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胃癌胃镜下表现
哪些胃病症状是胃癌前兆?

哪些胃病症状是胃癌前兆?胃癌概述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起源于胃黏膜的不良变化。
虽然胃癌的发病率在一些国家有所下降,但在一些地区仍然是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
早期检测和治疗胃癌是预防其恶化和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胃癌前兆症状早期胃癌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很难被发现。
然而,在一些人身上,胃癌可能会出现一些特定的症状或非特异性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胃癌的前兆。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胃癌前兆症状:1. 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包括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食欲不振等。
然而,消化不良的症状并不一定意味着胃癌,它可能是由多种其他原因引起的。
如果消化不良症状在长时间内持续存在或者出现了新的加重,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检查。
2. 上腹痛上腹痛是胃癌的常见症状之一,通常表现为上腹部或胃区域的隐痛或胀痛。
这种疼痛可能持续一段时间、没有明显原因或会发生在进食后。
虽然上腹痛也可能是由其他非胃癌原因引起的,但如果这种痛感持续存在或者出现新的加重,应该及早就医进行检查。
3. 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胃癌病人常常出现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
这是因为胃肿瘤会占据胃腔空间,减少了胃的容纳量和食物吸收的有效面积,导致病人摄入的食物减少和体重下降。
如果发现自己食欲逐渐减退、体重不明原因减轻,应该及时就医进行检查。
4. 恶心和呕吐胃癌患者常常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不仅仅是在进食后出现,也可能在空腹或其他时间出现。
虽然恶心和呕吐也可能是由其他原因引起的,但如果这些症状持续存在或者出现新的加重,应该及早就医进行检查。
5. 黑便黑便是一种血便的表现,通常是由于胃或消化道出血引起。
胃癌患者可能在粪便中发现暗红色或者黑色的稀状便。
虽然黑便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但对于老年人或具有诸多胃癌危险因素的人来说,黑便可能是胃癌的早期症状之一,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6. 其他症状除了上述常见的症状外,还有一些其他可能的胃癌前兆症状,包括贫血(表现为疲乏、无力、气促等)、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嗳气等。
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分析

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和病理特点分析黄娟【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及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特点。
方法: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4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所有病例均采用OLYM PUS‐260、OLYM PUS‐240电子胃镜进行检查,对于镜下可见病灶进行取材,并进行病理活检。
结果:病灶主要位于胃窦,肉眼分型中Ⅱc型所占的比例较大,在病理活检方面,低分化管状腺癌患者所占的比例较大,其次为中分化管状腺癌。
结论:胃镜检查有助于及时确诊早期胃癌,在临床中应推广使用;另一方面,在诊断早期胃癌时应注意结合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5(000)018【总页数】3页(P2519-2521)【关键词】早期胃癌;胃镜;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作者】黄娟【作者单位】江苏省响水县人民医院病理科 224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胃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表现为恶心呕吐、腹部疼痛、食欲下降、呕血及腹部包块等,其患者的预后可受到疾病组织类型、发病部位及病理分期等的影响,其中治疗时的病理分期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所以应注重早期诊断与治疗[1]。
早期胃癌主要是指癌细胞生长于黏膜层、黏膜下层,但是未侵入至固有层, 不论病灶大小或者有无淋巴结转移。
本文分析了胃镜诊断早期胃癌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特点,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4例作为分析对象,男75例,女29例;年龄47~88岁,平均年龄(67.2±8.1)岁。
