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胃癌发病特点与病理分析
年轻人患胃癌有哪些临床特点?是否更“凶险”

年轻人患胃癌有哪些临床特点?是否更“凶险”胃癌简介胃癌也被称为胃腺癌,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
胃癌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显著差异,高发区主要集中在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
传统观念认为,胃癌多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然而,近年来有记录显示,年轻人也有患胃癌的情况。
那么,年轻人患胃癌和老年人相比,有哪些临床特点?是否更“凶险”?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些问题。
年轻人患胃癌的临床特点发病率上升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年轻人患胃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原本常见于50岁以上的年龄段,现在有越来越多的40岁以下的年轻人被诊断出患有胃癌。
这种变化部分可以归因于环境污染、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无症状或非特异性症状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患胃癌时常常表现出无症状或非特异性症状,这增加了早期诊断的难度。
常见的症状包括消化不良、胃痛、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和呕吐等。
这些症状也可能被误解为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因此容易被忽视。
肿瘤分布特点在年轻人中,胃癌的肿瘤分布特点与老年人有所不同。
在老年人中,胃癌通常较为局限于胃的下部,而在年轻人中,肿瘤更常见于胃的上部或胃底部。
这种分布差异可能与不同年龄段的病因有关。
分子生物学变异根据研究,年轻人患胃癌的分子生物学特点也不同于老年患者。
年轻人的胃癌更倾向于呈现早期发生,但恶性程度较高的表型。
此外,年轻人的胃癌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更为密切,常见的遗传突变包括CDH1基因突变和微卫星不稳定性。
诊断困难由于年轻人患胃癌的发病率较低,医生往往不太会将年轻人的胃痛等不适症状与胃癌联系起来,因此诊断的困难度较高。
一些年轻患者可能需要经历多次就诊和误诊,才能最终确诊胃癌。
年轻人患胃癌的“凶险”虽然年轻人患胃癌的发病率较低,但由于临床特点的不同和早期检测困难等因素,其更具“凶险”性。
首先,年轻人由于年龄较轻,对身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强,往往不容易出现明显的症状,从而延误了早期的诊断和治疗。
青壮年胃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

青壮年胃癌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胃癌是消化系统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它多见于40岁以上者,青壮年发病低,但预后差。
总结我院40岁以下的青壮年胃癌患者42人,从临床和病理特征分析其病死率高的原因。
1一般资料我院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胃癌患者1400人,40岁以下42人,占3.0%,男性29例,女性13例,男女之比为2.3:1。
有远处转移和不宜手术者7例,占15.8%,手术35例(86%)。
剖腹探查和短路手术共8例(19%),切除31例(74%),35例术后病理证实有淋巴转移(93%),共清除淋巴结320枚,179枚有转移(56%)。
切除病理全为进行期癌,胃窦癌16例,胃体癌2例,胃上部癌13例。
术后随访5年以上19例,存活2例,5年生存率为12%。
2临床表现2.1症状和体征腹痛、呕吐和上腹憋胀感为主要症状,分别占64%、39%、37%。
体征以消瘦为常见,占30%,其次是贫血28%、黑便26%,20%的病人就诊时有腹部包快,4%的有肝转移。
2.2初步情况本组病人初诊确定诊断者只有13%,多数被误诊。
误诊情况依次为溃疡30%、胃炎25%、消化不良18%、胆囊炎5%、肝大2%、不明诊断4%。
2.3病理特征大体类型:浸润型(borrIII-IV)29例(93%),局限型(borrI--II)2例(7%),浸润深度:侵及肌层3例(9.7%);至浆膜23例(75.6%);组织分化:高分化4例(12.1%),低分化或分化不良者高达27例(87.8%)。
生长方式:团块状生长4例(12%),巢状生长8例(26.8%),弥漫状生长19例(61.2%)。
3讨论胃癌的好发年龄为40~60岁,患者男性多于女性,40岁以下发病率低。
多数学者将30岁以下的患者称为青年人胃癌,其发病率国内报告为3.1~6.7%。
本组将40岁以下称为青壮年胃癌,切除病例5年生存率仅有12%,预后明显不良。
胃癌可分为早期和进展期,早期胃癌是指局限而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的胃癌,且不论其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
52例青年人胃癌临床病理分析

表 2 青年 胃 的病理分型 癌
