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等高线与地形图

合集下载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地形剖面图画法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地形剖面图画法
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等。
F、农业生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 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 局的方案。
例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地形剖面图画 法
归纳:等高线地图判读中的“五读”
(1)延伸方向--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
A. a B. b
C. c
D. d
(2)d 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 A )
A.滑坡
B.地震
C.泥石流
D.火山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地形剖面图画 法
练习1: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以下问题:
甲、乙、丙三条支流的画法中不合理的是
河。
2、丙处是山脊,不可能形成河流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地形剖面图画 法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①水系特征
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 形成河流分水岭,山谷常有河流发育,等高线穿越河谷时 向上游弯曲,即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
②水文特征
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有时形成瀑布; 河流的流量还与流域面积和所处的迎风坡、背风坡有关, 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冲积扇
海平面
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及地形剖面图画 法
高原
等高线 中间疏 特征 四周密
山地
密集
丘陵 盆地 平原
稀疏 中间疏 稀疏 四周密 平直
高度
较高
超过 500米
较高
超过 500米
较低, 无一定 一般不 标准 高于 500米
200米 以下
起伏不 地表起 大,边 伏程度 缘陡峭
坡度较 坡度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最新详解版)

等高线地形图及其应用(最新详解版)

• A、10<H<30 B、30<H<50 C、20<H<30 D、
40<H<50
• (3)图中的a曲线可能是
• A、等高线 B、河流 C、集水线 D、分水岭
• (4)夏季时,甲地白天吹的是
风。
(1)图中M、N两地地形分别为 和 。
(2)N处与甲处的高差为H,那么H值的可能 范围为
A、10<H<30 B、30<H<50 C、20<H<30 D、40<H<50
二、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的绘制 2、地形图的解读
A、坡度的识别 B、地形的识别
3、等高线的应用
二、等高线地形图
2.1、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
大家想一想: 如何才能把高低不平的地形准确 的表示在地图上 ?怎样用平面图 形来表示立体?
等高线地形图
我们动手来画一画
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
读图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D
E
河流
500
D陡坡、E缓坡
不妨一试:
请把你手握成拳头,将它看成是一个地形区。 右边是该地形区的平面图,左边是它的等高线图, 用你的拳头对照着比比看,你会发现什么?
峡谷:两条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 较狭窄地平的河谷或谷地。
F峡谷
G陡崖
400 300
300 400
F
河 流
两组山脊线相对
400 300
(5)画出乙山的山脊线,并判断走向。 西北—东南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拓展)
4、确定视线范围
P
300
200
A 100
P
100
200
B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课件地图——等高线(共40张PPT)

高二区域地理世界地理课件地图——等高线(共40张PPT)

500米以 500米以 200米— 200米


500米 以下
盆地
无一定 数值
地面 起伏
边缘陡 大 ,中间 起伏小 (平缓 )
较大 小
四周高 中间低
【抢答】 特殊地貌(景观)的等高线图 (5分钟) 要求:①指出地貌名称 ②说明等高线特点
新月形沙丘
应用
1、该地区 的盛行的风 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3、成果展示:每组推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用好ppt中 的画笔。 注意:①上台要迅速,并报自己所在组号。 ②前一位展示时,后一位做好准备。
等高线地形图.exe
人生没有彩排, 吾将演绎精彩
展示注意:(6分钟) ①每组推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用好ppt中的画
笔。 ②上台要迅速,并报自己所在组号 ③前一位展示时,后一位做好准备。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生命等高线
旅程中,我偶然路过一座廊桥,突然被柱子上的一条刻痕 所吸引,那条刻痕离地大概一米五高,和火车站、机场画的 那种身高线一模一样。正当我疑惑是不是要收门票时,旁边 的一位老人答道:“那确实是测量身高的线,但不是为了收 门票。”原来,当年红军战斗时损失惨重,但周边的年轻人 仍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军,负责登记的红军特意在柱子上画了 这道刻痕,因为红军使用的步枪刚好一米五长,要背着步枪 跑,身高至少得一米五。
600
1、在图上写出各等高线的数值: 总相结邻:两规条律等1高--线--要等么值等线距的,数要值么等规值律:700 600
2、写出B、C处的地形部位: 总结:规律2-----等值线的弯曲规律
“凸低为高,凸高为低” (高谷低 脊)
3、比较甲乙两地的坡度大小: 总结:规律3------等值线的疏密规律: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

