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兴国县第三中学高三语文兴国班语文假期练习四8 无答案
江西省兴国县三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兴国班)试卷(无答案).pdf

兴国三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兴国班 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2015-10-10 第Ⅰ卷 一、选择题(完成1-12小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窈陷(yáo) 炮烙(pào) 谄媚(chǎn) 清流激湍(tuān) B.鞭笞(chī) 驯熟(xún) 崤函(xiáo) 游目骋怀(chěn) C.脑髓(suí) 辖制(xiá) 谪戍(zhé) 筋疲力尽(jīng) D.执拗(niù) 自诩(xǔ) 憎恶(zēng) 鼎铛玉石(chēng) 2.下列字形有两处错误的一组是( ) A. 愁怅 斑澜 挥斥方遒 饮鸠止渴 B. 浮藻 春帷 浪谒飞舟 两全齐美 C. 贵冠 廖廓 坐收鱼利 沆瀣一气 D. 笙萧 长蒿 明辨是非 各行其事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200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将使用重新 的教材。
②这些探测队员以 的精神在祖国天南地北寻找新的矿产资源。
③人说黄鹤楼是登临远眺的最佳去处。
我们登上五层的回廊, 见得天光水色辽阔无边,心胸 也宽广起来。
A. 审订 坚苦 果然/居然B.审订 艰苦 自然/居然C. 审定 艰苦 居然/果然D.审定 坚苦 居然/自然 4.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代才子吴承恩看到岈山天造地设的奇观,灵感顿发,创作出名著《西游记》。
如果你设身处地,也会不知天上人间! B.李幼斌因成功饰演电视剧《亮剑》中李云龙一角而赫一时,深受观众喜爱,人们期待他扮演更多的新角。
C.仓库管理员没在,我可不敢进去,瓜田李下,免得别人说闲话。
D.正因为现当代小说数量多,流行广,必然存在鱼目混珠、高下难辨的现象。
所以,什么才是好小说,怎样鉴赏现当代小说,很值得讨论。
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明朝画家王冕幼年放牛之余常蹲在教室窗下听老师讲课,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老师, 于是老师便让他登堂入室,成了最年幼的学生。
江西省兴国县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兴国班)语文假期练习(四)(2016-8-14) 无答案

兴国三中高三兴国班假期语文练习四2016-8—14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1965年,湖北望山1号墓发现了一柄古剑。
考古学家拔剑出鞘,寒光闪闪的剑身即刻震惊了现场所有人。
为了验证是否锋利,大家拿来了二十几张纸铺成一层,结果剑锋一过,轻松划开。
宝剑身上有八个鸟篆铭文,“越王”“自作用剑"这几个字,大家是认识的,但“勾践”两个字,由于工地上没有任何参考文献,一时半会儿无法释读出来。
经过有关专家一个多月的讨论,宝剑主人的身份最终得以确认。
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两千年前的吴越之地,和今天一样河流密布,水网纵横。
由于开阔的平原较少,中原地区流行的车战难以施展,因而吴越两国极为重视步兵,加上那个时代铸剑专家神工鬼斧的技艺,适合近身作战的宝剑也就有了独步天下的机缘。
1977年,湖北省博物馆借助静电加速器对越王剑的合金成分做了无损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越王剑的剑刃上含铜量是80.3%,含锡量是18.8%:而剑身上含铜量是83.1%,含锡量是15.2%。
也就是说,越王剑是一柄复合剑,剑刃和剑身是分开铸造的.曾为勾践和楚昭王铸造多把宝剑的欧冶子等人非常清楚,要铸造一柄合格的青铜剑,在合金配比上,铜要占到75%左右,而锡与铅、铁、锌等元素要占到25%左右。
然而,宝剑的各部分合金含量的需求又是不同的,具体来说,刃部得含锡量较高才能锋利。
剑身得含铜量较高才能柔韧。
这样一来,为了得到比普通宝剑更为优良的产品,剑身、剑刃就必须分开铸造,再合二为一。
在越王剑剑首的位置,有11道同心圆.这些同心圆,相互之间的距离仅有一根头发丝粗细,实在让人惊叹。
其实,这是铸剑师们在制陶技术上得到的灵感。
他们配制出极细的泥料,制作出相应的模具,在凸棱上刻下绳纹后焙烧,最后再浇注青铜液成型的.剑身遍布菱形暗格花纹,也是越王剑的一大特征。
学者们对这种花纹的形成颇有争议,有的说是“金属膏剂涂层”,有的说是“铸槽填锡”.这种花纹与越王剑同时代的很多宝剑都有,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一种工艺。
江西省兴国县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兴国班)语文暑假练习(2016-7-17) 无答案