2. .3大体分型 : 2 青年组 B r anI 2 , 型 1 例 , om n 型 例 Ⅱ r 8 Ⅲ型 3 例 , 0 Ⅳ型 2 ; 例 对照组 B r anI 1 例 , 型 2 例 , o m n 型 0 r Ⅱ 2 Ⅲ型 1 例 , 8 Ⅳ型 2 例。青年人 胃癌以 B r an 型少见 ,o m n I型多见。 o m n r I B r an l r l 2 . 病理类型 : .4 2 青年人胃癌 以分化差的类型为主 ( 见表 2 】 。 2 . 浸润 深度 :青 年组 胃癌浆膜 外浸 润率 6 . %,高 于对照 组 .5 2 04 8 2 . % P 0 5。淋 巴结转移率 高达 5 . %, 0 2 (( . ) 1 0 9 5 高于对照组 3 . P 4 8 %( 3 < O 5。 . ) 临床分期Ⅳ期 6 . %, 0 5 6 明显高于对照组 的 1. %( 0 5。 5 71 P . ) 均 4 <0
岁青年人 胃癌的临床 、 病理特点 、 分析随访结果 , 现报告如下 。
1 临 床 资 料
收集 19 年一 0 9 9 4 2 0 年我院收治的经 胃镜活检或( 手术后病理 和) 证实 、 资料完整 的年龄 ≤3 岁的青 年人胃癌 5 例 ( 5 2 青年组 )随机选 、 择相同例数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年 龄> 5 3 岁的胃癌 患者作对照 ( 对照
摘要 : 目的 为 了解 3 5岁 以下 青 年人 胃癌 的 临床 、 理特 点及 预 后 , 高 青年 胃癌 的 诊 治 水 平 。 法 回顾 性 分析 19 病 提 方 9 4年 一 0 9年 我 院 通过 胃镜 20 及 病 理 检 查 确诊 的 s 2例年 龄 ≤3 5岁 青年 胃癌 患 者 的 临床 、 胃镜 及 病 理 资料 , 随 机 选 择 相 同例 数 的 年 龄 > 5岁 的 胃癌 患者 的 资 料 比较 。 果 并 3 结 青 年 人 胃癌女 性 发 病 率 高 于 男性 , 治手 术 切 除 率 5 .7 低 于 对 照 组 的 7 .4 P 00 ) 浆 膜 外 浸 润 率 、 巴 结 转 移 率 明 显 高 于对 照组 ( < 根 88 %, 65%( < .5 ; 淋 P O0 ) .5 。临床 分期 以Ⅳ 期 多 见 , 以分 化 差 的病 理类 型 为 主 。青年 组 5年 生存 率 2 . %, 于 对 照 组 的 4 . %。 论 青年 人 胃癌 恶 性程 度 高 , 并 52 低 2 61 5 结 预 后不 良, 诊 断, 治疗, 应旱 早 以提 高 患者 生 存 率 。
53例青年胃癌临床内镜病理分析

53例青年胃癌临床内镜病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青年胃癌临床内镜病理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5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年龄≤40岁者(青年组)53例,年龄>40岁者(对照组)251例。
结果:两组患者的男女比例存在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以胃窦胃角部最为高发,而对照组以喷门及交界区最为高发,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分化癌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青年胃癌患者中主要以女性群体最为高发;多数发病部位为胃窦胃角;青年胃癌的病理表现主要以低分化为主;内镜检查多为进展期。
【关键词】青年;胃肿瘤;病理;胃镜;幽门螺杆菌【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5-0119-02随着胃癌发病年龄逐渐趋于年轻化,青年胃癌群体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研究旨在统计青年胃癌临床内镜病理学特征,为今后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现对25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详情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基本资料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5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年龄≤40岁者(青年组)53例,年龄>40岁者(对照组)251例。
试验类型为回顾性分析试验,试验时间为2013年4月至2018年4月。
青年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35例;患者的年龄在21~40岁,平均年龄为(36.08±3.53)岁。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69例,女性患者82例;患者的年龄在41~80岁,平均年龄为(69.60±3.47)岁。
1.2 纳入标准全部患者均于手术前接受胃镜或消化道造影检查,术后经病理学确诊为胃癌;均为原发性肿瘤;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对肿瘤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包括年龄、性别、肿瘤的发生部位、内镜形态、幽门螺杆菌感染、组织学形态等等。
青年胃癌61例临床病理分析

青年胃癌61例临床病理分析樊勇军,陈金珍,李 海(江苏大学附属昆山医院,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昆山215300) [摘 要]目的:分析探讨青年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
方法:我院2000年至2007年病理活检出胃镜及手术切除青年胃癌标本共61例,对其临床特点、发病率、病理类型分期进行了总结分析。
结果:青年胃癌占同期诊断胃癌患者3.9%,其发病年龄轻,发病率逐年上升,症状无特殊性,容易忽视,组织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未分化癌为主,组织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确诊后大多已属晚期,预后差。