临床表现包括黑便13例,呕吐64例,食欲下降71例,消瘦86例,上腹疼痛59例。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胃镜诊断,胃镜检查方法:采用OLYMPUS-260、OLYMPUS-240电子胃镜进行检查,在检查过程中记录肉眼可见病灶位置、肿瘤直径等,对于镜下可见病灶进行取材,取下的病理组织为0.5cm左右。
早期胃癌在胃镜下的特点及临床特征

早期胃癌在胃镜下的特点及临床特征【摘要】目的探讨胃镜下早期胃癌的镜下特点及临床特征。
方法对60例早期胃癌患者进行胃镜检查。
结果癌变部位以贲门及胃体部多见,病理胃镜下分类以浅表凹陷型和浅表溃疡型多见。
结论胃镜检查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早期胃癌;胃镜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12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221-01胃癌是我国最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中老年男性患者居多,占全球肿瘤发病率和癌症病死率的第二位[1]。
早期胃癌指胃癌仅侵及粘膜、粘膜下层而未侵及固有层[2]。
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胃镜检查,现将我院确诊的60例早期胃癌患者的胃镜下特点及临床特征作如下报道。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8年2月——2012年9月间,我院收治胃癌患者318例,其中确诊为早期胃癌60例,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40岁-73岁,平均(57.3±8.4)岁。
1.2 临床特点 45例(75%)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饱胀不适,表现消化不良、胃纳差的患者有12例(20%),表现消瘦无力的患者有7例(11.7%),上腹部存在轻压痛者35例(58.3%)。
所有病例均未触及腹部包块。
2 结果2.1 胃镜下特点及分型 60例患者胃镜检查结果显示:贲门部33例(55.0%),胃体部15例(25.0%),胃窦部7例(11.7%),胃角5例(8.3%)。
所有癌灶都属单发,地图样糜烂灶20例,粘膜色泽发红,触之易出血;浅凹陷与浅溃疡者23例,凹陷中央为不规则的颗粒状;结节样隆起病变17例,边缘粘膜隆起,欠清,形态极不规则,质硬。
2.2 术后病理分型根据日本内镜学会关于早期胃癌分类标准,ⅰ型12例(20.0%),ⅱa型5例(8.3%),ⅱb型15例(25.0%),ⅱc型7例(11.7%),ⅱa﹢b型3例(5.0%),ⅰ+ⅱc型18例(30.0%)。
211101722_“牵手型”早期胃癌临床、内镜和病理特征分析

“牵手型”早期胃癌临床、内镜和病理特征分析*高玮1#赖跃兴1徐萍1&杨育生2孙玮玮2顾敏敏2曹静丽1冯雯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筹)消化内科1(201600)病理科2背景:“牵手型”胃癌是一种罕见的胃癌亚型,目前对该型胃癌的认知仍欠缺。
目的:探讨“牵手型”早期胃癌的临床、内镜和病理特征。
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1月—2021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松江医院诊断为“牵手型”早期胃癌的病例,采集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同时对病理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并电话随访预后情况。
结果:共14例符合筛选条件的“牵手型”早期胃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9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65.9岁。
患者均无胃癌家族史,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均阳性。
病灶主要位于胃中、下1/3,内镜下病灶背景黏膜均有萎缩,多为中重度萎缩。
病灶大体形态浅表凹陷型(0‑Ⅱc)11例,浅表平坦型(0‑Ⅱb+Ⅱc)3例,色泽均发红,10例病灶边界不清晰。
10例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4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均实现完全切除。
病理结果黏膜下癌3例,黏膜内癌11例。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多数患者为混合型免疫表型,同时存在胃型标志物MUC5AC、MUC6和肠型标志物MUC2、CD10、CDX‑2阳性,Ki‑67指数多在30%~70%之间。
术后平均随访38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2例在内镜随访中发现异时性早期胃癌。
结论:对于Hp阳性、内镜下萎缩性胃炎背景的浅表凹陷型或浅表平坦型发红病灶,应考虑“牵手型”早期胃癌可能。
对于此类患者,术前应充分评估病变范围和浸润深度,以指导手术方案的选择,术后应重视内镜随访。