兴国三中高三兴国班语文暑假练习A2016—7-17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游记》,别样的经典明朝人所称的四大奇书,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部,都是传统积累型小说,是作家在前代民间艺人和文人不断加工的基础上才写定的。
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故事的濡染.除了神祇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祇就更不在话下。
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对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
他的魅力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约束,读者则同情于他受紧箍咒时的窝囊气而欣喜于他的有时妖性复发。
江西省兴国县第三中学2024年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卷含解析

江西省兴国县第三中学2024年高三考前热身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虽然技术不能解决所有的我们的遇到问题,但是没有技术,你什么问题也几乎解决不了。
传统媒体所遇到的挑战,面临的所有问题,,是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的。
要解决这些问题,还必须向技术要客案。
我们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紧紧抓住新一轮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 ,加快追赶的速度,积极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对传统的传播手段进行升级改造。
要坚持把内容创新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以内容优势赢得媒体融合发展的主动权。
要主动跟进时代的节拍,关注读者的需求,聚焦社会的热点,维护公平正义,彰显道德良知,切忌闭门造车的“新闻策划”、的“自说自话”和“慢了三拍”的传播节奏。
要深化“走转改”,掌握真情况,了解群众的,贴近群众的生活现实,通过好的策划、好的作风,让内容更契合读者关注,更吸引读者眼球,让新闻报道更有焦点、更有亮点、更有看点,培养最忠实的受众,打造读者最信赖的媒体。
传统媒体内容创新不是漫天撒网,也不是四面出击,内容创新一定是突出重点,发挥自身优势。
未来报纸内容的发展总体方向趋于“慢、精、深”,也就是不去和网络抢时效,更多地做精品,做深度,做公信。
()。
未来纸质媒体承载的一定是深度的内容。
对此,传统媒体的从业者一定要有充分的自信。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A.虽然技术不能解决我们遇到的所有的问题,但是没有技术,你几乎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
B.虽然技术不能解决所有的我们遇到的问题,但是没有技术,你什么问题几乎也解决不了。
江西省兴国县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兴国班)语文假期练习(三)(2016-7-17) 无答案

兴国三中高三兴国班语文假期练习(三)2016—7—17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的“城管”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中国至少在夏商周的“三代"时期就有城市了,但和现代功能较为接近的城市,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如齐国的首都临淄。
据《战国策•齐策》记载,当时有7万户,仅以现代一户3口的最低标准来算,总人口也达到了21万。
城市大了,人口多了,治安、卫生、交通等一系列问题也就多了。
在这种情况下,古代城管应运而生。
从史料上看,古代城管除负责环卫、拆违章建筑、禁止占道经营外,还得“防火缉盗”,有的还有管理市场物价、维持公平交易和社会治安的义务,是真正的“综合执法”,权力也比现代城管大.古代的城管队员叫法不少,或称“胥”,或称“卒”,还有称“市吏"“监市”等等。
但在事实上,古代并没有现代城管局这样的专职机构,自然也无城管队员一说。
古代早期城管常由士兵充当。
在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朝廷便设有相当于现代街道城管队的“街道司”,并相应成立了由500名兵士组成的执法队伍,以保持开封的正常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明代的北京,由相当于今北京卫戍区或武装警察部队的“五城兵马司”来承担现代城管局的大部分职能。
清代的北京,还专设了“督理街道衙门”,主要负责外城的街道管理、民房修建等,破坏公用设施、侵占下水道等不良行为,都是督理街道衙门的执法对象。
到了晚清,西方的一套城管制度被引入中国,由警察承担起了现代城管的工作。
