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13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备课课件(部编版)

思考: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对世 界文明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指南针使地理大发现成为可能,造纸术有助于人文精神的传播,火药推 动了欧洲社会历史的变革,印刷术为文艺复兴准备了条件。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文明史》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 术却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 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宋代海外贸易 航线示意图
中国的创造发明和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 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元 朝 交 通 路 线 图
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
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
课堂小结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造纸术 中
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
国
促
古 印刷术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代
7.元朝有众多的海外贸易港口和细密的管理规章,使运载货物
更多,来往更便捷。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达
到140多个,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上述材料说明了元
朝(C )
A. 民族关系融洽
B. 科学技术发达
C. 对外贸易繁盛
D. 军事实力强大
进 世
四 指南针 大
北宋制成,用于航海事业
界 文
发
明
明 火药 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
的 发
交通
展
海陆交通发达,贸易频繁
随堂训练
1.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时期是指( D )。
A.秦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2.按照发明的时间先后,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B )。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共33张PPT)

②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元朝交通线路图
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 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3、 中外交通发达的影响
(1)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 来(总的影响)。
阵时点燃射,烧伤敌人。南宋后期,
南
宋
又有人发明了在竹管里装有弹丸的突
突
火
火枪,点燃后弹丸射出。竹管突火枪
枪
是枪炮的始祖,从此揭开了世界军事
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3)火药武器:
人们主要利用火药的特性,制成爆炸性武器,或者用来制成管形火器。 宋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火器,而金人从宋人那里学会了制造、使用火药武器。 蒙古人在灭金、灭宋的战争中,也大量使用了火器。 元朝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
(2)外传: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 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 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3)传入: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 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
知识拓展
“十二气历”和《授时历》
沈括创制的“十二气历”,是一种先进的历法。它以立春为元旦,按节气定月
2、火药的应用:
(1)发明: 唐朝时中国人发明了火药。
火药的研究开始于古代道家炼丹术古人为求长生不老而炼制丹药,最 后导致了火药的发明。
(2)应用: 唐末,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 于战争。元朝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
相关史事 南宋初,有人将火
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术 活
字
(1)发明:由北宋 匠人 毕昇 发明(泥活字)。后来能工巧
印
匠们又发明了 木活字 。
刷
(2)发展:元代王祯在《 农书 》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
术 活字 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 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
的 印刷 铜活字 印刷。
发 术 (3)传播:13世纪时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
②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 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 的新局面。
1.陆路交通
(1)背景: 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 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大发现提供重要条件,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大影响,是我国
4.火药的使用,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影
对世界文明的重 大贡献。
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政治、民族关系、
对外交往等)
火(药火1)把药社骑、会士指相阶南对层针安炸、定得印;粉刷碎术,—指—南这针是打预开告了资世产界阶市级场到并来建的立三了大殖发民明。 地(,2)而宋印元刷时术期则,变经成济新持教续的发工展具,,为总科的技来文说化变发成展科提学供复物兴质的基手础段;, 变(成3)对民精族神交发融展加创强造,必各要民—前族—提经马下济克的文思最化《大交机的流器杠频自杆繁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4)对外交往增多,各国之间互相学习,丰富本民族文化;
阅读材料,分析雕版印刷术有哪些弊端?
费工费时、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利用率低。
2.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人物: 毕昇 时期: 北宋 成就: 发明活字印刷术
工序: 刻制单字—排版—印 刷—拆板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七下历史第十三课笔记

七下历史第十三课笔记
七下历史第十三课笔记
一、主题:西周政治制度与各种职官及其职责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 开国时期的政治结构:天子、诸侯、卿、士、民
2. 后期政治结构:分封制、诸侯对天子的依附关系、官僚集团的形成
3. 三公九卿:太师、太傅、太保、司马、司徒、司空、主爵、士会、大夫
4. 正卿和从卿:正卿(三公九卿)与从卿(州牧、郡守、县令)的区别
三、各种职官及其职责
1. 天子: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祭祀天地和祖先,领导军队,制定法律和政策
2. 诸侯:分封制度下的领袖,管理封地,举行祭祀和盛宴,参与地方行政
3. 三公九卿:太师、太傅、太保、司马、司徒、司空、主爵、士会、大夫,负责中央政府的管理和决策
4. 州牧、郡守、县令:管理地方,负责治安、税收和项目建设
5. 士人:协助政府处理日常事务,扮演重要角色
四、西周政治制度的缺陷与衰落
1. 政治腐败:官吏贪污,权力膨胀
2. 社会矛盾: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冲突
3. 内部分裂:各诸侯之间的争斗
4. 田野制度的崩溃:土地兼并,贫富差距加大
5. 动乱不堪:战争不断,社会秩序破坏
五、西周政治制度的启示
1. 分权制衡原则:建立清晰的权力结构,制定有效的制度约束
2. 官员选拔制度:强化人才选拔,树立榜样
3. 公平正义原则:打击腐败现象,保护民生权益
4. 社会稳定政策:避免社会分裂和动乱,促进经济发展
六、结论
西周政治制度、职官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变化,不仅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今天的政治制度和法制建设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重大发明(北师大版)

