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课件:专题十三 实用类文本阅读(三)科普文章和调查报告阅读学案

合集下载

全国版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三科普文阅读课件

全国版2018版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4部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三科普文阅读课件

的干净利索等。
3.赏析科普文语言的准确(严谨)、简明性 (1)从遣词造句力求精确、合乎语法习惯方面考虑。高考选入 的文章在介绍科技成果时,或展望推广应用后的情景,或预
示 向 纵 深 发 展 的 前 景 , 因 而 较 多 地 运 用 “ 如 果 ”“ 假
如”“可能”“将会”等预测性词语,有时也会运用“基 本”“根本”“重要”“十分”“非常”等表程度的词语, 这些都是分析语言的准确性需要关注的。 (2)从所运用的专业术语、科学解释准确无误、毫无歧义方面
步骤二:找方法,品语言
找方法,即寻找说明方法。常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下定义、举例子、
打比方、列数据、分类别、作比较、画图表、摹状பைடு நூலகம்等。此外,为了增加 形象性和生动性,科普说明文还常用拟人、讲故事等方法。我们首先要弄
清各种说明方法的特点,然后在阅读时将它们梳理出来,再结合具体语境,
体会其作用。 品语言,即品味说明语言。首先,要品味语言的准确周密。科普说明
专题三
科普文阅读
科学家的遗嘱 荷兰著名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赫尔曼 · 约 尔哈夫,于1723年逝世。当时,留在他写字台 上有一本加封了的书,封面上写着:“唯一深 奥的秘诀在于医术。”至于书的内容,因为加 封,谁也不知道。在原封不动拍卖时,这本书 竟然卖到了两万元金币。人们又羡慕又嫉妒地 卖主把书捧在自己手里;买主也兴致勃勃地将书启封,迫不及 看着 待地将书翻了一遍。这书共有100页,其中99页是空白,只在首 页留下了科学家写的一句话: “注意保持头冷脚暖,这样,最 知名的大夫也会变成穷光蛋。” 这句话应该是世界上关于健康的最昂贵、也最简明扼要的“科 普文章”了。
文担负着传播科学知识的重任,要准确无误地传播知识,就必须注重准确、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13 第三讲 科普文和报告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3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13 第三讲 科普文和报告

6.科普文章的特点 (1)内容的科学性:科普文章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 准确。 (2)文笔的生动性:文笔的生动性是科普文章区别于一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主要表现为:一是要善于 记叙和描写,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 (3)语言的通俗性:它以普及科学知识为己任,所以它必须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解释、介绍、表现科 学内容。 7.科普文的结构 科普文章强调科学性,首先就要注意思维的严密。思维的严密不仅表现为内容上的科学准确,还表现 在写作的条理和整个文章的布局安排上。结构的合理性正是作者思维严密的外在表现,从熟悉到陌生,从 现象到研究,从本质到应用,作者层层深入地展现着科学的行文思路,既条理清晰地体现了行文科学严谨 的特点,又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习惯和规律。考查时,有时着眼于全篇,有时着眼于局部。
8.科普文的语言 科普文章的目的在于普及科学知识,所以它的语言除了准确、严谨外,往往还具有趣味性、形象化、 通俗易懂的特点,以便深入浅出地帮助读者轻松愉快地理解科学知识。 围绕科普文章语言特点的考查,历来是高考的重点。凡是考查科普文章阅读,很少有不涉及科普文语 言这个考点的。 9.科普文的标题 科普文章在于普及科普知识,有时为了引起读者的兴趣,使人们乐于接受所介绍的科普知识,科普文 章的作者还经常在标题的拟定上下功夫。有一个新颖、引人入胜的题目,自然会让人们眼前一亮。所以科 普文章的标题的新颖程度、感染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篇文章被人们接受的程度。因此,针对科普 文章的标题进行设题,就成了高考中常见的考查内容。
⑦作比较: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或异类事物作比较,通过对共同点或差异点的分析,达到说明事物 本质的目的。(好处:突出或强调被说明对象的特点)
⑧列数字:列举数字说明事物特征。(好处:使说明准确无误,科学具体,令读者信服) ⑨打比方: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借事物之间的相似点,形象地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 ⑩摹状貌: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具体描绘事物的特征。

