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PVC的混合合金配方的制作技术

合集下载

PVC_AB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与形态结构研究_王硕

PVC_ABS共混体系的相容性与形态结构研究_王硕

图如图 1 所示。
温度 / 图 1 PVC/ ABS( 50/ 50) 共混物温度与 tan 关系的谱图
由图 1 可观察到 PVC/ ABS 共混物在室温以 上存在 2 个 t an 峰, 分别对应于 PVC 相 ( 92 ) 和 SAN 相 ( 111~ 119 ) 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只 有当 SAN 共聚物 的 AN 结合 量 ( 质 量分 数 ) 为 23. 4% 时, 两相的 t an 峰出现了相互靠近。ABS 接枝共聚物和共混物 两相的玻璃化 温度列于表 2。随着 SAN 共聚物 AN 结合量的增加 相的 T g 变化却无明显规律 , 但与相应 ABS 接枝 共聚物的 SAN 相 T g 相比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 降。这说明在熔融共混过程中, PVC 与不同 AN 结合量的 SA N 共聚物 表现出了一定 的混容性,

要 :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技术在聚丁二烯 ( PB) 乳胶粒子上接枝 共聚苯乙烯 ( St) 、 - 甲 基苯乙烯
( - M St) 和丙烯 腈 ( AN ) 单体 , 合成 了一系列不 同 A N 结 合量的 ABS 和 - M A BS 接枝共 聚物 。 将其 与聚氯乙烯 ( PV C) 树脂熔融共混制得了 PV C/ A BS 共混物 , 利用扫描电镜 ( SEM ) 、 透射电镜 ( T EM ) 和动 态力学分析仪 ( DM A ) 对共混物 的相容 性和相 结构进行 了表征 。 结果发 现 , 在 P VC/ ABS 共 混体系 中 , 尽管改变接枝 SA N 共聚物的 AN 结合量 , PV C 和 A BS 接枝 共聚物均 为不相 容体系 ; 在 ABS 接 枝共聚 物中引入 - M St 后 , 当接枝 SA N 共聚物的 A N 结合 量为 18. 7% ~ 23. 6% ( 质 量分数 ) 时 , 共混 物在室 温以上只存在 1 个 tan 峰 , 共混物成为相容体系 , 当 A N 结合量达到 32. 1% ( 质量分数 ) 时 , 共混物 成为 部分相容体系 。 共混物的相区尺寸明显地依赖于接枝 SAN 共聚物中的 A N 结合量 , 与动态力 学性能结 果表现出良好的吻合 。 关键词 : PV C/ A BS 共混体系 ; - M A BS 接枝共聚物 ; 相容性 ; A N 结合量 中图分类号 : T Q 325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5 3174( 2010) 01 0046 07

一种PVC-ABS-EV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PVC-ABS-EV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专利名称:一种PVC-ABS-EVA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谢迎洪,杨永佳,何征 申请号:CN201010576777.4 申请日:20101207 公开号:CN102030954 A 公开日:201104 27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VC-ABS-EVA合金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配方组分:PVC为60~ 90份,ABS为3~25份,2~20份,热稳定剂为1~5份。本发明PVC-ABS-EVA合金材料中不仅 具有良好的弯曲强度、弯曲模量、拉伸强度等性能,还具有突出的抗冲击性能。通过上述配方组分的 共同作用,使得PVC-ABS-EVA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优良的光泽度、着 色性能、可装饰性能、耐低温性能、热稳定性能和较低的加工成型温度。该PVC-ABS-EVA合金材料 制备方法通过分阶段将各组分混合,使得各组分充分混合,其工序简单,易控,成本低,适合工业化 生产。
申请人:惠州市沃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地址:516023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镇科技产业园 国籍:CN 代理机构: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张全文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PVC_ABS片材配方设计

