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教师招聘考试常见《心理学》经典理论试题

合集下载

教招心理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教招心理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教招心理学经典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心理学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包括:A. 认知、情感、行为B. 心理测量、心理治疗、心理教育C. 神经科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D. 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答案:C2.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心理结构分为哪三个部分?A. 意识、前意识、潜意识B. 认知、情感、行为C. 感知、记忆、思维D. 自我、本我、超我答案:D3. 以下哪个理论不属于学习理论?A. 经典条件作用B. 操作条件作用C. 观察学习D. 心理发展阶段答案:D4.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儿童在7-11岁通常处于哪个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C5. 以下哪个选项是自我效能理论的提出者?A. 阿尔伯特·班杜拉B. 亚伯拉罕·马斯洛C. 卡尔·罗杰斯D. 弗洛伊德答案:A二、多选题6.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A. 遗传因素B. 社会环境C. 个人经历D. 心理调适能力答案:A, B, C, D7. 以下哪些属于心理测量的工具?A. 智力测验B. 人格测验C. 职业倾向测验D. 心理健康评估答案:A, B, C, D三、判断题8. 心理治疗只能由医生进行。

答案:错误。

心理治疗可以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进行。

9. 心理防御机制总是有益的。

答案:错误。

心理防御机制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助于减轻焦虑,但过度依赖可能导致问题长期存在。

10. 认知行为疗法主要关注改变个体的行为。

答案:错误。

认知行为疗法同时关注改变个体的认知和行为。

四、简答题11. 简述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答案: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以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五、案例分析题12. 小明是一名高中生,最近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感到焦虑。

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

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

一、选择1.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1.1)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2.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1.2)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3.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2.1)A.2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4.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2.2)A.2-3岁B.4岁C.5岁以前D.1—3岁5.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A.行为系统B.意识特点C.综合心理特征D.品德与修养6.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2.4)A.控制B.基本看法C.改造D.意识7.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3.1)A.地升华B.发挥C.表现D.持久的变化8.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B.技能C.兴趣D.刺激—反应联结9.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是A.苏联心理学家B.美国心理学家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D.英国医生10.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斯金纳B.布鲁纳C.奥苏伯尔D.桑代克11.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4.1)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12.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A.近景的直接动性机B.兴趣性动机C.情趣动机D.直接性动机13.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习动机称作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间接性动机D.志向性动机14.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B.需要学习动机C.内部学习动机D.隐蔽性学习动机15.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16.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5.1)A.另一种学习的影响B.对活动的影响C.对记忆的促进D.对智力的影响17.下面的四个成语或俗语中有一句说的就是典型的对迁移现象。

心理学考试试题广东教师

心理学考试试题广东教师

心理学考试试题广东教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 心理现象B. 心理过程C. 心理状态D. 心理特征2.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包括哪三个部分?()A. 本我、自我、超我B. 意识、潜意识、前意识C. 认知、情感、意志D. 感觉、知觉、思维3. 以下哪个选项是认知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A. 情绪与动机B. 知觉与思维C. 社会行为与人际关系D. 个性与人格4. 哪个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强化来实现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5. 以下哪个选项是情绪调节的策略?()A. 情绪表达B. 情绪抑制C. 情绪转移D. 以上都是6. 哪个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实现”的概念?()A. 马斯洛B. 弗洛伊德C. 罗杰斯D. 皮亚杰7. 以下哪个选项是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 个体心理过程B. 群体心理现象C. 心理障碍与治疗D. 心理测量与评估8. 哪个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内在需要驱动的?()A. 行为主义理论B. 认知发展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 精神分析理论9. 以下哪个选项是心理测量的主要工具?()A. 心理量表B. 心理实验C. 心理访谈D. 心理观察10. 哪个心理学家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A. 班杜拉B. 马斯洛C. 罗杰斯D. 弗洛伊德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以下哪些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A. 发展心理学B. 社会心理学C. 神经心理学D. 教育心理学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个体的学习效果?()A. 学习动机B. 学习策略C. 学习环境D. 个体差异3. 以下哪些是情绪的功能?()A. 适应功能B. 调节功能C. 信号功能D. 组织功能4. 以下哪些是心理测量的基本原则?()A. 标准化B. 客观性C. 系统性D. 可重复性5. 以下哪些是心理咨询的主要方法?()A. 认知疗法B. 行为疗法C. 精神分析疗法D. 人本主义疗法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普通心理学试题)