2018届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复习专题(通用版)(3)语文课件PPT

2018届高考语文实用类文本阅读-传记复习专题(通用版)(3)语文课件PPT
①2006年6月13日下午,一场大雨过后,正阳门箭楼被带着水雾的脚手架 包裹得严严实实。北京旧城中轴线上的这座标志性建筑,正经历着新中国 成立后规模最大的一次修缮。 ②由正阳门箭楼北望,长安街车水马龙,它与城楼左右两侧的南北长街、南 北池街,一同构成了北京旧城东西、南北走向的交通要道。 ③我问同行的一个记者:“你知道改造北京旧城,使其具有现代城市雏形的 第一人是谁?”“梁思成?”她答道。 ④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却并不让人意外。随着北京旧城改造不断进入媒体 视野,梁思成等一批建筑学家已被大众熟知。但少有人知晓的是,从1915 年起,北京已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市政工程建设,正阳门箭楼、东西长安街、 南北长街与南北池街,都是在时任内务部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之下改造与打 通的。
解题指津
侧面 表现
通过写与传主相关的人物,从侧面表现传主特点、 品性等。这样写会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 可以塑造丰满的传主形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起 到增加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作用,增强文章 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分析对 比衬托 手法的 技巧
内容 方面
内容和 情节的 需要
由点及 面,揭 示主题
解题指津
突出传 主角度
让传主形象更全面完整,更立体化。传主形象是由多个侧面组成的,只表 现其伟大的一面,而不展现其细微的一面,人物就不能立体化。
让人物真实可信。要把人物写好,就要写其细节的一面,因为读者是普通 公民,他们愿意接受伟人身上普通的一面。这样的人物会让读者觉得真 实亲切,易于接受。
赏 析 细 节 描 写 答题技
表达 方面
先明确手法是对比或衬托,或明确在结构上的作用,如引起下文、 总领上文、承上启下等;再从表达效果,如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说服力,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发人深省、耐人寻味等方面回答。

2018年高考实用文本科普文复习指导课件

2018年高考实用文本科普文复习指导课件
生存的情况。
②在宇宙太空中,地球原是一条很安全的、很舒适的小飞船。如今 它因人类的错误触了点礁,漏了些水,人类理应积极行动起来, 亡羊补牢,拨正航向,这才是唯一的出路,而不是弃船逃走。
【参考答案】 ②运用了比喻手法,以小飞船喻地球,用触礁、漏 水喻地球灾变,强调了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积极行动 起来保护环境的必要性、紧迫性。
2、科普文章采用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说明
3、特点: 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性(科学性、说明性、 生动性)
(1) 内容的科学性 科学小品的科学性非常重要,内 容必须合乎科学,引用的资料必须可靠,数据必须准确。
(2) 文笔的生动性。 文笔的生动性是科学小品区别一 般说明文的主要标志。它要以优美文字、形象手法,来 表达科学内容。它常采用比喻、拟人等文学手法和故事、 对话、散文等形式及通俗、形象、幽默等语言,生动活 泼、情趣盎然地介绍科学知识。表现为:一是要善于记 叙和描写。二是要善于穿插趣闻。三是要善于运用修辞。
(4)谈话式 谈话式也称对话式,就是以问答、对话的方式 进行说明。这种方式给人一种亲切、真实的感觉,容易和读 者沟通,产生共鸣。同时,这种写法文字更易精练。
谈话式一般分为三种:一问一答式、甲乙对话式、文中 对话式。前两种比较常见,也容易把握,后一种是把人物对 话组织到具体故事当中去,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要是由对话内 容的变化而推进,对话是文章的主体。
【参考答案】①描述“天堂”中的情境,与下文月球、金星、火星 的情况作对比;②突出所谓的“天堂”的虚幻性,引起下文。
经典例题2 (2011年高考山东卷)《古怪的重水》 19.本文为什么 从英国间谍对一家小工厂的破坏写起?(4分)
【参考答案】 ①内容上,用地方普通却被间谍重视的对比,写出 重水的重要作用;②结构上,讲述故事,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引 出对下文重水的介绍,与第三段“重水因之成为举足轻重的战略 物资。当年德国人失去重水之后,整个制造原子弹的计划不得不 推迟”照应。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3 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8年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3 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点13实用类文本阅读1、[2018全国卷Ⅰ]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

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在着被破译的可能性。

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量子调控技术,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

量子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

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容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送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送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 材料二: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