结论:对青年胃癌要提高认识,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关键词]胃癌;青年;临床病理[中图分类号]R73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2523351202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青年人胃癌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其临床症状不明显,易误诊误治,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为加强青年胃癌的认识,提高青年胃癌诊治水平,现将我院诊治61例青年胃癌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00年至2007年胃镜活检或(和)手术后经病理证实的青年胃癌(年龄≤35岁以下)61例,同期胃癌总数为1563例,青年胃癌占同期胃癌3.9%。
其中男28例,女33例,男女之比1∶1.17,年龄21岁~35岁,平均年龄29岁。
2 结果2.1 主要临床症状 青年胃癌主要以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呕血便血、贫血、消瘦、腹水为主要临床表现,见表1。
表1 61例青年胃癌的临床表现临床主要症状例数百分比(%)上腹不适1219.7上腹疼痛5082.0恶心呕吐4268.9呕血黑便914.8贫血5386.9消瘦2337.7腹水1118.02.2 本组青年胃癌的年份分布 见表2。
表2 61例青年胃癌的年份分布年份例数占当年胃癌总数比例(%)2000年2 1.562001年3 2.062002年6 3.752003年7 3.872004年9 4.362005年10 4.382006年10 4.082007年13 4.812.3 青年胃癌的病理特点 胃癌发生在胃窦18例,胃角6例,胃体7例,胃底贲门3例,全胃10例,窦体部17例。
胃癌四个年轻化的特点

胃癌四个年轻化的特点引言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发现胃癌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有所上升。
年轻人患胃癌的特点与中老年人有所不同,本文将介绍胃癌四个年轻化的特点,并对相关的预防和早期诊断提出建议。
特点一:发病年龄下降传统上,胃癌多发生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然而,在过去几十年中,我们观察到年轻人患胃癌的趋势逐渐增加。
据统计,年轻人患胃癌的发病率每年都在上升。
年轻人患胃癌的发病年龄一般在30-50岁之间,甚至有少数下降到20岁以下。
这一特点成为胃癌年轻化的显著特征。
特点二:早期症状不明显与中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在患胃癌时常常没有明显的症状。
胃癌早期的症状可能非常轻微,如消化不良、腹部胀痛、食欲减退等,并且这些症状常常被年轻人忽视或误解为其他原因导致的问题。
另外,一些年轻人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较低,不太关注胃部不适的症状,因此很容易忽略胃癌的发展。
特点三:病理类型以及分子特征的差异年轻人患胃癌的病理类型和分子特征与中老年人也有所不同。
一项研究表明,年轻人患胃癌中,腺癌是最常见的类型,而中老年人患胃癌中常见的是类腺癌。
此外,年轻人患胃癌常伴有遗传因素的变异和表达异常。
这些差异可能与年轻人胃癌的发生机制和病理生物学特征有关,对于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特点四:家族史和遗传因素的影响胃癌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其中尤以家族性胃癌更为明显。
与中老年人胃癌不同的是,年轻人患胃癌中家族史的比例更高。
一些研究显示,患有家族性胃癌的年轻人患病的可能性更高,而且更容易在年轻时发生。
这表明遗传因素在年轻人胃癌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预防和早期诊断鉴于年轻人患胃癌的特点,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早期诊断策略。
预防策略1.饮食调整:减少摄入过多的盐和腌制食品,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避免熏制和油炸食品。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戒酒,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正常的体重。
3.注意胃部不适:年轻人应对胃部不适的症状保持警惕,定期体检,及早发现问题。
21例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G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 5 2 3 9 4 5 , RR. Ch i n a
AB S T R ACT O 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c l i n i c o p a t h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i r s t i c s o f g a s t r i c c a n c e r i n y o u n g p e o p l e S O a s t o r a i s e t h e d i a g n o —