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普通心理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相长”的著作是)A.《大学》B.《中庸》C.《学记》D.《春秋》2.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杜威3.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动物本能4.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A.深化课堂教学B.培养竞赛人才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5.西汉初期实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体现了教育的()A.永恒性B.历史性C.相对独立性D.继承性6.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调整中等教育结构()A.大力加强普通高中教育B.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C.实现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更好衔接D.进一步加强中等专业教育7.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A.主导地位B.主体地位C.被动地位D.辅助地位8.教学的教育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哪一条基本规律中()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C.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9.“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10.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杜威所持的观点是()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教育无目的论D.国家利益论11.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A.感知教材、形成表象B.理解教材、形成概念C.巩固与保持知识D.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12.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A )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长期性13.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之一是)A.成立了班委会B.开展了班级工作C.形成了正确舆论D.确定了班级工作计划五、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

广东教师考编心理学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二)

广东教师考编心理学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二)

10、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存在“源”与“流”的关系问题,“源”是指教育实践,“流”是指(B)A.教育实践B.教育理论C.教育现象D.教育事实答案解析:教育学发展的“源”在教育实践。

教育实践不仅是教育理论的源泉,而且是检验教育理论正确与否的标准。

但当某一教育理论形成以后,就成为影响以后教育思想发展的“流”,成为现成的思想体系,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的发展。

11、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B)A.幼儿教育B.中小学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技术教育答案解析:普通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一般原理和中小学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师范学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理论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

12、“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最早出自(B)(常考)A.《论语》B.《学记》C.《孟子》D.《中庸》答案解析:略。

13、“终身学习”概念化和体系化的形成是在(C)A.文艺复兴时期B.18世纪C.20世纪60年代D.21世纪答案解析: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巴黎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促进会议上,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时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科科长的保罗·朗格朗以《论终身教育》的发言对大会进行总结,这标志着终身教育概念和思想体系的形成。

14、下列关于教育功能的说法错误的是(B)A.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是按照教育的作用方向来划分的B.隐性功能是不能转化为显性功能的C.教育的社会功能属于教育的派生功能D.隐性功能不见得都是负向功能答案解析: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变成显性教育功能。

15、古语“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体现了教育的(C)A.政治功能B.社会功能C.个体功能D.文化功能答案解析:孔子把人性分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属于“上智”;二等是“学而知之者"与“困而学之”,属于“中人”;三等是“困而不学”,属于“下愚”。

历年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精编)

历年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精编)

历年广东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真题及答案(精编)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正确答案的选出来,错题、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2014年广东粤东西北事业单位真题】提出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马卡连柯C、班杜拉D、科尔伯格2【2016年广东粤东西北事业单位真题】晚上的学习效果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的干扰。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3【2014年广东深圳事业单位小学真题】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学习策略是()。

A、组织策略B、复述策略C、监视策略D、计划策略4【2015年广东深圳事业单位高中真题】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A、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B、学习动机越弱,学习效果越好C、学习动机适中,学习效果最好D、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无关5【2017年广东中山教体系统真题】14岁的小李近日在学习街舞,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的街舞动作表现为:整体动作趋于连贯,错误动作较少,视觉控制逐渐让位于动觉控制,但动作不能自主流畅地完成。

熟练性和准确性有待提高,从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来看,小李的街舞技能处于()。

A、操作定向阶段B、操作模仿阶段C、操作熟练阶段D、操作整合阶段6【2014年广东深圳事业单位高中真题】学习的动力来自学习主体本身或者学习活动本身的学习动机是()。

A、主要动机B、次要动机C、内部动机D、外部动机7【2017年广东广州越秀区真题】爸爸每周末都会带小皮去动物园游玩,之后爸爸发现小皮能够画出去动物园的简易路线图。

根据皮亚杰提出的理论,小皮最可能处于()。

A、形式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前运算阶段D、感知运动阶段8【2016年广东广州直属事业单位真题】桑代克认为知识和技能的获得必须通过()才可以获得。

