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中图版)教师用书: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合集下载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

2020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
名 师 微 课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12页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二讲
与名师对话· 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二、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应用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1.含义: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 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 地势起伏 状况。
名 师 微 课 导 学
2.意义:地形剖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它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建筑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
与名师对话· 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6)估算坡度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①应用:一般情况下,如果坡度大于25° ,则不宜修建梯 田,因此,在山区能否修建梯田,常会用到坡度计算;此外山 区道路修建也会对坡度进行估算。 ②计算:公式 tanα= h/L,h为两点相对高度,可由两点等
名 师 微 课 导 学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顶。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从某条等高线开始,继续往高海拔, 等高线呈同心环形,即表示山峰;两组同心环形等高线之间的 部分则是鞍部。
名 师 微 课 导 学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20页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二讲
与名师对话· 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4)小地形单元 ——缓坡和陡坡的区分
核 心 考 点 突 破
第3页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二讲
与名师对话· 系列丛书
高考总复习·课标版·地理
最新考纲: 1.海拔 (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地形图
基 础 知 识 回 顾
的判读、应用及相关计算。 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及应用。 [构建体系]
名 师 微 课 导 学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教师用书(含解析)湘教版

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讲地图基础知识教师用书(含解析)湘教版

第2讲 地图基础知识[梳 理 知 识 体 系][再 现 基 础 知 识]一、地图三要素三要素是指地图上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甲的定向方法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乙的定向方法是指向标定向法;图丙的定向方法是经纬网定向法。

(2)甲、乙两图的比例尺较大的是乙。

(3)图甲中A 地位于B 地的西北方位,B 地位于C 地的正东方位。

图乙中河流流向大致为自南向北。

图丙中,D 地位于E 地的正东方位,F 地位于D 地的西北方位。

2.将一张1∶100 000的地图的比例尺放大一倍,则新图的比例尺为1∶50__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4倍(见下图)。

若将一张1∶50 000的地图的比例尺缩小1/2,则新图比例尺为1∶100__000,如果保持原来的实地范围大小不变,则此图的大小是原来的1/4(见下图)。

二、等高线地形图 1.海拔和相对高度(1)海拔(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甲地的海拔为1__500 m,乙地的海拔为500 m。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__000 m。

2.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1)等高线:在地形图上海拔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2)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特征①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又称高程)相同,并且都以海平面作为0米。

②等高距全图一致:同一幅等高线图上的等高距相同。

③等高线为闭合曲线:等高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能显示出其全部闭合状态。

④两条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在一般情况下,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所以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只有在垂直壁立的峭壁悬崖,等高线才显示为重合状态。

⑤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甲、乙两处坡度较陡的是乙。

⑥等高线与山脊、山谷线垂直相交,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

⑦示坡线指向海拔较低的方向。

2020年高考山东版高考地理 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

2020年高考山东版高考地理       第二讲 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 地图上海拔⑤ 相同 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2)地形部位
部位
地形
A
⑥ 山顶B山谷CFra bibliotek⑧ 山脊
D
陡崖
E
鞍部
判读方法(等高线特征)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标注) 等高线向⑦ 高处 弯曲,谷线低于两侧 等高线向⑨ 低处 弯曲,脊线高于两侧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⑩ 重合 ,一般图中用“ ”符号表示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解析 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地势落差大,且呈带状分布,为典 型峡谷地形,D项正确。
2.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 A ) ①崩塌堆积物 ②突出小基岩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图中灰色部分等高线向海拔较低的地区凸出,应该为地势较 高的地形,但高度不大,且靠近陡崖,有可能是崩塌堆积物,也有可能是陡 崖上突出的小基岩,故A项正确。
读下面的等高线图,图中甲地河流水位一般在318~325米之间。据图回 答下题。
6.图中河流在图示区域的最大落差可能是 ( C ) A.300米 B.375米 C.406米 D.500米
解析 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河流源头海拔在700~800米之间,甲处附 近海拔最低,在318~325米之间,故河流在图示区域的最大落差在375~48 2米之间,故选C项。
解析 图中③附近河段等高线密集,表明该处坡度大,河水流速快。
5.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 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 B ) A.15 m B.40 m C.65 m D.90 m
解析 图中有两处适合建水库,一处是30米等高线所形成的口袋形 地形,但该处设计的坝高达不到13米,舍去;另一处为50米等高线所形成 的口袋形地形,此处建坝坝顶海拔约为55米,坝底海拔在40~45米,坝高在 10~15米,符合要求。对照比例尺,55米等高线距离最近处实地距离约为 40米,故选B项。