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粤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2.3《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是学生在学习了经纬网、地图的基本知识后,进一步深入学习地形图的判读。

本节内容通过讲解等高线的概念、特点和判读方法,使学生能够熟练地阅读地形图,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地理应用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等高线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地形图的判读方法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地图的基本知识和经纬网的运用。

但他们对等高线和地形图的判读方法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讲解和练习来逐步掌握。

此外,学生对于地形图的应用价值还需要进一步强化。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等高线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地形图的判读方法,能够熟练地阅读地形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环节,提高学生对地形图的判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等高线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2.难点:地形图的判读方法,尤其是等高线的凸凹规律和地形图的立体感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地形图的展示,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总结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典型实例讲解等高线的特点和判读方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绘制等高线,加深对地形图判读方法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地形图、等高线图、多媒体教学设备。

2.学具:笔记本、画图工具、地形图判读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实际地形图,引导学生关注地形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等高线的定义、特点、分类及地形图的判读方法。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简要讲解等高线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如何根据等高线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

地形图——等高线

地形图——等高线

引水线 应该由地势高的到地势低的 ,这样可 这样可 自流引水,减少花费 减少花费. 自流引水 减少花费 输油管道要短,尽量避免通过 输油管道要短 尽量避免通过 山脉.大河 以免增加工程投资. 山脉 大河,以免增加工程投资 大河 以免增加工程投资 建疗养院 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 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森林覆盖 率高,空气清新的地方。 率高,空气清新的地方。
4、等高线地形图上有关问题的计算 、 计算两地相对高度 读图, 读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 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 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回答: 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 (1)Q点对 点的相对高度 点对 (H)最大可以达到(米) )最大可以达到( A.40<H<41 B.49<H <50 C.50<H<60 D.60<H<61 (2)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 B.西北 东北 西北 C.东南 D.西南 东南 西南 (3)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 (3)该类地形在我国可能广泛 分布的是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A.东北地区 B.东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CB
3.若乙坡植物受破坏成为 若乙坡植物受破坏成为 荒地,则对其合理的开发 荒地, 整治措施是 D A.放牧山羊 放牧山羊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 修梯田, 修梯田 D.营造混交林 营造混交林
建港口、海滨浴场 建港口、
港口应选在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 港口应选在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避开含 海水较深 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 浴场一般选在海滨缓坡沙岸. 浴场一般选在海滨缓坡沙岸.
B 乙 甲 A 丙 D F G

等高线地形图PPT课件

等高线地形图PPT课件
0
A点的海拔: 50< H <300 A
悬崖顶的海拔: 250≤H <300 悬崖底的海拔: 50< H ≤100 悬崖的相对高度:150≤ H <250
350
250
300 250
<300
200
150
100
100
>50
50
-
0
19
例4
C处地形相对高度是多少?
(230-200) ≤ H < (240-190)
• ②工业区选址
• 一般选在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势平坦开阔处,节省建设 投资;靠近河流,水源充足;有交通线经过,交通便利。
• ③聚落分布
• 一般山区聚落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地势低平、 水源充足、流水沉积形成深厚肥沃的土壤);山区聚落规 模小、数量少;平原地区聚落数量多、规模大(聚落主要 分布在平原地区)。
B.植水稻 D. 营造混交林
读某地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 (1)该岛最高与最低点气 温差最大不超过 ℃
• (2)试分析A、B两地降水 的差异及原因。
• (3)在下框中绘制甲乙两 地的地形剖面图。
• (4)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 特征。
-
28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
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山地山峰闭合曲线外低内高符号四周低中部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内侧坡度向内侧山脊等高线凸向低处山脊连线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山脊线也叫分水线山谷等高线凸向高处山谷连线山脊之间低洼部分山谷线也叫集水线地形表示方法示意图等高线图地形特征说明鞍部一对山脊等高线组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峭壁陡崖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叚在一处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
-