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

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

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

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__传记及科普文课件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三实用类文本阅读__传记及科普文课件

-5-
把握文本特点,三步法解答综合选择题 一、传记阅读 阅读传记,主要是梳理传主的人生经历、事迹贡献、价值地位和 个性品质、社会评价等,并分析传主人生、事业等各个方面取得成 就或遭遇失败的社会环境和时代背景,以及家庭和个人原因。从命 题特点看,传记的命题均牵涉全篇。因此,读懂传记的基本要求是 从整体把握,梳理、筛选、整合出文本内容。 1.明确写作对象,把握传主经历 明确传记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及其相互关系。同时,任何一个 人的个性禀赋、思想观念、志趣追求都必然会受到所处的特定时 代与成长环境等方面的影响。阅读传记作品,应联系传主生活的时 代背景与社会环境,通过梳理传主生平经历的基本事实,准确把握 影响传主成长的各种因素,立体地了解传主的为人,客观公允地评 价传主的思想、品74年,吴文俊转向中国数学史研究,从中得到启发, 开创了具有中国传统数学特点的数学机械化之路。他提出的“吴 方法”,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基于“计算”的传统,与通常基于 逻辑的方法根本不同,首次实现了高效的几何定理自动证明。国际 机器证明研究领域的权威人物S.穆尔说:“在吴文俊之前,机械化的 几何定理证明处于黑暗时期,而吴的工作给整个领域带来光 明。”(黄婷、邱德胜《数学大师:华罗庚、陈省身、吴文俊》) ②一般说来,吴教授的工作,☞都是独辟蹊径,不袭前人,富有创造 性的。(陈省身为吴文俊颁发杰出科学家奖时的评语)
-20-
三、三步法解决综合选择题 第一步,找准选项信息源 先浏览选项内容,回到文本,逐段细读,落实选项的命题区间。有 的选项,可能是对文本中几个区间相关信息的概括,要注意全部找 出,准确把握信息源。 第二步,细比选项与文本 由于传记综合选择题的考查重点是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理 解、分析,因此可用“比对”的方法,将选项表述与原文信息细加比对, 注意范围、程度、依据或结论是否与原文一致,注意发现以偏概全、 张冠李戴、无中生有、已然未然等问题。

2018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3.6《实用类文本阅读 科普与报告阅读》ppt课件1

2018人教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3.6《实用类文本阅读 科普与报告阅读》ppt课件1

-10-
3.请根据文本,分析“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 然的”这句话的含意。 答案要点:①萤火虫“也是文化的”:有助于人类对血吸虫病的防疫; 能启迪人类的科学发明;还是我们民族审美情感的寄托。②“归根 结底是自然的”:萤火虫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对它的保护要遵从大自 然的规律。(意思对即可) 解析:“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这句话 有两个要点:一是萤火虫“也是文化的”,即强调了萤火虫体现着丰富 的文化传统等,而前五段从寄托民族审美情趣(第1段)、能启迪科学 家发明荧光灯等(第2、3段)、萤火虫的基因研究的价值(第4段)、 萤火虫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第5段)等均表现了萤火虫的“文化”。 二是萤火虫“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强调了萤火虫是属于大自然的,应 重视其自然习性,遵从自然规律来对它加以保护。
-11-
年份 2015 年 福建卷 整体评价
答题情况(请在下面表格对应处填上“对”或 “错”,或“难”“中”“易”) 第 1 小题 第 2 小题 第 3 小题
-12-
基因。 E项,“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将使其他物种获益”,原文中无此表述。 CE
解析 答案
-9-
2.为保护萤火虫,我们要注意萤火虫的哪些习性?请简述。 答案要点:①萤火虫对栖息地生态环境有较高要求。②多不喜迁徙。 ③求偶时以闪光信号吸引异性。④对外界亮光反应敏感。(意思对 即可) 解析:解答此题,应先找到信息在原文中所在的地方,信息主要集中 在文章的最后三段;其次,概括要点时,应分点归纳,使答案条理清楚。
-7-
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我们渐行渐远, 靠人工引进不能“引”来它们的回归。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的, 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因而要靠自然来解决。而且,保护萤火虫不 能光着眼于一个物种,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 如果做到这一点,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萤火虫如是,熊猫如是, 白鹳也如是……总之,我们应多想想如何对自然更友好,与万物共 存共荣。 (摘编自《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