关键词牵手型胃癌;早期胃癌;体征和症状;内镜检查;病理学Clinical,Endoscopic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rawling⁃type Early Gastric Adenocarcinoma GAO Wei1,LAI Yuexing1,XU Ping1,YANG Yusheng2,SUN Weiwei2,GU Minmin2,CAO Jingli1,FENG Wen1.1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2Department of Pathology,Songji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Preparatory Stage),Shanghai(201600)Correspondence to:XU Ping,Email:***************Background:Crawling‑type gastric adenocarcinoma is a rare subtype of gastric cancer,however,the understanding on this special entity of gastric cancer is still lacking.Aims: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endoscopic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rawling‑type early gastric adenocarcinoma.Methods:Patients diagnosed as crawling‑type early gastric adenocarcinoma in Songji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rom January2016to December2021were recruited consecutively in a retrospective study.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viewed,the pathological specimens were collected for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and a telephone follow‑up was conducted for prognosis analysis.Results:Fourteen patients with crawling‑type early gastric adenocarcinoma and fulfilling the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of them,9were male,5were female,and the mean age was65.9years old.No family history of gastric cancer was reported.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were not specific.All patients were positive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Hp)infection.Tumors were more likely to occur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thirds of the stomach,with marked atrophic background mucosa.Macroscopically,11lesions were superficial‑depressed(0‑Ⅱc)and3were superficial‑flat type(0‑Ⅱb+Ⅱc).The color of the lesions was red.Lesions with indistinct border were observed endoscopically plete resection was achieved in all14patients after 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n=10)or surgical treatment(n=4).Three submucosal and11intramucosal infiltration were observed pathologically.Immunohistochemical results of gastric (MUC5AC and MUC6)and intestinal(MUC2,CD10and CDX‑2)markers showed that most of the patients were mixed immunophenotype;the Ki‑67index ranged mostly between30%and70%.In a mean follow‑up time of38months,all14DOI:10.3969/j.issn.1008‑7125.2022.02.003*基金项目:上海市自然基金(22ZR1456500);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科研课题青年项目(20194Y0462)#Email:****************&本文通信作者,Email:***************patients were survived.Two patients with