二、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二、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

绘制剖面图的基本步骤
1. 绘剖面图的水平基线。 2. 确定适宜的垂直比例尺,画出纵坐标,规定剖面基线 所代表的高程 3.从剖面线与等高线所交的各点向剖面图的水平基线做 垂线,对照纵坐标找出各点对应的高度位置 4.将这些点平滑地连接起来。
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 车辆的是: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的绘制
探究问题 ①如何确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 ②确定垂直比例尺须考虑哪些因素
总结
• 水平比例尺尽量保持与原图一致。 • 垂直比例尺要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剖面线经过地区的高差(如果高差大, 垂直比例尺适当小一些,如果高差小, 垂直比例尺适当大一些)。 第二,考虑图幅范围,不能把图画到图幅以外。 第三,规定水平基线的高程。一般低于剖面线 穿过的最低点。
6、判别地形剖面图:起伏状况;起点、终点、 最高点、最低点、转折点;两点间可否透视
下图是韩国南端济州岛的等高线地形图和图中MN、 NO、PQ、KL四线的地形剖面图。
与剖面线MN、NO、PQ、KL相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依次是(B) A .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④②①③
低 7、判别局部小范围闭合等值线高度:“低于 __ 值,高于高 __值”
8、特殊等高线:新月型沙丘,梯田,火山
特殊地形



深 海 沟
黄土塬及沟谷
如果不施加人为措施,若干年后塬面边界将由a变为b线
喀斯特地貌:石林 峰丛等
9.与气候要素的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6℃/100m 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量的差异) C.盆地不易散热,又容易引起冷空气的滞留等。同时 易出现逆温现象(如图) D..坡向与光照强弱。如北半球南坡宜发展喜光植物。 E.地形组合与气流运动关系,风的狭管效应等。 G.等高线与等压线关系(如下图)

等高线地形图(实用)

等高线地形图(实用)

示意图等高线图
地形特 征 相邻两 个山顶 之间的 低地
说明 鞍部是山 谷线最高 处,山脊 线最低处
陡 崖
多条等 高线会 合重叠 在一处
近于垂直的山坡, 称峭壁。峭壁上部 突出处,称悬崖或 陡崖
五大地形海拔高度判读
• • • • • 平原:海拔200米以下 丘陵: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200米 山地: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 高原: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 盆地:外高内低
B A
对高度是多少? AB的相对高度: 300<H <500
A: 600<H <700
B:200<H <300
陡崖的相对高度: 200≤H <400 计算陡崖或任意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一是可能求最大相对高度,二是可能求
≥500米,<600米
最小相对高度。
公 式:(n-1)d≤H<(n+1)d
>200米,≤300米




通视情况: 凸坡:从山顶 看不到山麓; 凹坡:从山顶 可以看到山麓
读图,从山峰向下望,将不能看见的点是 ( A ) A.A点 B.B点 C.C点 D.D点
坡度的定义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
越大”,这只能用于判断同一幅等高线 图 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
h
∠1 ∠2 ∠3
tg∠ = h D
四周高 平坦 中间低 广阔
实战演练
判断图中地形类型的名称:
1 5
3
1.高原
4.盆地
2
4
2.山地
5.平原
3.丘陵
3.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计算
(1)推算等高线的值: (2)计算相对高度: (3)计算两地之间的气温差: (4)坡度大小的判断与计算: 垂直相对高度 tan坡度角= 水平距离 影响因素——比例尺、等高距、等高线的疏密 (5)透视性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地的五种基本形态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陡崖
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
山顶 四周 低 ,中间 高
山脊—— 山脊—— 等高线向 低值处 弯曲 两边 低 ,中间 高 。
山谷 等高线向 高值处 弯曲 两边 高 ,中间 低 。
鞍部
山体的鞍部,就如同马鞍的形状 山体的鞍部,就如同马鞍的形状 鞍部 马鞍
D.平原 平原 ( )
用土豆做一个等高线图
3
பைடு நூலகம்2 1
海拔在 200米以下 200米以下、 米以下、 相对较平坦的 地形。 地形。
较大范围的、 较大范围的、 较平坦的、 较平坦的、海拔 500米以上的 在500米以上的 地形区。 地形区。