2018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8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实用类文本阅读

2018全国高考ⅠⅡⅢ卷语文试题汇编(三)实用类文本阅读(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全国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日前,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外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提前并圆满实现全部既定科学目标,为我国在未来继续引领世界量子通信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信安全是国家信息安全和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基本需求。

千百年来,人们对于通信安全的追求从未停止。

然而,基于计算复杂性的传统加密技术,在原理上存着着被破译的可能性,随着数学和计算能力的不断提升,经典密码被破译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说:“通过量子通信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把量子物理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用一种革命性的方式对信息进行编码、存储、传输和操纵,从而在确保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经典信息技术的瓶颈。

”量子通信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

量于密钥分发通过量子态的传输,使遥远两地的用户可以共享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利用该密钥对信息进行一次一密的严格加密。

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已知的不可窃听、不可破译的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量子通信的另一重要内客量子隐形传态,是利用量子纠缠特性,将物质的未知量子态精确传递到遥远地点,而不用传递物质本身,通过隐形传输实现信息传递。

(摘编自吴月辉~“墨子号”,抢占量子科技创新制高点),~人民日报~2017年8月10日)材料二:潘建伟的导师安东·蔡林格说,潘建伟的团队在量子互联网的发展方面冲到了领先地位。

量子互联网是由卫星和地面设备构成的能够在全球范围分享量子信息的网络。

这将使不可破解的全球加密通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我们可以开展一些新的控制远距离量子联系的实验。