PVC_ABS片材配方设计

序号1#2#3#4#5#PVC树脂5050505050ABS树脂7065555050增塑剂26262727稳定剂6666加工改性剂1111颜料7778PVC/ABS片材配方设计金漫漫(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辽宁阜新123000)随着高分子材料应用的增加,改性高分子材料以其重量轻、耐腐蚀、良好的抗冲击性能等优点倍受青睐.PVC/ABS片材以其良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内饰性和仿真皮成为汽车工业等的良好内饰材料.该片材是以聚氯乙烯为主,并加入大量改性剂ABS及其它助剂制成.该种片材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1试验及配方设计1.1原料(1)PVC树脂,锦化厂.(2)ABS树脂,美国产.(3)稳定剂,市售.(4)抗氧化剂,市售.(5)增塑剂,市售.(6)加工改性剂,市售.1.2主要设备小型混合机,小型两辊塑炼机.1.3配方设计考虑PVC/ABS片材的关键技术指标是:(1)拉伸强度,(2)断裂率,(3)耐塞性,(4)耐热、耐氧、耐光、耐老化等四项,同时考虑到各种原料的性能及协同效应,兼顾产品的成本,设计PVC/ABS片材主体配方见表1:经反复试验、测试、比较,以3#配方性能最优,最终选定3#配方.2配方的分析2.1共混改性材料的优点PVC/ABS共混物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增韧材料,用ABS改性PVC后的片材与纯PVC片材相比具有如下优点:①柔韧,无内应力,抗冲击强度高;②热成型温度高,可以改善压级特性;③热稳定性好,混炼时抗降解性强;④高温抗撕裂性、耐擦伤性好.高聚物材料进行混合时,被混物的极性和溶解度参数是决定其能否混合均匀的关键条件,PVC与ABS极性相似,溶解度参数较为接近,所以两者的混合是很均匀的.通过捏合混炼作用使PVC/ABS、增塑剂、稳定剂、加工改性剂等成为近似均匀的PVC/ABS合金.ABS是三元共聚物,随着三种单体含量的比例不同,其改性功能差异很大,丙烯腈单体含量的增加,可提高耐化学腐蚀,耐热、耐老化功能;丁二烯单体含量的增加,可提供耐寒、耐冲击性能;而苯乙烯单体含量的增加,可提供其刚性、强度、光泽度等性能.在共混物中,随着ABS含量的变化,其冲击强度,压级保持性及加工性能也一显著变化,通过试摘要:PVC/ABS片材是以ABS改性PVC而成的材料.本文设计了该种片材的最佳配方,并分析了配方中PVC树脂、ABS树脂、稳定剂、增塑剂及其它助剂的加入量及理论依据.关键词:高聚物;PVC/ABS片材;配方中图分类号:O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08)03A-0131-02Vol.24No.3May.2008第24卷第3期2008年5月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Edition)表1PVC/ABS片材主体配方131··验得知,当ABS加入量在20% ̄35%范围内,片材有较高的抗冲击强度.但随着ABS含量的增加,虽然片材的维卡温度、耐折、耐寒性有明显的提高,而片材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综合上述因素,在配方中,ABS总加入量为35%.2.2聚氯乙烯树脂的选择PVC树脂根据其聚合工艺的不同,有紧密型(XJ)和疏松型(XS)两种.一般XJ型具有较高的表观密度及对助剂吸收和塑化速度慢的特点,故一般在硬及半硬制品中选用XS型PVC树脂.PVC树脂的分子量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一般分子量愈大,其物理机械性能及耐热性愈好,但PVC树脂的分子量愈高,则加工性能愈差,考虑倒工艺要求和综合平衡,配方中选用XS-2型树脂.2.3ABS树脂的选择工业生产的ABS树脂有着不同的组成和结构.它们的一些重要因素,弹性体相的颗粒尺寸,树脂相的组成和分子量对树脂的力学性能有很大影响.而这些性能在PVC/ABS合金中又是同ABS树脂的含量成一定比例关系.本配方中选用了三种不同改性功能ABS树脂.ABS-1#树脂是PVC在塑化和应用中最理想的改性剂.它不但提高片材的抗冲击性,而且对热熔体强度,良好的加工深度,拉伸均匀度等都具有很大作用.ABS-2#树脂是万能的冲击改性剂,能有效地抗室温及低温下的损坏,并使片材具有良好的加工性.ABS-1#和ABS-2#联合使用可提高片材的平衡性能,确保片材的最佳加工性和使用性能.ABS-3#是提高片材耐热性能的改性剂.可增加片材的热畸变温度,增加片材的拉伸和揉曲强度.综上所述,三种型号的ABS改性剂的加入,不但明显提高了片材的加工性、刚性,而且改善了片材的脆性,使片材具有较理想的抗冲击强度.2.4增塑剂的选择增塑剂在半硬制品中含量的多少,品种的不同对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加工性能及低温耐热老化性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提高增塑剂与树脂的相容性,选择了耐热老化性优良且挥发性较低的邻苯二甲酸酯类1#主增塑剂.此外,还选择了耐寒性良好的脂肪族二元酸酯类2#辅助增塑剂和耐热性优异又兼具稳定剂作用的环氧化合物3#辅助增塑剂.增塑剂的加入量多少,影响片材的硬度,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为满足上述要求,增塑剂总加入量为19份.2.5稳定剂的选择PVC热稳定剂根据其不同的组合,种类繁多.国外使用较多为有机锡类.国内有机锡类稳定剂种类少,价格高,故一般采用金属皂类与其他液体稳定剂构成的复合稳定剂体系,既可以防止光热长期作用下的硫化污染,提高润滑性,两者又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PVC/ABS片材的热稳定性好坏,很大程度少取决于稳定剂数量及搭配,量不能加入太多,否则会影响塑化性能及恶化加工条件.此外,为防止光热降解加入紫外线吸收剂及主辅抗氧化剂.3结果与讨论3.1采用了3#配方经测试,结果优于同类产品测试结果.3.2配方中ABS的用量比对片材性能影响至关重要.3.3片材的热成型性能稍差,有待改进.———————————————————参考文献:〔1〕L.I纳斯.聚氯乙烯大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5.〔2〕吴波震.软质ABS/PVC共混改性的研究分析[J].塑料工业,2007,(S1).〔3〕洪重奎,金敏善.ABS/PVC共混性合金的研究[J].现代塑料加工应用,2002,(04).132··。