雕版印刷术——唐初
最早的雕版印刷品
在雕版印刷术发明出来以后,当 时的一个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 请你算一下,要刻完我们这本历史课 本(25万多字),按每天刻50字算需要 多长时间?
十三四年
到此请你总结一下,随着 文化传播发展的需要,雕 版印刷术有哪些不足?
费时、费力、费料、错字更改不便,
效率较低。
复印机
激光打印机
二、指南针与火药的应用 (一)、指南针 1、发明 宋代受到人工磁化和磁针的影响而 发明,也叫罗盘针。
司 南
古 罗 盘
指南针
现 代 航 海 罗 盘 古 航 海 罗 盘
讨论:指南针的发明有什么重要贡献?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就运用到航海上。 (中国) 为欧洲的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 了重要条件。(世界)
发明与革新 活字印刷术 发明者或 革新者 毕昇 发明时间 北宋 意义 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 起到了重要作用。
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为 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 要条件。 宋代加以改进,制成大量的火药和 火器,广泛应用于军事战争。 使松江地区成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 棉纺织业成为重要的手工业部门。 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人们普遍使 用的衣被原料。
思考活字印刷术的传播与发展
泥活字印刷术——木活字印刷术——金属活字印刷术
谈古论今:
你能举例说明我国的印刷术或
印刷业近年来有什么变化吗?
从80年代后期起,汉字的计算机 处理成为现实。印刷出版业开始了
油 “告别纸与笔,告别铅与火,走 印 向光与电”的时代。由键盘输入汉字 机
,经电脑排版后,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 ,可黑白印刷,也可彩印。由电脑程序 控制的复印机、油印机 可进行大批 量的高质量的印刷。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3课 [预习导学]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3课 [预习导学]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https://img.taocdn.com/s3/m/d7db227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18.png)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排版方式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状况。
2.阅读文字材料和《相关史事》,获取相关历史信息,了解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状况;探究文中《材料研读》,识读《元朝交通路线图》,学习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新发展和重要影响。
3.学习古人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发达的中外交通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
课前学习任务
搜集资料,了解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展过程。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雕版印刷术有哪些优缺点?
【学习任务二】活字印刷术是什么时期发明的?发明者是谁?
【学习任务三】活字印刷术“活”在哪里?对比雕版印刷术,它有什么优势?
【学习任务四】活字印刷术是如何传播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习任务五】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学习任务六】归纳火药发明与发展的过程。
【学习任务七】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学习任务八】归纳宋元时期陆路、海路交通发达的表现。
陆路:
海路:
【学习任务九】发达的中外交通产生了什么影响?
本课小结
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列出关键词或画出思维导图。
课后任务
观看纪录片《中国通史》第73集《海上丝绸之路》。
七年级历史第13课笔记

七年级历史第13课笔记
七年级历史第13课笔记如下:
一、课程名称
本节课的课程名称是“唐朝的繁荣与衰落。
二、课程内容
1.唐朝的建立和统一介绍了唐朝的建立和统-过程,包括李渊、李世民等人的贡献。
2.唐朝的繁荣
详细描述了唐朝的繁荣景象,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
3.唐朝的衰落
分析了唐朝衰落的原因,包括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等。
4.唐朝的文化和艺术
介绍了唐朝的文化和艺术成就,包括唐诗、唐画、唐乐等。
三、重点知识点
1.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繁荣和衰落都有若深刻的历史背景。
2.唐朝的篆荣表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等。
3.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重要转折点。
4.唐朝的文化和艺术成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对唐朝的建立、繁荣和衰落过程的介绍,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唐朝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也让学生认识到了历史上的兴衰
更替是不可避免的,但文化和艺术却可以传承下来,成为人类宝麦的财富。
七年级历史第13 东汉的兴衰知识要点