在古代,现代城管中的两大难题-—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同样十分突出,且历代不绝。
古代城管也为此伤透脑筋。
在唐代的长安和洛阳,不少商户为了扩大经营面积,非要在门面(正铺)外多占一块(偏铺)。
在李显(唐中宗)当皇帝时的景龙年间,朝廷不得不以敕令的形式,发布了一则当时的最高“城管通知”:两京市场上各行业,凡自有正铺者,不得在铺前再建造偏铺。
宋代称占道经营为“侵街",为了防止侵街行为的发生,宋代城管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标记出范围。
江西省兴国县三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兴国班)试卷(无答案).pdf

兴国三中高一兴国班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5-11-17 一、选择题(共 17小题,每小题2分,计34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踱步(dù)袅娜(niǎo )峭楞楞(léng)蓊蓊郁郁(wěng) B.颤动(zhàn) 落蕊(ruǐ) 潭柘寺(zhè)脉脉含情(mò) C.涸辙(hé) 蕈菌(sùn) 廿四桥(niàn)揠苗助长(yàn) D.漪澜(yī) 深邃(suì) 黑(xū) 混混沌沌(dùn) 2.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氓(mén) 狁(yǔn) 伶俜(lín) 否泰(pǐ)B.愆期(qiān) 戍守(shù) 葳蕤(ruí) 三匝(zhā) C.垣(uǐ) 傺(zhà) 蹑(niè) 子衿(jīn) D.汤汤(shān) 鸷鸟(zhì) 纨素(zhí) 暧暧(ài)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寂寞 幽辟 弥望 缕缕清香B.缈茫 宛然 歧韵 平平仄仄C.嘻游 瞥见 镶嵌 急不暇择D.嫩绿 攀缘 峻峭 恍然大悟 4.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公姥 玳瑁 周公吐哺 龙子幡 鼓瑟吹笙 B.拊掌 陆离 繁花似锦 青骢马 泣涕涟涟 C.兰皋 槌床 千里清秋 墟里烟 渐车帷裳 D.鹄舫 樊笼 暗香盈袖 漫浩浩 青青子矜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我国企业遭遇的知识产权国际纠纷越来越多,但国内能够应对这些诉讼的高级人才却是百里挑一,极其缺乏。
B.“权钱交易”“权权交易”等时下的腐败病症,在文艺界虽不说样样俱全,但该领域遭受“感染”却是不容置喙的事实。
C.小李新买的房子装修得十分豪华,钢丝纱窗,大理石地面,漂亮的吊灯,真是琳琅满目。
江西省兴国县2019届高三语文上册假期练习题

兴国三中高三兴国班语文假期练习(二)2018-7-11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人赁房而居有多普遍?看看宋代官员的住房情况就能大致了解。
南宋理学宗师朱熹说,“祖宗朝,百官都无居住,虽宰执亦是赁屋。
自神宗置东西府,宰相方有第”(《朱子语类》卷一二七)。
“百官都无居住,虽宰执亦是赁屋”是不是太夸张了?房产连片的权贵们什么时代都不少,但北宋中期之前宰相、执政一级的政府大员买不起房确实算不上稀罕事。
天禧元年,参知政事陈彭年去世,真宗临奠,目睹其租住的陋室,叹息不已;寇准一生曾两度入相,一任枢密使,“富贵四十年”,“无田园邸舍”,每次回京觐见只得寄居僧舍或赁宅。
(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下》)宋代京城人口百万,地价高昂,“尺地寸土,与金同价”(王禹偁《小畜集·李氏园亭记》);而宋代又冗官畸多,朝廷自然不可能负担所有官员住房问题。
除少数能获得“赐宅”的勋戚权贵及幸运地暂住官宅的臣僚之外,其余的则只能自己去想办法克服了。
职位油水丰厚且“头脑灵活”的,自然不愁买房,而其他的大多数则只能望房兴叹,赁房而居了。
当然,宋代官员赁房而居也并非全是因为贫困,比如上文所言寇准,奢华一生。
究其原因,大概只能从宋代官员任职流动性或者消费投资观念方面去找了。
政府对臣僚们住房问题也不是全然不问,宋廷曾对无房官员发放过“宅钱”“僦钱”,也就是今天的“房补”。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大批流动人口,包括工商业者、兵士、游学学子以及大量丧失土地的游民,造就了宋代巨大的房屋租赁需求。
有需求就会有供给,从现存史料来看,宋代房屋租赁市场产业规模确实很大,在城镇中开设旅店、出租房屋者不计其数。
可以说从政府、权贵宗室到普通百姓乃至僧尼道观,只要有可能,都会投身其中。
宋代政府在房屋租赁市场上扮演着管理者与参与者双重角色。
相较于西欧社会,中国封建国家对社会经济控制程度要强得多,可以说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政府一般都会直接介入,房地产业自然也不例外。
江西省兴国县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兴国班)语文假期练习(一)(2016-7-3) 无答案

兴国三中高三兴国班语文假期练习(一)2016-7-3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批评“反讽”理论的主要阐述者是布鲁克斯。