heterochronous early gastric cancer were found by follow‑up endoscopy.Conclusions: When a superficial‑depressed or superficial‑flat type tumor with reddish color change and atrophic background mucosa is observed endoscopically in an Hp‑positive patient,the possibility of crawling‑type early gastric adenocarcinoma should be considered. Adequat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judge the extent and depth of tumor invasion,which may guide the decision of treatment strategy.Postoperative endoscopic surveillance is recommended.Key words Crawling‑Type Gastric Adenocarcinoma;Early Gastric Cancer;Signs and Symptoms;Endoscopy;Pathology在2020全球癌症统计数据中,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居第五和第四位[1]。
早期胃癌胃镜下表现共63页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早期胃癌胃镜下表现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
早期胃癌的胃镜分析

率较 低 . 效提 高 早期 胃癌 的检 出率 , 胃镜 检 查 的 目的 。 有 是 现 将 1 早期 胃癌 的资料 报 道 如下 : 0例
【 关键词】 早期 胃癌 ; 胃镜检查; 诊断 【 分类 号】 R 3 . 中图 7 52 【 献标 识码】 文 B
【 编 号】 1 7 - 2 0 2 0 )4 c 一 4 — 2 文章 6 3 7 1 (0 9 0 () 1 1 0
胃癌 仅 侵 及 黏膜 、 膜 下 层 而 未 侵 及 固有 层 者 , 为早 黏 称 期 胃癌 『 l 】 期 胃癌 有进 展 缓 慢 、 巴 结转 移 率低 的特 点 , 。早 淋 早 期 胃癌 在 数月 至数 年 内仅 在 黏 膜层 上 扩散 , 旦癌 肿 突 破 黏 一
2 结 果
21位 置 .
消瘦、 力 , 胀、 乏 腹 嗳气 , 酸 、 便 的患 者 , 其 是 4 反 黑 尤 0岁 以上
的 男性 . 近期 有 加 重 的 上腹 部 痛 和 消 化 道 出 血 者 . 应积 极 进
行 胃镜 检查 , 早期 发 现 、 期 治疗 , 降低 胃癌 的死 亡 率 有很 早 对 重要 的 临床 意 义 , 此类 患 者进 行 认 真仔 细 的 胃镜 和 病理 检 对 查是 早 期 胃癌 最可 靠 的诊 断方 法 。 本组 检 查 以 胃窦 、 胃角为 多 , 灶 多数 为 06 20e l 1c 癌 .~ . l,1 T 型, 胃镜 下 表 现 为局 部 黏 膜 苍 白或 发 红 , 溃 疡 , 凹陷 , 浅 浅 黏 膜 粗 糙 , 膜 皱襞 融 合 , 动 不 佳 。 为提 高早 期 胃癌 的诊 断 黏 蠕 率 , 胃镜 检查 中应 注意 黏膜 色 泽 的细 微 变 化 , 时 活检 , 在 及 在 胃镜活 检 时应 在 正 面视 野 下操 作 ,活 检 钳应 与 病 灶垂 直 , 且 与镜 头 保 持 2 3e ~ m距 离 ,在 平坦 及 隆 起病 灶 的 中心 和 基底 边缘 取 材 ,在 凹陷 型病 灶 的内侧 缘 与 正 常黏 膜 的 边缘 取 材 , 取 材深 度力 求 达 黏 膜 肌 层 ,以期 对 早 期 胃癌 作 出恰 当 的判 断。 第一 块取 材 要 在病 变 最低 处 , 后 由下 依 次 向上取 材 . 然 这 样使 每块 取 材尽 量 在直 视 下取 出 , 不致 被 活 检部 位 的 出血 而 ( 下转 第 14页 ) 4
早期胃癌的内镜表现特点分析

t as h o r c ae o ig o i. M e h d An l z er s e t e yt e c i ia aa o 4 ain sfo Ma 0 7 t c o o r i t e c re tr t fda n ss e to s a y e r t p ci l h l c l t f1 4 p te t r m y2 0 o O t — o v n d b r2 0 t a l a t c c n e o f me y o e ai n a d e d s o i e e t n t u e 0 9 wi e r g sr a c r n r d b p r t n n o c p cr s c i os mma z h n o c p cf au e o e ds h y i c i o o i r e te e d s o i e t r f h i— t e s . Re u t 1 4 p t ns w t al a ti a c r w r ig o e y p e p r t e g sr s o e e a n t n, a d 2 ai ns ae sl s 2 ai t i e r g sr c n e e e d a n s d b r o e a i a t c p x mi ai e h y c v o o n 0p t t e
早期胃癌的胃镜诊断及临床特征分析

癌仍 是 世界 范 围 内 高居 第 二 位 的 癌症 死亡 原 因 , 现 和 发
诊 断早 期 胃癌是 胃镜 检查 的 主要 目的。早 期 胃癌是 指 不 论