高 丘陵 原


海拔在200~ 海拔在200~ 500米之间 500米之间、崎岖 米之间、 不平的地形区。 不平的地形区。
越深。 越深。
蓝 3)海洋、湖泊一般用_____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 海洋、湖泊一般用_____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 _____色表示 白、紫 4)高山积雪、冰川一般用____________色表示。 高山积雪、冰川一般用____________色表示。 ____________色表示
平 原
丘 陵
山 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 海拔在500米以上、 米以上 崎岖不平、 崎岖不平、呈条带状分 布的地形区。 布的地形区。
山 地
中间低、但较 中间低、 平坦、 平坦、四周相对 较高、 较高、但相对崎 岖的地形区。 岖的地形区。
盆 地
盆 地
请你在下面的图上找出世界上: ①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 ②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 ③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④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
鞍部
陡崖 等高线非常 密集 或 重叠 的地方。 的地方。
连连看
D
E B C A
A B C D E
山谷 山顶 陡崖 山脊 鞍部
分层设色地形图
1 : 20000
100 0
分层设色地形图实例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
绿 1)平原一般用______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平原一般用______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 ______色表示 褐 2)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_____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 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_____色表示,海拔越高, _____色表示
200 100 100 100 150 200 150
200 150 100 100
小试牛刀
100 图中的等高距是 米, 如果B是在等高线上 是在等高线上, 如果 是在等高线上,那B的海拔是 的海拔是
400
米。
等高线的绘制
坡度的识别 等高线越密,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 陡 , 等高线越疏, 等高线越疏,坡度越 缓 。 缓坡
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
第二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
等高线的判读
观察说出图中 三个数字的含义 有什么不同? 有什么不同
1000m 1500m 500m 海平面
500m 1000m 1500m
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
等高线
100 150 150 100
等高距
100 100
150 200 200
100
150 100 200 150
300 200 100
M
沿MN的地形剖面图 MN的地形剖面图
N
(1)该地地形为 该地地形为 (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山地 丘陵 高原 (2)以下对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以下对该地的叙述, 以下对该地的叙述 A.此地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 此地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 B.此地发展耕作业需要修筑梯田 B.此地发展耕作业需要修筑梯田 C.此地的等高距为 此地的等高距为100m 此地的等高距为 D.此地只适宜发展林牧业 此地只适宜发展林牧业

陡坡
等高线密集
等高线稀疏
注意: 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陡” 注意:“等高线越密,则地形坡度越陡”只适用于同一幅 图中
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爬山春游。 小明和班上的同学去爬山春游。请 你帮他们分析一下, 你帮他们分析一下,应该从哪一条线 路上山好?为什么? 路上山好?为什么?
B
A
B
1:50 000 :
北 半 球
③ ②
南 半 球

西半球
东半球
地形剖面图的做法
1 : 20000
步骤: 步骤: 1.画剖面线; 1.画剖面线; 画剖面线 2.画剖面坐标; 2.画剖面坐标; 画剖面坐标 3.画剖面图; 3.画剖面图; 画剖面图 4.写上图名。 4.写上图名。 写上图名
100 0
M
N
海拔(m) 400 海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