用他的说法:“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我们称之为反讽”。
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定义。
“反讽”概念的目的仍然是揭示语义在文学文本中复杂变化。
根据新批评“文学性”观念,文学文本的基本特征是语义朦胧和语义多重.“反讽”这一语言现象正好符合这一文学定义.正因为这个原因,“反讽”就成为新批评最常用的概念之一。
从语义学立场来看,“反讽”本是指一种“正话反说”或“所言非所指”的语言现象.在“反讽”中,字面上的意义有所不同甚至截然对立。
根据语言学观念,任何一个符号都存在于一定的语境当中,符号的意义会因语境而产生变化。
“反讽”产生的原理同样如此。
在“反讽”现象当中,语言符号巧妙地使用某个特定的语境,从而让一个符号不再表达其本义,而是表达另一个完全相反的意义。
这样,一个“反讽”就产生了.从符号学能指与所指构造角度看,“反讽"实际上是一个符号能指与所指的断裂情形。
语言本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体系。
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确定不移的、无可更改的。
然而,“反讽”的出现却使一个符号的能指不再指向其约定俗成的固定所指,而指向另一个能指。
科学文本对语言的使用就完全合乎语言的约定规则和编码原则,坚决避免出现能指与所指的断裂。
文学文本则有意采用各种手法来违反语言的约定规则,从而使文学文本成为语义朦胧和复杂的符号系统.不难看出,“反讽”的实质仍然是语义的变形化和复杂化.在新批评看来,“反讽”是文学特性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形成文学特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反讽"一向被认为是一种偶然使用的语言技巧,或至多是一种修辞格。
新批评则将“反讽"上升到文学特性的高度,将它视为语义变化的典型现象,从而使之成为文学文本的根本属性。
维姆萨特与布鲁克斯在其合著的批评史中坚持将新批评改名为“反讽诗学”(ironic poetic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兴国三中高三兴国班假期语文练习四2016-8-14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1965年,湖北望山1号墓发现了一柄古剑。
考古学家拔剑出鞘,寒光闪闪的剑身即刻震惊了现场所有人。
为了验证是否锋利,大家拿来了二十几张纸铺成一层,结果剑锋一过,轻松划开。
宝剑身上有八个鸟篆铭文,“越王”“自作用剑”这几个字,大家是认识的,但“勾践”两个字,由于工地上没有任何参考文献,一时半会儿无法释读出来。
经过有关专家一个多月的讨论,宝剑主人的身份最终得以确认。
越王勾践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
两千年前的吴越之地,和今天一样河流密布,水网纵横。
由于开阔的平原较少,中原地区流行的车战难以施展,因而吴越两国极为重视步兵,加上那个时代铸剑专家神工鬼斧的技艺,适合近身作战的宝剑也就有了独步天下的机缘。
1977年,湖北省博物馆借助静电加速器对越王剑的合金成分做了无损检测。
检测结果表明,越王剑的剑刃上含铜量是80.3%,含锡量是18.8%:而剑身上含铜量是83.1%,含锡量是15.2%。
也就是说,越王剑是一柄复合剑,剑刃和剑身是分开铸造的。
曾为勾践和楚昭王铸造多把宝剑的欧冶子等人非常清楚,要铸造一柄合格的青铜剑,在合金配比上,铜要占到75%左右,而锡与铅、铁、锌等元素要占到25%左右。
然而,宝剑的各部分合金含量的需求又是不同的,具体来说,刃部得含锡量较高才能锋利。
剑身得含铜量较高才能柔韧。
这样一来,为了得到比普通宝剑更为优良的产品,剑身、剑刃就必须分开铸造,再合二为一。
在越王剑剑首的位置,有11道同心圆。
这些同心圆,相互之间的距离仅有一根头发丝粗细,实在让人惊叹。
其实,这是铸剑师们在制陶技术上得到的灵感。
他们配制出极细的泥料,制作出相应的模具,在凸棱上刻下绳纹后焙烧,最后再浇注青铜液成型的。
剑身遍布菱形暗格花纹,也是越王剑的一大特征。
学者们对这种花纹的形成颇有争议,有的说是“金属膏剂涂层”,有的说是“铸槽填锡”。
这种花纹与越王剑同时代的很多宝剑都有,是当时比较流行的一种工艺。
复合剑制作、剑首同心圆制作和菱形暗格花纹制作技术,被人们称为“吴越青铜兵器三绝”,这三种技艺,在越王剑身上都有体现。
越王剑出土以后,剑身在地下沉埋2000多年却毫无锈蚀。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专家认为,首先,越王剑的主要成分是铜。
铜是一种不活泼的金属,在日常条件下一般不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其次,出土越王剑的墓葬深埋在数米的地下,一椁两棺,层层相套,椁室四周又用白膏泥密封,使墓室几乎成了一个密闭的空间,再加上越王剑出土时插在髹漆的木质剑鞘内,基本上隔绝了墓室与外界的空气交换。
再次,越王剑剑身含硫,能防止锈蚀。
这把名震中外的宝剑,如今已成为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这里,勾践一生中从未到过的地方,他的宝剑却以一种君临天下的姿态,吸引着无数人惊羡的目光。