A、尝试—错误—尝试B、经典性条件作用C、操作性条件作用D、社会性学习9【2017年广东云浮罗定市真题】学生在掌握了矩形的特征以后,再学习正方形时,会认为正方形是四条边相等的矩形。

广东教师考编心理学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

广东教师考编心理学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

教育的本体功能是什么(B)A.社会功能B.育人功能C.经济功能D.政治功能答案解析:A、C、D项均属于教育的派生功能。

在教育史上,(A)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学应该以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应该充分运用心理学去论证教育学上的各种实际问题,给教育工作以理论说明的人。

A.赫尔巴特B.洛克C.裴斯泰洛齐D.赞可夫答案解析:赫尔巴特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题干描述的是赫尔巴特的观点。

英国教育家沛西·能认为,教育是天生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是扎根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

这一观点属于(B)(常考)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答案解析:题干所述是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观点。

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是指(B)A.教育形态B.教育影响C.教育系统D.教育规律答案解析:题千描述的是教育影响的概念。

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战国后期的(B)(常考)A.《论语》B.《学记》C.《劝学》D.《师说》答案解析:《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部教育专著,成文大约在战国末期:“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来自于(A)A.《学记》B.《论语》C.《尚书》D.《孟子》答案解析:略。

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一办学理念的著名教育家是(A)A.蔡元培B.陈鹤琴答案解析:蔡元培在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中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提出了(B)A.实用主义教育思想B.泛智教育思想C.科学主义教育思想D.绅士教育思想答案解析:“泛智”教育是由夸美纽斯提出的。

历史上第一个明确主张“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C)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D.杜威答案解析: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口号的教育家。

秉承自然主义教育理念的著名教育家是(C)A.夸美纽斯B.苏格拉底C.卢梭D.斯宾塞答案解析:略。

历年广东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真题及答案(精编)

历年广东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真题及答案(精编)

历年广东教师招聘考试《心理学》真题及答案(精编)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正确答案的选出来,错题、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2014年广东深圳事业单位高中真题】意志的()是指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以约束自己产生与完成任务相反行动的良好意志品质。

A、果断性B、自觉性C、自制力D、坚持性2【2013年广东深圳事业单位小学真题】对程序性记忆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B、它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运动技能的记忆C、这类知识的记忆往往比较快D、它一旦形成.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3【2014年广东茂名滨海新区真题】朱同学在得知父亲因车祸离世的消息后悲痛欲绝、痛哭流涕,还出现了短暂的意识丧失,这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B、激情C、应激D、移情4【2013年广东深圳事业单位高中真题】从暗示的角度来看,“话里有话”是一种()。

A、环境暗示B、语言暗示C、行为暗示D、制度暗示5【2013年广东深圳事业单位中学真题】期末到了,学生们为了迎接考试而紧张地复习功课,这时电视台即使播出了精彩的足球比赛,也只好放弃不看了,这是学生()的表现。

A、意志B、情绪C、认知D、思维6【2015年广东广州越秀区真题】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基于社会交往的需要,依照好恶感,心理相容与不相容等情感关系,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形成的群体被称为()。

A、实际群体B、小型群体C、任务型群体D、非正式群体7【2014年广东粤东西北事业单位真题】学生正在教室上课,突然一只小麻雀从窗边飞过,大家不约而同转过头去看,这种现象叫作()。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集中注意8【2014年广东茂名滨海新区真题】小欣是细心的学生,总是能注意到别人注意不到的事情,但是她平时比较多疑多虑,行为比较极端,做事情动作迟缓,防御反应明显,小欣的气质类型最可能是()。

A、胆汁质B、黏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9【2013年广东深圳事业单位中学真题】()包括操纵、制作、运动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教师招考常见《心理学》经典理论试题
广东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理论大多来自西方,在这一方面考生的理解比较费力,本文章提出几种在教育心理学考试中常考的经典理论,建议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复习的方法和策略。

一、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规律
儿童的道德性是从他律渐向自律按阶段发展的,即从服从他人的规定逐渐向服从自己
内心规定发展。

所谓他律道德亦称“强制道德”,在5—10岁之间出现。

它具有5个特征:① 服从规则,认为规则是神圣不可改变的; ② 从行为的物质后果来判断是非,而不是从动机来判断好坏;③ 单方面尊敬权威,有一种遵守成人标准和服从成人规则的义务感;④ 看待行为有绝对化倾向(或全对,或全错),不能设身处地看问题;⑤ 赞成严惩,认为受惩罚的行为本身就说明是坏的。