目前,潘建伟的团队计划发射第二颗卫星,他们还在中国的天宫二号空间站上进行着一项太空量子实验。

潘建伟说,未来五年“还会取得很多精彩的成果,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潘建伟是一个有着无穷热情的乐观主义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示例一)合适。①“古怪”一词形象生动,能 够引起读者兴趣。②“古怪”准确地表现了重水稀奇少 见的特点。③正文重点写重水与普通水在特性、功用方 面的巨大差异,文题一致。④重水有多种用途,它既可 以用来制造武器,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也可以用于工 农业生产,给人们带来巨大利益,是矛盾的统一体。(答 出两条即可)
这种新型发电站与原子反应堆相比具有许多优点, 比 如环境污染少,热核反应产生的能量很大,发电量大,更 重要的是, 原料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在江湖河海的水 中, 有数以万吨计的重水, 可以大量提取氘。 正因为这样, 如今重水被人们誉为“未来的燃料” 。 (选自《百年百篇经典科普》 ,有删改)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请写出两条理由,并 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科普文章的语言”要和“文体特征”有机地结合 起来。科普文章的目的在于普及科学知识,所以它的语 言除了准确严谨外,往往还具有趣味性、形象化、通俗 易懂的特点,以便深入浅出地帮助读者轻松愉快地理解 科学知识。如运用记叙和描写,善于穿插趣闻,善于运 用修辞等。
科普文章要注意语言的严谨性,这也是由其科学性 决定的。由于展现的科学内容需要具备客观性和科学性, 因而语言就必须严谨准确。这不仅体现在用词、造句方 面要力求精确,合乎语法习惯,而且所运用的专业术语、 化学解释也必须准确无误,毫无疑义。
(2015· 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说不尽的萤火虫 中国有着悠久的萤火虫文化。 早在先秦时期的 《诗经》 中,萤火虫就成为先民的关注对象,诗中“盯瞳鹿场,熠 耀宵行”就是描述萤火虫的。
古代诗人常借萤火虫抒情达意, 唐代杜牧的“银烛秋 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千古绝唱。“囊萤夜 读”的故事家喻户晓,也曾激励过无数学子发奋努力。 现代人是不再需要“囊萤”来夜读了。 到 20 世纪 40 年代,科学家受萤火虫发光器的启发,发明出荧光灯。萤 火虫发出的荧光是一种生物光,
(示例二)不合适。 ①虽写了重水与普通水不同的一些 特性,但最终目的是写重水的用途,题文不符。②科技 说明文应讲究客观性,而“古怪”一词带有主观感情色 彩。③重水是大自然中的一种物质,具有它自身的特性, 无所谓“古怪” 。④重水与水相似,却比水重,所以称为 “重水”并不“古怪” 。(答出两条即可)
2.考查形式有何特点? 考查形式有主观、客观两种题型。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概括能力题一般 为四选一的客观题;其他为主观题,有简答和探究两种题型。
2017 年高考《考试说明》将科普文章阅读列入实用 类文本阅读部分, 其题型、 分值都与其他现代文文本阅读 相同,且放在同一题位上,考查点和其他文本一样,故其 解题思维和其他文体的解题思维一样, 在此不再赘述。 因 为科普文章讲究文笔生动, 讲究标题的趣味性, 所以在此 我们重点复习“科普文章的标题”和“科普文章的语言” 。
萤火虫成虫的唯一使命就是繁殖, 寿命很短, 长的也 就十几天。 萤火虫本就不适合长途迁徙, 目的地栖息环境 又不太合适,它几乎活不了几天,繁殖就更是不可能了。 不少专家为此呼吁: 与其引进萤火虫, 不如改善自然环境。
那些曾在林间泽畔“熠耀宵行”的萤火虫,如今已与 我们渐行渐远,靠人工引进不能“引”来它们的回归。
D.引进萤火虫的做法不合乎自然规律,因为长途迁 徙影响其正常繁殖,异地放飞又改变其栖息环境。 E.对一个物种的保护必将使其他物种获益,因而做 好了萤火虫的保护工作,引来的肯定不只萤火虫。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概括分析信息的能力。C 项,水 质检测不是运用虫荧光素酶基因, 而是运用萤火虫体内的 腺甙磷酸。
科普文章的标题的新颖程度、感染力如何,很大程 度上决定着一篇文章被人们接受的程度。因此,针对科 普文章的标题进行设题,就成了高考中常见的考查内容。
1.本文以“×××”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2 .你认为本文的标题合适吗?请结合文本加以分 析。 3.请结合文本探究“×××”标题的意蕴。
[技法点拨] 赏析科普文章的标题应关注哪些方面
美国一些医药公司为了获取萤火虫体内特有的虫荧 光素和虫荧光素酶, 出价购买萤火虫, 导致人们大肆捕捉 萤火虫。 在日本, 20 世纪 60 年代的工业污染和城市扩张, 致使萤火虫幼虫的生存率直线下降。
萤火虫求偶时, 雌雄之间会发出特异的闪光信号以吸 引异性并交尾。
然而城市的亮光干扰了它们的闪光交流, 当萤火虫感 知到外界灯光时,就会停止发光、飞行、求偶,最终导致 种群减少甚至灭绝。去年夏季一些城市刮起萤火虫展览 热,千里迢迢从外省引入萤火虫,然后在公园放飞。但萤 火虫的很多种类年复一年地在同一个栖息地聚集、交配, 即使栖息地遭到破坏,也不会迁往别处。
3.请根据文本,分析“萤火虫是自然的,也是文化 的,但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这句话的含意。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理解分析重要句子的含意。 理解 句子一是把握句子本身内容, 二是应结合文章具体内容以 及该句在文中的地位。