等高线及其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教学课件 中图版

等高线及其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 教学课件 中图版
3)、等高线是封闭的曲线,无论怎样迂回曲折,终必环绕成圈,但在一幅图上不一定 全部闭合。
4)、除了陡崖和悬崖,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不相交、不重合、不分支, 且在图的中间 部分不中断。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
3、几条特殊的等高线:
(1). 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 (2) 200米线区分开平原和低丘; (3). 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或高原; (4). 2000米、3000米线反映中山和高原; (5). 4000米线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
20、残花乱流年,愁肠攒心痛……试着 用微笑 去听完 你们的 邂逅, 却发现 伤痛占 满了全 世界, 而被你 捏碎的 故事, 你还欠 我一个 结局… …回望 过往, 一切如 梦,看 似无痕 ,却挥 散不去 。
21、曾经说过:试着把你忘纪,其实忘 记,何 尝不是 一种美 丽。
22、失去了所有,沉寂在过去的记忆不 能自拔 ,不愿 有新的 选择。
4、利用高的更高,低的更低原则 1)适用范围:位于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 2)内容:如果闭合等高线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线中的较低高度值相
等,则闭合区域内的高度低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如果闭合等高线 的高度值与两侧等高值线中的较高高度值相等,则闭合区域内的 高度高于其等高线的高度值。
例题: 若a=100m b=200m c=300m 判断地形:①_洼__地_ ②_山__丘__ ①的海拔__0_m__<_H_<__1_0_0_m_ ②的海拔_3_0_0_m_<_H__<_4_0_0_m_
32、在生命里寻觅快乐的方法,就是了 解你被 赋予生 命是为 了奉献 。
33、纯洁的思想,可使最微小的行动高 贵起来 。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全册课件【完整版】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全册课件【完整版】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全册 课件【完整版】目录
0002页 0131页 0209页 0309页 0355页 0425页 0489页 0569页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 数字地球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 境的影响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的治理.
2020中图Biblioteka 高二地理必修三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二节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 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 动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全册课 件【完整版】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 持续.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全册课 件【完整版】

2020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2-1 等高线地形图(含解析).docx

2020高考地理二轮高频考点突破2-1 等高线地形图(含解析).docx

2-1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系统(专辑所有的思维导图均有导出emmx格式一起打包上传,下载mindmaster即可对思维导图进行再编辑)一、等高线的判读(一)数值1.等值线的数值判断地形类型。

地形类型平原丘陵山地高原盆地判读依据稀疏,200m以下起伏和缓,200m~500m起伏较大;500m以上中间稀疏,边缘密集;内部数值大,1000m以上中间稀疏,边缘密集;海拔没有一定标准2.等值线数值判断地形部位山地VS盆地闭合曲线,内高外低闭合曲线,外高内低山脊VS 盆地等高线凸向低处,中间高于两侧等高线凸向高处,中间低于两侧考点精讲3.描述地形特征:1.(2019·汤原县高级中学高二月考)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并说出①、②两地地形类型。

【答案】(1)以山地高原为主;西北高,东南低;相对高差大;海岸线平直。

①丘陵;②高原(山地)【解析】(1)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和河流分布可直接判断①、②两地主要的地形类型和地势高低特征,图示①处等高线处于200—500米之间,等高线分布较密,故判断为丘陵;②处等高线分布较为稀疏,地势较平坦,海拔位于1000---2000米之间,故判断为高原。

(二)疏密1.坡度陡缓。

同一幅图中的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

2.通视问题。

两点之间从高处到低处,如果等高线是先密集后稀疏,表明为凹坡,可通视;如果等高线是由稀疏到密集,表明为凸坡,不可通视。

注意:通视还有另一中考法,如果两点之间存在山脊或者其他障碍物,也不可通视。

2.(2019·山东高三期中)读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图中最高峰海拔1029米,等高距相同。

据图完成题目。

骑单车慢行是当前驴友们喜欢的活动,某驴友团计划自图中M地骑行到N地游玩,途中最费力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2.A【解析】2.骑行图中如果穿越等高线越密集,相对高差大,则骑行费力。