1.下列有关“越王剑”的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越王剑被誉为“天下第一剑”,1965年被发现于湖北望山1号墓,后成为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B.越王剑上有八个铭文,起初人们不认识“勾践”两个字,专家讨论后才知道这是一把勾践亲自制作的宝剑。
C.越王剑在地下深埋2000多年却锋利如初,剑锋可以轻松地划开铺成一层的二十几张纸,令人惊叹。
D.越王剑的剑刃含锡量高于剑身,剑身含铜量高于剑刃,是一柄复合剑,符合一把宝剑的合金配比特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精美的越王剑能出自吴越与地形有关,由于当地开阔的平原较少,车战难以施展,吴越两国就极为重视适合步兵近身作战的宝剑。
B.比普通宝剑更为优良的产品,由于各部分合金含量的需求不同,这就要求剑身、剑刃必须分开铸造,最后再合二为一。
C.一把青铜剑,铜要占到75%左右,锡与铅、铁、锌等元素要占到25%左右,而刃部含锡量较高才能锋利,剑身含铜量较高才能柔韧。
D.吴越时代的铸剑专家拥有神工鬼斧的技艺,因为他们对青铜剑的合金配比有着清晰的了解,这使得吴越的宝剑有了独步天下的机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复合剑、剑首同心圆和菱形暗格花纹三种技术同时在越王剑身上具备,使越王剑拥有了“吴越青铜兵器三绝”的技艺。
B.越王剑剑身遍布菱形暗格花纹,学者们对这种花纹的形成颇有争议,这说明越王剑仍然存有今人难以了解之谜。
C.越王剑剑首的11道同心圆,相互之间的距离仅有一根头发丝粗细,实在让人惊叹,这来自铸剑师们在制陶时得到的灵感。
D.深埋在数米的地下,密闭的空间环境,髹漆的木质剑鞘,加上剑身主要成分是铜,这些都是越王剑得以完好保存至今的重要因素。
二、文言诗文阅读(36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
幼随从梁武帝。
帝性好棋,每从夜至旦不辍,等辈皆寐,唯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
从平建邺,稍为主书,散财聚士,恒思立效。
除奉朝请。
普通七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除庆之假节、总知军事。
魏豫州刺史李宪遣其子长钧别筑两城相拒,庆之攻拔之,宪力屈遂降,庆之入据其城。
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常山王元昭等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
韦放曰:“贼锋必是轻锐,战捷不足为功;如不利,沮我军势,不如勿击。
”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须挫其气,必无不败之理。
”于是与麾下五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
庆之还共诸将连营西进,据涡阳城,与魏相持,自春至冬,各数十百战。
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
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
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仲宗壮.其计,乃从之。
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陷.其四垒。
九城兵甲犹盛,乃陈其俘馘,鼓噪攻之,遂奔溃,斩获略尽,涡水咽流。
诏以涡阳之地置西徐州。
众军乘胜前顿城父。
武帝嘉焉,手诏慰勉之。
中大通二年,除南北司二州刺史,加都督。
庆之至镇,遂围县瓠,破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于溱水。
又破行台孙腾、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于楚城。
罢义阳镇兵,停水陆转运,江湘诸州并得休息。
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充实。
又表省南司州,复安陆郡,置上明郡。
大同二年,魏遣将侯景攻下楚州,执刺史桓和。
景仍进军淮上,庆之破之。
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
是岁豫州饥,庆之开仓振.给,多所全济。
州人李升等八百人表求树碑颂德,诏许焉。
五年卒,谥曰武。
庆之性祗慎,每奉诏敕,必洗沐拜受。
俭素不衣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
(选自《南史》,有删节)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隶:跟从B.仲宗壮.其计壮:佩服C. 庆之陷.其四垒陷:沦陷D.庆之开仓振.给振:通“赈”,救济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俭素不衣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B.俭素不衣/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C.俭素不衣/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D.俭素不衣纨绮/不好丝竹/射不穿札马/非所便/而善抚军士/能得其死力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陈庆之年轻的时候曾是梁武帝的侍从,因为忠心事主,经常得到赞赏,后从军,逐渐得到提拔。