pvc_abs

pvc_abs

PVC/ABS合金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PVC/ABS作为一种综合性能优良的软质合金,不仅具有较高 的软化温度、断裂伸长率和较好的低温冲击韧性,还具有价格便宜、 易成型等优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作汽车真空吸塑型仪表盘的表皮材 料和门窗密封条。
PVC/ABS合金在汽车领域的应用
PVC/ABS合金在电子、电器领域的应用
用量
100 3 的制备
热稳定剂[3]
PVC是热不稳定聚合物, 100 ℃后开始分解,170 ℃左 右分解明显, 因此在PVC共混物中加人性能优良的热 稳定剂是进行加工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 比较常用的稳定剂有3种: <1>铅盐热稳定剂, <2>稀土热稳定剂, <3>有机锡热稳定剂, 这其中有机锡热稳定剂最有效, 应用范围最广, 但价格 过高。纯稀土化合物具有优良的长期稳定性,但初期 着色性差,不能单独作为主稳定剂使用,目前,我国 基本上采用热稳定性卓越、络合能力出众、电绝缘性 优良、价格低廉的铅盐稳定剂作主稳定剂。
PVC/ABS聚合物合金性能
力学性能--动态力学
共混体系的损耗峰在二者之间,这是因为PVC与 ABS有定的相容性,ABS的加入降低了内部张力 ,使分子链柔顺性增大,外力作用下链段间阻力 减小,致使损耗模量降低。温度超过PVC的Tg ( 73.85 ℃)后,PVC由玻璃态向高弹态转变,链段 移动变得困难,损耗模量降低。随着ABS的加入 量增加,纯ABS的损耗峰100. 35 ℃,远远尚于 PVC的,共混体系的Tg增加,所以损耗峰逐渐向 高温力向移动。
图为ABS含量对PVC/ABS共混体系拉 伸性能影响的曲线
PVC/ABS聚合物合金性能
力学性能--拉伸性能
PVC/ABS聚合物合金性能

PVCABS合金配方设计

PVCABS合金配方设计

聚氯乙烯(PVC)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合金是经通用塑料PVC和塑料ABS共混改性而成的一种新型高分子合金材料,它不仅具有冲击强度高、耐热性好、易于成型加工等PVC所欠缺的优点,而且阻燃性能良好。

但PVC/ABS合金成本较高,不利于其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电器、轻工家电和建筑等行业。

无机填料是提高性能和降低成本很好的方法,选用粒状的碳酸钙(CaCO3)和片状的滑石粉(Talc)加入PVC/ABS合金中,在保证各性能的同时最大幅度地降低其成本。

CaCO3的加入可以较好地减缓PVC/ABS合金的冲击性能的下降, Talc 可以大幅度的提高PVC/ABS合金的维卡软化温度。

综合两者,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选取CaCO3和Talc总的份数为70份,通过CaCO3和Talc不同份数的复配,力图获得成本低廉、缺口冲击强度高、拉伸强度好和耐热性优良的PVC/ABS合金。