读图可知,甲处为上坡路段,相邻等高线距离较近,坡度相对较大,最为费力,A对。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Word版含答案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一、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及特点地形等高线特点图示山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高外低盆地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内低外高山谷等高线向数值增大的方向弯曲山脊等高线向数值减小的方向弯曲陡崖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鞍部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3.意义:它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修建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微点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分(1)海拔:地表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表某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如图,甲地海拔为1 500 m,乙地海拔为500 m。

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 m。

微点2等高线地形图的五个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

(2)等高距一般全图一致。

(3)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D处等高线重合处形成陡崖)。

(4)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

(5)示坡线指示地势降低的方向,如图中C处附近的短线。

微点3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

微点4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规则(1)确定剖面线两端点的海拔。

(2)确定剖面线经过地区海拔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3)为了使地面高低起伏更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原图大。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与判断(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

据此回答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 m B.230 mC.340 m D.420 m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 m B.310 mC.360 m D.410 m【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D 2.C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1.两地间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H相=H高-H低或(n-1)d<H<(n+1)d,其中n为两点之间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2020版高考地理第十二章中国地理12.2中国地理分区课件中图版

2020版高考地理第十二章中国地理12.2中国地理分区课件中图版
解析 答案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考点二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西北地区
(1)气候:以温带大陆性 气候为主。 (2)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a内蒙古高原 、b准噶尔盆地 、c 塔里木盆地 。 (3)农牧业:灌溉农业(河套平原 )、绿洲农业;内蒙古草原 牧场、 新疆山地牧场。 (4)城市、交通:d呼和浩特 、e乌鲁木齐 ,第二亚欧大陆桥。 -15-
分冻结,春季融化,有利于春季保墒,保障土壤湿度,③正确。纬度较高,冬 1.A 2.C 3.B 季寒冷 ,没有秋播活动 ,④错误。综上所述,B项正确。
解析
-20答案
关闭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1.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区域差异比较
西北地区 地形区 气候 新疆“三山夹两盆”、河西走廊、宁 夏平原、河套平原、内蒙古高原 温带大陆性气候;以贺兰山为界 ,东 部为温带草原,西部为温带沙漠
-8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特别提醒(1)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线南、 北两侧地理事象差异很大,如下表所示。
以 1 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温度带 干湿区 自然带 河流结冰期 耕 地 粮食作物 水 系



大于 0 ℃ 大于 800 毫米 亚热带 湿润区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无结冰期 水田为主 水稻为主 长江水系
-25-
知识梳理
能力突破
(1)根据支流的分布特征,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降水分布特点及 成因。 (2)分析图示额尔齐斯河流域适合白斑狗鱼生长繁殖的自然条件。 (3)说明白斑狗鱼产量低的原因。 答案: (1)分布特点:该流域降水北多南少。 原因:地处大陆内部,气候干旱,但北部山地为(西风)迎风坡,山体高 大,能拦截水汽。 (2)支流发源于高山地区,水质好;纬度高,加之受高山融雪影响,水温 低;干流流速较缓,水草丛生;河流下游冷水鱼可逆流而上(可构成统 一种群)。 (3)生长繁殖的环境要求特殊,适宜生长繁殖的水域少;水中生物量 低,饵料少;水温低,生长缓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等高线地形图一、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及特点1.概念:沿地表某一方向的直线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

2.比例尺:地形剖面图有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水平比例尺往往与原图比例尺一致,垂直比例尺可根据要求确定。

3.意义:它在平整土地,修建渠道,修建铁路、公路和其他工程时,可作为计算土石方量的依据。

微点1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分(1)海拔:地表某地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表某两点之间的垂直距离。