答案: ①萤火虫“也是文化的”: 有助于人类对血吸 虫病的防疫;能启迪人类的科学发明;还是我们民族审 美情感的寄托。
人们不但利用萤火虫的基因检测癌细胞, 还利用基因 转移技术把萤火虫的基因转移到玉米中, 较快地培育出新 的具有抗病虫害的玉米新品系。 萤火虫还是血吸虫病的防疫助手, 水生萤火虫的幼虫 吃包括钉螺在内的螺类,而钉螺正是血吸虫的唯一宿主。 萤火虫体内的腺甙磷酸,
可作为一种优异的检测剂来检测水的污染程度。 萤火 虫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环境,凡是萤火 虫种群分布的地区,都是生态环境保护得比较好的地方。 遗憾的是,如今,萤火虫在部分地区已越来越少见。 除了自然天敌外,人类成了萤火虫最大的“天敌” 。
它不同于其他的光会伴生热量的损耗, 是目前已知唯 一几乎没有热损耗的光源,因此也叫“冷光源” 。荧光灯 的发明大大提高了能源使用率, 但与萤火虫的发光率相比 还差得太远。 最近, 研究人员在研究萤火虫发光器时, 还意外发现 了一种锯齿状排列的鳞片,它可以提高发光器的亮度。
科学家将其应用在二极管(LED)的设计中,制作出模 仿萤火虫发光器天然结构的 LED 覆盖层,可使其效率提 高 50%以上。这种新颖设计可能会在几年内应用在 LED 生产中。 萤火虫特有的虫荧光素酶基因, 在基因工程中也越来 越多地作为遗传标记的首选来检测基因表达。
重水的分子, 也是由 1 个氧原子和 2 个氢原子组成的 ——只不过这氢原子不是普通的氢原子,而是重氢原子。 ④在大自然中,普通水很多,然而重水却很少,在 50 吨水里大约只含有 7.5 公斤重水。 重水总是混杂在普通 水中, 均匀地混合在一起。 怎样才能把重水分离出来呢? 人们发现,当用电流电解水的时候,
②“归根结底是自然的”:萤火虫是大自然的一分 子,对它的保护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命题探究 考情解读
1.从近三年的高考来看,对科普类文本的考查重点是什么? 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都没有考查科普类文本的阅读。从近年其他一些省份对科普文文本的考查情况来 看,主要有以下特点和趋势:(1)赏析文章的语言特点、风格;(2)赏析文章的标题艺术;(3)筛选并整合 文中的信息,概括中心思想;(4)探究文本的疑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对文本做多角度多层次的 解读。
德国人马上调集专家抢修, 花了 9 个月的时间, 小工 厂又开始了神秘的生产。1944 年,德国军队极为秘密地 把小工厂的产品运走。 但那产品最终还是先后被英国间谍 的定时炸弹和美国的轰炸机炸毁了。 ②这家小工厂生产的究竟是什么产品呢?这神秘的 产品,就是重水!
③重水看上去跟普通水差不多,也是无色透明的液 体。 然而, 它似水而不是水, 跟普通水有着许多不同的 “脾 气” 。重水确实是“重”水,它比普通水重。1 立方米重 水要比 1 立方米普通水重 105.6 公斤。重水这名字,便是 打这儿来的。 普通的水在 0 ℃结冰, 在 100 ℃沸腾。 然而, 重水却在 3.8 ℃结冰,在 101.42 ℃沸腾。
普通水的密度在 4 ℃时最大,重水的密度在 11.6 ℃ 时最大。很多物质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小。 比如,食盐在重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普通水中减少 15%, 氯化钡的溶解度则减少 20%。许多化学反应在重水中进 行,比在普通水中慢。严格地说,重水也是水!普通的水 分子是由 1 个氧原子和 2 个氢原子组成的。
关注标题的关键词
标题的关键词往往揭示了文章的核心内容或思想。分析时一定要将 其与文章内容联系起来
关注标题的表达技巧
特别是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还要关注引用小故事,化用歌 词、古诗等使用情况
关注读者的接受性
好的标题能引人注目,激发读者的兴趣,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
科普文章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以标题为设题点,考查考生对文章行
普通的水大量被电解成氧气和氢气, 而在剩下的液体 中,重水的含量越来越多。于是人们便请电流帮忙,来提 取重水: 把水大批大批地电解, 然后把剩下的液体进行蒸 馏, 利用重水和普通水沸点的不同把它们分开, 制得很纯 净的重水。从天然水中提取重水,要消耗大量的电能。据 统计,
提炼 1 公斤重水比熔炼 1 吨铝所需要的电能还多 3 倍。 ⑤重水, 是制造原子弹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它能有效 地减慢中子的速度, 把快中子变为热中子, 并且它本身不 吸收中子,不会减少中子的数目。因此,重水是非常理想 的中子减速剂,它能使链式反应进行下去,
关注作者的创作意图
文思路的把握、对文章中心内容的概括,以及作者在文本中流露的态
度、评价
[即学即练]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古怪的重水 叶永烈 ①1942 年,正当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大陆激烈进 行的时候,
英国的间谍部门却把注意力集中于挪威南部某荒凉 小镇的一家看起来很普通的小工厂。 这家小工厂里, 并没 有隆隆的机器声, 也没有高高的烟囱, 只有来自当地水力 发电厂的电线和自来水管。 它在静悄悄地生产着一种神秘 的重要物资, 德国军队重兵防守, 但这家小工厂还是被英 国间谍炸掉了。
E 项, 原文的意思是“保护萤火虫不能光着眼于一个 物种, 而是要通过保护整片栖息地来保护许多物种”, 而 不是仅对一个物种保护。 答案:C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