病 灶 大 小 , 管 有 无 淋 巴 结 转 移 , 癌 灶 局 限 于 黏 膜 及 黏1 O月第 3 8卷第 1 9期
C ie eJ u n l f r c c l dcn c. 0 1 V 13 N . 9 h n s o r a a t a oP i Me i eO t2 1 , o. 8, o 1 i
・
15 ・ 2
、
早 期 胃 癌 的 胃镜 诊 断 及 临 床 特 征 分 析
者 的相 关 临床 特 征 。 结果 3 1例 患者 中 , 中 3 其 0例 术 前 胃镜 及 病 理 诊 断为 早 期 胃癌 , 1例 术 后 病 理 证 实 为早 期 胃癌 。 胃镜 下 分 类 浅表 凹 陷 型发 病 率 最 高 1 2例 ; 内分布 以 胃窦 最 多 1 胃 9例 。结 论 规 范化 对 胃 癌 可疑 人 群进 行 胃镜 筛查 , 胃镜 加 多点黏 膜 活 检 是基 层 消化 内科 医师 提 高早期 胃癌诊 断水 平 的 关键 。
查 主 要 针 对 有 症 状 的 人 群 开 展 , 可 能 将 一 部 分 无 症 状 患 者 很
1 3 癌灶大小 与分布 : 灶位 于幽 门前 区 1 , . 癌 例 胃窦 大弯 1 O 例, 小弯 4例 , 前壁 2例 , 壁 3例 ; 后 胃体 大弯 2例 , 弯 3例 , 小 前壁 1 , 壁 1例 ; 角 部 3例 , 例 后 胃 胃底 小 弯 1例。本 组 癌 灶 <0 5c ,. 0 9 c 4例 , . . m 5例 0 6~ . m 1 1 0~1 5 c 0例 , . m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85% 18 42.9% 11和16 22.45%和32.65%
3个月时病理重度浅表性炎 伴中度肠化、中度不典型增生 HP+++
1年后Ⅲ型sm胃腺癌Ⅱ级
• 综上,对高危人群,特别是对胃癌前疾病进 行长期随访和监测是防治胃癌的关键,而胃 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往往是从胃癌前疾 病的长期追踪随访中获得。
郑某 72岁 Sm腺癌
• 胃息肉癌变率6%~27%,腺瘤性息肉直径大于2cm癌 变率达50%以上。 • 胃溃疡癌变率2%以下。 • 残胃癌指良性病变切除胃5~10年,胃癌切除10~15 年发生的残胃癌,国外报道发生率6.3%~10.6%,为 对照组的3-6倍。
例数
随访(月) 癌变
比例
Lansdown 13 15 Saraga 85 42 Farinati 49 12和60
•
癌前病变的发生及其性质与癌变机制有联系。 关于癌变,有两阶段学说,即触发过程和促进 过程。触发过程是由于某些致癌物质引起的细 胞变化,是非特异的,但可以遗传给子代细胞, 并一直到变成癌细胞。这种病变的细胞一般处 于静止状态。促进过程是指癌变的细胞由于一 些刺激而活跃增生,如免疫系统的变化、激素 平衡的失调、慢性刺激及炎性刺激等,也有时 是致癌物质的重复作用。这时,致癌物质既是 触发因素,又是促进因素。细胞的触发变化包 括体细胞的突变,并反映出细胞遗传物质-DNA 的变异。细胞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上出现异常, 都是癌前病变组织中所常见的细胞病变,也是 触发过程的组织细胞学上的表现。
进展期胃癌临床表现
• • • • • • • 上腹痛-----最常见 37.5% 贫血----40.1 % 体重下降---60.4% > 10kg 食欲不振 腹部不适 无主诉-----4.6% 便潜血++ ----81.7%
进展期胃癌分型
• 模式图
•
隆起于粘膜表面
•
凹陷、粘膜破坏
•
凹陷、粘膜破坏。周边侵润
•
目前公认胃癌癌前病变,主要是胃黏膜上 皮异型增生。胃黏膜的肠上皮化生作为慢性 萎缩性胃炎的主要病变组成,是否为癌前病 变,尚难作出结论,但它与胃癌发生有密切 关系,得到认可。
• 癌前状态: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残
• 胃、胃黏膜巨大皱襞症、隆起糜烂胃炎
• 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
早期胃癌概念
• 指胃癌仅侵及粘膜层或粘膜下层者
• 不论癌的大小,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 • • • • 小胃癌 微小胃癌 点状癌:例1 原位癌 粘膜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凹陷性病变分类树
凹陷性病变
良性
憩室
HLR
恶性
溃疡
特异炎症
C roh
淋巴瘤
上皮性
糜烂
溃疡瘢痕
慢性溃疡
急性溃疡
TB
胃梅毒
早期
进展期
平坦凹陷型
混合型
混合型
胃癌发病水平及其分布
• • 1.胃癌发病率
世界上不同国家与地区胃癌的发病率有明显区 别,日本为最高(男性超过70/10万、女性超过 30/10万);欧洲、亚洲东北部、拉丁美洲居中 (30/10万) ; 北美、西欧、大洋洲(15/10万 ~30/10万);西亚、非洲、中南美洲最低 (15/10万)。 • 我国上海1980~1990年男性50.1/10万,女性为 23.2/10万。
•
粘膜下广泛侵润
进展期 胃癌BorrmannⅠ
•
朱某、男、48岁胃底肿物性质?
• • • • •
指状 杵状 笔尖样变细 笔尖样变细 虫蚀样
良性溃疡分期
A(活动期 ):A1 溃疡底部有厚苔,周边粘膜隆起、充血水肿可伴有出血或血痂 。 A2 白溃疡底部仍有厚苔,周边粘膜隆起减轻,出现少量再生上皮。 H (愈合期): H1 溃疡缩小,苔变薄,周围上皮再生形成红晕,粘膜皱襞集中。 H2 溃疡进一步治愈,溃疡底部有少许白苔 S (瘢痕期): S1 溃疡白苔消失,中央充血,瘢痕呈中央红色,又称红色瘢痕期。 S2 瘢痕部白色,与周围粘膜色泽一致,又称白色瘢痕期 。