B.陈庆之在楚城击败北魏军队后,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屯田开荒,发展生产,积蓄了很多粮食。
C.陈庆之胆识过人,他曾亲自统领大军攻克涡阳。
在与北魏军的对峙中,历经数十上百次的战斗,最终凭借勇气大获全胜。
D.陈庆之为人谨慎,生活俭朴,即使身居高位,仍谦恭有礼,士卒都乐于为其拼死效力。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锋必是轻锐,战捷不足为功;如不利,沮我军势,不如勿击。
(5分)(2)州人李升等八百人表求树碑颂德,诏许焉。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感遇(其三)陈子昂苍苍丁零塞,今古缅荒途。
亭堠何摧兀,暴骨无全躯。
黄沙幕南起,白日隐西隅。
汉甲三十万,曾以事匈奴。
但见沙场死,谁怜塞上孤。
【注】1、丁零:我国古代少数民族。
(2)堠:指古代瞭望敌情的土堡。
8.诗歌的第三句到第六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赏析。
(5分)9.诗歌的最后四句使用了什么手法?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空1分)(1)《荀子•劝学》中,“,”两句表达了君子本性与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的观点。
(2 )杜甫在《登高》中概括自己晚年悲凉处境的诗句是“,”(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25分)走正门王春迪①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
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
②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
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
一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骨瘦如柴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③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
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
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
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
如此花园,中间竟然高立着贺家的祠堂,迁又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④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
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
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
海爷却说,不可。
⑤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
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⑥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
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
鸣锣十一响!这排场,惟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挺直地跪在地上。
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甚至有的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⑦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
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低着头鱼贯而入。
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⑧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
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也挺了起来。
⑨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