期 胃癌 l 8 例( 8 5 . 7 %) ; 大体类型以B o r r ma n n I l i 型最多见 ; 病理组 织学类型以低 分化腺癌和黏液腺癌为主 ; 临床 分期 多为Ⅲ期 ; 8 1 . 0 %的高淋 巴结转移率 , 误诊 率偏 高。结论 青年人 胃癌的临床病理特 点是女性 多发 , H p 感 染率高, 分化低 , 恶性程度高, 淋 巴结转移率高, 误诊率偏 高。病理检查是确诊 胃 癌的最可靠方法。 [ 关键词 ] 胃癌; 青年人 ; 病理学; 幽门螺杆菌
感 染率 、 临床 表 现 、 病 变部 位 、 病 理 大体 类型 、 病 理 组 织学类型 、 淋 巴结转 移 率 、 临床 分期 、 误 诊 情 况等 。结 果 2 l 例 青 年人 胃癌 患 者女 性 多于 男性 ; 幽 门螺 杆 菌 ( He l i c o b a c t e r p y l o r i , H p ) 感 染率 为 7 6 . 2 %; 好 发 部位 是 胃窦 ; 进 展
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研究

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研究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以往,胃癌多见于中老年人,但近年来,青年人胃癌的发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对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研究和探讨。
一、青年人胃癌的流行病学青年人胃癌的定义通常是指年龄在 40 岁以下的患者。
据相关研究报道,青年人胃癌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有所差异,但总体呈上升趋势。
其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饮食不规律、长期熬夜等)、环境因素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有关。
二、青年人胃癌的临床特点1、症状不典型青年人胃癌患者的症状往往不典型,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常见的症状包括上腹部疼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与胃炎、胃溃疡等良性疾病相似,导致患者就诊时病情已较为严重。
2、进展迅速青年人的新陈代谢旺盛,肿瘤细胞生长速度较快,因此青年人胃癌的病情进展往往比中老年人更为迅速。
很多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出现了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情况。
3、女性患者比例较高与中老年人胃癌患者相比,青年人胃癌中女性患者的比例相对较高。
这可能与女性的激素水平、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4、病理类型较差青年人胃癌的病理类型以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等恶性程度较高的类型居多,预后相对较差。
三、青年人胃癌的诊断1、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诊断青年人胃癌的重要方法。
对于有上消化道症状的青年人,尤其是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的患者,应尽早进行胃镜检查,并在可疑部位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
2、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超声、CT、MRI 等,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浸润深度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情况。
3、肿瘤标志物检测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9-9(CA19-9)等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对青年人胃癌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单独作为诊断依据。
四、青年人胃癌的治疗1、手术治疗手术是青年人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二 = 箜
2 1
3 0
: 箜
5 5
3 0
院的原始病案和 随访结果 。
12 方法 :92 ~19 . 18 年 98年资料均来源于患 者住院病历 , 由 经
9
1 8
3 9
2 9
12 3
15 1
原始病案和随访 补充 。符 合遗传 性 胃癌诊 断标 准的家 系进一 步通过患者或直系亲属确认 资料。两组 问率 的 比较采 用 x 2检
合免疫组 化诊 断 5 例 。按 Lue 5 ar n分型 弥漫型 10 , 型 11 0例 肠 0
例, 未分化型、 混合型和无法确定 分型者 4 6例 。
3 讨 论
年 胃癌 27 , 4 例 占全部 胃癌的 1. % , 比例为 11:。其 34 3 男女 . 1 5 中男性 12例 , 3 占同期 胃癌男性 的 97 % , . 4 平均确诊年龄 4 .6 14
验, 统计学 软件 为 S S . 。 A 60版
2 结 果
23 病理情 况 : . 本组青 年胃癌患者病 变部位 以 胃窦部最多 见 , 占 13 , 次为 胃体 部 7 3例 其 9例 , 胃底 贲 门部 2 9例 , 胃角 部 2 3 例, 幽门部 1 例 。其 中累及 两个 部位 或以上 的 1 。中老年 3 9例
[] 4 韩新峰 , 田元生 , 何英 , . 医常见 病证诊 疗 常规 [ . 等 中 M] 郑
州 : 南 医科 大 学 出版 社 ,98 24 河 19 ,3 .
[] 5 广州中 医学院主编 . 中医眼科 学[ . M] 上海 : 海科 学技 术 出 上
版 社 ,9 0 7 4 1 8 . :8.