• 2.胃癌死亡率 • WHO统计资料表明,胃癌的人口构成调整死亡率以日 本为最高,39.29/10万(男性54.51/10万、女性15.93/10 万);美国最低4.98/10万(男性7.05/10万、女性3.42/10 万);死亡率相差7.89倍。 • 中国胃癌调整死亡率为29.34/10万(男性40.80/10万、 女性18.60/10万),在世界上属于高死亡率国家。胃癌高 发区除青、宁、甘、西藏、西北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外, 东南沿海地区(苏、沪、浙、闽)、辽东半岛、山东半 岛为相对高发,两广、贵州为低发区。男性最高福建长 乐县120.47/10万;女性为江苏扬中县51.13/10万;最低 为江西崇义县0.22/10万
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与胃癌
• 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又称胃黏膜上皮不典 型增生)是胃癌的一个重要癌前病变,比胃黏 膜的肠上化生更具有癌前意义,它与胃癌的关 系更为密切和更为接近。 • 新的悉尼标准将胃黏膜上皮异型增生分为轻 度和重度两个类型,轻度的异型增生被视为癌 前病变,而重度异型增生被看作是癌瘤最早的 直观可视阶段,并将重度异型增生、非浸润性 胃癌和可疑浸润性胃癌共同称为非浸润肿瘤, 为消除以往异型增生的模糊概念,在悉尼标准 的基础上,2000年WHO新肿瘤分类标准中引入 上皮内瘤变的概念取代异型增生。
良性溃疡愈合周期
胃癌发生部位
前壁 小弯 后壁 大弯 C 2.4 8.1 4.1 1.4 还周 0.5 合计 16.5
M
A 合计
7.7
4.8 1 4.8
19.9
18.7 46.7
5.5
5.7 15.3
4.3
3.8 9.6
0.5
7.9 13.6
37.9
40.9 100
恶性溃疡愈合周期
• 各型可互相转化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与胃癌
• 肠上皮化生分型:完全型小肠型化生、完全型大
肠型化生、不完全型小肠型化生、不完全型大肠型 化生(与癌的关系密切)
• 分级:轻、中、重(化生的腺体占黏膜腺体的确
1/3以内为轻度,1/3~2/3者为中度,2/3以上者为重 度。
•
胃黏膜的肠化生与胃癌之间有密切关系,但肠 化生是否为癌前病变,尚未得到直接证据。 • 支持:许多胃癌,特别是早期胃癌,常看到癌 灶出现在肠化生区内,也看到肠化生移行于胃 癌的形态变化;肠型胃癌形态上保存肠上皮化 生细胞的残迹;酶的分布有类似改变;肠化生 与胃癌(肠型胃癌)的好发部位一致,胃窦小 弯侧;肠化生与肠型胃癌较多发生在胃癌高发 区,多见于男性及高龄患者。 • 不完全结肠型肠化可能是一种癌前病变,需作 进一步研究。
• 亚硝基化合物、微量元素、吸烟、水质、胃部疾病
胃癌的癌前病变研究进展
• 一、胃癌癌前病变的发生 • 人体正常细胞癌变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
变的过程。癌前病变与癌有质的不同,但也不 是非良即恶。在良性与恶性之间有移行的过程, 即交界性病变。癌前病变只是癌肿发生过程中 的前阶段,在这阶段有细胞退化及增殖长期共 存的特点,其细胞代谢,特别是核酸代谢,DNA 的损伤及修复,出现一定的欠缺,但这些都是 可逆,一旦变异DNA的修复和其遗传信息的转录 成为不可逆,便形成癌细胞。
• 高危人群:年龄(大于35岁)、不良的饮食习
惯和饮食质量(高盐、霉变食物)、肿瘤家族 史、精神创伤史、性格及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 析,选出高危个体,再行内镜、X线摄片检查。 对于有转化成胃癌可能的癌前疾病:慢性萎缩 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残胃、胃黏膜巨大 皱襞症、恶性贫血、隆起糜烂胃炎。可能转变 成胃癌的病理学改变的癌前病变: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等加强随访检查。
• 组织类型:高分化型腺癌、低分化型腺癌、
• 未分化癌
• 形态类型: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印戒细
• 胞癌、黏液腺癌
• 全国胃癌病理协作组1990年统计了1477例早期胃 癌癌灶,以IIc型最多(39.5%),III型次之(22.9%), IIb型(10.5%),IIc+III型(9.7%),I型最少(4.0%)。组 织学类型以管状腺癌居多(49.9%),其次是低 分化型腺癌(21。2%),未分化型腺癌最少 (2.7%)。
• 六、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普通内镜、色素 内镜、超声内镜 • 七、早期胃癌的CT诊断
内镜下良恶性溃疡鉴别要点
良 性
溃疡底 均一白苔,底平且 低于粘膜面
恶性
多覆污苔,不平 出血,凝血块附着 高于粘膜面 不整 易出血
溃疡边缘
平滑
溃疡边界
炎性水肿,软 周堤低
侵润性隆起,硬 凹凸不平
良恶性溃疡内镜下粘膜改变区别
凹陷型
B or2
B or3
平坦性病变分类树
平坦或弥漫性
淀粉样变
良性
RLH
恶性淋巴瘤
恶性
慢性炎
M enetrer病
良性胃炎
早期
进展期
粘膜损伤深达度
• 仅达粘膜层--糜烂
•
达粘膜下层
•
达固有肌层---溃疡
•
贯通固有肌层---穿孔
胃癌侵润深达度分类
消化道壁断面
早期胃癌内镜分型
模式图
早期胃癌的组织学类型
残胃体I型 腺癌
IIa型早期胃癌
陈某、女、42岁,神经内分泌癌
•
潘某、女、72岁,黏膜内低分化腺癌
IIb型 腺癌m
IIa+IIb型 腺癌
IIb+IIc型 腺癌
Ⅱc型印戒细胞癌
• 林某、女、34岁,上腹闷痛2个月
IIc+I型 腺癌
IIc+III型 腺癌
IIa+IIc型 腺癌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