试验配方:PVC-SG5型树脂, 100份;ABS, 75份;复合稳定剂, 4份;聚乙烯蜡, 1.0份;硬脂酸钙, 2份;CaCO3和Talc 为变量。

耐老化ABS/PVC共混塑料

耐老化ABS/PVC共混塑料

从各试样拉伸强度、冲击强度随老 化时间的变化关系中发现.3*试样的耐 老化性能最优.即紫外线吸收剂UV一 327对提高ABS,PVC共混塑料耐老化性 能效果最佳。
2.3.2抗氧剂的影响
选择抗氧剂1010、1076、2246 和抗氧剂DLTP、DSTP(用量均为 ABS,PVC共混塑料质量的0.5%)分 别添加于w(ABS)/w(PVC)为60: 40的基本配方中.制备A*一E*系列 样与未添加抗氧剂的ABS/PVC共混 塑料试样(0*)一起置于90℃老化试验 箱中,进行老化试验,间隔取 样.测试结果列于表5。
这主要是由于高分子量的受阻酚类 抗氧剂1076具有较低的挥发性、良好的 热稳定性和耐水抽提性,并且ABS/PVC 共混塑料具有较好的相容性之故。同时 在试验中。也发现添加了抗氧剂的样, 其初始力学性能也优于未添加抗氧剂的 试样,这说明抗氧剂的加入不仅提高 ABS/PVC共混塑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的 耐老化性能,同时也能提高ABS/PVC共 混塑料在加工过程中的耐热氧化降解。
1.1聚氯乙烯(PVC)
聚氯乙烯(PVC)是用量最多的通用树 脂之~,但它存在着耐冲击性、热稳定性 和流动性差等缺点.使其作为硬质制品受 到了很大的限制。为了提高PVC的性能.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就开始采用一 些高聚物与其进行共混改性,并取得了一 定效果。
1.2丙烯腈一丁二烯一苯乙烯i元共聚物(ABS)
THE END
谢谢!
耐老化ABS/PVC共混塑料
前言
聚氯乙烯(PVC)是用量最多的通用塑料之一 ,但由于它存在着耐冲击性、热稳定性和加工流 动差等缺点,使其作为硬质制品应用受到了很大 的限制。为了改善和提高PVC的性能,从20世纪 50年代以来人们就开始采用一些高聚物与其进 行共混改性,并取得了一些效果。ABS性能优良 、用途广泛,它具有抗冲性高、耐热性好、尺寸 稳定及易于成型加工PVC所欠缺的优良特点。 将ABS用于PVC的共混改性,不仅能改善PVC的 加工性能,而且还能明显提高PVC的力学性能, 使ABS/PVC共混塑料的冲击强度超过纯ABS和 PV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ABS、PVC的混合合金配方,所述配方包括聚氯乙烯2040份、聚苯乙烯1030份、阻燃剂1015份、增韧剂1020份以及其他助剂110份。

本技术中以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阻燃剂、增韧剂以及其他助剂制成ABS、PVC的混合合金有着较高的阻燃性,有较搞的抗冲击性能,有着很好的融合性以及耐冲击性,原材料价格相较于其他材料的原材料价格较低,降低了成本,适用于电脑、路由器、电视和洗衣机等家电电器外壳的制作以及其非金属配件的制作,应用范围较广。

技术要求
1.一种ABS、PVC的混合合金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配方包括聚氯乙烯20-40份、聚苯乙烯10-30份、阻燃剂10-15份、增韧剂10-20份以及其他助剂1-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BS、PVC的混合合金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氯乙烯采
用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微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中一种方式制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BS、PVC的混合合金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苯乙烯是
指由苯乙烯单体经自由基加聚反应合成的聚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BS、PVC的混合合金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是指
能增加胶黏剂膜层柔韧性的物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BS、PVC的混合合金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他助剂由
润滑剂、抗老化剂或硬脂酸钙锌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BS、PVC的混合合金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剂赋予
易燃聚合物难燃性的功能性助剂,主要是针对高分子材料的阻燃设计的;阻燃剂有多种
类型,按使用方法分为添加型阻燃剂和反应型阻燃剂。