把自然法则与道德法则相混沼,以为不端行为会受到自然力量(上帝)的惩罚,所以认为人们生病受灾乃是自己行为不端的结果。

自律道德亦称“互惠道德”或“道德相对论”,在10岁以后出现。

其特征是:1)认为规则或法则是经协商制定的,可怀疑,可改变;2)判断行为好坏,不只看后果,还应考虑行为的动机;3)与权威和同伴相处彼此尊重,不仅能较高地评价自己的观点与能力,也能较现实地评判他人;4)能设身处地对他人行为进行判断,不绝对化,看到可能存在几种观点;5)主张对犯错误者的惩罚较温和和贴切,帮助他们认识犯错误的原因,以利改正。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的动机理论是依据人类的基本需要提出的。

马斯洛提出,基本需要有不同的层次,由下而上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需要,自我实现是高层次的需要。

需要的出现遵循着层次排列的先后顺序,一般来讲,人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会产生对高一级需要的追求。

如果一个人的衣、食、住条件尚未得到保障,那么他会全力以赴工作,以获得最基本的物质保障;在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他才会考虑如何进一步学习,如何获得成就,如何得到他人的尊重,如何自我实现等等。

三、奥苏贝尔的动机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包括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方面的内容。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周围事物的需要,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需要。

在学习活动中,认知内驱力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是一种重要的和稳定的动机。

由于需要的满足(知识的获得)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因而也称为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这种需要从儿童入学时起,成为成就动机的组成部分。

自我提高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同,它把成就作为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显然是一种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是指为了保持长者们(如教师、家长)或集体的赞许或认可,表现出要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

这种动机特征在年幼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比较突出,表现为追求良好的学习成绩,目的就是要得到赞扬和认可。

四、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是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于1916年对“比奈一西孟智力量表”修订而成的,其后又进行了三次修订。

这个量表根据题目难易的程度按年龄分组,儿童通过的题组层次,用“心理年龄”(或译智力年龄)来表示。

例如,一个儿童通过了九岁组的题目,他的心理年龄就是九岁。

心理年龄除以实足年龄,再乘100,就是一个人的智力商数。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智力年龄越是大干实足年龄,智商就越高,反之智商就越低。

五、耶基斯-多德森定律
在一般情况下,动机愈强烈,工作积极性愈高,潜能发挥的愈好,取得的效率也愈大;与此相反,动机的强度愈低,效率也愈差。

因此,工作效率是随着动机的增强而提高的。

然而,心理学家耶基斯和多德森的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的曲线关系。

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使个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

上述研究还表明:动机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依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

在完成简单的任务中,动机强度高,效率可达到最佳水平;在完成难度适中的任务中.中等的动机强度效率最高;在完成复杂和困难的任务中,偏低动机强度的工作效率最佳。

六、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心理学研究证明,遗忘是有规律的。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先对遗忘现象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他选用无意义音节作为学习材料,为了尽量避免已有的经验对学习和记忆的影响。

实验时先让受试者将材料记熟,之后再分别按不同的时间间隔重新学习这些材料,将重学时所节省的时间或次数作为指标,用以测量遗忘的进程。

结果表明,学习材料记熟后,经过l/3小时再重新学习,可以节省58.2%左右诵读时间; 经过一天之后再学习,可节省33.7%左右诵读时间;六天后再学习,节省时间就缓缓地下降到25.4%左右。

艾宾浩斯依据这些数据资料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之后,一些心理学家选用无意义材料或有意义材料对遗忘的进程进行重复实验,结果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描述基本上是一致的。

从遗忘曲线中可以看出遗忘的进程: (1)遗忘是先快后设的。

识记材料后在头脑中保持材料的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递减,在识记后的短时间内特别迅速,遗忘最多;(2)遗忘是不平衡的。

保持数量随着时间的延长渐趋稳定,遗忘的速度逐渐缓慢; (3)总的趋势是最初忘得快,忘得多,以后忘得慢,忘得少。

以上介绍的是广东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心理学中常见的几种理论,这些理论作为教育心理学常考知识,考生在复习过程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