胃癌是常见 的恶性肿 瘤之 一 , 者多 为中老年人 ,5岁及 患 4 以下的则相对较少 。青年 胃癌的发病率 虽然较低 , 近年来有 但 增多的趋势 , 且恶 性程度 较高 , 而 预后 较差 。现对 其发病 特点 和病理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1 对 象和 方 法
计分析。经 】 检验表明 : ( 2 青年组 中胃癌患者的家族遗传背景因 素和遗传性 胃癌家族因素都 明显 高于中老年组 。
00 )说 明消风散对治疗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有较好疗效。 .1 ,
参考 文献
[] 1杨钧主编 . 现代眼科手册 [ ]北京 : 民卫生 出版社 , 9, M. 人 13 9
3 o 2.
效 4例 , 总有效率 为 9 %。对照组 2 3 9例( 1 )治愈 1 , 3眼 , 3例 好
转 9例 , 效 9例 , 有效率 为 7 %。两组 比较 差异有 显著性 元 总 2
组经病理 切片诊 断确诊 1 7例 年组 胃癌 经 病 理 切 片 诊 断 确 诊 1 例 , 理 切 片 联 2 9 病
2 1 性别 和年龄 : . 全部病例 13 , 89例 平均确诊年龄 5 .2 1 — 59 (7 8) , 3岁 其中男 性 15 , 35例 女性 44例 , 女 比例 为 28 : 。青 8 男 . l 0
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属 I 型变态反应性疾病 , 在中医属“ 时复 症” 范畴 , 因脾 胃湿 热蕴积 , 多 外受 风邪侵 袭 , 使风热 湿邪上 致 犯, 郁遏脉络 , 滞血瘀 而 酿成 】 气 。治 宜清热 除湿 、 祛风 止痒。 消风散 中荆 芥 、 风、 防 蝉蜕 、 蒡子 疏 风透 表 、 牛 止痒 为君 , 配苍
意义( P<00 ) .1。
[] 2李凤呜. 眼科全书・ 中册[ . M]第四卷. 北京: 人民卫生 出版
社 ,9 6 1 1 1 9 ,3 4.
3 讨 论
[] 3党远明 . 四物汤加味治 疗春季卡他性 结膜 炎 3 例 [] 中医 9 J.
研 究 ,0 3 ()4 . 20 ,8 :5
内蒙古 中医药
2 结 果
灭” 之意 。现代药理 实验证明蝉蜕 、 参具有抗介质 释放 、 组 苦 抗 织胺、 抗过敏等多种功能 。以上诸药合用 , 共奏祛 风止痒 , 清热 除湿之功 , 从而标本 兼治 。两 组 比较差 异有 显 著性意 义 ( P<
2 1 疗效标准 : . 根据 《 中医常见病证诊疗 常规》 。治愈 : 【 睑内 或 角结 膜缘病 变消退 , 眼痒消 除, 随访 1 年未 复发。好 转 : 内 睑 或角结膜缘病 变缓解 , 眼痒减轻 ,随访 1 年后有 复发 。无效 : 睑 内或角结膜 缘病 变、 眼痒均无好转 。 22 治疗结果 : . 观察组 5 例 (o眼)治 愈 4 例 , 5 6 , 6 好转 1 , 0例 无
表 1 27 青 年 胃癌 患 者 发 病 年 龄 分 布 4 例
11 对 象 : 院 18 . 我 92年 ~20 0 8年 间共 收治 确诊 的 胃癌 患者 13 89例 , 中 4 其 5岁以下 胃癌患者 2 7 。患者资料均来源于我 4例
性别 茎
男 性 女 性
2
2
: 垄 :
术、 苦参 以清热 燥湿 , 木通 渗利 湿热 , 以石 膏、 伍 知母 清脾 胃湿 热 , 为臣药。、 俱 再配当归 、 生地 、 麻有“ 胡 治风先治血 , 血行风 自
青 年 胃癌发 病特 点 与病理 分析
张 书 山
关键词 : 胃癌 ; 青年 ; 病理 ; 遗传 中图分类号 :752 R3 .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 号 : 0 —07 {00 1 一O4 1 6 992 1)1 O6—0 0 2 前被确诊 。同时满足 至少 任 2条者 称 之为 遗传 性 胃癌 家族 。 按此标准对 27例 青 年患 者 中具 有 完 整 资料 的 19例 患者 , 4 8 19 52例中老年胃癌 患者 中具有 完整资料 的 15 44例患者进 行统
(7~4 ) ; 1 5 岁 女性 I5例 , 1 占同期 胃癌女性 的 2 .6 , 37 % 平均确 诊年龄 3 . (9 5 岁 ,4 9 1 1 ~4 ) 27例青年 胃癌患者发病 年龄分布见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