如图,甲地海拔为1 500 m,乙地海拔为500 m。

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为1 000 m。

微点2等高线地形图的五个基本特征(1)同线等高。

(2)等高距一般全图一致。

(3)等高线一般不能相交(D处等高线重合处形成陡崖)。

(4)等高线的疏密反映坡度陡缓,密陡疏缓。

(5)示坡线指示地势降低的方向,如图中C处附近的短线。

微点3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可能相等,也可能相差一个等高距。

微点4地形剖面图的判读规则(1)确定剖面线两端点的海拔。

(2)确定剖面线经过地区海拔的极大值和极小值。

(3)为了使地面高低起伏更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要比原图大。

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与判断(高考新课标全国卷)下图示意某小区域地形。

图中等高距为100 m,瀑布的落差为72 m。

据此回答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A.90 m B.230 m C.340 m D.420 m 2.桥梁附近河岸与山峰的高差最接近()A.260 m B.310 m C.360 m D.410 m 【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D 2.C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计算1.两地间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H相=H高-H低或(n-1)d<H<(n+1)d,其中n为两点之间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

2.陡崖高度的计算(1)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

图示崖顶为400 m≤H顶<500 m。

(2)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

图示崖底为0<H底≤100 m。

(3)陡崖的相对高度:(n-1)d≤ΔH<(n+1)d。

图示陡崖的相对高度为300 m≤ΔH<500 m。

(说明:n为重合的等高线条数,d为等高距,H大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H小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

)3.闭合等高线的计算闭合等高线计算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

4.计算两地的温差已知某地的气温和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可计算两地间的气温差异:T=(0.6 ℃×H相)/100 m。

5.地形坡度的计算与判断坡度由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

两点相对高度可根据两点等高线计算,水平距离可根据图中比例尺与两点图上距离计算。

(1)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

原因:同一幅图中,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差大(相同距离内高度差大),坡度陡。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单位距离的高差小(相同距离内高度差小),坡度缓。

(2)不同的等高线地形图上①如果比例尺和等高距都相同,则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

例如,下图中(单位:m)的坡度大小为C>A>D>B。

②如果等高距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疏密都一致,则比例尺较大的地图上的坡度较大,比例尺较小的坡度较小。

例如,下图中的坡度大小为A>C>D>B。

③如果比例尺的大小和等高线的稀疏都一致,则等高距较大的坡度较大,等高距较小的坡度较小。

例如,下图中(单位:m)的坡度大小为B>D>A>C。

④比例尺和等高距都不相同,则可用tan α=H/L的值进行比较。

H表示坡高(相对高度),与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有关系,L表示坡宽(坡宽=图上距离/比例尺)。

(2020·南昌一模)下图是我国西南某地的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

据此回答1~2题。

1.E地海拔可能是()A.1 170 m B.1 190 mC.1 210 m D.1 230 m2.甲、乙、丙、丁四地最可能形成较大瀑布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题,图示E地位于1 200与1 220两条等高线之间,则其高度介于1 200~1 220 m 之间,故C正确。

第2题,图中甲、丙、丁位于谷地、乙地为山岭,且甲、丙处于陡崖位置;而瀑布多出现在陡崖位置,则甲、丙可能出现瀑布;甲位于鞍部与谷地的结合部,汇水面积小而不可能出现较大瀑布;丙位于较大的谷地中,汇水面积大而可能出现较大瀑布。

答案:1.C 2.C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自然地理特征(高考上海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

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A.新月形沙丘B.山地梯田C.三角洲平原D.滨海沙滩2.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B 2.C 1.判断地势地形特征3.(2020·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一诊)2018年11月3日,突发山体滑坡形成的堰塞体阻断了金沙江。

下图示意金沙江某段河流及附近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据此回答1~3题。

1.山体滑坡之前,河流①②段()A.①处流向②处西南流向东北B.①处流向②处西北流向东南C.②处流向①处西南流向东北D.②处流向①处东北流向西南2.若堰塞体上游河流流量稳定,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①处水位变化为()3.山体滑坡发生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滑坡处的相应等高线()A.没有变化B.向高海拔处凸出C.向低海拔处凸出D.趋于平直解析:第1题,由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可知,图中河流由①处流向②处;结合指向标,可确定由西北流向东南。