第13课东汉的兴衰(25年——220年)一、东汉建立1、西汉灭亡: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王莽被刘秀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推翻)2、东汉建立:公元25年,刘秀(光武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二、光武中兴:(1)目的:为了巩固政权(2)措施:①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②合并郡县,裁减官员,惩处贪官污吏;③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3)措施作用: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
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东汉中后期的政治特点)1、原因:①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皇帝大都年幼,无法主政,大权旁落。
②封建专制皇权的至高无上和皇位世袭制(深层原因)2、影响:①导致政治腐朽不堪,社会混乱,人民遭殃。
②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
四、黄巾起义1、时间:184年2、领导人:张角(创立太平道)3、特点:有组织、有准备4、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5、结果: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失败)。
6、影响:沉重打击东汉统治,使其一蹶不振。
五、对比、归纳1、比较“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归纳两汉治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和作用,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共同点:①都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②都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发展生产③都减轻了农民负担,轻徭薄赋④都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启示:①统治者要勤政爱民,关注民生。
②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比较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和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3、导致东汉衰亡的原因: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②黄巾起义③州牧割据(66页“知识拓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零班姓名:日期:2012-4-15编号: No.13 审核:韩道怀
自学促能力形成表现让魅力飞扬
课题: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课型设置【自研·互动45分钟+表现45分钟】
一、【学习主题】(1分钟)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包括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及向世界
的传播,科学家沈括、郭守敬的科技成就及贡献的有关史实。
2、了解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
二、【定向导学·互动表现·当堂反馈】
自研自探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表现提升、质疑评价环节总结归纳环节
自学指导
(内容·学法·时间29分钟)互动策略
(内容·形式·时间)
表现方案
(内容·方式·时间45分钟)
随堂笔记
(成果记录·知识生成·同步演练)
【导学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同学们已经知道了雕版印刷术,那么活字印刷术你们听过吗?它是怎样发明的呢?它又有哪些优点?历史影响如何?
阅读:认真阅读课本72-73页有关内容,从文中找出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发明者、概况、优点、意义及历史地位。
比较: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异同点。
①两人小对子:
相互检查自研
成果,并用红笔
给对子评定等
级,共同讨论:
课本中73页的
动脑筋。
(2分
钟)
②五人互助组:
小组长统计小
组内在第一次
互动后仍存在
的疑难问题,
组织组员想一
想:指南针发
明的原因。
(3
分钟)
③十人共同体:
A·教师主持,
组长抽签,
明确表现
内容。
B·大组长主持
展示方案的
制定,分配
好组员任
务。
C·做好表现预
演,准备精
彩表现。
(10分钟)
表现单元一
1、以“知识小达人”的身
份向大家介绍活字印刷术
的发明,给我们全面呈现
这项伟大的发明。
一、自研自探成果呈现:
二、自研自探成果呈现:
1、指南针:
2、火药:
三、自研自探成果呈现:
四.自研自探成果呈现:分别说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在人类文
明史上的历史意义。
等级评定
表现单元二
1、建议以“双簧表演”
的方式向同学们表现指南
针和火药的应用这一方面
的内容。
【导学2】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是什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指南针是怎样应用于航海事业的?它是怎样传入欧洲的?火药是如何发明的?它有哪些用途?它又是怎样传入欧洲的?通过本节课文的学习你就会得
到答案。
阅读:认真阅读73-74页相关内容,结合图片,在课本中标注出指南针的发明、应用、外传、世界影响,火药的发明、应用、火药武器、外传。
思考: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历史贡献。
表现单元三
采访:以小记者的身份穿越古代去采访沈括和郭守敬这两位科学家。
采访方式:面对面,刨根挖底。
【导学3】沈括和郭守敬
你知道沈括和郭守敬是哪个时期的科学家吗?他们各自的成就有哪
些?
品读:仔细阅读74页有关内容从课本中找出沈括的生活时代、身份、主要成就,郭守敬的生活时代、身份及主要成就。
制表:列举沈括和郭守敬各方面情况。
表现单元四:
1.导学四的有关问题
2.以“讲解勇闯知识关”的方式,组内分配好任务,向大家表现你们的劳动成果。
2.要求:结合板书,针对问题,深度解析;声音洪亮,姿态自然。
【导学4】勇闯知识关
体验之旅:经过以上三个导学的经历,相信大家对文本内容已了如指掌。
那么就请大家完成背面的知识闯关题,亲身体验一下成功的快感吧!
要求:一定要合上课本,独立自主完成;知识的把握与能力的彰显在于课堂,相信自己,努力吧!
拓展性运用(知识生成、拓展提高、规律总结、知识框架)
〖综合题〗宋元时期重大科技成就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勇闯知识关】
一.选择题:
1、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火药很早就用于军事,下列战争中最不可能使用火药武器的是()
A、隋末农民战争
B、南宋将领抗击金军的战争
C、蒙古军队灭金的战争
D、文天祥抗元的战争
2、元朝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水利专家是()
A、张衡
B、僧一行
C、沈括
D、郭守敬
3.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最有利于人类文化快速、广泛传播和交流的是()
①火药②指南针③印刷术④造纸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向西传播的过程中,作出贡献最大的是()
A、日本遣唐使
B、意大利传教士
C、阿拉伯的商人
D、中国的航海家
5.佛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字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
”这里的“第三种”指()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
二、提高题:下面的说法有两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并改正
在回顾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我国古代印刷术的成就时,小陈同学说: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印刷术,《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活字印刷品。
欧洲出现活字印刷术,比我国晚约七百年。
【培辅课】等级评定:
1、今晚你需要培辅吗?(需要/不需要)
生:我是第大组的第小组的(姓名),我在
问题上存在困惑,需要培辅!
师:⑴请你于日时段来老师办公室,我将提供帮助!
或⑵请你于日时段找组长寻找求帮助!
2、效果描述:
【反思课】
今日心得:
今日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