技术说明书
一种ABS、PVC的混合合金配方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合金配方,具体为一种ABS、PVC的混合合金配方,属于ABS、PVC 合金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PVC合金是以PVC为主体的多种树脂共混改性得到的复合材料,此处“合金”二字与金属并无关系,PVC合金是利用物理共混或化学接枝的方法而获得的高性能、功能化、专用化的一类新材料。

PVC合金产品可广泛用于汽车、电子、精密仪器、办公设备、包装材料、建筑材料等领域。

它能改善或提高现有塑料的性能并降低成本,已成为塑料工业中最为活跃的品种之一,增长十分迅速。

传统的PVC合金材料的原材料价格较高,导致了其成本较高,对于该材料的应用和推广带了不便。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ABS、PVC的混合合金配方。

技术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ABS、PVC的混合合金配方。

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ABS、PVC的混合合金配方,所述配方包括聚氯乙烯20-40份、聚苯乙烯10-30份、阻燃剂10-15份、增韧剂10-20份以及其他助剂1-10份。

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采用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微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中一种方式制得。

优选的,所述聚苯乙烯是指由苯乙烯单体经自由基加聚反应合成的聚合物。

优选的,所述增韧剂是指能增加胶黏剂膜层柔韧性的物质。

优选的,所述其他助剂由润滑剂、抗老化剂或硬脂酸钙锌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构成。

优选的,所述阻燃剂赋予易燃聚合物难燃性的功能性助剂,主要是针对高分子材料的阻燃设计的;阻燃剂有多种类型,按使用方法分为添加型阻燃剂和反应型阻燃剂。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以聚氯乙烯、聚苯乙烯、阻燃剂、增韧剂以及其他助剂制成ABS、PVC的混合合金有着较高的阻燃性,有较搞的抗冲击性能,有着很好的融合性以及耐冲击性,原材料价格相较于其他材料的原材料价格较低,降低了成本,适用于电脑、路由器、电视和洗衣机等家电电器外壳的制作以及其非金属配件的制作,应用范围较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ABS、PVC的混合合金配方,所述配方包括聚氯乙烯40份、聚苯乙烯20份、阻燃剂10份、增韧剂10份以及其他助剂10份。

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采用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微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中一种方式制得。

优选的,所述聚苯乙烯是指由苯乙烯单体经自由基加聚反应合成的聚合物。

优选的,所述增韧剂是指能增加胶黏剂膜层柔韧性的物质。

优选的,所述其他助剂由润滑剂和抗老化剂构成。

优选的,所述阻燃剂赋予易燃聚合物难燃性的功能性助剂,主要是针对高分子材料的阻燃设计的;阻燃剂有多种类型,按使用方法分为添加型阻燃剂和反应型阻燃剂。

上述配方制得的ABS、PVC的混合合金有着较高的抗冲击性能,适用于洗衣机等家电。

实施例二:
一种ABS、PVC的混合合金配方,所述配方包括聚氯乙烯30份、聚苯乙烯30份、阻燃剂15份、增韧剂20份以及其他助剂5份。

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采用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微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中一种方式制得。

优选的,所述聚苯乙烯是指由苯乙烯单体经自由基加聚反应合成的聚合物。

优选的,所述增韧剂是指能增加胶黏剂膜层柔韧性的物质。

优选的,所述其他助剂由润滑剂、抗老化剂和硬脂酸钙锌稳定剂构成。

优选的,所述阻燃剂赋予易燃聚合物难燃性的功能性助剂,主要是针对高分子材料的阻燃设计的;阻燃剂有多种类型,按使用方法分为添加型阻燃剂和反应型阻燃剂。

上述配方制得的ABS、PVC的混合合金有着较强的阻燃性。

实施例三:
一种ABS、PVC的混合合金配方,所述配方包括聚氯乙烯30份、聚苯乙烯20份、阻燃剂10份、增韧剂15份以及其他助剂10份。

优选的,所述聚氯乙烯采用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微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中一种方式制得。

优选的,所述聚苯乙烯是指由苯乙烯单体经自由基加聚反应合成的聚合物。

优选的,所述增韧剂是指能增加胶黏剂膜层柔韧性的物质。

优选的,所述其他助剂为润滑剂和抗老化剂。

优选的,所述阻燃剂赋予易燃聚合物难燃性的功能性助剂,主要是针对高分子材料的阻燃设计的;阻燃剂有多种类型,按使用方法分为添加型阻燃剂和反应型阻燃剂。

上述配方制得的ABS、PVC的混合合金有着较高的抗老化性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

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