第2题,①处位于堰塞体上游,在堰塞体自然崩溃之前,①处水位持续上涨;结合沟谷下窄上宽的特点,在河流流量稳定的前提下,①处河流水位上涨先快后慢。

故A正确。

在上游来水稳定的前提下,河流水位上涨速度与河道形态相关。

图示河流位于高山峡谷中,则河道形态为“V”形;相同来水量,前期因河道下部窄而水位上升快,后期因上部较宽而水位上升较慢。

第3题,山体滑坡发生后,滑坡处地势较两侧低,则相应等高线向高海拔处凸出。

答案:1.B 2.A 3.B凸面镜又叫广面镜,主要用于各种弯道、路口,它可以扩大司机视野,使司机及早发现弯道对面车辆。

下图为某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图1)和司机小王看到的凸面镜里的画面(图2)。

据此回答4~5题。

4.该凸面镜最可能设置在()A.①B.②C.③D.④5.司机小王驾驶的车辆正驶向()A.东方B.西北方C.西方D.南方解析:第4题,③位于山脊,山脊两侧的司机无法直接看到对方,故需要凸面镜,①②④处司机的视线没有阻挡,能看清附近路面状况。

故选C。

第5题,结合上题可知凸面镜在③处。

观察图2可发现,镜面中车辆正靠近山体一侧行驶,结合靠右行驶的原则,该司机驾驶的车辆刚到拐弯处,还未转弯,车辆正驶向南方。

故选D。

答案:4.C 5.D等高线地形图的实践应用(2019·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地形与甲地建筑物布局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与乙地相比,将建筑物布局在甲地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A.地形B.水源C.植被D.坡向2.与甲地地形平整方式相符的剖面是()【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D 2.B等高线地形图与生产实践1.选点下图是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地区的等高线图(等高距为20米),等高线为实线的地区是荒山。

当地人均耕地少,等高线为虚线的地区因人类活动,等高线走向已经发生了改变。

据此回答1~3题。

1.等高线为虚线的区域,其土地利用方式最有可能是()A.水田B.旱地C.林地D.水塘2.近年来乡村地区的许多聚落因人口迁出而废弃,图示四个居民点最先废弃的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3.甲居民点是当地的贫困村,当地扶贫干部在帮助其中的一个贫困户时,提出的以下四项扶贫措施可行的是()①种植小麦②种植果树③种植水稻④荒山养殖和挖塘养鱼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解析:第1题,该地位于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等高线为虚线的区域多靠近河流,且该区域地势较低、地形较平坦,所以其土地利用方式最有可能是水田,故选A。

第2题,低山丘陵地区的人口规模比较小,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口由乡村地区迁出,向交通和居住条件较好的地点集中。

图中的丙居民点位于阴坡,耕地规模较小,距离乡道较远且和乡道间有河流阻碍,所以居民有迁出的需要,聚落易废弃,故选C。

第3题,当地有较多的荒山,利用荒山发展养殖或者种植果树,经济效益较高;甲居民点靠近河流和乡道,附近的土地较平坦,水源充足,做好防洪工作的同时挖塘养鱼经济效益也较好;当地不适宜种植小麦;种植水稻是当地传统的粮食产业,由于耕地规模小,依靠传统的水稻种植业,经济效益不高。

故②④可行。

答案:1.A 2.C 3.C(2020·天津重点中学联考)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区的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读图回答4~5题。

4.关于图中地理事物,说法正确的是()A.甲、丁之间可以通视B.乙所在位置为鞍部C.甲、丙之间相对高度可能为74 mD.此地以红壤为主且土壤肥沃5.依据因地制宜原则,各区域最可能的发展方向是()A.甲地小型水力发电B.乙地棉花种植C.丙地步道服务部门D.丁地林产品加工解析:第4题,图示等高距为5 m,甲海拔在40~45 m之间,丙海拔在110~115 m之间,则甲、丙相对高度在65~75 m之间,故C正确。

甲、丁之间有山脊阻挡而不能通视;乙是一个邻近谷地的陡坡,而不是鞍部;我国东南地区以红壤为主,土壤贫瘠。

第5题,甲、乙之间为谷地,东南地区降水多,可以在甲地修建水库,进行小型水力发电,A正确。

乙地坡度太陡,不适宜发展种植业;丙地位于山顶,没有紧邻景观步道,不宜建步道服务部门;丁地在景观步道旁,不适宜建加工厂。

答案:4.C 5.A地形剖面图(高考上海卷)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回答1~2题。

1.左图中剖面线AB和MN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2.若该区位于一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 m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A.一个岛B.两个岛C.三个岛D.无岛【图解思路】【尝试解答】 1.D 2.D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判读地形剖面图,主要抓住以下“三看”3.通视问题的分析方法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

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

常见有以下两种情况:(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