的发 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 有取决于人类自身、劳动工具以及劳动对 象。其中劳动工具的改进是一个重要因素, 而这一点就与技术有着莫大的联系。
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技术对社会作用 丰富社会文化的内容
什么样子的 ?
没有电脑,数码投影,电灯等设备 没有书本,笔,纸,等文具 没有黑板桌椅板凳等 大家身上穿的各种服装也没有了,甚至连大家的 教室,教学大楼都没有了
可以想象,离开了技术,我们将一无所有,人类就 又会回到那个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了,那将是一 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技术与设计1
走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术世界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一 技术的价值
二 技术的性质
三 技术的未来
1.1 技术的价值
1. 技术与人: 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
技术的产生 满足人的需求
解放人
发展人
技术上具有保护人的作用:
(A)人类需要着衣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 染、缝制技术
(B)人类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 饪加工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禽饲养技术
技
节马技术弹
术
育战术
技技
术术
十项超级技术的作用
眼镜,他们的理由是,眼镜虽然简单, 但价值很大。它的发明,使眼睛有缺 陷的如、老年人,能够对这个世界更 加亲近。避免了由40岁以下的人统治 世界局面的发生。眼镜的发明,还给 人类一个很大的启示:人类自身生理 的缺陷,可以通过智慧发明来加以弥 补。
十项超级技术的作用
高中通用技术-----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阅读: 爱迪生的故事
技术上的创造与发明使爱迪生得到终身的发展和 自我价值的实现。结合你的经验 , 谈谈参与技术活动 对你个人发展有什么作用和意义?
人类在探究技术、使用技术、发展技术的过程, 不仅改变着客观世界, 而且改变着主观世界。技术 促进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使得人的创新精神和 批判能力得到提高,思维方式发生转变,自我价值 得以实现。
阅读: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神话: 普罗米修斯盗火——阿拉丁神灯——宝莲灯
历史: 星光——雷击火——保存火种—— 钻木取火——动物油灯——植物油灯—— 蜡烛——煤油灯——电弧光灯—— 家用电灯——日光灯——节能灯—— 各种节能灯
CeeLite研制的跟 纸一样薄的灵活的灯 管实际上可以想安装 到哪里就安装到哪里: 可以包在柱子上,可 以贴到地板上,甚至 可以贴到乐队的架பைடு நூலகம் 鼓上。
国际形势与我国现状 个人的发展
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
现代农业技术
简易机器人制作 建筑及其设计 电子控制技术
汽车驾驶与保养 服装及其设计 家政与生活技术
技术与设计2 技术与设计1
基于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的视网膜芯片
它位于瑞士、法国边境地区的地 下100米深的环形隧道中,隧道全 长26.659公里,是地球上最快的 “轨道”:如果“开足马力”,数 以百万计的粒子将在环形隧道内以 每秒11245圈的速度“狂飙”,约 等于光速的99.99%。把质子加速到 具有巨大的能量并进行对撞“粉 碎”,从而模拟大爆炸后不足十亿 分之一秒的情况。
技术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思考:
技术使人们的衣、食、住、行、交往、娱 乐、教育等方面都发生了哪些改变?
以前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高中必修: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精品专题课后练习[6]含答案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高中必修: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精品专题课后练习[6]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a4a13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7.png)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高中必修: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精品专题课后练习[6]含答案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高中必修: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精品专题课后练习[6]含答案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高中必修:技术与设计1》《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精品专题课后练习【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1.如图所示的锁水器为专利产品,它结合水表和锁的功能,通过对出水量进行设定,从而实现自动关闭开关,并上锁。
下列对该产品的说法,不恰当的是()a.发明者中提升了自身素质,彰显技术发展人的促进作用b.专利产品受到法律维护,彰显技术的专利性c.能够同时实现节约用水,彰显技术的目的性d.具有设定水量、上锁等多项功能,体现技术的综合性【答案】d【考点】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高中必修: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2节设计的一般原则【解析】2.如图所示的男士小便器,将洗手盆和小便器精妙融合在一起,使男士们不但可以便后刷牙,还能够顺带跳厕所节约水资源。
设计该产品时,以下设计分析中从“环境”角度考量的就是()a.为了节约用水,设计瓦霍洗手盆的水冲小便器b.为了稳固坚固耐用,应当使用性能较好的瓷砖制作c.考虑到心理须要,可以使用多种色彩或图案d.考虑到操作方式方便快捷、身心健康,采用感应式龙头控制器【答案】a【考点】高中通用型技术苏教版》高中必修课程: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3节设计的评价【解析】3.在汽车制造业中,人们采用先进的尾气净化技术极大地降低了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程度,此外,人们正在发展无空气污染的电动汽车,这一设计体现了设计的()原则。
a.可持续发展原则【答案】a【考点】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高中必修:技术与设计1》第二章步入设计殿堂》第2节设计的基本原则b.经济原则c.道德原则d.技术规范性【解析】4.在我国,家用电器采用的交流电通常额定电压就是220v、频率就是50hz,这彰显家用电器的设计合乎了技术的()。
第一章 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技术的性质主要有、、、、。
一、技术的目的性:简单地说是为了某个目的而发明的某项产品。
例题1、器的发明开始是为了使听觉不太灵敏的人清楚听到外面的声音而发明的,这说明了技术的()A、目的性B、创新性C、综合性D、两面性1、:是2、:是在而是在别人的技术发明的基础上,进行某些改进,使其逐步完善、提高,以适应各种新的需求。
注意:技术的创新性与技术发明、技术革新的关系。
例题1、1925年,贝尔德在英国首次成功装配世界第一台电视机,短短几十年时间,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手动到遥控,从平板电视机到液晶电视机的发展历程。
这说明了技术的()A、目的性B、创新性C、综合性D、两面性2、嫦娥一号卫星平台充分继承“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现有成熟技术,并进行适应性改造。
所谓适应性改造就是在继承上的创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
嫦娥一号的研制属于()。
A、科学发明B、技术发明C、技术革新D、科学发现三、技术的综合性:简单地说,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生产的某项产品。
例如,建造一座桥梁必须具有力学、地质学、气象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
例题1、某同学制作一个小板凳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知识,这说明了技术的() A.目的性B.综合性 C.创新性D.专利性2、袁隆平是世界著名的水稻育种专家,他的杂交水稻技术运用了育种学、土壤肥料学、作物栽培学、植物保护学等学科知识,这个案例主要说明了技术的什么性质?()A、技术的目的性B、技术的综合性C、技术的两面性D、技术的创新性四、技术的两面性:简单地说技术(某项产品)有正面的作用,同时也有负面的作用。
例题1、采用核能发电在经济上和环保上都很合算。
法国电力公司测算,每生产一千瓦时的电量需要耗费的价值,使用核能比燃煤发电便宜10%,同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
但是,如果将核能变成武器,其后果则不堪设想。
这说明技术具有什么性质?()A、目的性B、创新性C、两面性D、综合性2、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无论什么产品,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计算机病毒的攻击,这说明这个技术的( ) 性。
高中通用技术走进技术世界1.1技术的发展教案

第一章走进世界1.1技术的发展一、教材分析:本节从“技术的历史发展”和“技术的未来展望”两个维度阐述技术的发展历程。
其中“追溯技术的历史”侧重对技术产生的原因和技术的发展动力的追溯、探索与体验;“展望技术的未来”侧重引导学生理解现代技术将日益成为引导社会变化,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和案例分析,感悟技术的历史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变化。
★畅想技术的未来,形成对待技术的积极情感和理性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1.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来分析技术的发展与人的需求,认识到技术的重要性。
2. 实操钻木取火时,既要考验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要注意安全操作。
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打开微机,课件、钻木取火工具等。
学生准备:结合课本提前预习。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1.什么是通用技术?大家对此有什么想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理解?2.为什么要开设通用技术?国外什么时候开始开设这课程?教师不能立刻告知答案,应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去发现答案。
接着扩展了解各国开设通用技术时间表,促进学生对该门课程学习的必须感与紧迫感。
【任务一】1.如果有一天同学们因意外,身处野外,环顾四周,没有屋舍,没有人烟,仿佛身处《鲁滨漫流记》中的荒岛,吃、住、行全靠自己解决。
但是事发突然,没有随身携带野外生存物质,此时天快黑了,怎么办?以问题的方式引入任务一。
2.钻木取火注意问题:(1)参考课本进行体验钻木取火,注意安全(2)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技术的作用,给人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3)在课堂上要求学生搜索各种取火方式,并品论其优缺点。
3.师生互动讨论4.1 在两次体验活动中,用松木板和桐木板有什么不同?你认为钻木工具和木板之间应该如何匹配?答:使用松木板很费力,而且很难钻出火来,桐木板较松木板质地松软,易于钻出火来。
钻木工具与木板配合使用,它们的木质一定要一硬一软才容易钻出火来。
4.2钻木取火工具中惯性轮的作用是什么?如果换一个不同直径、不同厚度的惯性轮会对取火效率产生什么影响?绳子、惯性轮等如何安装才有利于取火操作?答:惯性轮的作用:在横杆上施加压力,使惯性轮开始转动,惯性轮在其惯性的作用下能够保持其在不加压力的情况下仍然会继续转动,起到省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